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投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重难点安全管理重难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0255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式建筑投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重难点安全管理重难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投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重难点安全管理重难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投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重难点安全管理重难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投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重难点安全管理重难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投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重难点安全管理重难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投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重难点安全管理重难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投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重难点安全管理重难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投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重难点安全管理重难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投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重难点安全管理重难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装配式建筑投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重难点安全管理重难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装配式建筑投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重难点安全管理重难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装配式建筑投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重难点安全管理重难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建筑投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重难点安全管理重难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装配式建筑投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重难点安全管理重难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x

装配式建筑投标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重难点安全管理重难点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施工工艺流程

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主要分成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装饰工程三个部分。

基础工程部分与装饰装修部分与现浇式建筑大体相同,主体结构部分的工艺流程包括:

构配件工厂化预制、运输、吊装;结构弹线;构件支撑固定;钢筋连接、套筒灌浆;后浇部位钢筋绑扎、支模、预埋件安装;后浇部位混凝土浇筑、养护;直至顶层。

因此,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是预制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的重要环节。

以预制框架结构为例,一层施工完毕后,先吊装上一层柱子,接着上主梁、次梁、楼板。

预制构件吊装全部结束后,就开始绑扎连接部位钢筋,最后进行节点和梁板现浇层的浇筑。

(如下图所示)

二、质量保证措施及施工控制重点

(一)质量保证措施

1、为了确保吊装顺利进行,装配式构件运到现场后,需要合理安排堆放场地,方便吊装,尽量避免二次搬运。

2、装配式勾结吊装过程中,下部空间狭小,不便于观察,可利用工具(如镜子,通过镜子的反射原理)观察,方便下层预留钢筋与上层装配式柱孔洞的插接。

3、对于吊装难度较大的部位,还可以在现场进行预拼装或建造装配式展示区,起到示范作用。

4、为了增加装配式构件和现浇层之间的连接,确保结构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装配式构件表面都留有键槽或进行毛糙处理。

装配式构件之间可以有多种连接方式,目前楼板通常采用7+8的形式(70mm厚预制楼板+80mm厚现浇层)。

以主次梁连接节点为例,展示装配式构件之间连接种处理方式的多样性。

5、为了确保工人不会搞错,减少施工错误,加快工程进度,每个构件都必须有自己的“身份证”,印制独一无二的ID号,方便对号入座。

6、预制构件尺寸要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

7、外立面的外围护构件尽量单开间拆分。

8、.预制剪力墙接缝位置选择结构受力较小处。

9、长度较大的构件拆分时可考虑对称居中拆开。

10、考虑现场脱模/堆放/运输/吊装的影响,要求单构件重量尽量接近,一般不超过6吨,高度不宜跨越层高,长度不宜超过6米。

与传统现浇建筑相比,装配式房屋对设计、建造等各专业的配合度要求更高,需要各专业尽早参与配合:

●建筑专业

要考虑对外立面风格、保温形式、降板区域、楼梯面层做法,预埋窗框、瓷砖、石材反打等方面的影响。

●设备专业

涉及到预制构件的预留洞、预埋管,图纸细化工作量非常大。

●内装专业

涉及机电点位提资,介入时间需大大提前。

●施工方

需要总包、吊装单位、构件生产厂家都要提前介入。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进行BIM模拟,考虑装配式构件预留钢筋与现浇部位钢筋的位置关系和连接,以大大减少现场施工过程中构件的错位和碰撞。

(二)施工控制重点

1、选定预制加工构件厂:

从营业执照、许可证、生产规模、业务手册(业绩)、试验室等进行审核。

最终选定预制加工的供应商,选择一个良好的供应商是整个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进度保障的重点,并尽快根据施工图进行图纸深化,并与预制厂进行交底。

构件出图后,必须第一时间对构件图中的预埋预留部分认真核对,确保无遗漏、无错误。

避免构件生产后无法满足施工措施和建筑功能的要求。

2、审核构件加工厂的预制构件生产加工方案和进度方案,方案内要体现质量控制措施、合格标准、供货计划,供货计划是否能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3、审核与装配式生产相关的各施工专项方案:

主要有塔吊安装方案、吊装专项方案、垂直运输方案、脚手架支撑方案。

4、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安装顺序、连接方式、临时支撑、拉结应保证施工过程结构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应保证结构整体稳固性。

5、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

6、根据现场安装顺序对预制构件的进场进行合理安排。

对进场的预制构件进行外观检查,查验随车质量证明文件。

预制构件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有出厂合格证,并应符合现行标准要求。

对于有裂纹、翘曲等质量缺陷的楼板不准进场。

7、梁板构件吊装前必须测量并修正墙柱顶标高、轴线尺寸以确保梁底标高一致、梁间轴线尺寸正确,便于梁板安装。

8、梁吊装顺序应遵循先主梁后次梁、先低后高(梁底标高)的原则。

吊装前根据吊装顺序检查构件装车顺序是否对应、梁吊装标识是否正确。

9、梁底支撑标高调整必须高出梁底结构标高2mm,使支撑充分受力,避免预制梁底开裂。

由于装配整体式结构工程的构件不是整体预制,在吊装就位后不能承受自身荷载,因此梁底支撑间距不得大于1.5m,每根支撑之间高差不得大于1.5mm。

10、板吊装顺序尽量依次铺开,不宜间隔吊装。

板底支撑与梁支撑基本相同,板底支撑水平间距不得大于1.5m,每根支撑之间高差不得大于2mm、标高不得大于3mm。

每块板吊装就位后偏差不得大于2mm,累计误差不得大于5mm。

11、构件与现浇混凝土接触面应采用凿毛或拉毛处理,要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锚筋与预埋伸出钢筋是构件连接可靠与构件整体性的保证,必须按设计图纸和现行规范、规程施工。

三、安全保证措施

1、施工安全风险的类型

1.1、预制构件装运卸载中的风险(12%)

这类风险主要变现在:

预制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后,若采取间接吊装,通常会用起重机对预制构件进行卸载和吊装,由于起重机作业场地区域有限,起重机行走、回转和变幅距离不够,容易挤伤附近工人。

同时,工人在对预制构件进行吊装时,若构件在出厂装车时未整齐平稳放置,当两侧构件吊装完成后,中间构件易发生倒塌而砸伤作业工人。

1.2、预制构件吊装拼接中的风险(30%)

预制构件的吊装和拼接是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最核心的部分,从上面的调查结果也可以看出,该过程发生风险占项目所有风险的30%,这个阶段的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吊装连接部位失效风险

2)吊装机械失效

3)吊装操作失误风险

1.3、高空临边作业风险(28%)

高空坠落一直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严重的风险类型,预制装配式住宅楼也大多是多层或高层建筑物,外墙基本采用预制构件的拼接,所以施工人员也必须要进行高空的临边作业。

在预制装配式住宅楼施工中,有28%的可能出现高空临边坠落风险。

预制装配式建筑在施工中没有搭设内外脚手架,工人在进行外挂板吊装时,安全绳索无处系挂或系挂不牢固,外围作业的施工工人高空坠落的可能性大,严重威胁其人身安全。

1.4、重物坠落风险(16%)

重物坠落也是可能经常发生的风险。

预制构件在吊装过程中,若混凝土强度不够,容易被碰坏,使得大块混凝土或预埋件坠落,砸伤施工人员。

另外,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时,建筑物外围一般不能设立安全围护网,许多施工过程中使用的钢筋、工具、各部位零部件或因施工人员随意丢弃的垃圾等物件也容易发生高处坠落,容易砸伤下层施工人员或施工建筑物周围的人员。

1.5、触电风险(7%)

触电往往是容易被忽略但实际又会产生的风险。

预制构件在拼接完成后,外挂板处一般需要对拼接缝进行防水条的焊接或其他地方的钢筋焊接等需要涉及到现场用电的工作,为此楼面上经常放置有临时的用电箱和电线。

长时间的日晒雨淋、恶劣的施工环境,电线容易老化起火或因操作不当电线发生短路等,从而引发触电事故,危及人身财产安全。

1.6、其他风险(7%)

火灾、食物中毒、机械伤害、坍塌等

2、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任何建筑施工系统都是由施工人员、设备、材料、施工环安全管理等五个要素组成,建筑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以从这五个方面进行分析。

预制装配宅楼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可以大致分为五类: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企业安全监督不足

⏹机械设备故障、操作不当

⏹预制构件质量缺陷

⏹安全防护措施不完善

3、安全管理的建议

1.1、完善安全风险管理方面的措施

1)加强施工人员的岗前施工技能培训。

2)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3)实行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制。

1.2、保证预制构件的生产质量

在预制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预制构件是其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影响着预制构件吊装与拼接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材料采购单位首先要对供货商的资质与信誉进行熟悉了解,签定预制构件生产质量标准合同,确保预制构件来源的安全性。

1.3、建立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价体系

结合安全管理理论与风险管理理论,针对预制装配式的施工特点,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对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进行综合的评估,探究出适用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特点的安全风险管理评价体系,以最大限度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1.4、吊装的安全注意事项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必须成立安全巡查小组,成员可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派员组成,加强现场宣传工作,提高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塔吊的选型和布置位置是前期施工部署的重点;塔吊选型应根据预制件大小考虑远端最大起重量来设置,避免构件无法吊装的情况。

在预制构件深化设计阶段应积极与设计部门沟通并提前介入以确定塔吊的选型及立塔吊的位置。

这样既能保证构件的吊装还可避免因塔吊的各种问题而造成的工期损失和经济损失。

●审核吊装专项施工方案,并督促施工方对专业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对塔吊司机和专业指挥的操作人员进行资质确认(持证上岗)。

●对进场的预制构件进行检查是否存在断裂现象,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吊装的现场实际情况,并对完整的构件进行一次试吊以验证机械设备及人员指挥系统的完整性。

●对施工楼面现场操作人员应加强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绳、防高空坠落等的安全教育培训,加强加深安全生产理念,提高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巡查小组要对吊装区域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进行不间断的巡视发现隐患及时停止吊装,确保整个吊装过程的安全生产。

并实现定机、定人、定岗、定责任使整个吊装过程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

四、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

1、平板制作安装问题

1.1、转角板折断

转角板是维护预制装配式建筑整体框架稳定性的重要构件,因其具有厚度薄、体积大、转角处易折断的特点,所以在构件运输、现场吊装过程中都可能造成转角板的破坏

造成其破坏的原因主要有吊装时转角板两边内折发生破坏;生产时养护不当易产生转角处角度的变化。

防范措施:

转角板“L型”吊具

针对预制装配式建筑转角板在运输以及吊装过程中容易折断的问题,建议在吊装时采用“L型”吊具,将转角板受到的拉力转移到“L型”吊具上,从而降低转角板的损坏率。

1.2、外墙板保温层断裂

预制外墙板的保温层经常脱落或断裂。

主要原因是预制外墙板加工时均为“三明治”构件,即由“外装饰面+保温层+结构层”三层组成,保温材料的不统一经常造成保温材料的外墙板脱落。

防范措施:

平板“护角”

建议根据构件薄厚尺寸规格,制作塑料或者橡胶材质的护角,在构件出厂或者运输的时候套入构件的四个角,安装之前卸下来重复使用,以大大减少平板的损坏。

另外,在平板运输过程中可以“增大间距,少量多次”;平板在运输时增大间距,尽量选择平坦的运输道路,增加运输次数,以保证平板不被折断。

1.3、叠合板断裂

叠合板在运输、吊装过程中板面经常发生龟裂甚至断裂现象;生产加工时板面经常翘曲、缺角断角、桁架筋外露或预埋件脱落。

主要原因是由于部分叠合板跨度过大,运输过程中板间挤压,或者吊装时因挠度过大产生裂纹,裂缝延伸至整块板,导致构件破坏;生产养护不当造成叠合板板面翘曲,脱模时脱模剂粉刷不均匀、少刷漏刷等造成叠合板板边粘模;加工操作漏洞导致叠合板面桁架筋外露或者预埋件脱落。

防范措施1:

减少叠合板制作跨度

为解决叠合板在吊装过程中经常会因为跨度过大而断裂的问题,可以与设计单位沟通,建议设计单位在进行构件设计时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尽量将叠合板跨度控制在板的挠度范围内,以减少现场吊装过程中损坏。

防范措施2:

吊装桁架筋

为解决叠合板吊装预埋件经常脱落的问题,建议在吊装预埋件周围加固或者直接吊装叠合板桁架筋,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吊装预埋件,对叠合板的吊装安全有了保障,也可以根据现场情况灵活改变吊装点的位置。

2、预制构件连接问题

2.1、灌浆不饱满

预制墙板在纵向连接时灌浆饱满程度难以确定;预制构件灌浆孔堵塞。

一般认为,灌注的混凝土从板的上部孔洞流出即为灌浆完成,但实际上灌浆管内部情况难以检验,灌浆饱满度难以把握;另外,由于工厂生产构件时操作不细心,现场的工人对灌浆孔清洗不干净等原因都会造成灌浆孔堵塞。

2.2、套筒连接错位

构件套筒连接时钢筋与预制套筒位置错位偏移。

这种偏移分两种:

第一种,部分偏移,这种情况下钢筋勉强可以插进孔洞;第二种,完全偏移,只能重新加工构件。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套筒孔径较小,在生产构件时造成加工定位置或尺寸不精密。

防范措施:

适当增大对位孔径

预制钢筋与现场钢筋孔洞对位问题一直是预制装配式建筑现场施工的重点难点。

建议在满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适当增大钢筋对位孔洞,这样可以使对位钢筋的入孔率增多,从而使钢筋的纵向整体性增强,有效连接增加;或者,可以增加现场施工与构件加工厂的沟通,增加构件加工厂生产准确性以及现场钢筋绑扎的规范性,减少错误构件的产生。

2.3、管线及构件埋设的问题

构件预埋管线堵塞、脱落,预埋构件位置偏移;施工现场穿线时遇障碍。

这主要是由于构件生产时预埋管线没有很好地连接,振捣时使部分混凝土进入预埋管造成管线堵塞;管线及构件没有很好地固定,在振捣过程中发生脱落或偏移。

另外,由于水电管线均在加工厂预埋完成后在现场对应位置组装,组装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考虑转角等弧度问题,预埋电线管经常出现90度直角,造成现场穿线困难。

防范措施:

振捣前固定预埋构件

针对接线盒在墙板混凝土振捣过程中的错位问题,可以在混凝土振捣前将接线盒焊接在对应部位上,这样可以使接线盒很好的固定,或者生产一种专门用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接线盒,可以在接线盒后增加铁丝,振捣前事先绑扎在对应位置上,都可以很好地解决接线盒在振捣时移位的问题。

对于预埋水电管线脱落的问题,可以增加“振捣前检查,振捣中观察,振捣后复查”的环节,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水电预埋管线脱落的问题,增加成品合格率。

2.4、预制构件成品保护的问题

施工现场预制构件存放不当造成构件损坏。

这主要是由于现场缺乏专门对构件进行管理的人员和制度,并且在很多施工现场,预制构件生产的生产速度不能很好地和现场施工作业时间搭接,一些预制构件生产厂为了满足施工现场流水作业过早地大批量生产预制构件,造成构件堆放时间过长,钢筋锈蚀,影响工程质量。

防范措施:

成品保护

1)预制构件在运输、堆放、安装施工过程中及装配后应做好成品保护。

2)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宜在构件与刚性搁置点处填塞柔性垫片。

3)现场预制构件堆放处2m内不应进行电焊、气焊作业。

4)预制构件暴露在空气中的预埋铁件应抹防锈漆,防止产生锈蚀。

预埋螺栓孔应采用海绵棒填塞,防止混凝土浇捣时将其堵塞。

5)预制楼梯安装后,踏步口宜铺设木条或其它覆盖形式保护。

6)预制外墙板安装完毕后,门、窗框应用槽型木框保护。

2.5、现场工人操作不专业

工人在现场施工时,脚踩踏预制的钢筋,导致钢筋变形或移位。

这主要是由于工人施工前没有经过专业培训,也没有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不仅使钢筋的强度降低,也不能保证工人的安全。

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由于工人操作不当造成构件损坏,构件的修补过程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影响工程的美观性。

建立:

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奖惩制度教育培训制度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环境科学食品科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