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0298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489.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docx

最新上海高中信息科技复习资料资料

信息科技专题复习

第1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信息(p2):

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

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2.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

信息、物质、能源。

(维纳)

3.信息的特征传载性信息可以传载,并且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

共享性

可处理性获取,表达,加工,传播,储存,转换和使用技术

时效性

3.信息

4.信息与数字化(p6)

利用仪器设备把非数字化资料采集为声光电等物理信号(模拟信号),再经过采样量化和数字编码,转换成用二进制数字表示的数字信息(数字信号),最后进入计算机存储保存。

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

数字化的过程也就是把非数字信息转为数字类的信息。

必须将各种信息进行数字化后,才便于计算机进行传送、存储和处理。

5.数字信息之间的相互转化

数码:

一组用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

(1)二进制的数码是:

0,1

(2)十进制的数码是:

0,1,2,3,4,5,6,7,8,9

(3)十六进制的数码是:

0,1,2,3,4,5,6,7,8,9,A,B,C,D,E,F

基数:

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

(1)二进制的基数是:

2

(2)十进制的基数是:

10

(3)十六进制的基数是:

16

位权:

数码在不同位置上的倍率值。

(1)二进制数的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

……23,22,21,20

(2)十进制数的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

……103,102,101,100

(3)十六进制数的位权从左向右依次是:

……163,162,161,160

进位法则:

二进制的进位原则是“逢二进一”。

6.1其他进制转为十进制把各非十进制数按权展开求和

按权相加法

(1011)2转为十进制(1011)2=1×20+1×21+0×22+1×23

6.2十进制转为其他进制

除基取余逆序排列(75)10=1001011

6.3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转换

八进制转为二进制所占位数最大数码7所占房间78=1112

十六进制转为二进制所占位数最大数码F所占房间(4位)F16=11112

位bit是计算机的最小存储单位一位相当于一个房间。

字节Byte是计算机的基本存储单位。

1Byte=8bit一个字节相当于八个房间。

7.非数字类信息的信息编码

7.1文字编码

西文字符ASCII码

文字

中文汉字GB码

字符采用ASCII码:

0

*

*

*

*

*

*

*

(1)由7位二进制代码表示,存储时占用1个字节。

(2)共有27=128种不同的组合,表示128个字符。

(3)其中94个字符(可打印,包括10个数字符号,26个大写英文字母、26个小写英文字母、标点符号和其他常用符号)和34个控制符(不可打印)。

(4)在ASCII码表的排序中,数字<26个大写英文字母<26个英文小写字母

汉字采用GB码

编码的种类:

输入码、内码、字形码。

(1)输入码:

为了将汉字通过键盘输入计算机而设计的。

可以有多种,如拼音码、五笔字型码等。

因此一个汉字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输入码。

(2)内码:

供计算机系统内部进行存储、加工、处理、传输等工作时统一使用的代码。

因此,对于同一个汉字来说,机内码是唯一的。

1

*

*

*

*

*

*

*

1

*

*

*

*

*

*

*

第2字节第1字节

 

(3)字形码:

为显示和打印汉字设计的汉字编码。

一个32*32点阵的汉字占用128(32*32/8)个字节。

_____

汉字的存储:

一个汉字存储时占用2个字节(内码)

7.2声音编码(以样本为单位采集)

公式:

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声道数*时间

7.3图片编码(以像素为单位采集)

公式:

分辨率*量化位数

单色图片的1个像素在计算机中占几位?

1位

16色图片的1个像素在计算机中占几位?

4位

256色图片的1个像素在计算机中占几位?

8位

24位图片的1个像素在计算机中占几位?

24位

例1:

一副分辨率为800*600的图像,用bmp(24位)格式保存需要(字节)

答案:

800*600*24/8

例2:

一张分辨率为1024*768的图像,即1024*768=786432,约80万像素。

例3:

“24位位图”的一个像素需要24位二进制代码(24/8=3个字节)来表示。

例4:

某图片的分辨率为1024*768,32位真彩,其文件大小为(1024*768*32)/(8*1024*1024)=3MB。

例5:

计算机中的三原色指红、绿、蓝,如果每种原色从浅到深分为256个等级,一个原色要用8个二进制位,即1个字节表示

7.4视频编码(以帧数为单位采集)

帧数:

每秒钟视频中的图片数目

公式:

帧数*分辨率*量化位数*时间

8.信息的压缩(p11)

图形和图像数字化后存在大量的冗余信息,所以需要对信息进行压缩。

无损压缩应用于程序和文档

无损的图片是BMP,无损的音频是WAV.

有损压损应用于声音、图像、视频。

常用的压缩方法有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

无损压缩是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还原,还原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完全相同。

常用的无损压缩软件有winzip和WinRAR。

有损压缩是对压缩后的数据进行还原,还原后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相比减少了。

9.信息技术分类(p14)

感测技术:

获取信息的技术比如人脸或指纹识别、电子血压仪、电子温度计

通信技术:

传递信息的技术比如广播技术

计算技术:

处理信息的技术比如数码相/摄像机、扫描仪、打印机

日本馆的智能机器人、自动化机械手臂

控制技术:

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和逻辑判断的基础上做出决策并对操作

对象实施控制技术

 信息的处理:

获取,加工,表达,传播,储存,转换和使用等。

第2章信息技术工具-计算机

1.计算机硬件系统

(1)计算机应采用二进制

(2)程序可以像数据那样存放在存储器中,由计算机自动控制执行。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

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计算机硬件构成(五大逻辑部件):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运算器:

负责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完后各种算术和逻辑运算

控制器:

协调并控制计算机的各部件按指令序列执行指定的操作。

运算器和控制器合称CPU

中央处理器:

简称CPU,由控制器和运算器组成。

主频是衡量CPU处理速度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

通常所说的多少Hz就是“CPU的主频”。

电脑方案中“Intel奔腾IV2.8GHz/2GB/160GB7200转/秒/50X/17'”,请按序号写出①②③④⑤

分别写出硬件名称(次序不能颠倒);其中表示CPU主频的是哪个参数?

1___CPU___②_____内存_③____硬盘__④____光驱__⑤_显示器_____

内存

存储器外存硬盘>U盘>光盘>软盘

高速缓存

输入设备负责信息输入,输出设备用于输出运算结果。

输入和输出设备又称I/O设备。

常见的输入设备有:

键盘、鼠标、扫描仪、摄像头、数码相机。

常见的输出设备有:

显示器、打印机、音响、绘图机。

存储系统容量

  基本单位:

Byte(字节)

  最小单位:

bit(位)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CPU性能指标:

主频(Hz),字长(bps),高速缓存

2.计算机软件系统

(1)指令:

计算机执行一步运算或判断的命令。

(2)程序:

指令的有序集合。

(3)软件:

除了程序以外还包括与程序有关的各种文档。

(4)计算机软件组成:

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5)系统软件组成:

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操作软件:

对计算机全部软件、硬件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

语言处理程序:

作用和是把源码程序翻译成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机器语言,是计算机能够识别和执行。

数据库管理系统:

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的软件。

(6)常见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Pascal、C、C++、VB、Java

程序设计语言分类及其特点

语言类型

语言特点

计算机能否识别

执行速度

机器语言

0,1(二进制)

最快

汇编语言

助记符

不能

需要通过编译软件进行解释和翻译

高级语言

接近人类语言或数学语言

不能

(7)应用软件的安装源名称:

Setup.exe和install.exe

(8)应用软件的卸载源名称:

uninstall.exe

(9)正确的装机顺序:

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软件

第3章信息安全与道德规范

1.信息的安全

①信息的完整性:

信息的保密性,信息的可用性,信息的可控性

②信息安全体系:

一是威严的法律;二是先进的技术;三是严格的管理

2.计算机病毒特性(p48)

①寄生性②隐蔽性③潜伏性④传染性⑤破坏性⑥不可预见性

②计算机病毒是一种程序。

③计算机病毒的三中传播路径:

一是储存设备(U盘),二是计算机网络,三是通过点对点通信系统(QQMSN)

第4章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基础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p58)

把分布在不同地理区域的计算机与专门的外部设备用通信线路互连成一个系统,从而使众多的计算机可以方便地互相传递信息,共享资源。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数据通信:

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

如发送邮件、传输文本、图像、声音等。

(2)资源共享:

是计算机网络中最具吸引力的的功能,节省投资、避免重复存储。

(3)分布式处理:

把大型的、复杂的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简单的子问题。

例如:

火车票、飞机票代售点。

3.计算机网络三要素

(1)计算机设备(即主体):

不同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

(2)通信线路及连接设备:

用于传输信息

有线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

通信线路

无线传输介质(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

集线器(HUB,采用广播的形式对数据对信号进行转发,不安全,容易造成

网络堵塞。

一般用于家庭或小型局域网。

连接设备交换机(根据目的地地址信息自动查找对应端口,避免冲突,安全,

不堵塞网络。

一般用于计算机数量较多,传输数据量很大。

路由器(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如:

和因特网连接)

(3)网络协议:

计算机之间通信的规则(IPX/SPX、TCP/IP)。

4.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局域网LAN(覆盖范围一般在房间,大楼或园区内。

按照分布距离城域网MAN(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

广域网WAN(覆盖范围一般是一个国家,因特网是最大的广域网。

总线型(由一条总线连接所有节点)

按照拓扑结构星型(由中央节点与各个节点连接,如现在多用交换机连接各节点)

环型(所有计算机连接在一个封闭的环路中)

有线方式(需通过网线,电缆等传输介质连接)

按照传输介质

无线方式(无需线缆,布线容易,组网灵活,节省成本)

双绞线有效传输举力一般不超过100米,故经常使用的是同轴电缆和光纤。

要把一台计算机接入计算机网络中,应该先在计算机中安装网卡。

网络传输速率,又称带宽,是衡量网络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它是指网络传输信号的速度,其单位是“位/秒(bps)

1Kbps=1024bps

1Mbps=1024Kbps

1Gbps=1024Mbps

1Tbps=1024Gbps

5.计算机网络协议

TCP/IP传输控制和网际协议(核心协议)

IPX/SPX局域网协议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ISP(因特网服务器提供商)

SMTP(电子邮件发送协议)POP3(电子邮件接受协议)

6.因特网(p67)

因特网,又称国际互联网,是一个全球性的计算机信息通信网络,是连接全世界成千上万台计算机的网络集合,是当今最大的国际性互联网络。

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网络-阿帕网(ARPANET)在美国诞生。

这是因特网的雏形。

6.1因特网传输协议

(1)TCP/IP:

因特网最核心的协议

(2)IPX/SPX:

应用于局域网

TCP/IP协议的作用

(1)TC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

负责数据传输

(2)IP协议(网际网协议):

负责IP寻址、路由选择最佳路径。

6.2因特网的地址和域名

(1)因特网的地址

IP地址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网络地址,另一部分为主机地址。

IP地址分为A、B、C三类。

当前的IP地址采用国际统一标准的IPV4协议,是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

总共4个字节

IP地址构成:

地址类别

首字节取值范围

网络地址字节数

主机数

适用范围

A类

1-126

1网3主

224

B类

128-191

2网2主

216

C类

192-223

3网1主

28

其中A类地址用于规模大的网络,这类地址可以有16777214台主机,C类地址用于规模小的网络,这类网络最多只能有254台主机。

检查IP地址以及网络连通情况

⑴ipconfig显示本机IP地址以及TCP/IP协议设置的相关信息

⑵ping①获取网络中任何主机的IP地址(ping目的主机名)

②测试网络中两台主机或其他设备之间连通情况(ping其IP地址或域名)

⑶tracert①检查数据分组从一台网络设备到另一套网络设备所经过的路径

②了解访问各个网站所经过的路由情况

判断在检查过程中是否有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发生故障

注Ping127.0.0.1(本机循环地址)用于检查TCP/IP工作是否正常

(2)域名

域名格式:

计算机名.网络名.机构名.最高层域名

常见的域名:

商业机购com中国cn教育机构edu

政府机构gov军事机构mil非盈利组织机构org

域名IP地址

URL是统一资源定位符。

URL的常见的形式

协议名:

//【用户名:

口令@】域名【:

端口】/路径/文件说明

6.3因特网的接入方式

现在计算机接入因特网方式有许多,目前常见的方式有:

拨号上网、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接入、有线通接入、光纤接入、无线接入。

ISP服务商:

(p80)

也称因特网服务提供商。

ISP是因特网的接入点,是用户进入因特网世界的桥梁。

它的主要工作就是配置用户和因特网相连的设备,并建立通信连接,为用户提供信息服务

目前国内的ISP服务商有:

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教育和科研信息网、中国金桥信息网。

SP服务商提供的接入因特网的方式如下:

(1)

拨号上网

条件:

电话线、modem、计算机

注意:

modem(调制解调器),是计算机与电话线之间进行信号转换的装置,由调制器和解调器组成。

调制器可把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转化为电话线传输的模拟信号;解调器可把电话线上的模拟信号转化为计算机能接收的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模拟信号

(2)ADSL接入

出现原因:

普通拨号上网方式是通话、上网共用一根电话线,如果通话时就不能上网,上网时就不能通电话。

低频(用于语音传输)

利用分离器将电话线分为

高频(用于网络传输)

条件:

分离器、modem、电话线、网卡

(3)有线通接入

有线通接入也称cable-modem接入(电缆调制解调器接入)。

它是利用现有的有线电视网络,并稍加改造,利用有线电视的一个频道进行数据传送,并不影响原有的有线电视信号传送。

条件:

有线电视电缆、cable-modem、网卡

(4)

光纤接入

条件:

光纤、网卡

(5)无线接入

条件:

无线网卡

 

第五章因特网应用

5.1电子邮件

1.因特网的功能:

(1)电子邮件

(2)文件传输(3)万维网服务(www服务)

(4)远程登录(5)电子公告牌

2.电子邮件的格式:

用户名@域名

3.电子邮件传送格式:

“发送成功”

SMTP协议: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的功能是把电子邮件先发送到发送方的电子邮件服务器中。

POP3协议:

电子邮局第三版它的功能是把接收方邮件服务器的电子邮件发到接收方中

5.2万维网(P87)

万维网英语原文是worldwideweb(缩写为WWW,简称web),意思是世界范围内的网。

万维网是因特网的服务之一。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是用于万维网(WWW)服务的协议。

该协议的主要功能是传送浏览器的网页请求和服务器返回的网页。

所谓的网上冲浪主要是浏览万维网中的网页,可以说万维网是因特网上网页的集合。

万维网上的资源如同浩瀚的信息海洋,搜索引擎犹如一根绳子,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信息海洋中的东西。

搜索引擎分类:

1全文搜索

2分类目录搜索

 

算法和程序设计

第1章计算机和算法

1.算法的概念(P6)

算法是在有限步骤内求解某一问题所使用的具有精确定义的一系列操作规则。

算法的特点:

有穷性,确定性,可行性,有0个或多个输入,有一个或多个输出

2.算法的表示方法

自然语言,流程图,伪代码。

其中,流程图是最常用的方法。

流程图所使用的符号:

处理框

进行计算

输入、输出框

数据输入和输出

判断框

表示条件判断

连接框

连接画不下而断开的流程线

流程线

指出流程控制方向

开始、结束框

表示算法的开始或结束

常量和变量:

(1)常量:

封口容器(从一而终)

13a=13(把数据13放入封口容器a中)

(2)变量:

开口容器(喜新厌旧)

bb

b=10(把数据10放入开口容器b中)b=15(把数据15放入开口容器b中)

(3)变量的三种特殊类型

计数器:

在算法执行过程中,用来记录某种事件发生次数的变量。

 

累加器:

在算法执行过程中,用来生成并存储数据i累加和的变量。

s

 

累乘器:

在算法执行过程中,用来生成并存储数据i累乘的变量。

s

 

3.算法的执行流程

(1)顺序模式

1.输入一个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和面积,并输出结果。

 

 

2.输入一个两位数,交换个位和十位数的值,并输出结果。

 

3.输入两个变量的值,将两个变量的值进行交换,并输出结果

 

(2)选择模式

1.输入两个数,比较大小并且输出较大数。

 

2.输入一个数,求它的绝对值,并输出结果。

 

(3)重复模式

 

 

1.输出5个*2.输出1,2,3,4,5

 

3.求1+2+3+4+5+…+k的和,其中k值由键盘输入。

 

4.求1+2+3+4+5+…加到第n项,,和不超过65(<=65),求n值。

 

第2章基本算法实例

1.数据类型

整型(integer)

2B

长整型(long)

4B

单精度(single)

4B

双精度(double)

8B

字符串(string)

(N+1)B

布尔型(boolean)

2B

日期型(date)

8B

2.运算符优先级(p59)

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算术运算符关系运算符逻辑运算符

优先级

运算符

符号

1

乘幂

^

2

取负

(-)

3

乘除

*、/

4

整除

\

5

取余

mod

6

加减

+、-

3.基本函数(p85)

序号

函数名

函数功能

举例

1

Abs(x)

求x的绝对值

Abs(-6.8)=6.8

2

Int(x)

求小于等于x的最大整数

Int(9.8)=9Int(-9.8)=-10

3

Sqr(x)

求x的算术平方根

Sqr(144)=12

4

Len(x)

计算字符串的长度

Len(“ned675”)=6

5

Mid(x,n,k)

取字符串x中第N个字符长度为k的字符串

Mid(“needfree”,4,4)=”dfre”

6

Fix(x)

截取x的整数部分

Fix(-8.8)=-8

7

Val(x)

把字符串x变为整数

Val(“abc”)=abc

8

Str(x)

把数值x变为字符串

Str(123)=”123”

4.解析算法(p18):

有明确的数学公式或物理公式的程序,采用解析算法。

例1:

计算并联电阻值(p72)

5.枚举算法:

采用盲目的搜索方法,在搜索过程中,把各种可能情况都考虑到,并对结果一一进行判断。

(一一列举、逐一检验)

用枚举算法编程的关键:

(1)确定枚举范围

(2)明确数据符合条件

(3)

逐一检验

例2找出1000以内的所有素数的枚举算法

(p80),代码右图所示。

6.排序-冒泡排序

(1)数组

(2)冒泡排序

数组变量:

相当于多个容器的组合

定义数组:

 

例3数组a中数据如下,请自右向左升序排列。

1

2

3

4

5

167

180

176

168

189

冒泡排序过程:

1

167

2

180

3

176

4

168

5

189

原值第一次冒泡第二次冒泡第三次冒泡第四次冒泡

总结:

1.数组有n个元素,将进行n-1次冒泡。

2.第i次冒泡。

进行n-i次比较。

(2交换数组元素d[i]和d[j]中的数据,可以通过下面一系列运作完成:

T=d[i]:

d[i]=d[j]:

d[j]=t

(3冒泡排序算法代码(p87)

7.查找-顺序查找

顺序查找:

从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开始,依次判断各元素的值是否与查找键key的值相等。

若d[i]的值等于key,则结束处理;若找遍所有元素,无任何值等于key,则结束处理。

例4数组b中数据如下,请顺序查找168并且输出此元素序号

1

2

3

4

5

167

180

176

168

189

顺序查找过程:

 

8.查找-对分查找

例5数组已经升序排列,查找key=168查找需要查找几次?

(3次)

1

167

2

168

3

176

4

180

5

189

 

 

9.变量命名和声明

变量命名规则:

(1)以字母开头

(2)只能由字母、数字、下划线构成

(3)不能用vb关键字,如print,sub,end等

(4)不区分大小写

变量声明:

(1)显式声明:

用dim,public,private或statics来声明变量

例:

dimsumasinteger

(2)隐式声明:

此时变量类型是变体类型(variant)

第3章程序设计基础

Vb程序是面对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

1.类和对象

在面对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中,类是对相同性质的对象的一种抽象,而一个对象则是类的一个“实例“。

类:

相同性质的对象

对象:

类的一个实例

对象三要素:

属性、方法、事件

列表框(list)

List1、list2、list3

文本框(textbox)

Text1、text2

标签(label)

Lab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