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4951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54.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docx

高三一轮综合试题集锦

12.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这两种制度”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

    C.科举制和郡县制                   D.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

 

39.阅读下列材料,加深对中国工商业发展史的认识。

材料一中国传统政治上节制资本的政策,从汉到清,都沿袭着。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而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柏树皆弃为不材,洋铁、洋针、洋钉入中国,而业冶者多无事投闲……华民生计,皆为所夺矣。

——(清)郑观应:

《盛世危言》卷七

材料三在中国和西方道路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并不容易,但是对外开放带来了中西的杂交优势和思想的复兴,它们随着时间的推移将重新塑造中国。

——(美)傅高义:

《邓小平时代》

(1)材料一中“中国传统政治上节制资本的政策”是指什么政策?

简要分析从汉到清中国传统政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6分)

(2)阅读材料二,结合时代大背景,分析中国东南数省经济发生的重大变动及其带来的历史影响。

(10分)

(3)结合所学知识,从主动融入世界经济的角度概述对外开放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重新塑造中国”的?

(10分)

14.

(1)含义:

重农抑商政策。

(2分)影响: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保护了农耕经济的发展并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历代王朝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而新的经济因素和生产方式的萌芽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

(4分)

(2)变化:

西方工业产品占领市场;家庭和城市手工业受到破坏,手工业者大量失业;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4分)影响:

中国经济正常发展进程被打断;经济主权受到损害;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6分)

(3)①形成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首先从设立经济特区开始。

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有利推定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6分)②加入地区性和全球性贸易组织:

1991年中国同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一起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分)

38.(2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明时,中国政治上已明显比西方落后。

(清朝)康乾历称“盛世”,但生产力并无根本性进步,乾隆晚期,国运已现衰象。

几百年欧洲每个世纪都有创造。

中西发展趋势上差异,已十分昭然。

   ——陈乐民《欧洲与中国》

材料二 “1862年附设于总理衙门的京师同文馆,三十年间译著近两百种……延聘法国毕利干教授化学,英国德贞教授解剖学。

”“19世纪中期以后传入的西学,举凡近代西方的工程技术、科学理论、民主思想……统统展示在中国人面前……资产阶级新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各个阶层、政治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同传统文化进行着多角度、多层面的较量,并以其自身具有的相对高势能,不可逆转地占据了优势。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第3版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在政策和增长上经历了以1978年为界的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中国慢于世界总体经济的增长。

1978年后效率提高和生产率显著改善。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试对中西社会从17世纪至19世纪前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的不同发展趋势加以比较。

(12分)

(2)据材料二,归纳晚清民初西学东渐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史实说明之。

(12分)

(3)结合材料三,说明“第一阶段中国慢于世界总体经济的增长”的政策因素。

(4分)

39.(1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年以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

……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廷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技术革新向前推动了这个进程,使得浩如烟海的信息、图像、钱币、股票和其他可通过数字转换的东西得以即时传递。

……许多具有全球化经济特色的交易逃避了各国政府的控制,或者只受到最低限度的管理。

既然国界对一些大公司的交易和许多支撑全球经济的金融过程越来越无关紧要,那么人们关注的重点就会从国家间关系转向全球关系。

——克罗卡特《反美主义与全球秩序》

材料三 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并没有完全陷入被动,正是它们在经济领域中的积极活动才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开放以及全球经济的整合。

……而事实也证明国家对迅猛的全球化进程,并没有茫然无措,相反,正在积极地调整既有的决策方式、政策选择以及行为轨迹。

——杨雪冬《全球化:

西方理论前沿》 

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

(4分)

(2)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经济全球化中民族国家的处境”问题多有争论。

请以史实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4分)

(3)对于“经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职能”这一话题,材料三的观点更容易引起发展中国家的共鸣。

试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10分)(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38.(28分)

(1)(12分)①中国明清两朝在政治上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2分),而西方政治上逐渐确立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2分);

②中国在经济上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变革,仍以自然经济为主,实行“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2分)西方则进行了工业革命,经济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并继续殖民扩张的道路(2分);

③中国在明末清初产生了批判继承儒家的思想,但影响并不广泛,明清中国社会的思想主流仍以理学为主体(2分);西方17 世纪末以来产生了启蒙思想,并影响广泛(2分)。

(2)(12分)特点:

①西学的传播渠道多。

(2分)采用西式学堂;西学书籍;外籍教师;留学生等形式。

(2分)

②(4分)西学的内容更广泛。

(2分)主要体现在科学技术;民主思想;政治制度:

社会风俗等领域。

(2分)

③西学传播影响深刻。

(2分)促进了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政治变革;经济发展;促进近代化等。

(2分)

(每项特点和说明各2分,每个特点用两例史实说明,史实具体的也可。

(3)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缺乏对外经济交流。

(2分);受到左倾思想的影响,先后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造成经济建设的巨大破坏与曲折(2分)。

39.(18分)

(1)(4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工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促进交通、通讯工具的改进,提供联结纽带;殖民扩张等,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4分,答出2点即可)

(2)(4分)史实: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

(2分)

说明:

这些超国家的国际经济组织在世界经济整合和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并促使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民族国家的功能相对衰退。

(2分)

(3)(10分)评分标准:

采点评分与分层评分相结合。

①观点恰当得2分。

②论证过程得6分;有论证过程文字得2分;基本合理得4分;论证合理,层次清晰,逻辑性强,得6分。

言之成理即可,不拘泥于答案。

③结论得当得2分。

实例:

观点: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没有弱化民族国家的职能。

论证:

经济全球化发展中,民族国家仍然是非常积极、非常重要的推动者,例如中国在1992年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有利于世界经济的整合和发展;经济全球化面临环境污染、恐怖主义、能源危机等问题,也需要各国政府加强合作;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中,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起了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利益面临更多威胁,发展中国家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体制和技术创新,完善产业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

结论:

发展中国家既要积极投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去,也要坚定地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

38.(26分)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需要长期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69-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

1869-1894

1894-1908

1908-1920

1920-1936

国内生产商品

0.97

3.51

11.37

3.81

进口洋货净值

3.59

6.53

5.65

1.72

合计

1.25

4.02

10.46

3.60

注释:

市场商品量包括国内生产(含在华外商工厂生产)商品、进口商品。

——吴承明《中国的现代化:

市场与社会》

材料二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

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不考虑全球化的问题,关起门来自搞一套,因而对外部资源、模式和市场的利用极其有限,也影响了现代化的发展速度。

改革开放以后,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从而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述上表所反映的近代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变化的轨迹,举例说明导致1920-1936年中国市场商品量年均增长率异常的国际因素。

(10分)

(2)比较材料二、三,概括指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之处,简释形成这种现象的国际因素。

(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外交角度说明我国“实现了现代化进程的全球化与中国化的合理结合”。

(8分)

38.(26分)

(1)轨迹:

从小幅增长到大幅度提高、又大幅回落。

(6分)

因素:

1931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29爆发世界性经济危机。

(4分)(其它言之成理的回答也可酌情给分)

(2)落差:

材料二主张学习一切国家,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长处,材料三表明,事实上在改革开放前中国现代化建设基本处于封闭状态。

(4分)

因素:

两极格局下,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实行“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中苏关系破裂。

(4分)ks5u

(3)经济上,初步形成了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入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参与全球化的世界经济。

(4分)外交上,制定独立自主的不结盟外交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推进新型区域合作。

(4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38.(24分)山东枣庄诞生的中兴公司是中国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创与转型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开办峄县中兴矿局;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二辉煌与停滞

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

“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

”至1936年底,中兴

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

1938年,日军侵占枣庄。

中兴煤矿公司被日本三井株式会社攫取,八年间有4000多名矿工死于日本侵

略者“以人换煤”的法西期血腥政策之下。

材料三新生与跨越

1952年,中兴公司实行公私合营,中兴公司转变成枣庄煤矿,生产得以恢复。

1999年,枣庄煤矿由于资源枯竭,关井破产重组为新中兴公司。

如今,企业已在美国、拉丁美洲、非洲及

欧洲积极拓展业务,一个现代化跨国公司正在形成。

——据梁志旺《“一个活着的民族工业发展史”——枣庄“百年中兴”》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兴公司实现转型的原因。

(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影响中兴公司发展的因素。

(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兴公司性质发生丁哪些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兴公司实现“跨越”的原因。

(10分)

38.(26分)图书的历史折射了文明的演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多数学者认为雕版印刷创始于隋唐之际。

唐代印刷活动主要用于印刷佛经、教材等书籍。

《金刚经》由7张麻纸连成,印有楷体经文,图文精美。

造纸中心成都、江浙一带成为印刷业较为发达地区。

唐代后期,雕版印刷术已相当普及,印刷的书籍作为商品开始普及。

据日本九世纪末史书记载,当时日本所存汉文图书多达一万六千余卷。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推动唐代印刷业发展的因素,概述唐代图书传播的积极影响。

(10分)

材料二1773年,乾隆帝下诏设馆纂修《四库全书》,历时17年,主要囊括了我国清代乾隆以前的历史、政治、宗教、哲学、天象、文艺等内容。

乾隆帝趁编书之际,查禁焚毁书籍、石刻等,其数量几与《四库全书》中保存的相当。

——摘编自王家范等编著《大学中国史》等

1751—1772年狄德罗主持出版了《百科全书》二十八卷,无论在自然科学方面,还是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它都代表了18世纪的最高学术水平。

有学者统计,1789年以前,欧洲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

——摘编自罗芃等著《法国文化史》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四库全书》和《百科全书》在社会影响方面的不同点。

(8分)

材料三1850—1904年中国译著概况简表

时期

译著类别

译著来源

总计

应用

科学

自然

科学

历史

地理

社会

科学

哲学

艺术

英美

日本

1850—1899

40%

30%

10%

8%

3.5%

85%

15%

567种

1902—1904

10.5%

21%

24%

25.5%

11.3%

16.8%

62.2%

573种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1850—1904年中国译著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这一变化的认识。

(8分)

38.(26分)

(1)因素:

唐代社会经济繁荣;佛教兴盛(或科举制度发展);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普及;纸张的大量生产(或楷书的成熟)。

(6分。

任答其中三点,即得6分。

)积极影响:

推动了唐代文化的发展和对外传播(4分)

(2)不同点:

《四库全书》整理和保存了传统文化,同时也禁锢了思想;《百科全书》广泛传播先进知识,促进思想解放。

(8分)

(3)变化:

译著内容从以应用和自然科学为主向以人文和社会科学为主转换;译著来源由以英美为主向以日本为主转变。

(4分)认识:

这一变化始终以救亡图存、富国强民为主旨;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意识觉醒推动了中国对西方认识的深入;认识的深入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4分。

任答其中两点,即得4分;其他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39.(26分)合作与对抗是全球化进程中的重要主题之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列强对外贸易大事记

时间

主要事件

1921年

英国实行“保护工业法”,规定了高额进口税。

此后,法、德、意等国也提高了工业品和农产品的进口税率。

1927年

世界经济会议召开,再次讨论取消对外贸易限制等问题。

由于美、英等国之间的矛盾,会议未达成协议。

1930年

美国国会通过法令提高了890种商品的进口税率。

诸列强纷纷仿效。

30年代

英、法、美等国实行进口定额制度,由政府对绝大多数进出口商品颁发许可证。

英、德、法、美等国由政府出面直接向外国进口商提供信贷,条件是贷款必须用于购买贷款国的指定商品,以扩大商品外销。

——摘编自宋则行樊亢《世界经济史(中卷)》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列强对外贸易的三种主要举措,并简述其对三十年代后期国际局势的重要影响。

(7分)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治家和商界的重要人物希望建立符合他们利益的国际贸易体系,他们推动取消了阻碍自由贸易的制约性贸易准则。

苏联没有参加任何战后贸易谈判,其国际商业活动主要限于其东欧卫星国集团。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全球经济格局的特点,并简要

评价。

(13分)

(3)国际学术界对全球化的认识争论激烈。

其中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只是一个神话,当今的全球经济是虚构的。

你是否赞成这种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

(6分。

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

39.(26分)

(1)举措:

保护关税(或“提高关税”、“提高进口税率”);限制外贸数量(或“限制进口”);支持商品外销(或“加强出口”)。

(3分)影响:

加剧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客观上推动了二战的爆发。

(4分)

(2)特点:

形成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社会主义市场并存。

(4分)评价: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欧美国家经济、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从全球范围看,世界市场处于分裂状态,它推动并强化了美苏冷战。

(9分)

(3)①赞成。

(2分)理由:

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国际体系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

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大力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掠夺和剥削发展中国家。

(4分。

其他言之成理,同等给分。

)②反对。

(2分)理由:

全球化已经成为客观事实。

如WTO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它的成立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4分。

其他言之成理,同等给分。

21.(14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或多或少的都存在着,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

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潘楼东街巷》

材料二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所积蓄,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王世贞《弇州四部稿》卷六一《赠程君五十序》

材料三今闽省向销之江浙棉布及洋货等物,因被英夷所占,不克畅销,纵使竭力招徕,而全省之一隅之地,民间服用无多,又不克转鬻他省.揆之事势,断不能使华夷两货,并用兼行,是即有愿往江浙等省贩货之人,而销既不多,势必裹足;况现在商俱疲乏,更属招之不前。

——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第一卷

材料四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

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

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邓小平《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1985年10月23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市场发展的特点。

材料二反映了明代市场出现了怎样的新发展?

(6分)

(2)材料三反映了近代中国市场出现了什么新现象?

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分)

(3)概括材料四的主要观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是怎样实现这一观点的。

(4分)

【答案】

(1)宋代:

市打破时间、空间限制,市场扩大;有饮食服务设施;(3分)明代:

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商人积累了雄厚的商业资本,多用于投资,经营活动遍及全国各地。

(3分)

(2)新现象:

西方工业品充斥东南沿海市场,传统手工业品滞销;(2分)变化: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分)

(3)观点:

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加速经济发展。

(1分)过程:

邓小平南方谈话奠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21世纪初,我国初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分)

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仅用数学便得到如此严格的证明,这使我心中充满又惊又喜的感觉。

……大炮和破击炮轰击时,最大射程(即炮弹发射的最远距离),是在仰角45度时获得的……但是要理解为什么发生这种情况,这比从别人那里得到证据甚至反复实验得到的证据重要的多……通过探索原因而达到对某一效应的理解会使人顿开茅塞,从而使理解和确证其他事实无须再借助实验,目前的例子恰好证明了这一点……

──伽利略《关于两门新科学的对话》

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各个领域开始了对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的反叛和进攻,而科学自身的每一个胜利又都是对宗教教义和传统观念的致命打击与否定。

随着各门科学的发展,一种以静观反思代替盲目信仰、以经验事实为依据代替经验古训的怀疑批判的近代理性精神产生了。

……人们热烈地崇尚以科学为代表的理性,在欧洲大地形成了一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沈之兴、张幼香主编《西方文化史》

材料三当法国革命使这个理性的社会和这个理性的国家成为现实的时候,新制度就表明,不论它较之旧制度如何合理,却决不是绝对合乎理性的。

理性的国家完全破产了。

卢梭的社会契约在恐怖时代获得了实现,对自己的政治能力丧失了信心的市民等级,为了摆脱这种恐怖,起初求助于腐败的督政府,最后则托庇于拿破仑的专制统治。

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指出这一观点的主要历史价值。

(4分)

(2)据材料二,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对欧洲思想领域产生什么影响?

试举例说明新思潮对欧美社会革命的作用。

(4分)

(3)材料三中,作者对由理性主义指导建立起来的社会是什么看法?

试举两例文艺作品佐证这一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

(4分)

(4)综合上述材料,我们应该怎样认识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社会的关系?

(2分)

【答案】

(1)观点:

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应是观察实验与数学相结合。

历史价值:

推动了经典力学的发展,也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4分)

(2)影响:

批判封建神学,形成理性主义思潮。

(2分)举例: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

股强劲的理性主义思潮,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可以得出近代自然科学形成对欧洲思想领域产生的影响。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

法国大革命推翻了专制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北美殖民地在启蒙思

A【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严复尖锐批判中国专制政体:

“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不独国主君上之权为无限也,乃至寻常一守宰,于其所治,实皆兼三权(行、宪、政)而领之”,故无公正可言。

他主张“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设议院于京师,而今天下郡县各公举其守宰”。

他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

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

他主张通过鼓民力、新民德、开民智,逐步使国家走上民主法制之路。

——摘编自王栻主编《严复集》

材料二夫皇上既知法之当变矣,既以康有为之言为然矣,而为能断然行之。

必有藉于群众之议者何也,盖知西后之相忌,故欲藉众议以行之,明此事非出于室上及康有为之私见也。

而诸臣之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