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0409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3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docx

重庆市江津区中考化学联考试题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人体几种体液的正常pH范围如下,其中呈酸性的是(  )

A.胃液0.9~1.5B.胆汁7.1~7.3

C.血浆7.35~7.45D.胰液7.5~8.0

2.下列对微粒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易失去电子

B.阳离子

C.易形成阴离子

D.化学性质稳定

3.端午节临近,我们包粽子准备了如下食材:

糯米、瘦肉、绿豆、花生,其中糯米富含的营养素主要是

A.维生素B.蛋白质C.油脂D.糖类

4.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实

解释

A

小匙蔗糖放入20mL水中很快就“消失”

分子在不断运动

B

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

洗洁精能溶解油污形成溶液

C

金刚石的硬度大,而石墨质软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D

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

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的氢离子

A.AB.BC.CD.D

5.对下列事实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事实

有机物数目庞大,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也不同

向盛有二氧化氮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

在远处能闻到食醋的酸味

用酒精温度计测量体温

解释

碳原子不但可和氢、氧、氮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间还可相互连接,形成碳链或碳环

木炭具有疏松多孔结构,能吸附色素,

食醋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间间隔越大

A.③B.②④C.①②③D.④

6.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春天花朵瓣成花瓣B.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秋天水果榨成果汁D.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7.下列应用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留硫酸

C.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8.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共存,而且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显蓝色的是

A.KOHCuSO4H2SO4HCI

B.K2CO3H2SO4HC1KC1

C.KC1NaNO3Na2SO4NH3﹒H2O

D.K2SO4FeCl3KOHNa2SO4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则碘酒属于溶液

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大

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

10.在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可获得直饮水,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B.

中超滤膜的作用是过滤

C.

中紫外灯照射,消毒杀菌D.上述操作获得的直饮水为纯净物

11.将密封良好的饼干从平原带到高原,包装袋会鼓起,这是因为

A.饼干的质量变大

B.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

C.高原地区大气压强较大

D.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2.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低于20℃时,溶解度:

a_____b(选填“>”或“<”或“=”,下同)。

(2)t℃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加热至40℃(a、b不分解,水分未蒸发),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a_____b。

(3)40℃时,将a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操作为_____或_____。

14.一种新型环保材料被塑胶跑道工程广泛应用,合成这种新材料的原料是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其分子式式C15H10N2O2)。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2O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500g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_____g.

15.用化学符号填空:

空气中含量较多的元素为___,老年人缺少了常量元素___易引发骨质疏松。

16.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要将t2℃时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不可行的是_____。

A加入溶质A

B蒸发溶剂

C升高温度

D降低温度

(2)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t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_____。

(3)t2℃时,向100g水中加入63gA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A晶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小明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8.2%的蔗糖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写出上图中仪器名称a_____b_____。

(2)配制上述溶液,应该选用_____(50mL或100mL)的量筒。

(3)用上图所示的序号表示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_____。

(4)步骤②中a仪器的作用是_____。

(5)小明操作中错误是_____,若上图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g,游码刻度如图所示,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_____g。

(6)若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18.2%,可能原因是(____)

A装瓶时溶液有洒出

B将量筒里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

C转移固体时有固体洒落

D量取水俯视读数

18.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①(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③。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C的优点是。

(3)欲使用装置E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①(填“a”或“b”)端通入;欲使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先将瓶中装满水,再将气体从②(填“a”或“b”)端通入。

(4)已知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时应选用图中装置(填字母序号)。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6分)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工业上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杂质。

现称取只含氯化钠杂质的纯碱样品11g,全部溶解在50g水中,当加入稀盐酸64.4g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1g。

试求:

该纯碱样品的纯度_________________。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A、胃液的pH为0.9~1.5,小于7,呈酸性,故正确;

B、胆汁的pH为7.1~7.3,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

C、血浆的pH为7.35~7.45,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

D、胰液的pH为7.5~8.0,大于7,呈碱性,故错误。

故选A。

2.B

【解析】

【详解】

A.易失最外层的一个电子变为阳离子,正确;

B.中核外电子数大于核内质子数所以是阴离子,错误;

C.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正确;

D.的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处于稳定状态,所以化学性质稳定,正确。

故选B。

3.D

【解析】

【详解】

糯米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物质;故选:

D。

4.B

【解析】

【详解】

A、蔗糖放入20mL水中很快就“消失”,是因为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中,分子很小,用肉眼无法观察到,所以感觉消失了,不符合题意;

B、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因为洗洁精是乳化剂,具有乳化作用,使油污稳定的分散到水中,符合题意;

C、金刚石的硬度大,而石墨质软,是因为构成金刚石和石墨中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不符合题意;

D、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盐酸和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的氢离子,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解析】

【详解】

①碳原子不但可和氢、氧、氮等原子直接结合,而且碳原子间还可相互连接,形成碳链或碳环,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表现出的性质也就不同,因此有机物的数目异常庞大,说法正确;

②向盛有二氧化氮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是因为木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作用,木炭把二氧化氮气体吸附,从而使得红棕色消失,说法正确;

③在远处能闻到食醋的酸味,是因为食醋中的分子在不断运动,食醋属于混合物,不存在食醋分子,说法错误;

④用酒精温度计测量体温,是因为温度越大,分子之间的间隔越大,说法正确。

故解释错误的是③。

故选A。

6.B

【解析】

【详解】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粮食酿酒有新的物质酒精生成,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B。

7.C

【解析】

【分析】

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

A、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与酸性土壤中的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B、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残留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C、用浓硫酸干燥湿润的氧气,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正确;

D、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该反应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属于中和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点睛】

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C

【解析】

【分析】

混合溶液加入紫色石蕊试剂变蓝,说明原溶液先碱性,有氢氧根离子存在;

【详解】

A、氢氧化钾与硫酸铜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铜沉淀;硫酸和盐酸都能与氢氧化钾反应产生水,都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B、硫酸和盐酸都能与碳酸钾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C、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钠和一水合氨都能在碱性条件下共存;故选项正确;

D、氯化铁与氢氧化钾反应会产生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9.B

【解析】

【详解】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溶剂不一定是水,例如碘酒中溶剂是酒精,故A错误;

B、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碘酒均一稳定,碘溶于酒精,碘酒属于溶液,故B正确;

C、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降温、升温等办法,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故C错误;

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还要考虑温度因素,故D错误。

故选:

B。

10.D

【解析】

【详解】

A、①中加入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吸附水中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B、超滤膜的作用是过滤,不符合题意;

C、紫外灯照射可以对水进行杀菌消毒,不符合题意;

D、经吸附、过滤、消毒后只是除掉了水中的部分杂质,不是纯水,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

11.D

【解析】

【详解】

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会鼓起,是因为压强减小,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故选:

D。

【点睛】

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

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12.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用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瓶塞应倒放在桌面上,先在瓶外将胶头内空气排空,然后再伸入液体内取液,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给液体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闻药品的气味,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味飘到鼻孔中,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D、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同时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加入a这种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当温度低于20℃时a曲线在b曲线下边,所以当温度低于20℃时,溶解度:

a<b;

(2)t℃时a、b两物质溶解度相等,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均加热至40℃,溶解度都变大,溶质和溶剂质量都没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还是相等,所以a=b;

(3)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可以用加入溶质和蒸发溶剂的方法,因为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也可以通过降低温度实现。

【点睛】

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4.5:

1625056

【解析】

【详解】

(1)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2O2)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0:

16×2=5:

16。

(2)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C15H10N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5+1×10+14×2+16×2=250。

(3)500g二甲苯烷二异氰酸酯中含氮元素的质量为

15.NCa

【解析】

【详解】

空气中氮气含量最高,所以含量较多的元素为氮元素,表示为:

N;老年人缺少了常量元素钙元素易引发骨质疏松,表示为:

Ca。

16.DB>A>CA溶解时放出热使之溶解,之后恢复室温后又析出来了

【解析】

【详解】

(1)要将t2℃时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不可行的是:

A、加入溶质A,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B、蒸发溶剂。

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C、升高温度,物质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D、降低温度,物质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不可以变为饱和溶液;

故选:

D。

(2)t2℃时,物质溶解度关系为:

A>B>C;将A、B、C的饱和溶液都降温至t1℃,A和B都有固体析出,但A析出的固体多,质量分数A<B,C没有固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则t1℃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B>A>C;

(3)t2℃时,A的溶解度为60g,且A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向100g水中加入63gA固体,发现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A晶体析出,“全部溶解”的原因可能是:

A溶解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使之溶解,之后恢复室温后,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又有固体析出。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玻璃棒药匙100mL⑤③①④②搅拌加速溶解药品和砝码放反了11.1BD

【解析】

【分析】

【详解】

(1)a是玻璃棒,b是药匙.

故填:

玻璃棒;药匙.

(2)配制上述溶液,需要水的体积为:

(100g-100g×11.2%)÷1g/mL=11.1mL,应该选用100mL的量筒.

故填:

100mL.

(3)正确的操作步骤应是:

取出药品,称量药品质量,把药品放入烧杯中,量取水倒入烧杯中,利用玻璃棒搅拌使药品完全溶解.

故填:

⑤③①④②.

(4)步骤②中a仪器的作用是加速溶解.

故填:

加速溶解.

(5)小明操作中错误是药品和砝码放反了;

若图③中砝码的质量为15g,游码刻度如图2所示,则小明称得的蔗糖质量实际为:

15g-3.2g=11.1g.

故填:

药品和砝码放反了;11.1.

(6)A.装瓶时溶液有洒出,不影响溶质质量分数;

B.将量筒里的水倒入烧杯时有水洒出,会导致水的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C.转移固体时有固体洒落,会导致蔗糖质量偏小,从而导致配制溶液质量分数偏小;

D.量取水俯视读数,会导致量取水的体积偏小,从而导致配制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故填:

BD.

18.

(1)A2KMnO4

K2MnO4+MnO2+O2↑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集满

(2)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和量的多少

(3)ab(4)F

【解析】

试题分析:

(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由于该反应是固体在加热条件下分解,故应选用发生装置A;由于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可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已集满。

(2)由于C装置中用的是注射器来添加过氧化氢溶液,所以能通过控制反应物氧化氢溶液的量,来控制氧气产生的快慢和量的多少。

(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用装置E进行“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应从较长的导管a进入,从下面向上将空气从较短的导管排出;若用装置E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由于氧气的密度小于水,因此要从较短的导管b通入,从上面向下将水从长管排出。

(4)根据题意,由于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且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发生反应,则收集一氧化氮气体要用排水法收集。

故选F

考点:

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

熟记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和注意事项等,是解题的关键;此外,本题的重点是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要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制取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的大小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

19.96.4%l0%

【解析】

【分析】

纯碱中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差即反应放出二氧化碳的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出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氯化钠的质量。

【详解】

反应放出的CO2的质量为:

64.4g+50g+11g-121g=4.4g

设参加反应的Na2CO3质量为x,生成NaCl的质量为y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117  44

x      y   4.4g

解之得x=10.6g,y=11.7g

(1)碳酸钠纯度=

≈96.4%;

(2)纯碱样品中NaCl的质量=11g-10.6g=0.4g

反应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为=11.7g+0.4g=12.1g

反应后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100%=10%

答:

(1)该纯碱样品的纯度约为96.4%;

(2)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公共场所,利用“活性炭+超滤膜+紫外线”组合工艺可获得直饮水,示意图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中活性炭起吸附作用B.

中超滤膜的作用是过滤

C.

中紫外灯照射,消毒杀菌D.上述操作获得的直饮水为纯净物

2.粗盐提纯实验中,四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依次是(  )

A.搅拌、引流、搅拌、转移固体

B.引流、搅拌、转移固体、搅拌

C.搅拌、转移固体、搅拌、引流

D.引流、搅拌、搅拌、转移固体

3.水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通电分解时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为2:

1

B.活性炭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是化学变化

C.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用过滤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4.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A.MgB.H2OC.NaOHD.CaCO3

5.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

B.用药匙将蒸发皿中的白色固体直接转移到纸上

C.蒸发操作结束后,将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

D.实验结束后所得到的氯化钠固体还是混合物

6.火力发电厂的燃料主要是煤,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污染物不仅会污染空气,还会形成酸雨。

某发电厂处理NO2的反应原理为

,则X的化学式是

A.NOB.N2C.COD.NH4

7.如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无色溶液X是________

A.稀盐酸B.澄清石灰水C.稀硫酸D.硫酸钠溶液

8.小红同学向盐酸与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记录滴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x)与有关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当碳酸钠溶液加至a点时,溶液中Na2CO3正与BaCl2发生反应

B.

当碳酸钠溶液加至b点时,所得溶液的pH=7

C.

当碳酸钠溶液加至c点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钡

D.

当碳酸钠溶液加至d点时,溶液中BaCl2与Na2CO3恰好反应完全

9.下列做法不安全的是

A.发现有人触电,先切断电源再救人

B.使用氢氧化钠时戴上防护眼镜

C.直接品尝味道鉴别实验室的蔗糖

D.与灯泡串联的开关安装在火线上

10.实验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实验操作先后顺序的说法错误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应将先把水倒入烧杯,再将浓硫酸缓缓倒入水中

B.实验室用KMnO4制O2结束,应先把导管从水槽移出再熄灭酒精灯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应先点燃酒精喷灯再通CO

D.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应先把NaCl固体放入烧杯,再加水

11.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

门捷列夫B.

达尔文

C.

拉瓦锡D.

牛顿

12.下列离子能在pH=1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SO42-K+Na+MnO4-B.K+Cl-Ba2+NO3-

C.Cl-NH4+SO42-Na+D.Ca2+Cl-CO32-Na+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用化学用语表示。

(1)2个氢原子:

_______

(2)3个硫离子:

_______

14.下述描述生活中物质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

A.瓷碗易碎B.轮胎能炸C.饭菜会馊D.____________

15.化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与生活:

冰箱中放入活性炭除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___性。

炒菜时锅内油着火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___。

稀盐酸除铁锈,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利用洗涤剂的___作用。

邵阳地区的生活用水多是硬水,生活中常用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___(填“增大”或“减小”)。

16.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请从①氧气、②石墨、③盐酸、④熟石灰、⑤氯化钠中选择适当的数字序号填空:

医疗上用来配制生理盐水的是_____;能做干电池电极的是_____;能用于金属表面除锈的是_____;能用于医疗急救的气体是_____;能用来处理硫酸废水的是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实验室制取气体时需要的一些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名称:

①______,②______。

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都可选用B装置的原因是______,装置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