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1919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2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测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昆明市2020届高三“三诊一模”摸底诊断性测试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Be-9C–12O-16Ca-40Ti-48Cu-64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

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得6分,选错得0分。

7.古往今来传颂着许多与酒相关的古诗词,其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较好地表达了战士出征前开杯畅饮的豪迈情怀。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忽略酒精和水之外的其它成分,葡萄酒的度数越高密度越小

B. 古代琵琶的琴弦主要由牛筋制成,牛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 制作夜光杯的鸳鸯玉的主要成分为3MgO•4SiO2•H2O,属于氧化物

D. 红葡萄酒密封储存时间越长,质量越好,原因之一是储存过程中生成了有香味的酯

8.有机物G(

)能添加在牙膏、口香糖中以增强香气。

下列关于G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式为C11H14O

B. 一氯代物有8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C. 所有碳原子可能在同一平面上

D. 能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9.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X、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与Z同族,化合物WX可做金属冶炼的还原剂,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二元强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

Z>Y>XB.Y在自然界存在游离态

C.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W>XD.Y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

10.在海洋碳循环中,通过如图所示的途经固定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循环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B. 光合作用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 钙化作用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之一为Ca2++2HCO3-═CaCO3↓+CO2↑+H2O

D. 吸收作用中产生HCO3-的途径为CO2+H2O⇌H2CO3,H2CO3⇌HCO3-+H+

11.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25℃时,将0.1mol•L-1盐酸逐滴加入10mL0.1mol•L-1氨水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随着盐酸的滴入,溶液的导电性先减小后增大

B. 反应后的溶液中NH4+和NH3•H2O的数目之和为0.001NA

C. 0.1mol•L-1盐酸中,由水电离的H+数目为1×10-13NA

D. NH4Cl溶液加水稀释时,pH和KW均增大

12.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正确的是(  )

实验

操作

A

浓盐酸与MnO2共热制备纯净Cl2

将气体产物依次通过浓硫酸、饱和食盐水

B

除去甲烷中的乙烯

将混合气体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C

配制氯化铁溶液

将氯化铁固体溶解在适量的热水中

D

分离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I2后的混合物

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A.AB.BC.CD.D

13.钠离子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的特点,有望成为下一代电池。

某钠离子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Na(1-x)MO2+NaxCn═NaMO2+nC,如图表示其充电过程。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充电时,a与外加电源正极相连

B. 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b流向a

C. 充电时,无序碳上发生的反应为nC+xNa++xe-═NaxCn

D. 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当电池中迁移1molNa+时,理论上可获得64g纯铜

三、非选择题: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3~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6.工业上常用绿柱石(主要成分3BeO•Al2O3•6SiO2,还含有铁元素)冶炼铍,其简化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

Be和Al性质相似:

几种金属阳离子的氢氧化物沉淀时的pH如表:

Be2+

Al3+

Fe3+

Fe2+

开始沉淀时

5.2

3.3

1.5

6.5

沉淀完全时

8.8

5.0

3.7

9.7

回答下列问题:

(1)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加入H2O2的作用是______。

(2)得到滤渣Ⅱ的合理pH范围是______。

(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宜使用NaOH溶液来沉铍的原因是______。

(4)得到(NH4)2BeF4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由Mg还原BeF2得到Be需要真空的环境,其原因是______。

(6)若绿柱石中BeO的含量为a%,1吨绿柱石能生产含铍2%的合金b吨,则Be的利用率为______。

(用含a、b的表达式表示)

27.青蒿素是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在1971年发现的一种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的无色针状晶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石油醚、苯等有机溶剂,熔点为156℃,沸点389.9℃,热稳定性差。

一种超声提取青蒿素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

石油醚的沸点为30~80℃;青蒿素在95%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超声提取的原理是在强大的超声波作用下,使青蒿细胞乳化、击碎、扩散,其优点有______等(答一点即可)。

(2)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

操作2应选的合理装置是______(填标号),青蒿素粗品在______(仪器名称)中。

操作3的步骤是蒸发浓缩、______、过滤、洗涤、干燥。

(3)操作3中若温度过高,会降低青蒿素的产率,其原因可能是______。

(4)青蒿素只含C、H、O三种元素。

某学生采用如图装置(加热及夹持装置省略)测定其最简式CxHyOz。

①该实验装置可能会产生误差,造成测定含氧量偏低,改进方法是______。

②取2.82g青蒿素样品,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后测得装置D增重1.98g,装置E增重6.60g,则x:

y:

z=______(填最简整数比),要确定青蒿素的分子式,还需测量的数据是______。

28.汽车尾气是产生雾霾的主要因素,对废气的综合治理是当前“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

(1)利用某些催化剂,可实现将空气中的碳氧化物和氮氧化物转化为无毒的大气可循环物质。

已知:

①N2(g)+O2(g)⇌2NO(g)△H2=+180.5kJ•mol-1

②2C(s)+O2(g)⇌2CO(g)△H2=-221.0kJ•mol-1

③C(s)+O2(g)⇌CO2(g)△H3=-393.5kJ•mol-1

则反应2NO(g)+2CO(g)⇌N2(g)+2CO2(g)的△H=______kJ•mol-1;某温度下,反应①、②、③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K3表示,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用K1、K2、K3表示)。

(2)在同温同压下,一定量的NO和CO在不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当反应进行相同的时间时,测得催化剂______(填“1”或“2”)条件下NO转化率更高,其原因是______。

(3)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NO和CO的混合气体2mol,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NO(g)+2CO(g)⇌N2(g)+2CO2(g),达到平衡时,NO、CO的转化率及N2的体积分数为

的关系如图2所示,表示NO转化率的曲线为______(填“a”或“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

(4)利用如图3所示的电解装置能将NO变废为宝,其中a、b为惰性电极。

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

每转移3mol电子,溶液中通过质子交换膜的离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mol。

(二)选考题:

共45分。

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右边框涂黑。

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

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5.【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钛被称为继铁、铝之后的第三金属,其常见的化合物有钙钛矿、硫酸氧钛(TiOSO4)、钛酸(H2TiO3)、二氧化钛(TiO2)、四氯化钛(TiCl4)等,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钛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金属钛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1所示,其堆积方式名称为______。

(2)硫酸氧钛的阳离子为TiO3+,其阴离子的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_。

TiOSO4在水溶液中不稳定,易生成钛酸沉淀,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纳米TiO2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催化剂,其催化的一个实例为图2:

化合物乙种C、N、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化合物甲的沸点低于化合物乙的沸点,主要原因是______。

(4)已知TiCl4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液体,熔点为-37℃,沸点为136℃,由此可知TiCl4为______晶体。

将TiCl4加入盐酸中,经处理可得到一种配位数为6的绿色晶体TiCl3•6H2O,1mol该晶体恰好与含2molAgNO3的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则该绿色晶体中配离子的化学式为______。

(5)钙钛矿的一种晶体结构如图3所示。

Ti位于立方晶胞的顶点,每个Ti被6个O包围成配位八面体,Ca位于立方晶胞的体心,与Ca距离最近的O有______个;若Ca与Ti的最近核间距为apm,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则此钙钛矿的密度为______g•cm-3.(列出计算式即可)

36.【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15分)

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在医药、农药、染科等领域有广泛用途。

某香豆素衍生物Ⅰ具有抗病毒、抗癌的动多种生物活性,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名称是______。

F中的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2)H→I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3)C分子具有对称结构,该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4)F→G中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5)E的同分异构体中,满足下列条件的有______种;

①含有苯环

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有4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

2:

2:

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6)根据上述路线,设计以苯酚、乙醇、丙二酸、甲醛为原料制备

的合成路线______(其他无机试剂自选)。

 

解析版

7.【答案】C

【解析】

解:

A.酒精密度小于水,忽略酒精和水之外的其它成分,葡萄酒的度数越高密度越小,故A正确; 

B.古代琵琶的琴弦主要由牛筋制成,牛筋的主要成分属于蛋白质,故B正确; 

C.制作夜光杯的鸳鸯玉的主要成分为3MgO•4SiO2•H2O,是硅酸盐的氧化物表示方法,属于硅酸盐,故C错误; 

D.红葡萄酒长时间密封储存,乙醇被氧化可生成乙酸,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具有香味的乙酸乙酯,故D正确; 

故选:

C。

A.酒精密度小于水,含量越高密度越小; 

B.牛筋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 

C.离子元素组成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为氧化物; 

D.乙醇氧化能生成乙酸,乙酸能够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物质性质和应用、物质分类等知识点,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8.【答案】C

【解析】

解:

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C11H14O,故A正确; 

B.有8种氢原子,所以其一氯代物有8种,故B正确; 

C.含有6个碳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所以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能共平面,故C错误; 

D.羰基和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甲基能发生取代反应,碳碳双键能发生氧化反应,故D正确; 

故选:

C。

该有机物中含有羰基、碳碳双键,具有酮和烯烃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加聚反应。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酮和烯烃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知道一氯代物种类判断方法,采用知识迁移方法判断原子是否共平面,题目难度不大。

9.【答案】D

【解析】

解:

根据分析可知,W为C,X为O,Y为Al,Z为S元素。

 

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

Y>Z>X,故A错误; 

B.Al活泼性较强,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故B错误; 

C.非金属性:

C<O,则最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W<X,故C错误; 

D.Al与Cl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铝,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

D。

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

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二元强酸,则Z为S;X与Z同族,则X为O;化合物WX可做金属冶炼的还原剂,则W为C元素;X、Y、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Y最外层电子数为15-6-6=3,其原子序数大于O,则Y为Al元素,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10.【答案】A

【解析】

解:

A、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树作用下光合作用是氧化还原反应,则该循环过程中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通过光照,该装置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则光合作用能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正确; 

C.根据反应图象分析,钙化过程中HCO3-转化为CaCO3和CO2,所以钙化作用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HCO3-═CaCO3↓+CO2↑+H2O,故C正确;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是二元弱酸,则吸收作用中产生HCO3-的途径为CO2+H2O⇌H2CO3,H2CO3⇌HCO3-+H+,故D正确; 

故选:

A。

A、光合作用是氧化还原反应; 

B、通过光照,该装置是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根据反应图象分析,钙化过程中HCO3-转化为CaCO3和CO2; 

D、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是二元弱酸。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海水的综合利用过程,相关化学反应的问题,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11.【答案】B

【解析】

解:

A.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氨水中离子浓度较小,导电性较弱,加入盐酸后生成强电解质氯化铵,离子浓度增大,所以溶液导电性增大,故A错误; 

B.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氨水中n(NH4+)+n(NH3•H2O)=0.1mol/L×0.01L=0.001mol,则N(NH4+)+N(NH3•H2O)=0.001NA,反应前后溶液中都存在物料守恒,根据物料守得反应后的溶液中NH4+和NH3•H2O的数目之和为0.001NA,故B正确; 

C.盐酸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水电离出的n(H+),所以无法计算水电离出的N(H+),故C错误; 

D.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离子积常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

B。

A.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离子浓度越大,溶液导电性越强; 

B.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氨水中n(NH4+)+n(NH3•H2O)=0.1mol/L×0.01L=0.001mol,则N(NH4+)+N(NH3•H2O)=0.001NA; 

C.盐酸体积未知,无法计算水电离出的n(H+); 

D.离子积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盐类水解,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能力,明确溶液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关系、溶液中溶质成分及其性质、离子积常数影响因素是解本题关键,C能计算出水电离出的c(H+),C为解答易错点。

12.【答案】D

【解析】

解:

A.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后用浓硫酸干燥氯气,可制备纯净的氯气,操作不合理,故A错误; 

B.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不能除杂,故B错误; 

C.热水中促进铁离子水解,应溶于盐酸抑制水解,再稀释到需要的浓度,故C错误; 

D.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则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故D正确; 

故选:

D。

A.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后浓硫酸干燥氯气; 

B.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生成二氧化碳; 

C.热水中促进铁离子水解; 

D.分液时避免上下层液体混合。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操作、实验技能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13.【答案】D

【解析】

解:

A、充电时,钠离子向阴极移动,即b为阴极,a为阳极,所以充电时,a与外加电源正极相连,故A正确;

B、放电时,放电时,b为原电池的负极,a为原电池的正极,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即放电时,外电路电子由b流向a,故B正确; 

C、充电时,无序碳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nC+xNa++xe-═NaxCn,故C正确; 

D、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当电池中迁移1molNa+时,则整个电路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当电池中迁移1molNa+时,理论上可获得32g纯铜,故D错误; 

故选:

D。

A、充电时,钠离子向阴极移动; 

B、放电时,b为原电池的负极,a为原电池的正极,外电路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 

C、充电时,无序碳是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D、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当电池中迁移1molNa+时,则整个电路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明确电池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及工作原理即可解答,注意与氧化还原反应的结合,题目难度不大。

26.【解析】

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SiO2,加入H2O2发生2Fe2++H2O2+2H+═2Fe3++2H2O,作用是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故答案为:

SiO2;将亚铁离子氧化为铁离子;

(2)由表中数据可知,三价铁离子完全沉淀pH为3.7,铝离子沉淀完全的pH为5.0,而铍离子开始沉淀pH值为5.2,为使三价铁离子、铝离子分离,则得到滤渣Ⅱ的合理pH范围是5.0≤pH<5.2,

故答案为:

5.0≤pH<5.2;

(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不宜使用NaOH溶液来沉铍的原因是Be(OH)2+2NaOH=Na2BeO2+2H2O,

故答案为:

Be(OH)2+2NaOH=Na2BeO2+2H2O;

(4)得到(NH4)2BeF4的化学方程式为Be(OH)2+2NH3+4HF=(NH4)2BeF4+2H2O,

故答案为:

Be(OH)2+2NH3+4HF=(NH4)2BeF4+2H2O;

(5)由Mg还原BeF2得到Be需要真空的环境,其原因是防止Mg或Be高温下与氮气、氧气等气体发生反应,

故答案为:

防止Mg或Be高温下与氮气、氧气等气体发生反应;

(6)若绿柱石中BeO的含量为a%,1吨绿柱石能生产含铍2%的合金b吨,则Be的利用率为

×100%=

×100%,

故答案为:

×100%。

绿柱石的主要成分3BeO•Al2O3•6SiO2,还含有铁等杂质,由流程可知,加入硫酸分离出滤渣为I为SiO2,浸出液中含有BeSO4、Al2(SO4)3、FeSO4,加H2O2可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再加入氨水调节pH,滤渣II为Fe(OH)3、Al(OH)3,由表中数据可知5.0≤pH<5.2,滤液中含有BeSO4、(NH4)2SO4,加氨水生成Be(OH)2,再加入氨水、HF,生成(NH4)2BeF4,高温分解得到BeF2,加入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Be,以此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提纯为解答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27.【解析】

解:

(1)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可以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

故答案为:

浸取率高,浸取速率快;

(2)操作1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为过滤操作,

①冷却水的方向错了,②完全正确,③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错了,④没有用水浴控制温度,

蒸馏时,青蒿素粗品在蒸馏烧瓶中,

操作3为冷却结晶,要点有: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故答案为:

过滤;②;蒸馏烧瓶;冷却结晶;

(3)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反应难于控制,青蒿素受热容易分解;

故答案为:

温度过高,青蒿素容易受热分解;

(4)装置A中是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通过装置B中碱石灰吸收水蒸气,得到干燥氧气通过装置C加热灼烧样品,青蒿素(烃的含氧衍生物)灼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氧化铜是避免燃烧不充分生成的一氧化碳继续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通过装置D中的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测定生成水的质量,通过装置E中的固体碱石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测定二氧化碳质量,最好再来个干燥管要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影响测定结果。

①实验最后最好再来个干燥管要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影响测定,造成测定含氧量偏小,

故答案为:

在E装置后再来个E装置,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影响测定;

②E管质量增加6.6g为二氧化碳的质量,可得碳元素的质量:

6.6g×

=1.8g,

C管质量增加19.8g是水的质量,可得氢元素的质量:

1.98g×

=0.22g,

从而可推出含氧元素的质量为:

2.82-1.8-0.22=0.8g,

设最简式为CXHYOZ,则

X:

Y:

Z=

=15:

22:

5,

由上题干测量数据能够计算出该有机物的实验式,要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还要知道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或摩尔质量,最简式的n倍等于其摩尔质量数值,计算得到分子式,

故答案为:

15:

22:

5;青蒿素样品的摩尔质量。

由流程可知,对青蒿进行干燥破碎,可以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的浸取率,用汽油对青蒿素进行浸取后,过滤,可得滤液和滤渣,提取液经过蒸馏后可得青蒿素的粗品,对粗品加95%的乙醇,浓缩、结晶、过滤可得精品,

(1)增大反应物的表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操作1用于分离固体和液体,根据图示中蒸馏操作注意点分析回答;蒸馏时,青蒿素粗品在蒸馏烧瓶中,操作3为冷却结晶,以此步骤回答;

(3)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反应难于控制,青蒿素受热容易分解;

(4)装置A中是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氧气和水,通过装置B中碱石灰吸收水蒸气,得到干燥氧气通过装置C加热灼烧样品,青蒿素(烃的含氧衍生物)灼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氧化铜是避免燃烧不充分生成的一氧化碳继续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通过装置D中的浓硫酸吸收水蒸气,测定生成水的质量,通过装置E中的固体碱石灰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测定二氧化碳质量,最好再来个干燥管要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影响测定结果。

①实验最后最好再来个干燥管要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进入影响测定结果;

②根据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铜反应,可被氧化成二氧化碳的性质可知CuO的作用是把有机物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转化为CO2;

题中该实验方法只能获得有机物的实验式,要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还要知道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或摩尔质量。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以及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侧重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较为基础,注意把握物质的性质以及分离混合物的实验操作,难题目度中等。

28.【解析】

解:

(1)①N2(g)+O2(g)⇌2NO(g)△H2=+180.5kJ•mol-1

②2C(s)+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