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12279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9页
第9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89页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89页
亲,该文档总共8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8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传统文化校本课程.doc

中国传统文化之一

传统节日文化读本

齐村乡北雅握小学

目录

序言

前言

认识传统文化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5

春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5

清明节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19

端午节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26

中秋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32

重阳节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42

其它传统节日少年羁络青纹玉游女花簪紫蒂桃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49

附录…………………………………………………………………………………64

后记

海棠没有在夜色里绽放

林中也没有梅花或雪莲

守望了千年的沉默

依旧是绿色的无言

那么这路上徘徊的寻梦者

可否拥有梦里忧伤的自由

可否有拣尽寒枝的自守

呵护夜的安宁

守望绿色的风

序言

2005年10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传说及无形遗产著作”,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告终,留给中国人的是一连串关于保护传统文化的反思。

在一次关于“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知”调查中可以看到当代中国青年学生对传统的认知不足。

“从问卷的统计中可以看到,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大都给了一个中性的回答,对中国古典文献、艺术和习俗也很模糊。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骆玉明说,”传统文化中不需要被消解的是否都被消解了?

站在全球化的立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否已经牢靠?

还是有很多疑问的。

前卫的、新潮的新新人类,纷纷过起了洋节!

面对这些光怪陆离、异彩纷呈的社会众生相,一些有识之士禁不住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怎么了?

善良智慧的中国人民怎么了?

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怎么了?

当《论语》被称为东方人的“圣经”,被尊为日本工商界的“圣经”,《菜根谭》这种普及读物被日本借鉴为商业经典,日本、韩国的中药占领了世界市场的主要份额,世界许多国家的军校都要开设孙子兵法课,“四大发明”,古代的许多科技发明,早已被外国人接过去发扬光大时我们怎么想?

当优秀的汉学家出现在日本,甚至西方国家时我们怎么想?

当大陆学者专家慨叹我们的学问做得不如日本学者、台湾学者时我们怎么想?

出大师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吗?

胡适19岁考公费留学,20岁出国去。

到了27岁,在哥伦比亚大学拿哲学博士。

28岁回来,在北京当北大教授。

不到30岁全国闻名,凭什么?

凭13岁之前受的国学教育基础!

胡适之——读古书长大的!

徐志摩、朱自清,白话文不是写得很好吗?

——读古书长大的!

钱钟书、沈从文——读古书长大的!

鲁迅、老舍——读古书长大的!

林语堂、梁实秋——读古书长大的!

今天,在浮躁和喧哗中我们丢失了什么?

仅仅是泛黄的书页,化尘的古人吗?

我们丢失的是精神,传统文化的精神。

新时代呼唤多元文化,呼唤文化的融合,但多元和融合就等于丢失吗?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个民族国家被尊重被认同,在于它能坚守自己的民族传统,保持民族个性民族特色。

全球化不意味要对本民族传统漠视和丢失,而是让中国更正国化。

黑眼睛黄皮肤的炎黄子孙不会只记得12月25日而忘了除夕,不会只记得2月14日而忘记了七夕。

了解走近中国传统文化,也许你会渐渐喜欢。

这本小册子只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海洋中撷取了几朵小浪花,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嬉戏海边,也许你会有些不同的感受。

漂泊是天上的云

回归是地上的河

寻梦者的扁舟

摇曳出万古风情

前言

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我们在深感自豪的同时更应继承使之发扬光大,以成为未来世界文化的中坚。

但因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代典籍更是浩如烟海,它涵盖了自然、社会、人体自身、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常常令人望而生畏,扼腕兴叹,难怪被一些人评为巨大的历史包袱。

庄子云: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不能机械呆板地去“随”。

把传统文化当做包袱,时刻背在身上,那不是老祖宗们的本意。

我们应当把它当做一个宝库,为我所用,经过分析取其精华,继承它的文化精神。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与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新的名词、概念、术语更是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市场经济的建立又膨胀了不少人的物欲,“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几乎成为当今社会的时尚。

这些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与道德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不少青年人把我国的传统文化当做沉重的历史包袱,当做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更有少数人将其当做应彻底摒弃的垃圾。

这些问题让一些人认为青年人中出现了“道德危机”与“信仰危机”。

仔细、冷静地想想也并不奇怪,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这只是社会快速转型、历史发生急剧变革过程中的暂时现象,并非变革之后的必然结果。

现代青年喜欢新奇与时髦,对我国传统文化感到陌生与隔膜,固然与他们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有关,但是我国“五四”运动反思传统文化产生的偏激与矫枉过正,几十年来教育内容安排的失衡、多次政治运动对知识分子的冲击等等,应是造成青年人冷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方面我们实际上不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港台地区,亦不如近邻韩国,这的确是令人遗憾的。

世界上其它古老文明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是湮没,便是衰落。

唯独中华文明一枝独秀,历五千年而不衰。

在人类工业文明达于极点,日益受到自然惩罚的今天,又促使世界各国的有识之士回过头来,从中寻找解决自然与社会危机的方法,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老子》云:

“祸兮富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之世界发展应有一定的现实历史意义:

它会对现代世界的发展痼疾有救治作用;它会对世界未来的发展有启迪作用。

因此,我们应将传统文化当作一个充满精神财富的宝库,现不要把它当作包袱来拒斥。

我们是可以从这个宝库中提取出许多对我们有用的东西的。

文化寻根

在苍老的竹简上

一辆车行过

绘出了属于文化自己的颜色

荒凉

孤寂

和寥落

白衣的书生走过

手纂着古卷

立在文明的脚下

看着残存的墨迹

流下第一滴眼泪

为什么古老的东西

打动了我幼小的心灵

因为文化的根

是一句忧伤的诗句

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

一认识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先民留给后人的极其丰富而珍贵的文化遗产。

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结着炎黄子孙改造世界的辉煌业绩,包含着历代先哲敲钟问响的无穷智慧。

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要有利于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将这些传统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增强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有利于人民群众开展各种与节日主题内容相符的活动,如清明节扫墓、祭祀祖先,端午节的赛龙舟、尝粽子,中秋节人相聚、赏明月、品月饼等。

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其中大部之形成莫不跟历制有关。

《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将中国较重要的传统节日统计归纳为20个,其中来自日月时令交会的,或与之有关系的有16个:

春节、立春、元宵节、中和节(二月二日)、上巳节(三月三日)、清明节、天贶节(六月六日)、夏至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都与时气节奏大有关系;几个表面上与时气无关的,比如端午节、腊八节(十二月初八)、祭灶节(十二月二十三日)、除夕节,细查古制,也有时令的讲究。

民间信仰认为五月为毒月,初五又是毒日,有五毒,即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

此月多灾多难,甚至生孩子都会夭折,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方法预防,避五毒乃是过“端午”之初衷。

腊八、祭灶以及除夕节,均是春节的“伴节”,自然也是与时气相关的。

而其余四节正月初七的“人胜节”、四月初八日的“浴佛节(释迦牟尼生日)”、七月十五的“中元节(鬼节)”和十月十五日的“下元节(水官大帝诞辰)”则来源于传说、神话和宗教。

春节是一条徘徊于遗忘与记忆之间的鱼

年复一年在我们纷乱的指缝间

滑来滑去就像我们期待已久的花朵

作短暂的亲吻之后又匆匆离去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春节

我国各种传统历法(夏历、殷历、周历)的正月初一就是新年。

在古代被称为“新正”、“元旦”、“正旦”、“元日”、“上日”、“岁首”、“新年”,即一年的开端。

又名:

“三朝”、“三始”、“三元”。

汉代的《尚书大传》说:

“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

‘三朝’,亦曰:

‘三始’。

”意思是说:

正月一日是一年的开端,一月开端,一日的开端。

春节,是我们现代人对于夏历(农历)新年的称呼。

春节不仅是汉族第一大节,也是我们39个民族的共同节日。

春节是汉族第一大节日,其间的活动既包括严肃的国家礼仪,大臣在春节向皇帝贺正,皇帝赐宴,大臣之间团拜。

春节同时也包括大量的民间风俗。

它在古代是全体国民共同的盛大节日。

春节的各项活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辞旧岁,迎新年。

与春节相关的国家礼仪和民俗活动非常丰富。

从腊月初八的“腊八节”、腊月二十三的祭灶节、除夕守岁、初一拜年、初五“破五”、初七人日,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其间的各种民俗活动都和春节相关,人们通常都把它们看作新年的一部分。

换言之,广义的“春节”概念可以包括腊八直到元宵节。

腊八(腊月初八)

腊月初八有两个时间重叠的节日:

腊日节和腊八节。

传统新年从腊日开始。

先秦时,各代腊日日期不固定。

汉代开始以腊月戌日为腊日。

南朝梁代将腊日固定在腊月初八。

腊日主要是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所以也叫“腊祭”。

它来源于丰收之后的祭神活动。

先秦时代,腊祭是“一岁之大祀。

”汉代蔡邕《独断》(《太平御览》卷三十引)说:

“腊者,岁终大祭,纵吏民宴饮。

”民间的祭祀活动往往夹杂狂欢,所以,当时腊日是一个很盛大的节日。

南朝时,人们在腊日驱疫行傩。

南北朝梁代的宗懔(500――563)《荆楚岁时记》记载,村民们在腊日敲起细腰鼓,戴上面具,“作金刚力士以逐疫。

”通过鼓声和面具表演驱逐疫病邪气。

腊八节是佛教纪念性节日。

宋代腊月初八的民俗活动中引入了佛教因素。

传说佛祖因为牧女煮的乳糜粥而得救,终于腊月初八成道。

为纪念此事,人们于此日煮粥献佛。

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六记载:

“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

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其原料可能是五种豆子。

宋祝穆《事文类聚前集》卷十二:

“皇朝东京十二月初八日,都城诸大寺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

”南宋时代腊八粥原料是胡桃、松子、乳覃、柿子、栗子等。

明清时代,连皇宫也煮腊八粥,而且分赐百官。

当代最普遍的腊八风俗就是喝腊八粥,即用各种杂粮(大、小米、豆子等)所煮的粥。

由于佛教影响淡化,普通人一般把腊八粥当作一种富于营养的特殊食品来看待。

  

祭灶(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是民间送灶神回天的日子。

灶神是和群众生活最接近的神。

灶神的观念,先秦时代已经出现,但当时是在初夏或腊日祭祀它。

宋代盛行于腊月二十四日送灶神上天。

北宋范成大的《祭灶诗》详细叙述了当时男人们用美酒嘉肴款待灶神,希望它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

当时,女性已不参与祭灶活动。

元代周密《乾淳岁时记》所记录祭灶的祭品是花饧米饵(糖饼)和糖粥。

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当时北京人用各种糖祭祀灶神,并用清水和草料祭祀灶神的马。

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但现代一般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祀灶神。

人们虽然祭祀灶神,但灶神的神圣性不高,人们常常以戏噱的态度对待它。

用糖做祭品,就是要粘住它的嘴,不要它说坏话。

给它的座骑也不过是清水一杯,草料一把而已。

除夕(腊月三十)守岁和团圆饭

常年的腊月三十,或小建年的腊月二十九是一年的最后一天,通常被称为除夕。

严格地讲,只有这天夜晚才是除夕。

新年是以家庭为单位举行的。

面对新年,人们第一个愿望就是全家团圆。

腊月三十日的晚饭,俗称年夜饭,或团圆饭。

它非常丰盛,要求全体家庭成员都在场,即团圆。

如果有远在异地无法赶回,则空一个座位给他。

团圆是人们对于生活幸福的最基本要求:

人人平安健康。

团圆饭之后,人们开始守岁,也就是等待新旧年交接时刻的到来。

汉代以后,中国人都把夜半子时视为一天的开始时刻。

所以,守岁要一直守到夜半之后,甚至天亮。

守岁民俗的起源很早,南北朝时代已经流行。

守岁时,全家欢聚,饮花椒酒、屠苏酒、吃五辛盘。

目的是驱邪、除病、保健。

皇帝也守岁,并和臣子们一起赋诗助兴。

为什么要守岁呢?

饮花椒酒、屠苏酒、吃五辛盘都是为了驱邪、除病、保健,可见当时人对于新旧更替时刻的担忧。

南北朝时代的说法,除夕会有山臊恶鬼,近代民间传说有所谓“年兽”吃人,都突出表现了人们对这重要时刻的恐惧。

于是,彻夜不眠,以保持警惕。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守岁也包含着人们对于美好未来的强烈期待。

希望即将到来的新年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开端。

现代民俗调查发现,老年人更倾向于守岁,他们认为守岁可以长寿。

而晚辈如果守岁成功,也能为其长辈增加寿命。

守岁时有许多娱乐活动。

例如,掷骰子、藏钩。

所谓藏钩,就是把戒指、顶针之类藏起来,让人猜。

反复进行,以定胜负。

百姓守岁时往往同时准备新年食品:

包饺子、包汤圆、做年糕等等。

朝正、团拜与拜年

古代国家礼仪中的朝正、团拜和民间百姓之间的团拜、拜年是新年期间强化社会关系、亲情关系的重要活动。

朝正,也称“贺正”、“元会”。

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贺。

周代每逢新年,诸侯要向周天子“朝正”,即朝贺新年。

孔颖达:

四方诸侯会聚一堂,向周天子朝贺新年。

天子安排乐舞招待他们。

诸侯们赋诗言志,将天子比作太阳加以颂扬,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诸侯国内也举行类似活动。

《论语・乡党》云:

“吉月,必朝服而朝。

”  

汉代朝正之礼依然。

”其中各级官员依次向皇帝献新年礼物,皇帝安排娱乐活动,并赏赐臣子。

在地方政府中也组织官员新年庆贺。

清代朝正之礼提前到腊月三十日进行。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除夕》记载:

“京师谓除夕为三十晚上。

是日清晨,皇上升殿受贺,庶僚叩谒本管,谓之拜官年。

朝正之礼可以强化上下尊卑的关系。

这对于加强君臣关系、加强中央与地方关系都有作用。

在朝正活动中,恐怕不仅仅是大臣贺天子、下级贺上级,大概也包含了大臣们之间互相贺年的活动,即所谓“团拜”。

“团拜”一词最早大约出现于宋代。

《朱子语类》卷九十一《杂仪》云:

“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

”民国时代,地方政府机关也从事团拜。

《大名县志》(民国二十三年)云:

“自改行阳历以来,城内每逢年节,县暑知会各机关人员及士绅,届时于指定地点行团拜礼,较之诣门互拜,颇称简便。

”现代政府机关和单位之中的新年团拜活动与古代团拜非常近似。

团拜有利于增强和改善同事之间的联系。

团拜也在家族之中、朋友之间进行。

民间流行的拜年活动是一对一的拜年。

在家庭内,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长辈叩头(现代简化为向长辈鞠躬。

),并祝愿长辈健康长寿。

然后,依次到各个亲戚朋友家向长辈拜年。

而长辈则给拜年者以压岁钱,祝愿他健康成长。

朋友之间也互相上门拜年。

如果亲戚朋友多,则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很多天。

古代士大夫也有用名帖代替亲自上门拜年的活动,学界一般视为中国贺年片的起源。

现代贺年卡的使用遍及各个阶层,年轻人使用尤多。

这对于扩大交际很有益处。

社会变迁巨大,人们的社会交际范围更大,联系方式更多。

为避免过分烦琐的拜年活动,近年来,人们开始通过电话拜年、电子邮件拜年。

  

元宵节(正月十五)

正月十五是旧历中第一个月圆之夜,自然受到关注。

它从最初的宗教祭祀活动最终发展为一个全民狂欢的最大娱乐性节日。

关于元宵节起源的说法很多,但比较可靠的说法是元宵节起源于汉代的太一祭。

太一祭是皇家在正月上辛日祭祀太一星――北极星,当时人认为太一星主宰着人类命运。

后来元宵节祈求丰收、祈求子孙的风俗均渊源于此。

晋代已有元宵张灯的做法。

隋代元宵节发展为张灯结彩、锣鼓喧天的化装游行节日。

  

唐代,元宵张灯习俗风靡于世。

政府还专门开放夜禁三天,以便于人们赏灯。

宋代元宵观灯更加兴盛,从十四一直延续到十八,而且燃放烟火。

迄今为止。

张灯已经成为元宵节最为突出的、最代表性的民俗活动。

元宵张灯本来并不仅仅是为了游玩欣赏,而是为了祈求生育。

宋代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二《偷灯盏》解释当时人在元宵节偷灯的原因时说:

“一云,偷灯者,生男子之兆。

”一直到民国时代,各地多有送灯给那些无子家庭,祝愿他们添子孙。

元宵节赏灯活动中还有猜灯谜游戏,充满智慧和趣味。

同时还有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传统艺术表演。

元宵节的时令食品是元宵,又名汤元、汤团。

宋代出现汤元,当时叫浮圆子。

周必大《平国续稿》记载:

“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曾赋此。

”明清以后,吃元宵成为全国习俗。

现代元宵节习俗已经基本成为一种完全娱乐性的节日。

春节的各项活动是从家庭内部,逐步扩大到亲戚之间,和整个社会的。

除夕守岁,初一为父母拜年,然后出门给亲戚拜年。

再次,为朋友拜年。

再后,人们开始逛各种社区性的大小庙会。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则全城男女老少一同上街,赏灯、看狂欢游行――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

所以,春节是一个渗透到社会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的民族节日。

春节习俗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

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

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

贴窗花和倒贴“福”字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

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

剪纸在我国是一种很普及的民间艺术,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所以也被称其为“窗花”。

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

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关于春节贴“福”字的来历,我国民间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

传说,春节贴“福”字源于周朝的姜子牙(即姜太公)。

姜子牙封神时,他老婆也来讨封。

姜子牙说:

“你嫁到我家,让我穷了一辈子,看来你是个穷命,就封你为穷神吧!

”姜子牙的老婆不高兴了,说:

“封我为穷神,叫我蹲在啥地方呀?

”姜子牙说:

“有福的地方都不能去。

”这事传了出去,老百姓家家户户都写了“福”字贴到门窗上,用以驱赶穷神。

“福”字倒贴在民间还有一则传说。

明太祖朱璋当年用“福”字作暗记准备杀人。

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敢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

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

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

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漳说:

“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

”皇帝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

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春联、年画

春联、年画都起源于古代驱鬼辟邪习俗,但是现代都发展为表达喜庆吉祥意愿的民间艺术。

在除夕之前,人们为春节所做的各项准备都已完成:

清洁庭院,打扫房间,准备丰富的节日食品,为家人准备新衣等等。

墙壁、门楣贴上春联,年画,窗户上贴窗花。

春联、年画都起源于上古时代的驱鬼习俗。

先秦典籍《山海经》佚文说:

大海中的度朔山上有棵巨型桃树。

树上有神荼、郁垒二神掌管所有的鬼。

对于恶鬼,他们就用芦苇绳捆住喂老虎。

黄帝据此发明了驱鬼风俗:

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

汉魏六朝沿袭此俗,每至春节,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画神荼、郁垒。

因为桃人制作复杂,三国时代开始用画了神像的桃板代替,甚至不再画像。

六朝时发展为两块桃板挂在门上。

宋代,写春联更加流行。

桃符的名字逐步被春联所替代。

明代,贴春联已经普及全国。

春联是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和书法艺术形式,并流传到韩国等地。

目前的春联一般是对偶的两句诗,写在红纸上,贴于门户两边,大大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

“画神荼、郁垒”就是后来门神画、年画的源头。

《荆楚岁时记》记载:

“岁旦,绘二神,披甲执钺,贴于户之左右,谓之门神。

”宋代木版年画开始流行,年画的内容也扩大了,至今仍保存下来的《四美图》就是当时的年画。

清代,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山东潍坊成为中国三大年画产地。

内容除了门神之外,更多的还是表现美好愿望的“连年有余”、“福禄寿”等吉祥图案。

朴素、美丽、充满情趣的民间年画艺术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生旺火

新年来到时,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

“旺相”,现代民间称为“生旺火”、或“点发宝柴”、“烧秦侩”(陕西在除夕、河南洛阳八十年代在元宵)。

古代的庭燎是为了驱邪,或者祭神祭祖。

后来的生旺火已经发展为象征全家兴旺发达,表达美好希望。

民间庭燎习俗在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

关于庭燎的目的,一说是驱邪避灾。

庭燎目的的另一种说法是祭祀祖先和神灵。

清代也有用炭火盆代替的。

1738年,郎世宁画了一幅《弘历雪景行乐图》,表现的正是乾隆皇帝与子女一起过年的情景。

乾隆帝面前就放着一个火盆,一个小皇子正在向火盆中放松柏类的小枝,应该也是一种庭燎。

称为“烧松盆”。

现代民间生旺火常常是点燃柴堆或炭堆,火势越旺越好。

象征新年全家兴旺。

也有用火盆烧松柏桃杏树枝,合家跨火而过,象征燎去旧灾晦,迎来新气象。

从具有强烈的驱邪色彩的庭燎,发展到生旺火象征全家兴旺,春节庆典中的这一点火习俗逐步摆脱了迷信色彩。

  

爆竹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

后来以其强烈的喜庆色彩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

“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

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

”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

目的是驱鬼怪。

新年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放爆竹。

为什么会出现爆竹?

民众认为春节点火习俗和爆竹都是起源于古代的庭燎礼仪。

这是很有道理的。

因为庭燎是烧柴,而南方多竹,如果用竹子代替柴,一定会爆响。

旺火加巨响驱鬼在当时人看来比原来的庭燎效果好得多。

于是,放爆竹驱鬼怪的习俗受到人们广泛热爱。

根据可靠史料,宋代出现了火药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