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2618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7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高一下学期份考试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曲靖市沾益一中2017-2018学年3月份考试

高一历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分卷I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下图是上海三兴烟草公司(成立于1924年,位于上海美租界)刊登在1926年10月10日《申报》上的一则“孙文牌香烟”广告。

图片信息可用于研究(  )

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②实业救国思潮③民国时期的服饰④近代大众传媒的发展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

2.“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三,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

”出现这些变化的前提条件是(  )

A.政府的大力推广B.棉纺织技术的改进

C.商品经济的发展D.棉花成为经济作物

3.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倡导服饰改革,但洋装并没有取代传统的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

A.服饰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

B.小农经济的存在难以改变生活方式

C.服饰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不同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

4.马克思曾说:

“垄断是一个好东西。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出现的社会进步作用主要体现在(  )

A.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B.它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建立

C.缓和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D.它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5.下图反映了西欧某国的早期殖民扩张,该国是()

A.葡萄牙B.西班牙C.荷兰D.英国

6.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

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

B.海外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

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

D.工场手工业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

7.下图是出土于甘肃省嘉峪关地区魏晋墓葬中的两幅壁画。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农业生产动力有了重大突破

B.犁耕技术已在西北地区出现

C.北魏均田制推动了农民垦荒

D.魏晋时期曲辕犁还没有出现

8.方行《清代农民经济扩大再生产的形式》:

“往时江南无尺寸隙地,民力田,佃十五亩者称上农,家饶裕矣,次仅五六亩,次三四亩,佐以杂作,非凶岁亦可无饥,何者?

男耕于外,妇人蚕织于内,五口之家,人人自食其力,不仰给于一人也。

”材料反映出江南农村(  )

A.家庭手工业的收益高于农业

B.小农经济生产模式未改变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显著提高

D.土地利用率高但兼并严重

9.“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引文反映出来的信息正确的有()

①耕的是“王田” ②纺的是棉布 

③反映出“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 ④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③

10.在苏北农村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

吃燃面,打鸡蛋。

杀公鸡,叫鸣哩。

杀母鸡,下蛋哩。

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

”这首民谣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

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11.江浙地区,唐宋时期有“东南之田,所种惟稻”,明朝中后期出现“郊原四望,遍地皆棉”,这种变化造成的深远影响是(  )

A.重农抑商政策的消失

B.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C.民众衣食结构的改变

D.生态环境的恶化

12.下表为1880—1894年商办企业创办情况统计简表(部分)

据此不能得出,这批商办企业(  )

A.创办得益于奖励实业政策

B.投资主要集中在轻工业

C.规模遥遥领先的是纺织业

D.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13.《“南海一号”:

海上丝绸之路的荣光》一文中说:

“据记载,东南亚一些国家在中国陶瓷传入以前,多以植物叶子为食器。

宋瓷输入后,他们改变了过去‘掬而食之’的饮食习俗,用上了精美实用的瓷器……”其核心观点是(  )

A.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B.中国陶瓷受到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欢迎

C.中国瓷器在宋朝开始外传

D.贸易交流有利于促进文明进步

14.观察下列图片,你从中获取的信息主要是(  )

A.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经历了粗放到精耕细作的演变

B.中国传统农业工具以石器为主

C.中国传统农业中没有青铜农具

D.铁器的广泛使用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高度发达

15.导致下表中工厂和资本数字呈现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通商口岸的大幅增加

B.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国民政府奖励实业政策的推动

D.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16.“黄金周”假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一种方式,也拉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它透露

出的主要历史信息是()

A.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旅游业、餐饮业的快速发展

C.假日经济是一种新经济

D.“黄金周”假日是几千年来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17.读下列两幅图。

唐代筒车发明和推广后,翻车却仍长期而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一些地区,最主要原因是(  )

A.封建政府对农业生产技术并不重视

B.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较迟缓

C.我国南方地区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D.翻车不仅可以灌溉,而且也能排涝

18.下列企业与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性质不同的是(  )

A.上海发昌机器厂B.江南制造总局

C.安庆内军械所D.开平煤矿

19.“明确限定的工作时间,较大的劳动强度,都使工作和休闲形成强烈的反差……中产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他们反对各种野蛮或血腥的娱乐方式,试图取消容易引起骚乱的传统节日庆典……19世纪初的欧洲,兴起一场理性休闲运动。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工业革命促进了生活价值观的变革

B.工业革命后中产阶级社会地位提高

C.工业革命推动传统节日退出历史舞台

D.大机器生产带来了人们精神的异化

20.唐朝前期存在三种土地占有情况。

一是地主占有的土地。

这种占有关中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东最少。

二是按均田法农民占有的土地。

这种占有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

三是百姓自己开垦的土地。

在关中地区,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田地最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

A.商品经济发达  B.存在井田制

C.小农经济落后  D.地主占有大量土地

21.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首次将中国西域与希腊、罗马的交通路线称为“丝绸之路”。

现在也有学者根据研究试图将这条交通路线称为“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和“佛教之路”等。

这些从根本上说明在古代丝绸之路上(  )

A.交通十分发达B.商业贸易繁荣

C.各种文明相互交流D.中国丝绸出口地位不断下降

22.你若去新疆旅游,手持下图所示门票参观。

为使自己充实这一人文旅游,之前你应了解其历史渊源。

下列有关其开凿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源于战国都江堰  B.源于汉朝龙首渠

C.源于汉朝的漕渠 D.源于汉朝的白渠

23.“亚洲的贸易须在公司自己的武器的保护和威力之下,始得以驱动和维持,而购置武器的费用又须以贸易利润支付;故贸易不可无作战,作战亦不可无贸易。

”上述荷属东印度公司的言论反映了(  )

A.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争夺

B.荷兰与中国贸易冲突加剧

C.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

D.荷兰失去了海上霸主地位

24.“继哥伦布而起的探索新世界的西班牙冒险家,似乎都具有同一动机。

……当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

”该材料说明(  )

A.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B.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

C.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贸易的中心

D.对财富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力之一

25.“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

”下列对材料中文明“扩张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

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

材料二 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唐宋时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所取代。

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

《天工开物》记载:

“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

愚见贫农之家,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

”(注:

铁搭:

农具名。

有4至6个略向里弯的铁齿,用于刨土。

——《太湖地区农业史》

(1)依据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并将两者联系起来,说明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

(2)依据材料二,说明明清时期耕作方面变化的表现及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变化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

27.“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欧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2013年中国政府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沿线各国开展更为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

从西班牙国王……(到)俾斯麦或伊藤博文,都清楚地明白经济发展、海外扩张与军事征服,将成为构筑一个大国的三根必要支柱。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

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二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

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

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

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马世力《世界史纲》

(1)指出材料一中欧洲殖民主义与古代中国完全不同的做法,并对此加以评价。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人陈亮说:

“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 清雍正帝说:

“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

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陈亮的观点是否正确,说明了什么?

(2)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

(3)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农、工、商三者的关系?

29.观察下列图片: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现象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这种现象反映了怎样的生活状况?

(2)图二反映了什么现象?

原因如何?

(3)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876年,唐廷枢在唐山开平考察建立煤矿的可行性后,向李鸿章报告,“欲使开平之煤大行……苟非由铁路运煤,诚恐终难振作”。

李鸿章让唐廷枢主持开平煤矿的筹备工作,并派律海关道黎兆棠和前天津道丁寿昌会同督办。

唐廷枢拟定的《直隶开平矿务局章程》规定,开平矿务局按照官督商办的方式组织,额定资本100万两,各厂矿司事在股东中遴选,产品“按照市面价值,先听机器局取用”。

1881年,开平煤矿投产。

由李鸿章奏准,开平生产的煤每吨征收税银由六钱七分二厘改为一钱,“以恤华商而敌洋煤”。

1886年成立了开平铁路公司。

1888年又将该路修筑至大沽。

开平煤矿产量逐年增加,1889年已达到24.7万吨,并迅速占领了天津市场。

80年代结束时,天津市场上的洋煤从原来的将近20万吨,降至仅120余吨。

结合所学概括开平煤矿创办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指出开平煤矿创办后所起的作用。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是1912年,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①错误;材料图片中“提倡国货,挽回利权”可知是实业救国思潮,故②正确;图片中女子服饰可以用于研究民国时期服饰变化,故③正确;《申报》属于近代报纸,反映社会生活,可以用于研究大众传媒的发展,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关键信息:

重要纺织原料、鼎足而三、棉花的重要性超过麻、前提条件。

元代中国的棉纺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棉在纺织的地位提高,正是因为棉纺技术的进步,对棉花的需求量增加,故B项是前提条件,符合题意;A、C、D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3.【答案】B

【解析】四项中B项是导致中西合璧服装产生的主要原因。

其余三项中A项表述和史实不符,

C项是次要原因,D项和题意没有直接关系。

4.【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A项应指的是电的广泛使用;B项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建立有消极作用;C项表述错误。

5.【答案】C

【解析】从图示可以看出扩张方向主要是亚洲,地点有马六甲海峡和中国台湾。

结合所学知识,早期殖民扩张国家侵占中国台湾和马六甲海峡的是荷兰。

6.【答案】A

【解析】材料强调英国工业革命之所以发生是因为该国在十七世纪时,政治结构发生了变化,也就是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故A项正确;海外市场、殖民掠夺和工场手工业发展在材料中都未提及,故B、C、D项错误。

7.【答案】B

【解析】因为还是牛耕,故A项错误;因为是在嘉峪关地区发现,说明在该地区出现了犁耕技术,故B项正确;犁耕技术与均田制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虽然曲辕犁确实在这个时期没有出现,但依据材料得不出这个结论,故D项错误。

8.【答案】B

【解析】题中没有反映家庭手工业收益的信息,故A项错误;“男耕于外,妇人蚕织于内”体现了小农经济男耕女织的特点,故B项正确;题中未有反映农产品商品化的信息,故C项错误;“江南无尺寸隙地,民力田”体现了土地利用率高,但是没有体现兼并严重的信息,故D项错误。

9.【答案】C

【解析】考查古代中国的农业。

依据所学可知,“王田”即井田,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制度,不符合题意;棉布出现在南宋时期,不符合题意。

故含有①②的选项可排除。

材料反映的是自然经济的特点,③④均为其特点,故应选C。

10.【答案】C

【解析】“杀公鸡,叫鸣哩。

杀母鸡,下蛋哩。

杀鸭子,鸭子叫的嘎嘎的”映射了农民生活的拮据,故A项错误;民谣没有体现农业和其他经济的比例问题,故B项错误;“筛麦子,磨面面”“公鸡”“母鸡”“鸭子”都是小农经济的典型特征,故C项正确;材料与商品经济无关,故D项错误。

11.【答案】B

【解析】重农抑商政策贯穿封建社会始终,没有消失,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出江浙地区由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水稻到种植经济作物棉花,经济作物比重的上升,带来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故B项正确;江浙地区仍然以水稻为主食,饮食结构没有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生态环境的恶化,故D项错误。

12.【答案】A

【解析】奖励实业最早提出应该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据材料行业种类“缫丝、棉纺织、火柴、面粉和印刷”可知投资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缫丝业办厂数量97家,企业平均资本38392两,棉纺织业办厂数量2家,企业平均资本24000两”可知规模遥遥领先的是纺织业,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据材料“企业分布地区”可知多数企业分布在上海和广东等东部沿海地区,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13.【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表明,由于中国瓷器的输入,改变了东南亚人的生活习惯,由原来用树叶装食物到用瓷器装食物。

说明瓷器的传入有利于该地区文明的演进。

14.【答案】A

【解析】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从骨、石制农具到铁制农具的进步,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铁制农具锋利、坚固、灵活、耐用、大大提高了农耕的效率,使得农业由粗放到精耕细作发展,故A项正确;春秋之后,中国农具以铁器为主,故B项错误;商周时期出现了青铜农具,故C项错误;铁器的广泛使用从“铁锄”的图片中不能体现,故D项错误。

15.【答案】D

【解析】中国通商口岸大幅增加是在1858年的《天津条约》,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是在1912—1919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国民政府是对1925年国民党政府的称呼,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19世纪末清政府为支付《马关条约》的赔款,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故D项正确。

16.【答案】A

【解析】“黄金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17.【答案】D

【解析】中国是农业大国,封建政府对农业生产技术相当重视,故A项错误;“唐代筒车发明和推广后,翻车却仍长期而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并不能说明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发展较迟缓,故B项错误;翻车的运用和南方的劳动力资源没有关系,故C项错误;通过以上两幅图片的比较,结合南方的地理环境,可以得出主要原因为翻车不仅可以灌溉,而且也能排涝,故D项正确。

18.【答案】A

【解析】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是轮船招商局,属于洋务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安庆内军械所、开平煤矿均属于洋务企业,而上海发昌机器厂属于民族工业,选择A项符合题意。

19.【答案】A

【解析】从材料信息看,人们更加注重明确的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增加,中产阶级(资产阶级)的地位提高,反对野蛮等,这些都发生在19世纪初的欧洲,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人们生活价值观的变革,故选A项。

20.【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中时间“唐朝前期”可排除A、B两项;“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田地最少”说明国家掌握的土地较少,大量土地被地主占有,故选D项。

21.【答案】C

【解析】“丝绸之路”“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宝之路”等称呼反映出这条交通路线的发达、商业贸易的繁荣,成为东西方经济交流的通道;“佛教之路”的称呼反映出这条交通路线成为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流的通道,故A、B项不够全面,选择C项正确;丝绸一直是中国出口的重要商品,D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2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修建龙首渠时,采用井渠施工法。

后来传至西北地区,称坎儿井。

23.【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内容可知,贸易和战争是紧密相连的,要维持贸易必须有战争,而要战争也必须有贸易为其提供购置武器的费用,此处所指的贸易即荷属东印度公司,其属于垄断性贸易公司,故A项正确;材料中亚洲的贸易不是指荷兰和中国的贸易,故B项错误;材料里面没有涉及到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出现,故C项错误;荷兰失去海上霸主地位是因为三次英荷战争,故D项错误。

24.【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这班冒险家到达一个未曾被发现的海岸时,首先调查的就是那里有没有金矿可以发现”说明冒险家开辟新航路的主要原因是寻找黄金。

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是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也是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故B项错误;新航路开辟改变了欧洲的贸易中心也是其历史影响,故C项错误;对财富的追求符合新航路开辟寻找黄金的原因,故D项正确。

2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这种文明与传统的农业文明有本质的区别,再由“(1500~1900)年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可知答案为A。

26.【答案】

(1)农耕技术逐步普及,耕作技术不断进步,犁的改进更适合地区土质特点和耕作的需要。

(2)表现:

牛耕大量退出,江东犁被铁搭取代,人力取代畜力。

原因:

明清时期人口大量增加;使用牛耕成本高。

影响:

耕作技术上出现倒退,农业难有突破;农业占用大量劳动力,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解析】第

(1)问根据东汉“二牛抬杠”(耦犁)到唐代曲辕犁回答农业的发展概况,可以联想到犁耕区域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

(2)问需要紧扣材料,根据阅读、理解说明耕作变化的表现和原因。

“可能产生的直接影响”一问需要思路开阔。

27.【答案】

(1)做法:

海外扩张、武力征服、抢占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评价:

在殖民扩张过程中,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获得巨大的利益,但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和人民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和灾难。

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2)特点:

英国由独霸世界贸易到贸易比重降低;世界贸易由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国际贸易总量增长且互相依赖;国际分工明显;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贸易的局面最终形成。

原因:

①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不断完善。

②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解析】

(1)第一小问近代欧洲的做法从材料中可看出有海外扩张和军事征服,结合所学可以推出还有占领世界市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第二小问评价可以结合世界市场的发展评价作答,注意回答问题的角度从欧洲、非洲和美洲以及整个世界三个角度回答。

(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内容中总结特征,从英国前后发展来看英国由独霸变为贸易比重降低,从材料二第三句总结出国际贸易分工和相互依赖,从材料二第四句总结出世界贸易由少数几大强国主导,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贸易局面最终形成;第二小问英国主导世界市场原因,注意结合所学从政治和经济两个方面作答。

28.【答案】

(1)他的观点是正确的。

说明了农工商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2)农工商皆本;重农抑商。

(3)在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地位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工商业;只有坚持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平衡、按比例协调发展,才是国家富强之本。

【解析】第一问属于观点陈述,先说明观点然后给出理由。

第二问根据材料归纳二者的观点,根据材料不难回答。

第三问属于开放题型,只要联系实际回答即可。

29.【答案】 

(1)背景:

20世纪50~70年代,由于粮食和日用品的产量有限,我国对粮食、食用油、布料等生活必需品实行凭票证计划供应。

生活状况:

反映了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差距不大,但总体水平比较低。

(2)现象: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着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装颜色变为五彩缤纷,款式呈现多样化,看时装表演,买时尚服装,已成为一种休闲方式。

原因:

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生活水平逐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