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5149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docx

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

2019年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

(一)阅读下面的名言警句,按要求作文。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

这个社会尊重那些为它尽到责任的人。

(梁启超)

我们不应该虚度人生,应该能够说:

“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居里夫人)

这些语句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

可选其中一则,或几则兼顾,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

自拟题目;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要有真情实感;

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参考例文:

尽力而为就好

“什么?

你给我报了3000米长跑?

”我惊讶地问道,“嗯,我认为你是很有潜力的。

”同桌不以为然地说道。

就算我有一百个不愿意也没用,只能每天硬着头皮去训练。

每天早上操场上都会传来教练雷鸣般的喊声:

“后面的跟住啊,是不是早上没吃饭啊!

”我跟在队伍后面,腿已经快不听使唤了,终于,我停下了脚步。

这时,教练跑了过来,“咋了,难受啊?

当时你班同学给你报名,我以为你有多厉害呢,也不过如此,你明天不用来了!

”我怏怏不乐地回到了班。

下课后,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说道:

“怎么了,听体育老师说你不想参加长跑了?

”我回答道:

“嗯。

”老师说:

“你是胜利欲太强,怕发挥不好给班级丢脸吧?

”我点了点头。

这时,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微笑着对我说:

“老师认为你是很有实力的,为什么不去尝试呢?

”看着老师充满期待的眼神,我用力地点了点头。

就这样,我又一次加入了训练的队伍,每天早出晚归,挥汗如雨,运动场上留下了我拼搏的足迹。

终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将要上场的我摩拳擦掌,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这时,老师走了过来,拍拍我的后背说:

“别紧张,尽力而为就好。

比赛开始了,不一会儿我就利用自己腿长的优势落下他们很远,我处于领先的位置。

但我也同时犯下一个错误,我在前面用力过多,所以到最后有些力不从心了。

我的速度越来越慢,不经意间已有三个人超过了我,这时,我听见了全班同学为我加油呐喊的声音,顿时感觉浑身又充满了力量,我咬着牙奋力奔跑,最后,我超过了一个人,取得了本次比赛的第三名。

比赛结束了,领完奖的我蹲在操场上哭了起来,这时,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向我走来,老师说:

“取得这个名次已经很好了,记住,不能永远第一,只要尽力而为就好!

”听了老师的话我笑了,老师和同学们都笑了。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距的,我们可以通过努力缩小差距,但不要为难自己,凡事只要尽力而为就好,问题是,你尽力了吗?

【解析】材料作文,仔细阅读材料。

三则材料都强调了“为”,也就是说对待任何事情都要身体力行、要有所行动,这样才能走向成功,被社会所认可和尊重,过这样的生活才不算虚度人生。

任何一项事业都要靠实践去完成,成功的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去走,永远沉浸在美妙的幻想中,那只会一事无成。

以此为立意,构思写作即可。

可以记叙,叙述一件“尽力而为”的事,做后写出感悟。

可以议论,确定的观点,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等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点睛】材料作文写作时要善于在原材料中提炼立意,分析材料是关键,须鞭辟入里,要为立意、行文作铺垫。

写成记叙文,要善于用事件及人物的言行来彰显人物的个性,突出人物的精神品质。

也要善于旁征博引经典的诗文、歌词名句或名言警句来帮助抒发感情。

写议论文,注意恰当处理论点、论据,论证三者之间的关系。

采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

(二)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半命题作文

一份约定,或关乎友谊,或关乎亲情,或关乎过往,或关乎未来……你曾经与谁约定?

又将这份约定镌刻在何处?

请以“镌刻在的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2)自命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童话大王郑渊洁去参加笔会,有位作家在发言时,大谈自己读了很多书,此人在说完一位外国作家的书后,问郑渊洁:

“你知道这本书吗?

”郑渊洁摇了摇头说:

“不知道。

世界那么大,知识那么多,谁都不可能全知道。

“说‘不知道’”体现了一种态度、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胸怀……

请你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悟,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与人名。

【答案】

镌刻在作业本上的约定

小学三年级时,教语文的林老师成了我们的班主任。

林老师批作业有个習惯:

时常在作业后面写下一长串评语,以此鼓励我们努力向上。

有一回,我的作业字迹潦草,林老师这样批注:

“此次作业写得很认真!

但是与上回相比,稍微下降了那么一点点,要努力哟!

对于林老师这次不温不火的批评,我满心温暖,发誓不再犯类似的错误。

谁知,父亲看后,眉头一皱,大笔一挥,竟在老师的批语后面续写了一句评语:

“稍微下降了那么一点点,意味着退后了十万八千里,小问题暴露出大毛病,若不尽快改正,后果堪忧!

次日,林老师将作业本发下来,我迫不及待地翻阅,只见林老师在父亲的评语后面回复:

“有一种‘后退’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令郎表面上后退,实则进步,假以时日,必将取得优异成绩,且拭目以待。

面对林老师的批语,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

我觉得林老师给了我莫大的信心和勇气,她在用另一种方式鼓励我。

然而,父亲并不服气,继续在我的作业本上与林老师展开论战,他如此写道:

“愚以为,为人师者,应严字当头,直陈缺陷,该批则批,决不姑息迁就平日之小错,方能获取学业之大成。

如若不然,将误人子弟也。

看着父亲的“神回复”,我吓了一跳。

当时虽年幼,却也知道父亲这段话并不是什么“好词好句”,而是暗含讥讽。

这样的批语,怎么能让老师看呢?

犹豫良久,我还是鼓起勇气把作业本交给了林老师。

林老师居然不恼,而是笑呵呵地继续回复……就这样,父亲和林老师以我的作业本为阵地,展开了一轮接一轮的辩论,竟然持续了一个多月。

在那段日子里,我一有时间便翻阅那个作业本,默念着父亲和林老师的篇篇辩词。

时日一久,竟有了不一样的收获,在学习态度、方法以及为人处事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观。

多年以后,我已记不清那场辩论的最终结果,那个充满父亲和林老师教育思想和观点的作业本,亦在走南闯北的奔波中散佚。

然而,自那场长久的辩论结束之后,父亲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我有了错误不再狂风暴雨式地批评,而是宽严相济,循循善诱。

可以据此推测,父亲败给了林老师。

但是父亲一直不承认他的“失败”。

值得一提的是,我上了大学后才知道一个“密约”:

父亲和林老师是大学同学,他们之间有一个“约定”,不能让孩子过早知道大人之间的“关系”,否则的话,孩子会因为这层“关系”而产生一种虚妄的优越感,于成长极为不利。

这些年来,我时常想起父亲和林老师的“密约”,以及他们在我的作业本上的“神回复”。

我知道,他们在不动声色中向我灌输着为人处事的道理,犹如春风化雨,为我注入了努力学习的力量,点缀着我的童年、我的人生。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能力。

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

一般地说,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内容。

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或明确了写作的中心。

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

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

半命题“镌刻在_____的约定”有丰富的延展性,是个大而化之的题目。

可以写实,亲情、友情皆可。

也可以务虚,心灵之约,侧重于痛并快乐着的自我成长,收获爱与责任和勇气等等。

“约定”是承诺、信用、坚守的意思;补题也较简单,如心底的、小树上的、夏天的、花架下等。

文章应写成以记事的记叙文。

选材时要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选取真实典型的素材。

立意要积极向上。

行文中要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清楚“我”和谁之间的“约定”,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

要运用细节描写,突出文章主题。

语言要生动流畅,表达出真情实感。

(2)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的分析、整合、写作能力。

材料作文一方面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材料,从材料中提炼出主旨;另一方面要求学生根据主旨,自选角度进行写作,切不可偏题。

这是一道组合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说‘不知道’”体现了一种态度、一种品质、一种精神、一种胸怀……”立意角度:

要敢于说“不知道”。

“不知道”这三个字普普通通,大家都会写、会念,可是到了真该要说它的时候,有些人往往就不敢说了。

原因是什么呢?

是怕给人留下“笨”的坏印象,也有可能是怕被别人笑话。

但是这很多个“不知道”日积月累,往往就成了我们前进的障碍。

举个例子,孔子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不但博学多才,而且非常诚实谦虚。

有一次当两个孩子请教孔子“太阳什么时候离我们近、什么时候离我们远?

”时,孔子实事求是地说“不知道”。

两个孩子非常惊讶,说:

“先生这么一个大人物,怎么会不知道呢?

”孔子说“我确实不知道。

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才是诚实的态度。

”连孔子这样的大学问家都有不知道的问题,并且能承认自己不知道,更何况我们。

其实在学习上、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碰到很多“不知道”的事情,“不知道”其实并不可怕,也不必害羞,可怕的是明明不知道,却要不懂装懂,甚至闹出笑话,这才是让人脸红。

我们应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敢于说“不知道”。

这样审题后考生就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文体,来写这篇作文。

注意要自拟题目,还要注意选材和构思的新颖。

(三)请以“你的样子,真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你微笑的样子,真美

你笑起来,春风十里,总不如你。

——题记

天气冷极了,随意地哈一口气,都有白茫茫的雾气。

宿舍里只有我和你。

“咳咳……”我的身体一向不好,碰上这样寒冷的天气,真可谓“雪上加霜”。

你的目光落在我身上,眼神中有毫不掩饰的担忧和心疼。

我别过脸去。

你知道这样会伤了我敏感的自尊心,于是忙装作不在意地转过身子,在柜子里翻找着什么。

柜子里,衣服,水果与两瓶牛奶整整齐齐地摆在一起。

陆陆续续有人回来了,不一会儿,宿舍里便充满了欢声笑语。

我在自己的床上,静静地注视着她们。

忽然,你轻轻地坐到我身边,紧接着一瓶伊利牌香草味牛奶被放到我手里。

蓝白色的圆筒瓶子,小巧玲珑的,很可爱。

我有些惊诧地抬起头,只见你有些局促,有些期待地望着我,手指不住地绞着衣角,看起来像只小兔子。

我下意识的回头望了望其他宿舍成员,他们继续说笑着,几个人望了望我,又慌慌张张地转过头去。

我犹豫了一下,对上你的眼眸--那是怎样清澈明亮的一双眼眸!

一定是有人在里面洒满了星星,才会如此美丽。

我缓缓旋开盖子,将瓶口凑到嘴边,啜饮了一口。

香醇的牛奶犹如丝绸一般柔滑,迅速地滑过我的舌尖,形成一条绸带,迅速将我的味蕾包裹起来。

浓郁的香草味在舌尖爆裂开来,使人齿间生津,唇齿留香。

我不禁又小啜了几口,忽然间便觉出一种温暖与幸福来。

抬起头,你正小心翼翼的望着我,眼神中满是笑意。

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两个可爱的虎牙。

见我有些忍俊不禁,你看起来有些无措,你们都有些无措,只因太怕触痛了我。

“还笑,也不怕风灌进去虎牙着凉。

你抬头看着我,惊喜的笑了。

我看着你。

你微笑的样子真美,不是吗?

【解析】这是一篇半命题作文,题目是“你的样子,真美”。

这个题目首先要弄清“你”,指的是什么?

可以是自己身边的人——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等;可以是历史的人物——屈原、李白、岳飞、董存瑞等;可以是物——一只小猫,一条小狗,一株小草,一部大书等……“真美”,表达的是欣赏、赞美之情。

可以是外表的美,可以是内在的美,当然选择内在的美来立意文章更为恰当。

具体写作时,从自己记忆中搜索那些道德品质美好的亲朋好友或深有感触的人和那些令人感动的闪光片断,叙写自己的情感体验或感悟,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作文。

体裁上看,这个题目写记叙文或散文相对来说容易些。

【点睛】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是关键,可以说是决定作文成败。

补全题目常用方法:

避生就熟。

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

补题时,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

化大为小。

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点,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入题目。

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

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要用上修辞,使文章题目更灵动,更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四)阅读下列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自身感受或所见所闻,以“爱之心”为题,写一篇文章,记叙、抒情、议论皆可。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

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游子吟》

为防止偷猎者盗走野鸭蛋,钓鱼的老F守在水塘边七天,直到孵出的5只小鸭随鸭妈妈安全游走。

——钓鱼迷的故事

天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爱的奉献》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2)不少于600字;

(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信息。

【答案】范文:

爱之心

生活就像一道亮丽的彩虹,五光十色,色彩丰富。

人们的爱之心就好比是给彩虹颜色的太阳。

一句问候,一杯暖茶,就是给别人最温暖的举动。

我们学校的校门口,有一位摆摊的老奶奶,卖些包饺、饺子、南瓜饼什么的。

晴天还好,一到雨天,那位老奶奶又要照顾锅中的小吃,又不能让自己淋湿,别人来买东西总是把那把又大又重的伞夹用脖子和肩膀夹起来,很是辛苦,而且会夹得脖子和肩膀很痛。

又一次,我和同学一起回家。

同学经过老奶奶的小摊时,停了下来,要买一个包饺和一个南瓜饼。

同学很是自然地帮老奶奶举着那把伞,老奶奶很感激地说了声:

“谢谢你啊。

”“不用谢。

”同学笑着说。

老奶奶也咧开嘴笑了,露出了参差不齐的牙齿。

那位老奶奶肯定是暖在心里啊!

我八岁的时候,有一天放学,我看见校门口有一位老人在乞讨,他的双腿已经断了,跪在一块活动板上。

我看了看,心中很是怜悯。

于是,我将省下的一元早餐钱放在了那位老人活动板上那破败的一只放钱的口杯里。

那位老人一看,忙双手合十,对我鞠了一个躬。

我的泪水在眼眶中打转转——一位比我年长的长辈竟然向我鞠躬,多么不合乎情理和礼仪啊!

我慌忙快步走开,眼眶已经红了。

我走开后不久,还是忍不住回头去看那位跪在活动板上的不能自由活动却已年过六旬的老人。

这时,一个衣着妖艳、打扮华贵的女子从那位老人面前经过,厌恶地看了老人一眼,加快步子,挎着包过了马路。

还有一些不懂事的小孩们,偷偷指着老人嘻嘻哈哈,指手画脚。

我心里很难受:

这些小孩难道不知道爱心是什么?

这些小孩难道不懂“关爱”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还有那位衣着妖艳的妇女,难道不懂“同情”的正确释义?

难道一个伸手的动作,一句关切的问候都不知道该怎么做?

这是在令人气愤!

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在土耳其旅游途中,巴士行经1999年大地震的地方,导游讲述了一个感人而且令人悲伤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地震后的第二天,震后,许多房子都倒塌了,各国来的救援人员不断搜寻着可能的生还者。

两天后,他们在废墟中看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一位母亲,用手撑地,背上顶着不知有多重的石块。

一看到救援人员,她便拼命哭喊:

“快点救我的女儿,我已经撑了两天,我快撑不下去了……”她7岁的小女儿,就躺在她用手撑起的安全空间里。

救援人员大惊,他们卖力地搬移周围的石块,希望尽快解救这对母女。

但是石块那么多,那么重,他们始终无法快速到达她们身边。

救援人员一边哭、一边挖,辛苦的母亲则苦撑着、等待着……更多的人纷纷放下手边的工作投入救援行动。

救援行动从白天进行到深夜,终于,一名高大的救援人员够着了小女孩,将她拉了出来,但是……她已气绝多时。

母亲急切地问:

“我的女儿还活着吗?

”以为女儿还活着,是她苦撑两天唯一的理由和希望。

这名救援人员终于受不了了,他放声大哭:

“对,她还活着,我们现在要把她送到医院急救,然后也要把你送过去!

”他知道,如果母亲听到女儿已死去,必定失去求生的意志,松手让土石压死自己,所以骗了她。

母亲疲惫地笑了,随后,她也被救出送到医院,她的双手一度僵直无法弯曲。

第二天,土耳其很多报纸上都有一幅她用手撑地的照片,标题是:

《这就是母爱》。

爱别人,爱自己!

让自己和身边所有的人都充满爱!

让人间充满爱!

让世界充满爱。

【解析】

这是一道命题作文。

结合所给材料,加以分析确定作文的方向,材料一“爱人者,人恒爱之”说明爱是相互的;材料二提到的是母爱,或者范围再大点可以理解为亲情;材料三说的是对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爱;材料四中是一种对周围其他人的爱。

围绕这四个方向,可以任意选择一个,也可以利用片段的形式综合到一篇文章中。

确定中心后,结合中心选材。

这类文章最适合选择生活中的材料,自己经历的,这样才有真情实感。

重点放在“爱”别人后或被“爱”之后的感受上。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粒种子能长成参天大树,一只丑小鸭可变成美天鹅,一星火种竟致燎原之势,那是梦想、信念和真理的力量;

一帘细雨瞬间平息猛烈的狂风,一抹微笑无声融化心灵的冰雪,一盆洗脚水悄然让辛劳的母亲泪水盈眶,这是真、善、美的力量;

细小的溪流汇成了浩瀚的江河,弱小的水滴穿透了坚硬的岩石,渺小的蚂蚁抱团冲出了火墙的包围,那是日积月累、锲而不舍、同舟共济的力量;

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是勇敢坚韧、不屈不挠、洁身自好精神品格的力量;

……

要求:

以“的力量”为题。

补充题目空缺部分再作文。

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600字。

【答案】

美的力量

古代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说的是音乐美;四大美女“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则讲的是视觉美;陶铸的“如烟往事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则使人感受到了心灵美。

这就是美,超越了思想,穿越了时空,我们无时无处不感受到美的力量。

河北有一首民歌,讲的是孟姜女哭倒了千里长城,这自然是夸张的手法,但它却折射出音乐美的力量。

“朋友,你见过黄河吗……”一首《黄河大合唱》激起了多少英雄儿女对祖国的赤诚之心。

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又奏出了多少人心中的呐喊——我是不会向命运屈服的。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则是奏出了恋爱男女心中的纯情美,听了使人如痴如醉。

听,这就是美的力量。

徐悲鸿的马为人耳熟能详,他的马给人以“遥看群息动,伫立待奔雷”之感,更有“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之平”之意味。

被称为“神秘的微笑”的蒙娜丽莎,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梦幻般的妩媚微笑使多少人陶醉其中。

凡高的自画像,则有“似诉平生不得志”之意。

希腊神话的普罗旺斯则是英俊潇洒,风度翩翩,迷倒众多女神。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塑通过健美的肌肉线条,凝聚的目光传达着作者对这位英勇少年的赞美。

站在敦煌飞天的的壁画前,我自豪,13亿中国人在今天终于实现了飞天的梦想,茫茫宇宙也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

欣赏着T台上模特儿展示的华美的丝绸服装,我的思绪飞向茫茫大漠,我仿佛看到了古丝绸之路上满载丝绸和瓷器的驼队在穿越时空,这条风沙漫漫的古道把古老的中国文化传向世界。

看,这就是美的力量。

我曾思索过什么是心灵美。

我想,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是一种心灵美;像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一种心灵美;像徐本禹那样不求名利,把青春献给西部农村教育事业是一种心灵美;像汶川大地震中的救灾英雄那样,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抢救伤员是一种心灵美……再多的言辞也无法描绘出心灵美的全部,但你可以用心感受出它给你的冲击与震撼。

美是一种力量,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是美的力量让我们明辨出善与恶,是美的力量使我们感受到情与感。

拜美所赐,我们心中不再孤独;拜美所赐,我们心中充满光明。

【解析】

此文是半命题作文。

物理学认为,力是能改变物体的原有运动状态和方向的原因。

其实,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成长和变化,无一不是缘于一种力量。

一幕场景、一句话、一本书,乃至一首歌、一部电影、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瞬间等等,只要它使心灵颤动,使心智变化,都可以成为文章的写作内容。

所以,我们可以写“真、善、美的力量”、“梦想、信念和真理的力量”、“知识的力量”、“坚韧的力量”,可以写“勇敢坚韧、不屈不挠、洁身自好精神品格的力量”、“雨滴的力量”、“微笑的力量”、“背影的力量”,更可以写“那句话的力量”、“眼睛的力量”、“阳光的力量”、“痛苦的力量”、“失败的力量”等。

所谓“力量”,是感动,是震撼,是启发,是联想……更是成长、进步,感悟……确定写作对象时,要注意以小见大。

写母爱,可以是“牛奶的力量”,“白发的力量”等,这远比“母爱的力量”更脱俗,更能打动人。

要善于抓住细节,不仅要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更要写出自己的心灵感觉。

在内容丰富的同时,更要注意中心的明确,主题的深刻。

【点睛】

半命题作文,补全题目常用方法:

避生就熟。

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

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

补全题目,首先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化大为小。

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

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大”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小”的题目;运用修辞手法。

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可运用上修辞,使文章灵动,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2019年中考考场作文赏析(10篇)

(六)题目:

就该这么做

要求:

文体不限;

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30行);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学校名和地名。

【答案】

就该这么做

夕阳的余晖洒在街道上,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金色的光辉。

每到这个时刻脑海里都会一次次闪过他的身影,不禁思绪万千……

手里一大袋零食“沙啦啦”地响着,快活的我从超市走了出来,兜里的钱使我兴奋不已,脑子里浮现出了炸鸡和可乐。

路过拐角处时,前面的街道大树下挤满了人,好奇心过盛的我二话不说就走向了那个地方。

好不容易挤到了人群中央,只听到有人说:

“哎!

真是可怜”,“一个老人,一个孩子,艰辛呐”。

到底什么事引发这么多感叹呢?

难道死人呐?

不不不,肯定不能。

好奇心再次催促我向着人群中挤进去。

眼前的一幕却让我十分震惊——大树下,一个看似有两岁的小女孩在地上玩着树叶,凛冽的寒风吹着她的面旁,一件单薄的衬衣当然抵不住刺骨的寒风。

更让人揪心的是,她那雪白的脚丫尽然光溜溜的踩在了冰冷的水泥地面上,在她身旁坐着一位年已花甲的老人。

灰白的头发藏着几根黑丝,一如既往的单薄外衣,面前是一小推车的手工竹制工艺品,而在手工艺品前面放着一张手写的布条:

“本人已有一女,女儿名叫兰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如果不在五岁前替她换心脏就得失去她了。

虽然手术成功率很小,但可怜天下父母心,我还是想抓住最后一线希望。

这是我手工编织的竹制品,请大家快来买,手术费还差很多,希望大家帮帮我啦”!

我揣了揣了兜里的钱,犹豫着要不要也买一个或捐点呢?

忽然想起前几次看到的新闻,说这些人都是自导自演骗钱来的,于是我默默地又把手从口袋抽了回来。

临近下午,围观的人随之减少了,母女俩还在寒风中等待着更多的好心人来购买她们的手工艺品。

我走到了一旁的公交站,也准备等车回家,久久地注视着这对母女。

突然,小女孩跪倒了下来,晕了过去。

她的母亲大惊失色,连忙冲过去抱住她的女儿,撕心裂肺的叫喊着:

“兰儿……兰儿……”一旁的人们自顾自的走着自己的路,自私使他们封闭了自己乐于助人的心,有的人则随之避开。

这当中,一个小伙子经过这里,急忙的停下了电动车。

走向这对母女,有人来帮助她们了。

看得出他是个专业的年轻医生,他连忙给小女孩做了心肺复苏。

起先被自私心封闭的路人也被一个个融化逐步停下了脚步,围在身边焦急地看着他,似乎为小女孩祈祷,有人也蹲下来帮忙。

十分钟过去了,小女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