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387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docx

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整理精校版

2015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模拟试卷

033007:

37

2015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语文试题及详细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知识分子的活动,一般说有“超然”和“参与”两个方面。

“超然”,是指超然于一般社会生活之上而特别地致力于文化责任;“参与”则是以其知识、理想等影响与改造社会生活。

借中国古人之用语,大致可以区分为“出世”与“入世”。

就“入世”讲,这一因掌握了知识而思考更具“普遍性”的群体,自古就形成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孔子曰“爱人”,墨子曰“兼爱”,孟子说“民为贵”。

他们浑感“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以“平治天下”为“舍我其谁”之重任。

由此养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气象。

同时,也培育了一种深沉博大的优患意识。

所谓“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所谓“位卑未敢忘忧国”,所谓“邑有流亡愧俸钱”,都反映了那种战战兢兢、深感任重道远、于国事民生不敢须臾忘怀之情。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确实成了中国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

谈到“出世”,人们随即会想到道家与隐士。

在现代社会中,知识界与政治界截然两分,各有职能,居知识界内从事分内工作,并不得谓之“隐”。

但古代的“士”为王朝官吏之主要来源,若不为官则社会地位与经济收人常无着落,于是“仕”与“隐”便形成鲜明对照的不同人生选择。

庄周向往“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无待”境界,君主“欲以境内累”而不受。

这是一种对超越的精神境界的探求。

儒家虽以“明道救世”为务,但也并非不讲“隐”。

《礼记·懦行》: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诸侯,慎静而尚宽,强毅以与人,博学以知服,近文章,砥厉廉隅,虽分国,如锱铢,不臣不仕,其规为有如此者。

”作为知识分子,他们自有“所为之事”,如“博学习文”之文化责任,“砥厉廉隅”之人格完成等,未必要“与人为臣”。

故古之懦者,亦不乏“累征不就”,而“躬耕乐道,以经藉自娱”之人。

无论儒道,“隐居以求其志”,都是“士志于道”的一种形式。

今人多以隐居为消极退避,对“独善其身”颇多非议。

其实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又曰“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由此可知,“独善其身”原是穷亦坚守节操之意。

所以,“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无心爵禄、甘心林泉、潜心道艺之举,自古就被看成是难能可贵的高尚行为。

如果说“入世”反映了知识分子对社会责任与理想的践行,“出世”则集中反映了其对文化的自由创造和个体的自由人格的追求。

对不同个体,在“入世””出世”上完全可以有不同选择,但就整个知识分子群体来说,二者却绝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的。

(节选自阎步克《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特质》)

1.下列关于古代知识分子“入世”与“出世”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入世”是指古代知识分子以“平冶天下”为重任,以自己的知识和理想等影响与改造社会生活的处世态度。

B.“入世”是一种“参与”的处世态度,它体现了知识分子对社会责任与理想的践行,如儒家“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等。

C.“出世”是指古代一些知识分子不“与人为臣”,超然于一般社会生活之上而特别地致力于文化责任的处世态度。

D.“出世”是一种无心爵禄、甘心林泉、潜心道艺的“超然”的处世态度,它是和儒家所提倡的学说相违背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台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位卑来敢忘优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深沉博大的忧患意识是我国知识分子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

B.“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古代知识分子心目中的社会理想,它是知识分子对社会进行“普遍性”思考的结果。

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是懦家代表人物孟子提出的处世哲学,这种观点消极避世,并不值得提倡。

D.“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是道家代表人物庄子向往的“无待“境界,是对超越的精神境界的探求。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与孔子、墨子和孟子的思想相关的“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等精神也体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国事民生不敢须臾忘怀之情,因此,这些知识分子可归为儒家一派。

B.在古代,“仕”与“隐”是知识分子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选择,庄子拒绝国君“欲以境内累”便是一种“隐”的人生选择。

C.在古代,知识分子如果选择“出世”,那么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就常无着落,尽管“出世”自古就被看成是难能可责的高尚行为。

D.对于每一个古代的知识分子而言,“入世”和“出世”是不同的人生态度;但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而言,“入世”和“出世”却是相辅相成的。

 

二、(3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晋平北将军汪六世孙也。

梁台建,迁恃中。

时高祖纳齐东昏余妃,颇妨政事,云尝以为言,未之纳也。

后与王茂同入卧内,云又谏曰:

“昔汉租居山东,贪财好色;及入关定秦,财帛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范增以为其志大故也。

今明公始定天下,海内想望风声,奈何袭昏乱之踪,以女德为累。

”王茂因起拜曰:

“范云言是,公必以天下为念,无宜留惜。

”高祖默然。

云便疏令以余氏赉茂,高祖贤其意而许之。

明日,赐云、茂钱各百万。

天监元年,高祖受禅,柴燎于南郊,云以侍中参乘。

礼毕,高祖升辇,谓云曰:

“朕之今日,所谓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

”云对曰:

“亦愿陛下日慎一日。

”高祖善之。

是日,迁散骑常侍、吏部尚书;以佐命功封霄城县侯,邑千户。

云以旧恩见拔,超居佐命,尽诚翊亮,知无不为。

高祖亦推心任之,所奏多允。

尝侍宴,高祖谓临川王宏、鄱阳王恢曰:

“我与范尚书少亲善,申四海之敬;今为天下主,此礼既革,汝宜代我呼范为兄。

”二王下席拜,与云同车还尚书下省,时人荣之。

事竟陵王子良恩礼甚隆,云每献损益,未尝阿意。

子良尝启齐武帝论云为郡。

帝曰:

“庸人,闻其恒相卖弄,不复穷法,当宥之以远。

”子良曰:

“不然。

云动相规诲,谏书具存,请取以奏。

”既至,有百余纸,辞皆切直。

帝叹息,因谓子良曰:

“不谓云能尔。

方使弼汝,何宜出守。

”齐文惠太子尝出东田观获,顾谓众宾曰:

“刈此亦殊可观。

”众皆唯唯。

云独曰:

“夫三时之务,实为长勤。

伏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

”既出,侍中萧缅先不相识,因就车握云手曰:

“不图今日复闻谠言。

”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

二年,卒,时年五十三。

高祖为之流涕,即日舆驾临殡。

(选自《梁书·列传第七》,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奈何袭昏乱之踪袭:

因袭

B.云以旧恩见拔见:

C.我与范尚书少亲善善:

友好

D.不复穷法穷:

困厄

5.以下六句话分别鳊为四组,全都属于范云“谠言”的一项是(3分)

①财帛无所取,妇女无所幸②奈何袭昏乱之踪,以女德为累

③公必以天下为念,无宜留惜④愿陛下日慎一日

⑤三时之务,窭为长勤⑥伏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

A.②③⑤B.①④⑥C.①③⑤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梁高祖将东昏侯的妃子余氏纳为己有,颇妨政事。

范云进谏,高祖没有采纳,他就和王茂联合进谏,高祖才勉强接纳并给予赏赐。

B.高祖在受禅登基仪式结束后,对范云说他的心情是诚惶诚恐、如履薄冰,范云则希望皇上今后要一天比一天谨慎。

C.范云侍奉竟陵王萧子良,竟陵王萧子良对他非常礼遇,但是范云每次进言陈说其为政之得失,从未有一点的阿谀奉承。

D.齐文惠太子曾经到东田观看收获庄稼,他对身边的人说收获庄稼值得观赏,身边的人都唯唯诺诺,唯独范云直言不讳,说太子更应该体会稼穑之艰难。

7.把原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及人关定秦,财帛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范增以为其志大故也。

译文:

(2)云便疏令以余氏赉茂,高祖贤其意而许之。

译文:

(3)今为天下主,此礼既革,汝宜代我呼范为兄。

译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昭君怨·金山送柳子玉

苏轼

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绿窗幽梦?

新月与愁烟,满江天。

欲去又还不去,明日落花飞絮。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注】熙宁六年(1073)十一月,苏轼时任杭州通判,赴常州、润州一带赈饥,恰逢椰子玉赴舒州(今安徽安庆)灵仙观,二人结伴而行。

次年二月,苏轼在金山(润州西北长江中)送别柳子玉,遂作此词以赠。

8.赏析“新月与愁烟,满江天”这两句写景的特点。

(4分)

答:

9.结合全词内容分析以“飞絮送行舟,水东流”结尾的好处。

(4分)

答: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意选做5个小题)(5分)

(1)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王羲之《兰亭集序》

(2)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辛弃疾《水花吟·登建康赏心亭》)

(3)五月渔郎相忆否?

,梦入芙蓉浦。

(周邦彦《苏幕遮》)

(4),失向来之烟霞。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5)始皇既没,。

(贾谊《过秦论》)

(6)?

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7)长太息以掩涕兮,。

(屈原《离骚》)

(8)彼童于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韩愈《师说》)

 

三、(25分)

阅读下面韵文字,完成11~14题。

明镜台

耿龙祥

春节前,我们几个过去打过游击的老干部接受了一项任务,每人为墙报“明镜台”写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想当年”。

当年的经历因为日子隔得久了,生活变化太大,印象也都谈了,有一些虽然记得比较清楚,但情节太复杂,很不容易写。

只有妈妈送我出大别山的情景还比较好写,于是我就决定写它了。

妈妈,其实是与我素不相识的穷苦老大娘。

我受了伤,部队把我安插在她家。

我在她家里住了三个月,她把我当做亲生儿子对待。

我伤势一好,她便送我出山归队,以后就再没见过。

事隔十年,我用了三个晚上的时间,才大体写成这篇文章,结尾一段是这样的:

“下着大雪,刮着北风。

一路上,妈妈总让我走南边。

她用自己的身体,替我遮挡风雪。

到了小河边,一只小船在等着我。

妈妈把我紧紧抱住,从怀里掏出三个窝窝头,塞进我的口袋。

她流着眼泪对我说:

‘希望你……’”

妈妈希望我怎么样呢?

她当时好像说了很多话,可是我再也记不起来了。

我的写作灵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墙报星期一就要出了,星期天我正在盘算这最后两句话。

今天正好也是个大雪天,我约墙报干事三点钟来拿稿。

我的妻坐在我身边,替我们刚满周岁的宝宝打着第四件毛衣。

我们家的宝宝,有一副怪脾气,睡觉要是不抱,不走,不唱,他就哭。

幸好保姆刘雁红有和软的嗓子,又会随口编出歌来。

她走着,唱着:

北风阵阵紧,

白雪满天飞。

阿姨怀中暖,

宝宝睡觉喽。

她的歌声使我想到了当年妈妈送我的情形。

刚刚想出点眉目,她忽然停住了,对我的妻说:

“唐同志,请你抱一小会儿,我去迎迎阿早。

”妻说:

“你等等。

住在这个城市里真不方便,牛奶厂不管送牛奶。

我们每天都要打发阿早去给宝宝取牛奶,来回要走两里路。

我总感觉这样不大好,妻却说:

“她在乡下也要做事的,多给她们两块钱就是了。

”可是,在这大风大雪的天气里,让一个小女孩出去跑路,而且是泥泞的路,实在有点过意不去。

所以我对刘雁红说:

“把宝宝给我,你迎她去。

”妻说:

“你快点写你的吧,等会儿还要上街给宝宝买热水袋呢。

”说着,她向刘雁红瞪瞪眼。

刘雁红也说:

“你写吧,你的工作要紧,她不要紧的。

”她继续走着,继续唱着:

北风吹倒树,

白雪盖大路,

阿姨望阿早,

宝宝睡得好。

时间已过两点,妈妈说了些什幺希望呢?

我还在使劲琢磨。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保姆又停住了脚步和歌声,对妻说:

“唐同志,请你抱一小会儿。

阿早还不回来,我实在不放心,她只穿了一件小棉袄。

妻说:

“你等一等,还有几针才能打完,宝宝明早要换。

刘雁红叹了口气,继续走着,唱着:

北风绞白雪,

白雪结成冰,

阿姨心发冷,

宝宝睡得稳。

我感到热,热得浑身发烫,就把大衣和呢制服全脱掉了,只穿着毛线衣。

“阿早还不回来。

”雁红的这句话让我很不舒服。

当年风雪中的老母亲,现在风雪中的小女弦,两个形象在我脑子里纠缠在一起。

约定完稿的时间已经过了三刻。

我拿笔在纸上乱画,画了好多个老母亲的模样,也画了好多个小女孩的模样。

幸好墙报干事还没来。

我想,也许不要莪这篇了吧,那正好。

就在这时,墙报干事突然进来,颤抖地说:

“一个小姑娘,掉,掉,掉下河沟了……”我全身颤动了一下,只昕宝宝也哇的一声大哭起来。

仿佛也受了惊吓似的。

妻连忙问道:

“淹死了吗?

在哪儿?

”墙报干事跑到煤炉跟前,又喘又抖,哆哆嗉嗦地说:

“没有,在工人……医院。

这时我才看见,刘雁红脸色铁青,手抖得厉害。

她把宝宝塞到妻怀里,又替他将包被裹紧了些,然后一声不响地冲出门去。

妻又问:

“那个小姑娘手里拿没拿奶瓶?

这要真是阿早,我们宝宝明天早上吃什么呢?

等到墙报干事的衣服烘干,刘雁红抱着脸色苍白的阿早回来,天早已黑了,我再也想不下去了。

拿起钢笔,在“希望你”后面加了几个虚点,然后另起一行写道:

“妈妈的希望,我一点也记不起了。

但是,我是绝对不应该忘记的…”

(有删改)

11.小说中的“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5分)

 

12.请简要分析下面两句话在原文中的作用。

(6分)

(1)只有妈妈送我出大别山的情景还比较好写,于是我就决定写它了。

答:

(2)我的妻坐在我身边,替我们刚满周岁的宝宝打着第四件毛衣。

答:

 

13.文中多次引用了刘雁红哄孩子入睡的唱词,为什么这样写?

请简要分析。

(6分

答:

 

14.这篇小说题为“明镜台”,可能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

答:

第Ⅱ卷(表达题共84分)

四、(24分)

15.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狭小的房间里,昏暗的光线没精打采地游荡于每一处黑暗的角落,窗外慢悠悠地飘着洁白的雪花,从罅隙间不时透进凛洌的寒风,

B.呷一口碧绿的春色,闭上双眼,指尖在来回串梭中触摸,铅华洗净,撇开复杂繁芜,接受岁月洗炼,简单而单纯。

C.但当今社会,纷繁浮躁,物欲纵横,我辈又当如何处之?

我认为反璞归真,保持心中善意即可,于这浮世,于这旋涡,于这茫茫人海中,前行。

D.湖面上漾起的圈圈涟漪,层层荡开,就在每一个这样的雨天,女孩总是打着那把油黄的纸伞站在桥头,只是静静地等着,神情的淡定像是凝固在时光中的剪影。

1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光明日报》今日选登了三位相关绝学学科负责人的文章,希望借此唤起社会各界对绝学研究的重视,合力推动人类文明薪尽火传。

B.人们沉迷于苹果手机独特的外观、先进的操作系统、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更为它不盲从潮流、标新立异的品牌灵魂和文化内涵所折服。

C.涉黄网站这一公害不除,自己的孩子以及千万母亲的孩子迟早会受到影响,还给孩子们一个阳光绿色的网络环境是每个妈妈责无旁贷的责任。

D.最精彩的超越是在60米到70米这段距离,劳义大步流星,不仅领先黎振浩,还追上了哈比布,接下来的10米,劳义将速度提到最高,最终超越了哈尔塞。

 

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东巴文足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

,,,。

东巴文是居于西藏东部及云南省北部的少数民族纳西族所使用的文字,,。

①甚至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

②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

③其文字形态十分原始

④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东巴经》

⑤但亦能完整纪录典藏

⑥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

A.②①③⑤④⑥B.③①②⑤④⑥C.④⑥③①②⑤D.②⑤③①④⑥

18.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拟一条一句话新闻。

(5分)

2015届高考模拟7月14日,“第七年新浪原创文学大赛”在上海复旦大学正式启动。

本年大赛由新浪网、上海文艺出版社及新华传媒集团公司联合主办。

新浪网副总编辑孟波称,本年大赛将推出“全媒体发布”的全新作品营销模式,重金打造百万。

据主办方介绍,本年大赛邀请了著名作家莫言、余华、苏童、张炜、刘震云、张抗抗、张悦然以压著名评论家李敬泽、白烨等担任评委。

余华、苏童、张悦然参加了开幕式。

答:

19.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组句子,要求:

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

(5分)

如果你是花朵,何必为还没有结出果实着急;如果你是大河,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春天,何必为一瓣花朵的凋零而叹息。

答:

20.阅读下面的图画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5分)

                

(1)请认真观察上图,然后对漫画作简单介绍。

(2分)

答:

(2)请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50宇。

(3分)

答:

 

五、(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一位父亲看着地上来回忙碌的蚂蚁,不由叹道:

“唉,可怜的蚂蚁啊!

“蚂蚁来回地搬运食物,让自己‘丰衣足食’,这样的忙碌和勤劳难道有什么不好吗?

”孩子问。

“在我们看来,蚂蚁是勤劳的,但蚂蚁的忙碌,不是勤劳。

“蚂蚁为了贮存更多的食物,不停地奔忙,难道这不是勤劳吗?

“不是勤劳,而是猜疑,”父亲说,“蚂蚁生性多疑。

它们把食物搬进洞里后,总是不放心,生怕别的蚂蚁偷了去、抢了去,于是,又折腾着把刚搬进洞里的食物搬出来,搬进另一个洞里。

它们不断地转运着食物,转运到新的洞穴、新的地点。

所以,我们看到的蚂蚁,总是在路上奔忙,似乎是一个勤劳的使者,但实际上是一个被自己的猜疑心绑架的囚犯,一个终生服苦役的囚犯。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经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

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2015届高考模拟安徽高考押题密卷(天星金考卷)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与解析

1.DD“和儒家所提倡的学说相违背的”错,原文说“儒家虽以‘明道檄世’为务,但也并非不讲“隐”。

2.CC“这种观点消极避世并不直得提倡”错,从文中看对这种观点持肯定赞赏态度。

3.AA文中并没有体现句子所反映的因果关系。

该句中,原因并不是结果的充分条件,因果关系不成立。

4.D穷:

彻底。

5.D①是范云陈述史实,②是王茂的话;其他都最范云的正直之语。

6.A“他就和王茂联合进谏,高祖才勉强接纳并给予赏赐”说法有误,他和王茂联合进谏,高祖黔然,但并未答应。

后来范云又上书进谏,高祖贤其意才接纳谏言并给予他们赏赐。

7.

(1)等到汉高祖入关平定秦地之后,不收取财物,不宠爱女色,范增认为这是他志向远大的缘故。

(得分点:

幸、以为、故,句意)

(2)范云便上书建议把余氏赏赐给王茂,高祖认为他说的是忠正之言,就批准了。

(得分点:

疏、贤,句意)

(3)如今我成为天下之主,这种兄弟之礼已经变了,你们应代我称范云为兄长。

(得分点:

既、革,句意)

[参考译文]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晋朝平北将军范汪的第六代子孙。

梁朝建立后,范云升任侍中。

当时粱高祖娶了齐东昏侯的余妃,此事严重影响了朝廷政务,范云曾经为此进谏,未被采纳。

后来范云与王茂一起进入高祖卧室。

范云再次进谏说:

“昔日汉高祖在崤山以东的时候,贪图财物,爱慕女色;而等到他入关平定秦地之后,不收取财物,不宠爱女色,范增认为这是他志向远大的缘故。

现在大王您刚刚安定天下,四海之内都仰慕您的声望,您怎么能步过去昏乱之君的后尘,被女色拖累呢!

”王茂趁机起身下拜说:

“范云所言极是,主公您一定要以天下大事为重,不应当为今后留下遗憾。

”高祖听后,沉默不语。

范云便上书建议把余氏赏赐结王茂,高祖认为他说的是忠正之言,就批准了,第二天,高相赏赐给范云王茂各百万钱。

王监元年,梁高祖受禅登基,在南部举行烧柴祭天仪式,范云以侍中的身份陪乘。

祭礼结束后,高祖登上御辇,对范云说:

“我今天的心情,就像古人所说的战战兢兢如同用朽烂的缰绳驾驭六匹马一样。

”范云回答说:

“希望陛下您一无比一天谨慎。

”高祖很赞赏范云。

当天范云就被授予散骑常侍、吏部尚书的职位,并因为辅佐高祖创立帝业有功而被封为霄城县侯,封邑千户。

范云凭旧日与高祖的情谊而被提拔,官位超过其他的佐命大臣,他也竭尽忠诚辅佐君王,凡是他所知道了解的都会尽力去做。

高祖也放大胆地任用他,凡范云奏请的事大多都批准。

范云曾经陪侍御宴,高祖对临川王萧宏、鄱阳王萧恢说:

“我和范尚书从年轻时起就亲善友好,情同兄弟;如今我成为天下之王,这种兄弟之礼已经变了,你们应代我称范云为兄长。

”萧宏、萧恢两人离席向范云参拜施礼,并与范云同乘一辆车回到尚书下省,当时的人们都为范云赶到荣耀。

范云侍奉竟陵王萧子良时享受到的恩宠礼遇非常优厚,但范云每次进言陈说其为政之得失,从未有点的阿谀奉承。

子良曾经奏请齐武帝选拔范云为郡守。

武帝说:

“范云是个平庸之人,我听说他经常卖弄自己的才学,我现在不再彻底追究,应当赦免他并让他到边远之地去任职。

”子良回禀说:

“不是这样的。

范云常常对我进行规劝、教诲,他进谏的文书我都还保留着,请让我取来呈递给您。

”拿来一看,有百余张,言辞都恳切而坦率。

武帝无限感叹,于是对子良说:

“想不到范云竟能如此。

正好让他辅佐你,怎么可以让他外出当郡守呢?

”齐文惠太子曾经到东田观看收获庄稼,回头对身边的随从说:

“原来收割庄稼也很值得一看啊。

”众人都点头称是。

只有范云说:

“一年三次的农忙,实在是长期辛苦的事。

希望殿下能体察农业生产劳动的艰难,不要贪求一朝一日的闲适安逸。

”从东田出来以后,侍中萧缅先前并不认识范云,于是他走到范云的车旁,握着他的说:

“想不到今天又听到了忠正之言。

”范云性格有点直率、急躁,缺少威严,心目中的是非曲直,都轻率地显露出来,有的士大夫就因此贬损他。

天监二年,范云去世,时年五十三岁。

高祖闻讯为之流泪,当日就乘着车驾亲临吊唁。

8.答案示例:

此二句融情于景(1分)通过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等景(1分)将整个送别情景托出,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别时的感伤氪围。

(2分)

9.答案示例:

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着行舟、代替人送行,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

(2分)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又借“飞絮送行舟”表达人的深厚情意,这样结束全词,显得含蓄隽永。

(2分)

[诗歌鉴赏]

上阕写离别时的情景。

首二句以晋人桓伊为王徽之吹奏三个曲调的典故,以发问的形式提出疑问:

夜深人静时,是谁吹奏有名的古曲,将人们从梦中唤醒?

此二句暗写离别。

次二句融情入景,通过新月、烟云、天空、江面等景,将整个送别情景和盘托出。

  

下阕遥想“明日”分别的情景。

“欲去又还不去”,道了千万声珍重,但迟迟没有成行。

二月春深,将是“落花飞絮”的时节,景象凄迷,那时别情更使人黯然。

“飞絮送行舟,水东流。

”设想离别的人终于走了,船儿离开江岸渐渐西去。

送别的人站立江边,引颈远望,不愿离开,只有那多情的柳絮,像是明白人的心愿,追逐着行舟,代替人送行。

而滔滔江水,全不理解人的心情,依旧东流入海。

以“流水无情”反衬人之有情,又借“飞絮送行舟”表达人的深厚情意,结束全词,分外含蓄隽永。

词所谓明日送行舟,未必即谓作此词的第二日开船,须作稍为宽泛的理解。

  

此词上片写送别情景,以景色作为笛声的背景,情景交融地渲染出送别时的感伤氛围。

下片运用叠句造境传情,想象次日分别的情景,大大扩展了离情别绪的空间。

如此虚实结合,渲染出一种强烈的情感氛围,使读者受到极强的艺术感染。

10.

(1)亦足以畅趣幽情

(2)揾英雄泪(3)小揖轻舟(4)惟觉时之枕席(5)余威震于殊俗(6)此情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