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9751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32.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0页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0页
亲,该文档总共7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7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docx

高考语文复习文化

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学文化常识

(一)

(一).先秦文学

1. 上古神话:

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表现了原始人类企图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愿望、追求

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的赞颂。

 

古代神话名篇有:

  《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杀蚩(chī)尤》、《刑天与帝争神》、《鲧gǔn禹治水》、《夸父追日》等。

 

2. 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 ①“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五经+《乐》 )

②、《尚书》、《春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兼记叙和论说的散文集,思想核心是商周时代的神权政治观念。

《春秋》语言凝练含蓄,不过18000多字,却记载两百四十年的史实,所谓“一字见义”“一字褒贬”。

B.历史散文①《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优秀散文的典范,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文》、《左氏》、《春秋内传》等。

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成就:

善于叙事、描写战争、写人。

 

②“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③《战国策》(国别体) 内容:

是战国“杂史”,“纵横家言”。

 手法:

善用寓言,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三人成虎”“南辕北辙”等皆出于此。

 

《国语》(我国最早国别体)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今存81章,上篇37章,称《道经》,下篇44篇,称《德经》,故《老子》又称《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今存20篇。

政治思想核心“仁”与“礼”。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今存53篇。

 墨子思想特征非常鲜明,自成体系,堪与入学抗衡。

儒、墨二家时称“显学”,墨家基本代表小生产者的利益,既有进步性,也有保守性。

文体呈现出由“对话体”向“专论体”过渡的趋势,名篇《兼爱》、《非攻》 、《非乐》等。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今存7篇。

即《梁惠王》

、《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又各分上下。

孟子接受了孔子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其基础是所谓“性善》论。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代表人物,著《庄子》。

唐玄宗大兴道教,封庄子为“南华真人”,称《庄子》一书为《南华真经》。

今存33篇,包括内篇7,外篇15,杂篇11。

一般认为内篇为庄子自著,外杂篇为其门人后学所著。

(名篇:

《庖丁解牛》、《逍遥游》、《秋水》等)

⑥荀子,战国儒家,时人尊称荀卿或孙卿。

著《荀子》,又名《孙卿子》、《孙卿新书》,今存32篇。

以《劝学》始,《尧问》终。

思想观点:

朴素的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提出“性恶论”。

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名篇:

《扁鹊见蔡桓公》《自相矛盾》《智子疑邻》《郢书燕说》、《守株待兔》等)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在秦相吕不韦主持下,由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而成。

(名篇:

《察今》《刻舟求剑》等)。

  

⑨《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末期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的一部著作,我国第一部以记叙一人为中心的长篇传记文学作品。

《管子》托名春秋初期管仲所著,实为一部自战国至汉初各家零散著作的汇编。

今存76篇包括了反映法、道、儒、兵、阴阳等家思想的资料,颇有杂家的倾向。

《孙子》传为春秋末期孙武所著,可能是其门人后学记录整理而成。

共13篇。

号称“兵家之祖”。

《列子》,保存不少前秦遗闻和寓言故事,如“杞人忧天”“朝三暮四”“愚公移山”“薛谭学讴”等。

⑩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

①、《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诗经》依《风》《雅》《颂》分类编排。

表现手法可归纳为“赋、比、兴”。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物。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风》即“十五国风”,如:

卫风,郑风,齐风,魏风等共160篇。

《雅》分为《小雅》74篇,《大雅》31篇,共105篇。

 《颂》包括《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

汉代传授《诗经》的有鲁(鲁人申培公)、齐(齐人辕固生)、韩(燕人韩婴)、毛(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四家。

“三家诗”先后失传,存者只有《毛诗》,即现在的《诗经》。

 

②.《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

-前277?

)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11篇)、《九章》(9篇)、《天问》、《远游》、《卜居》、《渔父》,合起来共25篇。

《离骚》全长373句,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第一首由诗人自觉创作、独立完成的长篇抒情诗。

(二).两汉文学

1、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著《新书》十卷。

《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过秦论》是贾谊最具有文学色彩、政论兼史论的散文。

被鲁迅成为“西汉鸿文”。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起于汉高祖,止于王莽末年,其中代表篇目《苏武幢》、《霍光传》等)、 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史册。

  

  2、经学文风

 ①董仲舒 西汉今文经学大师,推崇儒术,代表作《春秋繁露》、《天人三策》同为汉代今文经学的奠基之作。

②刘向,西汉经学家、目录家。

与其子刘歆共同完成的《七略》是我国第一部目录学著作。

③刘安,淮南王,后谋叛乱,事泄自杀。

召集文士集体编辑《淮南鸿烈》,又称《淮南子》。

3、乐府民歌和赋

①乐府民歌:

乐,民乐;府,官府。

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

《陌上桑》和《孔雀东南飞》是反映妇女问题、爱情婚姻问题最成功的叙事作品。

②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汉初是骚体赋的时代,西汉武帝到东汉中叶,是散体赋的时代,东汉之后,汉赋走向抒情化、小品化的时代。

以赋名篇,始于荀子,有“赋祖”之称。

如他的《赋篇》,《成相》。

 楚辞是散体赋的又一源头。

 

赋的代表:

司马相如,字长卿,著《子虚赋》、《大人赋》等。

 杨雄《解嘲》、《蜀都赋》 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4、《古诗十九首》 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大致是东汉顺帝末到献帝之间的中下层失意知识分子

们所作。

被称作“五言至冠冕”“千古五言之祖”“五言之《诗经》”等。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A.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的《观沧海》《短歌行》《龟虽寿》,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yǔ)、应炀(yáng)、刘桢。

其中“七子之冠冕”王粲的《七哀诗》成就最高。

    

③“竹林七贤”指魏晋之际的嵇康、阮籍、向秀、刘伶、阮咸、山涛、王戎。

④陆机,作《文赋》对文学功能、艺术灵感、艺术构思、文质关系、文体分类乃至文学技法都有论述,是我国第一篇系统的文学创作。

⑤左思,字太冲。

作《三都赋》,豪贵之家,争相传诵,洛阳为之纸贵。

代表诗作《咏史》八首。

⑥山水田园诗人: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谢灵运,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

是我国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⑦“元嘉三大家”:

颜延之、鲍照、谢灵运。

鲍照,是七言歌行的创制者,又是古代诗歌中边塞题材范畴的基本确立者。

B齐梁陈文学 

①“永明体”:

受声律学的催化,齐梁诗坛上出现了“永明体的”的新体诗。

更讲究声韵和对偶,风格大抵清怨而工丽。

代表人物:

谢朓、王融、何逊等。

   

谢朓,字玄晖,与谢灵运皆以山水诗见长,世称“小谢,又曾任宣城太守,世称”谢宣城”,与沈约、王融等附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为“文章八友“之一。

 

②骈文:

齐梁作家让骈文的体式最终得以确立,使四六的对称句型又有了平仄相对、声韵相协、典故繁密、辞藻富丽的特点。

(孔稚圭的《北山移文》是齐代骈文的代表作。

③俳赋 :

代表:

沈约《丽人赋》,江淹《别赋》。

 

C.北朝文学

庾信,与徐离、徐陵父子并为“宫体”的倡导者,时称“徐庾体”。

 

北朝三部散文名著:

郦道元《水经注》(《水经》是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著作,旧传为汉人桑钦所作。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描写主要内容为寺庙;颜之推《颜氏家训》。

 

D南北朝乐府民歌

 南朝民歌:

《子夜歌》、《西洲曲》(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北朝民歌:

《敕勒歌》、《木兰诗》(《木兰诗》与《西洲曲》可并称为南北朝民歌的双壁。

) 

E.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小说的发展期)

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

(名篇:

《干将莫邪》、《嫦娥奔月》、《董永》等)

 ②志人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

(名篇:

《周处》) 还有(三国魏)邯郸淳的《笑林》,东葛洪(托名刘歆编纂)的《西京杂记》,东晋裴启的《语林》等。

 

F魏晋南北朝文论

①曹丕《典论·论文》开始了专门论文之作。

②刘勰,字彦和,所著《文心雕龙》从纵的方面对于历史文学的发展变化有论述,横的方面对各派作家作品也都有评价,作家论,创作论,文体论,风格论等等,涉及极广。

 

③钟嵘,字仲伟,所著《诗品》主要是评论诗歌。

 

④萧统,被立为太子,然英年早逝,未及即位即于531年去世,死后谥号“昭明”,故后世又称“昭明太子”,主持编撰的《文选》又称《昭明文选》。

 

G“前四史” 陈寿(西晋)《三国志》、《史记》、《汉书》、《后汉书》。

 (四)隋代文学:

隋结束了东晋长达270多年的扼南北分裂对峙,实现了全国统一,虽寿命不过三十年

但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为唐朝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

 ① 开始废除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实施科举制。

 ② 由于南北统一,运河开凿,交通便利,隋搜集汇总南北朝的官私秘藏珍典,分类编目。

③ 由于统一,颜之推、薛道衡和陆法言等人斟酌南北方言志长短,撰著《切韵》,统一书面音韵。

④ 由于历时短暂,隋朝文学只能承袭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南朝淫艳绮靡的文风,但由于统一,为南北文风的融合创造了条件,出现了文风改革的一些征兆。

(五).唐代文学

唐代文人的特点:

①中下层文人入主文坛(由新兴的庶族地主出身的文人,取代了六朝的豪门士族)②自觉干预政治③思想开放,出入三教(儒释道)④文艺兼擅,修养精深。

1. 初唐

①“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

四人有着相似的审美追求:

反对绮靡的文风,追求刚健的骨气。

在理论上强调文学的经世教化作用。

②“吴中四士”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③陈子昂,字伯玉,他的文学理论和创作推动了唐代的诗文革新。

诗文革新理论代表作: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诗歌代表作:

《感遇》三十八首、《蓟丘览古》七首、《登幽州台歌》。

 2、盛唐

①张九龄《感遇》十二首王之涣《登鹳雀楼》、《凉州词》

②“山水田园诗人”

 孟浩然开创了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

《过故人庄》。

王维字摩诘,诗人、画家和音乐家”,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

③“边塞诗人”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王昌龄(七绝圣手)《从军行》(黄山百战穿金甲)

《长干曲》。

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

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史”,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3、中唐

①刘长卿,诗歌五律居多,以“五言长城”自居。

五律代表:

《余干旅舍》。

五绝代表: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送灵澈上人》

②大历十才子 李端、钱起、韩翃、司空曙、苗发等十人互为唱和,号十才子。

③“新乐府运动”和白居易、元稹

新乐府是相对于汉魏旧乐府而言的“即事名篇”的诗歌。

它用新题写时事,所谓新乐府运动是贞元、元和年间,有白居易和元稹倡导的以创作新题乐府反映现实为中心的诗歌革新运动。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又称白香山,白太傅,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名作《长恨歌》《琵琶行》(两诗都采用了七言歌行体)。

元稹,与白居易为挚友,世称“元白”。

元稹多轻艳之词,白居易多之祖之语,故有“元轻白俗”之称。

代表作:

传奇《莺莺传》

④张籍

代表作:

七绝《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被誉为写游子的“七绝至绝境”。

⑤“古文运动”

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又称韩吏部。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奇崛险怪诗派的开创者,诗歌以文为诗,历来毁誉参半。

著《昌黎先生集》。

孟郊与韩愈开创奇崛诗派,其成员有李贺、贾岛、姚合等。

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

我国思想史上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批评天命论,反对封禅等封建迷信,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著有《柳河东集》。

山水哟及由柳宗元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散文体裁。

⑥刘禹锡

刘禹锡早年与柳宗元政治上、文学上同道,有“刘柳”之称,晚年与白居易为诗友,

并称“刘白”。

代表作《竹枝词》、《西塞山怀古》等。

 

 

⑦杜牧

 

字牧之,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世称“杜樊川”。

文学主张:

“文章以意为主,以气

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

”反对骈文只重视形式、追求艳丽的弊病,主张文章应经世

致用,有为而作。

 

诗歌代表作:

《泊秦淮》,《赤壁》;散文:

《阿房宫赋》《守论》

 

⑧李商隐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

爱情诗在唐代诗人中是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夜雨寄北》,

《无题》等。

 

“小李杜”:

李商隐,杜牧。

 

“诗中三李”

:

李白,李商隐,李贺。

 

4

、晚唐

 

皮日休、陆龟蒙、罗隐是晚唐讽刺小品的代表作家。

 

皮日休与陆龟蒙交好,酬赠唱和,并称“皮陆”。

 

5

、温李诗派

 

诗风为齐梁余习所染,辞采浓艳,笔调柔婉,结构精巧。

代表作家有李商隐、温庭筠、

韩偓、吴融、钱韬玉、曹唐、唐彦等。

 

与韩偓、吴融同时期的还有司空图,他是唐代重要的诗论家,代表作:

《与李生论诗

书》、《与王驾评诗书》

 

6

、唐代敦煌通俗文学

 

是指敦煌遗产中的糖五代通俗文学作品,是唐五代通俗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容除

了敦煌曲子词外,还有变文(由僧侣和民间说唱艺人演出)、词文、俗赋、话本等。

 

7

.唐传奇(小说发展的成熟期)

  

神怪类:

沈既济《枕中记》、李工佐《南柯太守传》

 

历史题材:

陈鸿《长恨歌传》、《东城老父传》

 

爱情传奇:

李朝威《柳毅传》、元稹《莺莺传》、白行简《李娃传》

 

 8

、唐代词曲

 

词由唐五代兴起的一种合乐而歌的新诗体,当时一般称“曲”“曲子”“曲子词”后来成

为“词”,别称“乐府”“诗余”“长短句”。

 

①敦煌曲子词

 

②中唐文人词

 

张志和《渔父》,白居易《忆江南》

 

③温庭筠

 

与李商隐并称“温李”,两人浓丽的风格较为相似,命运也是。

 

词代表作《菩萨蛮》《梦江南》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花间词派鼻祖。

 

诗歌代表作:

《过五丈原》《商山早行》

 

④韦庄

 

25.

我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创作童话集是:

《稻草人》

 

26.

我国古代第一个女词人是:

李清照。

第一位女诗人:

蔡琰

 

27.

我国古代留存诗作最多的诗人是:

陆游。

9300

多首,词

130

多首。

 

28.

被列为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的我国古代诗人是:

屈原

 

29.

唐代诗人中,被后人称作

李杜

的是:

李白和杜甫;

小李杜

指的是:

 

商隐和杜牧。

 

30.

我国文学史上一门三杰有

三曹

三班

三苏

三袁

等,其中

“ 

三曹

” 

指:

曹操、

曹植、曹丕;

三苏

指:

苏洵、苏轼、苏辙;三柳:

宋朝词人,柳永、柳三复、柳三接兄

弟;三班:

班固、班超、班昭兄妹;三袁

公安派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31.“

三公

在汉代指: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在明清则指:

太师、太傅

 

、太保;

 

 

 

夏禹,商汤,周文王。

 

 

 

三皇五帝:

伏羲、燧人、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

 

32.“

三军

即:

中军、上军、下军或中军,左军,右军。

周制天子六军,诸侯大国

 

三军。

 

33.

明初诗文三大家,即:

刘基、高启、宋濂。

 

34.

中外文学作品中的四大吝啬鬼形象分别是:

葛朗台、阿巴公、泼留希金、严监生。

 

35.

明代著名传奇作家汤显祖四部与梦有关的传奇是:

《牡丹亭》、《紫钗记》、《南柯

记》、《邯郸记》。

 

36.

我国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

李伯元

李宝嘉

《官场现形记》,曾朴《孽海花》、吴趼人

吴沃尧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

洪都百炼生

《老残游记》。

 

37.“

吴中四杰

是明代诗人:

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ē

吴中四士

 

贺知章、

张若虚、张旭、包融。

 

38.

初唐四杰是: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9.

北宋文坛四大家是:

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40.

元曲四大家是:

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

元杂剧四大悲剧:

《窦娥冤》、《赵

氏孤儿》、《汉宫秋》、《梧桐雨》

 

41.

汉字书法四体是:

真、草、隶、篆。

汉字形体演变:

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

书、楷书、草书、行书

 

42.

我国四大民间传说是:

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43.

古籍中

四书

指: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四库

指:

 

经、史、子、

集。

 

 

 

 

 

 

 

 

 

 

 

 

 

 

 

 

 

 

 

 

 

 

 

 

 

 

 

 

 

 

 

2013

年高考语文复习导学案

 

 

 

 

 

 

 

 

 

 

 

 

 

 

 

 

 

 

 

 

 

 

 

 

 

 

 

 

 

 

 

 

 

 

 

 

 

 

 

 

 

 

 

 

 

 

 

 

 

 

 

 

 

 

 

 

 

 

 

 

 

15 

 

 

 

 

 

 

 

 

 

 

18 

 

 

44.

文房四宝指的是:

笔、墨、纸、砚

 

45.

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

《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46.

我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是: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47.

文学作品

四分法

指:

诗歌、小说、戏剧

剧本

、散文

 

48.

唐以前,我国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

即五音

是:

宫、商、角、徵、羽

 

49.

五行指:

金、木、水、火、土

 

50.

五刑指:

墨、劓、非刂、宫、大辟。

墨,在脸上

 

刺字后涂上墨。

劓,割掉鼻子。

非刂,

断足。

宫,阉割男性生殖器。

大辟,

 

ì

,死刑的通称

 

51.

五经指:

《诗》、《书》、《易》、《礼》、《春秋》

 

52.

五谷指:

黍、稷、麦、豆

、麻。

为六谷。

六畜:

猪、牛、羊、马、

 

鸡、狗

 

53.

左联五烈士指:

白莽

殷夫

、柔石

赵平复

、冯铿、李伟森

求实

、胡也频

 

54.“

履至尊而制六合

六合

指的是:

天、地、四方

东西南北

六合正相

 

中的

六合

” 

是指古时迷信的人,结婚要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

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

都相适合。

 

55.

先后建都于建康

今南京

的六朝是:

吴、东晋、宋、齐、梁、陈

 

56.

六亲指:

父、母、兄、弟、妻、子。

六腑:

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

六神:

主宰心、肺、肝、肾、脾、胆之神。

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

 

57.

六书指: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假借、转注

 

58.

六部指:

吏、户、礼、兵、刑、工

 

59.

六义指:

风、雅、颂、赋、比、兴

 

60.“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六艺

指:

《诗》

《书》

《礼》

《乐》

《易》

《春秋》

其中《乐》

失传

 

61.“

通五经,贯六艺

六艺

指:

礼、乐、射、御、书、数

 

62.

建安七子是: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王

 

禹、应王易、刘桢

 

63.

八仙是:

汉钟离、韩湘子、曹国舅、蓝采和、吕洞宾、何仙姑、李铁拐、张果老

 

64.“

八荒

指远离中原的地方,即:

东西南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边远

 

的地方

 

65.

八股是:

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

 

66.

唐宋八大家是: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013

年高考语文复习导学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