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9742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8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沉积相有关概念.docx

沉积相有关概念

沉积相有关概念

1.4.1沉积作用(沉积)

从供给区母岩的离解,碎屑物的搬运,到沉积场所的沉积和沉积物所发生的各种物理、化学作用,直到固结成岩的全过程称为沉积作用,简称沉积。

1.4.2沉积间断

在沉积过程中,沉积作用停止期叫沉积间断,或称沉积的不连续性。

1.4.3沉积环境

指沉积物在沉积时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水流、构造、生物、物源、物理及化学条件等。

1.4.4沉积相

指在特定沉积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某种特征的沉积体。

分海相、陆相、海陆交互相三大类,每一类中细分为:

相、亚相、微

相等不同级别。

沉积相的研究对石油勘探和油(气)田开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4.5沉积体系

指在一定的沉积环境和沉积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不同沉积相类型的组合体。

1.4.6一级相(相组)与二级相(相)

一级相(相组)是指按沉积物及其沉积环境所划分的沉积相最大单元,分为陆相组、海相组、海陆过渡相组三大类。

二级相(相)是相组中次一级相。

如陆相组可分为残积相、坡积相、山麓——洪积相、河流相、湖泊相、风成相、冰川相、沼泽相等;海相组可分为滨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等海陆过渡相组可分为三角洲相、(?

)湖相、障壁岛相、潮坪相、河口湾相等。

1.4.7三级相(亚相)与四级相(微相)

三级相(亚相)是二级相的细分。

如河流相可细分为河道亚相、河漫滩亚相、堤岸亚相等;湖泊相可细分为湖泊三角洲亚相、滨湖亚相、浅湖亚相、半深湖亚相、深湖亚相等。

四级相(微相)是三级相的进一步细分。

如河道亚相细分为边滩微相、心滩微相、滞留微相等;浅湖亚相细分为水下沙洲微相、席状砂微相、生物滩微相及泥坪微相等。

细分沉积相对油田开发过程中认识油层非均质性及地下油水运动规律有重要意义。

1.4.8相序(相层序、沉积层序)

亦称相层序或沉积层序,是指几种成因上有联系的沉积相(或环境)在垂向上的组合关系。

1.4.9相变

指沉积相在纵向上与横向上的变化。

它反映沉积环境及沉积体特征的改变。

1.4.10相序递变

指沉积相在时间和空间上发展变化的有序性。

这种相序递变规律是相分析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1.4.11沉积模式(沉积相模式)

在对一定环境中的现代沉积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概括出的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物的物化模型,称为沉积模式(沉积相模式)。

它包括沉积体的空间形态、岩性组合、沉积结构、生物特征、动力状况、构造背景等要素。

运用沉积模式重建古沉积环境,可指导石油勘探与开发。

1.4.12划相标志

指沉积岩中能指示沉积环境及其沉积物特征的标记。

包括沉积体的岩性组合、层理结构、砂体形态、矿物组成、古生物、接

触关系及地球化学特征等。

1.4.13岩性组合

指岩性在纵、横向上的组成与排列关系。

岩性组合类型多种多样,它反映了岩相的变化,是岩石形成环境的重要标志之一。

1.4.14沉积旋回

指沉积作用或沉积条件,按相同的次序,不断重复而组成的一个层序。

主要由地壳周期性震荡运动引起的一次水进接着一次水退所表现出的岩性、岩相交替变化。

根据地壳周期性震荡影响程度、沉积规模、沉积特征可分为若干级别的沉积旋回。

1.4.15一级旋回与二级旋回

一级旋回反映了一个完整的水进-水退沉积过程,为整个沉积盆地内稳定分布的一整套含油气层系,在盆地内可进行对比,与同级沉积旋回以假整合或不整合接触。

二级旋回反映了一次水进或一次水退沉积过程,是在二级构造范围内广泛分布、由若干不同沉积岩相段组成,可包含几个油(气)层组的旋回性沉积。

1.4.16三级旋回与四级旋回

三级旋回是在局部构造范围内稳定分布的、同一沉积岩相段内由多个单砂层组成的旋回性沉积,可在全油(气)田范围内进行对比。

四级旋回是由局部沉积作用控制的单一岩石类型组成的旋

回性沉积,是划分小层的依据,可在油(气)回一定范围内进行对比。

1.4.17水进、水退

水进是指地壳下降,使水域不断扩大,海(湖)岸线向陆地一侧延伸的一种现象。

水进时,地层呈超覆状,属正旋回沉积。

水退是由于地壳上升,水域不断缩小,海(湖)岸线向海洋(湖心)一侧退缩,地层呈退覆状,属反旋回沉积。

这种地质现象对海域而言称海进、海退,对湖区称湖进、湖退,具有一定的沉积岩序列特征。

1.4.18正旋回、反旋回与复合旋回

在垂向上,地层岩性自下而上呈由粗到细的变化序列叫正旋回,它反映地壳下降的水进过程。

在垂向上,地层岩性自下而上呈由细到粗的变化序列叫反旋回,它反映地壳上升的水退过程。

在垂向上,地层岩性呈由粗变细再变粗或由细变粗再变细的连续沉积序列叫复合旋回。

它反映地壳升降的一个完整过程。

1.4.19指相化石

能指示沉积环境的化石称指相化石。

如放射虫属于海相,叶肢介属于陆相等。

1.4.20重矿物

指相对密度大于2.86的矿物。

沉积岩中的重矿物可分为陆源的和自生的两类。

重矿物组合关系及含量变化对追溯物源、确定物源区位置和母岩性质,探讨古地理条件均有重要的意义。

1.4.21陆源矿物与自生矿物

源矿物是指陆上母岩经风化分解、搬运、分选而产生,并与其他碎屑物一起再沉积的矿物。

其中常见的有锆石、钛铁矿、金红石、磁铁矿、黑云母、拓榴石、角闪石等。

自生矿物是指在沉积成岩或成矿过程中形成的矿物。

常见的自生矿物有菱铁矿、黄铁矿、赤铁矿等。

1.4.22韵律(韵律层理)

岩体或岩层内部,其组成成分、粒级结构及颜色等在垂向上有规律的重复变化,这种现象叫韵律(韵律层理)。

1.4.23正韵律性

岩性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演变序列叫正韵律。

常在泛滥平原曲流点坝砂、高弯曲分流河道砂等砂体中出现。

1.4.24反韵律性

岩性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演变序列叫反韵律。

常出现在水下分流平原低弯曲分流河道砂体、水下分流内外前缘席状砂体及滨外坝砂体中。

1.4.25复合韵律性

自下而上由粗变细再变粗,或由细变粗再变细的连续演变序列叫复合韵律。

常分布在分流原低弯曲分流河道砂体和水下分流河道砂体中。

1.4.26整合

上下两套岩层呈连续沉积,无沉积间断,这种接触关系叫整合。

它反映了地壳较稳定的沉降,不断接受沉积。

1.4.27不整合

地壳上升使老地层露出水面,遭受风化剥蚀,造成沉积间断,以后再下降,继续接受沉积形成的新地层与下伏老地层之间的不连续接触关系叫不整合。

1.4.28角度不整合与假整合(平行不整合)不整合的新老地层成角度接触的叫角度不整合。

它反映了地壳在新地层沉积之前发生过褶皱运动。

新老地层之间虽有沉积间断,但仍成平行接触的叫平行不整合,亦称假整合。

它反映了地壳呈均衡上升或下降,所以新老地层的产状基本一致(图1.24)

图斗角度不整合与假整合

1429沉积构造

指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或之后,由于物理与化学作用及生物作用形成的各种构造。

它包括层理、层面构造、变形构造、结核、缝合线、痕迹化石等。

沉积构造是沉积岩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划相的重要标志之一。

1.4.30层理

指在沉积岩垂向上,由于岩石成分、结构、颜色及定向性等变化而表现出的层状构造。

层理是沉积岩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也

是识别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

1.4.31细层(纹层)与层系(丛系)

由两个层理面所夹的最小单位叫细层,又称纹层,是组成层理的最初级单位。

细层岩性均一,厚度极小,一般只有几毫米,

甚至小于lmm(图1.25)

图1*25细层与层系

 

系(丛系)。

1.4.32层系组

两个或两个以上岩性基本一致的层系,或性质不同但成因上

有联系的层系,其间没有明显间断的集合体称为层系组(图1.2

5)。

1.4.33水平层理

细层平直且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层面的层理叫水平层理

1.26)。

这种层理多形成于海洋、湖泊的深水沉积及调湖、沼泽等环境,常见于黏士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及石灰岩中。

1.4.34波状层理

细层呈波浪状并平行于层面的层理叫波状层理(图1.26)。

波状层理多形成于波浪作用较强的浅水沉积环境中,如海、湖的

浅水地带及河漫滩等。

常见于细砂岩及粉砂岩中。

1435交错层理(斜层理)

也称斜层理,是由一系列斜交于层面或层系界面的纹层组成。

根据斜层系彼此重叠、交错和切割方式不同可分为板状交错层理、锲状交错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三种基本类型(图1.26)

交错层理多形成于滨海、滨湖、浅湖、三角洲及河流环境等,常见于砂岩、砾岩中。

图L26层理的基本类型

1.4.36递变层理(粒序层理)

又称粒序层理。

这种层理的特点是自岩层底部至顶部,岩石

颗粒由粗变细,没有纹层。

这种层理主要由浊流形成,如携带大

量悬浮物的河流、海流、潮汐流等也可偶尔见到(图1.26)。

1.4.37透镜状层理

透镜状层理的特点是以泥质沉积为主,砂体呈透镜状被包围在泥质中,互不连通。

砂质透镜体具有明显的同向倾斜纹层。

这种层理常与压扁层理、波状层理共生,组成复合层理,形成于潮下带和潮间带,多发育于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与泥岩、粉砂质泥岩互层的岩层中(图1.26)。

1.4.38韵律层理

指由岩石成分、结构与颜色等不同类型纹层作有规律重复出现构成的层理(图1.26)。

这种层理多形成于潮汐、湖泊及河流环境中。

1.4.39层面

层与层之间的接触面称为层面。

1.4.40层面构造

指在沉积过程中,由于机械原因或生物活动形成并保留在岩层表面或底面上的各种沉积构造,如波痕、雨痕、雹痕、虫孔、爬痕、泥裂、冲刷痕及各种印模等。

它可用来识别沉积环境、水动力条件。

1.4.41波痕

指由风、水流或波浪等介质的运动,在沉积物表面形成的层面构造。

波痕常见于砂岩、粉砂岩层面上,是判断波浪形成条件、介质流动方向,以及海岸、湖岸线延展方向等的重要标志。

1.4.42浪成波痕

指由波浪动荡水流形成的层面构造,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

1.4.43水流波痕

指由定向水流形成的层面构造,常见于河流和有底流的海、湖近岸地带。

1.4.44风成波痕

指由定向风形成的层面构造,常见于沙漠及海、湖滨岸的砂丘沉积中。

1.4.45波痕指数

指波长与波高的比值。

1.4.46不对称度

指缓坡水平投影距离与陡坡水平投影距离的比值

1.4.47泥裂(龟裂}

指未固结的泥质沉积物露出水面后因曝晒干涸而形成的收

缩裂缝。

其形状似龟甲形又称龟裂,常形成于海岸、湖岸、废弃河道、泛滥平原及潮间带沉积物表面,对推断古气候、沉积环境有重要价值。

1.4.48雨痕与冰雹痕

指雨滴或冰雹降落在泥质沉积物表面所形成的圆形凹穴。

1.4.49冲刷面

指软质岩层表面被水流、波浪、潮汐冲刷而形成凹凸不平的坑洼,并为砂砾沉积物所充填的层面构造。

冲刷面指示浅水动荡环境,也表示有过沉积间断。

1.4.50槽模

指分布在砂质岩层底面上的一种半圆锥形突起的印模构造。

它是确定古水流方向和浊流环境的重要标志。

1.4.51生物成因构造

指生物在未固结的沉积物表面或内部活动而留下的各种痕迹,如停息痕迹、爬行痕迹、觅食痕迹、进食痕迹、穴居痕迹等。

它是指示沉积环境的重要标志。

1452结核

指在沉积岩中呈球状、饼状、扁豆状、放射状等的化学矿物

集合体。

其成分为碳酸盐、硫酸盐、氧化硅等,形状大小不一,

可呈单个或成群成带出现。

1.4.53结核类型

图L27结核的类型

(a)同生结核扌(b)成岩结核;(c)后生结核

1.4.54同生结核

指与沉积作用同时形成的结核,如铁锰结核(具有核心和同心圆状构造)、藻灰结核(呈均质团块)[图1.27(a)]。

1.4.55成岩结核

指由成岩阶段物质重新分配所形成的结核[图1.27(b)。

1.4.56后生结核

指沉积物固结后,由外来溶液沿裂缝或层理面渗入岩石内沉

1.4.57变形构造(同生变形构造、水下滑动构造)

又称同生变形构造或称水下滑动构造,是指在沉积物未固结成岩之前,由于重力、滑动及滑塌作用发生变形而产生的构造。

1.4.58缝合钱

在压溶作用下发生不均匀的溶解,使岩层在平面上起伏不平,在剖面上呈锯齿状曲线,这种构造叫缝合线。

它常出现于石灰岩中。

1.4.59二元结构

在垂向剖面上,下部由河床相组成底层沉积(主要由河床滞留砾岩和边滩或心滩砂岩组成);上部由堤岸亚相与河漫亚相组成顶层沉积(主要由粉砂岩、黏土等组成),这种沉积结构叫二元结构。

它是河流相的重要特征之一。

1.4.60侧向加积(侧积)

简称侧积,通常指曲流河侧移点坝的沉积方式,即在曲流河外岸遭受侵蚀的同时,内岸一侧砂体不断侧向沉积增大,形成点坝砂体。

这种沉积方式在潮坪沉积、辫状河心滩坝侧缘也可出现。

1.4.61垂向加积(垂积)

在沉积过程中,沉积表面地形特征只向上延展,不侧向移动,

所形成的砂体在垂向上岩性粗细和渗透率高低变化无规律性,这种沉积方式叫垂向加积,简称垂积。

可在辫状河心滩砂坝(辫状

坝)中见到。

1.4.62向前加积(前积)

在河流沉积环境中,碎屑物不断从上游向下游方向沉积,这种沉积方式叫向前加积,简称前积。

它所形成的砂体,在纵向剖面上具有反韵律粒序,渗透率下小上大呈有规律的变化。

前积方式多见于三角洲沉积环境,但也可在辫状河心滩坝、曲流河的曲流段上游半段及冲积扇中出现。

1.4.63填积

指一些河道内充填式的沉积。

网状河和限制性河谷、各种河型的河道废弃后的沉积物都属于这种沉积方式。

1.4.64选积

指沿岸环境碎屑物在波浪往复簸选作用下的沉积方式。

三角洲间沿岸的浅滩砂、堡坝、千尼尔坝、近岸坝等都是这种沉积方式的产物。

1.4.65漫积

指冲积扇沉积环境下的漫流沉积。

1466陆相

指在大陆环境中沉积的沉积物或岩层。

大陆沉积环境包括冰

川环境、冲积扇环境、河流环境、湖泊环境及沼泽环境等。

1.4.67洪积相(洪积扇、冲积扇)

指基岩风化后,大量碎屑物由山地河流或山洪携带,于山谷出口处堆积起来的沉积物。

这些沉积物形似扇状或锥状,扇顶向着山谷,扇底向平原倾斜,故又称洪积扇或冲积扇(图1.28)o

图1+芻洪积扇示意图

1.4.68河流相{冲积相)

指由河流或其他径流作用而形成的沉积物或沉积岩。

河流作用是一种很重要的地质应力,活动于洪积扇与三角洲平原之间,其沉积物可形成广阔的冲积平原,故又称冲积相,是油气聚集的重要场所之一。

1.4.69弯曲指数(弯度指数)

指河床长度与河谷长度之比。

弯曲指数又称弯度指数,是判

别河流类型的一个指标。

1.4.70辫状指数(网状指数、游荡性指数)

指二倍河心滩的长度与河道长度之比。

辫状指数又称游荡性指数、网状指数,是判别河流性质的一个指标。

1.4.71河流类型

指用弯曲指数和辫状指数划分的河流种类(表1.3)

表1.3河型分类

狀抬数

1弯曲指亦、、

单-河道

〔辫状指数小于i)

多河道

(辫状指数大于1)

低弯曲度

(弯曲指数小于1.5)

题直河

辫狀河

高弯曲度

(弯曲指数大于1”)

曲流河

两状河

1.4.72顺直河与曲流河

顺直河是指河道弯曲度很小,河岸比较稳定的单一河道河流(图

1.29)

曲流河

顺直河

网状河

瓣状河

1.4.73辫状河与网状河

辫状河的河道宽而浅,被很多心滩分割,水流成多河道状(图

1.29)。

网状洞属沿固定的心滩流动的多河道河流,河岸坚固而稳定(图1.29)。

1.4.74河床亚相(河道亚相)指在河流经常流水的河谷中沉积而成的沉积体。

它包括边滩、心滩和河床滞留等微相。

1.4.75堤岸亚相

指分布于河床两岸的沉积体。

它包括天然堤和决口扇两个微相。

1.4.76河漫亚相

指分布于天然堤外侧的沉积体。

它包括、河漫滩、河漫湖泊和河漫沼泽三个微相。

1.4.77分流平原亚相

指河流三角洲的水上部分所形成的沉积体。

其特点是:

在垂向上岩性层序为砂泥岩与粉细砂岩呈不等厚互层,呈正旋回

1.4.78三角洲前缘亚相

河流三角洲的水下部分所形成的沉积体。

其沉积物以河口堤砂、三角洲前缘席状砂、水下河道砂为主,常见低角度交错层理、重力滑动变形层理。

1.4.79前三角洲亚相

指位于三角洲前缘亚相的向海(湖)一侧的沉积体,相当于三角洲的底积层。

其沉积物以暗色黏土和粉砂质黏土为主,有机质丰富,水平层理、韵律层理发育。

1.4.80牛轭湖

曲流河在曲流环最狭窄的颈部被截断后,形成新的河道,被废弃的旧河道及河漫滩形成面积不大的积水洼地,叫牛辄湖(图1.30)

废弃河道

新河道

1.4.81牛辄湖亚相

指在牛辄湖中的沉积体。

1.4.82湖泊相

指在湖泊环境中沉积的沉积物或沉积岩。

湖泊相可分为淡水

湖泊相和盐湖相两类,是石油、煤、油页岩、盐矿、铁矿等形成

和储藏的重要场所。

1.4.83洪水面、枯水面、浪基面

洪水期湖水上涨达到的最高界面叫洪水面。

枯水期湖水的界

面叫枯水面。

波浪搅动能达到的有效深度叫浪基面(图1.31)

图i⑶湖泊三个界面划分示意图

a探湖亚相*h—馔一浅胡亚相fl扩张禰亚相

1.4.84扩张湖亚相

指枯水期湖面与洪水期湖面之间地区的沉积体。

其岩性以泥灰岩和杂色泥岩为主,常见潜穴和爬痕。

1.4.85湖弯亚相

指湖泊近岸,湖水交流不畅而呈半封闭状态地带的沉积体。

其岩性以砂质泥页岩为主,富含黄铁矿晶体,可见泥裂、雨痕等构造。

1.4.86滨一一浅湖亚相

洪水面枯水面浪基面指枯水面与浪基面之间地区的沉积体。

其岩性以红色、紫色泥岩为主,常见泥裂、雨痕、气泡等构造。

1.4.87半深湖一深湖亚相

指位于浪基面以下,未受波浪和湖流搅动的较深区域中形成

的沉积体。

其岩性以黏土岩、油页岩、泥灰岩为主,常见黄铁矿,

有机质含量咼,是良好的生油岩。

1488沼泽与沼泽相

被浅水淹没的积水洼地称沼泽。

在沼泽环境中沉积的沉积体

或沉积岩称沼泽相。

1.4.89海洋分区

指根据海水深度及海底地势特点所划分的海祥不同区域。

图1.32所示。

图1.32海洋分区示意图

1.4.90海相

在海洋环境中沉积的沉积体或沉积岩。

根据海水深浅的差

别,可分为滨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

1.4.91潟(xi)湖与(xi)湖相

潟湖相是海陆过渡相之一。

潟湖是障壁沙坝、沙洲与海洋隔绝

或半隔绝的浅水盆地。

在这种环境中沉积的沉积体或沉积岩称

湖相。

1.4.92三角洲相

指河流入海、湖地带的河口区,地形平坦,流速降低,水流携带的沉积物质大量倾泻、堆积,形成顶尖朝陆地的三角形沉积体。

三角洲是油气生戚与聚集最为有利的地区之一,是石油勘探的重点对象之一。

1.4.93建设性三角洲

指在河流作用大于海洋作用的情况下形成的三角洲。

其特点是沉积速度快,厚度大,分布广,泥含量较高,向海洋方向延伸,砂体成指状或扇状分布,根据形态分为乌足状和扇状两种类型。

1.4.94破坏性三角洲

指海浪、潮沙、海流作用大于河流作用的情况下形成的三角洲。

河流作用形成的沉积体被海浪、潮沙作用改造和破坏,沉积速度慢,厚度小,分布面积不广。

根据形态分为鸟嘴状和港湾形两种类型。

1.4.95三角洲沉积模式

指根据河流作用、波浪作用和潮汐作用的相对强度对三角洲形成的影响,把三角洲分为鸟足状(舌状)三角洲、扇状(朵状)三角洲、鸟嘴状(尖头状)三角洲、港湾型三角洲四种沉积模式(图1.33、图1.34、图1.35、图1.36)。

[yi分流河道、堤.决口扇園

讓常严(河口砂坝、

因諜平紳

前三角洲

图1・33鸟足状(舌状)三角洲(现代密西西比河三角洲)

分流河道.堤、决口扇

前三角洲

 

 

 

 

SbdJz[Z33

Elk删5B6

图1二5鸟嘴状(尖头状〉三角洲(罗纳河三角洲)

1—河道和河曲地带}2-三角洲平原(眨滥平腳腾岸平勵

1河口砂坝r海滨砂虻海滨平原F1前三角洲A大陆棚

便轴潮砂坝□潮利F棚恣潮謀谷

图L%港湾形三角洲(巴布亚湾三角洲)

1496浊流

指一种沿水下斜坡或峡谷流动的含有大量泥沙、呈悬浮搬运

的高密度底流(图1.37)

图1.37海底峡谷和浊流沉积示意图

1497浊流相

指在海底或湖底环境中,由于浊流作用而形成的碎屑物沉积体。

1.4.98鲍玛层序

指由鲍玛(A.H.Bouma,1962)提出而命名的一个完整的浊流沉积层序。

它由递变段(A段)一一具递变层理的砂砾岩层,不整合接触;平行层理段(B段)一一具平行层理的砂岩层;水流波纹层段(C段)――具波纹纹理或变形层理的粉砂岩层;水平层理段

(D段)一一具水平层理的泥质粉砂岩层;泥岩段(E段)一一块状泥岩页岩层五段组成。

1.4.99三角洲砂体

指在岸上平原区河流人湖泊的浅水缓坡处形成的、向湖心突出的、近似三角形的砂体。

1.4.100扇三角洲砂体

指从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或湖中去的冲积扇砂体。

1.4.101水下冲积扇砂体

指山地河流出山口后,进入湖盆滨-浅湖区,形成全部沉没于水下的扇形砂砾岩体。

它可细分为扇根、扇中和扇端三个部分。

1.4.102浊积砂体

指浊流携带的大量碎屑物在深湖(海)区堆积而成的砂(砾)岩体。

1.4.103岩心相分析

指根据岩心中所含相标志信息(包括岩石颜色、岩石性质及组合关系、颗粒结构、沉积构造、韵律性、古生物、矿物、接触系等)判别和划分沉积相,建立剖面模型、平面模型,研究沉积相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分布和变化。

1.4.104测井相分析

指利用有效的测井方法所获取的地下岩层信息来判断和划分沉积相。

首先在取心井中选择有效测井方法,根据测井曲线形态或参数划分测井相,然后与岩心分析的沉积相进行相关对比,建立测井相模式,以此为标准,对各井进行测井相分析。

目前有曲线分析(定性测井相分析)和自动测井相分析(定量测井相分析)两种方法。

1.4.105地震相分析

指利用三维地震、高分辨率地震、垂直地震剖面等方法所获得的地下岩层信息来判别和划分沉积相,并进行剖面相分析和平面相分析,以了解沉积相在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分布及变化。

这种方法最大优点是可以预测井间沉积相分布和变化情况,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预测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