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1785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docx

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5年如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如东县统计局

 

2005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突出发展主题,凸现工业主体”总体思路,深入实施科教兴县、工业化、外向化、城镇化战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6.3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第二产业增加值70.35亿元,比上年增长22.8%;第三产业增加值46.44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3545元,比上年增长15.5%。

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为20.2:

48.1:

31.7,二、三产业占比继续提升,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全年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实现财政总收入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

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三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市)行列。

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

经济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高新技术产业的占比还有待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仍需巩固完善,县镇两级组织财政收入的力度还需加大。

 

一、农 业

 

农业经济稳步增长。

全县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29.59亿元,比上年增长1%。

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58.98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农业产值22.8亿元,比上年增长1.8%;牧业产值15.38亿元,比上年增长4.3%;渔业产值18.93亿元,比上年增长4.64%。

主要农副产品产量中,粮食76.45万吨,棉花1.66万吨,油料总产4.95万吨,生猪出栏61.39万头,羊出栏32.5万只,家禽出栏23570.6万羽,蚕茧产量0.8万吨,水产品总量20.3万吨。

农业科技含量进一步提高。

全年共组织实施市级以上农业工程25项,其中部省级重点工程23项;组织申报各级各类农业科技成果12项次,其中获市级以上奖6项。

全县申报并被认定的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和国家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共24个,其中省级无公害种植业基地18个、面积17.6万亩,畜产品基地2个,国家级绿色食品种植基地4个、面积12.1万亩;申报并被国家农业部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33个,被国家绿色食品中心认证绿色食品9个。

全县新建种养业和休闲观光园区37个,其中种植业园区28个,养殖业园区6个,休闲观光园区3个。

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

今年共疏浚河道36条段,长度146.47公里,土方338.39万方;新开、浚深丰产沟1048条,长度451.15公里。

修筑机耕路139公里,共完成土方1162.9万方。

配套小沟以上建筑物825座,新建防渗渠96.63公里。

修建电灌站7座,新建机耕桥6座,新筑机耕路22.54公里。

改造中低产田3.6万亩,加强水土保持8.5平方公里。

全县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72.38万千瓦,拥有拖拉机10.32万台,联合收割机1164台。

新增步行式插秧机268台,乘座式高速插秧机3台,实现机插面积13万亩。

 

二、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高位增长。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4.7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

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17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85.5亿元,比上年增长45.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80.12亿元,比上年增长49.7%;实现利税12.41亿元,比上年增长65.3%,其中利润7.03亿元,比上年增长65.7%;亏损额4136万元,比上年减少2008万元;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163.92%,同比提高34.98个百分点。

一年中,新增亿元企业13家,销售超亿元企业总数达43家。

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80家,销售收入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65.4%。

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

服装4812万件,比上年增长21.32%;食用植物油5.97万吨,比上年增长28.65%;配混合饲料22.28万吨,比上年增长8.89%;纱3.99万吨,比上年增长11.13%;丝1819吨,比上年增长3.35%;化学农药4465吨,比上年增长17.42%;合成氨4.39万吨,比上年增长16.35%。

社会用电同步增长。

全社会用电量15.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25%,其中工业用电量11.2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7.0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2.17亿千瓦时。

供电基础设施大为改善,2005年完成电网建设投资8744万元,重点实施了110千伏治港变电所改造工程,110千伏西治线改造工程,新建110千伏洋丰线和110千伏风电一期接入220千伏马塘变电所线路工程,为我县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障。

建筑业总量快速增长。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5.58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完成建筑业企业总产值60亿元,比上年增长51%,其中县外完成的产值占80%以上,超5亿市场就有3个。

累计施工面积700万平方M,比上年增长23%;竣工面积280万平方M,比上年增长15.7%。

年末全县建筑企业从业人员3.3万人,其中出县施工人数2.4万人。

有1项工程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鲁班奖,有8项工程获省(市)优质工程奖。

全县建筑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年末有3家企业获一级资质,18家企业获二级资质。

 

三、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势头强劲。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86.65亿元,比上年增长43.7%。

在投资完成额中,私营个体经济投资额37亿元,比上年增长27.32%;房地产开发投资4.61亿元,比上年增长89.71%。

当年竣工房屋面积111.06万平方M,其中住宅面积1.67万平方M。

工业投入再攀新高。

完成全部工业投入75亿元,比上年增长63.4%,其中规模工业投入59.6亿元,比上年增长79.0%。

全年共实施500万元以上规模工程429个,其中千万元以上工程212个,5000万元以上重大工程36个。

千万元以上竣工工程152个,竣工率达71.7%。

全县共有974个工业投入工程竣工,比上年净增127个。

县城工业新区、洋口化学工业园、洋口港临港工业区和各镇工业集中区的建设进程加快,进区工程不断增多。

 

四、交通、运输和邮电业

交通建设取得新的突破。

全年完成总投资1.59亿元,其中苏334线东延和苏223线北延两线全面建成通车,累计完成投资2.12亿元。

全年完成农村公路建设324.1公里,完成投资9012.5万元。

拓宽丰五线,改造屏东公路,完成投资1210万元。

全年完成危桥改造8座,完成投资714万元。

公路绿化工程实施了40.7公里,完成投资550万元。

如泰运河护岸工程掘港至马塘段第三期1公里护岸工程全面完成,完成投资400万元。

为呼应洋口港开发建设,作为我省城际间快速干线公路工程——S334改线工程新建部分的洋口大道,于2005年10月31日正式开工,施工作业面已全线铺开。

大力推进公车公营,全县已有22条客运线路、59辆班车,281个行政村中符合通车条件的264个行政村实现班车通达。

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年新增194辆专用和厢式货车,全县特种车辆占比达40%。

全年安全运送旅客近71万人次。

邮政电信事业迅速发展。

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收入5464万元,比上年增长15.23%;实现收支差额331万元。

年末邮政储蓄余额净增5.53亿元,总余额达到24.61亿元。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收入1.5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6%;净增固定电话5058户,年末用户总数达266762户,主线普及率达24.6%;净增小灵通用户5970户,用户总数到达71865户;净增宽带用户3315户,用户累计达10842户。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品市场繁荣兴旺。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59.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餐饮业零售额4.68亿元,比上年增长21%。

市场建设投入加大。

全县消费品市场72个,成交额60.4亿元。

全民创业持速升温。

年末拥有在册个体工商户27387户,从业人员3.04万人;在册私营企业8675家,其中新发展4401家,从业人员12.87万人。

全年私营个体经济实现税金3.56亿元,同比增长23.76%。

市场物价略有回升。

以上年为基期,全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101.5,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01.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6.1

1、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1.5

其中:

食品 106.7

烟酒及用品 100.3

衣着94.2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99.4

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96.3

交通和通讯98.9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98.4

居住101.8

2、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6.1

其中:

机械化农具112.8

化学肥料110.9

农药及农药械        101.2

 

六、对外经济

 

对外经济发展态势强劲。

全年进出口总额4.21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3.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5%。

外经营业额444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6.08%。

年末拥有外贸出口实绩的企业145家,今年新增27家;铁链厂、强生、大东、红蚁王鞋业、大望服饰、爱德士鞋业、祥盛倍得满、楠桥、快达农化等9家企业出口均超过1000万美元。

对外劳务领域有所拓宽,年末在外劳务人员为2824人。

利用外资总量再创历史新高。

全县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38家,比上年净增19家;新增注册外资4.6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67%;实际利用外资1.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90.89%。

新批138个外资工程,超100万美元的工程有104个,比上年增加47个;有117个工程领取工商营业执照,其中111个工程实现当年审批当年到帐,45个工程实现当年开工。

从投资领域看,工业主体地位突出,工业工程占新批工程的87.7%,注册资金占89%;从投资结构看,外商独资化趋势明显加快,外商独资占91%;从投资区域看,利用外资的扇面进一步拓展,欧美澳外资工程趋增。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事业

 

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全县完成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45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实现财政总收入1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5%。

财政总支出1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7.3%。

金融业务形势看好。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0.63亿元,比年初增加22.5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116亿元,比年初增加17.07亿元,居民人均储蓄10733元,首次超过万元;各项贷款余额64.35亿元,比年初增加9.45亿元。

金融系统全年现金收入494.75亿元,现金支出483.40亿元,收支轧差净回笼11.35亿元。

保险业务不断拓展。

县人民保险公司全年实现保费收入3290万元,支付赔款2512万元,赔付率达76.3%。

县人寿保险公司全年寿险保费收入2.48亿元;全年赔款支出866.94万元,综合赔付率61.78%。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技创新成果辉煌。

全县新建研发机构20家,培育认定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各1家,累计达到8家。

全县开发新产品260个,2兆瓦风电机组、输电用倍容量导线、酶法生产M淀粉、反恐探头等一批高新技术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年末全县国家、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23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16家、市级2家;新培植民营科技企业10家,全县民营科技企业达到64家。

组织申报国家重点新产品7个、获准认定5个,申报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3个、获准认定8个,年末全县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达到59个,省级高新技术产品达到82个。

全年申请专利314件,比上年增长60.2%;授权专利80件,比上年增长10%。

全县有10项科技成果通过省、市级鉴定,15项科技成果获市级科技进步奖。

组织申报国家、省、市级科技计划工程132项,获准立项76项;认定省级2家、市级2家星火龙头企业,申报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6家,获准认定5家。

同时,实施了国家粮食丰产工程“江苏单季稻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工程”,工程实施效果列全省10个工程承担县(市、区)前茅。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年末全县拥有各类学校190所,在校学生14.4万人,共有教职工9497人。

全县幼儿入园率95%,小学入学率100%,初中入学率100%,高中阶段入学率88.1%。

教育教案质量继续稳居全省前列。

全县5798人参加高考,生均总分519.09分,超出省均分68.97分;600分以上655人,名列全省第一;考生本一上线率、本科上线率及7门学科均分均为全省第一。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撤并小学及办学点8个。

全县投入1600万元,新建改建师生食堂、宿舍、厕所2万多平方M。

高规范推进“校校通”工程建设,全县投入专项建设资金1000多万元,建成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103个,校园网24个。

教育现代化创建取得重大突破。

新店、兵房、曹埠三镇通过省教育现代化乡镇验收,截至目前,全县各镇均通过省教育现代化乡镇验收,丰利中学通过省三星级高中验收,如东职高通过国家级重点职中和省合格职教中心验收。

新增省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1所、省农村实验小学3所、省现代化幼儿园7所。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成绩喜人。

2005年我县成功举办了如东县青年美术作品邀请展、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专题的集邮展、书画作品展等阵地活动17次,“党在我心中”送文化下乡文艺演出、革命歌曲演唱暨家庭才艺大赛、“博爱杯”青年歌手大赛等文艺演出活动15场,特别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美好家园”滨城之夏纳凉文艺晚会,四天时间连续演出5场,观众达数万人,丰富了县城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全年创作各类作品3153件,其中获奖作品:

国家级29件,省级18件,市级60件。

男声四重唱《海水泡大的汉子》入选南通市“五个一工程”奖。

在“扬帆青岛——2005年全国现代民间绘画大展”上,我县民间绘画《海风吹》获铜奖,《大汛》等二件作品获优秀奖。

小品《量“财”用人》获南通市第四届反腐倡廉文艺调演一等奖,并入选江苏省第三届小戏小品大赛。

小品《搭车》在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63周年全市曲艺·小品新作品展演中获创作一等奖。

舞蹈《海婆娘》在市“社保情”文艺调演中获表演一等奖、优秀创作奖。

打击乐与表演《虎嬉》获省第四届少儿艺术节银奖。

如东少年杂技团赴欧洲一些国家巡回演出24场。

全县共开展文艺演出76场。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

全年门急诊人次105.44万人次,出院病人数4.89万人次,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0.3%。

全县新型农村合作镇覆盖率达100%,参合人数78万人,参合率87.04%。

社区卫生服务站合格率100%。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县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运行体制进一步完善。

全县传染病发病率继续得到控制,特别是肝炎、肺结核、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我县传染病总发病率为155.02/10万。

深入开展无偿献血工作,无偿献血7100人次。

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全县共新建自来水厂7座,新增水源供水能力4.5万吨/日,延伸供水主管2227.8M,支管道10689M;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72万人,累计自来水受益人口达到106.65万人,自来水受益率提高到97.5%;在全省率先达到自来水普及县份。

体育事业成绩辉煌。

2005年共有8人输送省队,开创了县级向省队输送人才之最;全国十运会我县有10名运动员参赛,共获得三块金牌,如东县人民政府被授予“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称号。

我县先后承办了“洋口港杯”2005年江苏省青少年柔道和“洋口港杯”2005年江苏省风筝两项省级比赛,承办了2005年鲁能杯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如东赛区“金侨杯”江苏扬子对广东宝玛仕一次全国比赛。

全县各镇、社会各界自筹资金建设工程10个,健身活动点240个,总投入1045万元,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397人。

2005年我县成功举办了九运会,全县15个镇、机关表演方阵共2500人接受全县人民的检阅,全县体育锻炼的人口达到45%。

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

我县广播、电视、报纸、网站四大媒体共同联手,节目质量不断提高,30多篇(档)节目在市以上获奖。

有线电视继续扩展。

全县有线电视总用户总数已达到20.8万户,全县有线电视入户率平均达到77%,率先在苏中苏北地区建成省有线电视示范县。

组织开展有线电视调频广播共缆传输“双入户”试点工程。

已成功在全县15个镇进行“双入户”试点,发展“双入户”用户1.2万户。

全年更新支户线1116.72公里,维护支户线4699.36公里。

全县用户线总长15451.6公里,喇叭总数近26万只,全县广播入户率91%,通响率98%。

全县80%的镇广电站技术用房已全面得到更新改造。

完善新浪如东网站建设,全县33个部门和15个镇完成网页链接,新增数据网集团用户网点近80个。

完成城区有线电视网络双向改造,发展“有线通”互联网个人用户120户。

 

十、洋口港开发和开发区建设

 

沿海开发取得重大突破,洋口港影响力空前提升。

2005年4月29日LNG工程获国家发改委批准开展前期工作,年底LNG工程核准材料已汇总上报省发改委;洋口港作业锚地临时开放顺利获批;陆岛跨海通道工程通过核准。

基础工程建设全面铺开。

洋口港陆岛跨海通道黄海大桥如期开工,其中引堤部分2005年9月份正式开始施工,已完成用于引堤护面块体的各类预制构件1000多块,铺设引堤护底软体排3700平方M,占总工程量的50%。

10万吨级巨轮在洋口港区海上锚地成功作业,这标志着南通远洋运输从江河时代跨入江海时代。

临港工业区一期吹填及“三通一平”工程进展顺利。

首期20万平方M吹填工作即将完成。

全长17公里,总投资2.6亿元的洋口大道,已于2005年10月31日正式开工建设,目前正按序时进度向前推进。

洋口运河按日供水40万吨、5级航道的规范设计通过了专家组评审,并于2005年12月30日正式动工。

绿色能源建设成效明显。

风电一期工程年底已完成系列基础工程。

风电二期已于2005年10月18日正式开工建设。

风电三期总装机规模80万千瓦,总投资预计达100亿元,目前正全面开展工程研究。

第一阶段9万千瓦江苏东凌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已注册设立。

秸杆发电工程主体工程已于2006年1月10日正式开工建设。

如东经济开发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全年注册外资1.27亿美元,注册外资到帐0.60亿美元。

开发区全年新批外资工程33个,总投资1.67亿美元,总投资超亿美元的达盈高科技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已落户开发区。

如东协鑫环保热电有限公司、爱德士鞋业有限公司、强生科技轻纺有限公司三个分别投资额超2500万美元的工程,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2005年全区完成规模工程投入7.6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8亿元,实现利税1.35亿元。

财政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749万元。

2005年开发区共投入908万元用于改善投资环境、配套城市功能,并顺利地通过了ISO14001环境经管体系认证验收。

开发区新区和洋口化工聚集区的载体优势和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两大园区当年进区工程43个,累计进区工程达到100个,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洋口精细化工集聚区,一期工程已建成2平方公里,2005年产出1.7亿元。

泰禾化工、兴盛化工、苏洋化工、利通化工、鸿富达利化工等工程进入试生产阶段。

 

十一、城镇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镇规划体系逐步完善。

完成了海港城市发展规划、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镇村布局及农民集居村庄规划。

市政建设稳步推进。

全年组织实施污水处理厂工程、经编大桥改造、爱民路和掘中路修建等8项重点工程;新增城镇公共绿地3万平方M;新增各类公益广告灯箱170余块,大型公益广告6处。

全年房地产开发总量达18.2万平方M。

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和城市经管力度,新改建水冲式公厕7座,清理乱倒的散失垃圾8000多吨,清洗、覆盖“牛皮癣”5万多处。

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功。

环境保护取得成效。

全年审批建设工程1940个。

对违法工程的处罚力度加大,全年查纠环境违法行为500多起,实施行政处罚16起,处罚金额30多万元,责令限期改正企业52家,责令停产整改企业10家。

加大重点污染企业治理力度。

对12家重点污染企业实施限期治理,4家严重污染企业实施停产治理,2家严重污染又难以治理企业予以关闭。

加强清洁生产,全年有7个工程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减少废水出排放量150万吨,削减COD排放量150吨,减少废气排放量4941吨,节电320万度,直接增加效益1504万元。

建成1个省级(掘港镇)、3个市级(兵房、马塘、袁庄)环境优美镇,2所省级(县中、拼中)绿色学校,1个市级绿色社区(掘港镇三元社区)。

坚持防范和调处并重,全年受理环境信访555起,比上年有所下降。

新增监测工程15个,通过国家级认可的工程累计104个,列全市第一,全年出具监测数据24521个。

 

十二、人口与人民生活

 

据公安部门人口统计资料,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076786人,比上年末减少7859人,人口出生率5.67‰,人口死亡率8.46‰,人口自然增长率-2.79‰。

年末全县城镇集体以上职工人数5.56万人,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15354元,比上年增长17.97%,其中:

国有职工平均工资20514元,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3580元,其他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1437元。

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5548元,比上年增长17.89%。

据城镇与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62元,比上年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4835元,比上年增长11.55%。

劳动就业体制不断完善。

全年举办大型劳动力市场招聘洽谈会3次,提供就业岗位15190个,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956人,农村劳动力输出1.87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3%。

社会保障体系平稳运行,全县参加各种社会保险的人数57.7万余人,其中机关、企事业单位养老保险7.3万多人,农村养老保险36.6万人,失业保险4.6万人,医疗保险9.1万人。

2.8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经管服务,养老金坚持按月足额社会化发放。

 

注:

本公报数据取自年度快报资料。

其中:

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按现行价计算,增长幅度按可比价计算。

地区生产总值是与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接轨基础上的初步核算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