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9865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4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docx

九年级科学上学期期末检测卷2浙教版

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质量评估试题

温馨提示:

1.全卷共10页,有4大题,36小题。

满分2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Al-27C-12O-16Na-23Mg-24S-32Cl-35.5Ca-40Fe-56Zn-65Cu-64。

4.本卷计算中g取10牛/千克。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是环保工作的重点之一。

如果我们在路上看到易拉罐,应该捡起投入到贴有下列哪种标志的垃圾箱中()

A.B.C.D.

2.初中科学实验中,有许多涉及操作上

的“先”与“后”的问题,如果把“先”与“后”顺序颠倒,就会影响实验效果或导致事故的发生。

下列描述的实验操作中“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先调节细准焦螺旋,后调节粗准焦螺旋

B.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后将水沿着烧杯壁慢慢倒入浓硫酸中

C.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先通一会儿氢气,后点燃酒精灯加热

D.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停止加热后,应先熄灭酒精灯,后把导管移出水面

3.学了科学知识后,小王同学发现了几种写"密信"的方法:

即用一种无色溶液在白纸上写字,别人看不见,但收信人只要知道是什么溶液写字,就可以用特殊的液体涂在信纸上,字便会显示出来。

下列几组试剂中不能用来写密信的是()

A.用白醋写信,用酚酞试液显字     B.用酚酞试液写信,用石灰水显字

C.用稀米汤写信,用碘液显字     D.用酚酞试液写信,用纯碱溶液显字

4.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主要区别是()

A.动脉血在动脉血管中流动B.动脉血含营养较丰富

C.动脉血含代谢废物较少D.动脉血含氧量较高

5.生活中经常会对一些科学量进行估测,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个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

B.教室里一盏日光灯正常发光通过的

电流约为5A

C.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功率约为100W

D.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2s

6.如图表示滑雪运动员从山上滑下的情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动员加速下滑过程中动能增大

B.运动员下滑过程中,若一切外力都消失,他将处于静止状态

C.运动员穿上滑雪板,因增大了与雪地的接触面积,而增大了摩擦力

D.运动员弓着腰,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大重力的

7.下列混合物可以通过溶解、过滤和蒸发操作来分离的是()

A.碳酸钙和氧化钙B.氯化钠和硝酸钾

C.硝酸钙和硫酸钡D.氯化钾和氯酸钾

8.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并将右边试管中液体A滴入与固体B接触。

若左边试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下列可能是液体A和固体B组合的是()

A.水和氯化钠  B.水和生石灰

C.稀盐酸与氧化铁D.稀盐酸与铜

9.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

原来,人饥饿的时候,胃部肌肉挤压其内部的水

和空气就会发出咕咕叫的声音,这无疑是最明确的需要进食的信号。

以下关于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

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能对脂肪进行初步消化

C.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D.胃内形成的食糜中含有淀粉、麦芽糖、氨基酸、脂肪酸

10.生命起源的过程是()

A.无机物→原始生命→有机物B.无机物→有机物→原始生命

C.有机物→原始生命→无机物D.原始生命→无机物→有机物

11.在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类型分类可如图表示。

下列反应中属于阴影“A”反应的是()

A.Fe2O3+3CO2Fe+3CO2

B.2H2O22H2O+O2↑

C.2CuO+C2Cu+CO2↑

D.2Cu+O22CuO

1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间的交流不断增多,铁路提速是提高运力的最好方法,但铁路提速要解决许多技术问题,其中提高机车牵引力功率是一个重要问题。

已知匀速行驶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平方成正比,即

,列车要提速,就需研制出更大功率的机车,那么当机车分别以120km/h和40km/h的速度在水平

轨道上匀速行驶时,机车的牵引力功率之比为()

A.3∶1B.9∶1C.27∶1D.81∶1

13.某同学为探究镁、锌、铜、银的活动性顺序,设计实验流程如图所示,依据流程设计,下列对物质①②的选择合理的是()

A.①稀盐酸、②硫酸锌B.①氢氧化钠、②硝酸银

C.①氯化钠、②硫酸亚铁 D.①稀硫酸、②硝酸银

14.下列方框内是对某一主题知识的描述,其内容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实验现象

B.环保知识

C.安全常识

D.物质用途

15.如图所示,O为杠杆AB的支点,A端挂一重物G,图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的拉力是()

A.F1B.F2C.F3D.F4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16.违反实验操作规程会导致实验失败:

如用盐酸与石灰石制取CO2,若误用浓盐酸,则收集到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且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原因是浓盐酸具有性,产生的气体会干扰实验进一步的进行。

17.小强在厨房里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

(1)他闻了闻,初步判断为白醋,这是小强利用白醋的(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

(2)他取少量此液体放入玻璃杯中,加入纯碱,产生气体,说明该液体具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进一步判断为白醋。

18.“转基因技术”是指利用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物种中去,以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

采用这项技术,人们可以按照自身的意愿,使生物体具备了原来不具备的优良性状,如抗病性、抗虫性、高产性等。

转基因生物直接食用,或者作为加工原料生产的食品,统称为“转基因食品”,目前人们担心它是否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各类转基因食品都必须在商标中注明。

请根据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转基因技术”有什么优点?

(2)目前,人们对“转基因食品”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

19.如图所示的波点气球可以形象地说明宇宙大爆炸学说,气球上的白点代表宇宙中的,该实验应用的主要科学方法是(选下列其中一项,填字母)。

A.等效法B.类比法C.转化法D.对照法

20.如图所示,工人用240N的拉力,在15s的时间内,将重600N的建筑材料匀速提升到6m高的楼顶上,则工人做的有用功是J;在提升过程中,建筑材料的机械能(填“守恒”或“不守恒”)。

21.某同学为了能在2017年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1000米测试中取得好成绩,每天进行长跑训练。

(1)刚开始几天,该同学有这样一种感受,跑了一段时间后感受到肌肉开始酸痛,这是因为肌肉细胞(填“有氧呼吸”或“无氧呼吸”)产生了乳酸。

(2)在运动期间,我们建议该同学早饭可以多吃粥和馒头,因为他们富含(填“糖类”、“蛋白质”或“脂肪”),能给人体提供能量。

(3)在该同学的食物中,蔬菜也是必不可少的。

植物吸收了含放射性同位素氮-15的氮肥合成的蛋白质被人体吸收之后,通过新陈代谢,氮-15最终会出现在代谢废物中。

A.蛋白质B.脂肪C.氨基酸D.尿素

22.在装有汗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硝酸银溶液,可以看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充电宝具有充电和供电功能,其内部单节锂电芯的输出电压为3伏—5伏。

如果电芯串联,则输出电压成倍增加;如果电芯并联,则输出电压不变。

(1)在保障输出电压3伏—5伏不变时,为了增加充电宝储电量,通常将多节锂电芯连接在一起,则其连接方式是(选填“串联”或“并联”);

(2)手机电池标称容量“2000毫安时”,与手机相匹配的充电宝标称容量“10000毫安时”,用充电宝给耗尽电的该手机充满电,理论上能充电次;实际使用时能充满的次数要小于理论的次数,请写出造成充电宝输出能量损失的一种因素:

24.空调扇因同时具有“送风、加湿和降温”等功能而成为人们夏季消暑纳凉的常用电器。

下图为某品牌空调扇结构示意图,其内部电路中有送风

电动机和加湿电动机。

(1)空调扇的送风电动机在工作时,能量转化是将电能主要转化为。

(2)该空调扇工作时,若只闭合送风开关,送风电动机工作;若同进闭合送风开关和加湿开关,两个电动机都工作;若只闭合加湿开关,加湿电动机不工作。

下列电路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有5小题,15空格,每空格3分,共45分)

25.小科爸爸的白色衣服沾上了红葡萄酒,用肥皂洗时,污渍处变成了蓝色。

小明想:

肥皂是碱性的,如果用酸性的米醋来试验,还会变色吗?

请问:

(1)小明猜测的红葡萄酒里可能含有(或类似于)。

(2)如果小明的猜测是对的,红葡萄酒汁遇到米醋会显色。

26.人们常说,下霜后大白菜会变甜,这句话有没有科学道理呢?

某同学查阅了一些资料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资料l: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而淀粉是不甜的。

资料2:

科学研究表明,在冬季,一些蔬菜的植株体内会产生葡萄糖,溶于水后使细胞液中糖分增加,细胞液的凝固点降低,这样细胞液就不容易结冰,植株就不容易被冻坏。

资料3:

葡萄糖(C6H12O6)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可生成葡萄糖酸(C6H12O7)和水,同时生成砖红色沉淀氧化亚铜(Cu2O),据此可以检验葡萄糖的存在。

步骤一:

在大白菜基部切取一段叶片,置于研钵中研磨直至出现汁液,将等量汁液分别移入l号、2号两个烧杯中。

步骤二:

在1号烧杯中加入碘液,发现变蓝色。

步骤三:

在小试管中加2毫升质量分数为0.1%的氢氧化钠溶液,再滴加4至5滴质量分数为0.05%的硫酸铜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步骤四:

把小试管中的物质倒入2号烧杯,加热至沸腾并搅拌,发现蓝色沉淀逐渐消失并出现砖红色沉淀。

根据上述资料及实验现象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从步骤二的现象可推测大白菜中含有,从步骤四的现象中可推测大白菜中可能含有。

(2)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分析资料l和2可知,冬天时一些蔬菜变甜,是这些植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是通过长期的的结果。

27.无焰食品加热器常被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它所用的材料有镁、铁、氯化钠。

使用时加入水,利用镁和水反应产生热来加热食物。

下面是在15℃、标准大气压的环境中对上述材料进行的研究。

实验l:

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加入盛有适量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在图甲上绘得曲线1;然后把相同质量的镁条剪成若干细条,重复上述实验,绘得曲线2;再取相同质量的镁粉重复上述实验,绘得曲线3。

实验2:

把2.4g镁粉、5.85g氯化钠和一定质量的铁粉混合,放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并不断搅拌,一段时间后测出容器内的温度。

图乙是在改变铁粉质量的实验条件下,绘得的温度变化曲线。

实验3:

把2.4g镁粉、28g铁粉和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混合,放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并不断搅拌,一段时间后测出容器内的温度。

图丙是在改变氯化钠质量的实验条件下,绘得的温度变化曲线。

(1)通过实验l可以发现影响镁和水反应快慢的因素是。

(2)实验3中,当NaCl质量大于7.31g,实验就不必再做的原因是 。

A.加入更多的NaCl不再改变反应快慢   B.加入NaCl会使反应变慢

 C.水已沸腾,不会再有温度变化   D.需要加入更多的铁粉来提高温度

(3)如果在实验3中加入了3.66g的NaCl,容器中混合物的温度最接近。

(4)根据图乙和丙,在设计无焰食物加热器时,如果所用镁粉的质量为2.4g,则取7.31g NaCl和g铁粉时,能做到利用尽可能少的材料产生尽可能多的热量。

温度

28.为测量规格“6.3V,0.15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提供的实验器材有:

蓄电池(输出电压约10V)、滑动变阻器(有“10Ω,2A”、“50Ω,1.5A”两种规格)、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

(1)下图是小张测量时所连接的部分实物连线图,请你根据电路图补全实物连线图。

(2)实验中,小徐同学选择了规格为“10Ω,2A”的滑动变阻器,你预计会出现什么现象?

并说明理由。

(3)在某次测量中,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如图所示,此时应如何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才能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9.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影响物体动能大小因素”的实验中,记录了一头牛慢步行走和一名普通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一些数据。

分析数据可以看出,对物体动能大小影响较大的因素是,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

物体

质量m/kg

速度v/(m·s-1)

动能E/J

约600

约0.5

约150

中学生

约50

约6

约900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30题6分,第31题7分,第32题8分,第33题7分,第34题12分,第35题6分,第36题9分,共55分)

30.“智能运动手环”具有设置运动目标、计步统计、能量消耗统计等功能,小明也购买了运动手环以督促自己锻炼。

(1)假设小明骑一辆公用自行车,则通常情况下,骑车的速度最接近。

A.0.5m/sB.5m/sC.50m/sD.500m/s

(2)小明在骑车过程中血液循环加剧了,血液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A.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B.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3)某天小明在户外运动了2小时,智能运动手环显示消耗能量92大卡(1大卡=4200焦),假设热量全部由糖类物质提供,已知1克糖类在体内完全氧化释放的能量为16.8千焦,则本次运动至少消耗了 克糖类物质。

31.某学生自制了一款电动车,如图所示。

电动车质量为25千克,在广场上以2米/秒的速度空车(不坐人)匀速直线行驶了50米。

如果电动车受到的阻力始终为总重的0.4倍,g取10牛/千克。

求:

(1)电动车空车行驶时的牵引力?

(2)电动车在这段路中空车行驶的功率多大?

(3)如果电动车的最大功率为800瓦,仍以2米/秒的速度行驶,理论上可坐最大质量为多大的人?

32.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CaCO3、Na2SO4、Cu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实验小组对其组成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资料查阅】Na2CO3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能产生蓝色沉淀。

【活动与探究】取一定量上述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溶解。

【现象与结论】经上述操作,得到蓝色澄清溶液,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和(填化学式)。

【探索与拓展】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该实验小组同学先用托盘天平称取46.2g该粉末,溶于水配成174.6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

(1)计算产生最大沉淀量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

(2)通过计算确定46.2g固体粉末的组成。

(回答出物质名称和其质量)

33.韩国设计师打造了一款非传统意义上的雨伞(如图甲)。

这款另类雨伞没有伞盖,空气从下面的进气口进入,经高速直流电动机驱动风扇后从上面的喷气口喷出,形成一道气幕。

这道气幕能够起到伞盖的作用,在使用者与雨水之间形成一道稳固的屏障,用来阻挡雨水。

此外,使用者还可以控制伞柄的长度以及空气盖的大小。

为了稳定电动机转速,电动机连接了一个PTC陶瓷元件(如图乙)。

PTC有一个根据需要设定的温度叫做“居里点温度”,低于这个温度时,其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高于这个温度时,电阻值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甲乙丙

(1)这种气幕伞使用的PTC元件,其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丙,由图可知,该PTC材料的居里点温度为℃。

(2)你认为这种气幕伞的设计或在使用过程中有何不足(写出一点即可)。

(3)这种气幕伞上使用的直流电动机,标有“12V、80W”的字样,若在额定电压下持续使用半个小时,则消耗多少电能?

34.家住农村的小明同学家买了一辆崭新的汽车,小明很想知道引擎盖的质量。

于是找老王帮忙,小明先让老王站在一只体重计上,此时体重计显示的读数为78Kg,接着让老王站在体重计上用双手竖直将引擎盖微微抬起,此时体重计显示的读数为98Kg,最后画出了引擎盖的模型。

引擎盖可绕O点自由转动,A为引擎盖重心位置,并且测得OB=130cm,AB=50cm。

据此回答:

(1)引擎盖的质量为多少千克?

(写出计算过程)

(2)如果一直让老王用双手竖直向上匀速抬起引擎盖,体重计显示的读数将(选填“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3)通过观察,小明发现汽车上的许多部件都用到了科学知识。

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比热较大的性质。

如果水箱中装有2.5kg的水,当水的温度升高20℃时,能够吸收的热量为多少?

水的比热:

4.2×103J/(kg.℃)(写出计算过程)

(4)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发动机的质量决定了整车的性能和品质,发动机内有四个汽缸,其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发动机最大功率

75(kW)

92#汽油

密度800kg/m3

排气量

2L

热值

4.5×107(J/kg)

①汽车以100km/h速度匀速运动时发动机输出功率最大,则1min内做有用功为多少。

(写出计算过程)

②在汽车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中,其中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选择图中字母)

35.沼气是有机物质在一定的温度、湿度、酸碱度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的,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经研究可知,有机物变成沼气的过程,首先是分解细菌将粪便、秸秆、杂草等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有机物和二氧化碳;然后在甲烷细菌的作用下,将简单的有机物还原成甲烷。

甲烷是一种可燃气体,浓度在5%~15%范围内,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

请分析回答:

(1)沼气属于(选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2)用二氧化锡制成的电阻Rx的阻值随空气中甲烷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利用电压为6V的电源、阻值为10Ω的定值电阻R0、电流表和电阻Rx制作成甲烷气体浓度检测仪(如图)。

当甲烷气体浓度增大时,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用该检测仪测某沼气池上方空气样品中甲烷气体浓度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若该沼气池中的甲烷气体遇到明火,(选填会或不会)发生爆炸?

甲烷气体浓度%

0

20

40

60

80

100

Rx/Ω

25

20

15

l0

7

5

36.将m1g7.3%HCl溶液和m2g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混合均匀,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m1+m2=50g)。

(1)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左右。

(2)实验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的原因是。

(3)图中A点所得溶液中的两种溶质是。

(4)通过计算确定NaOH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A

D

C

A

C

B

C

B

11

12

13

14

15

A

C

D

B

A

二、填空题(本题有9小题,20空格,每空格2分,共40分)

16.挥发氯化氢

17.物理酸性

18.

(1)人们可以按照自身的意愿,使生物体具备了原来不具备的优良性状。

(合理即可)

(2)食品安全问题(是否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影响)

19.星系B

20.3600不守恒

21.

(1)无氧呼吸

(2)糖类(3)D

22.

(1)产生白色沉淀

(2)AgNO3+NaCl=AgCl↓+NaNO3

23.

(1)并联

(2)5充电时电池发热要消耗能量

24.

(1)机械能

(2)B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15空格,每空3分,共45分)

25.

(1)紫色石蕊试液

(2)红

点燃

26.

(1)淀粉葡萄糖

(2)C6H12O6+2Cu(OH)2=====C6H12O7+Cu2O+2H2O

(3)自然选择

27.

(1)镁的(反应)表面积或镁的颗粒大小

(2)C(3)55℃~60℃均可

(4)28

28.

(1)

(2)现象:

小灯泡烧坏(或不正常发光)[来理由:

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串联,两者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R滑≤10Ω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太小

∴滑动变阻器分担的电压过少,小灯泡的实际电压大于额定电压(言之有理即得分)

(3)变小

29.速度牛的质量是人的质量的12倍,人的速度是牛的12倍,两者倍数相同,而人的动能远大于牛的动能(言之有理即得分)

四、解答题(本题有7小题,第30题6分,第31题7分,第32题8分,第33题7分,第34题12分,第35题6分,第36题9分,共55分)

30.

(1)B

(2)D(3)23

31.解:

(1)G车=m车g=25千克×10牛/千克=250牛

F=f=0.4G车=0.4×250牛=100牛(2分)

(2)解法一:

W=Fs=100牛×50米=5000焦

t=S/v=50米÷2米/秒=25秒

P=W/t=5000焦÷25秒=200瓦(2分)

解法二:

P=Fv=100牛×2米/秒=200瓦(2分)

(3)由P=Fv得:

F=P/v=800瓦÷2米/秒=400牛(1分)

G总=F/0.4=400牛÷0.4=1000牛(1分)

m人=(G总-G车)/g=(1000牛-250牛)÷10牛/千克=75千克(1分)

答:

(1)电动车空车行驶时的牵引力100牛。

(2)电动车在这段路中行驶的功率200瓦。

(3)理论上可坐最大质量为75千克的人。

32.CaCO3(1分)Na2CO3(1分)

(1)200g(3分)

(2)硫酸铜32g(2分)硫酸钠:

14.2g(1分)

33.

(1)35(2分)

(2)消耗电能、消耗能源、不符合绿色环保理念、不符合低碳经济潮流、只能遮雨不

能遮太阳、雨极易溅到他人身上、刮大风时雨仍会吹到人身上、电池耗尽后不能

使用等合理即给分(2分)

(3)W=Pt=80W×30×60S=1.44×105J(3分)

34.

(1)32.5㎏(4分)

(2)不变(2分)

(3)Q=Cm△t=4.2×103J/(kg.℃)×2.5kg×20℃=2.1×105J(2分)

(4)①W=Pt=75×103w×1×60s=4.5×106J(2分)

②A(2分)

35.

(1)混合物(2分)

(2)变大(2分)(3)不会(2分)

36.

(1)21(2分)

(2)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