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40751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8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

石油工业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基本概念

1.石油:

石油是储藏在地下岩石空隙内的不可再生的天然矿产资源,它主要是以气相、液相

和固相烃类为主的,并且含有少量非烃类物质的混合物,具可燃性。

2.石油基本性质:

①主要化学成分:

C和H,其中C占84%~87%,H占11%~14%。

烃类化

合物有:

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②非烃类化合物有:

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

合物。

③密度:

比水轻,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

④颜色颜色浅的原油一般密度小,粘度低,油中含轻烃成分较多;含胶质和沥青质少,密度小。

⑤粘度:

随温度的增高而减

小,随密度的减小而减小。

含烷烃多的原油黏度较小;含胶质、沥青质多的原油粘度较大。

⑥凝固点:

原油含蜡越多,凝点越高。

⑦自燃点:

原油和成品油越轻,其闪点和燃点月底,而自燃点却越高。

⑧溶解性:

不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四氯化碳、苯、醇

等)。

⑨原油中的有害物质。

3.天然气的成分:

主要是气态烃,以甲烷为主,其中还有少量的C2-C5烷烃成分及非烃气体。

气密度一般在0.5-0.7之间,比空气轻。

4.天然气水合物:

又称可燃冰,是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环境下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冰状的水合物。

5.液化天然气(LNG);液化天然气是天然气经经净化处理后,通过低温冷却而成的液态

产物,气体积为原气态题记体积1/600。

6.天然气分类:

按照矿藏特点,可分为气藏气、油藏气、凝析气藏气;按烃类的组成,可分

为干气、湿气;按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可分为酸气、净气。

7.石油工业:

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等的生产部门统称为石油工业。

8.对外依存度:

是指一个国家原油净进口量占本国原油消费量的比例,表现一个国家原油消

费数量对国外原油的依赖程度。

常用来描述原油安全的程度。

9.储采比:

又称回采率或回采比。

是指年末剩余储量除以当年产量得出剩余储量,按当前生

产水平尚可开采的年数。

10.油气当量:

油气当量就是将天然气产量按热值折算为原油产量的换算系数。

二问答题

1.石油工业的行业特点。

石油是深藏地下的流体矿藏,这就决定了油气勘探、生产过程必然是一个越来越难越来越复

杂的过程。

油气勘探风险大,周期长,油田形成时间长,生产过程中投入资金大;在整个石油工农业射击200多种专业学科。

综上所述石油工业高风险、高投入、周期长和技术密集。

2.请画出石油行业产业链结构图。

石油勘探t钻井与完井t开发与开采上游

集输与储运中游

油气销售J炼制与化工下游

3.世界石油工业的迅速兴起是在哪个国家,第一口现代石油井的名称是什么?

美国东部;德雷克井(1859/8/27)美国人德雷克用钻盐井的冲击钻钻的第一口石油井。

这是第一口具有商业性质的油井。

4.一般认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开端是指的那个油田?

产量最高的油田?

行业精神代表和人

物?

1939年甘肃玉门老君庙油田的发现和发展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开端;大庆油田;铁人王进

喜。

5•中国原油资源集中分布在哪八大盆地?

渤海湾盆地、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柴达木盆地、珠江口盆地和东海陆架盆地。

6•中国天然气资源集中分布在哪九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东海陆架盆地、柴达木盆地、松辽盆地、莺歌海盆

地、琼东南盆地和渤海湾盆地。

7.中国能源发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能源安全原则、能源可持续利用原则、能源与环保协调原则。

8•中国可行的能源供应路线是什么?

阐述其具体原因。

走新型能源供应路线:

固体燃料(煤炭)7多元化能源t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

原因:

任何国家不管制定怎样的能源路线,都必须符合本国国情,中国也不例外。

就可持续

原则来讲,中国今后不能走“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路线,资源分布与环境保护要求不允

许。

就能源安全原则来将,中国不能走“以油气为主”的能源供应路线,中国的财力以及国际油气资源难以保障。

因此,中国要走新型能源供应路线。

9.我国目前的石油产量大约是多少,能否满足需要?

进口的主要来源通道?

我国原油产量大约为2.0365亿吨,不能满足我国对石油的需要,现今中国进口石油主要是通过马六甲海峡海运至中国。

10.开采石油对环境有哪些方面的污染?

石油行业HSE管理体系的作用是什么?

对水环境的影响、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用:

加强

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领域里的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减少事故发生及对环境的伤害。

11.中国的三家国有石油公司是哪些,他们都具有什么特点?

中国三大石油公司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

称中石化),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简称中海油);中石油从事石油行业的上中下产业链,

即石油开采,炼制,与销售;中石化主要从事石油炼制与销售,当然也涉及到一定的石油开采;中海油主要从事海上石油的开采与炼制及销售,且技术与设备,待遇平均水平都是三大

石油公司里最好的,但工作条件相对艰苦。

12•什么是石油危机?

石油危机对国家经济有什么影响?

所谓石油危机是指世界经济或各国经济受到石油价格的变化,所产生的经济危机。

影响:

油供不应求,限制国家快速发展。

13.世界上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那些国家和地区?

至少知道两个以上国家和地区。

主要分布在中东地区,有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等,美国和前苏联。

中南美洲;欧洲及欧亚大陆;非洲;北美洲;亚太地区(中国世界第四,印度马来西亚越南)。

第二章石油地质

一、基本概念

1.岩石:

所谓的岩石是指由一种或几种矿物所组成的有规律的矿物集合体。

2.矿物:

指在一定地质条件下,地球中的化学元素结合成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单质或化合物。

3.岩浆岩(火成岩):

是指岩浆侵入地面火喷出地表经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4.变质岩:

变质岩是原来的母岩在外界条件(温度、压力等)作用下变质而形成的新岩石。

5.沉积岩:

沉积岩就是原来的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6.沉积相:

指沉积环境及在该环境下形成的沉积物特征的综合。

7.沉积构造:

是沉积环境特征(水深、水流速度、水流方向和气候)在岩石外表形态上的反映。

8.沉积韵律:

是指相似岩性的岩石在地层垂直剖面上呈周期重复的规律。

9.地质构造:

地壳的运动导致地壳岩层起伏变化及断裂等现象。

岩层在空间上的展布状态叫

做地壳构造。

10.背斜构造:

在水平挤压应力作用下岩层形成向上凸起的弯曲段成为背斜构造。

11.断层构造:

指岩层受力后发生脆性变形而断裂,丧失了岩层原有的连续性和弯曲性,发生了明显相对位移的称为断层构造。

12.地质年代:

是指地球上各种地质事件发生的时代。

13.地质圈闭:

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简称圈闭)。

14.沉积盆地:

是指在一定特定时期,沉积物的堆积速率明显大于周围区域,并具有较厚沉积物的构造单元。

15..坳陷:

是盆地内在发展史上以相对下降占优势的构造单元,是一定地质时期的沉降中心,

沉积岩厚度较大。

16.隆起:

是盆地内在发展史上以相对上升占优势的构造单元,沉积厚度较薄。

17.生油门限:

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有机质才能大量向石油转化,这个温度称为生油门限。

一般认为生油门限为60C(石油有机质转化的温度范围60-210C)。

18..油气藏:

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和统一油气水界面的油气聚集成为油气藏。

只有

单相油存在成为油藏,只有单相气存在成为气藏。

二问答题

1.石油主要存在于地壳的哪类岩石中,为什么?

沉积岩中,原因:

沉积岩中富含有机质,生油条件好;沉积岩物性好,可作为储集层。

2.沉积岩主要都包括哪些类型的岩石?

有丰富的有机质。

能够生成储存石油的沉积岩主要有碎屑岩、泥质岩、化学岩、生物化学岩。

3.根据石油的有机成因学说,石油是如何形成?

生物体是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各种生物体的化学组分均可参与生油。

油气是地质历史上由

分散在沉积岩中的生物体有机转化而成。

4.根据有机成因学说,油气的生成条件是什么?

5.天然气都有哪些成因类型?

生物化学气、煤型气、油型气、无机成因气。

6.为什么要研究沉积岩的沉积环境或沉积相?

沉积岩的形成规模、生油与储集性与沉积岩形成的地质环境密切相关,沉积岩的沉积相特征、

沉积构造特征及沉积韵律和沉积旋回是反映沉积岩形成环境主要的地质特征。

7.为什么要研究地质构造?

(会看基本地质构造图)

因为地质构造与油气藏密切相关,它控制油气运移的方向,并提供油气聚集的场所。

8.油气是如何运移、聚集起来的?

油气的二次运移过程中,其运移的方向是什么?

初次运移:

由于压实作用和异常压力,通过孔隙、微层理面和微裂缝由生油岩运移到储集岩;

二次运移:

进入储集岩层中的油气在构造力、浮力和水动力作用下沿岩层上倾方向运移,遇

到有遮挡条件的场所就会停止运移,聚集在那里。

运移方向:

沿岩层上倾方向运移。

9•什么是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地质圈闭及类型(能认识主要的地质圈闭图)?

对形成油气藏起什么作用?

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生油层上下有物性良好的储集层,生油层生成的油气能及时的运移

到储集层中,并具有良好的运移通道,油气能通畅地向圈闭运移并在圈闭中聚集;而性能良

好的盖层责能保证储集层中油气不会逸散。

10.储集层具有什么基本条件才能存储油气?

岩石颗粒较粗,空隙或裂缝、溶洞发育,(孔隙性和渗透性较好)

11.形成工业油气藏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为什么?

①充足的油气来源(充足的油气来源是重要前提)②良好的生、储、盖结合(确保良好的运移通道,且储集层中的油气不会逸散)③有效地圈闭④良好的保存条件(防止因其他因素造

成的油气散失)

12.形成油气藏的六大基本地质要素是什么?

还原环境、温度、压力、时间、催化作用、放射性作用。

13.油气藏主要有哪些基本类型?

(1)构造油气藏

(2)非构造油气藏(3)复合油气藏。

14.世界上大型油气田主要都是什么类型的油气藏?

背斜油气藏

15.油气藏的主要分布规律?

⑴沉积厚度大、面积广的晚元古代以后的沉积盆地都有希望发现油气藏;⑵生油凹陷内部及

其周边的圏闭是油气藏分布的有利地带。

第三章石油勘探

—、基本概念

1.地质储量:

是指在钻探发现油气后,根据已发现油气藏(田)的资料估算求得的已发现油

气藏(田)中原始储藏的油气总量。

没特别指明的,一包都是被换算到地面标准条件(20C,0.101兆帕)下的数量。

2.探明储量:

是指在油气藏评价阶段,经评估钻探证实油气藏(田)可提供开采并能获得经

济效益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20%

3.控制储量:

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工业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提供

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的地质储量,其相对误差不超过+50%。

4.预测储量:

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取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

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田),估算求得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5.油气苗:

是指地下已经生成的石油或天然气,或在运移过程中,或已经储集以后又遭破坏,

沿一定的通道跑到地面的产物。

6.二维地震:

(地震勘探技术)利用地下介质性能和密度的差异,通过观测和分析大地对人

工激发地震波的相应,推断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7.物探(地球物理勘探):

是指应用地球物理学原理勘察地质特征、研究地下资源的一种方

法和理论。

包括地震勘探、重力、磁力、电法勘探的物理勘探方法。

8.化探(地球化学勘探):

是利用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的远离发现地球化学异常,从而找油找气的一种方法和理论。

9.三维地震:

就是通过三维空间(立体的)研究地下地质条件的地震勘探技术。

10预探井:

在地震详查和地质综合研究基础上所确定的有利圏闭范围内,为了解有无油气而钻的井。

二、问答题

1.油气勘探的目的是什么?

通过了解地下的地质状况,认识生油储油、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综合评价含油气远景,确定尤其聚集的有利区域,找到储集油气的圈闭,并探明油气田面积,高清油气层情况和产出能力,最终寻找和查明油气资源。

2.石油勘探过程的主要顺序或基本思路是什么?

勘探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的研究对象和得到的储量有什么不同?

①定盆地、查凹陷、找圏闭、探油气;②区域勘探、圏闭预探、油气藏评价勘探三个阶段;

③区域勘探研究对象是盆地,圏闭预探研究对象是圏闭,油气藏评价勘探研究对象是获得工业油气流的圏闭。

3..石油勘探主要包括钻前间接手段和钻探直接手段,具体都有包括了哪些方法?

这些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①钻前间接手段(不打探井而采用的勘探方法)包括:

地质调查方法、物探方法、化探方法

遥感技术等;②钻探直接手段(用钻井方法)包括:

测井技术、地质录井技术,测试技术等。

4.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为什么主要使用地震勘探技术,而其他技术采用相对较少?

地震勘探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有以下特点:

⑴地震勘探与其他物探方法相比,具有精度高的优点,而其他物探方法都不可能像地震方法

那样详细而较准确地了解地下由浅到深一整套地层的构造特点。

⑵地震勘探技术除了可以获得地下几百米至几千米的地质构造外,还可以判断地层岩性,判

断地质圏闭中是否含有油气。

⑶经过特殊处理的地震资料与钻井资料结合,可以研究储集层的特性、生油层的分布等。

⑷地震勘探与钻探相比,具有成本低以及可以了解大面积地下地质构造情况的特点。

5.油气测试的目的是什么?

确定能否产出油气、产量大小及油气水性质等。

6.地球物理测井的目的是什么?

各主要测井方法的原理是什么?

①目的是测知井壁岩石的性质,由此确定油气水层、储集层物性、地层中缝孔度的分布地层倾角变化等。

②主要包括电法测井(通过测量底层电阻率和介电常数测井)、声波时差测井

(测量声波在底层或精通周围其他介质中传播特性)、放射性测井(利用不同岩层中放射性

物质含量不同或吸收放射物质的性能不同来判断岩性及含油性)、井径测井(测量井眼尺寸

或通过测量管套内径来检查套管壁)。

7•什么是地质录井技术?

主要包括那些方面的录井?

地质录井就是在钻探井过程中随着钻井进行利用各种资料和参数观察、检测、判断和分析地下岩石性质和含油气情况的方法,是配合钻井石油勘探的一种重要手段。

主要包括岩屑录井、钻时录井、泥浆录井、气测录井、岩心录井、地化录井和定量荧光录井。

(两个任务:

①了解地层岩性②了解底层含油气情况)

8.为什么石油勘探较一般固体矿藏勘探难度更大、更复杂?

所谓石油勘探,就是为了寻找和查明油气资源,而利用各种手段了解地下的地质情况,认识

生油、储油、油气运移、聚集、保存等条件,综合评价含油气远景,确定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找到储集油气的圈闭,并探明油气田面积,搞清油气层情况和产出能力的过程。

所以油气田分布的隐蔽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石油勘探较一般固体矿藏勘探难度更大、更复杂。

第四章钻井完井

一、基本概念

1.钻机:

钻机是全套钻井设备的总称,一般有六大系统组成。

动力系统、提升系统、旋转系

统、循环系统、井控系统、监测系统等。

2.水平井(能够画出示意图):

在油气藏中钻开产层的井段斜度超多85度,其水平井段延

伸长度约为产层厚度10倍以上的井成为水平井。

3.定向井(能够画出示意图):

井身轴线偏离铅垂线,井口位置与井底位置不在同一铅垂线上的井称为定向井。

4.丛式井(能够画出示意图):

丛式井是在一个一个钻井平台上,有计划地钻出两口或两

口以上的定向井。

5.分支井(能够画出示意图):

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目标的定向井。

(P89)

(a)定向井(b)丛式井@)分支井G0水平井

6.直井(能够画出示意图):

当井身轴线按铅垂线设计时井口位置和井底位置在同一直线上,这就是直井。

7.固井(能够画出示意图):

根据油气层的地质特性和开采技术的要求,在井底建立

8.完井:

完井指的是油气井的完成,即根据油气层的地质特性和开采技术要求在井底建立油气层与油气井井筒之间的合理连通渠道或连通方式。

9.井下动力钻具钻井:

指利用井底动力钻具带动钻柱和钻头旋转的钻井方法,

10.转盘钻井:

是指利用转盘和钻柱带动钻头旋转的钻井方法。

11.套管:

套管是用语封隔地层、加固井壁所用的无缝钢管,自上而下分为:

表层套管t技

术套管t油层套管。

二、问答题

1.钻井的目的是什么?

①打开一个窗口,以窥视底层,获取各种信息;②提供一条通道,用以采集油气和起下工具。

2.旋转钻井系统由哪几部分构成?

钻机、钻进工具、钻井液、钻井作业人员。

3.整个钻井设备有哪几个系统?

这些系统的作用目的是什么?

①动力系统(驱动钻井设备)②提升系统,(提升钻具和下套管等)③旋转系统(用来旋转钻柱,向钻头提供扭矩)。

④循环系统(将钻井液有泥浆泵泵入高压管线到钻台立管经过水龙带和水龙头进入钻柱直到井底钻头,通过钻头水眼由环形空间返回地面,在经过泥浆振动筛和

除砂,除泥和除气器,清楚钻井液中的岩屑和固体颗粒后,返回泥浆池,构成一个从地面到井下再返回的循环通路。

)⑤井控系统(对井下可能发生的复杂情况进行控制和处理以恢复正常作业。

)⑥监测系统(通过地质和钻井综合录井并对井下的作业情况进行监测。

4•什么是钻井事故?

主要有哪些钻井事故,井喷是怎么发生的?

在正常钻进过程中发生的各种不正常并影响正常钻进的工况,一般称为钻井复杂情况,当导

致一些不良后果时就会引起严重后果,甚至造成井眼报废,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严重伤害,这就是钻井事故。

钻井事故包括:

井漏、井喷、卡钻、钻柱折断、井下落物。

井喷:

当钻遇高压油、气、水层时,如果该油、气、水层的压力大于循环泥浆液柱的压力,或者由于起下钻作业对井筒产生抽吸作用,井筒液柱压力低于油气层压力,油、气、水就会

从地层进入循环泥浆中,引起泥浆的密度下降,粘度升高,泵压下降,泥浆进少出多,泥浆池液面升高。

当油气侵入严重时,从井中返出的泥浆中有强烈的天然气和原油的气味,泥浆

有气泡,井口有外涌现象,进而产生井喷。

5.旋转钻井中钻头的作用?

最常用的钻头有哪些?

通过切削强度较小,冲击和压挤破碎强度较高的岩石,研磨破碎强度很大的岩石;常用钻头

有:

刮刀钻头、PDC钻头、金刚石钻头、牙轮钻头。

6.井筒中钻具从上到下是如何组合成的,画出示意图。

正常钻进时:

钻头+钻铤+钻杆+方钻杆+水龙头;用涡轮钻具钻井时:

钻头+涡轮钻具+钻铤+钻杆+方钻杆+水龙头。

7.什么是钻井液?

其在钻井中的作用是什么?

钻井液(钻井泥浆)指钻井是用来清洗井底并把岩屑携带到地面,维持钻井操作正常的流体。

作用:

①清洗井底②携出岩屑③冷却钻头④保护井壁⑤润滑钻具⑥破岩作用⑦平衡地层压力

⑧保护油气层

8有哪些完井方法,其分别主要所针对的地层类型是什么?

①裸眼完井(适用于岩层坚固、稳定,而且无油、气、水夹层的单一油、单一气层和一些油、气层性质相同的多油层井中),②射孔完井(疏松易踏),③衬管完井(胶结差的疏松砂岩组成的油层),④砾石充填完井(油层中不含水层)

9射孔完井的方法的优点是什么?

缺点是什么?

优点:

①能够有效地封隔和支持疏松易踏的生产层②能够分离不同压力和不同特点的油,

气层,便于进行分层测试,分层开采及分层增产等工艺③可根据钻井取心,电测和地层测

试等取得的生产层的实际资源确定是否下入油层套管,可以减少或消除因无油,气而下油层

套管的盲目性④可以进行无油管完井及多油管完井⑤除裸眼完井外,比其他完井经济。

缺点:

①在钻井和固井过程中生产层受钻井液和水泥浆的侵害较为严重,由于射孔数目和射

孔深度有限,油,气层与井底的连通面积小,而且流线弯曲向射孔孔眼集中,导致油,气流入井底的阻力较大,不宜防止地层出砂。

10钻井过程中的一开、二开等是什么意思?

第一次开钻和第二次开钻。

11什么是固井?

固井的目的是什么?

固井就是在钻出的井眼内下入套管柱,并在套管柱与井壁之间部分或全部注入水泥浆,使套管与井壁固结在一起的工艺过程。

目的①加固井壁、防止浅出井壁坍塌②隔离钻开的油、气、水层,防止开采时各流体层之间的相互干扰,影响油气生产。

12钻井液在钻井的循环系统中如何循环把岩屑带到地面上(画出示意图)?

钻井液由你将泵泵入敢呀管线到钻台立管,经水龙带和水龙头进入钻柱再到井底钻头,经钻头水眼喷出携带井底岩屑,沿环形空间返回地面;在地面上经过你将振动筛和除砂、除泥和除气器,清除钻井液中的岩屑后,返回到泥浆池,构成一个从地面到井下再返回的循环通路。

13固井注水泥在固井中的作用是什么?

将套管和井壁的环形空间封固起来。

14钻丛式井和水平井有什么优点?

丛式井:

便于管理,节约用地。

水平井:

位移较短,有现代的快速钻井和追踪技术的配合,风险较小,效益较高。

15什么是平衡钻井和欠平衡钻井?

平衡压力钻井是指作用于井底的井筒最小液柱压力等于地层压力时的钻井。

当略大于或略低

于地层压力时,则分别成为近平衡压力钻井、欠平衡压力钻井。

第五章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基本概念

1.

孔隙度:

单位体积岩石中总孔隙体积称为孔隙度。

2.

站井蔽井下睛环图

渗透率:

岩石在一定压差下允许储层流体通过的性质叫做岩石的渗透性。

透率表示,渗透率的数值越大,储集岩的渗透性越好,油气越容易通过。

3.含油饱和度:

表示原油相在储集空间中所占的比例。

So=Vo/Vpx100%.。

4.原油可采储量:

是指在现在技术和经济条件下能从储油层中采出的哪一部分原油储量。

可采储量=原是地质储量X采收率

5.原油采收率:

原油采收率是指在一定经济极限内,在现代工程技术

条件下,从油藏原始地质储量中可以开采出石油储量的百分数。

6.开发方式:

是指如何依靠天然能量或人工保持压力开发油田。

7.采油速度:

采油速度是表示油田开发快慢的一个指标。

是指年产油量与油田可采地质储量

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8.经济采收率:

经济采收率指的是在经济指标允许范围内的油田原油采收率。

9.自喷采油:

依靠油层本身的能量使原油喷到地面的采油方法。

10.机械采油:

是指需要借助外界的补充能量,将油采到地面的采油方法。

11.地层(油气藏、层压力)压力:

是指油气层中某一点的流体(油、气、水)所承受的压力。

12.综合含水率:

是指油田累积产水量与累积产液量的质量比值的百分数。

二、问答题

1.油气藏开发中的驱动(能量)类型包括哪几类,解释各驱动方式的特点?

①刚性水压驱动(来源于有充足供水能力的边水或底水的水头压力)弹性水压驱动(依靠与

油藏含油部分相连通的水体的弹性膨胀)②气顶驱动(依靠气顶中压缩天然气的弹性膨胀力,

叫气顶驱动)③弹性驱动(主要来源于油藏本身岩石和流体的弹性膨胀力)④溶解气驱动(来

源于油中溶解气的膨胀)⑤重力驱动(靠原油自身的重力,由油层流向井底)

2•什么是油气田开发方案,核心方案是哪个方案,合理的开发方案应符合什么要求?

油气田的开发方案是以油气藏地质为基础,油藏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地面建设工程

四位一体的总体设计,以保证整个油田开发系统的高效益。

核心是地质、油藏工程设计方案。

合理的开发方案应符合下列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