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40458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9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docx

热现象专项突破试题

热和能

中考热点概括

一、温度与物态变化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

2.温度的单位和符号,摄氏温标的规定。

3.温度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4.六种物态变化和吸放热情况。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选择题或填空形式出现,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简单的应用,其中知识点2多以考查温度计的读数的形式出现,知识点4多以六种物态变化穿插起来综合考查的形式出现。

二、热和能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和热量的符号及单位。

2.比热容的定义、单位和物理意义。

3.热传递过程中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的计算。

4.机械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热机中能的转化。

5.燃料热值和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计算。

6.转化率的计算。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或计算题的形式出现,注重对知识的理解和利用,其中知识点3、5和6多以计算温度变化时的热量或燃料完全燃烧时产生的热量的形式出现。

三、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考点聚焦】这部分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能源的分类。

2.各种能源之间的转化。

3.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呈现形式】以上考点常以填空题或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注重考查基础知识。

典型例题剖析

 

【例题1】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解析】本题考查的时水沸腾的情况,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点。

对于水来说,沸腾时温度不变,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00℃,但是沸点会随大气压的升高而升高,随大气压的降低而降低。

对于图像,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在图像上是一条水平线。

【答案】

(1)96

(2)98低于(3)B

【例题2】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_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

(3)t2时刻,该物质处于_______态(选填“固”、“液”、“固、液混合”)

(4)t2与t3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体内能较大?

_______,理由是_______

(5)已知0~t1与t5~t6的时间相等,从图可知两段时间内温度升高不同,由此可以做出:

“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的判断。

请写出做出此判断的依据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温度、内能和比热容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对于温度计的读数特点,熔化过程的温度特点,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根据公式Q=Cm△t比较比热容的大小的一些基础知识能够理解应用,前后知识之间能够联系起来。

温度计的读数从0℃开始,对于0℃以上,从0℃往上读数,对于0℃以下,从0℃往下读数。

物质熔化时温度不变,在温度---时间图像表现为一条水平线,水平线对应的温度就是熔点,物质在熔化时的状态是有固态也有液态,属于固液共存态。

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是当质量不变时,温度越大,内能越大,温度相同时,物体吸热内能增加,从t2到t3的变化时,物质一直在吸热,所以t3时的内能大。

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在0~t1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1=20℃在t5~t6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2=10℃,故△T1>△T2,由Q=Cm△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C就越小。

所以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答案】

(1)—8℃

(2)0℃(3)固液混合(4)t3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5)烧杯内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在0~t1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1=20℃在t5~t6时间里升高的温度为△t2=10℃,故△T1>△T2,由Q=Cm△t可知,当吸收的热量和质量都相同时,△t越大C就越小。

所以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例题3】一个塑料瓶装有500ml水,则所装水的质量为____g,把它放置在太阳底下1小时后,水温由10℃升至3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J。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有关比热容和密度的综合计算,解题的关键是对于液体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公式的理解应用。

题目给出的已知的物理量求出质量m=500x1g/cm3,再进行单位换算,水的比热容c=4.2×103J/(kg·℃),温度变化

【答案】5004.2×104

【例题4】汽车上的散热器用水作为冷却剂,这是利用了水的较大的性质;如果散热器中装有10kg的水,在温度升高20℃的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J;这些热量相当于完全燃烧kg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天然气的热值q=8.4×107J/kg,水的比热容C水=4.2×103J/(Kg·℃))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热量和比热容的综合计算,解题的关键是要对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和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的计算。

关于吸收的热量:

△t==20℃,根据Q放=Cm△t即可计算出水温度变化时所吸收的热量。

对于燃料完全燃烧,根据公式Q放=mq带入计算。

便可求出m

【答案】比热容8.4×1050.01

达标检测练习

一、选择题

1.小明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并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可能破裂

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C.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可能是实心的

D.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

【答案】D

2.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物质甲的比热容为

A.2.1×103J/(kg·℃)

B.4.2×103J/(kg·℃)

C.1.2×103J/(kg·℃)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答案】A

3.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得浅水滩处却感觉到凉爽。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

C.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D.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

【答案】D

4.在科学探究中,常把直接测量有困难的量转换成便于测量的量来研究.这种方法称之为转换法.例如在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时,沙子和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不便直接测量,可以通过测量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的多少.下述实验中采用了转换法的是

A.在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时,动能大小的比较方法

B.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推理出物体不受阻力时的运动状态

C.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灯泡及改变电源电压,多次实验

D.在探究压力对滑动摩擦力的影响时,保持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改变压力

【答案】A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橡皮筋被拉长后,分子之间只有引力

B.建筑工地上,汽车驶过时尘土飞扬,这是一种扩散现象

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D.四冲程汽油机的做功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

【答案】D

6.海交会两岸交流更加广泛,来自台湾阿里山的桧木聚宝盆散发出的芬芳奇香,吸引人们在十几米外就能闻香而去,这是因为桧木芳香的分子(  )

A.相互之间存在引力

B.相互之间存在斥力

C.相互之间存在间隙

D.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D

7.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如图2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A.摩擦力

B.分子引力

C.分子斥力

D.大气压力

【答案】B

8.关于热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机械能和物体的内能是同种形式的能,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分子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

B.铁丝很难被拉断,说明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D.扩散现象只能说明分子是运动的,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空隙

【答案】C

9.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水沸腾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答案】B

10.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蒙蒙细雨从空中下落B.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C.水与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D炒菜时,满屋飘香

【答案】D

11.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B、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一定降低

C、物体温度升高,内容一定增加   D、物体内能增加时,温度一定升高  

【答案】C

12.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

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B.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

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

【答案】D

13.如图1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都不能把它们拉开i。

这个实验说明了

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之间存在吸引力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答案】B

14.“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图1是禁止吸烟的标志。

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引力

【答案】B

15下列能量转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A.核电站发电——核能化为电能B.电饭锅烧饭——电能转化为内能

C.热机工作——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太阳能电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C

 

16.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

A.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C.夏天,河里的冰雪消融

D.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

【答案】B

17.下列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在火炉上浇水,水温升高

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

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

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

【答案】C

18.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相同物态下,同一物体温度降低,它的内能会减少

B.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C.温度为0℃的物体没有内能

D.温度相等的1kg水和100g水内能相同

【答案】A

19.下列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流星在大气层中穿行

B.用热水泡脚,脚感觉暖和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

D水沸腾是水蒸气顶起水壶盖

【答案】D

20.与“热”相关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扫地时,灰尘满屋,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

B.用水作汽车冷却剂,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C.把冰放在手心,感到冷,是因为冰的内能为0

D.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会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答案】B

21.将肉片直接放入热油锅里爆炒,会将肉炒焦或炒糊,大大失去鲜味。

厨师预先将适量的淀粉拌入肉片中,再放到热油锅里爆炒,炒出的肉片既鲜嫩味美又营养丰富,对此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B.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糊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分的蒸发

C.在炒肉片过程中,肉片内能增加主要通过做功实现的

D.附近能闻到肉香体现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答案】C

22.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隔

B.破碎的玻璃无法复原——分子间存在斥力

C.闻到路边怡人的花香——分子不停地运动

D.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

【答案】B

23.)以下交通工具中,常用汽油机作为动力装置的是()

A小轿车B.载重卡车C.远洋轮船D.动车

【答案】A

2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

B.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

C.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B

25.能源、信息、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风能和核能都是可再生能源

B.光纤通讯是依靠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

C.在通常情况下,铜、碳棒和陶瓷都属:

于导体

D.秦山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释放的核能来发电的

【答案】D

26.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能源问题,下列能源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A.风能B.石油C.煤D.天然气

【答案】A

27.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当代公民的责任。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将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

B.将旧电池丢弃到池塘

C.生活中尽量使用节能灯具

D.放学后教室内日光灯彻夜通明

【答案】C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B.日本福岛核电站将永久废弃,用混凝土封存时反应堆是一种防止核泄漏的有效方法

C.光纤通讯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

D.电磁波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答案】B

 

二.填空题

1.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正源源不断地向我市输送清洁能源——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时,可以将__________能转化为内能,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则每输送100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后就相当于向我市输送了_____________J的能量。

【答案】化学,4×109

2.鄄城温泉度假村利用地热水供房间洗浴用水,请计算质量为100kg的地热水,温度从70℃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J(c水=4.2×103J/(kg·℃)。

【答案】2.1×104

3.潍坊白浪河湿地公园建成后,水域面积大大增加,不仅起到了美化绿化作用,提升了城市形象,而且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附近居民明显感觉到昼夜温度差变小了,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做出简要的解释。

【答案】16.水域面积增大,蓄水量增多,又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在吸收或放出同样热量的情况下,温度变化小。

4.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10g,烧杯内的液体质量也相同.

(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应选择两图进行实验;

(2)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它的物理含义是;

(3)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完全燃烧10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J.

【答案】

(1)甲、乙甲、丙

(2)lkg水温度升高(降低)1℃所吸收(放出)的热量为4.2×103J

(3)3.0×105

5.汽车发动机用水冷却是因为水的大;划玻璃的刀头镶嵌有金刚石是因为金刚石的大。

【答案】比热容硬度

6.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的部分冲程示意图,其中图是做过冲程,图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的冲程。

【答案】乙甲

7.从车床上刚刚加工下来的铝件温度都很高,这是因为(选填“”做功或“热传递”)使铝件的内能增加了。

已知某铝件加工之前的温度是25℃,加工之后的温度是100℃,如果要让加工后的质量为2kg的铝件【C铝=0.88×103J/(kg·℃)】温度冷却到加工前的温度,则该铝件需要放出J的热量。

【答案】做功1.32×105

8.单缸四冲程柴油机,做功冲程将能转化为

能,其他三个冲程是靠安装在曲轴上的飞轮的来完成。

【答案】内机械惯性

9.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做冷却剂,这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若发动机水箱贮有10kg水,当水温升高10℃时,水吸收的热量是J(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答案】大4.2×105

10.如图(甲)所示,炒菜时,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能;如图(乙)所示,在海边海滩,我们经常发现,沙子滚烫,而海水依旧冰爽,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__________比沙子大。

【答案】内比热容

11.家最近开通了天然气,细心的他发现同样条件下烧开同一壶水比过去用液化气所用时间短了,这主要是由于两种燃料的不同;若现将1.5kg初温为20℃的水烧开(标准大气压下),需要吸收的热量为J。

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答案】热值5.04×105

 

三.实验题

1.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l00℃,他们选择的是____(填“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剧图像如图C所示,a.b两种图像不同的原因是水的不同.

(3)通过分析图像C,可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

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短文,将问题答案的序号填写到对应的横线上。

A.小华和小明中午赤脚在海边玩耍,觉得沙子很烫。

B.小华和小明跳到海水里游泳,感到海水比沙子凉很好。

C.小华对小明说,为什么海水会比沙子凉很多?

D.小明说,可能是海水的温度比沙子低。

E.傍晚她们双来到海边,仔细测试沙子和海水的温度,发现沙子比海水凉。

F.小明说,为什么中午海水比沙子凉,傍晚沙子却比海水凉?

G.小华说,可能是海水和沙子吸(放)热的本领不一样。

H.小华和小明取同样质量的海水和沙子,在相同的条件下分别用酒精灯加热,记下相同时间内海水和沙子分别升高的温度值;移去酒精灯,再记下相同时间内降低的温度值。

I.小华和小明在笔记本上写道:

实验数据表明,海水吸(放)热的本领比沙子强。

短文的叙述中,

(1)属于体验的有___________;

(2)属于提出问题的有___________;(3)属于假设的有________________;(4)属于描述实验过程的有________________;(5)属于结论的有__________。

【答案】

(1)AB

(2)CF(3)DG(4)EH(5)I

 

3.探究“水沸腾的规律”的实验中。

当水温接近90°时开始计时,每隔30S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其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s)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温度(℃)

92

93

94

95

96

96

96

96

①表中的数据表明: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②如图所示,是描述水在汽化时的分子运动模型示意图,其中,图属于水沸腾时分子运动模型示意图。

【答案】不变乙

 

五.计算题

1.用天然气灶烧水,燃烧0.5m3的天然气,使10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c=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7.0×107J/m3。

求:

(1)0.5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

(2)水吸收的热量Q吸。

(3)燃气灶的效率η。

【答案】

(1)Q放=vq=0.5m3×7.0×107J/m3=3.5×107J

(2)Q吸=cm∆t=4.2×103J/(kg·℃)×100kg×50℃=2.1×107J

(3)η=

×100%=

×100%=60%

2.人类的祖先钻木取火,为人类文明揭开了新的一页。

钻木取火的一种方法如图所示,将削尖的木棒伸到木板的洞里,用力压住木棒来回拉动钻弓。

木棒在木板的洞里转动时,板与棒互相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而热集中在洞内,不易散发,提高了木棒尖端的温度,当达到约260℃时木棒便开始燃烧。

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故受热厚度很薄,木棒受热部分的质量只有0.25克。

已知:

来回拉一次钻弓需1.0秒,弓长为s=0.25米,人拉弓的力为16牛顿,木头比热c=2×103焦/(千克·℃),室温为20℃,问:

(1)人来回拉一次钻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多少?

(2)人克服摩擦力做功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若其中有25%被木棒尖端吸收,则1秒内可使木棒尖端温度提高多少℃?

(3)请你估算用多长时间才能使木棒燃烧起来?

【答案】

(1)W=2Fs=2×16N×0.25m=8J

(2)∵Q=cm△t,即25%W=cm△t

(3)

3.首辆油电混合动力公交车于今年3月28日正式上路,这种公交车比普通公交车节能30%以上,百公里仅消耗柴油26kg,这些柴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柴油的热值q=3.3×107J/kg)

【答案】解:

Q放=mq=26kg×3.3×107J/kg=8.85×108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