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1858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docx

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

2022年幼儿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综合练习试题C卷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

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姓名:

_______

考号:

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小红怀疑小刚在活动中偷拿了自己的油画棒,并告诉了老师,老师要搜小刚的口袋,小刚拒绝了,教师的行为()。

A.错误,应该相信和信任小刚

B.错误,应当搜所有孩子的身

C.错误,不应当当众搜身

D.错误,应当等联系家长(微博)后再搜

2、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均为夏季的节气?

()

A.雨水、小暑、处暑

B.雨水、小暑、大暑

C.小满、芒种、夏至

D.立夏、大暑、谷雨

3、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由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

1988年9月27日,中国核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中国空间技术进入新的时代。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名字是()。

A.神州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银河一号

D.黄河一号

4、《教育法》规定,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一般责任

D.行政责任

5、根据教育概念的分类方法,“课程”属于()。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关系概念

D.属性概念

6、全面发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构成。

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其中起统帅和灵魂作用的是(  )。

A.智育

B.体育

C.劳动技术

D.德育

7、“两个音乐之间的音高差距”指的是(  )。

A.音域       

B.音程       

C.音调      

D.音阶

8、把国王尊称为“法老”的是(  )。

A.古希腊                

B.古罗马

C.古印度                

D.古埃及

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句古代格言出自()。

A.《资治通鉴》

B.《论语》

C.《荀子》

D.《史记》

10、范老师很少留意那些考试成绩一般的学生,而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

范老师的做法()。

A.违背了严慈相济的要求

B.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C.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D.违背了公正施教的要求

11、下列音乐术语中,表示“两个音乐之间的音高差距”的是()。

A.音域

B.音程

C.音调

D.音阶

12、师幼关系是指教师和幼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其中,教师和幼儿在教学上是()关系。

A.平等

B.授受

C.上下级

D.相互促进

13、找规律填数字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特别锻炼观察和思考能力。

下列选项中,填入数列“50、90、170、()、650”空缺处的数字,正确的是()。

A.330

B.340

C.350

D.360

14、明知校舍或者教育教学设施有危险,而不采取措施,造成人员伤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  )。

A.追究刑事责任

B.追究行政责任

C.追究民事责任  

D.给予开除处理

15、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

A.四条

B.六条

C.八条

D.十条

16、下列句子中,对“不夸己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一句理解正确的是()。

A.想要化敌为友,就要不夸己能且不扬人恶

B.不想化敌为友,就可以既夸己能又扬人恶

C.不想化敌为友,则能夸己能或扬人恶

D.能够化敌为友,则能不夸己能或不扬人恶

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

A.阳光

B.月光

C.激光

D.星光

18、李老师是一名幼儿园的骨干教师,教育局要求她去省城参加培训学习,她应该()。

A.拒绝,又辛苦又浪费时间

B.拒绝,骨干教师不需要再培训

C.参加,有利于身心休闲

D.参加,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

19、下列不属于国家实行的学校教育制度的是(  )。

A.学前教育

B.初等教育

C.中等教育

D.终身教育

20、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属于我国四大佛教名山?

()

A.九华山

B.武当山

C.峨眉山

D.五台山

21、下列作家作品完全对应的一项是()。

A.叶圣陶——《农村三部曲》《林家铺子》,刘心武——《班主任》《乔厂长上任记》

B.巴金——《激流三部曲》《灯》,贾平凹——《许茂和他的女J1ff1》《芙蓉镇》

C.茅盾——《蚀》三部曲、《包身工》,谌容——《人到中年》《组织部新来的年青人》

D.老舍——《骆驼祥子》《茶馆》,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东方》

22、某地区文化执法部门在对当地一家网吧进行巡查时,发现有未成年人正在网吧上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文化执法部们可以对该网吧采取的措施是()。

A.予以关闭,吊销已发营业执照

B.责令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C.予以查封,依法没收违法所得

D.责令停业,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23、自然界中很多固体都可以晶体状态存在,如水晶。

下列物质中,不以晶体状态存在的是(  )。

A.玻璃       

B.钻石      

C.盐       

D.糖

24、某学幼儿园迎接五十年校庆,进行校舍翻新,在此期间依然要求学生正常上课,小田课间在门口被落石砸成重伤,应依法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

D.行政处分

25、关于幻灯片母版,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可以通过鼠标操作在各类母版之间直接切换

B.单击幻灯片视图状态切换按钮,可以出现五种不同的母版

C.在母版中定义了标题文体的格式后,在幻灯片中还可以修改

D.在母版中插入的图片对象,每张幻灯片中都可以看到

26、()是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A.团结协作

B.热爱幼儿教育事业

C.为人师表

D.热爱幼儿

27、初入园的小朋友害怕幼儿园厕所里的蹲坑,黎老师就在每个蹲坑的两边合适的位置,用环保油漆画上了可爱的小脚印。

孩子们看了既新奇又喜欢,入厕时都去踩自己喜欢的小脚丫。

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A.长期性

B.示范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28、下列属于差异量数的是()。

A.标准差

B.平均数

C.众数

D.中数

29、王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总是时时刻刻关注幼儿,幼儿站在哪里、与谁接近、身体朝向谁、为什么移动和怎样移动等,这些都会引发她的思考,从而尊重幼儿的需要和感受。

这说明王老师是(  )。

A.幼儿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B.幼儿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C.幼儿的观察者 

D.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材料分析:

由于今年的优秀班集体评选再次失利,一名班幼儿教师在班上发起评最坏小朋友的活动。

一个“不幸”的幼儿被评为最坏小朋友,他非常沮丧,在评选会上企图争辩,却被老师列出了数十条罪状,并告诉他这是“大家的心声”,让他罚站反省,否则请家长,孩子委屈地大哭起来。

晚上孩子的父母来接孩子,得知此事,强烈要求班主任收回这次评选结果。

老师却说.这是全班小朋友的共同呼声,他本来就是最差的。

自此以后,幼儿各个方面发展越来越差劲,不得不转学……

问题:

 

请运用儿童观的知识,评价幼儿老师的行为。

 

2、材料分析:

班上的幼儿总记不住饭后漱口,一天早上,刘老师找了两个透明的塑料杯放在桌上,其中一个杯子里面装满了干净的水。

早饭后刘老师让小朋友接水漱口,并让他们把漱口水吐在空杯子里,让全班小朋友来观察。

孩子们议论纷纷:

“这两杯水不一样,一个很干净,一个很脏”“那个杯子里的水里有东西了。

”刘老师问:

“这些脏东西原来藏在哪儿呀?

”他们纷纷说道:

“藏在小朋友的嘴里”“藏在舌头底下”“粘在牙上的”“藏在牙缝里的?

”刘老师把装着漱口水的杯子放进盥洗室。

午睡后,孩子们去盥洗室解便洗手,都捂着鼻子说:

“房间里是什么味,真难闻?

”这时,放杯子的地方围着几个小朋友,正在议论着。

孩子指着杯子问:

“这是什么呀?

真臭。

”原来漱口水已经变臭了,这时刘老师走过来,看见孩子们一脸的惊,问道:

“大家想一想,这些东西在嘴里会怎么样?

”有的孩子说:

“也会变得很臭,生出许多细菌来。

”还有的孩子说:

“原来我们的牙齿就是这么被弄坏的呀!

那吃完饭得把嘴漱干净”有一位小朋友说:

“我回家告诉爸爸妈妈,让他们吃完饭后也一定要漱口。

”自那次观察活动,孩子们漱口再也不用老师提醒了。

请从教育观的角度,评价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3、材料分析:

某幼儿园大班学生小波,由于其家长是收废品的,一天来幼儿园上课时脖子没有洗干净,在上课时,老师发现了他的脖子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的幼儿要讲卫生,并当着大伙的面说:

“让你那收破烂的父母把你的脖子洗净。

”老师的行为让小波心里很难受。

从这以后,每当看到这位老师,小波就感到似乎大家都在盯着他的脖子看,同时想起老师说的话,在小朋友们面前感到抬不起头。

这种心理让他不愿意跟小朋友们一起玩,也不愿意去幼儿园。

在母亲的多次引导下,他把自己不愿意去幼儿园的原因告诉了母亲。

母亲只好给他转换到另一所幼儿园,在那里,他表现不错,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

问题:

结合案例运用“育人为本”的幼儿观,分析教师在保育实践中应怎样对待幼儿?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写作:

一个小女孩的玩具车刮倒了1位老人,老人坐在地上与家长理论,有人录下来现场视频传至网上,不少人认为是碰瓷,老人被检查后,确诊是桡骨骨折。

事实是,老人并非碰瓷,还婉拒了女孩家人更多的赔偿和照顾。

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说文。

要求:

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

角度自选,立意自选,标题自拟。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A

2、C

3、B

4、B

5、A

6、D

7、B

8、D

9、A

10、D

11、B

12、答案:

B

13、A

14、A

15、B

16、A

17、【答案】C

18、D

19、D

20、B

21、D

22、B

23、A

24、B

25、B

26、答案:

B

27、D

28、A

29、C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

1、答案如下:

该幼儿老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需要我们引以为戒。

首先,“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强调,儿童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材料中,当幼儿想要争辩的时候,老师拒绝让他申辩,幼儿是有思想感情的人,幼儿需要尊重。

该老师评选最差幼儿是对幼儿尊严的不重视、不尊重。

其次,“育人为本”的儿童观强调,儿童是发展的人,有不断发展的潜力。

材料中,该班主任不仅举办“最坏小朋友”的评选,还一味否定幼儿的行为,这种做法容易打击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的潜能被埋葬。

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实践“育人为本”的儿童观,把幼儿看成独立意义的人、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幼儿,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2、答案如下:

材料中刘老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体现了素质教育观的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刘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育活动中,要求教师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材料中刘老师为了让幼儿养成饭后漱口的好习惯,安排幼儿实践去观察漱口水和干净的水,増加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活动的机会,鼓励幼儿参与活动,培养幼儿多思善问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与积扱性。

其次,刘老师的行为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实施启发教学。

刘老师采用各种教育方法,变“注入”教育为“启发”教育,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动口。

材料中刘老师通过向幼儿不断提问,让幼儿亲自动手实践,使幼儿主动活泼、愉快地学习和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刘老师开展了多种活动和游戏,实施素质教育。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

材料中刘老师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幼儿观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总之,刘老师的行为促进了幼儿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良好习惯,很好地贯彻了素质教育的教育观。

3、答案如下:

①“育人为本”的幼儿观,要求教师在保育实践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②“育人为本”的幼儿观要求教师关系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幼儿。

保护幼儿安全,关心幼儿健康,维护幼儿权益。

不讽刺、挖苦、歧视幼儿,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③这位老师的行为违反了“育人为本”的幼儿观。

材料中教师那句“你那收破烂的父母把你的脖子洗净”是由于孩子的家庭背景和经济状况比较差而对孩子的一种歧视行为,是对孩子心灵的一种侮辱。

另外,教师把孩子作为反例公之于众,这是不尊重幼儿人格的表现,也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答案如下:

再议“文明发声”

见到一位老人被一个小女孩的玩具车刮倒坐在地上与孩子家长理论的视频,人们便纷纷认为这是碰瓷。

没有人去想桡骨骨折,不仅不是碰迟,还委婉拒绝了女孩家人更多的赔偿和照顾。

人们对事实不加辨认。

却凭借网上的视频妄加结论;人们不去关心老人是否摔倒了,是否摔坏了,却以恶意揣度老人对自己正当权益的维护。

人们对善良视而不见,却误将善良认是为敲诈勒索。

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辨明事实,尊重人们对自己正当权益的维护;而不应以恶语中伤他人,否则伤害的不仅仅是这位老人,恐怕还有我们现在早已脆弱不堪的道德信任体系。

对材料中的老人,每个人似乎都骤然间成了君子。

人们纷纷举起道德的大棒对他人痛加挞伐,而唯独没有独立思考信息来源是否真实,自己的见解是否客供,自己的评论是否有助于推进对事件真相调查与问题的解决。

更没有思考自己的发声方式是否文明。

如果不加思考就妄加评论,评论就变成了妄断甚至谣言中伤,不仅会对他人造成伤害,还会混淆视听,应该受到谴责和惩罚。

评论的力量,不在于谁手中的道德大棒举得高,而在于评论者思考的深度。

柴静在搜集大量数据,走访多个重度污染地区,采访数位政府高层后才拍摄出雾霾调查片《穹顶之下》。

片中,她不仅多角度分析了造成雾霾的原因,还提出了自己对去除雾霾的建议:

实施能源改革,积极拨打环保局举报电话以维权等等。

她用自己平静而坚定声音,为中国环保之路祛除迷雾。

但这样冷静客观的评论并不多见。

我看见一个老太太被外国人撞倒的照片上传到网上,标题是《老太太讹诈外国友人》。

但事实是老太太根本没有碰瓷,而是那个外国小伙骂粗口在先。

在这件事中受害的不仅是这位老师,恐怕还有我们脆弱的不堪一击的信任底线。

我看见一个小学生给老师打伞的照片上传到网上。

大家开始骂这个老师品行低劣,缺乏师德。

但事实是小学生关爱老师,主动给老师打伞。

在这件事中,受伤害的不仅是这个老师,恐怕还有我们高高抬起却踩在脚下的道德准则...

我看见一双双快手。

笑着看完一则则新闻,不假思索的在评论里打下一行颇显自己智慧的“哲理”。

然后洋洋得意的想着自己或是梁山好汉。

拳打恶棍。

或是后世女娲。

为民补天。

中国当代的网络论坛,形同战场。

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我们的确应该发出我们的声音。

但发声不等于传谣、谩骂、吐嘈。

让我们评论时,能多一点思考。

多一点理性,而不是混淆视听的造谣、谩骂。

经过思考的评论才掷地有声。

反观材料中对“老人坐在地上与孩子家长理论”的现场引发的讨论,看上去更像是不明就里的人们在奔赴一场名为“不沉默”的狂欢:

对事实不加辨认。

就凭网上的视频妄下结论。

不关心别人是否真的受到伤害就以恶意揣度别人对自己正当权益的维护;对别人的善良视而不见,就把人心都想象的那么丑陋。

那只能让原本可能并不复杂的事实真相。

淹没于众声喧哗的加上之中。

评论的千钧之力在于思考,思考让评论更有深度,评论也因思考而更显意义。

但愿那些长舌妇般的评论能够减少一些,让我们的论坛充满理性的光芒。

让我们的国民成为谨言、深思、笃行的现代公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