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517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docx

金抚高速P1标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

中国·江西

金溪至抚州高速公路项目

P1标段

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

 

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七月十八日

环保及水保施工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金溪至抚州高速公路属规划建设的江西省地方加密高速公路,位于抚州市境内,路线呈东西走向;起点位于金溪县城南芳源村附近,设金溪枢纽互通与济广高速相连,终点位于崇岗镇长岗街附近与福银国家高速公路呈十字型交叉,并在此处与抚州至吉安高速公路起点相接,设置抚州南枢纽互通。

沿线经过金溪县、临川区、金巢开发区,全线总长39.583Km(含长链12.57m)。

其中,由我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金抚高速P1合同段,起讫桩号K0+000-K19+000,主线全长19.0Km,总工期20个月,设金溪枢纽互通、琅琚互通、琅琚收费站、琅琚互通连接线,包括路面工程、路基路面排水工程、安全设施、绿化环保设施等。

二、环保及水保工作方针、目标

为把金抚高速建成“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一流高速公路而努力,在施工过程中坚持“不破坏就是最大的保护”的理念,全面规划,合理布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强化管理,严格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环保原则。

坚持做到“少破环、多保护,少扰动、多防护,少污染、多防治”,使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监控项目与监控结果达到设计文件及有关规定,教育培训率100%,贯彻执行率和覆盖率达100%。

努力达到环境友好型工程的要求和创建“规范化管理、新理念设计、环保型施工、优良的品质”的典型示范工程目标。

三、环保及水保管理体系及组织机构

1、管理体系

贯彻执行《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4001-1996),针对工程及环境特点,从人、机、料、法、环、测六个方面,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并保证体系的有效运行。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管理体系图

 

2、环保及水保组织机构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组织机构图

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省金溪至抚州高速公路P1合同段环境保护水土保持领导小组

组长

(项目经理、党支部书记)

苏增乐

副组长(环保工程师)

纪键

副组长

(常务经理)

姚庆敏

副组长

(副经理)

胡立峰

成员

张刚

成员

赵宁博

成员

贺同勤

成员

王家涛

成员

张文涛成员

张刚

成员

刘利星

成员

王方凯

成员

张文

成员

王方凯

成员

刘利星

 

四、施工期间环保及水保措施

1、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金抚高速公路项目为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区高速公路,原生态植被丰富,建设生态高速公路具有得天独厚的天然优势,而对原生态植被的保护与恢复就尤为重要。

我P1合同段主要包括了路面工程、路基排水工程、交通安全设施和路测及中分带绿化工程施工,此外还有未确定数量的施工便道、拌和站、施工营地等临时用地等,施工中会不可避免的引起沿线自然植被的破坏,农田林地占用以及临时用地引起的水土流失。

因此,本合同段在施工过程中要求贯彻一个理念——“最少破坏就是最好的保护”,具体包括:

(1)项目部及施工队营地、拌合站场地选址时,要尽量少的占用农田、果园,尽可能的选用荒坡,灌丛地和劣质土地,还要进行必要的地面硬化处理,设置好污水处理系统,使自然降水排疏通畅,对固体废弃物分类处理,尽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2)施工便道全线统一规划,尽可能利用已有的村道、县道、省道,新开的便道尽量设在征地红线内,必须在线外开建的便道选择植被相对稀疏,生态价值较低的土地进行占用,并首先剥离便道占用范围的表层土,集中堆放再碾压,对树木进行移植保存。

便道硬化且设置必要的排水系统,防止泥水流入农田。

在雨季时注意防止边坡冲刷,易冲刷边坡应以植草或喷浆处理,或者修筑排水沟防止冲刷;在旱季使用便道时洒水除尘,以减少对附近农作物的影响。

对便道边缘不在路面上的树木尽量保留,妨碍车辆通行的伐除树干、保留树墩,以利施工结束后的萌发。

(3)建立临时工程场地台账,包括原地貌及周边环境、施工中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使用过后的整治恢复报告及验收报告。

(4)由于本项目所处地理位置森林植被丰富,我部编制了森林防火预案,在每个施工队驻地配备灭火器材、消防水池,对施工人员进行防火教育,并进行山林火警应急演练。

2、水环境的保护

我处施工期对周边水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生活污水、水稳拌合站拌合混合料时产生的废水。

按照相关污水排放标准规定,各排污场地均要设置排污沟等设施,生活污水需经过检验达标后方可排放。

(1)拌和站等施工场地对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拌和站的污水主要包括拌和楼运转产生的废水、冲洗拌和楼及其他机械的废水等,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泥沙和油污,还有料场材料遮盖不严雨水冲刷产生的污水,这些都会污染河流或地下水体。

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①拌和站设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以外。

②水泥稳定土拌和站、小型混凝土预制场以及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内地面及料场按照《江西省高速公路项目标准化管理指南(工地建设)》硬化,要保持平整、干净、整洁,各种材料要堆放有序、有防护设施。

③料场存放油料的地面进行防渗处理,如采用防渗砼地面、铺防油毡等措施。

在使用过程中,要采取防止油料跑、冒、滴、漏的措施,防止土壤受到污染。

④砂石料冲洗废水其悬浮物含量大,需建沉降池,悬浮物进行沉淀后排放。

部分废水澄清后可用建筑工地洒水防尘。

(2)生活营地对水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①生活区污水和洗车污水,不得排入《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3838-88中所规定的I、II类水域。

排入其它水域时,必须符合相应的水质标准,不符合时要进行水质处理,如油污水应进行隔油处理。

机械和车辆最好由附近专门清洗点或修理点进行清洗和维修。

②根据《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3.4.6的污水排放评价,当取样测试有害成分含量值高于排放标准时,必须进行污水处理。

③生活垃圾堆放点应选择30m范围内无生活用水和渔用水体的废弃沟凹或废弃干塘。

堆放点应无直通沟道与邻地相通。

不得向垃圾点内排放生活污水。

如施工人员集中,生活垃圾需增加处理设施和加强管理,人员较多时可增设垃圾筒。

④施工现场100人以上的临时食堂,污水排放设置有效的隔油池,定期清理,防止污染。

⑤工地临时厕所的化粪池采取防渗措施,并尽可能利用既有建筑物内的水冲式厕所,同时做好防蝇、灭蛆工作。

3、噪音污染的防治

施工噪音主要由拌和楼运转、碎石料粉碎、压路机、装载机等多种机械联合作业时产生,会对附近的居民和学校产生较大的噪音污染,为减少噪声影响,应从以下方面执行,确保施工噪声达到环境保护标准要求。

(1)稳定土拌和站、小型混凝土预制场距离学校、医院、疗养院、城乡居民区和有特殊要求的地区不宜小于300m,减少场站对环境敏感点的噪声污染。

(2)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施工场界排放标准(GB12523-90)。

该阶段施工场界噪声限值为昼间70dB,夜间55dB。

(3)控制作业时间,尽量避免夜间施工,一般情况下晚间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特殊情况需连续作业(或夜间作业)的,应尽量采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围群众的工作,并报有关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施工。

(4)在靠近学校、居民区、企事业单位等敏感地区通过设立声屏障,种植绿化带,修筑路堤来降低噪声。

(5)对拌和楼等噪音较大的机械设备,采取定期维护、润滑来降低噪音;对于行驶的机动车辆,严禁在居民区鸣笛。

(6)夜间不使用噪音较大的设备,改良施工工艺,尽量减少使用生产噪音的器材设备,夜间使用振动器和搅拌机,应安装隔音设施。

4、空气环境的保护

施工期间的空气污染主要来源于扬尘,包括水泥稳定土拌和楼排放的粉尘及运输车辆、施工机械等大功率设备在行驶和作业过程中造成的扬尘,会破坏施工环境,影响空气质量。

以及为避免对当地人员和房屋、树木、农作物等造成损害,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施工现场的粉尘污染进行防治。

(1)施工现场目测无明显扬尘及施工产生的粉尘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及地方规定标准,并持续达标,符合生产人员环境和卫生的相关要求。

(2)在运输、储存水泥等易飞扬物时,采取覆盖、密封、洒水等措施防止和减少扬尘。

在弃碴运输道路上采用专人洒水管理,保持道路不起灰尘。

(3)车辆进出工地不得超限运输,防止沿途撒、漏。

(4)在水泥稳定土拌和站、水泥库等对环境有重要影响的设施布置时,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季节风向,应设置在远离居民区的下风向,并在搅拌站的进料仓上安装除尘装置,控制粉尘污染。

(5)严禁在现场焚烧任何废弃物及有毒废料(废机油、废塑料等)。

生活营地使用清洁能源,保证炉灶烟尘符合标准。

对施工机械车辆加强维护,以减少废气排量。

对汽油等易挥发物品要密闭存放,并尽量缩短开启时间。

(6)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拌和场地;施工人员在拌和场地作业时,必须配戴口罩、防尘帽,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7)按照保修规范或使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例保作业,做好拌和楼的保养维修工作,保证机械的良好运行性能。

(8)配备专用洒水车,对施工现场和运输道路经常进行清扫和洒水降尘。

5、固体废弃物污染的防治

公路施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来自施工废料、机械设备维修保养产生的废弃物、试验室废弃材料和固体生活垃圾,这些废弃物会对土壤和水体产生破坏和污染,需要正确处理。

固体废弃物及解决方案见下表:

废弃物及解决方案

序号

名称

解决方案

1

施工现场残留的碎石及混凝土

专人负责,定期清理,运往指定弃置场地,用于筑路或填埋取土场

2

生产区废弃材料

对废弃的材料分类堆放,合理利用

3

生产区机械设备废弃物

合理规划利用

4

试验室废弃材料

对试验过的混凝土试块、砂石料、钢材等进行及时规范的归类回收

5

生活区垃圾

及时清理

具体措施如下:

(1)各部门科室负责本科室和部门的生产、办公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分类、收集等工作。

(2)应按照废弃物的分类,设置临时放置点、废物池,并分别设置明显标识。

(3)以培训的形式发放文件,让员工清楚废弃物分类及处理要求。

(4)废弃物产生后,应按不同类别和相应要求及时放置到临时存放场所或废物池。

临时的存放场所,应具备防泄漏、防飞扬等设施或措施。

(5)各办公场所设置至少三个有盖回收桶,并标明“可回收”、“不可回收”、“有毒有害”。

(6)一般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应优先考虑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可回收的废弃物由各单位安排人员整理,再转卖给物资回收部门;不可回收的废弃物与生活垃圾等,由环卫部门或受委托单位统一运送到垃圾场处理。

(7)对有害固体废弃物单独堆放,如废弃灯管、擦油布、废电池、废弃电瓶等,应放入有害废弃物存放箱、专用存放设施内或交给购买产品的单位,统一管理,并做移交记录。

(8)生活区的设置要相对集中,设置必要的公共卫生设施,废水净化池、化粪池,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定期清理,避免生活垃圾污染环境。

生活固体垃圾集中堆放、适时运至环保部门指定地点,保持驻地清洁。

(9)施工过程中生产的一般固体废弃物要及时清运定点存放、填埋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其进行处理。

(10)临时生活设施的修建、拆除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弃于指定地点处理。

(11)配备专门的环卫队伍,按“日产日清”原则收集、清运生活垃圾,各生活营地的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并进行无害化填埋处理。

(12)固体废弃物回收处置率达100%以上并持续改进。

 

6、水土保持措施

金抚高速公路的施工区域主要为丘陵地貌,土层较为深厚,多为赤红壤,而且这些土层大多结构疏松,透水性较强,再加上施工对原生态的破坏与影响,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所以应在施工的各个环节采取正确有效的防治措施,尽量减少高速公路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施工便道的水土保持

施工便道设计和施工,在可能的条件下,尽量考虑与地方道路或乡村的机耕道相结合,并做好土石方调配,减少弃土、取土,对填挖不平衡地段产生的弃土,有必要的支挡防护措施,修筑好便道两侧的排水系统,保证地面径流的畅通,减少和避免边坡的冲刷,保证施工运输正常运营,保持水土。

  在施工过程中,还注意道路的养护和水土流失的控制,防止人为因素加剧其水土流失的程度。

在少雨季节专人负责用洒水车进行洒水,杜绝尘土飞扬,污染周围空气。

(2)拌和站、营地等临时用地的水土保持

在施工中的临时占地,应将原有的地表有肥力的土壤推至一旁,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至原有表层恢复,以利于今后耕种。

根据当地的自然情况,对裸露地除硬覆盖外,还应种植适合地区的长绿植物等进行美化,使公路建设造成的地表裸露面尽可能恢复植被。

施工现场生产、生活房屋的修建,料具、石料堆放和材料加工场等一切临时生产、生活设施的布置,做到分布合理,整洁有序,满足有关标准的要求,避免因临时工程修建的随意性而多占土地,破坏其水土保持功能。

拌和站范围内做好集水、排水工作,不阻塞地面径流自然通道,排水沟两侧平整、植草,防止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施工中修建的临时设施,必须在工程交验后规定时间内予以拆除,对硬化过的场地要清除硬化,恢复地表,尽可能进行造地复耕,恢复原有地形地貌。

(3)材料保管及机械使用

施工期间,施工物料如沥青、水泥、油料、化学品等堆放应严格管理,防止在雨季或暴雨将物料随雨水径流排入地表及附近水域造成污染。

各类施工机械、设备应防止严重漏油,禁止机械在运转中和维修时产生的含油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应对含油污水进行隔油处理后再行排放。

五、奖惩制度

1、项目部对在施工环保工作中做出贡献的部门和人员给予表彰奖励,对造成环境事故和事件的部门和人员给予经济处罚,奖罚金额1000~20000元。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部门写出书面材料,连同有关资料、文件的复印件报项目部,经审核批准给予奖励:

(1)在环境保护工作理论、方法、实践等方面卓有建树者。

(2)及时排除环境污染事故隐患,避免了重大事故发生者。

3、凡本项目部员工玩忽职守,任意排放“三废”,造成污染环境事件,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或赔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给予处罚:

(1)发生事故的部门及事故的主要责任者。

(2)环境保护受到业主或地方政府通报批评或处罚的部门。

(3)因环保事故事件,给企业信誉造成重大影响的部门、责任者。

综上,我部一定会在施工过程中增强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加强环保管理与防治,最终实现项目环保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