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带教路径表在儿科的应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9001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4.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带教路径表在儿科的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临床带教路径表在儿科的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临床带教路径表在儿科的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临床带教路径表在儿科的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临床带教路径表在儿科的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临床带教路径表在儿科的应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带教路径表在儿科的应用.docx

《临床带教路径表在儿科的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带教路径表在儿科的应用.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带教路径表在儿科的应用.docx

临床带教路径表在儿科的应用

临床带教路径表在儿科的应用

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在儿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在儿科护理带教中的效果。

方法:

将106名护生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名。

观察组采用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进行带教,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方法,比较两组护生出科综合考试成绩。

结果:

观察组综合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

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不仅提高儿科的带教质量,而且使护生更好地完成实习任务。

在有计划培训护生的同时,减少带教老师的工作量。

【关键词】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护生;护理带教

临床实习带教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整个护理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

然而,我国大部分医疗机构都存在护理人力资源配备不足的问题,使临床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过重[2]。

面对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如何高质量地完成临床带教任务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儿科作为一个特殊的、专业护理素质要求高的科室,需要护生掌握更全面、更专业的医学知识,因此带教难度更大。

我科在

带教要求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一式一份,由护生保管。

护生入科后,由带教组长向护

生提供1份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让护生了解实习内容的目标及安排,要求护生按照实习目标进行实习,明确每周目标。

在科室实习期间,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由护生随身携带,带教老师和护生根据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一一进行实施,在每完成一项教学内容时,由护生先自我评价,评估自己对于老师所教的内容有无不明白或不懂的地方,如存在疑点,主动找带教老师再次进行示教。

护生在认为自己已能熟悉或掌握老师所教的内容后,要求老师对其进行考核,考核完毕由带教老师进行评价并签名。

每周由带教老师自订时间对护生进行评估,了解护生教学计划完成的情况。

护生可以通过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有目的地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可通过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了解护生学习进度及自己带教中不足的地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及目标;同时,在带教过程中经常与护生沟通,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达到预期目标。

1.1效果评价教学评价由三方面组成,包括理论知识(包括专科和基础理论知识)、操作

技能(包括专科和基础操作技能)以及综合素质(包含个案护理或心得体会)三方面。

综合成绩平均70分以上为合格,88分以上为优秀,不合格为70分以下。

1.2统计方法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二.结果

2.1两组护生综合素质能力考核结果比较观察组的优秀例数和合格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见表1。

表1两组护生综合成绩比较

组别

例数

优秀例数(%)

合格例数(%)

观察组

53

39(73.6)

12(22.6)

对照组

53

22(41.5)

40(75.5)

x2值

11.160

9.396

P值

0.001

0.002

注:

与对照组比较,P<0.05

三.讨论

临床路径作为一种包含了质量保证、循证医学、整体护理、质量改进的诊疗标准化方法在国际上被视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医学临床实践的重大变革之一。

临床路径是一个医务团体集思广益,共同制订的一个诊疗流程,这个流程在一个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也是最佳的。

制订流程的过程也是一个循证的过程,既充分考虑广大医务人员长期积累的临床经验,又吸收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进展;同时根据PDCA原理,临床路径又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存在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从而为其先进性、科学性提供了基本保证。

所以,将这一理念引入到临床护理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3]。

3.1规范教学流程传统带教由于教师对带教计划无具体目标,随意性大,带教时也只是把自己知道的知识灌输给学生,不了解学生真正想学到什么[4]。

有的老师怕护生出错,什么事情都自己干,教给护生的知识也少,只是让护生在一边看。

有的老师忙于工作,总让护生帮忙做一些基础的护理工作,如测量生命体征等。

这样的带教方式大大的打击护生学习的信心及想法,不利于临床护理带教。

我科根据医院及学校的教学大纲编制的儿科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带教老师根据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对不同学历的护生有目的地进行带教,并且每个项目后面都需要老师进行评价签名,这样最大限度降低随意性和盲目性的带教,规范带教老师的行为,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

3.2学习目的明确,实习效率提高旧的带教方式总是让护生不明白自己在儿科需要掌握学习一些什么知识,刚入科时更是觉得无所适从。

大部分的护生都要花上将近两个星期的时间来熟悉,等到开始融入儿科的护理工作时,又要转科实习了。

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能使护生刚入科便大概了解自己在本科的实习任务和应该掌握的知识,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计划自己在儿科的实习目标,且在有限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

3.3提高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布鲁姆认为:

学生在教学中不应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与教师共同行创造性劳动的教学活动的主体。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4]。

儿科专业特点比较强,病种多,病情变化快,需要护生掌握更全面的医学知识。

专科知识和技能操作的高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大多数护生在儿科实习时感到缚手缚脚,不能将自己所学应用在护理上。

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把护生的每周实习目标根据教学大纲从浅入深、从易到难进行安排,使学生明确每周的学习目的。

且要求实习同学及时进行自我评估,这使得护生在每次老师讲解完一项内容后,通过自我评估了解自己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通过翻阅相关书藉或向老师再次请教巩固有关知识和技能。

这样可以达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并及时将自己学习的内容反馈给老师,让老师能及时知道护生的学习进度,从而主动调整教学计划,并在实习期内完成教学计划。

3.4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及带教老师的综合素质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在儿科的应用,严格规范了带教老师的教学时间及教学内容,要求带教老师在每授完一项知识和技能后,在平时工作时观察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及时进行考核,调整教学思路。

同学的主动学习、积极发问使得带教老师不得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自身的不足以及知识的缺乏点,与护生一起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根据护理带教临床路径表进行带教,能使护生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掌握各项专科的理论知识及技能,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质量,促进师生间的沟通,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杨爱萍,陶太珍,洪寅峰,等.临床带教老师在实习指导中的压力与收获调查[J].上海护理.2009

(2):

80

[2]陈兴莲,王晶心.临床护理带教表格的设计与应用[J].新疆医学.2009(40):

89

[3]张书华,姜小鹰,邱小雪.临床路径在肾内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09,7(6):

1584

[4]徐建群,邹坚定,金技丽,等.路径带教在耳鼻喉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