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8202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842.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3页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3页
亲,该文档总共8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 61页.docx

上海城模板施工方案培训资料doc61页

    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1.1 已审批的《核工业科研生产楼施工组织设计》及其编制依据

1.1.2 有效的施工图、设计交底、会审纪要及工程变更文件

1.1.3与工程有关的国家(地方)或行业规范、规程、法规、标准、图集,详见如下: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砼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砼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ZJQ-SG-002-2003)

《高层建筑砼结构技术规范》   (JGJ3-2002)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1.1.4公司“三色书”管理体系文件《技术管理分册》

1.2 编制人员:

技术经理:

技术员:

1.3施工方案发放范围:

分公司工程部、技术部

项目部:

项目生产经理、项目技术经理、工程部、技术部、质量安全部、商务合约部、机电部、劳务队。

2.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

本工程地下二层,地上分南北两栋,南栋住宅楼为框支剪力墙结构,高31层,北栋办公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高29层;地下负三层结构层高3.4m,地下负二层结构层高3.3m,地下负一层结构层高4.7m,一层高为4.8m,二层~四层为4.2m,住宅楼部位五层转换层为5.5m,六层以上标准层层高为2.9m;办公楼五层以上标准层均为3.25m。

地下室外墙墙厚为400mm、300mm,电梯井为筒体剪力墙结构,剪力墙厚度最大为500mm,最大的框架柱为1200mm*1200mm;。

2.2施工条件

2.2.1季节性施工条件:

本工程模板施工阶段经历雨季、夏季和秋季,需要采取雨季防雨、夏季防暑等技术性措施。

2.2.2现场场地条件:

施工场地非常狭窄,基坑开挖完后,周边没有多余空地便用施工,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合理布置平面,材料、设备的组织与管理要安排细致,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2.3工程特点

2.3.1本工程为创芙蓉奖工程,对现浇混凝土结构外观尺寸,表面质量缺陷以及混凝土裂缝等要求都较高,必须保证墙、柱、梁、板砼实体的观感质量,因此,在节点的细部做法及模板的制作安装上必须做到精、细、准。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设计、施工规范和工艺标准组织施工,确保满足创芙蓉奖的要求。

2.3.2工期紧: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要求从底板垫层到主体完成工期共300天。

工程量大,要求模板作业时安排紧凑,布置合理,尽可能利用工作面流水交叉作业,为业主专业分包及早插入创造条件,施工过程中确保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各专业密切配合,充分协调。

3.施工部署

3.1施工目标

3.1.1质量目标:

无走模、胀模、爆模等现象发生,尺寸、垂直度、平整度等偏差满足《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要求。

3.1.2进度目标:

确保主体工程按《施工组织设计》中要求在09年12月底完工。

3.1.3安全目标:

无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发生,无人员重大伤亡事故发生。

3.1.4文明施工目标:

创湖南省安全文明示范工地。

3.2工艺流程

本工程在地下室施工阶段采用散拼模板制安,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剪力墙、柱模板为定型模板,且水平和竖向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故混凝土必须分两次浇筑;在支墙、柱模板的同时,可以穿插满堂脚手架的搭设,以及梁底模的铺设;待墙、柱混凝土浇筑完成,拆模、吊运模板后,方能进行梁侧模和楼板模板的支设;电梯井内模板也采用定型模板,跟上主体结构进度,每层支设一次。

普通钢筋砼标准层的施工顺序为:

墙柱施工顺序:

分中弹线→绑扎墙柱钢筋→办理钢筋隐蔽验收→支模→检查校正→分层浇捣墙砼→拆模养护。

梁板施工顺序:

楼层标高、轴线测设、弹线→满堂支模架搭设→梁底模支设→绑扎梁钢筋→梁侧模、板底模支设→绑扎板钢筋→绑墙柱钢筋→剪力墙吊模支设→检查验收办理隐蔽记录→浇捣梁、板砼→养护。

GBF蜂巢砼空腹楼板的施工工序:

测量放线→满堂承重脚手架扎设→支模

时模板应双向起拱1‰~2‰→模板支设装平板模→暗梁及GBF薄壁管放线→绑扎暗梁钢筋→肋间钢筋网片绑扎→安装GBF蜂巢芯——绑扎板面钢筋——检查、验收。

3.3施工组织

3.3.1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详见《友阿大厦施工组织设计》

3.3.2施工人员组织安排:

根据工期要求和劳动量要求,综合考虑人力因素以及加班时的劳力投入等,柱模板考虑按2人/天/个,梁板模支设按10m2/人/天计算,高峰期木工140人方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3.4施工准备

3.4.1技术准备

项目部组织技术、生产人员熟悉图纸,认真学习掌握施工图的内容、要求和特点,同时针对有关施工技术和图纸存在疑点作好记录,通过会审,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与设计、甲方、监理共同协商解决,取得一致意见后,办理图纸会审记录,作为施工的变更依据和施工操作依据。

熟悉各部位构件截面尺寸、轴线、标高,各部门相关人员施工思路达成共识。

3.4.2材料及主要机械准备

1840×920×18木胶合板,60mm×80mm×3000mm木方、φ14止水螺杆和普通对拉螺杆两种、槽钢、φ48×3.5钢管、扣件、早拆头、蝴蝶扣、铁锤、斧头、手锯、电锯、平刨机、压刨机、电钻、活动扳手、水平尺、线坠、撬棍、吊装索具以及水性脱模剂等。

4.施工方法

4.1地下室基础模板制安

地下室承台和基础梁模板采用砖胎膜,具体工艺详《友阿大厦基础土方施工方案》,地下室外剪力墙水平施工缝设置在底板混凝土面以上400mm处,施工缝安装400mm宽厚3mm通长钢板止水片。

在剪力墙钢筋施工完毕后,进行墙、柱定位,并焊接好标高及支撑桩,然后进行吊模的安装,在施工缝处用短钢筋把钢板止水带焊牢在剪力墙的主筋上,在施工缝处上下各留设200宽,止水片的搭接应设置在迎水面且搭接位置焊缝应满焊、严密、不留空隙。

底板水平施工缝处钢板止水带安装及模板加固大样如下:

     图1底板水平施工缝处钢板止水带安装及模板加固

地下室电梯井坑和集水坑采用场外加工成定型桶状模板,塔吊辅助人工进行吊装,浇筑砼时须注意不能一次性将侧壁浇筑到位,应分层浇筑,防止定型桶状模板上浮,并有专人看护。

电梯井坑和集水坑砼必须分层浇筑,第一次浇筑到平井坑底板,在底板砼初凝前再分层浇筑坑壁的砼;桶状模板底部留设几个小洞,让在砼浇筑过程中产生的上浮的泌水从孔洞内流出来;桶状模板顶部要加固稳,与基坑钢筋骨架形成一个稳定的体系,防止浇筑砼时桶状模板上浮。

      

    图2电梯井和集水井模板加固

4.2柱模施工

4.2.1操作流程

定位、找平→组装柱模→安装柱箍→安装对拉螺杆→校正垂直度→加固→柱模验收→浇筑混凝土→柱模拆除。

4.2.2 柱模构造

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模板在施工现场组拼,竖向内楞采用60mm×80mm木枋,间距200mm;柱截面在1000mm×1000 mm~1200 mm×1200 mm之间(含1000 mm×1000mm),柱箍采用[8槽钢,并用φ12对拉螺杆加100mm×100mm带D=12mm的圆孔钢板予以加固,第一、二道柱箍间距为300mm,从第三道起均采用间距为500mm的柱箍;柱截面尺寸700mm×700mm(含700mm×700mm)~1000mm×1000mm之间时,柱箍采用φ48×3.5钢管加蝴蝶扣,设穿墙对拉螺杆予以加固;柱箍间距自下而上均为500mm。

截面尺寸600mm×600mm以下的柱子,不设穿墙对拉螺杆,且柱箍间距自下而上均为500mm。

4.2.3 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木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如图所示:

 图3 柱模构造示意图

4.2.4柱子支模至框架柱处最大梁截面的梁底(地下室空心楼盖至柱帽底部),柱子混凝土浇筑时,第一次浇筑至梁(柱帽)底位置,柱头模板采用散拼模板与水平结构的梁板一起支设。

因墙柱混泥土强度等级与梁板不同;柱头混凝土在梁板混凝土浇筑时用塔吊提前按浇筑顺序配合浇筑与墙柱同等级的砼。

4.2.5 安装、拆除要求

4.2.5.1安装柱模时,先根据楼面柱模边线将相邻的两片就位,就位后用小铁钉将小木条钉在柱子木内楞上临时固定;安装完两面模板后再安装另外两面模板,临时固定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柱模临时固定示意图

4.2.5.2安装柱箍:

柱箍可用槽钢或钢管和蝴蝶扣等制成,根据柱模尺寸、侧压力大小,分别用槽钢或钢管制成柱箍。

4.2.5.3将柱模内清理干净,封闭清扫口,底部须加木方或用水泥砂浆堵缝,以免漏浆;安装完成后及时办理柱模验收;。

4.2.5.4柱子模板拆除:

浇筑砼24h后,先拆掉柱模斜撑,再卸掉柱箍,把连接每片柱模小木条拆掉,然后用撬杠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砼脱离,要保证墙柱棱角不被损坏。

4.2.5.5柱子模板拆除后吊运到模板堆场,清理模板上的砼渣子后涂刷隔离剂。

4.3墙模施工

4.3.1 操作流程

弹线定位→安装门洞模板→安装一侧模板→安放对拉螺杆穿墙管→清扫墙内杂物→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固定并校正→验收。

4.3.2电梯井和剪力墙定型墙模施工

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木方和钢管作楞,配套穿墙螺杆φ12使用。

竖向内楞采用60mm×80mm木枋,水平外楞采用φ48×3.5钢管。

剪力墙构造如图5所示。

图5 墙模构造示意图

竖向内背楞采用60mm×80mm木枋间距200mm,水平外楞圆钢管φ48×3.5间距:

第一、二道为300mm,从第三道起为500mm,加固拉结穿墙螺杆水平间距600mm,竖向间距与水平外楞间距相同,斜向支撑用钢管对第三道进行间距为600 mm加固以保证其稳定。

斜撑采用钢管+U型托,加固方法如图6所示,斜向支撑也可以通过与在地下室底板或楼板梁里埋设的短钢管用扣件连成整体。

图6剪力墙模板加固示意图

电梯井井字架从基础搭设到顶部,每隔5层在楼板处留洞穿架管作为井字架的支撑点进行卸载,尽量保证井字架的稳定。

电梯井内模板采用小角模体系,由四块定型阴角模和四块定型大模板组成,螺杆设置原则同内剪力墙。

地下室负三层人防区域剪力墙根据人防工程施工规范和人防工程质量监督交底纪要中规定,人防墙模板施工中不能使用穿墙套管,以保证人防墙的密实性要求,所以负三层人防墙采用固定螺杆,拆除模板后再割除露出墙面的螺杆。

4.3.3地下室外剪力墙和水池剪力墙模施工

地下室外剪力墙模板和地下室水池剪力墙采用采用1840×920×18木胶合板进行拼装,在车道圆弧部位采用2440×1220×12竹胶合板,木方和钢管作楞,配套穿墙螺杆用φ14对拉止水螺杆。

剪力墙模板内竖楞60×80mm方木间距200mm,外横楞用2×φ48×3.5mm,架管水平间距第一、二道为300mm,从第三道起为500mm布置,外墙采用φ14对拉止水螺杆,止水螺杆水平间距600mm,竖向间距与外楞间距相同,与蝴蝶扣件配套使用,在其中部加一排φ48×3.5mm钢管斜撑,间距1200mm,斜撑将力传至预埋在底板上预埋的短架管上或和满堂架形成整体。

由于地下室在甲方分包的基坑大开挖采用旋挖桩加锚杆支护方案,基坑边东边大部分扶壁桩离结构外剪力墙外侧只有800宽,局部甚至只有500宽,再加上在扶壁桩侧面还有三道200宽槽钢,外剪力墙侧壁离基坑边的工作面最小尺寸只有400宽,不能满足双排架支模体系的搭设条件。

只能搭设单排施工操作架,在东面外剪力墙模板支设过程中,先支设外侧的模板,外侧模板用内木方楞和外钢管楞组成体系,也按照前面的要求进行支设,外墙斜撑固定在护壁桩上或槽钢上。

先从外侧模板穿设φ14对拉止水螺杆,并加固稳定后再与内侧模板形成整的体系。

地下室车道出入口处负三层外剪力墙的外侧模板是砖胎膜,内侧是木模板支撑体系,所以在这些剪力墙部位须进行加固处理。

因一侧是砖胎膜,不能穿对拉止水螺杆形成可靠的体系,内侧墙模板在安设施工时除了由内竖向木方楞和外横向钢管楞组成体系外,还在外面加设一道外竖向钢管支撑间距600,竖向钢管外侧的底板上留设三排短架管,做为对剪力墙上中下加设三道斜向支撑的加固点。

4.3.4住宅楼部位剪力墙模板施工

住宅楼标准层竖向砼构件部分设计采用短肢剪力墙(也称薄壁柱)。

采用18厚木胶合板拼装,模板背楞采用60×80木方@250,水平横楞采用Ф48钢管(双钢管,第一道横楞距楼地面200,上部水平横楞间距均为500)。

模板支撑采用架管和高强度对拉螺杆,螺杆直径Ф12,在短肢剪力墙边角处200处设置第一道对拉螺杆,中间部位水平间距为500,竖向间距同横楞。

剪力墙模板上、下处均必须背楞,下部端处,须加对拉螺杆,底部须加木方或用水泥砂浆堵缝,以免漏浆,最后加支撑以稳固整个模板,为保证浇砼时角部、接头处不漏浆,在模板接头处,均考虑10mm的搭接,在梁、柱接头处,采用柱侧模包梁侧模,梁底模直接搭在柱侧模上面。

短肢剪力墙模板支设示意图如下图:

图7L型短肢剪力墙支模示意图   图8 T型短肢剪力墙支模示意图

4.3.4 安装、拆除要求

4.3.4.1安装前,先放出20cm控制线和模板边线,并对控制线进行复核无误后,才能进行一侧模板的安装;。

4.3.4.2安装另一侧模板前,务必将剪力墙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确保对拉螺杆穿墙管道安装位置正确;

4.3.4.3 固定前,对垂直度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才能最终固定,并验收;

4.3.4.4 混凝土浇筑一天后,依次拆除对拉螺杆、背楞、大模板,并将大模板涂刷隔离剂,整齐堆码,以备下层使用。

4.4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板模施工

普通钢筋砼梁板结构面板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60×80×3000mm木枋,圆钢管φ48×3.5和扣件组成模板支撑体系,采用可回收φ12对拉螺杆进行加固,梁底采用60mm×80mm木枋支撑,承重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φ48×3.5钢管、扣件、立杆、横杆、支座组成。

梁采用梁侧模包梁底模,梁板接头处,板模包梁侧模,剪力墙与板模接头处,平台模板直接搭在墙模上。

4.4.1 操作流程

 弹出梁轴线及水平线并复核→搭满堂架 →安装梁底模和主梁一边侧模→绑梁钢筋后安装另一侧模并校正加固→安装板底木楞→调整板标高并起拱 →铺设平台板模→满堂架加固→验收。

4.4.2针对不同的梁高度,采取如下加固方式:

梁高<500时,底模及侧模小楞木枋≤300,支撑立杆2Φ48×3.5mm钢管,沿梁长方向@1200,二根立杆之间距离≤900,水平横杆三道,梁底设一道,底部设一道扫地杆,距地(楼面)20cm,中间设一道。

梁高500≤h<700时,底模及侧模小楞木枋≤250,支撑立杆2Φ48×3.5mm钢管,沿梁长方向@1000,二根立杆之间距离≤900,梁高中部设一根Φ12对拉螺杆,水平横杆三道,梁底设一道,底部设一道扫地杆,距地(楼面)20cm,中间设一道。

梁高≥700时,在梁高中间及上口处设对拉螺杆二道@600,底模及侧模小楞木枋≤250,梁部位设置支撑三根Φ48×3.5钢管立杆,沿梁长方向@900,三根立杆之间距离≤600,中间一根在梁中心线位置,水平横杆三道,梁底设一道,底部设一道扫地杆,距地(楼面)20cm,中间设一道。

梁高≥700时构造如下图所示:

        

图9、梁模板构造示意图

4.3.2.1梁侧板面板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60mm×80mm木枋(内楞)现场拼制,圆钢管φ48×3.5(外楞)支撑,采用可回收φ12对拉螺杆进行加固,梁底采用60mm×80mm木枋支撑,承重架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φ48×3.5钢管、扣件、立杆、横杆、支座组成。

4.4.3 梁模安装、拆除要求

4.3.3.1 模板支撑钢管必须在楼面拉线上垫木方;

4.3.3.2钢管排架搭设横平竖直,纵横连通,上下层支顶位置一致,连接件需连接牢固;

4.3.3.3根据梁跨度,决定顶板模板起拱大小:

<4m不考虑起拱,4m≤L<6m起拱10mm,≥6m的起拱15mm,悬挑超过2m时,按1/500起拱;。

4.4.4 楼板模板

本工程负三层人防区和地下室车道出口的楼板厚250mm,地下室车道入口处的楼板厚150厚,地下室±0.000的楼板板厚均为180mm,地下室其他部位的普通钢筋混凝土均为120mm;裙楼和塔楼普通钢筋砼楼板板厚为100~150mm。

采用18mm厚木胶合板,板底用60mm×80mm木枋作内楞,内楞的轴线间距为200mm;承重架采用扣件式钢管满堂脚手架,由扣件、立杆、横杆、支座组成,采用φ48×3.5钢管,楼板模构造如图10所示:

图10楼板模构造示意图

4.4.5满堂脚手架

本工程普通钢筋砼板厚250mm,满堂架搭设间距要求板底支撑间距0.9m×0.9m,地下室±0.000的楼板和住宅楼结构转换层板厚180mm,满堂架搭设间距要求板底支撑间距1.0m×1.0m。

其余普通钢筋砼板厚均为100~120mm,板底满堂脚间距1.2m×1.2m;满堂架步距均为≤1800mm。

(住宅楼结构转换层模板详转换层专题施工方案)。

板底立杆与大横杆处第一锁口扣件下均加设保险扣,同时所有立杆底座需垫不少于100mm见方的木板,离地200mm处内必须设置扫地杆,沿建筑外边线满堂脚必须搭设45°~60°剪刀撑一道,从建筑物外边线向内每隔三跨,设置45°~60°剪刀撑一道,提高架体稳定性。

满堂架搭设时,先根据墙柱外边线,留出300mm操作面后,搭设满堂架骨架,然后按照满堂脚间距加设骨架;梁模支架搭设时,梁底增加一排立杆,离梁底左右两边200mm处搭设大横杆,再搭设梁底部小横杆,间距500mm,然后在小横杆上铺设梁底模。

满堂架搭设如图11所示:

 

图11 满堂架搭设示意图

4.4.6满堂架搭设完成后,在所有主次梁相交处,增设一根带早拆头的立杆,与架体相连,作为满堂架的一部分。

4.4.7 安装、拆除要求

4.4.7.1梁底模和楼板底模板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下表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

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4.4.7.2模板拆除时,操作人员站在已拆除的空隙,拆去近旁余下的支柱,使其龙骨自由坠落;

4.4.7.3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粘连物,涂刷脱模剂,拆下的扣件及时集中收集管理;

4.4.8楼层后浇带模板支设

楼板后浇带支模要在后浇带每边加宽1000处形成单独的支模体系,在其他部

位拆模时不能破坏此处的支模架,后浇带部位模板支撑体系如下图所示:

楼板后浇带也要求封闭,防止杂物掉入后浇带。

          

   

 图12楼板后浇带模板支设

4.5 楼梯模施工

4.5.1操作流程

   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安装平台梁模→楼梯底模→楼梯外帮侧板→绑扎钢筋→安装踏步侧板→踏步模固定。

4.5.2楼梯模板采用木胶合板现场散拼,支设方法见图12。

 

图13楼梯支模加固图

4.5.3安装、拆除要求

4.5.3.1制安方法:

施工前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先安装平台梁模,再装楼梯底模及安装外边侧板(厚度与底板厚度同),待底板筋绑完后,再装踏步侧板及中间反扶梯基一道。

根据钢筋的规格、间距,使用18mm厚木胶合板模板,作成“梳齿状”,卡在钢筋上。

并用钢筋支顶牢固。

混凝土浇筑完后,将施工缝模板拆除,重复使用。

为保证装饰后上下两跑梯侧同线,在制安时每跑段侧板向上方向移进2cm。

4.5.3.2 楼梯模在剪力墙拆模后安装比楼梯迟一层施工,因此在剪力墙施工阶段楼梯梁和休息平台板位置预留梯梁和板钢筋。

4.6住宅楼飘窗模施工

4.6.1本工程住宅楼塔楼从六层起,每层均有飘窗施工,该部分作业面狭窄,而且混凝土浇筑面积小,落差较大,模板支设时固定困难,浇筑时必须分层才能满足施工要求。

针对此部位施工,拟采用如下施工方案:

4.6.2飘窗施工时,支模系统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

4.6.3 安装、拆除要求:

4.6.3.1 模板安装时,必须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支设,要求底部支模架用旋转扣件固定好,伸出部分的长度不能超过200mm。

4.6.3.2 支模架不能与外架架体相连,以免发生外架不稳定现象。

4.6.3.3飘窗板底标高必须严格控制,必须复核标高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4.6.3.4飘窗模必须进行水平和竖向方向拉通线的方法进行控制;

4.6.3.5 飘窗模要保证有连续三层处于支撑状态,以使混凝土有足够的时间强化。

         图14住宅楼飘窗加固图

4.6楼板高低错落部位的模板施工

楼板高低错落处竖向结构模板采用18厚木胶合板现场拼装,其支模方法见图15。

 

 

图15吊模支模加固图

厨房、下沉式卫生间与楼板面之间的高低错落处支模方法同上吊模施工,但预制混凝土墩改用钢筋马凳进行吊模的支撑,严禁使用短木条支撑。

4.7蜂巢砼空腹楼板的施工

4.7.1GBF蜂巢砼空腹楼板的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满堂承重脚手架扎设→支模时模板应双向起拱1‰~2‰→模板支设装平板模→暗梁及GBF薄壁管放线→绑扎暗梁钢筋→肋间钢筋网片绑扎→安装GBF蜂巢芯——绑扎板面钢筋——检查、验收。

4.7.2根据蜂巢芯空腹楼盖的暗梁(或明梁)、密肋梁、现浇板、蜂巢芯的重量及平面具体位置作恒载取值,并充分考虑施工荷载后,进行模板的竖向、侧向承载和稳定计算,以及上层支撑架立杆对下层楼板竖向冲切验算,设计模板、木龙骨与钢管支模架。

本工程空心楼盖模板支模架采用Φ48×3.5脚手架钢管搭设,地下室负二层和负一层的空腹楼板支模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为900mm,裙楼和塔楼的空腹楼板支模架立杆纵横向间距为1000mm,横向水平杆步距不大于1.8m,梁板底立杆与大横杆处第一锁口扣件下均加设保险扣,同时所有立杆底座需垫不少于100mm见方的木板,离地200mm处内必须设置扫地杆,沿建筑外边线满堂脚必须搭设45°~60°剪刀撑一道,从建筑物外边线向内每隔三跨,设置45°~60°剪刀撑一道,提高架体稳定性。

模板为18mm厚木胶合板,模板底部木枋规格为60mm×80mm,木枋间距为200mm。

暗梁(或明梁)部位梁模支架搭设时,离梁边左右两边各200mm处搭设一根立杆,梁底增加一排立杆,再搭设梁底部小横杆,间距500mm,然后在小横杆上铺设梁底模。

4.7.3支模架立杆应尽量采用通长钢管,立杆如需接长应对对接位置扣件进行荷载验算,满足要求方可采用。

且立杆与支模横杆交接处(每处)均须加保险扣。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的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如设计未作要求时,模板按要求双向或单向起拱1.0~3.0‰。

本工程的楼盖结构底模L≤8m在跨中处按1‰双向起拱,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