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8855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docx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案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整体感知

  本章包括中国的疆域和中国的行政区划两部分的内容。

这是作为一个中国学生初学中国地理时应上的课。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世界地理,清楚了什么是经线、纬线,了解了东半球、南半球的划分,以及世界各大洲、海洋和其他地理事物名称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中国的疆域”介绍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面临的海洋、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等,通过教学使学生弄清楚我国所跨的经纬度及周边国家。

  “中国的行政区划”主要介绍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通过教学使学生弄清楚我国包括多少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我国的首都及各省的省会等。

  本章所含内容具有直观性的特点,教学中应借助于投影、拼图等教学媒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节中国的疆域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我国的经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使学生学会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能力训练点

  .动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

  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

  美育渗透点

  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赏析彩图:

“春到乌苏里江”、“中国的北极村”、“南海诸岛一角鸟瞰”、“帕米尔高原”和书中风景插图,并配上富有诗意的解说,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感受到祖国各地山河秀丽、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二、学法指导

  通过“领土四端点”“濒临的海洋”“邻国”等知识点的教学,指导学生把地名落实地地图上和借助地图获取有关信息的学习方法。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难点

  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

  疑点

  台湾海峡是我国的领海还是公海?

  解决办法

  这一节重难点方面的内容具有直观性,可借助于投影、地球仪等教学媒体引导学生弄清楚我国的地理位置等,并通过填写空白地图册,检查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

  四、课时按排

  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录音机、磁带、投影仪、投影胶片、录像带、、地球仪。

  六、师生互动设计

  教师指图引导学生看、读、想、讨论等,并不断对学生的发言进行鼓励,评价归纳。

学生通过看图、读图、填图发言等加深对中国疆域知识的认识。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课前向学生介绍本节的素质教育目标及重难点,使学生心中有数。

  教学过程

  课时

  [导人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

  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

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

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

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

濒临哪些海洋?

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

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

  [板书]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节中国的疆域

  一、从世界看中国

  [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

  [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是什么?

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

  [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线为西经20°和东经160°。

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和东经160°,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上。

  [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提高]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

与哪个大洋相邻?

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他国家的面积相比较还是小?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

  [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

居世界第几位?

  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

  [归纳]我国陆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总面积的1/15,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广阔的国家之一。

  [板书]二、辽阔的国土

  .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承转]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

  [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

  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示意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

  投影“中国的疆域示意图”,请同学在图上依次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学依次说出习题答案。

  [教师归纳]

  最北:

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

  最南:

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0°N附近。

  最东:

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

  最西:

x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

  [提问]请你算一算我国最南与最北纬度相差约多少度?

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

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

最北接近哪个带?

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

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北寒带。

  [读图]请铜学们打开书,翻到第三面,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南北冬季景色的差异”图。

  [提问]2月份,位于我国北部的黑龙江省和南部的海南省景色有何不同,为什么?

  [归纳]我国南北纬度跨度大,气候差异显著,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因此当祖国北方还是冰天雪地时,而南国的海南却早已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景象了。

  [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经济发展有何益处?

  [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板书]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与最西时间相差5小时。

  [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

  [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

  [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端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端的帕米尔高原的地方时则是凌晨2点52分。

因此,当东部的乌苏里江已经撒满金色的晨光时,而西部的帕米尔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共学习了两方面的内容:

①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②辽阔的国土:

面积960万平方千米,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

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第二课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复习提问]我国的四端点分别在什么地方?

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

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人]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广阔的海域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②。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北至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

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线;南海是我国面积最大、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1.东临四海一洋

  .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域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

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

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们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投影]世界主要国家大陆海岸线比较表。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③。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州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西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

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

在这里,古代有著名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XX0多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海疆界和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投影]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①。

  [归纳]结合投影片④,总结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

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有6个国家:

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

  [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中国的海域。

我国是一个东临四海一洋的国家大陆海岸线绵长曲折,约有18000千米,岛屿众多,海陆位置十分优越。

  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节中国的疆域

  一、从世界看中国

  .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二、辽阔的国土

  .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一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

  三、广阔的海域

  .东临四海一洋

  .领海和内海

  .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的邻国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知道我国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

  .使学生了解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

  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地理记忆能力。

  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关心祖国,盼望祖国统的情感。

  美育渗透点

  通过讲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上,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大快人心等事实,向学生表明:

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维护民族利益,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一切分裂祖国,“挟洋”搞台独,数典忘祖,损害民族利益,是民族的败类、是可耻的,丑恶的。

  二、学法指导

  .鼓励学生充满信心,运用政区图,采用化整为零,分片了解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名称、分布位置。

使学生初步学会化难为易的学习方法。

  .“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

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让学生明白做游戏也是——种学习方法。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难点

  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疑点

  我国的特别行政区是哪一级行政区划?

  解决办法

  通过看投影片、组织学生进行拼图竞赛等一系列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识记有关地理事物。

  四、教学课时

  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用吹塑纸制成的中国政区演示拼图、投影仪、投影片等。

  六、师生互动设计

  教师演示拼图,引导学生看图填图,使“死”图变“活”,吸引学生注意,感知后组织学生拼图竞赛,学生在游戏中获得学习,实现愉快教学。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要求学生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及分布。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上节误我们学习了中国的疆域,明确了我国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到我国是一个疆域辽阔的国家。

为了便于管理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讲解]什么是行政区划呢?

举个例子,我要在学校里找一个同学,你会告诉我他在某年级某班,甚至明确到第几小组第几个,之所以这样分是为了学校管理方便。

一个国家为了便于管理,也会将国土分为若干个地区,并设立若干个级别,这就是行政区。

  [板书]一、三级行政区划

  [启发引导]请同学们看教科书第4页,填写自己的户口所在地。

  [出示投影片]

  [总结归纳]我国采用的是省、县、乡三级行政区划,就像我们学校的年级、班级、小组一样,上一级区划包含若干个下一级区划。

这里的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是民族自治地区。

除此以外,国家根据特殊需要,还可设立特别行政区。

  [转折过渡]行政区划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会应用到,更是我们学习中国地理的基础。

在三级行政区划中,最重要的是省一级的行政区,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板书]二、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和直辖市

  [拼图讲解]教师在黑板上按照课本第6页的顺序,在黑板上用吹塑纸完成中国政区演示拼图。

  [教师提问]你认为我国的省级行政单位可分为几种呢?

每一种的数量是多少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我国共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1个香港特别行政区、1个澳门特别行政区,总计34个省级行政单位。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来记住这些名称呢?

  学生讨论、回答。

  [转折过渡]下面我们通过小组竞赛游戏来记住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先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熟悉这些省区。

  [组织学生竞赛]竞赛以小组为单位计分,每轮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问题,答对加10分,答错不得分,

  轮:

教师在黑板的拼图上任意指出五个省区,请学生回答它们的名称。

  第二轮:

教师说出任意五个省区的名称,请学生将相应的省区图块从黑板上取下来。

  第三轮:

教师任意拿出五个省区图块,请学生根据图块的形状判断各是哪一个省区。

  第四轮:

教师说出任意五个省区的名称,请学生将图块放在黑板上相应的位置上。

  第五轮:

教师利用省区的特点提问,如:

与湖北省相邻的有哪些省区?

黄河的入海口位于哪个省区?

长江发源于哪个省区?

与缅甸接壤的有哪些省区?

……

  [教师简评竞赛结果]略

  [转折过渡]我们有的同学除了有自己的大名之外还有个小名。

各个省区也有自己的小名,我们称为省区的简称。

  [板书]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讲解]为什么除了全称之外还有—个简称呢?

因为在有的场合使用全称很不方便,比如汽车的牌照上首先要有各省区的名称:

然后是阿拉伯数字编号。

试想如果车牌写上各省区的全称会很繁琐,如“x疆维吾尔自治区12345”这将是多大的牌照呀!

所以我们为每个省级行政单位都起了一个小名,也就是简称。

  [读表提问]学生读教科书中“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思考这些简称是怎么出来的,找到记忆:

打法。

  [出示投影片总结]

  取用全名中的一个或几个字京、津、辽、吉、黑、苏、浙,、藏、陕、甘、青、宁、新、港、台、内蒙古等

  用本省的河流或山名闽、赣、湘、皖等

  用本省的历史名称冀、鲁、豫、粤、琼、渝、蜀、黔、滇、鄂等

  一个省有两个简称川或蜀、云或滇、甘或陇、贵或黔、陕或秦

  [学生活动]完成P6—7的“做一做”。

  [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国的行政区划,了解了中国三级行政区划的设立。

重点学习了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分布,希望同学们下去以后对照地图记住这些内容。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二、省、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和直辖市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整体感知

  本间共包括中国的人口和中国的民族两方面的内容。

是“中国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口问题是目前世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约占世界人口的22%,人口多、人口增长快带来了系列的负面效应。

因此,“中国的人口”这一节主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的人口现状及分布情况,了解中国人口的特点以及中国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环境之间的矛盾。

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增长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的民族”主要讲述中国各民族的分布及中国的民族政策。

通过教学,使学生清楚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大国,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等。

  人口问题是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出重难点,培养学生的人口意识,教学中应注意进行比较教学——中国人口与世界其他几个大国的人口相比较,中国人口自身的纵向比较,从而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节中国的人口

  一、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使学生了解有关华侨、华人的知识。

  能力渊练点

  培养学生阅读“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增长曲线图”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和分析能力。

  德育渗透点

  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美育渗透点

  通过我国人口国情国策的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生育观,形成“少生优生好”、“男女都一样”等生育审美观,摒弃“多子多福”“早生儿子早得力”等落后、愚昧、陈旧的生育观念。

  二、学法指导

  要善于利用图表,从中获得地理核心知识,形成深刻认识。

让学生明白,读图分析是获得重点知识的途径。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问题及对策。

  难点

  人口发展要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承载量相直辖市的科学人口观的树立。

  解决办法

  彩提问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好奇。

通过看有关投影片和课文插图、图表等,使学生弄清楚我国人口的分布及人口特点,然后通过计算人均土地占有量,并将之与其它国家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到人口问题的存在,并进而寻找解决途径。

  四、教学课时

  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中国人口分布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投影片、课本插图、有关图表等。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图表资料、发动学生思考、计算等,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使结论准确明了。

  七、教学步骤

  明确目标

  要求学生弄清楚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及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教学过程

  课时

  [板书]第二章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节中国的人口

  [引入新课]世界上有多少亿人口,我国有多少亿人口?

中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是多少?

  99年底世界人口已达60亿,我国人口总数为12.9亿,我国占世界人口总数的百分比为:

12.9/60x100%=21%,大约世界每5个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

  [板书]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提出问题:

将四国面积、人口相比较,能得出什么结论?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

  面积1700997960936

  人口1.480.2612.22.6

  [结论]中国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口超过其他三个国家人口总数的2倍,与面积相差不多的加拿大、美国相比,我国人口是加拿大的47倍,是美国的4.7倍,可见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

  [过渡]人口大国的人口又是如何分布的呢?

首先介绍一下人口密度的知识。

  [学生活动]12.9亿人/960万平方千米=134人/平方千米。

这一数字大约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0倍。

  [板书]二、人口分布不均

  观察课本中的“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口数量”图找到江苏、山东、x疆、x藏的人口总数,参考课本“做一做”提供的上述省区的面积度并比较东部沿海两省与西部内陆两自治区人口密度的差异。

  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中国人口密度图”思考以下问题:

  找到黑河一腾冲一线,对照图例观察线两侧东南部和西北部人口密度的差异。

观察哪些省区人口大于200人/平方千米,哪些省区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了解该线两侧的面积、人口所占比例。

  确认该线东西两侧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全班评议,由学生归纳:

  黑河一腾冲一线东南部人口密度大于20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东部的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苏、四川东部等省,这些地区多为平原区,适于人们生产和生活。

而西北部人口密度小于10人/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西北部的内蒙古、x疆、青海和x藏等省区,这些地区多为高原和沙漠,不利于人们生产和生活。

  [教师小结]可见我国人口密度东部大于西部,平原大于高原和山区。

这是由自然条件、社会经济以及开发时间的长短而决定的。

  [板书]三、乡村与城镇人口比重的差异

  [过渡]人口密度东西部存在差异,农村与城镇也存在差异,而且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扩大,这种差异也在变化。

请看下表;

  l%1965年1994年

  城镇人口比重89%18%29%

  乡村人口比重1950年82%71%

  [教师设问]

  计算1994年城镇人口与乡村人口的数量;

  世界平均城镇人口比重为41%,目前我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仍低于这个水平为今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城乡人口分布将出现什么问题?

  城乡人口怎样合理分布,才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学生主要归纳出以下几点:

①全国仍有8.5亿人口在乡村,乡村容纳不下这样多的劳力,应该就近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