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12576 上传时间:2023-05-06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78.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3页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3页
亲,该文档总共1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规划设计说明书.docx

规划设计说明书

自贡市南湖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说明书

乐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二OO四年十二月

项目名称:

自贡市南湖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设计号:

委托单位:

自贡市规划局

承编单位:

乐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总策划:

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勘察设计研究院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等级:

乙级

城市规划设计证书编号:

院长:

总工程师:

院规划成果专用章:

 

规划设计编制完成时间:

2004年12月

乐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工程主办人:

闵书高级规划师

参加编制人员:

唐平高级规划师

杨春燕高级规划师

王俊高级规划师

刘峰高级工程师

凌志坚高级工程师

第一章规划背景

自贡市是四川省“十五”期间首批建设的大城市之一,为了加快自贡市城市建设的发展,为了积极稳妥地推进城市化、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目标,在《自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自贡市南湖片区分区规划》(2003年)的指导下,编制了《自贡市南湖生态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南湖片区的开发建设和统筹安排土地使用、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境容量提供技术依据和措施。

本次规划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优先的原则,将为建设交通组织合理、各类设施完善、城市形象鲜明的生态型城市新区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章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及实施细则(建设部)。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

4.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5.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6.自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7.自贡市南湖片区分区规划(2003年)。

8.自贡市南湖生态城起步区城市形态设计及南湖大道景观设计。

9.有关南湖片区开发的相关文件和自然、社会、经济基础资料。

第三章现状概况及分析

一、现状概况

1.区域位置

南湖生态城位于自贡市城市主中心区南侧,北靠自贡汇东新区汇川路,东临内宜高速公路,南为自贡市沿滩区的高峰乡,西接内宜铁路,与自贡市火车南站(舒坪站)相距约1公里。

根据《自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南湖生态城是自贡市城市重点向南发展的城市新区,规划的城市东南环线(南干线)将从南湖生态城南部边缘通过。

现状城市南北向主干道丹桂大街向南延伸至南干线,内宜高速公路自贡出入口亦将随之迁至用地东南角。

2.地质地貌

南湖生态城地质属自流井群紫红、棕红色砂石,地质较为稳定,地貌属背斜构造浅丘地带,片区内山丘星罗棋布,地形相对高差最大为117.3米,海拔347.0米以上的山头有新关山、点点山、李家山、观音山、狮子山、插旗山、放牛山、水井山等17座,形成该片区特殊的丘陵景观形态。

3.气候水文

南湖生态城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无霜期长,日照在1220—1280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7.8℃。

多年平均降雨量1035.3毫米,常年盛行风向4—6月以东南风为主,其余时间以西北风和北风为主。

南湖生态城用地内有三条水量较小的季节性溪流,该区域内重要水资源为八一水库(小<Ⅱ>型水库)和翁田水库。

八一水库位于南湖生态城中部,面积约45000平方米,总库容27万立方米;翁田水库位于南湖生态城西部,面积约13900平方米。

4.土地利用现状

南湖生态城沿汇川路有一些城市建设用地,包括红运厂、川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国税局、加油站;在西南临内宜铁路有自贡市殡仪馆,有南湖周围有一些农民自建别墅。

在规划范围内,有零星村庄用地,其余大部份为农田及林地。

5.行政建制与人口

南湖生态城涉及大安区凤凰乡、红旗乡、沿滩区高峰乡、卫坪乡所辖的农村耕地和高新区新征和出让的土地。

南湖生态城内现状总人口340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20人,农业人口2880人。

6.基础设施现状

南湖生态城西为内宜铁路,东为内宜高速公路,北面为汇川路,在南湖生态城中主要的现状道路为通往高峰乡的公路,道路线型曲折,路面较窄。

二、建设用地条件分析

南湖片区属丘陵地貌,地形较为复杂。

通过对建设用地的区位、地质、坡度、现状建设开发量、水系等因素分析,对区内用地进行叠加评价。

1.坡度分析

一类用地指地质条件良好,地势较平坦的用地,用地坡度≤10%。

该用地开发成本较低,投资收益大。

二类用地指地质条件较好,地势有一定坡度,需经过改造才能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用地,25%≥用地坡度>10%。

该用地前期投入资金较大。

三类用地指地质条件差,地势陡峭,或改造开发资金过高,不适合作为城市开发建设用地,用地坡度>25%。

根据用地分析,城市建设用地较为破碎,一类用地主要分布在沟内。

2.不良地质地段

根据《自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在南湖生态城分布有建筑抗震不利区,在此区域内应加强抗震防灾工作,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开发条件分析

1.优势条件

(1)区位优势

南湖片区是《自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中确定的城市主中心的南缘地带,而城市主中心既担负着市域政治、商贸、科技、文化、教育、旅游中心的职能,又具有部份机械、轻纺和建材工业基础,并具有以“大学园”为依托,发展集产、学、研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前景,是自贡市集聚规模最大、城市功能最为齐全的综合区。

自贡市城市中心区重点向南湖片区发展。

南湖生态城是汇东城市新区发展的延续,是对整个自贡市城市功能的完善和补充。

(2)环境与城市形象塑造优势

南湖生态城属丘陵地貌,植被条件较好,内部有八一水库和翁田水库,八一水库位于南湖生态城中部。

良好的山水及植被资源,为把南湖新区建设成为空气清晰、环境优美,具有山水特色的城市新区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3)政策优势

南湖生态城是自贡市城市近期建设的重点,受到自贡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开发方面具有政策导向优势。

第四章规划构思及开发策略

一、规划构思

1.以生态为导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只是自然环境的一分子,“尊重自然,生态优先”是人类自身健康繁衍的必由之路。

规划本着生态优先的宗旨,将整体山水环境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绿地系统和人工的居住环境结合起来考虑,促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的方向转化。

规划采用以下措施:

(1)尽量保护原有的地形、地貌,特别是对生态系统平衡起重要作用的地段;

(2)充分利用现有的山水资源和植被资源,布局具有生态效益的景观格局,形成自成平衡、自成组织的生态系统。

2.塑造山水城市特色

结合山地环境的营建,塑造具有山水特色的城市新区。

二、开发策略

1.利用区位优势,立足环境优势,发挥政策优势。

2.采用开发型的积极保护政策,将城市开发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有机融合。

3.以“南湖大道”为带动,通过行政中心、会展中心、体育中心、南湖公园等项目的建设,完善南湖生态城的职能和增强其吸引力。

4.利用山水环境优势,进行高品质住宅建设,提高新区住宅的吸引力。

第五章规划目标及规划原则

一、规划目标

基于以上的分析,确定本次规划的目标为:

把南湖生态城建设成为以商贸、行政办公、科研、教育为主,集生活居住、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市片区。

片区既能为自贡城市经济的增长提供原动力,也能成为自贡市内具有吸引力的生态居所,同时能成为展现自贡市城市发展的崭新“名片”。

1.天人合一的环境

天人合一即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环境,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和相互融合。

2.方便、快捷、安全的交通体系

便利、流畅的新区干道交通网络,安全的小区及组团内部交通,充足的静态交通设施。

3.完备的服务配套设施

建设高质量、高标准和充裕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使其不仅能满足居民各类、各层次社会公共生活及城市公共服务的需要,也能对外展示城市及社区生活的真正魅力。

二、规划原则

1.生态性原则;遵循生态系统整体性、异质性原则,利用现有环境的优势和特色,创造体现地方自然环境景观特色风貌的城区。

2.人性化原则;根据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及城市发展的趋势,充分考虑本规划区未来居住空间分异的可能性,以公平性、多样化为原则,塑造以人为本的城市居住空间,为居民生活提供丰富的选择。

3.地方性原则;根据城市的人文景观特色和规划区人文背景,在尊重、强化自然景观特色的同时,突出城区人文景观特色。

4.可操作性原则;通过增加规划的弹性和用地的兼容性,使规划成果为城市管理提供更好的操作性。

第六章规划区的功能定位与规模

一、功能定位

依据《自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南湖生态城功能为:

汇东新城发展的延续,城市功能的完善和补充,生态型的城市新区。

南湖生态城高要求高起点的规划主要是通过塑造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规划建设力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成为新时期的城市典范。

二、规模

1.用地规模:

8.2平方公里。

2.人口规模:

约7.5万人。

第七章土地利用规划

一、用地布局原则——遵循生态优先的因地制宜的原则

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抓住南湖山水相依的基本特征,体现自贡名城悠久的历史文脉,使之更符合生态城市和山水园林城市的城市结构形态,更有利于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城市功能布局。

二、用地布局结构

以南湖大道为核心,形成四片、一个中心、两个居住区布局结构。

1.四片:

以南湖大道、南干线及西干道为分隔,把规划区分为东、中、西、南四个区。

2.一个中心:

南湖大道两侧为行政、商业及文化中心。

3.两个居住区:

在中心区的两侧,分别以南湖公园、高峰公园为中心形成两个居住区。

三、功能分区

南湖生态城分为六个大的功能区。

1.商贸区

商贸区为南湖生态城区级商贸中心,是片区内集中商贸、服务、金融中心区,该区以公建为主,形成多个商业街区。

区内设金融、商务办公,商场以及商业广场。

2.会展中心区(市级)

会展中心位于行政中心南侧,丹桂大街南沿线西侧,会展中心是组织大型会展活动、大型公益活动和各类专项展览活动的集中区域,是自贡市城市功能的必要补充和完善。

3.体育中心区(市级)

体育中心位于插旗山体育公园以西,城市南干线以南,是南湖核心区重要组成部份,是组织体育运动及居民休闲为主的区域,亦是自贡重要城市功能的必要补充与完善。

4.行政办公区

行政办公区位于南湖生态城核心区的中部,东边靠南湖生态大道以及南湖中心区的广场。

该区域主要布置有市级人大、政协及其它局委的行政办公用地。

5.科技文化区(市级)

规划科技区即职业技术学校位于南湖生态城中部北侧,靠汇川路中段,紧临北侧大学园区,是《自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科技园区的一部分,是以自贡市四校合并、建立“大学园区”为契机,弥补和拓展自贡市汇东新城科技园区的用地和发展空间,以促进自贡大城市的有序发展,亦是南湖生态片区文化构成的具体体现。

6.生态居住区

规划生态居住区位于商贸区、行政办公区、会展区两侧,充分利用生态居住区内自然山水环境,适用中国传统“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文化思想,塑造人居环境与自然生态极为融合的生态居住区。

四、各类用地布局规划

1.居住用地规划

居住用地主要分布在中心区两侧,分别以南湖公园和高峰公园为中心。

南湖公园和高峰公园南面规划部份一类居住用地,其余均为二类居住用地。

南湖住宅小区不保留。

居住区规划以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和提高生活服务设施水平为核心。

南湖生态城除规划以南湖大道为主轴配套城市及片区级公共设施外,各居住小区均配套小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文化、农贸市场、公共绿地等。

规划以东西向两条次干道作为串联小区级公共设施轴。

南湖生态城共规划两所中学、五所小学。

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城市公共设施与社会事业是衡量城市发达与文明程度的标志,它们的规划应以人为本,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为提高与改善城市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创造条件。

在南湖大道两侧集中布置片区公共设施用地,配套建设各项为南湖生态城服务的公共设施,并补充完善自贡整个城市功能的大型公共设施。

(1)行政办公用地

市级行政办公用地(包括市人大、政协以及部份局委办公用地),规划在南湖生态城中部,南湖大道西侧的地块,结合南湖中心广场形成行政中心。

(2)商业服务、金融贸易用地

片区级商业服务、金融贸易用地集中在南湖大道两侧的地块布置。

为减少穿越南湖大道的人流交通、金融贸易用地(包括各类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商务办公等)主要规划在南湖大道东侧地段,以购物休闲娱乐为主的商业服务主要集中在南湖大道西侧的地段,有利于商业规模效应的形成。

在行政办公用地西侧的地块规划为商业步行街区,以形成良好的购物环境。

居住区级及小区级的商业服务设施主要在东西向两条主干道两侧的地块相对集中布置,以方便人们的生活。

(3)文化娱乐用地

规划在南湖大道西侧行政中心的南面布置市级的会展中心,在南湖生态公园的南面的地块,规划为游乐用地,在步行商业区南规划布置影剧院,在邻近高峰生态公园的地段内布置南湖生态城青少年及老年活动中心,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4)体育用地

规划在南湖生态城中部南侧,南干线以南布置市级的体育中心,补充完善整个城市的功能,又与插旗山体育公园形成较开阔的空间,有利于塑造良好的城市入口景观。

(5)医疗卫生用地

在南湖干道两侧的居住区各布置一个居住区级的医院,在各小区设置卫生站。

(6)教育科研用地

在汇川路南侧的地块,规划布置教育科研用地(即职业技术学校),作为汇川路北侧大学园区教育科研用地的延续。

(7)市场

规划保留现汇川路南侧的川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在每个居住小区均配置农贸市场。

3.仓储用地布局

在靠近内昆铁路的南湖生态城西侧规划为集仓储、批发、转运为一体的物流中心,以满足未来城市发展需要。

4.市政设施用地布局

(1)规划保留汇川路东西两侧各一个加油站,在汇川路东侧靠加油站规划布置一个CNG加气站,在南干线东侧靠近南湖生态城东面外缘线布置加油站、洗车场;在南湖生态城中部行政办公用地南面的地块中布置邮政、电信设施用地。

规划南湖生态城设置消防站1座。

5.绿地规划

南湖生态城地形起伏大,山头多,大多数山体植被较好。

(1)公园

以八一水库、新关山分别新建南湖生态公园和高峰生态公园作为市级公园,南干线南面的插旗山规划为插旗山体育公园,作为南湖大道的景观对景。

在翁田水库规划作为居住小区级的公园。

(2)生产防护绿地

在成昆铁路、内宜高速公路两侧,设置不低于50米宽的隔离绿地,以减轻过境交通对南湖生态城的影响。

(3)生态防护绿地

将南湖生态城内坡度较大、相对高差较大的山体规划为山体生态环境保护及景观绿地,以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南湖生态城成为真正的生态区,并且使绿色山体与城市建设相生相融,有利于“山水城市”特色的塑造。

第八章土地使用控制规划

一、地块划分及编号

将规划区的城市主干道(南湖大道、南干线)为界分为Ⅰ、Ⅱ、Ⅲ、Ⅳ四个大区;每个大区以城市次干道为界划分为若干个街区,记为ⅠA、ⅠB、ⅠC……,每个街区以城市支路为界,划分为若干个街坊,记为ⅠA-1、ⅠA-2……,每个街坊按单位用地界限划分为若干个地块,记为ⅠA-1-a、ⅠA-1-b……。

当开发模式为整体成片拆建改造或开发时,各地块用地界线可作适当调整,需遵循下列原则:

1.开发者对整个用地的开发总量不得超过各个地块规定开发量的总和。

2.开发用地中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和配套公共设施,用地界线可作适当调整,但不得低于规定的设置标准。

二、用地分类控制与用地面积控制

用地性质是对地块主要的使用功能和属性的控制。

表示方式按国标《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城市用地分类类别和代号。

地块性质一般应划分到中类,必要时分至小类。

用地面积又称建筑基地面积或地块面积。

指由道路红线和地块界线围合的面的水平投影面积。

各地块的用地面积见地块指标控制表(附表四)。

最小开发地块(除加油站、加气站)不应低于5000平方米。

一个地块可由一个单位独建,也可由多个单位合建。

一次性建设用地不得小于5000平方米。

三、土地使用兼容性控制的原则和措施

用地兼容性:

即城市用地与建筑的适建性。

本次规划规定了每地块的使用性质。

在某些用地性质下,一些性质的建筑允许建设,对用地及环境没有干扰影响;而另一些性质的建筑在特定情况下才被允许建设。

这种特性称为用地的兼容性。

用地排斥性:

在某一用地性质下,一些性质的建筑不允许被建设,称为用地的排斥性。

考虑到城市开发中诸多不可预测因素,为使本规划具有适应性、持续性和操作性,规划按建设项目与地块规划用途“兼容”(允许设置)、有条件兼容(有条件允许设置)和“冲突”(不允许设置)三种情况作出规定,以利在规划实施中根据实际需要,在不影响整体功能前提下,操作执行。

地块用地的兼容性、排斥性通过“规划区城市用地相容性规定”和“建筑设施与用地相互适建规定”(详见附表)进行控制。

四、地块指标控制

地块控制指标分为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两类,前者是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或规划管理时必须遵训执行的指标,后者是供设计者和管理者参照执行的指标。

本规划区地块指标的确定参照《自贡市汇东新区城市规划设计控制标准》,并结合规划区自身的特点,充分考虑规划区社会、经济、环境三大效益相互均衡的基础上制定,突出其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的特点。

1.规划性指标

(1)容积率

容积率是指某一地块内总建筑面积与地块用地面积的比值。

容积率直观地反映了该地块的土地开发强度。

各地块的容积率依照地块指标控制表中的容积率规定执行,开发者对地块的开发强度不得超过该地块的容积率指标要求。

容积率的确定主要考虑合理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环境、社会效益,涉及地块区位、建筑性质、密度、高度、间距、环境景观的质量等。

容积率的控制按下表:

用地性质

代码

容积率

一类居住用地

R11

0.8

二类居住用地

R21

1.5(地块面积大于3公顷)

1.8(地块面积小于3公顷)

小区公建用地

R11、R22

1.0、1.8

小学

R22

0.6

中学

R22

0.7

行政办公

C11

1.5

商业服务

C21

2.5-3.5

金融保险业用地

C22

3.5

市场

C26

0.6

宾馆

C25

2.5

文化娱乐

C3

1.2

文化活动中心

C36

0.6

会展用地

C34

2.5

影剧院

C35

2.0

体育场

C4

0.3

医疗卫生

C51

0.8

教育科研

C6

1.0

仓储用地

W1

1.0

配气站

U13

0.8

电信分局

U3

1.5

若地块开发商能为城市提供一定比例的公共开放空间,可相应增加建筑面积,分别为:

核定建筑容积率<2时,每提供1平方米开放空间,允许增加建筑面积1.2平方米;核定建筑4<容积率≥2时,每提供1平方米开放空间,允许增加建筑面积1.5平方米;核定建筑容积率≥4时,每提供1平方米开放空间,允许增加建筑面积2平方米;增加的建筑面积总计不得超过核定总建筑面积的5%。

(2)建筑密度

建筑密度是指地块内所有建筑物投影总面积与地块用地面积之比。

它是控制地块容量和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单位:

%。

建筑密度指标确定主要考虑环境质量、地块区位、使用性质、建筑限高、容积率、建筑安全卫生间距、气候条件、地形坡度、朝向等,并结合现状制定,一般均为上限值,即须小于或等于。

建筑密度控制按下表:

用地性质

代码

建筑密度(%)

一类居住用地

R11

35

二类居住用地

R21

30

小区公建用地

R11、R22

30

小学

R22

20

中学

R22

20

行政办公

C11

30

商业服务

C21

45

金融保险业用地

C22

45

市场

C26

50

宾馆

C25

25

文化娱乐

C3

22

文化活动中心

C36

50

会展用地

C34

40

影剧院

C35

40

体育场

C4

10

医疗卫生

C51

30

教育科研

C6

25

仓储用地

W1

40

配气站

U13

35

电信分局

U3

35

(3)建筑限高(H)

建筑限高是指地块内所有建筑物室外地坪起到其计算最高点不得超过的最大高度限值。

计算最高点是指可居住和供人使用的顶层屋面结构层面标高。

单位:

米(m)。

建筑限高确定主要考虑土地使用、城市总体景观效果、空间轮廓、地块区位、建筑性质、间距、容积率、街道尺度和城市消防、净空通道、高压走廊、景观视觉空间,以及自然、历史文化景观保护协调和地质条件等。

建筑高度按下表控制:

用地性质

代码

建筑限高(米)

一类居住用地

R11

12

二类居住用地

R21

21、36

小区公建用地

R11、R22

12、24

小学

R22

15

中学

R22

24

行政办公

C11

-

商业服务

C21

-

金融保险业用地

C22

-

市场

C26

10

宾馆

C25

-

文化娱乐

C3

-

文化活动中心

C36

10

会展用地

C34

-

影剧院

C35

24

体育场

C4

-

医疗卫生

C51

-

教育科研

C6

-

仓储用地

W1

10

配气站

U13

15

电信分局

U3

24

一般道路沿街建筑限高不得超过道路红线宽度加2倍建筑红线退让距离。

(4)绿地率(N)

绿地率是指地块在地面上各类绿地面积总和与地块用地总面积之比,是衡量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单位:

%。

绿地率主要根据地块使用性质和国际有关规定,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状况确定,一般均为下限,即须大于或等于。

绿地率控制按下表:

用地性质

代码

绿地率(%)

一类居住用地

R11

38

二类居住用地

R21

35

小区公建用地

R11、R22

35

小学

R22

35

中学

R22

35

行政办公

C11

35

商业服务

C21

15

金融保险业用地

C22

15

市场

C26

10

宾馆

C25

30

文化娱乐

C3

35

文化活动中心

C36

10

会展用地

C34

30

影剧院

C35

20

体育场

C4

30

医疗卫生

C51

30

教育科研

C6

35

仓储用地

W1

20

配气站

U13

30

电信分局

U3

20

(5)建筑红线退让(S)

建筑红线退让是建筑控制线与道路红线或地块边界的距离。

单位:

米(m)。

建筑红线退让距离主要根据景观规划要求、地块位置、建筑使用功能和消防、日照、安全、卫生、视线等要求确定,如果景观规划要求建筑红线退让距离与基本建筑红线退让距离不同的,优先满足景观规划要求。

1)后退道路红线

a、基本后退:

50—30米主干道两侧:

≥10米;30-24米次干道两侧:

≥5米;16米支路两侧:

≥2—3米。

b、高层建筑临主干道后退≥15米,临次干道后退≥10米,临支路后退≥5米。

c、特殊后退:

指人流集散数量较大(如影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