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3038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复习学案无答案浙教版必修3

第四章种群复习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Ⅰ)

1.概念:

是指占有____的_________的集合体。

2.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________或_______内的____________。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很多,对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法。

思考并完成以下表格:

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

适用对象

统计方法

注意问题

(2)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

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3)种群的空间特征:

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包括三种方式,即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

(4)思考:

种群有哪些存活曲线类型?

(5)小结:

在种群特征中,________是最基本的特征,________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________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________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典例1】在一片约33公顷(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志,然后全部放掉。

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

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约为()

A.略大于165B.略小于165C.略大于5D.略小于5

【典例2】(海南卷)17.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

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年龄期

个体数

幼年期

600

400

200

成年期

400

400

400

老年期

200

400

600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典例3】(2015新课标卷Ⅰ,31,10分)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牌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

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类类推。

回答下列

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

研究表明:

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考点二种群的增长方式(Ⅱ)

1.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与“S”型曲线模型比较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增长模型

前提条件

 

种群增长速率

种群增长率

K值有无

曲线形成原因

联系

 

2.K值与

在实践中的应用

灭 鼠

捕 鱼

(最大增长速率)

K值(环境容纳量)

【典例4】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_____________,促使其释放_____________,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

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9)。

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______型增长。

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_________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_______________。

(3)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

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FNE体内的途径。

【典例5】右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图中曲线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

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保护的措施。

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

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3)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

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

考点三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Ⅰ)

(1)种群数量波动的类型有哪些?

(2)种群数量调节的因素有哪些?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思考:

①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记数之前,为什么要将试管振荡几次?

②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怎样计数?

③培养后期酵母菌浓度过高

,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④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⑤尝试画出酵母菌的数量动态变化曲线图

 

巩固训练

1.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A.蒲公英杂乱无章的分布在操场上B.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

1.5

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D.深圳市近三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2.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调查中,第一次捕获46只,将其全部标记后释放,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标记鼠12只,则该种群的数量约为()

A.21B.46C.71D.96

3.某海滩黄泥螺种群现存量约3000吨。

正常状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300吨,为充分利用黄泥螺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黄泥螺的量为()

A.3000吨B.1650吨C.1500吨D.不超过300吨

4.下列关于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A.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B.迁入率由序号4或序号5代表

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D.序号6、7依次代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5.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

6.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

最高产量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7【实验·探究】“标志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

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______。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只/hm2。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____。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比率(♀/♂)为_________。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必修3第四章种群复习学案(附答案)

考点一种群的特征(Ⅰ)

1.概念:

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____的同一物种_________的集合体。

2.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________或_______内的____________。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很多,对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采用法。

思考并完成以下表格:

标志重捕法

样方法

适用对象

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个体,如鼠、鸟类等

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如蚯蚓和虫卵等

统计方法

利用公式

计算出N,即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N1为标志个体数,N2为重捕数,N0为重捕个体中带标志数)

计算各样方内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注意问题

调查时没有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

②标志物不能过于醒目,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生理活动,且不易脱落

随机取样

②样方大小适中

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

(2)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

种群密度、出生率与死亡率、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3)种群的空间特征:

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包括三种方式,即随机分布、均匀分布、集群分布

(4)思考:

种群有哪些存活曲线类型?

(5)小结:

在种群特征中,________是最基本的特征,________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________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____

____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典例1】在一片约33公顷(hm2)的林地内,调查者第一次捕获了25只大山雀,各用一个较重的铁环套在了大山雀的腿上作为标志,然后全部放掉。

第二次捕获了33只大山雀,其中有5只是有标记的。

据此推算,该林地中大山雀的种群密度(只/hm2)约为(C)

A.略大于165B.略小于165C.略大于5D.略小于5

【典例2】(海南卷)17.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

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年龄期

个体数

幼年期

600

400

200

成年期

400

400

400

老年期

200

400

600

 

A.甲是增长型,乙是稳定型,丙是衰退型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

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

【典例3】(2

015新课标卷Ⅰ,31,10分)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牌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个体数

92

187

121

70

69

62

63

72

64

55

42

39

264

注:

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类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

研究表明:

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答案】

(1)增长型、衰退性、稳定型1:

1:

1保持稳定

(2)活动能力(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考点二种群的增长方式(Ⅱ)

1.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与“S”型曲线模型比较

项目

“J”型曲线

“S”型曲线

增长模型

前提条件

理想状态:

资源无限、空间无限、不受其他生物制约(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

现实状态:

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受其他生物制约(种内斗争加剧,捕食者数量增加)

种群增长速率

种群增长率

K值有无

无K值

有K值

曲线形

成原因

无种内斗争,缺少天敌

种内斗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多

 

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

2.K值与

在实践中的应用

灭 鼠

捕 鱼

(最大增长速率)

灭鼠后,鼠的种群数量在

附近,这时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无法达到灭鼠效果

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

,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

K值(环境容纳量)

改变环境,降低K值,使之不适合鼠生存

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升K值

【典例4】罗非鱼是杂食性鱼类,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大量养殖,能适应咸、淡水环境。

当罗非鱼由淡水进入咸水,机体会大量脱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给_____________,促使其释放_____________,该物质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使尿量减少以适应咸水环境。

(2)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

其监测数据显示,a~e段这种罗非鱼的种群数量发生了明显波动,调查发现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大型肉食性鱼(FNE);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见图9)。

图中显示,罗非鱼种群在a~b段呈______型增长。

据图推测,FNE最可能是在___________对应的时间点进入水库;在捕食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接近_______________。

(3)富营养化导致藻类大量繁殖,该水库出现水华现象,浮游动物和鱼类均受到影响。

请用文字和箭头描述藻毒素从产毒藻逐级积累到FNE体内的途径。

(1)升高 垂体 抗利尿激素

(2)J   b   K2

(3)

【典例5】右图中,曲线Ⅰ、Ⅱ、Ⅲ分别表示某野生动物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后,其未来种群数量变化三种可能的情况。

(1)图中曲线说明该种群对其栖息地的破坏程度较轻。

当曲线Ⅲ趋近零时,对该动物种群已不宜采取保护的措施。

图中阴影部分可能引起该种群的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物种进化。

(2)若图中物种处于最高营养级,当其数量下降,且其他条件不变时,流向该营养级其他物种的能量会。

处于该营养级物种的种间关系是。

(3)人类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过度利用也会导致出现图中的三种情况。

16世纪以来,世界人口表现为“J”型增长,因此需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参数,以实现人口和野生动物资源的协调发展。

(1)Ⅰ;就地(或建立自然保护区);基因频率

(2)增多;(种间)竞争

(3)信息传递“

(4)λ

 

考点三种群的数量波动及调节(Ⅰ)

(1)种群数量波动的类型有哪些?

(2)种群数量调节的因素有哪些?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思考:

①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记数之前,为什么要将试管振荡几次?

②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怎样计数?

③培养后期酵母菌浓度过高,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

④该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⑤尝试画出酵母菌的数量动态变化曲线图

巩固训练

1.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A.蒲公英杂乱无章的分布在操场上B.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

1.5

C.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D.深圳市近三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2.在对某种鼠的种群密度调查中,第一次捕获46只,将其全部标记后释放,第二次捕获25只,其中标记鼠12只,则该种群的数量约为()

A.21B.46C.71D.96

3.某海滩黄泥螺种群现存量约3000吨。

正常状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300吨,为充分利用黄泥螺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黄泥螺的量为()

A.3000吨B.1650吨C.1500吨D.不超过300吨

4.下列关于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C)

A.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B.迁入率由序号4或序号5代表

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D.序号6、7依次代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5.下图表示种群的各个特征之间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双选)(BD)

A.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丙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丁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中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调查方法有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

6.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

最高产量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③④

7【实验·探究】“标志重捕法”是动物种群密度调查中的一种常用取样调查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M),全部进行标记后释放,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占总捕获数(n)的比例,估计该种群的数量(N)。

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

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hm2(1hm2=10000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

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

(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公式______。

(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_____只/hm2。

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___________。

(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比率(♀/♂)为_________。

(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

10.【解析】标志重捕法的前提是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等。

据此可写出公式:

M/N=m/n,因此,N=Mn/m。

该草地中布氏田鼠

的平均种群密度为32×36÷4÷2=144(只/hm2)。

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故计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比实际的高。

根据两次捕获的田鼠中雌雄个体数,可得到种群中性别比例(♀/♂)为(14+18)/(18+18)=8/9。

(2)知田鼠的平均密度为144只/hm2,即1.44只/100m2,所以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为

答案:

(1)N=Mn/m

(2)144高

(3)8

/9(或32/36)(4)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