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4342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68.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docx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苏联经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三个发展阶段,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

(二)能力目标

1、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相关经济政策实行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联系比较苏联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提高比较历史问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马克思、列宁、斯大林、邓小平等人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论述与实践,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立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伟大探索,是进步的标志。

2.从现代化进程看,苏联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其探索和实践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举。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四、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对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但他们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模糊、神秘,甚至有错误认识。

鉴于此,本课将从经济体制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

史料分析、历史比较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

预习课本知识,完成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人口图片。

七、课时安排: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思考:

在20世纪对社会主义中国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是哪个国家?

答:

有很多人曾经用“刻骨铭心”四个字来形容苏联对中国的影响。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中国的民主革命有了新的方向。

没有十月革命,恐怕中国也不会是今天这样。

一个多世纪来,从列宁的思想观念到基本的社会制度,从解放军的武器装备到北方城市的建筑风格,俄罗斯的影子渗透到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甚至灵魂深入。

作为一个曾经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的超级大国,苏联在20世纪探索了一条国家发展的新道路。

这一前所未有的社会实践,究竟是如何进行的呢?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它的发展历程。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出示材料:

在列宁登上历史舞台之前,俄国曾经出现过许多共产主义小组。

其中,一个名叫维拉"扎苏里奇的女共产主义者给马克思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她问道:

马克思提出的与大工业、工人阶级紧密联系的社会主义,是否可以在俄罗斯实现?

马克思回答说,应该首先在欧洲发达国家实现。

——《大国崛起》

(结合教材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材料)

合作探究:

1.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的基础是什么?

他所设想的社会主义有何特点?

他为何说俄国不能首先实现社会主义?

提示:

生产力高度发达;公有制、取消商品贸易;苏联生产力水品落后。

二、列宁对于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出示材料:

材料一: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材料二:

国内战争爆发后,苏维埃政权控制的地区仅占全国面积的1/4,失去了粮食和煤炭的主要产地。

因为原料缺乏,铁路运输瘫痪,40%的工厂停工。

劳动人民忍受着饥饿的折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的工人每天只能领到一块面包,有时连这一点食物也得不到。

合作探究:

2.诗中的野兽和暴徒分别指什么?

结合教材,思考十月革命之后,苏俄面临着怎样的处境?

(设计思路:

此处引导同学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背景:

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经济严重匮乏)

提示:

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革命叛军;外国武装干涉,国内反革命叛乱,经

济严重匮乏

2、内容:

展示材料:

面对残酷的战争环境,苏维埃政府提出“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战胜敌人”,在非常时期采取了一系列非常措施。

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

合作探究:

3.“非常时期”指什么?

采取“非常措施”的目的是什么?

“非常措施”有哪些?

(设计思路:

通过以上设问,学生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

提示:

实行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工业:

大中小企业全面国有化,贸易:

取消自由贸易,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和实物配给制

3、特点:

背离了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

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色。

这些政策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商品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4、评价: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给予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

一个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鲜血和生命,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阅读历史纵横和学思之窗部分,思考如何正确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特殊历史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

(2)政策的实行对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战胜敌人提供了必要的物质保障。

军事上的胜利保卫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3)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度提供了一种尝试;

(4)实践证明这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一些措施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严重损害了农民和工人的利益,使工农联盟也濒于瓦解。

因此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度的正确道路。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出示材料:

材料一:

“连年战争使苏俄2000多万人丧生,1921年天灾造成饥荒,农业生产直线下降。

日用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1920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13.8

%。

材料二:

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1920~1921年度的粮食收购量却翻了一番……,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使得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

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

更为严重的是,1921年2月28日,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水兵叛乱。

合作探究:

4.从材料可看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那些危机?

如何解决这些危机?

(设计思路:

学生由此了解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提示:

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

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实行新经济政策。

2、内容:

(1)农业:

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缓解了政府和农民之间的矛盾,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

(2)工业:

解除中小企业国有化

工业方面的措施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工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有利于利用外资与技术。

(3)贸易:

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允许自由贸易使农民获得了扩大再生产的资金,促进了商品流通;

(4)分配: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充分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3、特点

(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3)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合作探究:

5.比较新经济政策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看看有什么不同?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完成表格)并分析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即新的特点有哪些?

比较项       

战时共产主义政

新经济政策

农业

实行余粮 收集制

 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部分恢复私营经济,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商贸

取消自由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恢复商品流通和商品交换

分配

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

废除食物配给制。

实行按劳分配制

提示: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并直接进入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因素来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

结论:

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的根本原因:

由苏俄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决定。

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

4、评价

必要性:

在严重的社会危机形势下为巩固政权而进行的经济政策的调整

作用:

积极方面:

(1)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迅速恢复(1925年),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是列宁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探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消极方面:

领导人对这种政策的必要性和长期性认识不足,以致后来过早地终止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

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

1、背景:

出示材料:

“1924年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此时的苏联处于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之中,孤立无援,国内工业生产极其落后,到1928年,苏联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是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完成。

——《大国崛起》

思考:

材料反映了苏联什么国情?

提示: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和包围;生产力发展水平落后。

2、内容: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

斯大林时代:

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展示材料:

材料一:

苏联的五年计划建设

名称

时间

主要成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

 1928年-1932年

 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

第二个五年计划

 1933年-1937年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第三个五年计划

 1938年起实行,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

材料二: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的很苦。

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的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

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吃米,又要马儿跑的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美国新闻记者林肯·斯蒂芬斯从苏联归来后说:

“我看到了未来,它行得通。

材料四:

永恒的惊叹号:

1991年,克里姆林宫的红旗悄然落下,红色的年轮在大国兴起的舞台上刻写了74圈。

合作探究:

6.请从以上四则材料谈谈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设给苏联和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设计思路:

本环节内容的学习,有助于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立,是人类历史的进步,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借鉴,但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合作探究:

6.

提示:

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称为工业强国;对农民剥夺太多;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提供经验;是苏联解体的根源。

3、评价:

斯大林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功绩,也存在很多弊端。

(1)积极:

①通过两个五年计划,迅速实现工业化,苏联称为工业强国。

②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为后来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③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在扫除文盲的基础上,国家培养了大批各方面的专家。

④斯大林模式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

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2)弊端:

①政治上:

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导致社会缺乏民主,造成个人的高度专权;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盛行。

②经济上: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制地方和企业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结论:

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

四、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出示材料:

 材料一:

邓小平说: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

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见教材的课后“阅读与思考”

材料二:

邓小平说: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课后“阅读与思考”

材料三:

我们要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增加全民所得。

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

这就叫社会主义。

合作探究:

7.请同学们讨论,邓小平如何为社会主义把脉的?

(设计思路:

最后这个问题,既是升华,也让学生认识到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要性,同时认识到在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历程中我们还任重道远。

合作探究:

7

提示: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经济生产模式应因时而变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十月革命的胜利,宣告了苏联的诞生,为巩固新生政权,苏俄采取战士共产主义政策,这一政策对击退国内外敌人的进攻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但被后来的苏联领导人过早地终止了。

20世纪3、40年

代,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确立了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农业集体化运动的经济建设方针,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严重失误,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日益阻碍苏联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种模式的日益僵化,最终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对照学案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20世纪30年代苏联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苏联人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斯大林去世后,以后的历代领导人都对这种经济模式进行了改革,他们是如何进行改革的呢?

下一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请同学们认真复习本课,研读斯大林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导学案掌握斯大林后的各位领导人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并弄清这些改革与斯大林的关系。

九、板书设计

一、马克思关于社会主义的设想

二、列宁对于社会主义的探索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2、内容:

3、特点:

4、评价: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2、内容:

3、特点:

4、评价:

三、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的探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确立

1、背景:

2、内容:

3、评价:

四、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十、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中参考了其他老师的构思,结合本校学生的特点将教材内容进行了一定的整合,使之思路更清晰,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

教学过程中注意设问和反思,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

 

【导学案】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内容标准

学习要求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

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3.体会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勇气和创造精神。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列举“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2.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二、预习内容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

2、目的:

3、内容: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必要性):

2、内容:

 

3、作用: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

 

2、内容:

 

3、评价: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

2.了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

3.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4.了解“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

5.认识“斯大林模式”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重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二、学习过程

1、课前预习检查,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

指名

学生阅读回答预习所列问题。

2、合作探究

探究一: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原来打算直接我们原

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的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摘自《列宁选集》

材料二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这个结果是什么呢?

结果就是,把市场,实际上就等于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这是一个重大突破。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

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四1985年8月28日,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曾经说到:

“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现实生活证明我们犯了错误”是指什么?

(1分)列宁的初衷与现实发生矛盾的根源是什么?

(1分)

(2)材料二所说的俄国“能够拄着拐杖走动”得益于什么政策?

(1分)为什么说它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

(1分)

(3)材料三中“市场经济”出现的问题集中表现哪一历史事件?

(1分)有何影响?

(2分)材料中的“他”所开创的市场经济新模式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1分)

(4)材料四中“苏联模式”对苏联经济发展有何消极影响?

(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吸取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采取的重大举措(3分)。

(5)材料二、三、四从本质上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现代化模式,简要指出它们的相同之处及本质区别(2分)。

当堂检测

1.1920年,苏俄农民中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它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

A.保障了农民的利益B.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

C.实行了军事化措施D.取消了自由贸易制度

2.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历史作用时,首先应看它是否有利于()

A.集中人力、物力投入战争B.把革命理想变为现实

C.促进生产的恢复与发展D.维护新生政权的

3.1921年苏俄实行的新经济政策()

A.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逐步战胜资本主义B.是苏联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长期方针

C.恢复了自由贸易和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D.是苏联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成熟的表现

4.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

“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迟了,那就要失败。

”他强调苏联有限发展重工业,就外部环境而言,是因为()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B.苏联处于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

C.冷战格局的形成D.社会主义阵营的出现

5.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A.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B.是苏联当时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政治状况的产物

C.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结束

【课后练习与提高】

一、选择题

【巩固练习】  1.小说《静静的顿河》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

“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

把我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连小石磨都抬走啦,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

”。

士兵的话主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余粮收集制          B.企业国有政策     C.粮食税               D.劳动义务制

2、用粮食税取代余粮

收集制,最大的作用在于

A、提高了农民的生产

积极性  B、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C、为工业化奠定了基础                D、极大地巩固了工农联盟

3、“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

”究其共同原因,主要是    

A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第一位       B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

C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         D所制定的目标远远落后于生产力发展水平

4、新经济政策规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外国和本国的资本家经营,这表明

A.  布尔什维克党开始着眼于解决经济困难  B.苏俄政府决定充分利用外资发展民族工业

C.布尔什维克党开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使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

D.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5苏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相比,三者的相似之处表现在

A.采取多种形式的国有化政策        B.利用国家政权直接干预经济

C.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    D.

尽力保持自由企业制度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宁逝世后,苏联党内围绕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问题多次发生争论。

20年代末斯大林和另一位苏联领导人布哈林进行了激烈的论争,下面是双方的主要观点:

关于农业问题:

布哈林认为,从长远观点看,需要改造个体农业,但必须在个体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进行。

只要国家政策得当,个体农业还有很大潜力。

斯大林认为,个体农民不能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新经济政策时期产生了富农囤积粮食、投机倒把的问题。

因此,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改变农村所有制形式。

关于工业化问题:

布哈林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国民经济要平衡发展,否则也会出现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