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000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问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高服务成本加重农民负担.................................................8

3.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8

4.财政投入有限,资金外流严重.............................................9

5.信用体系不健全.........................................................9

6.贫困地区农村、农业抗风险能力差........................................10

四、促进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10

(一)强化农业银行的改革力度............................................10

(二)重新定位农业发展银行..............................................10

(三)加快邮政储蓄改革步伐..............................................11

(四)适度开放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市场......................................11

(五)培育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11

(六)开发适合贫困农村的低成本金融产品与服务............................11

I

(七)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12

(八)改善信用环境......................................................12

(九)积极化解农业风险..................................................13

(十)普及金融知识,增强贫困地区农民的信用意识..........................13

五、结束语..............................................................14

参考文献................................................................14

致谢语..................................................错误!

未定义书签。

II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摘要]当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对农村金融的需求也日趋强烈,然

而我国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却出现停滞现象,其发展却难以满足需求,一些不与谐的因素制约着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论文认为,研究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促进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建设与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拟在分析推动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上,结合当前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现状及其特点,进一步对贫困农村金融发展所遇瓶颈等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总结出几点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为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

[关键词]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制约因素对策

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uralFinanceinPoorArea

Abstract:

TheeconomicinpoorruralareaofChinaisdevelopingrapidly,thedemandofrural

financeisbecomingstrongly,however,thefinancialsituationinpoorruralareaofChinahas

stagnated,anditcannotmeetthedemand,anumberoffactorsrestrictthedevelopmentofpoor

areas'

economic.Accordingtothisthesis,thestudyof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therural

financeinpoorareahasgreatimportanttopromotetheeconomicdevelopmentandnarrowthe

gapbetweenrichandpoor,tobuildaharmonioussociety.ThisstudywillanalyzetheSignificance

ofpromot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ruralfiancé

inpoorarea,combinethecurrent

developmentsituationandcharacteristicsofruralfinancialsysteminpoorarea,furtheranalyze

theproblemswhichthedevelopmentofruralfinanceconfront,atlastbaseontheanalysis,sumup

severalpointofscientificandeffectivepathofdevelopment,provideasolutiontothesustainable

developmentofruralfinanceinpoorarea.

Keywords:

poorarea;

ruralfinance;

sustainabledevlopment;

restrainingfactors;

coutermeasure

一、前言

中国的农村人口、面积在整个中国来说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

中国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建设等,都离不开农村与农民问题。

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

近年来,我国的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经济发展迅速,广大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农村企业对金融服务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但是中国现阶段仍然缺乏一个功能优化、协调统一、高效运转的农村金融体制,使得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呈现出金融需求缺口集中、金融供给结构扭曲、信贷市场风险偏大、金融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对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阻碍。

探求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构建一个充满生机、稳健运行与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发展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重要性

贫困地区落后的农村经济加剧了金融的边缘化,边缘化的金融严重制约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因此,对贫困地区农村实施倾斜的区域性金融政策,促进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一)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一般理论概述

广义上讲,贫困地区是指全国范围内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地域。

本文所指贫困地区,是指、边、穷为核心的农村地区。

目前,我国共有国家扶贫开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以老、少发工作重点县592个,各省(区、市)参照国家标准及本辖区具体情况确定的省级贫困县404个。

这些贫困县主要分布在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疆[1]按2008年农村贫困标准1196地区与特困地区,这些地区构成了通常我们所说的贫困地区。

[2]万人。

4007元测算,年末农村贫困人口为

农村金融,即涉及农村各类经济主体资金借贷行为与各金融组织资金运作规律,包括农村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金融工具的金融。

农村金融各类主体包括一般意义上的农民与农户,也包括农村各类中小企业组织以及各类农村基层行政组织与合作组1

[3]其中正式金融组织。

各类金融组织不仅包括正式金融组织,还包括非正式金融组织。

织是指那些获得国家正式金融业务许可并受到国家金融法规监管的金融组织,包括各类国家正式承认的商业性金融组织、政策性金融组织;

非正式金融组织是指那些未获得国家正式金融业务许可并且未受到国家金融法规监管,因而其经营出于地下状态的金融组织,包括各种台会、农村基金会、地下钱庄等,一般我们也称作民间金融组织。

(二)发展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意义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制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已经形成了政策性的农业发展银行,商业性的农业银行,合作性的农村信用社以及民间金融并存的格局。

它们功能各异、地位不同,但彼此分工、相互配合,对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那么,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大力发展究竟会对农村经济产生哪些深远影响,下文将从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1.有利于促进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贫困地区农村与农村经济的发展,要从过去农产品短缺年代的单纯追求数量,转移到调整与优化结构以提高产品的质量上来,把农产品变为最终商品推向市场,是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目前,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经济正在向市场化、商品化的方向发展,通过信贷资金的合理投入,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然而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控制着银行信贷,银行的信贷导向得不到发挥。

发展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有利于明确政府与银行之间的关系,政府将不再直接控制银行的信贷资金,放权于银行,使其充分发挥经营自主权,以信贷结构调整来优化组合产业结构。

这样,遵循了市场法则,又少了政府过多的干预,贫困地区农村产业结构有望尽快形成良性循环、协调发展的结局。

2.有利于推动贫困农村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

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终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而增加农民收入又成为贫困地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

贫困地区农业的发展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发展农业必然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以及政策的保护。

如果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不发达,就会在资金供应链条上出现缺口等现象,政策得不到落实,也会大大降低农民的积极性。

另外,推进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大力发展,可以为农村、乡镇企业提供信贷、结算等金融服务,使企业适应市场化与信息化的需求,加快企业的发展,以此来有力地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影响,同时也是构建与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2

3.有利于提高贫困地区的农村资金投入效益

贫困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要有一定的国家资金投入,但是国家的投入毕竟十分有限,还需要金融机构的信贷供给,来解决农村的资金需求问题。

在合理、完善的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系下,明确政府与金融机构的责任,保证资金投入的合理与透明,可以大大提高农村资金的投入效益,特别是农业与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有了明确的渠道,将会进一步促进贫困地区农村资源的开发与经营。

4.有利于合理配置贫困地区的农村资源

如今在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机构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各种形式的存款业务开展的如火如荼,对于投资理念淡薄的农村居民来说,会毫不犹豫的把钱存入银行,另一方面,需要贷款的农户或个体经营户难以得到贷款,长期如此,贫困地区农村资金无法得到优化配置,会使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从农业流向非农业。

发展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可以提高信贷资金质量,使金融机构遵循市场法则,公开、公正、有序的竞争,以贫苦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出发点,使资金以市场为取向,以效益为准则进行配置。

另外,发展贫困地区农村金融还可以使农村居民们了解到更多的关于投资理财方面的知识,农户们可以合理的选择多种渠道来利用资金,这样更加有利于贫困地区的农村资金的优化配置。

5.更好地为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

在贫困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中,处处都要与钱打交道,这样就离不开金融服务。

扩大生产、发展养殖业以及个体经商都需要购买大量配套生产资料,需要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

在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中,盖房、成亲、购买耐用消费品也有资金需求。

以前主要依靠民间亲朋借贷,现在逐步转向依靠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提供消费贷款。

这项业务发展迅速,已发展为贫困地区农村个人贷款的主要形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贫困农民迫切需要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机构提供更加完善与优质金融服务,如存款贷款服务、[4]

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作用发挥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农民的结算服务、甚至是投资服务。

生产生活、收入提高与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

6.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与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既是全球共同面临的发展问题,更是中国面临的发展问题。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地区的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搞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显著改善,我们就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不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不能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制定适合贫困地区特殊需求的农业与农村可3

持续发展的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根本保证,也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社会保持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振兴乃至维护世界与平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三、我国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各种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正式金融机构与非正式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具有重要性。

如果农村金融机构能够有效且有序地运[5]

转,农村的资金流动就好得到保障,从而农村经济的发展就能获得较大的金融支持。

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体系可以较好地动员农村地区的储蓄,较好地满足农村地区居民、农户或者农村企业的融资需求,对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转型极为重要。

下文将从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现状及影响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因素来进行分析。

(一)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基本情况

根据一项专题调研结果显示,截至2007年末,调查的736个贫困县(国定与省定)

设有各类金融机构(含营业网点)共37160个(设在县城的机构18501个,设在乡镇及以下的机构18659个)。

其中商业银行6061个,政策性银行555个,邮政储蓄银行7459个,农村信用社18823个,保险机构4284个,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57个。

农村信用社机构基本延伸到乡镇与部分行政村,邮政储蓄在一半左右的乡镇设有机构,农业银行在县城与少量较大的集镇设有机构,农业发展银行没在粮棉大县,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设在县及以下乡镇与行政村,保险机构一般设在县城,其他金融机构基本未涉足贫困县。

截至2007年末,被调查贫困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2244亿元,[1]各类农村金融服务120亿元。

各项存款余额为20721亿元,借人中央银行支农再贷款机构为不同需求、不同层次的对象提供了基本的金融服务。

(二)当前我国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金融服务网点少,功能弱化。

2000年以来,国有商业银行在经济欠发达的贫困农村地区退出,撤并农村网点,收缩贷款权限,在贫困农村领域功能弱化,县域金融信贷服务缺失。

作为曾经占农村金融主导地位的农业银行企业,在商业化改革中,资金投放也从农业为主转向城市工商业为主,对农村资金的投放量,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90%以下降到目前的10%左右。

农发行1998年后只能被局限于农村经济的流通领域,4

且只设到县一级,且未延伸到一些边远贫困农村地区,仅在农产品购储销等纯政策性方面发挥价格支持作用,90%以上业务是收购贷款,对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与方式改善的支持力度不够,实质上退化为“国家粮食储蓄银行”。

其他商业银行信贷条件十分苛[6]邮政刻,而且基层行没有审批权,有的市级行的信贷审批权限也已部分或全部上收。

储蓄银行也处于收缩状态,其“只存不贷”特殊制度安排是贫困地区农村资金外流的最大管道。

大部分贫困农村地区只有农村信用社机构网点。

截至2007年末,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这些乡镇主要分布在中西部贫[1]这些对于贫困地区农村金融的发展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根据银监会困地区,2006年的统计,县以下银行业机构存贷比56.3%,比全国低12.72个百分点。

农村地区人均贷款余额不足5千元,比城市差10倍多。

农村银行网点平均每万人0.36个,全国平均每万人1.34个。

贫困地区ATM与POS机具布放几乎没有,更不要提自助银行、电话银[5]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与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行与网上银行等高端金融基础设施的提供。

设发展长期滞后。

第二,农村贫困地区获得金融服务的成本较高。

农村贫困地区获得金融服务所需要支付的成本不仅是利息,还包括交通成本、与填写表格相关的成本等交易成本与可能存在的非正常成本等。

在我国贫困农村贫困地区地域广阔,人口密度低,经济总量小,金融机构同借款者的距离相对较远,交通成本非常高;

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填写同样复杂程度的表格对农民的成本较高,因此对贫困地区农户来说这些交易成本就显得较高,较敏感,获取金融服务的成本较高。

此外,目前在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是支农的主要力量。

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垄断农村贷款市场的机构,在贷款利率的掌握上,由于没有了竞争对手,普遍采取“一浮到顶”的利率政策,高的贷款利率加大了农民融资成本,增加了农民负担。

很多有发展潜力的农牧民,在产业化过程中被高利率拒之门外,目前农信社最高执行利率为13.455%,而央行支农再贷款利率为3.465%,如此大的利差,已经[7]影响到农牧民的脱贫致富与经济发展。

第三,信用社支农乏力。

农村信用社的服务对象是农民,服务区域在农村,服务目标是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了很多成就,是贫困地区农村的主要金融服务机构,但其与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农村金融的主,还有很大差距,存在许多问题。

一方面,农村信用社在贫困地区分布较为力军作用,分散,其规模太小、金融产品单一、营业基础设施不足、结算渠道不畅、信用工具单一对重点农户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的资金支持等原因影响到其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的质量,5

不到位。

无力满足贫困地区农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信贷需求。

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产权不明晰,缺乏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内控制现象严重,沉淀了大量不良资产,抗风险能力较差。

最后,在贫困地区农村的不少地方农村信用社逐渐向商业银行蜕变,对贫困农户“惜贷”并且强调要求贫困农户贷款抵押担保,甚至出现了农村资金非农化现[6]降导致农村绝大多数信贷需求主体缺失,信用合作社资金的失血现象比较严重象,,低其实力。

在部分贫困地区农村,农村信用社近两年的逐渐撤离,造成不少贫困乡镇没有任何金融网点,导致减少了贫困地区信贷量少,享受不到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由此,导致贫困地区农村民间金融发展迅速,其活跃的借贷干扰与破坏了农村正常的经济与金融秩序。

第四,资金问题制约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

贫困地区农村不同于一般农村地区,其经济基础更为薄弱,本应该属于资金的输入地区,但微薄的收入在现有的条件下仅能维持其基本的生活与生产需求,很难有富余的资金用于农业技术改造与产业结构调整。

而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分流资金,每年约从贫困农村抽走2300亿元的资金,使农村金融资源更加稀缺,原本就极为缺少资金的贫困农村的金融形势更加严峻。

由于信贷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加之资金外流严重。

在正式金融安排未能有效解决贫困农村金融需求的情况下,传统的民间非正式金融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在贫困地区交通不便,服务“三农”机构缺失、信贷服务不到位的区域,民间金融活动异常活跃,规模不断扩大,在农村借贷市场上已占据绝对优势。

地方民间借贷盛行,大到开店经商,小到婚嫁丧娶、[8]子女上学,广到缴纳税费、请客送礼都有涉猎所缺资金大都通过民间借贷形式解决。

虽然农村民间借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自身管理并不规范,加大了贫困农村的金融风险,再加之借贷利率高,进一步加大了农民的债务负担。

第五,金融机构经营风险防范任务艰巨。

贫困地区政府财政十分困难,长期靠上级财政巨额补贴吃饭,无力出资组建融资担保机构。

此外,农业是弱势产业,农业贷款应享受优惠利率。

但“三农”贷款利率歧视却比较严重,金融机构的支农再贷款利率普遍提高,并缺乏有实力且愿意承担风险的担保人。

其次,作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中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由于长期的贷款无法得到偿还,形成大量的坏账,每年都需要中国人民银行补充大量的支农再贷款用以填补支农不足,虽然中央即将采取央行票据方式来缓解信用社的呆坏账压力,但是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体系尚未健全,农业企业经营者与农户信用意识淡薄,逾期还贷的现象时有发生。

金融机构为有效规避风险,不敢将资金投放到管理不规范的农业企业与信用意识淡薄的农户,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极大地影响了农村6

地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