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2476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docx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教育专业0陈玉玲

指导教师 苏明强副教授

【摘 要】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和主要内容,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发展学生思维是教育的灵魂。

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根据小学生的数学思维特点,提出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生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周玉仁教授曾指出,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也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有良好的数学素质,必须进行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1.数学思维的概述

数学思维是人脑在和数学对象交互作用的过程中,运用特殊的数学符号语言以抽象和概括为特点,对客观事物按照数学自身的形式或规律做出的间接概括和反映。

[1]从本质上说,数学思维的过程就是不断提出问题的过程,数学思维能力也就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二是会用归纳、演绎和类比进行推理;三是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四是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2]新课程小学数学学习主要是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数学思维的教学在小学阶段是重要的,因为:

第一,数学思维的教学可以培养人的数学感知、数学观念和数学思维。

第二,数学思维的教学可以培养人的概括能力,从而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来解决问题。

第三,数学思维的教学可以培养人的良好的思维习惯,增强人的应变能力,改善人的思维器官。

2.小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

从收集到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小学生数学思维有以下几个特点:

思维的形象性、思维的初步逻辑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自觉性、思维的情境性。

[4]

思维的形象性

形象思维是指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为材料的思维,是可以脱离面前的直观刺激物而借助于表象进行的思维。

[5]形象思维能力主要是指联想能力,想象能力等。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早就提出,小学儿童思维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

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具有形象性。

[6]小学生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都在发展着,而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生数学形象思维发展不平衡,这就会影响学生的抽象思维的发展。

数学形象思维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思维的初步逻辑性

小学低年级学生基本上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和智力的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有了明显的发展,抽象思维是以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逻辑形式进行的思维活动,也称为逻辑思维。

[7]小学阶段的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属于初步的逻辑思维,逻辑思维能力的核心是逻辑推理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在不断提高,在解题过程中,能经常运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方法。

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主要表现在: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运用所学知识、运用不同的思路或解题方法来解决问题。

小学生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抑制发散思维的发展。

在做题时容易受到老师教的固定模式影响来解题,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较为缺乏。

小学阶段多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新课程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理念,数学思维灵活性的影响既是长远的也是深刻的,所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管对数学学习或是其他学科的学习甚至是生活中的运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思维的自觉性

思维自觉性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比较完整地说出分析推理过程,并进行自我观察、自我检测和自我调节,自觉寻找错误原因并纠正。

例如:

5个苹果和3个香蕉买了13元,7个苹果和6个香蕉买了20元,问苹果和香蕉的单价各是多少?

在解这组题目时,思维自觉性较强的同学能说出解题思路,列出的式子也有根有据;发现错误,自我反省和监控能力较强。

而思维自觉性不足的同学就会解题思路不清晰,列出的式子也无法自圆其说;不能及时发现错误,反思能力不强。

所以,思维自觉性的提高也会伴随着思维逻辑性和思维缜密性的提高。

思维的情境性

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易受情感、情绪的驱动和抑制,积极情感可以激励思维,促进思维能力的超常发挥,消极情感会干扰思维,形成思维障碍,导致思维能力的失常。

[8]例如,在《走进圆的世界》这一课中,教师在介绍了圆的基本知识之后提出了一个问题:

为什么生活中篮球场的中间画的是一个圆?

紧接着又提问:

该如何画这个圆?

篮球场是学生熟悉的一个地方,但教师提出的问题又能引发思考,对于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问题能激起学生思考的热情,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3.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针对以上提出的关于小学生数学思维的五个特点,结合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分析,笔者提出以下五点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基本策略。

重视直观教学,培养思维的形象性

数学思维在小学阶段主要是抽象逻辑思维,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那么数学学科特点与儿童思维水平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要缩短两者之间距离所采用的手段主要靠直观教学。

[9]

3.1.1创设形象直观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注重学生的生活实际,数学课的每一个教学内容的展开方式都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针对小学生的特点,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形象化的生活情节或游戏,将数学的教学内容融入到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氛围之中,丰富了学生的形象思维。

例如,在学习《东南西北》一课中,教师设计将学生带到操场,教学生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并记住学校东南西北特有的建筑物;紧接着把学生带回教室,将方位和建筑物联系起来并写在课本上。

抽象的方位关系与形象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东南西北的位置和方向。

学生用这样的方式学习不仅学得愉快,而且能够深刻的记住所学到的知识,还能体会到数学应用于生活。

3.1.2为抽象的数学知识提供形象诠释

抽象的数学知识会让小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并难以理解,学生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

要将这些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小学生容易明白并能将其牢记的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具体形象的物体、事例、图表等来解释数学概念、揭示和印证数学原理和规律。

[10]

例如,在学习《认识“倍”》一课时,教师利用具体事例和图表来解释“倍”。

教师边画出图表边引导学生分析:

猴子

鸭子

猴子有3只,鸭子有6只,求鸭子的只数是猴子的几倍?

猴子里面有1个3,每3只一组的圈起来,这样鸭子被分成2份,也就是2个3。

鸭子数有2份小猴数那么多,我们就说小鸭数是小猴数的2倍。

抽象的倍数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同时学生还能体会到用图表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3.1.3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

《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1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来辅助教学,不仅能抓住学生的眼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实效性,还充分调动了学生各部分器官,达到一种用耳朵去听,用大脑去想的效果。

促使学生有一种努力求索的心态,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强调观察推理,培养思维的初步逻辑性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既是大纲中明确规定的一项教学目的,也是学生学好数学必不可少的条件。

所谓逻辑思维,概括地说就是在逻辑规则的控制下,从一定的前提出发,找出有联系的依据,循序渐进地连续推导。

[1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要将其思维训练贯穿于教学与练习之中。

3.2.1在数学教学中贯穿逻辑思维

在数学概念、数学规则、空间几何教学时,都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概念的构建过程就是对同类对象的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不断地加以区分,并将其本质属性抽取出来的过程。

[13]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都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

[14]例如,在学习《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没有马上给轴对称图形下定义,而是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说出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试着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讨论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最后学生总结给轴对称图形下个定义。

小学数学规则的学习,体现了数学学科的严密性、逻辑性的特点,对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要求更高,所以要更加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学习两位数竖式加法时,通常可采用这样的程序。

[15]

(1)计算34+25。

摆小棒的方法,暗含着数位对齐。

从“3捆与2捆相加”,“4根与5根相加”,暗含着“个位与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

紧接着,要结合摆小棒,引导学生思考:

如何用一个算式表示刚才得相加过程?

抽象出34+25的竖式写法。

(2)计算34+28。

先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让学生感知,4根加8根得12根,把10根捆成一捆,移到“捆的下方”,暗含着“满十进一”。

紧接着,结合小棒的摆法,思考在算数式子中应如何表示“满十进一”?

抽象出34+28的竖式写法。

(3)计算46+24。

想一想怎样列式?

先算什么?

后算什么?

怎样算?

(4)提问:

笔算两位数加法,应注意什么问题?

经过学生发言、补充、修改,得出:

“相同位数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两位数加法法则。

这样学习的程序是先了解不进位的两位数竖式加法的方法,接着学习有进位的两位数竖式加法,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练习,最后学生与老师一起总结出两位数加法的法则。

数学教学的每个环节就是要引导学生找到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和发展轨迹,通过不断地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找到事物的本质规律。

3.2.2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是需要练习,而逻辑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

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

[16]虽然每节课的教材后面都有一定数量的练习题目,与教材配套的练习册也会对逻辑思维起到一定的训练作用,但是教师还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对练习量进行调整,毕竟个体差异的存在不能一概而论。

加强变式引申,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运用变式教学,确保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持续的热情。

通过改变问题的叙述方式,改换观察或理解问题的角度,使问题呈现新面貌,从而引发学生的新兴趣、新联想,进而灵活解题,[17]使学生在面临问题时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考虑,并迅速地建立起自己的思路,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3.3.1 一题多解,优化思维,培养能力

一题多解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用不同的方法或观点去解决同一个问题,从而扩大了学生的思维领域。

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寻求新的解决方法,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不仅提高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了灵活运用的能力,使思维得到锻炼提升。

长此以往,学生视野必将开阔,思维的流畅性、发散性、创造性都得到极大的发展。

例如,学生在学习完简便运算之后,教师出了这么一道题:

81÷,学生可以有两种以上的解答方法。

①81÷②81÷③81÷利用竖式解答

=9×9÷=81÷(9×)

=9×5=9÷

=45=45

教师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来解同一道题,虽是同一道题却会运用到不同的知识点,如有四则运算法则、口算、竖式计算,学生就得复合多种知识来解答,不仅拓宽了学生的思维还训练了学生原有的知识,一举两得。

同时,一题多解还帮助了学习较差的学生,如对混合四则运算掌握得比较薄弱的学生就能运用竖式计算得出结果,鼓励学生在考试中运用。

3.3.2一题多变,训练思维,提高能力

通过对一道习题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变式训练,引导学生从一道习题引申到一类问题,从特殊问题引申到一般问题。

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还能达到训练思维,提高能力的作用。

[18]

例如,下面两组题:

A、

(1)一根铁丝长120米,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还剩多少米?

(2)一根铁丝长120米,第一次用去,第二次用去米,还剩多少米?

B、

(1)工人师傅要做790个机器零件,前3天平均每天做65个,以后计划每天做85个,完成任务还要用几天?

(2)工人师傅要做790个机器零件,前天3平均每天做65个,以后计划每天做85个,完成任务共要用几天?

在A组题中,由于

(2)较

(1)多一个“米”字,在第二次用去的数量上就起了变化:

(1)中的是以120米做标准量的分率,是一个相对意义的量,到底是多少米还是未知的;而

(2)中的米是一个有具体意义的已知的量。

在B组题中,也只是一字之差:

(1)求完成任务还要用几天,而

(2)求完成任务共要用几天。

一字之差,解法和答案就有很大的变化。

这种貌似实异的题的比较,对于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是颇为有益的。

3.3.3一题多问,发展思维,总结规律

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新课之后总会留下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思考。

让学生根据相关条件尽可能多的提出数学问题,使他们的思维向多方面多层次扩散,建立尽可能多的联系,从而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并从中找出相关的规律。

例如,在学习倍数关系时,根据“蝴蝶有4只,小鸟有24只,蜜蜂有8只;红花有8朵,白花有2朵”这些已知条件下,启发学生思考:

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学生就可以提出如下问题并分别列出解题算式:

小鸟的只数是蜜蜂只数的几倍?

24÷8

小鸟的只数是蝴蝶只数的几倍?

24÷4

3蜜蜂的只数是蝴蝶只数的几倍?

8÷4

4红花的朵数是白花的朵数的几倍?

8÷2

5小鸟的只数比蝴蝶与蜜蜂的只数之和多多少?

24-(8+4)

6一共有几只动物?

4+24+8

7红花的朵数比白花的朵数多多少?

8-2

给出5个条件,学生能提出7个问题,还能自己解决,学生的发散思维得到锻炼。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题多问的练习中,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必须随时加以梳理,以保证学生的思维活而不乱,真正起到训练学生思维灵活性的作用,使学生的思维水平不断提高。

[19]

注重评价反思,培养思维的自觉性

评价反思是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之一,是问题解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评价是要求学习者对自己选择的解题途径进行分析,检验其简捷性,判断是否严谨并能进一步探究这种方法能否运用于其他问题。

反思则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资源,是使学生能对自己学习中的不足或成功之处进行思考和总结,进而修正或强化。

学生学会了进行评价反思,就能很好的对自己的数学学习进行指导,相当于请了一位尽心尽责的老师,可以实现自我教育,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更促进了思维的培养。

3.4.1在评价中认识自己

在教学当中,最常用到的评价方式有三种,它们分别是:

他人评价、小组评价和自我评价。

这三种评价方式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结合应用,让学生从反馈的信息中认识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

3.4.1.1他人评价

所谓他人评价,是指除自身以外的人进行评价。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他人评价通常是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对一些数学题目的背景生活认识不足,不能给出恰当、谨慎的判断,这时教师的评价作用,就相当于给了学生一个示范,让学生模仿和学习。

例如,有这么一道数学题:

果园里有苹果树3670棵,梨树比苹果树少1320棵,桃树的棵树是苹果树和梨树的总和,那么桃树比苹果树多多少棵?

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经过思考会得出两种解法。

一种解法是按照题目的要求将梨树和桃树的棵树分别求出来,再将桃树的棵树减去苹果树的棵树就求出了桃树比苹果树多多少。

另一种解法是从题目进行分析,桃树的棵树是苹果树和梨树的总和,桃树比苹果树多多少,多出来的数量就是梨树的棵树,求出梨树的棵树也就能得出结果。

虽然两种解法都能得出正确的答案,但第二种解法不仅比较简捷,同时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对第二种解法给予肯定的评价,学生得到鼓舞不仅会激发学习的热情,还能让学生得到启发,思维得到拓展。

3.4.1.2小组评价

小组评价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各组员进行评议,在肯定成绩的同时还指出不足之处,让各组员明确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

新课程鼓励合作交流,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根据学生对教材关键处的理解,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实行小组评价。

学生之间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可以互相交流,交换思想,并进行对比做出客观的评价。

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更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例如,在求24和36的最小公倍数时,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解法。

32436

812

所以,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

3×8×12=288

32436

2812

246

23

所以,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

3×2×2×2×3=72

122436

23

所以,12和18的最小公倍数是:

12×2×3=72

这时教师先不发表任何的意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交流中会发现第一种的解法是错误的,第二种和第三种解法正确。

第一种解法没有全部找出公共质因数,后两种虽都正确却也有简捷与否之分。

通过小组内的讨论评价,还能得出一个结论:

“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合数去除,它们能使计算简化”。

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印象深刻,这比教师在讲台上的“千叮咛万嘱咐”来得有用,学生还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4.1.3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

自我评价是教学中最主要也是最经常使用的一种评价方式。

组织有效的自我评价,帮助学生随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根据反馈的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或思维方式,进一步完善自我,并提高自己的评价能力。

案例:

北师大版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片断

师: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觉得自己怎么样?

生:

(有的说)很了不起,很棒;(有的说)不行。

师:

觉得自己很棒的,用掌声夸夸自己,觉得自己要努力的,也用掌声给自己加加油。

生为自己鼓掌。

教师在课堂中留出时间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目标要求自我反馈,从而较为客观的进行自我评价。

这时教师恰当的鼓励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即使是自我评价较为不好的学生,从激励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积极加以改正。

学生的内部动力会比外在的动力来得直接、有效,能在不断的评价中进步、成长。

3.4.2在反思中提升自己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让学生在反思中不断的归纳、总结,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数学方面要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要在学生不断地反思中进行的。

学生若丧失反思能力,何来谈进步与发展,问题解决能力又从何来提高?

3.4.2.1课的结尾处——自我反思

在教学中,教师在课的结尾处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我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这节课的收获。

有些人认为这个环节是在浪费时间,其实不然。

学生的反思,不仅是他们对自己在这节课中的收获进行总结,同时教师也能从学生的回答中发现自己在教学中的优点与不足之处,两者相互促进。

例如,在课堂结尾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这三方面的反思:

一、今天学了什么?

二、我学了多少?

三、还有哪些地方是我不懂的?

有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还能进行全班讨论来解决,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会高涨起来。

这时,教师有鼓励学生多想,更要鼓励他们敢说。

3.4.2.2作业完成后——检查反思

现在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学生做完作业就扔给家长检查,甚至是老师边批改边检查,完全对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毫不关心,并逐渐养成依赖家长,依赖老师的坏习惯。

要让学生养成做完作业能自己检查反思的好习惯,就要求教师不断地引导学生,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一旦学生能养成检查反思的好习惯,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例如,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课要求学生进行三方面的思考:

一、和上一次作业完成情况相比,我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二、作业我都认真检查了吗?

三、有些题目我是不是能有更多种的解法?

教师在批改作业中,为了检查学生的反思情况,发现学生作业有错误可不马上用红笔纠正,而是退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并订正之后再交上来。

如此的反反复复,学生会认为:

与其让老师把本子退下来检查,还不如先检查好了再交给老师。

另外,学生还能将自己在作业中所反思的情况写在作业本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思情况进行相应的指导。

这样作业的质量就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自觉性得到提高。

评价与反思不是互相孤立的过程,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反思是评价的基础,评价是反思的前提。

学生在评价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培养学生的评价反思能力,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无论是在数学学习能力乃至创新能力或是在为人处世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

创造课堂情境,培养思维的情境性

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数学不再是枯燥无味、从生活中独立出来的知识。

创设问题情境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生活的数学中去探索,去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发现乐趣。

3.5.1问题猜测法

问题猜测法是设计一个与新知识有相关联的问题,让学生去猜想结果,然后在引导中发现结果的正确性,并探求其结果的方法。

例如,有这样一个题目“在一个农场里,鸡和兔共22只,它们的脚共有58只,鸡和兔各有几只?

”老师在讲解这样的问题时应该鼓励学生多进行猜测,学生多次猜测之后便会得出正确的结果,这时老师可以请学生回顾一下猜测的过程,学生能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解决问题的经验。

3.5.2设置障碍法

设置障碍法就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学生对新旧数学知识间产生疑问的地方设置障碍,启发学生去主动地探索和深刻地思考。

例如,在教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教师设计四组口算,前三组为同分母相加减,是学过的内容。

而到了第四组,出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学生还没学过,对于新奇的题目就会产生好奇,并试图去解决它。

教师在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的情况下教授新知,学生对知识吸收很快,也会记得牢固。

3.5.3故事引入法

所谓故事引入法,就是根据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设计的情景。

旨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故事引入法一般较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例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中,教师是这样引入新课的:

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

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子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四块,分给猴1一块。

猴2见到说:

“太小了,我要两块。

”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切成八块,分给猴2两块。

猴3更贪,它抢着说:

“我要三块,我要三块。

”于是,猴王又把第三块饼平均切成十二块,分给猴3三块。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只猴子分得多吗?

思考故事中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就提起了兴致,乐于参与到教学中来。

课堂情境的创设还有许多种,如游戏法、创设悬念法等等,无论有多少种形式,除了为新课做铺垫外,其目的都是要激发学生的上课情绪,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能主动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情景当中,做知识的主人。

4.总结

新课程对学生和教师的地位和角色有明确的界定: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所以,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并结合教学环境,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引导小学生掌握数学思维的方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