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9833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docx

第九单元《观察与发现》教学设计

第九单元 观察与发现

单元分析:

本单元围绕“观察与发现”这一主题,选编了三篇主体课文《大自然的语言》、《李时珍》、《装满昆虫的口袋》和一篇自读课文《肥皂泡》,还有一个“语文天地”。

《大自然的语言》是一首诗歌,通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各种现象的兴趣。

《李时珍》是一篇人物传记,讲李时珍全面深入地了解各种药物,进而编写出了伟大的著作《本草纲目》。

而《装满昆虫的口袋》这篇记叙文,通过法布尔捉昆虫的故事,告诉我们,兴趣是认真观察的基本动力。

单元目标: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引发学生留心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2、学会本单元生字24个,会写29个生字。

3、积累词语,会用关联词造句,会查找积累谚语。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学习留心观察大自然,观察周围的事物,激励学生要善于发现,勇于创新。

教学课时:

9课时

大自然的语言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和11个词语,认识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通过读课文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从而了解一些自然现象,初步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指导朗读课文,从读中知道课文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指导识字、学词。

 难点:

学生对有些自然现象缺乏感性认识;有些语句较难理解。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

1、浅显简明的导语出示课题后,相机进行生字“语”的教学。

2、教师范读(或放录音读),学生静听,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给足时间,照顾差生)

4、自由读课文,读后在课文中找出9个生字和6个要求会认的字,反复拼读,读准为止。

5、检查生字读音:

同桌互读互查,教师利用不带拼音的字卡采取开火车、指名读、互相帮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点检查“仔、那、永、诉”的读音。

6、自由读全文,要求读正确。

7、大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用序号标出节次。

二、指导读好一、二、三节

1、学读第一节。

(1)教师范读。

看课件:

以春天为背景,蝌蚪在水中游动;大鱼跃出水面;雪山、三叶虫化石……等自然现象揭示自然奥妙的片断。

(2)学生自由练读。

(3)小组讨论:

通过看插图、结合课前的郊外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是怎么知道的

(4)全班交流:

相机处理“说话、语言、仔细观察、发现”等词语。

(5)个人自由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互评;指名读。

(6)全班齐读第一节。

2、学读第二节。

(1)先自由读,再指名读。

(2)看课件:

春天的背景,小蝌蚪在水中游来游去。

(3)指名读一句,(贴小蝌蚪图)范读,齐读。

(4)启发学生想像讨论:

小蝌蚪在说什么呢(相机进行口语训练)

(5)师生合读。

 师:

这是大自然的语言:

 生:

春天已经来到人间。

(6)学生反复练读,同桌互读,从读中知道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人们看到水中游着的蝌蚪,就会知道春天到了。

(7)看课件:

春、夏、秋、冬各季节特征的片断,加深扩展学生的感受,以帮助突破难点。

(8)反复练读,指名读、评,最后齐读第二节。

(9)齐读一、二节。

3、学读第三节。

(1)指名读第三节。

(2)看课件:

真实图像:

大鱼及其鱼鳞的特写。

动画:

小鱼渐渐长成大鱼,鱼鳞上的圈圈逐渐增多。

(配以简单讲解)

(3)自由练读,思考:

这一节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4)自由练读,同桌互读,指名读,评后齐读。

(5)讨论:

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例子

(6)看课件:

树的年轮与年龄。

(7)齐读一至三节。

 

                第二课时

一、指导读好第四、五节

1、学读第四节。

(1)指名读第四节。

(2)看课件:

“三叶虫”化石的特写,简介。

出现词语“化石”,读词语“化石”。

 看课件:

海洋逐渐演变成雪山。

简介“三叶虫”化石年代久远,出现词语“古老”,读词语“古老”。

 三叶虫是生活在海里的微生物,可是现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化石的

指名读第一句。

范读,齐读。

 这是在告诉人们什么指名答,读第二句,范读、齐读。

(3)自由试读第四节。

指名读、齐读。

(4)这个奥秘是大自然告诉我们的。

——出示词语“告诉”,读词。

 大自然还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些奥秘——看课件:

动物化石(恐龙蛋等)、植物化石。

2、学读第五节

(1)大自然的语言真是太奇妙了,我们怎么才能发现它的语言、读懂它的语言呢

(2)指名读最后一节。

读词语“粗心大意”、“永远”。

(3)范读第五节,必读。

(4)总结:

不爱学习,总也看不懂大自然的语言;粗心大意永远也看不见大自然的语言;只有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善于观察的人,才能发现大自然更多的“语言”,探索更多的奥秘。

(5)齐读全文

二、思考小结

 1、自由读课文。

 2、思考讨论:

诗中大自然的语言指的是什么

 3、口头练习,相机完成课后练习第1题。

 

(1)水里游动的蝌蚪,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2)鱼鳞上的一个个圈圈,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3)喜马拉雅山上的“三叶虫”化石,是大自然告诉我们——

三、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记忆本课生字。

 2、指导书写。

 

(1)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指名发言。

 

(2)范写“就、诉、永”。

  就:

左右结构(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诉:

右边是“斥”不是“斤”。

  永:

独体字。

 (3)学生描写、临写。

教师巡回辅导。

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四、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

 五、扩展活动。

1、准备三个头饰(蝌蚪、鱼、三叶虫)边表演边读诗。

2、说一说,画一画,你还知道大自然能告诉我们什么(相机完成课后第4题)

3、召开一次《和大自然交朋友》的主题班会。

教学反思:

 

李时珍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思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和他怎样为编书作准备。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分段训练。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提出预习要求。

今天要学的课文《李时珍》讲的是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的故事。

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再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深入了解课文内容。

 1、李时珍从小立下什么志愿?

他立志学医的原因是什么?

 2、开始父亲同意李时珍学医吗?

为什么?

后来怎么才同意的?

 3、读读第二、三自然段,体会体会。

 4、李时珍为什么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

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

旧的药物书的这些缺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5、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怎样的药物书才是完善的药物书?

 6、为了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李时珍从哪些方面做了准备?

 7、李时珍是怎样到各地采药的?

把讲他到各地采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这几句话是从哪几个方面讲李时珍采药情况的?

(到了很多地方;钻进大山找药材;拜访了许多人;亲口品尝药材。

)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采药?

 8、李时珍花了多长时间写成了新的药物书?

 9、李时珍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的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读读第一自然段。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二、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

2、这一段告诉我们《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

3、和旧的药物书对此,我们可以说《本草纲目》是一部怎样的药物书?

你为什么这样说?

三、联系全文想一想,李时珍能写成著名的《本草纲目》的原因有哪些?

 先讨论后总结。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课。

 为什么说李时珍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

板书设计:

              李时珍

        医学家         药物学家

        行医      采药     写书

        留心学习    走万里路   整整27年

       暗自记方    访千百人   一百多万字

       尝许多药        世界流传

教学反思:

 

 

装满昆虫的口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如:

痴迷、迷恋、训斥等。

   

3、了解课文内容,从法布尔喜欢昆虫的两件事中受到启示,从小养成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4、了解本文的命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难点:

从小养成热爱科学、热爱自然的志趣。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讲述的两件事。

3、能提出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把你们的手放进你们的口袋,说一说你们的口袋里放了些什么。

  

2、可有一位伟大科学家,他小时候,在衣袋里装满了昆虫。

他是谁?

(板书:

法布尔)   

3、你们了解他吗?

向大家介绍介绍。

   

4、齐读课题,读了课题后,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二、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地自由读课文,如果有些段落或语句读得不够熟练,就多读几遍,直到读流利为止。

   

2、把自己没读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三、交流读书情况,结合朗读理解部分词语:

   

1、指名分读课文(有些重点段落齐读)   

2、请同学读自己读得不流利的段落。

   

3、把自己读得很好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四、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同桌互读,一边读一边交流每小节的意思。

   

2、集体交流:

你读明白了什么?

法布尔小时候很喜欢昆虫(2-10)     法布尔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小时候的生活环境(1)     

法布尔凭借对昆虫的着迷,进入了科学的殿堂。

(11)   

3、理清课文条理:

     

一(1)二(2-10)三(11)  

五、质疑问难:

如果是词语方面的,当堂解决;如果是课文内容方面或者是拓展延伸的,就引导学生课后读课文或查找资料,试着解决。

  

六、作业:

   

1、课作:

A、朗读课文B、写习字册 

2、家作:

A、抄写词语   B、带着问题读课文或查找有关资料。

   

板书:

     装满昆虫的衣袋

生活环境(1)

对昆虫着迷(2-10)

走进了科学的殿堂(11)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通过读书自己解决。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感受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质疑问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吗?

  

二、明确学习任务:

你想弄明白这些问题吗?

怎样才能弄明白?

  

三、学生自学课文,思考:

   

1、法布尔喜欢昆虫吗?

你怎么知道的?

用“――”画出有关语句。

   

2、法布尔的父母是什么态度呢?

试着把父母说的话有感情地读出来。

  

四、交流讨论:

   

1、法布尔的父母是怎样批法布尔的。

(抓住父亲“怒气冲冲、吼、可恶、小傻瓜、拣这些没用的小玩意儿”;等词句进行品读,从而感悟、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之情。

) 

A、指名读  

B、评议,围绕父母当时的态度及语气,引导学生读出气愤来。

    

C、齐读  

2、对话:

如果是你的父母这样批评你,你会怎样?

(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  

3、过渡:

法布尔又是怎样做的呢?

   

4、指名读第九、十自然段。

齐读,讨论:

你读出了什么?

     

法布尔十分喜爱昆虫。

(指导学生用心去体会法布尔当时的心情,以及他与父母背着捉昆虫的原因)   

5、是呀!

法布尔是多么喜欢昆虫啊!

可是父母却严厉地批评了他,可他仍然没放弃他的爱好。

再读课文的第10自然段。

   

6、除了九、十两个自然段能读出法布尔喜欢昆虫外,还有哪些地方也能读出来呢?

    

A、第三自然段:

抓到纺织娘时的高兴的样子。

(感情朗读法布尔的话和动作,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B、第四自然段:

概括描写法布尔八九岁时对昆虫的入迷(抓住“每天――不是――就是――一动不动地静静地观察”朗读体会)    

C、第五、六自然段:

抓甲虫时的表现(指导作者有详有略的写法,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喜欢)    

D、第十一自然段:

人们在为他做雕像时,故意把两个衣袋做得鼓鼓的,告诉人们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

(正是这一特写“镜头”最能生动地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以上内容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改变交流讨论的顺序;另外,要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五、总结讨论,渗透德育:

   

1、文章向我们介绍的法布尔具有什么特点?

   

2、正是法布尔这种对昆虫的痴迷,才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从而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

从他身上,你明白了什么?

(要想取得成功,只有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   

3、文章为什么要以“装满昆虫的衣袋”为题?

(每个人都有衣袋,它是用来装钱装物的,法布尔竟然用它来装满了昆分表现了法布尔对昆虫的着迷程度。

)  

板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

父母责骂,不情愿地扔掉小宝贝

着迷抓“纺织娘”,终于找到了

雕像上的衣袋也是鼓鼓的  捉甲虫放进包上装进

对昆虫的痴迷―――――――――――――→进入科学的殿堂             一心一意地追求,锲而不舍地努力

 

语文天地九

教学目标:

1、区别同音字、正确书写,积累词语、区别多音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读音,能够用多音字组词。

2、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3、阅读短文

4、收集资料了解谚语。

5、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教学重难点:

1、会用指定的关联词语造句。

2、懂得按照方法到图书馆里查找资料,并进行分类。

课时划分: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语文天地的"日积月累"部分。

  

教学重难点:

辨字组词,积累词语,学会运用。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同音字组词   

1、出示同音字,让学生认读。

   

2、学生用这些字组词练习。

   

3、集体反馈。

     

轻声 轻松 清除严格 炎热 庄严

留心 保留 流行凉快 优良 良药

学生抄写,听写,同桌互评。

  

二、抄一抄  

1、出示几组词语,学生自由读一读。

   

2、学生抄写词语。

   

3、摘抄课文中的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三、用关联词语造句  

1、学生读句子  

2、找出加点的词语  

3、引导学生再读句子,体会他们之间的关系。

(递进、条件)   

4、学生练习造句,指名读,反馈。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用"只有……才",不但……而且"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开卷有益----《肥皂泡》。

   

2、读读背背----《小儿垂钓》。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意境以及自然景观中的和谐氛围。

  

教学过程:

  

一、学习古诗。

   

1、学生自读古诗。

   

2、教师指导读,配合图谈谈自己的理解,再读,读准节奏。

   

3、学生交流古诗的意思。

   

4、反馈古诗的理解情况。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唯恐鱼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答应。

二、学习"开卷有益"。

   

1、学生自主阅读短文,扫清文字障碍。

   

2、读课文,思考:

下雨时节,为什么最适合吹肥皂泡?

    (天气潮湿,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   

3、说说肥皂泡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快乐。

   

4、小组学习讨论:

肥皂水是怎么制作的?

费宗平有哪些形状?

   

5、选择性的进行反馈。

  

三、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2、在家自制肥皂水,吹肥皂泡,体会吹肥皂泡的心情。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笔下生花-----写生活中发现的有趣的现象或有关天气的谚语。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学习谚语:

   

1、引导学生观察天气,说说可以用刚才学过的哪一条谚语来形容天气。

   

2、引导学生积累谚语,懂得用谚语形容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天气变化。

   

3、学生读一读这些谚语。

  

二、笔下生花  

(一)审题:

    

1、学生理解习作要求。

    

2、本次写作训练,要求同学们写一写在生活中的发现。

这就要求大家在日常中处处留心,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然后将自己的发现写下来。

  

(二)明确写法    

1、从自己的生活中找题材。

根据自己生活环境,兴趣爱好,经历的事情,来选题,自己熟悉的,会写得生动。

    

2、把生活中留心观察的现象写下来。

    

3、写常见的材料。

    

4、围绕中心,详略得当。

  

(三)讨论构思。

    

1、小组内说说你在生活中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

    

2、推选说说自己的所见所观察的现象。

    

3、教师根据回答评论指导。

    

4、明确自己的写作题材。

    

5、动笔写作。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