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5335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docx

四川大学比较文学课程复习资料详解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

绪论

第一节·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

·最早使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人:

1886年,波斯奈特,创作世界上首部比较文学专著《比较文学》。

·1904年,黄人在《中国文学史·分论》中对波斯奈特及《比较文学》一书作出介绍。

·早期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的译著:

A1931年,傅东华译,法国洛里哀著《比较文学史》;

B戴望舒译,梵·第根著《比较文学论》。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末得以诞生。

·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人:

1827年,歌德。

·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

1877年,匈牙利,《世界比较文学报》。

·德国比较文学的开端:

1887年,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

·法国学派四大代表人物:

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

·美国学派代表人物:

韦勒克、韦斯坦因、雷马克。

·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

卢康华、孙景尧撰写的《比较文学导论》。

·《中国比较文学》,1995年第一期发表的《比较文学中国学派基本理论特征及其方法论体系》,首次明确提出中国学派的基本特征为“跨异质文化”。

·比较文学的基本功用,在于跨越和沟通。

·法国学派以文学的输出和输入为基本框架,构筑了以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为支柱的影响研究体系;美国学派以文学的审美本质和世界文学的构想为基本框架,构筑了以类比、综合和跨学科等方法为支柱的平行研究体系;中国学派跨文明研究体系的五大支柱方法是双向阐发法、异同比较法、模子寻根法、对话法、整合与建构法。

第二节·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可比性

·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

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征,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

第三节·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与四大研究领域

·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

文学跨越性研究-跨国家、跨文明、跨学科。

·比较文学的四大研究领域:

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

·变异学作为比较文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理论范畴,是由曹顺庆在《比较文学学》中首次提出来的,其根本理论是“变异性”和“差异性”同样可比,差异性也是变异学理论提出基础。

·比较文学的文学变异学将变异和文学性作为自己的学科支点,可以从语言层面变异研究、民族国家形象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化变异研究四个层面展开。

·平行研究包括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主要由类比和对比两种方法构成,具体对象包括主题、文体、风格、技巧、原型、神话、思潮、文学史等,主要关注点在文学性上。

·真正严密使用总体文学概念并确定其理论价值的人是梵·第根。

总体文学研究的研究领域:

跨文明异质性对比和互补性研究、阐发研究、对话研究、比较诗学、文学人类学。

第一章·实证性影响研究

第一节·流传学

·定义:

流传学就是从给予影响的放送者出发,去研究作为终点的接受的情况,包括文学流派、文艺潮流、作家及文本等在他国的际遇、影响及被接受的情况。

流传学是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因此,它的特征表现为实证性,研究对象为文学关系。

·研究类型:

放松者特别的精神、人格、气质的影响;技巧的影响;艺术形象的影响;主题或题材的影响;框范的影响;理论思潮的影响。

*框范:

指作品中展示的某种特定的空间或环境,如经典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风物、背景、社会环境等常常形成一种“框范”,对后世文学产生广泛的影响。

·研究模式:

直线式影响、辐射式影响、焦点式影响、交叉式影响、循环式影响。

第二节·渊源学

·定义:

渊源学,又称为源流学或源泉学,属于影响研究范畴。

它是指以文学接受者为出发点,去探寻放送者的影响,也就是在比较文学视野中,揭示某一现象或作家的主题、题材、人物、情节、风格、语言等的外来因素,是一种对跨国影响渊源的实证性追溯和研究。

·特征:

强调对跨国影响渊源的追溯的研究;以实证性研究为根基,强调对实证性资料的收集、鉴别、分析和论证。

渊源学是一种实证性的文学影响研究,属于不同国家间文学关系史的研究范畴。

·研究对象/方式(渊源学的种类):

按照影响的方式:

印象的渊源、口传的渊源、笔述的渊源;按照影响的发送者:

孤立的渊源、集体的渊源。

第三节·媒介学

·定义:

媒介学是与渊源学相对的一个与影响研究有关的术语,它是影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外国作品进入本国的方式、途径、手段及背后的因果规律。

*媒介可以是处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学中间起交流、影响与传递等中介作用的东西,也可以是把一国文学作品乃至文学思潮介绍传播给另一国的中间活动;它可以是个人,也可能是某个组织、在某种环境中起传递作用的人和事物。

·研究范围:

一国作品输入另一国之方式;作品流传的中介等。

·媒介类别:

个体媒介、团体媒介、文字资料媒介;

*团体:

所谓团体,主要指一些趣味相投、倾向一致的作家、翻译家的联合,如沙龙、文学社团等。

另外,社会环境、文艺思潮、流派也能形成媒介。

第二章·变异研究

第一节·文化过滤与文学误读

一、文化过滤

·定义:

文化过滤是研究跨异质文明下的文学文本事实上的把握与接受方式,它是促成文学文本发生变异的关键。

文化过滤指文学交流中接受者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文化传统对交流信息的选择、改造、移植、渗透的作用。

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发生影响时,由于接受方的创造性接受而形成的对影响的反作用。

·作用机制:

A现实语境、传统文化的过滤作用;B语言差异的过滤作用;C接受者个体文化心理结构对外来文学接受的“文化过滤”。

二、文学误读

·“误读”概念:

由美国文艺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影响的焦虑》中提出

·误读是“文化过滤”过程中诸多因素合力的产物:

A首先是接受者或阅读者的主体性因素;B其次是作品传入另一文化语言之中跨越历史时空的错位;C最后是文学误读与创新。

*有学者指出:

“所谓文化误读,就是研究主体按照自身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自己所熟悉的文学现象,从而产生理解上的错位,按我所需地加以切割、加工,读出研究对象所没有意义。

”(错位是双向的)

第二节·译介学

·定义:

译介学是比较文学变异学中研究语言层面的变异的分支学科,它关注的是跨语际翻译过程中发生的种种语言变异现象,并探讨产生这些变异的社会、历史及文化根源。

*1976年安德烈·勒菲弗尔发表的《翻译研究:

学科的目标》是翻译研究诞生的标志。

·研究范畴:

A翻译理论研究(雅各布森、本雅明、罗兰·巴特);B翻译文本研究(勒菲弗尔“操控理论”);C翻译文学史研究(重建译文与原文的关系)。

·文化转向:

巴斯奈特所提倡的文化转向特指转向文化研究。

而“转向文化”的方法就是要去研究翻译过程中复杂的文本操控是如何发生的。

第三节·形象学

·定义:

比较文学形象学并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形象研究,它是对一部作品、一种文学中异国形象的研究。

在这里,形象是作家和集体对作为他者的异国异民族的想象物。

当代形象学强调对作家主体的研究。

分析形象采用的方法依托于形象和集体想象物之间的关系。

·研究内容:

A注视者:

先见、身份、时间;B他者:

异国肖像、异国地理环境、异国人;

C注视者和他者的关系:

狂热、憎恶、亲善(意识形态、乌托邦)。

·研究方法:

A文本外部研究:

社会集体想象物、作家、异国形象和真实的异国的关系;

*社会集体想象物指涉的是作家创作的那个年代整个社会对异国的看法,它是在文本之外展开的,要求研究者对文学形象进行一种拓展了的社会文化语境研究。

在这种研究中,作家和社会集体想象物主要构成引导、复制、批判三种关系形态。

B文本内部研究:

词汇(来源和套话);等级关系(时空范畴和人物体系);故事情节(程序化和模式化)

*套话指不同文本中反复出现的、具有深刻的文化隐喻意义的约定俗称的词汇。

套话是对一种文化的概括,是这种文化标致的缩影,作为他者定义的载体,套话是陈述集体知识的一个最小单位。

套话的制作方式主要包括:

表语和主要部分的混淆、自然属性和文化属性的混淆。

第四节·接受学

·定义:

接受学又称接受研究,它是建立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接受美学、跨文明研究基础是那个的一种新型的比较文学研究模式,主要研究一个国家的作家、学者在接受和研究同一文明、或其他文明的文学作品时出现的变异情况。

·接受学与影响研究:

接受活动主要是心理上的、美学上的,它并不包括接受者的主观创作,而接受者的创造活动则是影响研究的范围。

*错误影响:

指一个作家自愿寻找一个开拓者,他找到了一个榜样,但歪曲、改变了它的基本特征。

其产生常见于接受者受到了变形的译作的影响。

<巴洛里娅>

*负影响:

国家和语言相同的作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往往是负影响,是副作用的结果。

因为相连几代人往往相互成为对手,在个人主义的名义下,人们反对老一辈人的作品,将其视为过去的传统。

<巴洛里娅>

·研究内容:

同一文明下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作品的接受变异;不同文明下一个国家对一个国家的作品的接受变异;平行研究中的接受变异。

第五节·文学的他国化

·定义:

文学的他国化是指一国文学在传播到他国后,经过文化过滤、译介、接受之后发生的一种更为深层次的变异,这种变异主要体现在传播国文学本身的文化规则和文学话语已经在根本上被他国——接受国所同化,从而成为他国文学和文化的一部分,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文学的他国化,文学的他国化研究就对这种现象的研究。

·现实性和可能性:

文学的他国化是由长期而深入的文化传播所形成的;一国文学对别国文学的改造是因其自身的需要(文学自身的内需和社会的内需),这种需要为传播国文学和接受国文学进行对话提供了可能性。

·过程:

首先往往是抗拒姿态,继续根据自身需要吸收有益于自己的养分,最后慢慢在自身和外来两种文学观念和话语基础上消化双方的影响,融合成新的文学观念,实现从对抗、对话到融合。

·前提:

文学的他国化实际上是立足于接受国文学的文学传统和其文学理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规则来对传播国的文学进行的本土化改造,否则,对于接受国文学二来,只能被外国文学淹没,无法从“化他国”转化为“他国化”。

·文学的他国化必须以接受国文学的文化规则、话语方式亦即思维和言说的方式为基础:

接受国的文化规则规定着该国文化意义和生成方式及其审美方式甚至是思维方式,因此,传播国只有在接受国的文化规则基础上被他国化才能真正被接受国文化所“化”,文化的他国化才能实现;文学被他国化以后必然会参与到接受国文学的更新与再创造中,如果不立足于接受国自己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规则,就只会出现生搬硬套的情况。

·文学他国化过程中接受国如何以本民族的文化规则和思维方式为主:

接受国必须充分认识到本国文学传统的重要性,尊重本国的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接受国要在坚持本国文学文化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文学和外来文学的特点,对外来文学进行本土化的改造。

第三章·平行研究

第一节·类型学

·定义:

在世界文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些产生于不同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文学现象,彼此之间并无事实联系,或虽有接触但并未构成其内在动因,却往往存在着或明晰或隐微的共通处和契合点,类型学研究的目标就是对这种相似的文学现象加以联类比照,在寻觅整体文学演进通则和规律的同时发掘相似类型表象下的深层次文化差异。

*类型学中的“类型”是指具有某种通约性特征的文学要素。

·研究内容:

A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B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C表现手法的类型学相似;D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

·前景:

在打通类型学相似前提下强调研究对象的“异质性”,这是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新特色。

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重心已从相似性转移到了差异性是上。

第二节·主题学

·定义:

主题学研究的是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中的不同作家对相同主题的不同处理,主题学既属于实证性影响研究,也是对并无事实联系的不同文学之间的相同主题进行比较研究。

它强调的是不同国家的作家对相同母题、情境、景象、题材和不同处理。

·主题学和类型学的区别:

类型学是对不同时空、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存在着的或明或暗的共通处的文学现象进行联类比较;主题学是对不同时空的文化、民族、语言背景下的具有相同性的主题进行比较。

·研究范畴:

母题研究、情境研究、意象研究;

*母题是一篇文学作品中较小的单位,文学作品中的主题常常通过若干母题的组合表现出来,且母题具有客观性。

*情境又叫形势、局面,在比较文学中,情境指不同的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一种典型的格局。

*主题学中的意象,指某一民族、某一国家中具有特定意义的文学形象或文化形象,它们在历代文学中都具有深层意义。

·主题学题材研究的分类:

A典型场面题材;B地理题材;C描写对象如植物动物非生物等所组成的题材;D世界文学中常见的各类人物形象的题材;E传说中的典型构成的一组组独特的题材。

第三节·文体学

·定义:

比较文学的文体学是从跨国、跨文明的角度,研究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如何按照文学自身的特点来划分文学体裁,研究各种文体的特征以及在发展过程中文体的演变和文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体划分:

西方-叙事类、抒情类、戏剧类;中国-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缺类现象:

缺类现象指的是一种文体在某国或某民族文学中存在但在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学中却没有。

第四节·跨学科研究

·定义:

跨学科研究是以文学为一端,以其他艺术门类、学科为另一端,在对其相互关系的梳理中,一方面揭示在人类文化体系中不同知识形态的同质和异质,另一方面彰显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

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是文学。

*跨学科研究最终目的是要通达人类总体知识研究,因此,比较文学的跨学科研究需要有“知识学”的视野,需寻求学科间的融通。

·研究范围:

A文学与艺术比较(可比性审美,异质性在于表达媒介不同);B文学与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比较(可比性在于都是用语言来面对把握呈现世界,异质性在于方式不同);C文学与自然科学。

·对话途径:

A话语研究-清理其概念范畴,明确共通处与独特处,探寻意义展开的方式、言说的规则;B阐发研究-运用其他学科的方法、话语阐发文学,或以文学话语、方法阐发其他艺术和学科,实现科际间的双向阐发。

第四章·总体文学研究

第一节·跨文明的总体文学研究

·对世界文学的理解:

一、指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学的总和;二、指那些跨越民族、时代的,广为流传的世界经典作品;三、指代以世界性的的眼光和胸怀对待不同国家、文明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所产生的结果。

·对总体文学的理解:

一、总体文学不是追求某一种原则或标准,而是努力寻求不同文化、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点;二、总体文学所寻求的共同性、差异性,只能在不同文明、文学的真正平等对话中展开;三、在不同文明纷纷走上历史舞台的多元化时代,强调和追求总体文学,其实质就是要求异质文明之间全面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实现互相的理解和沟通。

第二节·跨文明异质性对比和互补研究

·异质性:

指不同文明之间在文化机制、知识体系、学术规则和话语方式等层面表现出的从根本质态上彼此相异的特性。

·在跨文明比较研究中,异质性作为可比性的主要内容得以凸显,但研究异质性的最终目的在于达成不同文明和文学间的互补性。

·作为学科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标志性特征就是将不同文明之间的异质性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异质性对比成为其生命力的集中体现。

异质性对比注重同,更注重对异的追寻。

·异质性对比和文化寻根的最终目的是在不同文明的文学之间进行互补和融汇,即在异质性的基础上求得互补,进而达到某种总体性,其具体的途径有:

归类法、附录法、引证法、混用法、融合法。

第三节·跨文明阐发研究

·定义:

跨文明阐发研究作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类型,它是指运用生成于甲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乙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或者反过来,用生成于乙文明中的文学观念或其他学科知识来阐释、研究生成于甲文明当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

·研究方式:

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科际阐发、综合阐发。

*跨文明科际阐发指跨越文明界限地借用其他学科理论来展开对文学作品或文学观念的分析,强调跨文明。

跨学科研究的范围大于跨文明科际阐发。

*综合阐发是指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文明中的文学作品、文学理论、文学现象甚至是其他学科知识不加分割地结合在一起触类旁通地加以研究。

彼此无主次之分,相互印证、相互发明,共同导向一个具有世界性的结论。

·基本原则:

跨文明原则、对等互动原则、有效性原则(契合性问题)。

第四节·跨文明对话研究

·定义:

跨文明对话研究是跨文明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

所谓跨文明对话研究就是立足多元文化立场,探讨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文学和文论的相互理解与相互沟通,实现异质话语的平等对话。

*跨文明对话研究必须抓住不同文化体系中思维与言说的基本规则,确保在不同的思维和言说规则基础上展开对话;跨文明对话研究以异质性话语进行平等对话(平等性特征)。

·研究方式:

A共同话题的对话(涉及文化与文学关键问题的话题);B共同语境的对话(在相同或相似语境下,探索不同话语模式产生的不同反应与提供的不同解决方案);C话语互译的对话(以术语翻译来展开对话);D杂语共生的对话(以范畴交错的方式使多种话语共同村咋);E激发的对话(以外来文学的强项激发本土传统)。

*共同语境:

不同话语在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下所面对的某种相同或相似的境遇或情境。

*激发的对话强调站在本土文化的立场上接受外来之影响,是在对本土文化进行认同和深切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外来文化的激发,开启和弘扬自身传统中本有但未得到充分注意和发展的可能性。

起主要作用的是本土文化传统,立足点和归宿点也是都是本土文化。

第五节·比较诗学

·定义:

通过对各种文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去发现全人类对文学规律的共同认识。

*比较诗学最终追寻的目标是一般诗学。

希望通过诗学的比较,发现文学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共同规律,最终建立具有国际意义、现代形态的一般诗学(共同诗学)。

·国内研究:

王国维1904年的《红楼梦评论》可以算是中国比较诗学的开端;20世纪80年代中国内地第一本较为系统的中西文论比较研究著作是曹顺庆的《中西比较诗学》(1988)。

·研究方法:

A诗学术语、概念、范畴的比较研究;B诗学著作的比较研究;C诗学文类比较研究;D诗学话语比较研究;E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

*厄尔·迈纳通过文类研究开展诗学比较,他认为西方诗学建立在戏剧文类之上,形成了“模仿-情感”的诗学;中国诗学则建立在抒情诗文类上,形成了“情感-表现”的诗学。

*话语系统是区别一种学说、一个学派或一个文化体系最为关键最具标志性的特征。

中国古代诗学一种诗性的话语,西方诗学则是理性话语。

*诗学文化与文明研究是基于文化精神分析的方法,它把诗学比较放在古今中外的历史文化与文明的背景中,追求的是返本开新、融贯中外的理论超越。

第六节·文学人类学

·定义:

文学人类学是文学和人类学两个不同学科的交叉与结合。

具体而言,它体现为自觉运用和借鉴人类学的视野和模式,对各时代、各地区、各民族的各类文学作品、文学现象进行比较研究,提炼和总结人类文学普遍的内在模式、结构、规律,并在本体论层面上进一步追问和反思“文学”的含义。

·文学人类学在西方学界大致体现为文学研究者从事的文学人类学建构(弗莱的原型批评、伊瑟尔的文学本质讨论)和人类学家提出的文学人类学(人类学诗学、民族志诗学)

*经典著作:

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弗雷泽《金枝》;弗莱《批评的剖析》。

·文学人类学的根本特征就在于总体文学性。

·文学人类学结合了文学研究和人类学研究的双重特点,它一方面重视对人类文学普遍的内在模式、结构、规律的探讨;另一方面则在以族群为单位的前提下通过多元比较来把握由想像和虚构等表达行为所体现的人类“整体性”。

体现出从人类整体和文学共同性的角度从事研究的立场。

·研究方法:

A“原型批评”对书面文学的总体研究;B“三重证据法”对书面文学的跨文明研究(传世文献、考古材料、异文化材料);C口头理论对口头文本的立体研究(口头程式理论、民族志诗学、表演理论)。

*口头程式理论是由程式、主题或典型场景以及故事型式或故事类型组成的分析模型,提供了研究口头文本的形式和传承的工具;表演理论和民族志诗学则关注口头文本的表现过程,前者强调对表演的观察,后者侧重于语言的口头性特征。

附录·超纲内容

·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最终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和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

·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是20世纪80年代。

·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由文学性、跨越性、相容性三个条件组成。

·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各种文学关系大致包括影响关系、价值关系和交叉关系三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