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1927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6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docx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试题(及答案)(3)

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

1.下列关于名著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躲在箱子里睡觉时,不料一只大鹰将箱子叼走,还把箱子掉进了海里。

B. 《简·爱》中女主人公自尊、独立的性格的形成,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

C. 青面兽杨志潜心仕途,但先丢了花石纲,后又丢失生辰纲,不得不落草并投奔梁山,最终在征方腊时病逝。

D. 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刻画了很多受科举制度播弄而失魂落魄的人物形象。

书中所写王家三姑娘绝食“殉夫”,实则是对封建礼教的愤怒抨击。

【答案】B

【解析】【分析】B项,“是与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分不开的”错。

《简·爱》中女主人公的童年是不幸的。

故答案为:

B

【点评】中考试题中对文学常识内容的考查,目前都局限于课程标准所列出的12部(类)中外文学名著。

这类积累题可以给出作品中的人物,问这个人物出自哪部作品,还可以考作品的作者叫什么名字,是哪个朝代、哪个国家的,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等。

2.下列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

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句话用了反语的修辞。

B. “道德高尚”“拨动心弦”“中国方案”“打扫干净”四个短语的结构完全不同。

C. 欧阳修,号放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

D. “语言,人们用来表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是正确的。

【答案】C

【解析】【分析】C项“欧阳修,号放翁”对句子所作的判断与分析不正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

故答案为: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

3.“临近毕业,想以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式纪念下我的大学生活,也留供大家记忆的过往,同时更多的是感恩母校多年来的培养与教育”某大四学生魏重阳这样说。

爱好画画,擅长摄影的24岁男孩魏重阳,希望在毕业前,用一支笔记录下学习4年的美丽校园,珍藏属于自己的独家记忆。

(1)魏重阳将手绘完毕的学校景观发布到个人微博上,引来无数网友点赞和评价。

请写出你的赞语。

(2)如果让你收集有关名人是如何度过青春的,你将用哪些方法收集?

(至少列举两种)

(3)青春易逝,青春美好。

请写一句有关青春的赠言送给你的朋友。

【答案】

(1)极具创意的纪念方式,让我们无比怀念。

谢谢你的画让我们又回忆起过去的时光。

(2)采访、上网查找、查阅书籍等。

(3)请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最美好的时节里留下汗水,留下希望,留下拼搏的足迹,让我们高呼:

理想万岁,青春无悔。

【解析】【分析】

(1)注意情形是“魏重阳将手绘完毕的学校景观发布到个人微博上”,让你写出赞语。

要赞赏“手绘的学校景观”的独特之处和对欣赏者的意义。

(2)方法很多,可选其中两种。

此题考查知识积累的途径和手段。

(3)写一句青春的赠言。

首先要考虑好写给谁,在内容上要说些鼓励的话,最好在语言上也用些修辞。

【点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回答下列小题。

(1)下面对这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意态生动,变化自然,使人百看不厌。

               

B. 运用楷书字体,字字端庄,方正典雅。

C. 线条爽直瘦劲,错落有致,自出新意。

               

D. 俊逸纯净,气韵贯通,富于艺术感染力。

(2)请用正楷写出一句含有这幅书法作品中的字的完整诗句:

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题。

(1)题考查学生对汉字书法的了解。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发展五千年来最具有经典标志的民族符号,它是用毛笔书写汉字并具有审美惯性的艺术形式。

图片给出的汉字是“马”,注意辨析四个选项,可以看出B项的评价不正确,这种字体不是楷书,是草书。

(2)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理解与积累能力。

古诗中含有“马”字的诗句很多,如: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等。

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

故答案为:

(1)B。

(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书法字体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了解各种书法的字体特点,做到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学生书写汉字和背诵默写诗文的能力。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熟悉并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正确美观。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5.在“倾听大自然的语言”系列活动中,你参与其中。

(1)【知识积累】2007年国务院批准,“二十四节气”之一被定为我国法定节假日,这一节气是(   )

A. 春节                                     B. 清明                                     C. 端午                                     D. 中秋

(2)【追根究底】阅读下面诗句,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诗中蕴含的物候现象及其原因。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孟云卿《寒食》)

(3)【心系他人】时值早春,天气仍然较冷,同学们都穿着厚厚的衣服,可小飞只要“风度”,不要温度,宁可冒着感冒的危险,也不愿多穿衣服。

作为小飞的同学,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

【答案】

(1)B

(2)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他地方却十分寒冷。

原因:

纬度的差异影响物候。

(3)小飞,现在时值早春,天气还比较冷,穿衣服少了很容易被冻感冒,进而影响到你的学习。

请你多穿点衣服,好吗?

【解析】【分析】⑴考查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春节”“端午”“中秋”是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不是节气。

我国从2008年开始把“清明节”作为法定节假日。

据此,答案为C。

⑵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寒食:

寒食节,在清明前一日或两日,这一天禁火冷食。

这句诗的意思是:

二月时的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他地方却十分寒冷。

这是由于地理纬度的差异造成气候的不同,即纬度的差异影响物候。

⑶语言表达题,首先要有称谓(小飞同学);其次要交代劝说的理由(早春时节,少穿衣服的影响);第三要注意说话的对象,语言要符合说话者的身份;最后语气要委婉,不可生硬强迫。

做到文明礼貌,语言表达要简明、连贯、得体。

故答案为:

⑴B;⑵二月时,江南已经鲜花满枝,而其他地方却十分寒冷。

⑶小飞,现在时值早春,天气还比较冷,穿衣服少了很容易被冻感冒,进而影响到你的学习。

请你多穿点衣服,好吗?

【点评】⑴考查学生对一般节气与传统节气的掌握程度。

“清明”在“二十四节气”中被定为我国法定节假日。

⑵考查学生对唐诗中蕴含的物候知识的掌握能力。

诗句“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产生的原因:

纬度的差异影响物候。

⑶在劝说时,除了劝说的内容契合对方的想法之外,也要讲求“说”的技巧。

首先,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假设自己是对方,自己又会怎么想、怎么做,体会他的心情;然后注意说话的方式、语气、态度,尽量做到委婉、谦和、真诚。

如果直接否定对方,对方是很难接受的,劝说注定是失败的,那么就可以在说的时候巧妙地以退为进,比如可以多用这样的句式“我也这么认为,但是后来仔细一想……”“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我们不妨把眼光放远了来看……”通过这样的句子,尽量把对方的观点引导到自己的观点上来。

此外,语言可以生活化一些,因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内容能让这样的沟通更为有效。

6.九年级(3)班准备举行“走近课外小说”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为活动做准备。

(1)【小说趣话】有人拟了一副对联,上联取材于《西游记》,下联取材于《水浒传》,根据上联“降妖伏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与之对应的最为恰当的下联是(   )

A. 惩凶除恶,晁天王聚义梁山泊                             

B. 路见不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C. 报仇雪恨,黑旋风泄愤山神庙                             

D. 棋差一着,青面兽痛失生辰纲

(2)【人物画廊】下面是一部小说中的人物画像,分别由代表各自名号的汉字组合而成。

仔细观察后,完成后面的题目。

①毛泽东曾经用“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来评价上面的________。

②B总与“三”结缘,请写出他与“三”相关的两个故事:

________。

③C最怕困难,每遇困难,他就对B说:

“你回你的水帘洞,我回我的________。

④D的性格特点是:

________。

(3)为使活动更顺利地展开,九年级(3)班通知开办图书角,要求每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有积极意义的课外小说放置在图书角中,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分享,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写一则通知,号召同学们积极参加。

【答案】

(1)A

(2)A;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高老庄;忠诚可靠、任劳任怨

(3)通知

为增加同学们课外小说的阅读量,班级计划开办图书角,要求每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有积极意义的课外小说放置在图书角中,利用课余时间交流分享,希望同学们积极参加。

九年级(3)班班委会

2018年9月24日

【解析】【分析】

(1)仔细分析上联,上联由“降妖除魔”“孙行者扬威取经路”两部分组成,“降妖除魔”属于并列短语,“孙行者扬威取经路”属于主谓句,根据对联要求,从形式看,“路见不平”和“棋差一招”都不属于并列短语,因此应排除BD,C中的“黑旋风泄愤山神庙”知识点错误,应为“豹子头泄愤山神庙”。

故答案为:

A。

(2)仔细观察这几幅画像,从画面看可知A是唐僧,B是孙悟空,C是沙和尚,D是猪八戒。

①从毛泽东的诗句信息来看,这句话是评价唐僧的,因为唐僧的有时比较糊涂,人妖不分,害了自己吃了很多苦头。

②根据对《西游记》情节内容的了解可知,孙悟空与“三”有关的故事有:

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

③根据对《西游记》内容的了解,可知这句话是猪八戒说的,他对孙悟空说:

“你回你的水帘洞,我回我的高老庄”。

④根据对《西游记》中沙和尚性格的分析,可知沙和尚的性格特点是:

忠诚可靠、任劳任怨。

(3)本题要求写一则通知,答题时一定要按照通知的格式写作。

第一步标题(第一行正中间):

标题可以直接书写为“通知”两个字。

第二步写正文(第二行空两格写):

正文一般先要交代活动的内容、活动时间和地点。

第三步落款(分两行写在右下面):

落款注明发通知的单位,并盖章,写明发通知的时间。

【点评】

(1)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

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

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的能力。

名著阅读主要考查《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古今中外名著的阅读情况。

从考查角度讲,名著阅读主要是从作家、作品、阅读体验与评价等方面进行考查。

要做好这样的题就要做到以下三点:

①要认真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文学原著;②要学会对相关知识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故事背景等进行梳理,然后认真记忆;③要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训练。

(3)本题考查写作通知的能力。

我们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会经常用到通知这种应用文,写作时首先要掌握它的写作格式,然后把有关内容写清楚即可。

7.(2017·贵港)对联,歇后语。

(1)读对联,谈谈你对其内涵的理解。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2)那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八仙过海——________。

千里送鸿毛——________。

【答案】

(1)做人应该心胸宽广,多一些包容之心,不要做可笑愚蠢之事。

(2)各显神通;礼轻情意重

【解析】【分析】

(1)本小题考查学生对对联内涵的理解。

这对对联是佛教寺院上所题写,重在“容”、“笑”二字,也就是要学会包容宽容,不要做愚昧可笑的事情。

言之有理即可。

(2)本道题考查学生的歇后语积累。

结合积累作答即可。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的理解、歇后语的积累掌握情况。

8.填空。

(1)《无言之美》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安徽桐城人,________家、________家,主要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西方美学史》等。

(2)________,好风与之俱。

(陶渊明《读(山海经)》)

(3)落日照大旗,________。

 (作者________《后出塞》)

(4)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自居易《琵琶行》)

【答案】

(1)朱光潜美学文集;朱光潜;美学家;翻译家;文艺心理学;谈美

(2)微雨从东来

(3)马鸣风萧萧;杜甫

(4)别有幽愁暗恨生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

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朱光潜是美学家,翻译家,注意“鸣、风、萧、幽、暗”等字的字形,要正确书写。

故答案为:

(1)朱光潜美学文集;朱光潜;美学家;翻译家;文艺心理学;谈美。

(2)微雨从东来;(3)马鸣风萧萧;杜甫;(4)别有幽愁暗恨生。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的掌握和默写。

答题时应注意,阅读名著要注意掌握以下内容:

①作者:

姓名、国籍(朝代)、主要作品、成就等。

②作品内容:

主要内容、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

③作品主题及现实意义。

默写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

常见的方法有理解积累,归类积累,联想积累,回环积累,抄读积累。

默写的总体要求是书写准确,理解到位。

9.瓜果飘香,菊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金秋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书香满校园”的主题活动。

(1)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

(2)按下面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

活动主题:

________

活动方式:

________

(3)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的话对他作介绍。

(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孔子   屈原   李白   苏轼   曹雪芹   安徒生   高尔基

人物:

________

介绍:

________

【答案】

(1)示例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示例二:

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

(2)阅读名著,陶冶情操;①请作家到班上举办专题讲座;②举行“我爱文学”的主题班会;③举办“阅读名著”的手抄报比赛。

(3)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解析】【分析】本题为综合性学习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1)本题考查拟写标语的能力。

首先明确标语的特点。

标语要求简洁、醒目、有号召力。

其次,要明白活动的主题,围绕主题拟写标语。

本次活动的主题是“书香满校园”,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写出简洁、醒目的标语即可。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要求学生设计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

解答前要明白本题是围绕“书香满校园”设的,所以设计活动也要围绕“书香”“读书”这一主题。

有关读书的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学生可根据自己平时的课堂实践设计,如举办读书会、设计手抄报等。

(3)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题干要求选择其中的一位名人进行介绍,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的介绍即可,同时要注意题干中的“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这一要求。

故答案为:

(1)示例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示例二:

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

(2)阅读名著,陶冶情操;①请作家到班上举办专题讲座;②举行“我爱文学”的主题班会;③举办“阅读名著”的手抄报比赛。

(3)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政治理论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点评】一般来说一个主题设计方案中包含这样几个基本要素:

即活动主题(主题名称、背景分析)、活动目标(总目标、具体目标)、活动适用对象、活动设计与指导者、活动准备、活动时长、活动实施过程、活动实施建议、活动评价建议等。

10.山山同学复习古诗文时,按照一定的知识点,以表格的形式归类整理并进行拓展。

现请你和他一起完成相关任务。

(1)任务一:

古诗文理解的整理

表现手法

古诗文例句

A

对比

①身不得,男儿列,__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②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B

用典

③相顾无相识,________。

(王绩《野望》)

④________,干载谁堪伯仲间。

(陆游《书愤》)

C

视觉听觉相结合

⑤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⑥________,猿鸟乱鸣。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D

托物言志

⑦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⑧________,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E

以动(声)衬静

⑨万籁此都寂,________。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⑩________,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F

白描

⑪________,燕儿舞,________。

(秦观《行香子》)

⑫湖上影子,________、湖心亭一点、________、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张岱《湖心亭看雪》)

请为下列诗句选择正确的表现手法。

(填写字母)

⑬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王安石《孤桐》)________

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杜甫《蜀相》)________

⑮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裴迪《送崔九》)________

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________

⑰诗人在诗歌创作时,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能更好地达成“诗言志蹭的目的。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________,________”直接表达了自己坚信理想抱负定会实现的乐观;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抒发自己悠然自得和超脱物外的自在旷达;《赠从弟》(其二)中的“________,________”借松柏少刚劲,寄寓对堂弟的无限期望。

(2)任务二:

文言文字词句的整理

实词

文言现象

例句

通假字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________

②便要还家________

古今异义

③野芳发而幽香 古义:

________ 今义:

芳香

④去国怀乡   古义:

________  今义:

国家

词类活用

⑤互相轩邈________(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⑥其岸势犬牙差互 ________(名词活用为状语)

一词多义

⑦绝:

哀转久绝 ________

佛印绝类弥勒________

⑧诚:

帝感其诚________

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__

虚词

⑨下列各句中画线“以”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________

A.以其境过清   B.以顺为正者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徒以有先生也

特殊句

判断句

环滁皆山也。

翻译: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⑩________

甚矣。

汝之不惠。

翻译:

你太不聪明了!

省略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

________

【答案】

(1)心却比

;男儿烈

;沉舟侧畔千帆过

;长歌怀采薇

;出师一表真名世

;塞上燕脂凝夜紫

;晓雾将歇

;缥缈孤鸿影

;零落成泥碾作尘

;但余钟磬音

;鸡声茅店月

;正莺儿啼

;蝶儿忙

;惟长堤一痕

;与余舟一芥

;D

;C;B;A;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岂不罹凝寒?

;松柏本有性。

(2)通“缺”,空缺

;通“邀”,邀请

;芳香的草

;国都

;比高

;像狗牙一样

;消失;极;诚心

;真正、确实

;B;倒装句;(桃花源中的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解析】【分析】

(1)根据平时积累答题,注意“畔、薇、燕、缥、碾、磬、惟、芥、罹”的书写。

⑬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

这首诗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孤桐天生枝繁叶茂,古都却干直入云,深深扎根于大地,越老越强,越是暴露越是茁壮的特点,表达作者的人生追求:

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年龄越大、环境越恶劣,意志越顽强,甘愿为百姓解除疾苦而献身。

⑭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有视觉和听觉的描写,属于视觉听觉相结合的手法。

⑮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运用桃源人的典故。

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把有钱人和穷人进行对比。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答题时应注意,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

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故答案为:

(1)A.心却比,男儿烈;沉舟侧畔千帆过。

B.长歌怀采薇;出师一表真名世。

C.塞上燕脂凝夜紫;晓雾将歇。

D.缥缈孤鸿影;零落成泥碾作尘。

E.但余钟磬音;鸡声茅店月。

F.正莺儿啼;蝶儿忙;惟长堤一痕;与余舟一芥。

⑬D。

⑭C。

⑮B。

⑯A。

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岂不罹凝寒?

松柏本有性。

(2)①通“缺”,空缺;②通“邀”,邀请;③芳香的草;④国都;⑤比高;⑥像狗牙一样;⑦消失;极;⑧诚心;真正、确实。

⑨B。

⑩倒装句;(桃花源中的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点评】⑴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积累能力以及探究古诗文表现手法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

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本题考查探究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

古诗词的表现手法有:

象征、侧面描写、联想想象、先抑后扬、借物喻人、寄情于景、虚实结合、动静相衬、以小见大、渲染烘托等。

做这样的题,首先要认真阅读古诗,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然后再根据诗歌内容和主旨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

⑵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词语的能力以及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另外还考察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掌握能力。

文言文词语包括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答题时要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分析词语意思。

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要抓住翻译的关键得分点,得分点基本上都是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和特殊句式,并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

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平时学习时要注意掌握这句中句子的特点并能准确判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