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8929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

《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docx

教学论文我的数学急救中心

教学论文

我的数学“急救中心”

陕西省商南县富水初中李载洲王维忠726301

经常听人说:

医院有“疾病救治中心”、交警大队有“急事控制中心”、防疫部门有“紧急疫情控制中心”,有谁听说过数学课中的“错误急救中心”呢?

还是和作者一起去了解一下它的详细情况吧。

一、背景初中七年级是小学阶段与中学阶段的过渡时期,以前在小学阶段,学生课程少,教师辅导多,大部分学生在精讲多练的强化训练下,学会许多小学数学知识。

刚进入初中阶段,由于环境的变化,课程的增多,加上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还未养成,七年级数学又从正负数讲起,学生的知识空间由原来的正整数、正分数、零、自然数等领域,突然涉及到负整数、负分数、零的范畴,不仅是正负号的不同,更是正负数表示意义的彻底变化,一下子打乱了学生正常的思维逻辑,学生心理变得茫然了,基础知识变得不够用了,多数学生的学习成绩出现了短暂的下滑现象。

针对以上情况,我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曾采用“多讲多练”的方法来训练,收效甚微;又采用“少讲多练”的方式来培训,成绩平平。

看着同学们作业中、练习中、板演中的成片错误,我一时不知从何抓起。

二、引子一天,路过一家新开的汽车修配厂,却看到挂了一个“汽车救急中心”的牌子,我的心里忽然灵机一动:

既然汽车救急中心是专门处理汽车故障问题的地方,那么,学生作业、练习、板演中的错误,不正是他们学习知识中的故障和问题吗?

我何不从抓学生的知识错误入手,也开设个初中七年级数学“急救中心”呢!

三、设想我的数学“急救中心”的想法,得到了全班同学的一致赞同。

于是,我对学生说出了我的设想和做法。

1、任务:

我一方面专门负责查找作业、练习、扮演中的学生失误,给学生指明问题所在,帮助学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即:

知识点的疏漏、运算公式的错误推倒、计算过程的粗心马虎、基础知识不牢固、基本概念不理解、知识外延没扩展等,并针对问题,开出补救“处方”,及时“急救”处理,达到改正错误,杜绝再误,在纠错中巩固,在“急救”后提高的目的。

另一方面,负责对班内学科骨干的培养,使他们成为我的左膀右臂,担负起“医生”和“护士”的责任。

2、分工:

一个班级,几十个学生、若专靠数学老师一个“坐诊”、“开方”、“主刀”,显然是忙不过来的,于是我对班内学科骨干,进行“专业培训”,让他们帮助老师检查作业、练习中的“病情”,指导同学进行及时更正,并对这些有失误的作业情况分类指导,提出一些学习建议,逐渐把他们培养成数学“急救中心”的“护士”或“主治医生”,自己一方面进行全面管理、多处巡视、指导解惑,另一方面专门从事高难度、较复杂问题的“急救”和处理,成为“急救中心”的“主任医师”。

这样就形成了以数学老师为.“主任”,以学科骨干为“医生”、“护士”的急救队伍,建成了自己班级(年级)的“急救中心”。

四、活动形式1、指导培训:

开始工作时,由于学生“业务”生疏,条理不清,工作无头序,难见成效。

于是,数学教师便从面批面改,边批边讲入手,培训这些学科骨干,让他们知道从何处“查病”,从何处“诊断”,从何处“立论”,从何处改正,让他们知道产生失误的真实原因。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后,数学老师则专门从事“蹲点”工作,看学科骨干“诊病”、评学科骨干“开方”,对学科骨干指导、再培训、再提高,使他们慢慢进入独立操作阶段。

2、学生互动形式:

学生培训指导工作完成后,于是便推广灵活多样的“急救”方式,进行班内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开展了“自我诊断”、“同桌帮诊”、“组内互救”、“班内互评”的多渠道、全方位的数学“急救”活动。

如:

在课堂上专门开展“组内救护”活动,每组派一名学习较差的学生上台板演,其他组员则认真观察,分析他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步骤,查找需要“急救”的地方、分析出错的原因、然后想出科学的思路、合理的步骤、正确的答案,等这个同学作完下台后,每组再派一名学生上台来进行“急救”,比一比,哪个组完成任务最快最好,最后由老师进行点评与点拨,使每个学生都有事可干,有题可做,有话可说。

这样,既调动了全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达到了“救人”与“自救”相统一的目的。

3、课堂培训:

在课堂上,教师既注重了学科骨干的培养,又注重了全班学生纠错水平的共同提高。

通过教师全面示错,全班学生共同辩错,达到“全面撒网、重点培养、共同提高”的效果。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故意出示错解例题,让学生首先观察思考后回答,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需要怎么“急救”,并说出你判断理由。

这样,一方面训练了学生判断错误、纠正错误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知道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自然会在以后的学习中积极克服,减少了出现知识错误的可能性。

既增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

在学习绝对值内容时,教师故意出示错误:

∣a∣=-a(a﹥0).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判断,括号内所给条件与结论一致吗?

为什么?

学生通过回忆绝对值的定义: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得出了问题的答案,起到了纠正错误、预防失误的功效。

又如:

在讲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中,出示

的错误解题过程:

去分母:

2(2x-1)-2=3(3x-2)+3

去括号:

2x-1-2=9x+6+3

移项:

2x+9x=6+3-1-2

合并同类项:

11x=6

系数化1得:

x=

学生边看边思考,步步把“病灶”找,分析“病情”产生的原因,找准“手术部位”,开出正确“处方”,进行及时“抢救”。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

第一步“去分母”中没有将常数项乘以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违背了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纠正为:

2(2x-1)-12=3(3x-2)+18.

第二步“去括号”中出现乘法分配律运用失误,没有将括号内的各项都乘以括号外的数和负号问题,纠正为:

4x-2-12=9x-6+18.

第三步“移项”中出现了“移项没有改变符号”的现象,违背了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同时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纠正为:

4x-9x=-6+18=2=12.

第四步“合并同类项”纠正为:

-5x=26.

系数化1得:

x=

通过教师出示错题,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分析判断,学生纠正错误的方式,有效地减少了学生运算中的失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我的数学“急救中心”的想法并非是突发奇想,它的使用与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还请各位同行提出建议和意见,以待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修改和完善,倘若我的做法能给你的教学工作带来一些帮助与支持,那就是我最大的快乐。

地址:

陕西省商南县富水镇初级中学

电话:

0914——6461377

邮编:

726301

邮箱:

gurenshanzhuang@

 

论文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新课程理念

富水镇初级中学汤红菊贺艳

论文摘要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初中生物主要从“面对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索学习”三个方面浅谈了怎样进行生物学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师生共同学习和研讨来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从而来提高生物学素养的措施,即提高了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观、创新观、个性观、诚实与合作的能力,使生物学由难到较难,由较难到易的过程。

面对全体学生,主要提出了,对教师的要求,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认真钻研新课程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素养方面,主要提出了,要求学生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展示自己的综合舞台,教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探索学习主要提出了对教师的探索性教学,如何改进新的教学方法,来适应全体学生,给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注重探究、创新意识,而后,应用多媒体技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最后提出了,通过自主实践活动,来引导学生的主动创造性。

关键词:

全体学生学生观教学观科学素养生物学素养评价体系探究性学习创新探索

新课程改革理念已经布满全国,我们虽地处较偏僻的地区,但已感受到新课程的气息。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面向全体学生: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新的课程理念之所以能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是因为它有着重要的课程功能,简单地说就是“三位一体”的功能,即: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客观态度与主观态度的统一。

那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们该怎样进行初中生物学教学呢?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会遇到哪些实际困难呢?

对我们教师有什么要求呢?

我们教师该如何改进呢?

一、面对全体学生

1、新的课程理念要求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之所以提出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我认为这主要与传统教学有关,因为传统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的不同,而一味地追求学生的卷面成绩,传统教学的教师们认为只要是成绩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成绩差的学生就一文不值,也就是说“一好百好,一差全差”。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如何去谈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呢?

而实际上,每个学生都是希望,每个学生都有优点,有的可能是具有音乐特长,有的具有美术特长,有的体育特别好,有的特别乐于助人……虽然他们的文化成绩可能不太理想,可文化成绩比较优秀的同学其他方面可能不太好!

所以,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尽情尽兴地发展,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2、把发现留给学生,让学生有所发现

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但必须去开发,而且会开发,才能发挥出来。

否则,只能永远"潜"在心中。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把发现留给学生",实际上反映的是一种教学观。

现代教学的核心是两句话: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主体;老师是引导者、帮助者,是主导。

老师的责任是引起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使之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新课程最看重的是过程,对结果不做具体的要求。

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许多事不需要告诉的,我一般不告诉;非要告诉的,也不马上告诉,到了不得已,才告诉的。

如在学习生物的特征时,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生物的特征是哪些,而是,先让他们根据自身的一些特点,曾经见到过的一些植物的特点,写在纸条上,分小组讨论,然后让各个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代表它们小组在班上发言,教师根据各个小组的发言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若把生物的特征直接告诉学生的话,平铺直叙,反而降低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我们只有把发现留给学生,学生才能有所发现,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对教师的要求及如何改进

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新课程理念,要真正认识到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消除只有成绩好菜式好学生的偏见,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充分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并且把它发扬光大。

要知道即使文化成绩得零分的学生他身上也存在着不少闪光点,我就见过有不少学生文化成绩特差,可他们集体荣誉感很强,很乐于助人,也很热爱劳动等。

对于这类学生,我们不能全盘否定,而是要尽量帮助他们尽他们自己最大努力来提高文化成绩,不能强行要求学生把成绩考到前几名,并且继续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总之,我们教师要转变思想、提高认识,加强业务学习,给每一个同学平等的机会,充分挖掘学生的一些潜能,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自我发展,自我展示的舞台。

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1、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已成为我国科学教育的基本理念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对自然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情况,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科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当然要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生物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生活、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新课程标准提出“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在以下五个领域得到发展:

(1)自主观 

学生具有独立自主的意识,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教师应尊重和保护学生自主地学习与发展。

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掌握他们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过程。

(2)创新观 

创新应是师生共同追求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应着力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标新立异,善于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学生喜欢制作植物、动物标本、设计图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着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判断性,促使他们创新能力。

 (3)个性观 

个体差异是一种资源。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的个性,尊重其特长,为发展其独特性和丰富性创设必备的教育氛围,让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的发展

(4)民主观 

主体性教育主要不是一种知识授受活动,而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教师教学要有意识渗透民主意识,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应营造民主的氛围,鼓励学生质疑、批评、争辨,提高其民主参与能力。

   (5)诚实与合作

实事求是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

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就是要求学生要真实地报告和记录在实验中观察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想象中应该是的东西,也不是他认为老师想要的东西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的规模和范围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组织起来共同研究和开发一个项目,因此,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的规模和范围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组织起来共同研究和开发一个项目,因此,团体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作为课堂的主题。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是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具体落实。

我们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尽量多给学生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现——探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参与者、合作者的身分和学习共同学习,教师良好的认知方式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方式,而学生时时闪耀着思维火花的认知方式,也不时地对教师的认知方式以触动。

如在学习"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时,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上独立完成本探究活动的全部过程,学生提出的问题十分的有趣、有见解,学生作出的假设也十分有个性,学生自己制定出实验计划,并独立实施了整个实验,学生们最后都得出了光是影响鼠妇分布的主要因素这一重要结论。

把课堂还给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上,教师是参与者,组织者,参与整个学习活动,教师的情感伴随着学生情感的波动而起伏,这里充分展示了人性化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是一个孤立的主导者,学生也不再是总受制约的主体者,师生之间可以有更多的眼神交融、语言交流。

此时的学习过程,学生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语言都能使老师心神领会,而教师的一个指点、一句旁白往往主学生豁然开朗。

把课堂还给学生,师生真正得到了民主、尊重、平等、友善、理解的心理情感考验,学习活动成了富有生命力的活动,课堂也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3、对教师的要求及如何改进

学生的生物学素养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变化,而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这就要求生物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培养。

比如说,中学生物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现象产生好奇,将这种好奇心保持下来,并将这种好奇心转变成对科学和对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积极探索自己身边的一些生命现象;在实验中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动手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不要一味地给他们所谓的正确答案,还要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比如可以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珍爱生命,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意识等,可以引导学生应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例如:

农民为何要把粮食晒干后再储存?

为什么森林可以清新空气降低温度等?

为什么生柿子很涩而把苹果放在他们之中不久后柿子就不会涩了等等,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探索生命的愿望。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

1、倡导探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形成科学观,树立科学精神的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学生将从教师讲什么就听什么,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者。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但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也并不是要求学生亲自获得直接的知识和经验,它注重的是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但更注重的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改变了,这样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改变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也就更清楚、更透彻了。

因为那是通过他们自己的经历体会获得的东西往往很珍贵,很难忘,传统的教学只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并且要进行反复操练,以致学生的思维都已被束缚,甚至没有自己的思维,而探究性学习加强了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并且加强了小组成员的合作关系,还培养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获得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很重要。

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提倡探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获得知识一些能力。

但毕竟传统教学根据深蒂固,而探究性学习才刚刚起步,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2、以学生需要为出发点,创造探究和发现的情境

按建构主义的教学观,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机会并支持学习者对学习的内容和过程进行反思与调控。

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境,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工作的必要条件,同时还可以使他们理解创造与社会需要和文化背景的关系,了解知识的产生过程。

这对于学生从更深的层面理解知识,产生创造动机,掌握创造的方法都是十分必要的。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需要一个合适的环境。

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展开思维的素材或创设问题情境,另一方面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思考、讨论、研究的时间、机会。

应当提倡建构的学习,用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探究教学。

学生的小型探究活动应当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模式。

3、对教师的要求及如何改进

探究性学习要求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从而避免学生自发的、盲目的、无序的、无规律的探索行为的发生。

探索的内容一定要合适,不能所有的问题都去探索,也不必每节课都去探究。

另外要求学生探索的内容一定要与生活实际有所联系,要在学生一定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去探索,不能盲目地去探索,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才可能有新发现。

也不能什么都给学生做好,那样他们用心探索了,也就是说老师的指导一定要有个“度”!

还有,有些设备仪器没有,我们可以找一些“替代品”,自制模具,参加社会实践等,都可以提供探究性学习的素材。

指引学生慢慢探索,只要能够使学生把问题探究出来就行!

教师们还要明白探究性学习并不排斥其他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们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学生去探究所有的知识,接受式学习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形式。

从生物校本课程的实践性特点来看,大部分是以探索性课题形式进行的,它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而是要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社区去活动,它是在一个开放的系统进行的,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个系统中,采取多样化的形式和途径,如讨论、交流、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调查研究等,充分利用校园、社区、家庭的资源和优势进行实践,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多彩。

另外,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对教材内容进行不断拓展、补充与创新,使之显示出生机与活力。

而且生物校本课的开发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开发过程中要采取跟踪调查,开座谈会等方法,了解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不足,以便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4、借助开放的多媒体环境,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

发展性学力是指学生主动适应迅速发展的未来需要所必须具备的自我持续发展的态度、能力与知识的结合,包括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进取的精神、克服困难的毅力、主动发展的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并包括具有作为发展能力载体价值的再生性强的知识。

媒体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中介,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有其独特优势。

多媒体技术由于能够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以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各种知识信息;不仅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还有利于发展联想思维和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创造。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生作为认知的主体,其主体性表现在:

自主参与学习过程,在教学活动中逐渐成为学习的主人——知道学习什么、从哪里学和怎样学,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人机交互去主动发现、探索、思考,从而有效地建构知识,实现创造和超越。

网络为学生营造了开放的教育环境,摆脱了时空的限制,能满足学生对探究知识的渴望与追求。

  5、重视自主性实践活动中自主度和参与度,引导学生主动创造   

学生的主体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自主性实践活动中主体的自主参与程度表现为主体在活动中的地位及由此产生的对活动的态度。

可分为三种情形:

被动应答——迫于外界作用下的一种被动性行为,主体不能处于激活、兴奋状态,注意力仅限于维持动作的完成,对主体发展的意义不大;自觉适应——主体接受并理解了活动的任务要求与意义,从而以自觉的、积极的态度投入到活动中去;主动创造——活动过程是主体自主的,主体态度不仅自觉而且是积极主动的,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自己的行动步骤,表现出热情、活跃、关注等积极的情绪体验,经历着情感的体验,始终处于积极追求中,关注行为和目标的实现,这是最富有发展意义的活动。

自主性实践活动追求的就是属于主动创造水平的教学。

研究性学习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是较高层次的自主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从选题,到搜集资料、确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过程,直至最终形成阶段性成果(如小论文、研究报告或小制作等),始终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对问题的积极探索和对科学研究的切身体验。

借助于研究性学习,学生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学到学习和研究知识的方法。

研究课题涉及的知识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重点知识、主干知识,有的课题甚至不是纯粹的学问题,它们只能说是与学相关的。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生物学教学一定要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前提,培养、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深化改革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接受”、“适应”已有的和既定的一切,也要使他们具有改造和发展现存社会及现存自我的能力。

弘扬和培植学生的主体性,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教学民主,强调自我激励,强调学会学习,将使学生获益终身。

教学实践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涉及到教育体制、课程结构、教学模式、评价机制等诸多方面,从而能全面、有序地进行生物学教学,使每一位学生都主动、自由、充分活泼地发展,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佼佼者和受益者!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

2、生物教师之家

3、袁震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第一期

4、杜东平、唐新明,《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实践与探索》,重庆出版社

5、黎晓宏,《新课程下我们应该更新哪些观念》

6、《新课程实施的感悟与思考》,中国生物教学网

7、《如何看中学生物教科书》,中国生物网

8、赵薇,《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与实施》,开明出版社

9、《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的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朱慕菊主编

10、《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傅道春主编

11、《从小亲近科学与人文》,科学出版社,喻伯军主编

12、张晖,《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3、张晖,《教师的适应与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4、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与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15、陈坚,《中学科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