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运行规程修改.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6659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动机运行规程修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电动机运行规程修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电动机运行规程修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电动机运行规程修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电动机运行规程修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电动机运行规程修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电动机运行规程修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电动机运行规程修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电动机运行规程修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电动机运行规程修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动机运行规程修改.docx

《电动机运行规程修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动机运行规程修改.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动机运行规程修改.docx

电动机运行规程修改

电动机运行规程

1.总则

1.1一般规定

1.1.1本规程适用于厂用电动机、电动机所带动电气的值班人员(以下简称电气值班人员,必须熟悉本规程的有关规定,并严格遵照执行)。

1.1.2电动机的起停操作和运行中的监视,由电气值班人员担任。

电动机外部的清洁工作,由电气检修人员负责。

1.1.3电动机的外壳、开关、接触器、磁力起动器及操作把手,控制按钮以及紧急停车按钮等,均应有永久性志。

现场紧急停车按钮,应加防护罩

1.1.4在电动机上及其所带动的机械上,应划有箭头,指示旋转方向;若有启动装置时,应注明启动装置所属的机械,并有指示“起动”和“运行”等位置的字样。

1.1.5电动机及其起动调节装置的外壳,应可靠接地。

电动机的转动部分应装设牢固的遮栏或护罩。

1.1.6电动机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应完整可靠,并按规定使用。

禁止电动机脱离保护起动或运行。

1.1.7备用中的电动机应定期检查、试验或轮换运行,以保证随时起动。

具体时间由工艺确定。

2.电动机的运行方式

2.1正常运行方式

2.1.1电动机可在额定温度下按厂家铭牌数据长期运行。

2.1.2运行中三相交流电动机的标准电压,高压电动机为6KV,低压电动机为380V。

2.1.3电动机一般可在额定电压变动-5%至10%的范围内运行,其额定出力不变.6KV、380V电动机电压变动范围如下表:

名 称

 额定电压(V)

 电压变动范围(V)

6KV电动机

 6000 

5700--6600

380V电动机

380

361—418

  2.1.4电动机在额定出力运行时,其三相不平衡电压差不得超过额定电压的5%,三相不平衡电流差不得超过额定电流的10%,并且在任一相电流不得超过额定值。

2.2允许温度与温升

2.2.1电动机运行时,各部的允许温度与温升,应按厂家铭牌规定执行,无铭牌规定可按下表规定执行(环境温度按+35℃计算)

部件名称

绝缘等级

最高允许温度℃

最大温升℃

定子线圈及铁芯

A

100

65

E

115

80

B

120

85

F

140

105

滑环

-

105

70

滑动轴承

-

80

45

滚动轴承

-

100

65

出口风温

-

70

35

2.3振动、串动允许值

2.3.1电动机运行时的振动不应超过下表数值

额定转数(转/分)

3000

1500

1000

750

750以下

振动值(双振幅mm)

0.05

0.085

0.10

0.12

0.16

2.3.2电动机运行时的轴向串动值,滑动轴承不超过2—4mm,滚动轴承不超过0.05mm。

2.4绝缘电阻的规定

2.4.1 6KV电动机应用25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在常温下,其值不应低于6MΩ,在不同温度下,绝缘电阻允许值如下表: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17

15

13

12

10

9

8

7

6

5.5

5

4

3.8

3.4

3

2.4.2380V及以下低压电动机,用5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在50℃以上,其值不应低于0.5MΩ,在50℃以下测量绝缘电阻值不得低于下表规定。

50

45

40

35

30

25

20

15

10

5

0.5

2

3

4

6

8

12

16

20

2.4.3直流和绕组式电动机的转子线圈,用500V摇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值不应低于0.5MΩ。

2.4.4容量为500KW及以上的高压电动机,应测量吸收比R60/R15≥1.3,所测电阻值应与前次相同条件下比较,不低于前次所测值1/2,否则查明原因,汇报有关人员.电动机绝缘不合格,不得送电启动。

2.4.5大修后的大型电动机的轴承绝缘,应用500V摇表测定绝缘电阻,其值不应低于0.5MΩ。

2.4.6备用中的电动机,应每隔两周定期测定绝缘一次。

2.4.7对周围环境恶劣温度变化大的电动机,停止备用时,应缩短测定绝缘的时间间隔,并加强定期试转工作(试转时间不应低于两小时)。

2.4.8电动机停用不超过一周,切未经检修,送电或起动前可不测绝缘,超过一周虽没超过一周,但遇电动机进汽、淋水等异常情况,则在送电或起动前应测绝缘。

2.4.9互为备用的电动机,每半月应轮换运行一次或试转半小时的方式。

以提高其备用电动机绝缘。

3.电动机的操作、监视和维护

3.1起动前的准备与检查

3.1.1对新投入或检修后的电动机,送电前应收回全部工作票,拆除所有安全措施。

3.1.2测定电动机、电缆、电动机轴承及油管路绝缘垫等绝缘电阻应合格。

3.1.3 电动机新安装或检修后在送电前,应进行开关拉合闸及事故按钮跳闸试验。

3.1.4检修调试后的二次回路,应做保护跳闸及联动试验。

3.1.5对有可能改变相序的检修工作后,应校验相序,检查电动机转向是否正确。

3.1.6起动前由电气值班人员进行下列检查:

3.1.6.1检查电动机各部标志齐全、正确,电缆头及电缆接地线完好。

3.1.6.2检查电动机本体无异常,机械部分无人工作,电动机接线完毕。

3.1.6.3电动机开关各部良好,开关机构动作灵活,无卡涩现象.刀闸及熔断器插座接触良好。

熔断器应选择适当,三相一致,无断相现象,并接触良好。

3.1.6.4保护回路良好,压板起动正确,保护直流保险投入中。

3.1.7起动前由电气值班人员进行下列检查:

3.1.7.1电动机及所带机构上已无人工作,周围清洁无杂物。

3.1.7.2电动机外壳接地线应牢固、完整。

3.1.7.3电动机风扇、对轮的护罩及基础各部螺丝牢固。

3.1.7.4轴承已注油,油环油量充足,油色透明,油位正常。

3.1.7.5电动机所带机械完好,并在起动准备状态。

3.1.7.6尽可能设法盘动转子,检查定转子有无磨擦,机械部分有无卡涩现象。

3.1.7.7设有冷却器的电动机,通风道清洁无杂物。

3.1.7.8对绕线式电动机,应检查整流子、滑环、电刷接触良好,起动变阻器短路把手在起动位置,调整电阻无卡涩现象。

3.1.7.9检查联锁开关位置正确,电气、仪表良好。

3.2起动与停止

3.2.1电动机停送电认真执行停送电票制度。

3.2.2工艺操作人员在没有得到电气值班人员送电完毕的通知以前,严禁操作电动机起动设备。

3.2.3电动机起动、停止由工艺操作人员操作。

正常情况下,电机的起停,应事先通知电气值班人员,以便监视运行参数及报警列表。

3.2.4鼠笼式电动机在正常情况,冷状态下(铁芯温度50℃以下)允许连续起动两次,但每次间隔时间不得小于5分钟,在热状态下(铁芯温度50℃以上)只允许一次.只有在处理事故时,以及起动时间不超过2—3秒的电动机,允许多起动一次。

3.2.5一次起动跳闸,要对电动机及所属机械部分进行检查,并测量电动机绝缘,确认良好后在专人监护下起动,如出现异常现象,则应立即按事故按钮停机,通知有关人员检查。

3.2.5电动机起动电流在规定时间内不返回时(表卡涩除外),应立即停止其运行,未查明原因不准再次起动。

3.2.5设有冷却器的电动机,在起动前应先通水,对于强油循环的电动机应先起动油泵,并检查油循环、油压正常后,方可起动电动机。

3.2.8起动电动机时,工艺及电气人员应根据电流表或转动声音,监视起动过程,发现异常立即停止运行。

3.2.9电动机起动后,应由工艺、电气及机械值班人员检查下列各项:

3.2.9.1转动正常,无异音。

3.2.9.2振动与串动不应超过规定值。

3.2.9.3润滑油温、油压、油环带油,轴承温度正常。

3.2.9.4电动机出入口风温及本体温度正常。

3.2.9.5检修后的电动机应检查转向是否正确。

3.2.9.6有外部引入空气冷却的电动机应保持风道清洁,畅通。

3.2.9.7对有碳刷、滑环、整流子的电动机应检查各部正常,火花在合格范围内。

3.3运行中的检查与维护

3.3.1电动机运行中的监视、检查、维护和轴承的维护及外部清洁,由电气检修人员担任。

电动机在运行中有异常现象时,电气检修人员应及时通知电气值班人员。

3.3.2电气值班人员发现电动机不正常运行状态时,无权改变运行方式,必须汇报工艺后,找有关人员协助处理,但当发现电动机有明显威胁人身设备安全时,有权停止该电动机运行,并立即汇报有关人员。

3.3.3电动机正常运行中的检查:

3.3.3.1电动机电流、电压规定范围内。

3.3.3.2电动机无噪音,金属撞击声、烟气及焦味。

3.3.3.3振动、串动不应超过规定值。

3.3.3.4各部温度不超过规定值。

3.3.3.5基础及各部螺丝、接地线牢固。

3.3.3.6电动机开关、接触器、刀闸及电缆头不应有过热变色。

3.3.3.7各轴承应无漏油、甩油及过热,油温、油色正常,油环带油正常。

3.3.3.8装有通风机的电动机,应检查通风机运行正常,通风道清洁无杂物,不应有进汽进水受潮现象,对大型密闭式冷却的电动机应检查冷却水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3.4低压电动机保险丝选择原则:

由于低压电动机是以保险丝作为短路故障保护的,所以当电动机起动或短时过负荷不应熔断,故一般保险丝容量的选择为:

保险丝额定电流=(2——2.5)电动机额定电流。

4.电动机的异常及事故处理

4.1起动时的异常及处理

4.1.1起动时电动机转动很慢或不转,并发出嗡嗡响声,此时应立即拉开电动机开关,通知电气值班人员检查处理,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如下:

4.1.1.1定子回路一相断线(熔断器一相熔断,电缆头、刀闸或开关等一相接触不良,定子绕组一相断开)。

4.1.1.2转子回路中断线或接触不良。

4.1.1.3电动机或机械部分发卡。

4.1.1.4电动机定子接线错误。

4.1.2在起动或运行时,从电动机内出现火花或冒烟,应立即起动备用电动机,停止故障电动机运行,进行检查,可能的原因如下:

4.1.2.1中心不正或轴瓦磨损,定转子间相互磨擦。

4.1.2.2鼠笼式转子铜(铝)条断裂或接触不良。

4.1.2.3定转子间隙里积粉尘太多。

4.1.3新安装或检修后的电动机起动时保护动作,应立即拉开其电源,进行一、二次回路检查,其可能的原因有:

4.1.3.1检查被带机械是否有故障。

4.1.3.2检查电动机或电缆有无故障。

4.1.3.3绕线式电动机起动时,滑环短路或变阻器不在起动位置。

4.1.3.4检查保护定值是否正确。

4.1.4电动机起动合闸后,发生下列现象之一时,应立即断开开关,并通知电气值班人员:

4.1.4.1电动机不转或瞬间转动停止。

4.1.4.2电动机有异常鸣音,且转速达不到正常值。

4.1.4.3起动电流在规定时间内还不返回时。

4.1.4.4电动机冒烟或火花飞出时,原因未查明前不得起动。

4.1.5电动机起动合不上闸(或合上后,开关即跳闸)时,由电气值班人员检查下列各项,并分别情况处理:

4.1.5.1控制动力保险是否完好。

4.1.5.2小车开关插件,转换接点是否接触良好。

4.1.5.3合闸回路有无断线,合闸接触器是否发卡。

4.1.5.4开关机构是否正常,转动部分有无卡住现象。

4.1.5.5热偶保护是否动作,脱扣器是否动作。

4.1.5.6合闸电压是否过低。

4.1.5.7事故按钮或跳闸铁芯是否不返回。

4.1.5.8保护定值是否过低或存在问题。

4.2电动机停无法正常停机处理

4.2.1操作把手未能停止电动机运行时,用事故按钮试停。

4.2.2高压电动机在开关柜上操作面板无法停止电机运行按钮时,应立即手动操作机械分闸按钮,使其跳闸。

4.2.3低压电动机可手动操作跳闸继电器,对有开关者,可断开接触器的操作电源,或用开关将其停电,然后检查原因。

4.2.4当断开电动机开关后,电动机转速降低,但不停止,且声音异常及振动,应立即合上电动机开关,通知电气值班人员处理(此时指开关未完全拉开,电动机缺相运行)。

4.2.5确认开关以断开而电动机仍转时,应检查所带机械的水门或风门是否关闭。

4.3运行中的异常及处理:

4.3.1运行中的电动机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先起动备用电动机,然后停止故障电动机,对无备用电动机者应汇报工艺,决定是否停止。

4.3.1.1电动机有不正常的声音或绝缘有烧焦气味。

4.3.1.2电动机内或起动装置内出现火花或冒烟。

4.3.1.3轴承及铁芯线圈温度升高超过允许值。

4.3.1.4负荷未变而定子电流不正常的升高,超过允许值。

4.3.1.5电动机被水淋,蒸汽熏,绝缘受潮时。

4.3.2电动机运行时突然声音变化,发生鸣声,电流上升或回零,转速下降,如电源未发生问题,应立即起动备用电动机.拉开故障电动机开关,进行下列检查处理:

4.3.2.1检查定子回路是否一相断线(开关、刀闸、接触器一相断线,保险一相熔断)。

4.3.2.2检查绕组匝间是否短路。

4.3.2.3检查被带动的机械是否有故障。

4.3.2.4系统电压是否正常。

4.3.3运行中的电动机、定子电流发生周期性剧烈摆动,应起动备用机组,将故障电动机停止运行,检查处理,其原因有:

4.3.3.1鼠笼式电动机转子铜(铝)条损坏。

4.3.3.2绕线式转子绕组焊头损坏。

4.3.3.3 绕线式电动机的滑环短路装置或变阻器有接触不良等故障。

4.3.3.4机械负荷发生不均匀变化。

4.3.4运行中电动机不正常发热,超过允许值,应尽快查明原因,设法消除,有备用电动机可起动备用电动机运行,无备用电动机应降低出力运行。

4.3.4.1发热原因可能如下:

(1) 冷却系统有问题(通风堵塞、进风门或进水门关闭,进风温度过高等)。

(2) 电源电压过低或三相电压不平衡。

(3) 过负荷或机械部分有问题。

(4) 检查进风温度是否超过规定值。

(5) 检查是否长时间过负荷运行,电压过低或三相电压不平衡。

(6) 加装临时通风或降低出力运行。

(7) 若温度仍上升,可能为故障,应停止电动机运行。

4.3.5运行中电动机轴承温度过高,应加强监视,并设法消除或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4.3.5.1发热原因有:

(1) 油不清洁,油太浓或油中有水或油种用错。

(2) 供油不足,油循环,润滑不良,油泵卡住或旋转缓慢。

(3) 传动皮带拉得过紧,轴承盖盖得过紧,轴瓦面刮得不好,轴承间隙太小。

(4) 电动机的轴或轴承倾斜。

(5) 中心不正或弹性联轴器的凸齿工作不均匀。

(6) 轴承有电流流过,轴颈磨蚀不光,轴瓦合金熔化等。

(7) 滚动轴承内部磨损。

(8) 转子不在磁场中心,引起轴向串动,轴承受挤压。

4.3.5.2处理:

(1) 监视温度,调整油位。

(2) 起动备用电动机,通知检修处理,无备用电动机,应汇报工艺,决定是否继续运行。

4.3.6电动机振动过大

4.3.6.1原因:

(1) 电动机和所带机械之间的中心不正。

(2) 基础螺丝松动,机组失去平衡。

(3) 定转子间摩擦。

(4) 轴承损坏或轴颈磨损。

(5) 联轴器及其连接装置损坏。

(6) 所带机械损坏。

(7) 电动机缺相运行或个别线圈断线。

4.3.6.2处理

(1) 电动机电气回路进行检查处理。

(2) 联系电气检修进行检查处理。

4.3.7绕线式电动机、直流电动机运行中电刷冒火,有备用电动机倒备用电动机运行,无备用电动机设法消除,并加强监视,通知有关人员。

电刷冒火的原因有:

4.3.7.1电刷压力不均匀。

4.3.7.2电刷、滑环或整流子表面不清洁,磨损严重。

4.3.7.3电刷和引线,引线端子间连接松动。

4.3.7.4电刷在刷框中摆动或卡涩。

4.3.7.5电刷牌号不符合规定或不完全一样。

4.3.7.6电刷振动。

4.3.8重要的厂用电动机失去电压或电压下降时,在一分钟内,禁止值班人员切断电动机,以便自起动。

4.3.9电动机熔断一相保险时,必须测量绝缘电阻,熔断两相或保护跳闸时,除测量绝缘外,必须测量电动机的直流电阻,其三相差不得大于2%。

4.4事故处理

4.4.1电动机运行时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止运行:

(1) 电动机及所带机械危机人身安全时。

(2) 电动机及所属电气装置冒烟起火时。

(3) 电动机强烈振动及轴承温度剧烈升高或超过规定时,且有继续上升趋势时。

(4) 电动机转速下降,声音异常,且电流超过额定值不返回时。

(5) 电动机定、转子发生扫膛冒烟时。

(6) 发生明显威胁电动机安全运行的其它情况(如水淹、火灾、机械严重损坏等)。

4.4.2电动机自动跳闸处理:

4.4.2.1电动机自动跳闸时,应起动备用机组,对跳闸电动机从各方面详细检查、测试,原因不明不得投入运行。

对重要电动机无备用机组或不能迅速起动备用机组时,取得工艺同意后,允许试投一次,但遇有下列情况除外:

(1) 电动机跳闸时有很大电流冲击时。

(2) 电动机回路有明显短路或损坏征象。

(3) 发现第4.4.4条中事故停机现象时。

4.4.3电动机合闸后,保护动作跳闸的处理:

4.4.3.1起动备用机组。

4.4.3.2检查保护回路有无问题,联系检修处理。

4.4.3.3检查跳闸电动机本体及回路有无短路或断线现象。

4.4.3.4检查电动机所带机械是否有卡涩现象。

4.4.3.5测定电动机绝缘电阻。

4.4.3.6检查电动机开关。

4.4.4装有低电压保护的电动机,在厂用电消失或电压低跳闸后,在电压未恢复前,不准起动电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