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29143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7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5页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

一:

指导思想:

本期数学教学仍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注重有创新、开放精神的主动学习,同时,努力培养学生严谨、塌实的优良习惯,从而达到二年级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二:

学生情况分析:

本年级学生40人,总体来看,学生在10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的计算方面基本达到教学要求,但少数学生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仍需提高。

在数学知识的应用方面,学生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但一部分学生欠仔细、灵活。

在数学的学习习惯上,听课习惯、作业习惯都有一定进步,但学生在学会审题上还需要培养和训练。

三:

本期教学内容:

以人教版(新课标)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为教材。

(1)教学要求:

1、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

2.知道除法的含义,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乘法和除法的关系;能够熟练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3.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象,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有发现和欣赏数学的美。

4.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5认识计数单位“百”和“千”,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万以内的数位顺序,会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万以内数的组成,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理解并认识万以内的近似数,有运用数学去创造美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6.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l千克=1000克。

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的信心。

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建立学好数

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教学重点:

1、表内除法。

2、万以内数的认识。

3、用数学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

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四:

培优补差措施:

1、认真备好课,夯实基础知识,确保每一个学生扎实掌握新知,巩固旧知。

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多给关注,多给发言机会,激发其参与热情。

2、在课堂教学中确保双基的基础上,注意适时发展优生的思维,培养优生的能力,从而也带动中差生的发展。

培优主要体现在两个途径上:

(1)、在每堂课的新知教学后,安排适量发展练习题。

(2)、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每个知识点上,适时引导,相机点拨,给学生“摘桃”的机会。

(3)、利用每周的思维训练时间,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组织愉快的思维训练。

五:

减负提质措施:

1、钻研好《新课标》,精心备好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任务在课内完成,课外尽量不留作业,或只留兴趣性、发展性作业。

3、对学生的要求要合理,充分肯定每一个学生的优点,不用一个刻度要求每一个学生,作业布置分层进行,避免部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心理负担。

六:

教学进度安排:

2015——2016学年度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期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内容课时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2—5表内除法

(一)16

6—7图形与变换6

7—8表内除法

(二)6

8—9万以内数的认识7

10-11克和千克3

11—15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13

16数学广角--推理4

17—18复习8

第一单元?

数据收集整理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

数学思考:

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

问题解决:

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

情感态度:

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课时安排:

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

?

?

?

?

?

?

?

?

?

?

?

2课时?

2.练习一?

?

?

?

?

?

?

?

?

?

?

?

?

?

?

1课时?

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

(一)?

教学目标:

?

1、体验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

?

2、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根据统计表的数据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及解决策略。

?

教学重点:

?

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

教学难点:

?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统计问题的方法。

?

教法:

?

谈话、指导相结合法,引导学生通过对情境问题的探讨,师生互动,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引入?

教师引导提问:

同学们,你们入学都要穿上我们学校的校服,你们喜欢我们校服的颜色吗?

(指名3~5个学生说一说)。

?

师:

有的同学喜欢这个颜色,有的同学不喜欢,如果我们学校要给一年级的新生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请你们当参谋,给服装厂建议下该选哪种颜色合适。

(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

教师引导:

张三喜欢红色,学校就决定将校服做成红色的,怎么样?

你有什么意见?

?

教师小结:

你们刚才说的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决定你想穿的校服的颜色,不能代表学校大多数同学想穿的,那如何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喜欢的呢?

(学生可能回答,调查全校学生喜欢的颜色。

)?

教师追问:

如果我们现在要马上把信息反馈给服装厂,你觉得调查全校的学生这个方法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

)?

教师小结:

全校学生那么多,要调查全校的学生,范围太广了,我们可以先在班级里调查,通过班级中的数据作为代表,找出大多数同学喜欢的颜色,也能代表全校大多数学生喜欢的颜色。

那这节课就以我们班级为单位,在班级中进行调查统计,看看在这四种颜色中,大多数同学最喜欢哪种颜色。

?

二、互动新授?

1、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

(1)教师提问:

刚才我们确定了要在班级里进行调查,我们班级的人数也不少,应该怎样调查呢?

你有什么好的办法?

(指名学生回答。

)?

学生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

?

(2)出示统计表。

?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

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完成这张统计表呢?

?

(3)学生说出各种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回答:

把自己喜欢的颜色写在纸张上、举手、小调查等。

每人报喜欢的颜色,我们在自己的表中做记号,如画“正”;举手表示自己在哪一个范围的,老师数一下,再把结果填在表中?

?

)?

(4)教师提问:

你认为以上各种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方便?

?

师:

在这些方法里,举手表示是比较简便的方法,现在由老师发布指令,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哪种颜色就举手表示。

?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

师生活动,教师说颜色,学生举手,教师数人数,学生填表格。

?

2、从这张统计表中,我们可以知道些什么?

(让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发现。

)?

(1)师:

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全班共有多少人?

怎样计算?

(把每种颜色喜欢的人数加起来,如果与全班人数不相符,说明我们在统计的过程中出现了错误。

)?

(2)师:

喜欢说明颜色的人数最多,那么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该种颜色,那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

为什么?

?

组织学生分析表格,教师根据分析的情况加以引导,突出统计的意义。

?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

地点?

植物园?

动物园?

游乐园?

森林公园?

河滨公园?

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

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

最喜欢去(?

?

?

?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

?

?

?

)的人数最少。

?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

?

?

?

)人。

?

你最喜欢去(?

?

?

?

),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

?

?

?

)人。

?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1题。

?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

(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

参加(?

?

?

?

)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

?

?

?

)小组的人数最少。

?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

?

?

?

)人。

?

我喜欢(?

?

?

?

)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

?

?

?

)人。

?

四、课堂小结?

师:

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

?

学生自由发言。

?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举手表决的方式统计了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校服的颜色,最喜欢去哪里春游,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活动,这个方法简便,易操作,下次我们班级调查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

板书设计:

?

数据收集整理

(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

红?

?

?

?

黄?

?

?

?

蓝?

?

?

?

白?

颜色?

红色?

黄色?

蓝色?

白色?

人数?

课后反思:

?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有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方法,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本单元学生学习的内容主要是调查、记录和整理结果,意在使学生体会抽样调查的合理性和记录方法的多样性。

学会用画“正”字法记录数据,使结果易于整理。

当然在课堂上的学习也是很重要的,课堂上首先我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

其次我还将丰富多分析、解决问题,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

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体验乐趣,而且能主动建构知识。

现实生活是数学的丰富源泉,这样将丰富多彩的生活充实到学生的作业中,为数学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学生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完成作业,就不会把它当作负担,而是一种感兴趣的活动,彩的生活充实到学生的作业中,为数学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学生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完成作业,就不会把它当作负担,而是一种感兴趣的活动,一种享受。

并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练习应做到“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的情境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地去学习数学。

另外在课堂中我让学生多动?

?

?

?

小学生好奇心强,因此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的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学学习也就会洋溢生命的气息!

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

(二)

教学目标:

?

1、根据统计结果回答问题、发现问题,进行简单的预测和较为合理的判断。

?

2、让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

教学重点:

?

让学生选择记录方法作记录,并体会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

?

教学难点:

?

根据统计表提出问题并初步进行简单的预测。

?

教法:

?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

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将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引导中探索,探索中发展,发展中提高。

?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

同学们,新的学期已经开始了几天,我们的学习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今天,老师要请你们帮忙,为老师评选一名数学科代表。

?

教师出示评选条件:

?

1、数学成绩优秀。

?

2、数学成绩一般,但非常希望能提高数学成绩。

?

3、愿意为大家服务,乐意为数学老师服务。

?

师:

你想推荐谁当数学科代表?

(学生自由发言并说出理由。

)?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出两位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张三、李四。

?

二、互动新授?

1、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

(1)收集数据。

?

教师引导:

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同学哪个更合适呢?

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法?

?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

教师提问:

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

为什么?

?

小结:

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呢?

(学生自由发言。

)?

出示小精灵的话:

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

(2)学习记录方法。

?

教师将收好的纸张放在讲台桌上。

?

师:

现在老师要从这些纸张里拿出一张,报出名字,同学们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张上,老师报一个,你记一个,一直到把这些纸张记完。

请小组讨论一下,你们准备用什么方法来统计数?

(提示学生:

纸张很多,报得又很快,必须抓紧时间统计,最好能分工合作。

)?

指名学生说,肯定学生的方法,如画“○”、画“∣”、画“正”等。

及搜狐请方法独特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其他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记录。

?

讲述:

记录完的讨论一下,哪种方法记得既清楚又方便,将不同的方法展示在黑板上让大家瞧一瞧。

?

完成统计表。

?

姓名?

张三?

李四?

票数?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

?

?

)担任数学科代表。

?

(3)小结。

?

谈话:

刚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你们能说说是怎样记的吗?

?

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喜欢这种方法的理由。

?

2、教学例2.?

(1)过渡:

同学们,光明小学要举办讲故事大赛,某班要从王明明和陈小菲中选一位参加比赛,他们也是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参加比赛。

?

多媒体课件出示投票结果。

?

师:

你能看懂他们用了哪些记录方法吗?

(画“√”、画“正”、画“○”)?

(2)填写统计表,分析数据。

?

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

姓名?

王明明?

陈小菲?

票数?

15?

22?

学生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

?

回答问题:

?

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

(陈小菲)?

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让学生讨论可能性。

)?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

(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

(让学生自由说。

)?

教师:

你喜欢哪种记录方法,下次你统计事物数量时,就可以用上这种记录方法。

?

三、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

?

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

?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

四、课堂小结?

师:

这节课最让你高兴的收获是什么?

?

学生自由发言。

?

教师小结:

这节课,我们应用统计知识帮助老师选了一位同学们心目中的数学科代表,老师先谢谢同学们,我们还学到了统计的另一种方法——投票,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了记录,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统计的内容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后还可以选择一些内容进行统计。

?

?

第3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

?

1、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

2、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

教学重点:

?

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

教学难点:

?

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

教法:

?

探究性实践作业。

根据学生的实践作业进行分析、推理、判断,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

教学过程:

?

一、引入新知?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

1、师: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

出示统计表。

?

提问:

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

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等。

并说出统计的过程:

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

(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

有什么建议?

?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

讨论:

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

(1)谈话:

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

(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具的数量。

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

种类?

面包车?

大巴车?

小轿车?

摩托车?

辆数?

68?

33?

12?

(3)回答问题。

?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

哪种车最少?

(小轿车最多,面包车最少。

)?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

(放手让学生讨论,说出理由。

)?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

出示统计表,要求学生根据统计表回答问题:

每种书有多少?

?

回答问题

(1)和

(2)。

?

讨论:

图书室要新买一批图书,你有什么建议?

?

三、巩固迁移?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

1、出示条形统计图。

?

读懂统计图。

?

图中1格代表(?

?

?

?

)份。

?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

哪天最少?

(星期六最多,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建议?

(学生自由发言。

)?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

教师小结:

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

四、课堂小结?

你觉得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感觉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

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但是这些例题我们还真是不能在自己课堂上用,因为那不是我们自己班级和学校的事情,因此,每个例题我都结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适当修改,用自己编创的例题教学,课本上的例题学生自学,具体是这样的:

例1是做校服选颜色,我在班里让学生通过举手选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做统计,最后结果是一班喜欢黄色的多,二班喜欢蓝色的多,正好让学生体会到不能只看某个班的情况决定全校的校服颜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2费了我很大的精力,课本例题不能使用,我冥思苦想,编什么题目呢?

一天晚上,我突然有了灵感,我让学生从班级元旦演出的两个男主持人中选一人,当学校六一节目主持人,学生一开始还是提倡举手选,有的学生提出这样不能保护隐私,可以投票,正中我意。

于是全班学生开始郑重其事的投票,投完票,我又让学生出主意,怎样才能知道他们每人各几票呢?

学生纷纷出主意,可以把票分开数,可以写正字数,可以画√,或者画○,接着唱票,记录,我全部让学生操作,学生兴奋得不得了,一班选了赵含章,32票,二班的两个候选人竟然票数相等,这也没关系,学生经历了这种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我们还可以看例题。

周三下午的课,我又让学生一起投票选每班的小组长,学生们兴致很高,选出了自己信任的小组长,还练习了用写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真是一举两得。

?

?

?

总之,这个单元的学习我和学生都感觉很轻松,很有趣,很好的把学生从假期的懒散拉回到了轻松、有趣的数学课堂,为一学期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

(一)

单元要点分析

教材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景,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

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分一分、摆一摆等方法,形成表像,在此基础上进行抽象概括,建立等分活动与除法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

1.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首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平均分就是

把总数分成同样多的份数或每份同样多。

在总数中分走同样多的几部份,也就是几个减数相同,这样用除法计算比较简便。

2.在实际操作中理解除法的含义。

通过摆学具我们知道:

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也用除法计算。

3。

通过看一幅图,列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的练习,沟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4.知道了除法的含义,记住了2~6的乘法口诀,那么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就比较容易了。

求商时,根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先想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再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

5.除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与除法含义是紧密相联的,除法的含义有两种,一是把总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二是表示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

因此,除法应用题就有两种数量关系。

这两种应用题的相同点都是除法含义,用除法计算,都已知要分的总数。

不同点是其中的一个条件不同,问题不同,列出的算式不同,单位名称也不同。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

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关键:

通过动手操作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知道除法的含义。

用除法计算应用题。

能正确迅速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除法的初步认识

第一课时:

平均分的认识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14页例1、例2,练习三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设计: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

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

(1)班明天要去春游。

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

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师:

我们来帮助二

(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

请各组为二

(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

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

(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

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