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8153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x

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学校姓名班级  考号

…………………………………………装…………………………………………订…………………………………………线…………………………………………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

(时间:

100分钟分值:

120分)

题号

总分

分值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准备规范、美观地书写汉字。

(4分)

春姑娘lìlín()人间。

公园里芳香四溢,各种花的香在微

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ɡ(),鸟儿tānlán()地呼吸着这新鲜的空气,小草mùyù()着温暖的阳光,真是一个美不胜收的世界。

2.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分歧(qǐ)着(zhuó)落人迹罕(hǎn)

至饥肠辘辘(lù)

B.荫(yìn)蔽贮(chǔ)蓄人声鼎(dǐnɡ)沸咄(duō)咄逼人

C.企(qí)盼侍(shì)弄煞(shà)有介事踉(liànɡ)踉跄跄

D.粗犷(ɡuǎnɡ)倜傥(tǎnɡ)混(hùn)为一谈废寝(qǐn)忘食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词义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2分)

A.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两者混为一谈。

(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B.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

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卖弄:

摆弄、夸耀。

C.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

(菡萏:

这里指红莲含苞未放。

D.夏天的雨也

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热烈:

烈,热情四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冬天的济南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B.史铁生的代表作《我与地坛》曾被誉为中国当代50本经典著作。

C.读了《秋天的怀念》,我们无不被无私与伟大的母爱所感动。

D.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

汉字书写的要求。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及表达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运用拟人,将薄雪人格化,形象地写出了阳光斜射下薄雪呈现出淡粉色的美丽情态。

B.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

窃读的滋味!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表明“我”

对知识的渴求。

C.当智慧之田丰收,而胃袋求救的时候,我便从口袋里掏出花生米来救急。

(运用

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形象地描述出“我”独特的读书状态:

物质贫乏、精神

丰富。

D.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

出了“我”强烈的求知欲,表明“我”对知识的渴求。

6.下列语法知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根据词语的感情色彩可以把词语分为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其中中性词可

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

B.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叫动词,其中判断动词只有一个“是”。

C.“巴金”“思想”“夏季”“花朵”这些词语都属于名词。

D.语境对词的的意义起着限制作用,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多义词在文中的具体意义。

7.选出下列敬辞与谦辞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

A.与许久不见的朋友见面时,说“久仰了”。

B.请别人修改自己的文章时,说“敬请斧正”。

C.询问长辈的年龄时,说“贵庚”。

D.跟对方称呼自己的母亲时,说“家慈”。

8.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飞鸟集》

《园丁集》等,他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其诗风对中国现代文学

产生过重大影响,启迪了徐志摩、冰心等一代文豪。

B.《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字仲尼。

他是春秋时期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

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称为“大成至圣先师”。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

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老舍的语言俗白精致,雅俗共赏,被称为

“语言大师”,同时他也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D.在中国古代诗歌意象中,“柳”往往象征着惜别、留恋,“松柏”往往象征着顽

强、高洁,“子规”往往象征着悲苦、凄凉、哀怨,“鸿雁”往往象征着思乡怀

亲、书信,“乌鸦”往往代表着衰败、荒凉。

9.根据你的阅读印象,选出下面对名著内容描述不正确的一项()(2分)

A.《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篇散文集,共收录10篇文章,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

重记事,书中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凸显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和风气。

B.《朝花夕拾》多侧面地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

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其中有一篇记录了鲁迅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

偷罗汉豆的事,非常富有童年气息。

C.《城南旧事》是作家林海音的一部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小说,作品以一个早熟、

聪慧而又童稚未消的小女孩英子的视角来回忆往事,记录了她在爱与离别中懵

懂成长的过程。

D.沈从文的散文集《湘行散记》创作于1934年初,是他构建“文学湘西”世界的

一块重要拼图。

10.按要求默写诗文名句。

(10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

(4),一夜征人尽望乡。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遥怜故园菊,。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十二章》)

(8)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朱自清《春

》)

(9)《天净沙﹒秋思》中以乐景衬哀情的名句是。

(10)雪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请写出关于雪的一句完整的古诗词名句:

,。

二、阅读与欣赏(共33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1~12题。

(6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1.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12.诗的颈联历来脍炙人口,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一联描写了什么样的场景,并谈一谈你从中悟出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

(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5题。

(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世说新语·方正》)

1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尊君在不不:

②元方入门不顾顾:

③相委而去委:

④下车引之之:

1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15.读了本文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

(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15分)

雨的四季

刘湛秋

①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她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

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

想象的。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

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

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

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

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大的雨点就打来了。

可这时而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清凉的甘露。

打伞,戴斗笠,固然能保持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

这时,你会更喜欢一切。

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妇人,显得端庄而又沉静了。

这时候,雨不大出门。

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

也许,人们都忘记了雨。

成熟的庄稼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

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

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

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

也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安静和沉思啊!

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

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

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遥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

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

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

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殊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

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

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

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

洗,甚至忘记了严冬。

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

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⑥啊,雨,我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

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少!

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⑦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6.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17.文章开头说,“我喜欢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欢。

”结合了全文,谈谈作者“喜欢雨”的原因。

(4分)

18.本文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特征。

请从第5段中摘录一个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句子,并谈谈它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4分)

摘录的句子:

表达效果:

19.选文第二段,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再加上美妙的联想和想象,带给我们全方位的感受,请描写一段雪后的

世界。

(不少于50字)(4分)

三、综合性学习(共7分)

20.人生在世,离不开朋友。

然而,大千世界,鱼龙混杂,友分益损。

古人这样告诫我们:

“匹夫不可不慎取友”,如何认识和选择朋友,是十分重要的人生课题。

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无数文人墨客为歌颂友谊写下了不少不朽的诗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两句。

(2分)

(2)下面是日照市“中学生思想道德文化建设”活动中,有关“中学生结交网友”的调查报告,请概括出表格所反映的情况。

(不超过20个字)(2分)

中学生结交网友调查表

选择的网友对象

比例

凭感觉交网友

19%

看重才华

17%

看重外貌

19%

看重人品

45%

(3)对于交网友的利弊,众说纷纭,班上为此准备开展一次辩论赛。

如果你是正方,请你列举在网上交朋友的好处。

(3分)

四、作文(50分)

21.成长,指长大、长成成人,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

简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更成熟的一个变化过程。

请以“我长大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自选。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600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共30分,第1题4分,第2-9题2分,第10题10分)

1.莅临酝酿贪婪沐浴(4分,每空一分,四空全对但书写不够认真工整的,可酌情扣1-2分。

2.D3.B4.C5.D6.B7.A8.B9.B

10.①山岛竦峙②落花时节又逢君③夜发清溪向三峡④不知何处吹芦管⑤应傍战场开⑥随君直到夜郎西⑦博学而笃志⑧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⑨小桥流水人家⑩示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0分。

每小题1分,有一处错误即不得分。

二、(共33分)

(一)11.抒发了诗人旅居外地时深切的思乡之情。

(2分)

12.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启示:

新生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4分,场景2分,哲理2分)

(二)13.①不,同“否”②顾:

回头看③委,舍弃④之,他,指元方(4分,每空1分)

14.①正午不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着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注意“日中”“信”“礼”等重点字词的翻译)②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陈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注意“舍”“去”“乃”等字的翻译)(4分,每个翻译2分,重点字词每错一个扣除0.5分)

15.基本看法1分,结合文段,适当展开2分,整体语言表达1分。

若出现:

脱离文段内容泛泛而谈的,如扣住“守信”来谈,最多给2分;没扣“守信”不给分。

(三)16.答:

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热爱)和对人生(生命)的追求。

(3分,答出一个要点得2分,答全要点得3分)

17.雨给作者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跃,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灵魂得到净化。

雨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

(4分,每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四点即可得满分。

表达出基本的意思即可酌情赋分)

18.例:

拟人句子:

也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

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表达作用:

“化妆了”,写出了春雨的美丽与妩媚“飘然莅临人间”写出了春雨降临的动态美,表达出了作者对冬雨的喜爱之情。

(4分,找出拟人句子可得1分,赏析语言准确、通顺,可得3分,可酌情赋分)

19.(4分,根据句子是否通顺,书写是否认真,有没有错别字等方面酌情赋分)

三、(共7分)

20.

(1)示例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示例二: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示例三: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分)

(2)示例:

大部分中学生交网友看重的是对方人品。

(2分)

(3)示例:

扩大交友的范围,结交更多朋友;通过身处不同地域的网友,了解更多地区的风土人情,扩大知识面;对着看不见的网友,可以宣泄自己的烦心事,不会存在尴尬。

(3分,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四、21.作文(50分)

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等级

项目

一类卷

二类卷

三类卷

四类卷

(20分)

(20-18)

符合题意

内容充实

中心突出

有真情实感

(17-15)

较符合题意

内容较具体

中心较明确

感情较真实

(14-12)

基本符合题意

内容尚算具体

中心基本明确

感情尚算真实

(11-0)

不符合题意

内容空泛

中心不明确

感情不真实

语言

(25分)

(25-22)

文体规范

条理清楚

结构合理

语言通顺

(21-18)

文体较规范

条理较清楚

结构较完整

语言较通顺

(17-14)

条理基本清楚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有部分语

(13-0)

理不清楚

结构不完整

语言不通顺

语病较多

文面

(5分)

(5)

书写工整

标点正确

(4)

书写比较工整

标点大体正确

(3)

字迹不够清楚

标点错误较多

(2-0)

字迹潦草

标点错误很多

说明:

①缺少题目,扣2分;②出现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③不足600字,每少50字扣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