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40686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

《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docx

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

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和XX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教风学风长效建设机制,推动优良教风学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提升育人效果,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XXXX思想和XX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践行“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将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书育人全过程,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二、主要目标

建立健全约束激励机制,强化师生责任意识,凝练契合我校历史、现状与未来发展需求的教风和学风,营造浓厚的学习、学术氛围。

提升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水平、教学、积极性,引导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以优良的教风促进学风建设,引导青年学生端正学风、刻苦钻研,进一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工作思路

提高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育人效果,规范第一课堂基本要求,提升教学效果;拓宽第二课堂载体,营造浓厚学术氛围。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水平,提供学生多样化学业选择空间,激发学习内生动力。

加强职能部门间、职能部门与学院间的互动,加强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联动,形成全校上下分工负责、协调一致的工作格局,确保教风学风建设落到实处。

四、主要措施

(一)强化教学管理,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1.科学安排教学任务。

各学院应立足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教师学科背景、专业特长优势,科学安排课程教学任务。

对于覆盖面广、学习人数多的跨学院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归属学院应在开课前三个月将开课教师名单报送教务处,教务处将名单发送至学生所在学院,允许学生所在学院在一定范围内选择任课教师。

2.严格进行课程主讲教师资格认定。

在任课教师选聘过程中,实行师风师德一票否决。

每学期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公开观摩教学活动,实行新开课试讲制。

严格外聘教师、外籍教师聘任条件,规范做好外聘教师、外籍教师管理。

进一步落实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制度。

3.进一步落实教师课堂教学职责。

教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课堂底线,不得发表损害XX权威、违背路线方针政策的言论,不得讲授与课程教学无关的内容;教师要严格遵守教学纪律,不得随意调课、停课或代课;教师要严格执行教学大纲,不随意变更教学内容进度,不得随意删减教学内容或降低教学要求;教师要严格课堂管理,敢于管教学生,对学生在课堂上的不端行为,及时予以批评教育。

进一步完善教师被投诉的核查机制,充分维护教师课堂管理权利。

4.进一步明确学生课堂基本行为规范。

学生应自觉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XX大学课堂教学秩序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自觉遵守课堂纪律。

辅导员、班主任应经常深入所带班级的课堂,了解学生课堂行为,通过个别沟通、主题班会等形式,增强学生的课堂规范意识,并与任课教师加强交流,形成沟通反馈机制。

相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学风督察,经常性开展课堂纪律检查。

5.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广大教师应及时将学科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关心学生的成长,严格对学生的课业要求,切实做到管理严、课堂活、学生忙、教学热,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丰富第二课堂内容,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6.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积极开展高水平学术讲座,进一步扩大学术讲座的受益面,营造更加浓厚的学术氛围。

持续举办“大学生科研论文大赛”“科技文化节”“研究生创新学术论坛”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兴趣。

积极探索各层次学生学业联动机制,拓展研究生、本科生间的日常学习交流空间。

鼓励科研经费使用向人才培养倾斜,鼓励教师吸纳在校生参与科研课题、合作开展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各类科研活动。

7.深入推进读书活动。

开展优秀读书笔记评选活动,开展读书活动专项检查,发布学生年度阅读报告。

倡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积极阅读经典书目,提升自身人文素养。

8.开展专项课题研究。

充分依托学校各类研究课题,鼓励师生围绕教风学风建设,结合工作、学习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有一定应用价值的对策建议或调研报告。

9.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注重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各学院应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开发校级学科竞赛,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各类学科竞赛及职业技能大赛。

要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三)持续深化教学改,为教师发展和学生成才提供保障

10.加强青年教师培养。

建立青年教师助课制度,把好教学第一关。

青年教师入职后应承担相关课程的助课工作,由所在学院安排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对其进行教学指导。

青年教师通过助课考核后,方可获得独立讲授课程资格。

制订青年教师坐班制度,加强对青年教师坐班工作的管理和考核。

11.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积极推广在线课程资源和信息化手段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引导教师积极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强化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推进课程教学改的深化。

12.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

以教研室、课程(群、组)、教学团队为单位,建立健全基层教学组织。

充分发挥各类基层教学组织在教师教学发展、教学改推进、推进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推进选课制为基础的学分制改,完善辅修制度,建立“微专业”制度,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由选修。

学生完成相应的辅修课程或“微专业”课程学习,即可申请获得相应证书。

积极探索将辅修学位纳入学信网系统。

14.做强做优创新实验班。

以学校的优势学科、一流专业为基础,集中优秀师资,遴选优秀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创新实验班。

探索采取导师制、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的培养模式,强化科研学术训练、校企合作、国际合作,着力提升毕业生的深造率和就业层次,为深化专业改、强化专业内涵建设形成示范引领。

15.创办暑期国际课程班。

为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拓展学生国际化视野,邀请海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暑期来校开设短期课程,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16.全面开放学校各类实验室。

进一步加强实验室资源统筹和规范管理,在保证正常实验教学的基础上,建立实验室课余全面开放运行机制,促进实验室资源共享,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供充分的硬件保障。

17.积极争取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

以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学科建设体系、不断提升我校学科影响力及学科建设整体水平。

积极争取进入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行列。

18.严格落实研究生导师第一责任人制。

严格研究生导师聘期管理。

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积极支持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学科实践活动,持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完善教风学风监控体系,加强教育教学日常管理

19.加强日常教学检查、督导工作。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教学管理人员听课、查课制度。

各级领导干部应经常性深入教学工作一线,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及学生听课情况,并及时进行反馈。

逐步扩大校级教学督导队伍规模,提高督学、导学能力;组建院级教学督导队伍,常态化开展院级教学检查和指导。

20.有效发挥辅导员、班主任作用。

辅导员应经常性地深入课堂、宿舍,及时掌握学生课堂出勤情况,并对旷课学生进行告诫谈话;在全校性考试中,及时进考场,查看所带班级学生到考情况,监督学生的考试纪律。

对学生各种请假事项应从严审批,对因旷课达到违纪处分标准的学生应及时处理。

加强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业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强化对特殊大学生群体的教育引导和管理帮扶,落实对学业困难学生的“一对一”帮扶措施。

21.进一步完善学业预警机制。

严格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研究制定学生年度学业修学最低标准和学分要求。

辅导员应全面掌握接近降级或退学标准的学生情况,及时履行告知、预警责任。

对于课程修学要求和总学分不达标学生,应及时予以降级或退学等处理。

将毕业审核工作适度前置,及早发现可能影响学生毕业的相关因素,及时预警和处理。

实行查课查寝、请销假、奖学金、(留学生)签证到期预警联动制度。

22.严格考试考核管理规范。

进一步完善考试管理制度,逐步推行教考分离。

强化考试过程管理,严肃考风考纪。

抓好试题命题、考试组织、试卷评阅、考场纪律及考试违纪处理等各环节工作。

建立试卷考前、考后抽查和评审分析制度,保证试卷质量和水平。

(五)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激发教风学风主体内生活力

23.推进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

加大课程过程性考核力度,引进课程作业管理系统,提高课程作业评阅质量。

增加课堂互动、课堂测试、作业等平时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不得简单以出勤情况作为平时成绩给分依据,充分发挥学业评价对学风建设的导向作用。

24.完善评教工作,科学运用评教结果。

引进评教系统,改进评教方式,加强过程性评价,增强评教信息反馈的及时性。

充分重视评教结果的科学运用,对评教分数排名靠后的教师,建立督导专家持续跟踪机制。

经重点听课、综合评价后,对确实需要改进教学的教师,进行重点帮扶。

25.持续推动名师、名课建设工程项目。

深入开展教学名师、教学公开赛、优秀教师等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名师、名课的引领示范作用,营造尊师重教、爱岗敬业的良好育人氛围。

26.建设学习型寝室、优良学风班。

积极培育“优良学风班”,打造“优良学风标兵班”,营造刻苦学习、团结互助、争先创优的良好班风,形成“比、学、赶、帮、超”的风气。

(六)加强宣传和组织工作,营造良好校园风气

27.打造具有南财特色的教风学风。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将核心价值观融入育人全过程,帮助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立足学校长远发展,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教风学风大讨论,凝练形成体现学校历史、彰显学校特色的教风学风,并使之融入学校文化之中,成为广大师生的价值引领和自觉追求。

28.加强宣传工作。

将教风学风建设纳入学校思想宣传工作体系,结合“教师节”“五四青年节”等重要节日,广泛宣传教师教书育人及优秀青年学子学习奋进的典型事迹,营造教师善教、学生乐学的校园文化氛围。

29.建立全校性联动保障机制。

召开教学、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共同研究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布置落实相关工作任务。

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师、学生规范化管理制度文件。

通过校内协同与互动,切实保障学校教风学风各环节工作落实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