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7556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3.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docx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1活动目标:

  1、能运用各种感官,初步感知三角形物体的基本特征。

  2、喜欢参与探索活动,会用“三角形的xx”讲述三角形物体。

  活动准备:

  1、托盘(人手一个)放在椅子下面。

  2、圆形、方形、三角形玩具(人手一个)。

  3、圆形、方形、三角形盒子各一只。

  4、三角形物体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自由探索

  师:

(边进活动室边开始)宝宝,你们喜欢玩具吗?

今天蒋老师准备了一些玩具,你们想玩吗?

每人选一样,找个空地方玩一玩,看一看它们是什么形状的?

  幼儿自由探索。

  师:

宝宝们,好玩吗?

带着好玩的玩具回座位,让玩具也休息一下吧!

(放在椅子下)

  师:

你的玩具是什么?

是什么形状的?

用好听的话说一说“圆圆的(方方的)xx”

  师:

你的玩具和他们一样吗?

是什么形状的?

  师:

它有1、2、3三条边,还有1、2、3三只角,这是三角形玩具。

哪个宝宝的玩具和他一样是三角形玩具的,给大家看一看。

  二、送玩具回家

  师:

老师这有个方方的盒子,这是方方的玩具的家,这个圆圆的盒子呢是圆圆的玩具的家,这个三角形盒子呀就是三角形玩具的家,送玩具回家的时候还要说句好听的话“xx的玩具回家啦!

”宝宝们拿好玩具送他们回家啦。

  师:

宝宝们真能干,玩具都回家了,这是谁的家?

对,这是三角形玩具的家,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

  三、找三角形物体

  师:

在我们上课的地方也有三角形的东西,我们一起来找一找。

  师:

你找到了什么?

  四、延伸

  师:

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三角形的东西,看,这是什么?

(看课件)

  师:

今天宝宝认识了三角形的东西,回家后也来找一找三角形的东西。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2单元教学目标:

  1、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2、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并能利用它们进行拼图、折纸等活动。

  3、初步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并能在钉子板上围出相应的图形。

  4、欣赏利用图形组成的美丽图案,并能尝试进行设计。

  单元教学重点:

  通过一系列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单元教学课时:

  8课时

  单元教学准备:

  钉子板、七巧板、各种图形的放大图、橡皮筋等。

  第一节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难点:

  数图形个数。

  教学过程:

  一、认识三角形

  1、我这里有一块积木(出示三棱柱),你能看到这块积木上面的面吗?

(教师边摸边说)怎样才能看到这个面呢?

  学生动手操作想办法。

  2、如果不能转动这快积木,你前面说的方法也不行,怎么办?

(引导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3、出示三角形图,认识三角形。

  二、认识圆

  1、请你们仔细观察印章,看看你们又发现了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动手操作,拿印章在纸上盖印,再交流汇报。

  2、在学具盒中找出你发现的图形,教师把圆形贴出来,板书:

圆。

  三、认识长方形、正方形

  1、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两个物体有没有你们认识的图形?

  2、如果不能转动这个长方体和正方体,你用什么办法才能让大家知道上面或下面是上面形状的?

  请你想办法把这个面画下来,并说说这个图形叫什么。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长方形、正方形贴在黑板上,并板书。

  4、在学具盒中找出这两种图形。

  四、尝试练习

  1、连一连。

(书本36页)

  2、说一说。

  你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形吗?

请你列举。

  教师再出示交通标志图让学生认一认,说说这些标志牌是什么形状的?

  五、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书本37页的练一练,然后再汇报交流,允许同桌之间商量。

  难点是第4题,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做的,要指导学生有序的观察。

  六、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是怎么学习的?

学得怎么样?

  第二节动手做

(一)

  学习目标:

  1、通过在钉板上围图形的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认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习重点:

  基本图形的位置、大小、边的简单认识。

  学习难点:

  图案的设计

  学习过程:

  一、情境创设

  师出示钉子图:

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图案,你们看!

漂亮吗?

其实它们是用我们学过的图形设计出来的,你能找到哪几种?

  二、活动一

  1、你能用一根皮筋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吗?

围出来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小朋友围的有什么不同?

每种图形各有几条边?

(教师出示合作要求)

  2、全班交流。

  

(1)长方形有四条边,相对的两条长度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三角形有三条边。

(请学生数一数)

  

(2)图形有大有小。

(请学生围一个比刚才大一些的正方形,或说说伙伴中谁围的图形大,谁围的图形小)

  (3)图形有不同的围法,位置不一样。

(请学生围一个位置不一样的三角形、长方形)

  三、活动二

  1、出示教师围的四边形、五边形,问:

这些图形各有几条边?

  2、你猜还会有几条边的图形?

请你围一个四边形、五边形,再围一个六边形。

  3、拿几个学生围的图形展示,看看同样是四边形,围成的样子有不同,五边形、六边形也是有不同的样子。

  4、试一试,围出38页第1题中的图形。

同桌相互检查,纠正。

  四、活动三

  1、下面来看看上课一开始的图案,它们像什么,由哪些图形组成。

  2、自己当设计师,围出或画出你最喜欢的图案。

(可以用一根或多根皮筋)

  3、交流欣赏。

要求学生说出围的是什么,有哪些图形组成。

  五、活动四

  1、出示39页第2题的图案,说说每组两个图案有什么关系,请你画的话可以怎么画。

  2、自己找一个伙伴合作完成一个图案。

  六、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是怎么学到的?

学得怎样?

  第三节动手做

(二)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设计图案活动,进一步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2、发展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理解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的特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我们认识了几种平面图形,这些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不仅单个好看,有特点,它们相同类型组合在一起或不同类型组合在一起更好看,可以创造出许多有趣的美丽的.图案,你们愿意欣赏吗?

(出示课件)

  二、探究新知:

  欣赏作品,小组讨论每幅作品都用了什么图形。

  1、风车:

图中有哪几种图形,颜色搭配怎样。

  2、板手:

图中的图形是怎样组合的,颜色好不好。

  3、万花筒:

欣赏图形组合,颜色搭配,变化无穷。

  4、青蛙:

图形组合,形状变化。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3数学活动:

有趣的图形

  活动目标:

  1、复习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数学教案-有趣的图形。

  2、学习图形归类。

  3、按颜色、名称不同排序。

  活动准备:

  小路一条、魔袋一只、几何图形若干、排列图2条、幼儿人手一份、鸡妈妈房子一个。

  活动过程:

  一、修路。

  1、教师扮猫妈妈,幼儿做猫。

说:

“猫妈妈要带小猫们去小鸡家做客一起走吧,喵喵喵,前面有条小路,坑坑洼洼的坏了,我们一起修一修,幼儿教案《数学教案-有趣的图形》。

  2、带幼儿观察一下,小路上有哪些图形,每个小朋友拿一块嵌入。

  3、启发幼儿想办法,把2块半圆形的石块和2块长方形石块嵌入。

  4、小路修好了,怎么走呢?

看到猫妈妈举什么图形,小猫就踩什么图形上,千万不要挤呀。

  二、摸口袋。

  1、耒到鸡妈妈家,有个神奇的口袋,怎样才能知道里面的东西。

  2、请能干的孩子帮忙摸出一个圆形。

  3、请每位幼儿摸出一个,然后送到他们的朋友那里。

  4、根据颜色再分。

  三、修篱笆。

  1、鸡妈妈说:

“这篱笆破了,大灰狼晚上把小鸡偷走了,你们愿意帮忙?

  2、出示排列图。

  3、幼儿补篱笆。

  4、幼儿操作。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4一、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图形的兴趣,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相似的实物,并能按形状进行分类。

  2、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发现,愿意与同伴合作交流

  二、活动准备:

  1、幼儿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熟悉音游《找朋友》

  2、布置“图形乐园”,投放图形挂卡及其相似实物

  3、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卡片,白纸、、磁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1、教师在《蓝精灵》的音乐中,带领幼儿到图形乐园寻找小熊宝宝赠送的礼物,激发幼儿探索图形活动的兴趣。

  师:

“小朋友,今天小熊宝宝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份小礼物,让我们到图形乐园里去找一找吧!

  (“找礼物”游戏的开场白一出,令全体幼儿对即将参与的活动充满了好奇、期待与向往,这种轻松、积极的心理环境的营造是幼儿主动、兴趣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前提)

  2、引导幼儿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礼物,它是什么形状的。

并与同伴玩一玩、比一比自己的礼物,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数一数正方形、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等。

  (幼儿在“图形乐园”中,自由地找到“礼物”后,都自发地翻来覆去地看,有的迫不急待地挂到脖子上向他人展示;有的激动地与同伴用语言交流自己的发现……(教案:

)他们以欣喜尽情宣告:

枯燥的图形特征的复习活动,已变成了幼儿与同伴,幼儿与物质之间相互作用渗透、探索发现、体验交流、分享快乐的有趣自主的行动,教师仅有的引导与鼓励的语言,更充分体现了幼儿以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

  3、音乐游戏《找朋友》:

引导幼儿寻找身上图形挂卡相同的“图形娃娃”做朋友,找到朋友后,相互手牵着手,比一比谁找的朋友最多

  音乐停止后,幼儿立即找到与自己挂卡相同形状的房子里休息。

“嘘,天黑了,请图形宝宝都安静地回家睡觉吧!

  (喜欢音乐是幼儿的天性,将数学活动与音乐游戏科学有机地相结合,让幼儿运用肢体语言、团结协作,进行探索活动深受幼儿的喜爱。

教师颇具亲和力的介入,更令幼儿热情倍增。

  4、出示各种与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相似的实物,引导幼儿把实物分别按图形分类送回相应的房子里,并让幼儿说说自己把什么形状的物品送到了什么房子里。

  师:

“小朋友们收到小熊宝宝的礼物高兴么?

可是有些宝宝找不到自己的家正在伤心的哭呢,小朋友愿意帮帮忙、把他们送回家吗?

  幼:

“愿意”。

  (在分类游戏中,能力强的幼儿不仅将“相似实物”送回了相应的“家”里,甚至还主动热情地承担起了给能力差的幼儿“纠错”、帮助“一起送”的任务,(教案:

)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认知结构,在拟人化的游戏情境的支撑下,吸引了幼儿以积极、饱满的情绪,通过比较、分析、判断、讨论等推理活动获得新的感性经验的同时,也渗透了对幼儿互助友爱、协作意识的培养。

  5、巩固活动:

(1)拼图:

用不同的图形拼出各种实物模型。

  (教师蕴含有关数学概念属性的材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来制作自己喜爱的东西,运用多种感官,巩固体验,加深认识,并满足了幼儿表现自我,获得自信的价值体验。

  活动反思:

  本活动彻底摆脱了传统教学教师“提问”、“灌输”,幼儿“回答”、被迫“接受”的动口不动手的机械模式,注重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索欲望。

通过游戏寓趣味性、娱乐性于枯燥的数学活动中。

宽松的认知环境的创设,使每个幼儿都饶有兴致,积极主动地参与了偿试、探索、发现等活动。

  其次,教师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选材并制定目标,丰富的可操作性材料,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秩序渐进地进行探索充分的条件,保障了幼儿认知过程的主体地位,促进了幼儿思维等能力的发展。

  培养“完整儿童”是现代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活动设计重视幼儿认知发展的同时,关注个别差异渗透了友爱互助,交流分享,表现自我,建立自信等品质的教育培养,真正使《纲要》走进了课程,落到实处。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5一、活动目标:

  1、巩固对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认知;2、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发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准备:

  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图形宝宝,教师示范操作材料一份,幼儿操作材料,几张白纸,固体胶课件ppt。

  三、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1)师:

今天我们去参观图形王国好不好啊!

昨天收到了图形王国的国王的邀请,邀请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去参观他的王国。

  

(2)师:

哇!

这个王国好大好漂亮啊!

国王说他当导游带我们参观他的王国。

  (3)师:

国王刚才跟我说,他每人送你一个礼物,他的礼物就藏在图形王国里,你们去找找吧?

找到他就送给你了。

(如果小朋友不敢拿,教师可带头取礼物,说老师找到了然后拿下来)幼:

好(4)师:

小朋友,你们都有在国王哪里拿到礼物吗?

能跟老师说说你拿到了什么形状的礼物?

长什么样的?

(请个别小朋友说)(5)师:

拿到三角形的小朋友把你的举起来。

(正方形和圆形也一样,从中把纠正一些小朋友)2、教师讲解,课件ppt示范

(1)师:

国王刚才过来跟老师说,他几个图形宝宝不见了,需要小朋友帮他一个忙。

帮他找回他的图形宝宝?

(出示ppt)

(2)师:

小朋友你们很厉害哦!

都把图形宝宝找出来了。

  师:

咦!

小朋友你们看谁来了?

(把准备好的图形宝宝拿出来,让小朋友说出他们的名字)师:

图形宝宝们想让你们帮个忙。

想你们帮他们看看他们手上的东西是不是跟他们一样都长的一样啊?

  (3)师:

我们先看一下三角形宝宝的东西吧!

那个不是跟他一样是三角形啊?

  师:

刚才我们看了三角形的,现在我们看一下正方形的吧!

那个不是正方形啊?

  师:

三角形宝宝和正方形宝宝我们都看了,我们帮圆形宝宝看看吧!

  (4)师:

我们帮了图形宝宝一个大忙,图形宝宝送给我们好多图形宝宝哦!

我们一起看看有什么图形宝宝?

(让幼儿说出名字和特点)师:

我们有这么多的图形宝宝,能用来做什么好呢?

老师手上还有一些白纸和胶水,可以弄什么呢?

能不能弄一幅画啊?

  师:

小朋友我们一起去那边的桌子上一起研究一下好吗?

  (幼儿拼图时间,老师从旁协助)师:

小朋友你们拼好没呢?

拼好了就拿着自己的画回到座位上做好。

  师:

小朋友你们组拼得是什么图画阿?

你们用的什么图形宝宝阿?

大家他说的对不对啊?

拼得好看吗?

我们表扬他!

  师:

老师也来拼几幅图!

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拼了什么图画?

用了什么图形阿?

(一副一副让小朋友讲述用了什么图形组成的)三、结束活动师:

今天我们参观了图形王国,还拼了一副这么漂亮的画,我们带这幅画回课室去跟小朋友分享吧!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6活动目标:

  1、学会用几何图形自画像,进一步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2、感受自画像夸张、有趣的美。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

幼儿已认识各种几何图形,对几何图形产生探索的兴趣。

  物质准备:

幼儿图画纸若干,几何图形卡片、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引入。

  1、通过出示小鸡的画面,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

  “这只小鸡是用什么图形组成的?

它是由几个圆形(3个),几个三角形(3个)组成的?

  2、你还认识什么图形?

师边请幼儿说边贴出图片。

  二、师示范讲解自画像的画法。

  1、引导幼儿观察《我的自画像》的特点。

  

(1)自画像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结合书空练习掌握几何图形的画法。

  (师出示范画,引导幼儿认真观察后提问:

自画像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引导幼儿观察自画像的五官有趣在哪?

为什么?

  (一边耳朵是半圆形,一边是三角形;一只眼睛是半圆形,一只是椭圆形)为什么?

(老师故事把自画像夸张,变得很有趣)

  2、启发、引导幼儿如何画自己的自画像。

  提问:

你喜欢用什么几何图形画自画像的五官?

你想怎样把自己的自画像画得夸张、有趣呢?

  (请幼儿说,教师范画)

  师重点引导幼儿展开想像,大胆夸张。

(可以用图形卡片拷贝,也可以看老师的其它范画)

  三、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1、要求:

(1)必须用几何图形作画。

  

(2)自画像可以夸张、有趣。

  (3)可进行上色或进行简单装饰。

  2、幼儿绘画,师根据能力差异引导幼儿用几何图形自画像并突出自画像夸张有趣的特点。

  四、展示欣赏,交流评价。

  请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我的作品夸张有趣在什么地方?

你喜欢谁的作品?

为什么?

  活动延伸:

  让幼儿自由寻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由有趣的图形组成的,体验生活中的美。

  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7教学目标

  1.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组图形,通过图形拼组深化同学们对图形的认识。

  2.在图形拼组的过程中,培养同学们的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发展小朋友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组图形。

  教学难点

  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拼组图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拼组图形

  教师:

我们在前面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你知道吗?

用这些图形可以拼组出一些有趣的图形,同学们愿意来试一试吗?

  学生:

愿意。

  出示帆船,如下图:

  教师:

怎样拼组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这条帆船,如果让你用你手中的图形来自己拼一个帆船,想想你会用到哪些图形?

为什么?

  学生:

我会用到三角形,因为帆船上的两页帆很像两个三角形。

  教师:

老师注意到你说的话中用了两个字很像,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为什么用这两个字吗?

  学生:

我觉得帆船上的两页帆像三角形,但不是标准的三角形。

  教师:

对了,我们生活中的很多物体都像我们学过的一些图形,但都不是标准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或圆,所以我们在图形拼组时,要想象这些物体和我们学过的哪些图形相似。

同学们会想象吗?

  学生:

会。

  教师:

继续想象。

  学生:

我会用到长方形,两页帆中间的桅杆就很像一个很小但是很长的长方形。

  学生:

我会用到长方形和三角形,在帆船的底部的中间就很像一个长方形,旁边就像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把它们拼在一起就像帆船的底部了。

  出示拼组好的帆船图,如下图:

  教师:

书上已经拼组好的帆船图,你看看是不是和你们说的是一样的?

都用到了哪些图形?

  学生:

用到了三角形和长方形。

和我们分析的基本一样。

  教师:

看来同学们的分析是正确的,帆船的两页帆本来不是三角形,可它很像三角形,所以我们在拼组帆船的时候,就把它看成三角形来进行拼组。

所以我们在拼组图形的过程中,要抓住它像什么,再来进行相应的拼组,这样才能用我们手中的图形来完成我们有趣的拼组。

  教师:

那是不是图中的每一个小细节、小东西都需要我们原封不动地拼组出来呢?

  学生:

不是,我们拼组的时候抓住的是比较大的东西进行拼组,那种很小的就没有必要了。

  教师:

老师已经明白你们的意思了,你们是说抓住事物比较有特征性和代表性的东西来进行拼组,并不是每个小细节都要进行拼组。

  教师: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怎么进行拼组图形了,你们就照着这个图来拼组一个帆船,开始。

  学生自由地进行拼组帆船,老师巡视指导拼组过程。

教师拿一个小组的拼组帆船来展示,作适当的表扬和建议。

  教师:

老师这里还有一棵树和一条鱼,你们来看看,它们的各个部分又像什么?

你会用什么图形来进行拼组?

  让学生自由地发表他们的看法。

  教师:

同样看看书上已经拼组好的图形,看看和我们的分析是不是一样的。

  学生自己总结分析的图形和书上用的图形有什么区别?

哪种更好,为什么?

  教师:

知道了鱼和树怎么拼组了,现在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拼组这两个图最快并且最像,现在开始。

  学生在两个图形对比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动手操作。

  教师:

把你们拼组好的图形摆放在桌上,我们一起来评一评,看看谁拼得最好。

  二、给图形取名字

  教师:

同学们已经会拼组图形了,下面这些小朋友也拼组了一些图形,你会给这些拼组好的图形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吗?

  多媒体课件出示一些拼组好的图形,如太阳、小房子、小汽车等。

  教师:

首先要想一想这些图形像什么?

然后再给它取名字。

  学生讨论后,抽学生汇报。

学生汇报时允许学生给同一幅图取不同的名字。

比如同样是一幢房子,有的学生取名为小房子,有的学生取名为白雪公主和小矮人的家,有的学生取名为温暖的小屋。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评一评,看谁的名字取得最好。

  三、拼图形讲故事

  教师:

小朋友会讲故事吗?

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听。

抽一个学生讲故事。

  教师:

小朋友讲的故事真好听,你能把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拼摆出来吗?

比如龟兔赛跑这个故事里的小白兔怎样拼呢?

小乌龟又该怎样拼呢?

  教师指导学生拼出小白兔和小乌龟。

  教师:

这样看着小白兔和小乌龟你能给大家讲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吗?

  学生看着拼图讲故事。

  教师:

小朋友能不能像这样先拼摆图形再讲故事呢?

下边小朋友自己想一个好听的故事,拼出故事中的一个情节,然后给其他同学讲一讲这个故事。

  学生活动,教师作必要的指导。

  四、课堂小结

  教师: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回答略。

  教师:

看来同学们的收获都不小,下边依靠我们集体的力量,全班同学来完成一个大的拼图。

  学生拼图,教师给予必要的指导。

拼好以后,教师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全班学生可以围着拼图跳一个舞,活动在学生的欢呼声中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