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41225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docx

日升机场规划说明书

 

御风行团队

目录

 

一、机场介绍

青岛日升国际机场是国内的一个大型的干线机场,华东地区区域性枢纽机场,同时也是中国大陆飞赴日韩的重要中转机场。

青岛日升国际机场位于青岛市北部城阳区,距离市中心大约30公里,位于主城区1小时核心经济圈内。

机场占地面积720万平方千米。

飞行区等级为4E,配有两条水泥混凝土跑道。

同时跑道配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二类助航灯光系统,通讯导航设备二类仪表着陆系统,其他航管及机场设施按照国际标准建设。

建有先进服务设备和人性化管理的航站楼,航站区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

机坪面积为80万平方米,大小停机位76个,停车场车位2500个。

货运设施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同时装备有导航、通讯、监视、气象和后勤保障等系统,能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

近期规划为预计年旅客吞吐量达25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30万吨,年飞机起降架次达25万架次。

二、机场设计背景

建立中枢辐射的航线网络已经成为世界大型航空公司的主要竞争手段,与中枢辐射航线网络紧密相关的中枢机场目前的发展状况是:

世界排名前20位的机场均为中枢机场。

良好的中转服务是成为中枢机场的重要保障。

但我国目前机场的中转服务是不完善的,在许多方面都亟待改进,因此,在合适的位置构建中转枢纽机场势在必行。

同时,例如香港赤鱲角机场,新加坡樟宜机场都是因其高质量的服务,便捷的中转流程,吸引了大量的国际航班在此中转。

由此可见,不管国际还是国内大背景,都将构建中枢机场作为趋势。

此外,青岛作为国内享有盛名的旅游城市,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旅客前来观光,由此也带动了青岛航空运输业的迅速发展。

青岛位于黄海之滨,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故而成为国内飞赴日韩的重要中转站。

加之恰逢世界新一轮产业转移,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承接日韩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转移,建设半岛制造业基地成为青岛的重大契机。

这一契机同时也为青岛日升国际机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

三、机场名称、LOGO介绍

1、机场名称介绍

我们将机场选址为青岛市北部,距离市中心约为30公里之处,故可称其为青岛国际机场。

为给旅客留下深刻印象,特又取名为青岛日升国际机场。

日升,顾名思义,即为旭日东升的意思。

而且,日升合在一起,又是一个“昇”字,起到一语双关之妙。

机场取名日升,既表示了机场的未来发展犹如旭日东升,一片光明,又暗含了机场服务水平蒸蒸日上之意。

2、机场LOGO介绍

标准色:

R:

0

G:

105

B:

183

中文字体:

书体坊米芾体

西文字体:

MyriadPro

3、机场LOGO寓意

全图线条流畅,简洁明了,以蓝色和黄色两种颜色作为全图的主色调,使得人们耳目一新。

本图标外围是一圈遒劲的类似于中国书法的一笔黑色圈图,中间是弯月形的图案,其间以黄色填充,显得整个图活泼中带有大气,威严而不古板。

图的下方有“天枢国际机场”、“TIANSHUINTERNATIONALAIRPORT”的字样。

1.黑色的线条代表抽象了的天空,黄色的填充部分代表了大地,而中间黑色的部分是抽象的飞机。

中国古代就有“天地玄黄”的说法,我们这样的设计不但表达了对社会进步的欣喜之情,更是表达了对我们天枢国际机场美好发展的愿景。

每个看到机场logo的人都会在脑海里描绘出一幅飞机飞翔在天地之间的美好图景。

2.Logo下方的字样,以及logo外围的一笔都多多少少的带有中国书法的古典韵味,这表示我们团队的所有工作人员秉持着“在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不忘与时俱进,积极学习科学技术”的信念。

笔画最后的箭头代表着我们所有设计人员对于本机场的未来发展的预见:

天枢国际机场即将在发展的大潮流中急流勇进,成为同行业的领向标;同时,圆弧形箭头指向西部,象征天枢机场有联通祖国东西部之意,更显其作为中转机场的特点。

3.中间部分结合了几部分的抽象。

其一,这是“北斗七星”的构架图的抽象。

联系本机场名称“天枢”,天枢在北斗七星中占有者枢纽地位,也点明了机场作为中转枢纽机场的特点:

在国家机场规划建设中占有着枢纽位置。

其二,中间部分也是飞翔的翅膀的造型,仔细观察机场平面图,不难发现其相似机场航站楼外形,让人记忆深刻,这更是对天空的向往,也暗点了机场职能。

4.全图以黑色和黄色为主色调。

简洁,不繁冗拖沓。

明快,而令人印象深刻,过目难忘。

四、机场平面规划图设计思路

1、机场的发展规划

1)区位定位:

青岛是海滨丘陵城市,地势东高西低,南北两侧隆起,东南的崂山山脉向北绵延至市区,浅海海底则有水下浅滩、现代水下三角洲及海冲蚀平原等。

青岛海岸线曲折,岬湾相间。

地处北温带季风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

市区由于海洋环境的直接调节和东南季风及海流、水团的影响,具有显著的海洋性气候特点:

空气湿润,温度适中,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降雨量662毫米,夏季平均气温23℃,冬季平均气温0℃以上。

在地理位置上青岛位于中国山东半岛南端(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

交通发展迅速,尤其是近几年的海湾大桥、海底隧道、快速路的建成和高速公路、铁路的发展使青岛枢纽的地位逐渐形成。

正在建设中的青荣城际铁路青岛段将采用七成高架,既节约用地,又保障了运行的速度和质量。

此外,青荣城际铁路青岛段还将连接胶济铁路,便于旅客换乘;全线设置13个站点,青岛占4个。

随着青岛海湾大桥和海底隧道的逐步通车,城区快速路各期工程的有序开展,青岛的大交通格局已逐步显现。

铁路、隧道、快速路的有力衔接使得青岛交通方便快捷。

1949年6月2日,青岛成为华北地区最后一个解放的城市,改属山东省辖市。

1981年被列为中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之一。

1984年被列为中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1986年被列为5个计划单列城市之一,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经济管理权限。

1994年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国家加快日韩制造业向青岛转移的计划也为青岛航空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雄厚的经济基础,便利的交通条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国家政策的辅助等有利因素将为青岛航空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机遇。

我们将青岛日升国际机场定位在青岛市城阳区,新机场应在离市区30公里以外,远离城区,地势平坦,靠近青胶高速公路。

2)机场定位:

青岛日升国际机场近期规划为国内大型中转枢纽机场,同时也是中国华东地区主要的国际客货中转枢纽机场。

远期规划为大型国际中转枢纽机场。

鉴于青岛的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青岛日升国际机场的提供的服务如下:

1、空铁联运

青岛日升国际机场作为国内大型干线机场,可以吸引胶济铁路辐射范围3~4小时以内的周边城市的客流;作为大型中转机场,可以吸引国内前往日韩等远距国家的大量客流。

以青岛日升国际机场为聚点,构建适应复合型枢纽建设需求的,以国际航线、黄金交叉航线网络以及支线航线网络相结合的空中航线网络。

2、国内中转服务的方向

在高铁的竞争条件和支线机场大发展的条件下,传统的蛛网式航线网络必将向中心辐射式航线网络转化。

干线飞行更加集中;在一般的支线航线上,廉价、小型化的支线飞行会得到广泛使用。

因此,青岛日升国际机场应吸引廉价航空公司进驻,服务的国内中转业务将有以下几个方面:

(1)廉价小型化支线航班中转转国内干线航班

(2)廉价小型化支线航班之间的中转

(3)往返东部的干支线航班的转往返西部的干支线航班

(4)短程快速航线与其他航线的中转

(5)其他航线之间的中转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青岛旅游,

将国内航线做精做细。

同时开辟其他特色航线,扩大航线覆盖范围。

此外,机场应配合枢纽建设,为中转旅客提供免费消费券,免费用餐券,免费市内观光车票,过夜免费住宿券等服务,吸引更多旅客来青岛周转。

一方面优化点与点之间的衔接,打造主干航线和中转航线,另一方面加密点与点之间的航班频次,方便旅客衔接航班。

3、国际中转服务方向

青岛日升国际机场应引进足够量的国际航线,不仅仅为了满足青岛及周边城市旅客的国际出行需求,还要与国内空铁联运和中转服务相结合,为铁路和其他干支线航空吸收的大量中转旅客提供国际航线的中转服务,尤其是飞赴日韩等国家的国内中转旅客。

远期规划为北美洲、东北亚的乘客前往大洋洲和中东的中转点。

4、青岛基地机场服务

考虑到青岛日升国际机场将是青岛的第一机场,因此,出行者以青岛为目的地的国内航空服务将作为此机场的主要业务,青岛作为基地机场的服务将进一步拓展国际航线。

青岛日升国际机场也将提供公务、私人的通用航空飞行业务相关服务。

5、国际物流服务

青岛日升国际机场的另一项主要服务是国际航空物流业,青岛日升国际机场依托青岛的地区枢纽地位作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航空物流集散地。

紧邻机场货机坪的航空港物流园区可以分拣大量的航空货物通过航空、公路、铁路多种运输发往各地。

航空港物流园周边可规划高新产业区,通过航空港物流区完成各种产品的快速物流需求。

再者,国家正计划将日韩制造业向青岛转移,这一契机更为青岛机场的国际物流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

3)机场航班时刻相关服务

作为中转机场,青岛日升国际机场即出现明显的航班波以方便乘客的中转,帮助乘客节省时间。

一般情况下,第一批夕发朝至的列车和首发高铁列车波和各支线航班的进港航班波将是一天中第一个繁忙时段。

之后高铁的发到是滚动定时的,5~10分钟一列,航站楼将迎来第一批普通干支线航班的出港航班波。

国际航线的进出港航班波也将定在10~15点左右的黄金时段。

机场的智能管理控制系统将会解决大规模乘客流的服务问题。

4)业务量预测

青岛位于中国山东半岛南端(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东与韩国、日本隔海相望。

拥有电子、石化、造修船和汽车等为龙头的大工业体系。

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的不断落实,青岛的经济将会越来越发达,为航空运输业提供了巨大的经济基础。

2011年青岛的人口达到871万,而且青岛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航空运输业提供了巨大的航空市场。

因此我们根据市场分析法预测前期日升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达到25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30万吨,年飞机起降架次达25万架次。

随着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的日趋成熟,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航空市场的不断开放,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的远期规划是:

年旅客吞吐量达到600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100万吨,再建一条4F级跑道供A380等大型客机起飞和降落。

年飞机起飞架次达42万架次。

2、航站楼的发展规划

1)基本规划:

航站楼45米高,总建筑面积为25万平方米,分为T1、T2两栋航站楼,有五层,地下两层,地上三层,地上三层为:

一层、一层半、两层。

45米高,总占地面积25万余平方米。

分别为出发层,设置4组岛式办票柜台(3组国内,1组国际)共80个人工值机柜台和32个自助值机柜台、24条安检通道、22个近机位;到达夹层,设置国际航班国内段及3个中转厅,方便旅客中转;到达层,设置8组行李提取转盘(国内6组,国际2组),其中6条O型倾斜转盘、2条U型水平转盘,东西面分别布置了贵宾专用候机厅;地下一层设置绿色生态中庭,并配有商业步行街的商场和餐饮;地下二层为员工食堂及停车场,可提供车位约1000个。

加上地面车位共可提供近3000个车位。

设计高峰小时吞吐量达7500余人次。

对登机口调度进行优化,以达到进港旅客和离港旅客在候机楼内的总步行距离最短。

航站楼四周配有完善的地面交通连接站,T1、T2之间配有高速路通道,地铁经过航站楼之间,实现空铁联运的模式,做到多种运输方式全面协调,为旅客带提供便捷的到达和离散。

2)航站楼服务定位:

青岛日升机场航站楼是为了满足空铁联运和地区枢纽运输需求而设计的。

1、航站楼直接与地铁站相连,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场外公路经过航站楼的进港离港区。

地铁旅客可直接通过内部通道进入航站楼。

实行空铁联运一票制的旅客可以在乘车车站办理值机、行李托运等手续,实现人和行李的分离,并乘坐专门车厢;抵达机场后可凭有效证件进入快速通道进行安检,安检后进入候机区域,行李由机场智能化分拣系统转入机场航站区。

其他乘客需自行携带行李进入航站楼办理手续。

2、开通网上值机、手机客户端值机服务,减少无行李旅客机场值机等待时间。

安检程序简化安全化,采用最新技术,实行快速安全的安检。

行李分拣采用最新技术,智能化的快速分拣以减少错误的发生。

3、国内中转旅客免提行李直接进入候机区域,未提前办理值机手续的旅客仅需重新办理值机手续即可中转登机。

免去重提行李、重新安检等麻烦。

4、与政府协调允许中转乘客在青岛逗留5天,机场为其提供自行车租借,旅馆预订,行李寄存等服务,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

5、国际中转旅客,接受海关检查等流程,办理值机手续,进入相应的国际候机区域。

国内转国际的旅客通过专门通道接受上述程序进入国际候机区域,国际候机区域将考虑航空联盟,国外航空公司的的要求提供相应设施,额外安检等。

国际转国内的旅客通过海关检查等联检程序后进入国内候机区域。

航站楼内有优质的食品、纪念品、服饰、书报等服务商店,价格合理,服务周到,宾至如归;候机厅内免费电视、免费上网、美妆美甲、饮品等使旅客倍感舒适。

贵宾室中可提供免费游戏机租借,免费特产礼品赠送等等细节服务。

此外,候机楼内共设置有航班动态显示、离港系统等若干提示系统,服务设施齐全,候机厅座位数设计个,国际厅的边防、海关、检验检疫、外币兑换、免税店等口岸配套设施完善。

3)航站楼功能

1、感官理念

航站楼采用富集在表面的太阳能材料提供部分能量,智能化调节温度湿度确保旅客的舒适感。

此外航站楼采用张拉膜技术,装饰外观的同时能起到隔热、透光的效果,保证楼内冬暖夏凉,同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由膜覆盖的建筑物内部充满自然漫射光,无强反差的着光面与阴影的区分,室内的空间视觉环境开阔和谐。

夜晚,建筑物内的灯光透过屋盖的膜照亮夜空,建筑物的体型显现出梦幻般的效果。

给人以美妙的视觉欣赏效果。

2、高效理念

旅客可下载手机客户端至个人手机,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航班查询、航班预订、停车位预订等服务。

航站楼直接与地铁站相连,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场外公路经过航站楼的进港离港区。

地铁旅客可直接通过内部通道进入航站楼。

实行空铁联运一票制的旅客可以在乘车车站办理值机、行李托运等手续,实现人和行李的分离,并乘坐专门车厢;抵达机场后可凭有效证件进入快速通道进行安检,安检后进入候机区域,行李由机场智能化分拣系统转入机场航站区。

其他乘客需自行携带行李进入航站楼办理手续。

开通网上值机、手机客户端值机服务,减少无行李旅客机场值机等待时间。

安检程序简化安全化,采用最新技术,实行快速安全的安检。

行李分拣采用最新技术,智能化的快速分拣以减少错误的发生。

3、安全理念

在建造航站楼时,采用先进的隔震技术,在隔震层设置隔震支座和耗能器进行耗能减震。

增加航站楼的防震能力,增加航站楼的安全系数。

4、绿色理念

在建造航站楼时,坚持绿色建筑,节能环保的先进理念,采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将太阳能利用设施与建筑有机结合,利用太阳能集热器替代屋顶覆盖层或替代屋顶保温层,既可消除了太阳能对建筑物形象的影响,又避免了重复投资,降低了成本。

雨水回收利用是一种可持续的节水技术,实现雨水资源化可以预防和避免水资源危机。

机场作为一个用水大户,其水资源的利用率就显得极为重要,雨水回用是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因此**机场采取了各种措施以实现水资源的充分利用,其中包括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分质供水和分区供水等。

此外,航站楼还采用了清水混凝土作为建筑材料,清水混凝土具有朴实无华、自然沉稳的外观韵味,与生俱来的厚重与清雅是一些现代建筑材料无法效仿和媲美的。

材料本身所拥有的柔软感、刚硬感、温暖感、冷漠感不仅对人们的感官及精神产生影响,而且可以表达建筑情感。

另外还通过实施减少玻璃幕墙面积、改善玻璃热工性能、增加立面玻璃幕墙开启扇面积、加强登机口连接处密封、采用水蓄冷制冷系统等措施,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

真正凸显“低碳”的理念。

5、人性化理念

航站楼大厅有效利用自然光,显得宽敞明亮。

出发大厅和候机大厅遍布了多个梭形天窗和遮阳膜,可根据不同季节和天气开启和关闭,既能隔离日照,又能引入自然光,还可以节约用电,为旅客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而节能环保的环境。

此外航站楼的卫生间,除了空间面积较大,还将通过抽风设施,使厕所内的空气压力略低于外面的空气压力,形成一个内外空气压力差,保持航站楼内的空气质量。

总之,航站楼内各设施从形状、颜色等细节都通过精细的设计使旅客倍感愉快和轻松。

4)航站楼的内部结构及流程

T1、T2两栋航站楼,共五层,地下两层,地上三层,地上三层为:

一层、一层半、两层。

45米高,总占地面积25余万平方米。

分别为出发层,设置4组岛式办票柜台(3组国内,1组国际)共80个人工值机柜台和32个自助值机柜台、24条安检通道、22个近机位;到达夹层,设置国际航班国内段及3个中转厅,方便旅客中转;到达层,设置8组行李提取转盘(国内6组,国际2组),其中6条O型倾斜转盘、2条U型水平转盘,东西面分别布置了贵宾专用候机厅;地下一层设置绿色生态中庭,并配有商业步行街的商场和餐饮;地下二层为员工食堂及停车场,可提供车位约1000个。

便捷的旅客运输系统(包括电梯、残疾人电梯、扶梯、自动行步机等)可以直接快捷有效地将旅客送至地面及地上各层。

地面以上各层高铁站区和航站楼区分开叙述。

在地铁站区,地面一层在地铁站部分的建筑区域为地铁站的购票大厅候车区,购买空铁联运一票制的旅客不检票直接通过空中走廊,由室内旅客捷运设施(包括电瓶车,电瓶列车,自动行步机等)抵达机场航站楼内部,经过专门的安检通道后(国际旅客需要经过联检通道),然后旅客根据自己的目的地选择国内国际的候机区域。

航站楼在在地面一层的站外区域为大型的停车场。

地下停车场和立体停车场同时采用,道路与机场高速和机场航站楼公路有机相连。

在航站楼区域,地面一层为到达大厅以及行李提取处。

无行李旅客可以通过专设的廊桥直达停车场或航站楼外。

航站楼一层半为中转大厅到达夹层,每个航站楼设置国际航班国内段及3个中转厅,方便旅客中转。

其中国际转国内和国际转国内的旅客仍需通过相应的联检通道。

在B指廊和主航站楼部分含有中转大厅和国内、国际进港功能两大部分。

青岛到达的航班一般被分配在靠近主航站楼附近的机位。

需要在青岛作短暂停留的中转旅客需要办理中转手续、暂时停留手续和行李寄存手续(不办理的须提取行李)。

然后和在青岛的到达旅客通过室内旅客捷运设施前往主航站楼的到达大厅,到达大厅有十数部扶梯和大型阶梯通往一层行李提取大厅。

到达大厅也有部分餐饮商店设施为旅客服务。

在到达大厅有空铁联运通道使用室内捷运系统将旅客通往高铁站火车区域。

地面二层为候机区域。

候机区域中各航空公式和航空联盟均有专门的贵宾候机厅,国内和国际的候机区域分开放置。

当然也有适合廉价航空的普通候机厅。

候机厅内有免费租赁的书报亭,热水和一些餐饮设施,还有环境舒适考虑周到的卫生间。

信息系统能够及时的将航班信息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和多样化的手段发送给旅客。

无线网络、电视、游戏机等设施也一应俱全。

5)航站楼外形设计理念:

由于机场整体设计理念中,空铁联运为一大特色,并且青岛也将作为铁路的一大枢纽,所以在航站楼外形设计上,特意将火车站与航站楼设计成一整体,中间有高速公路和地铁通过,但并不影响其整体性,反而为旅客提供了便捷。

航站楼外形设计参考了我国国内众多机场的外部形状设计,结合机场设计中一贯坚持的中庸之道,整体采用传统的直线型设计,两端收缩向内,呈现出梯形的模样。

顶部以航站楼中线为轴,对称型的花瓣给人视觉上以美的享受。

两片花瓣合在一起如同蝴蝶的翅膀,翩翩起舞一如我们对于日升国际机场的美好希冀。

材料选用高科技太阳采光材料,美观,环保,采光好,并且节省材料。

而登机口处并为采用传统模式,而是仿照夏洛特道格拉斯机场,为避免旅客走太远的距离,候机厅中夜设置传送带,这样采用此设计就可以提高近机位使用效率。

由于远期规划是要将机场作为一个国际航线的中转点,因此在外形设计上,也为后期扩建预留了空间。

3、飞行区的发展规划

1)基本规划:

两条跑道,基本参数如下:

长度:

3400米

宽度/总宽度:

45米/60米

道肩:

7.5米

跑道端安全区长度:

240米

跑道端安全区宽度:

120米

飞行区指标:

4E

设计高峰小时起降架次30

可起降的飞机类型:

B747、A340

滑行道:

3600×45

机坪:

(1)面积50余万平方米

(2)机位数(近/远/总)(个)30/46/76

净空区:

跑道净空区宽度为150米,在中心延长线两侧对称分布。

2)机场灯光系统

民航机场灯光系统是飞机安全着陆的重要条件,每当日光不足或者夜间,灯光系统一定要点亮以给准备着陆的飞机指示跑道的方向和轮廓,引导飞机安全着陆。

我们设计的机场除了安装目视灯光助航系统(进近灯光系统、着陆灯光系统以及滑行灯光系统)以外,还把CAN总线模块应用到了机场跑道灯光控制中,此系统可以同时监视从同一个供电的调光器控制的近百盏灯的装置。

若干调光器联合工作构成了机场的跑道照明系统,而配套的若干监控装置也可以同时构成一套完整的监控系统。

此系统的投运,可以随时监控跑道灯光的运行状况,建立了灯光运行数据库,加强了自动化管理水平。

对机场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3)地面雷达系统

机场采用世界先进的Tarsier(眼睛猴)雷达系统不间断地对机场跑道进行扫描,探测潜在的外物侵害,从而进一步改善了机场的安全。

Tarsier系统具有360度、远程探测能力,可以探测并跟踪各种静态和动态目标。

它还能与现有的机场监视体系结合使用。

Tarsier可以精确地探测到跑道上方3米乃至于最远2公里以内的微小物品。

该系统以一个高分辨率毫米波雷达为主,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以及夜晚工作。

它还具有追踪地表移动物体、观察异物入侵跑道、维护周边安全、探测飞鸟等其他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机场的安全保障。

4)机场地面保障设备

机场配置有现代化的地面保障设备,包括机械的、电气的、液压的、特种气体的设备等。

为给飞机添加燃油,除机场加油线固定的加油装置外,还有机动加油车,按飞机加油量的多少分为大、中、小型。

液压油车供飞机液压系统补充液压油和对液压系统进行地面试验之用。

地面试验包括地面收放起落架、收放襟翼和减速板等。

为对飞机进行地面通电检查、试验和发电机启动,机场停机坪都设有固定的交、直流电源装置,还有不同功率的机动电源车,并设有充电站,供电源车和机载电源充电之用。

机场均设有制冷站、制氧站(气态和液态氧等),冷气和氧气分别由机动的冷气车、氧气车向飞机添充。

对于大型客机,用地面空调车向座舱提供冷气或暖气,保证飞机停放在地面上时旅客舒适。

为处理可能的事故,机场配有消防车、抢救车和便携式消防器材。

机场还配有清道车和扫雪机,用以保持跑道、滑行道和停机坪的清洁,防止异物吸入飞机进气道而损坏发动机,也防止飞机在起飞和着陆时异物对轮胎的损伤。

压路机、推土机、拖拉机、割草机等,是为保养端、侧保险道和备降场等配置的。

4、塔台的发展规划

1)基本规划:

塔台位于维修坪与远机位连接处,对飞行区所有情况一目了然,主体楼高75米。

机场办公楼与塔台连体形式,办公楼俯视截面为圆形,半径25米,三层,15米高。

塔台基座为圆形办公楼中心柱,半径8米。

整体占地面积达1500余平方米。

2)空中流量管理系统

机场塔台采用美国先进的TFMS系统来管理空中交通流量。

TFMS系统提供了一个业界最新的软件架构来满足机场航空运输系统未来交通量的增长,同时系统具备了原有系统所不具备的一系列复杂的功能,例如:

系统能够对一系列候选的NAS系统交通管理措施(TMI)进行建模和评估以确保流量管理人员能够选择到并执行最为高效和适合的TMI。

与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