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206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docx

56岁孩子应该读的书

人是从何时起变成一个社会性动物的?

答案就是:

5~6岁。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年龄段,从这时开始,孩子们感兴趣的再也不只是自己的生活,而是渐渐地关心起了他人、关心起了广大的世界。

而对爸爸妈妈来讲,这更是一个极富挑战的时期,因为他提的问题愈来愈刁钻了,你愈来愈猜不透他在想什么,当你回忆起他两三岁时乖巧的样子,你乃至会感觉有人把你的孩子给偷换了。

其实,正是这时,孩子最需要你的指引,因为他超级渴望成为一个“社会人”,融入一个群体,但他并非知道怎么去做,更不了解那些群体的规则,所以他常常会犯错,有的错误在大人眼里甚至是很严重的,比如扯谎、打架,可实际上,这都是他尽力长大的进程中所走的弯路。

没有人不曾走过弯路,但爸爸妈妈总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少走些弯路,那么,如何才能更好解决5~6岁孩子“成长的烦恼”,帮他们做好在正式走进学校之前的准备工作呢?

其实,很多巧妙的方式,已经藏在书里了。

【5~6岁孩子需要的书】

一、怎么加入新群体?

升学,对于孩子来说,它之所以成为一个挑战,不是因为课程的难度提高了,也不是他要去的地方不同了,而是因为,他从此要接触的是一个和之前完全不同的群体。

幼儿园也有从小班升中班、大班的转变,但班上的同窗、老师,毕竟还有熟悉的,而到了小学,极可能一个班全都是陌生人,这才是一个小孩子最不能适应的。

而若是在5~6岁期间,咱们就成心识地通过故事书不断“演习”进入和融入一个新群体的过程,孩子在现实中再碰到类似的事,就会感到轻松很多了。

《我爱波波熊》

“在新学校里,一只大熊也会感觉自己是个小不点。

”这是一头大大的、憨憨的熊,也是一头渴望被大家喜欢的熊,可没有谁理会他,他只能对着野老鼠强盗露出微笑……就在这时,一个奇迹出现了。

《小阿力的大学校》

这是一个普通的学校,可是它在阿力的眼里是那么大,阿力不想去上学,因为他觉得自己很小,但是一只小小的麻雀让他发现,他已经长大了……

《大卫上学去》

你认识大卫吗?

他可是出名的捣蛋大王,会把整个学校闹翻天!

可是,真奇怪,虽然他欺负女同学,打翻了午饭盒,还用彩色笔把课桌涂了个遍,老师却说,干得好,大卫!

你猜猜,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当牧羊人熟睡时》

这是一头很孤独的狼,他并不想吃羊,只是一心想在羊群中取个暖,但是牧羊人根本不了解这一点。

狼怎么才能被羊群和牧羊人接受呢?

这是一本教你学“乖”的书。

更多相关书籍:

二、怎么找个好朋友?

交朋友的能力,是在集体中快乐生活的关键,5~6岁也正是特别需要同龄友情的年龄,这个时期的孩子比过去更在意别的小伙伴是怎么看他的,但他们不是天生就知道怎么让别的孩子喜欢自己。

而通过故事书里的角色,他们能够发现很多和同龄孩子打交道的窍门,比如,怎么友好地打招呼,怎么一路聊天,怎么分享玩具;他们也能知道,找那些和自己有一样爱好的孩子,会更易成为有话可说的好朋友。

《没有人喜欢我》

来到一个新地方,你会不会觉得所有的人看你的目光都很不友善?

巴迪也是这样,他越是担忧没人喜欢自己,他身旁的动物们就越是觉得他鬼鬼祟祟,不是什么好东西。

怎么才能打破这个怪圈呢?

《是谁在门外》

新来的邻居看起来是那么怪僻,茉莉猪想躲开他们,可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她发现了新邻居的益处。

《兔子先生的麻烦》

什么是“兔子先生的麻烦”?

固然,是他又邋遢又爱睡懒觉的同屋伙伴——熊小姐。

怎么对待朋友和自己的不同?

这个故事会让我们微笑。

《鸭子,鸭子,鹅》

小鸭和小鹅是老朋友了,可特别默契的朋友之间也有要命的问题:

一个小小鸭的加入。

而且这个新朋友什么都要争,每次都要赢。

当新朋友和老朋友之间出现矛盾的时候,小鸭该怎么办呢?

《我的朋友好好吃》

朋友之间当然应该说实话,但是有时候,说实话也会得罪朋友,就像这个想吃掉朋友的小鳄鱼,因为一不留意说了一句真心话,差点连最好的朋友都丢掉了,还好,真正的友情老是能战胜猜疑。

更多相关书籍:

三、怎么对待不自由?

每一个孩子都会在某些时候,比如,在小班新生入学时,别人家的弟弟妹妹来玩时,自己又学会一个新知识时,涌起这样的感觉:

我已经很大了。

可当他们刚开始这样想,很快又会有爸爸妈妈和老师挡在他们眼前,让他们知道自己还小,还有很多事无法做。

所以,5~6岁的孩子常常感到不自由,并因为这种感觉,开始爸爸妈妈所以为的“瞎折腾”、“恶作剧”。

而压制他们的渴望只会把他们变成更“坏”的问题小孩,如果在平时就通过书里的故事让他们知道:

一个人自由的界限在哪儿?

怎么才能通过正确的做法达到自己的目标?

他们就不会再和大人胡搅蛮缠了。

《我的名字叫阿呀》

在没关系星球上,大家可以当众打嗝放屁挖鼻孔,可以随意拿走别人的东西,可以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一句话,就是做什么都没关系。

但是没关系星球上的阿呀同学来到了地球,小男孩卢卡斯觉得,自己应该教他学一点规矩……

《吱咕,吱咕,嘎》

农场主是个讨厌鬼,他对动物们管头又管脚,简直让他们受不了。

终于,鸭子发现了一个机缘,可让大家都过上要啥有啥的好日子……想一想看,如果鸭子不是把投机取巧取得的好处给农场里的朋友,而是全给自己,他还会这样可爱吗?

《谁怕大坏书?

如果你掉进了一本童话书,会发生些什么好玩的事情呢?

瑞奇可没有这个闲情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他平时太不珍惜书本,此刻,所有的童话人物都来找他算账了……

《小豆芽,就是我》

小豆芽想要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没有弟弟的骚扰,没有爸爸妈妈的唠叨,她能实现这个愿望吗?

《讨厌的大肥猪》

大人总是教孩子当一个遵守公共秩序的好孩子,但是如果遇上他们自己不遵守规则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

小羊希尔勇敢而弄笑的办法,真的很值得我们好好看看。

更多相关书籍:

四、怎么实现白日梦?

5~6岁时,孩子的想象力空前发达,白日梦一个接着一个,有时,他们甚至会把自己想象中的世界和现实混在一起,因此被一些大人误认为是“爱吹牛”、“爱说谎”的小孩。

可孩子这个时期的想象力是非常珍贵的,爱迪生正是因为有个好妈妈,保护和善待了他幼年时替母鸡孵蛋的“想入非非”,所以才能成为美国最伟大的发明家。

比起用“别再乱说了”这种的话抹杀孩子的想象力,更好的做法,是通过念书和编故事,给孩子一个实现“白日梦”的途径。

《莎莉,离水远一点》

莎莉总是能看到爸爸妈妈看不到的东西,这是好事仍是坏事呢?

《梦是什么》

“梦是什么”,当你问大人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会被认为是很傻,可如果你是在问一个孩子,这个问题就是世界上最严肃也最有趣的问题。

《公主的月亮》

孩子想要月亮?

这可能对爸爸妈妈是个大难题,但孩子自己却不是这样认为的。

《猫太噼哩噗噜在海里》

可能每个人小时候都梦想过要去一个奇怪的地方旅行吧,在大鱼肚子的舒畅生活也无法和无拘无束相较。

《阿罗系列》

用最简单的线条去实现最了不起的梦,在阿罗出现之前,没有任何人能想象出,图画书还可以这样玩。

更多相关书籍:

五、长大以后做什么?

我们常说,一个会为明天努力奋斗的人,是因为他有理想,有追求,可何时应该激发孩子树立理想?

答案就是5~6岁。

一个人如果在3岁时想知道自己是哪里来的,到了5岁他就会加倍想知道,我长大以后会怎么样?

但是这个问题必需由他自己想,父母是不能也不该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的,如果他不喜欢音乐你却希望他去学钢琴,结果就会致使他在找到自己的生活目标之前,就已经对自己的生活感觉厌倦透顶了。

5~6岁孩子自然流露出的爱好,才应该是父母最珍视的东西,因为这爱好往往既是最初的也是一生的。

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此时就肯定自己长大后的作为是什么,但此时就开始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并在此后的学习历程中也不时想到它,绝对要比等到填高考志愿时再去想,好得多了。

《长大以后做什么》

直截了本地提出问题,回答这个问题的方式却是出人意料,蒲公英原来想做狮子,小鱼想做一头大鲸鱼,那么,你想做什么?

《出走的绒布熊》

小顽童是一只可爱的绒布熊,一直过得无忧无虑,但是某一天,一只讨厌的苍蝇嗡嗡嗡地问他,你会做什么?

小顽童发现自己根本回答不出来,他会怎么办呢?

《鸭子当总统》

小时候,我们想,我不喜欢做一个小孩,我想做大人;长大以后,我们想,做大人真讨厌,还是做小孩好啊!

鸭子也和我们一样,他不想做一只农场里干苦力的鸭子了,他会通过什么方法来实现自己的愿望呢?

《花婆婆》

“我长大以后,要像你一样去很远的地方。

当我老了,也要像你一样住在海边。

”“很好,”花婆婆也是那样笑着说,“但是,你必然要记得做第三件事,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事。

”长辈们的远大理想就是这样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

《雪花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所以它分外动人。

儿时的梦想能不能成为长大后的动力?

从小就喜欢雪花的威利会告知你,坚持就可以够创造奇迹。

更多相关书籍:

六、有备无患四种书

除上面说到的书,还有四种书,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提前让孩子掌握一些要适应学校教育所必需的技术,也是孩子上小学以后能继续用于自主阅读的。

一、带拼音的书

拼音读物当然不是培育阅读能力所必须要的,但拼音课却是目前大多数小学里还绕不开的一个关,很多初期阅读中已经识字的孩子却因为不认识拼音,在学校里备受奚落。

所以,在学前就让孩子接触一些带拼音的书仍然是有必要的。

相关书籍:

二、传统文化书

这里说的传统文化,是指风俗传说、古代神话、成语故事等。

这些东西倒也不是非学不可的,但学校教育里多多少少都会涉及,如果孩子对此完全不了解,也会被老师同学瞧不起的。

而且了解一点风俗或传统文化,让孩子知道自己属于一个了不起的群体,确实可以给他一种安全感和自豪感。

相关书籍:

3、趣味百科书

如果三岁时他缠着你问“为何呢”,只是发嗲,现在他的问题就是真的出于好奇。

而百科类书籍,在知足他好奇心的同时,也拓宽了他的知识面,让他在同学老师面前能有“露一手”的机会,确实应该给他备几本。

不过爸爸妈妈要注意的是分寸,除非孩子兴趣强烈,这类书的阅读还应点到则止,别让孩子表现得太有才,犹如一个万事通,那只会让他在同学中变得很孤立。

相关书籍:

4、长篇故事书

5~6岁的阅读理解力正在飞速发展,这时,在亲子阅读中来点“长篇连载”,不但可以帮忙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而且可以培养他天天只听一章节的“按计划阅读”的耐心和习惯,这种循序渐进、有计划地做一件事的能力,对他适应今后的课堂学习特别有利处。

而且他听过了的书,在今后再做自主阅读,还会感觉更亲切。

但并不是所有的长篇故事都适合这个年龄段,那些有趣、轻松、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才是最适合的。

相关书籍:

【5~6岁孩子需要的阅读方法】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阅读方法也需做相应的调整。

5~6岁是一个人的理解力远远超过他表达能力的时期,如果方法适当,他的阅读量在这一时期将有惊人的增加,并为自主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但这时,孩子的个性差别已经开始显现,不同孩子也需不同对待,下面几种阅读方法,仅供爸爸妈妈参考。

一、半自主式的阅读

孩子在开始自主阅读之前,会有一个很关键的阅读习惯过渡期,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半自主阅读期。

这个时候,你需要在讲完故事后,鼓励他自己拿着书看一会儿,你还应该在亲子阅读的时间外再增加一段大人孩子各选一本书捧着的“看书时间”。

这段时间,就让孩子独自翻玩他的书,你不要给他提什么高声朗诵的要求,也不要在他翻书的时候去问他各类问题,你只需要耐心地陪伴他,用自己看书的样子给他做个无声的表率。

如果他这时拿着书要你讲,你可以告诉他,他想要听哪本书,可以先记着,等到“讲故事时间”开始了你会给他读的,但现在是“看书时间”,大家都要安静地看书才是。

只要你心平气和地坚持你的“规则”,孩子都会很理解地接受的。

“看书时间”可以慢慢加长,先是五分钟、十分钟,然后是一刻钟、半小时,可以灵活调节,但一定要坚持不懈。

半自主阅读的关键,就是通过“安静地看”来锻炼孩子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当孩子可以捧着书津津有味地坐上个把钟头了,自主阅读对他就不是什么难题了。

二、读后交流更重要

无论如何,对5~6岁的孩子,讲故事仍然是不可少的,但这个时候的讲故事,重点已经不在对故事内容的复述中,而是在讲完故事后你和孩子由此引发的连续串的思想交流中。

一样一本《逃家小兔》,如果,3岁的时候用了十分钟去讲这本书,5岁的时候就应该用半个小时去讲它,其中多出来的二十分钟全数都是亲子阅读后的交流。

这种交流可以是由一个问题引发的,比如“番红花是一种什么花”,也可以是一个想象引发的,比如“我最想变成什么……”,还可以是随意聊聊和书有关或无关的某个细节,比如,兔子是怎么生小兔子,和妈妈生我有什么不一样……当然,这对父母的要求也就更高了,因为你永远无法预测孩子和你交流时会扯出个什么话题来,但这种谈话对发展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都相当重要,你必须知难而进,建议平时就在“看书时间”多看一些杂书、科普书以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到了讲故事时间你就不会感觉无话可说了,其实,对父母自己来说,这也是一段和孩子一起提升自我的宝贵经历。

三、无字书的新用途

我说过,无字书在亲子阅读中是个无价宝,过去你用它编了无数故事给孩子听,现在,孩子大了,它又有了新功能:

让孩子编故事给你听。

如果孩子有很多次听你讲无字书的经验,他会非常驾轻就熟地完成这个任务,如果过去你没和孩子读过几回无字书,那更好,孩子就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演绎一个全新的故事。

别以为这个编故事的玩法只是锻炼出了一张巧嘴,它同时还能锻炼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而常常这样玩无字书的孩子,在上小学之后,遇上看图说话类的考题时,简直就像如鱼得水。

最重要的还是,在这样玩无字书的时候,爸爸妈妈终于可以喘口气、享受一下做听众的快感了!

四、户外运动不可少

没有哪个爸妈不希望子女身强体健,但不是每个爸妈都能像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样去重视他的体育成绩。

实际上,健康和智力相比,前者更能决定一个人是不是幸福。

在孩子上小学之前,就教他一些群体运动技能,如踢足球,打羽毛球,也有助他在学校里更快交上新朋友。

说到这里,你或许会奇怪,这和阅读有什么关系?

实际上,我要说的是,在很多人看来,爱读书的孩子都是头脑发达、四肢羸弱的小书虫,就是因为这些孩子比较缺少户外运动,如果,父母能在孩子5~6岁的时候,经常带他去户外度过“讲故事时间”,或者在讲故事的同时,也不忘带着他做点体育运动,帮他养成酷爱和经常做某项运动游戏的好习惯,他将因此受益终生。

五、和其他孩子一起读

想改变孩子在陌生人面前的羞怯?

想让他习惯在小伙伴面前大声读书和说话?

想要他拥有更多爱看书的好朋友?

那,还有什么比开个读书会更好玩的方式呢!

找一个适合的地址(公园、快餐店、书店或者家里的阳台上),准备一些好吃的,给周围的小朋友发个邀请信,要他们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过来(当然也可以带上爸妈),然后,孩子们可以玩击鼓传花,轮流讲故事,也可以一起猜书里的谜题。

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在家里做聚会,请预先把你怕被孩子弄坏的东西,放在他们够不着的地方;另外,你平时也需要带孩子去别人家转转,和那些邻居、街坊处好关系,不然,你真诚的邀请也可能会落空的。

【5~6岁阅读常见问题】

Q:

只给孩子讲故事就够了吗,不需要教孩子识字写字吗?

A:

5~6岁时是理解和表达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把孩子本不多的吸收新知的好光阴花费在识字写字等简单重复的操作上,等于扼杀了他在其他方面学习的机会,所以说,早早识字,有害无益。

当然,如果孩子已经自发进入识字敏感期,把写字当做一个玩不厌的游戏,那我们当然也应顺其自然。

Q:

孩子很喜欢古诗,我要不要有意识地引导他背几首诗呢?

A:

除非孩子主动要求,不然,还是尽可能别把背诵练习作为亲子阅读的内容,因为背诵中没有思想交流,只有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和孩子没有达到要求时的挫折感(达到要求了也被认为是天经地义,所以也没有成绩感),久而久之,孩子就会把阅读时间当成一个负担,而非乐趣,这是会扼杀阅读兴趣的大忌。

Q:

孩子都会自己看书了,我还要给他讲故事吗?

A:

哪怕他都会自己写书了,如果他想听你讲故事,你还是应该给他讲。

讲故事,不是上课,学业圆满了,课程就结束了;讲故事是亲情的纽带,快乐的分享,思想的交流。

除非,有一天,你的孩子已经独立到不需要再和你做任何交流了,那么故事时间也就结束了,但是,到那时,最难过的可能还是“失业的”爸爸妈妈吧。

Q:

孩子想看电视,我应该给他看吗?

A:

电视不是不能看,但最好是坚持到孩子已经学会自我克制的时候再看。

如果把电视遥控器交给他,他也只看完自己要看的十分钟动画片,然后就乖乖上床睡觉了,那个时候就是他可以看电视的时候。

但大多数孩子是做不到这点的,于是,电视就会像一个垃圾站的窗口,把各种极富刺激性的垃圾信息灌进他们的头脑里,而使他们逐渐失去分辨好坏、认真思考的能力。

虽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被电视的庸俗节目洗脑,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该让他过早去冒这样的风险。

Q:

孩子的爸爸不喜欢看书,也无论孩子,这对孩子的阅读有多大影响?

A:

爸爸的缺席,不一定会影响孩子的阅读能力,但却是亲子关系中最不可弥补的一个损失。

尤其是在孩子逐渐长大,开始需要在幼儿园和学校中扮演自己的社会角色时,和爸爸的接触会对他特别重要。

在《朱家故事》里,有一个情节特别好玩,就是孩子们和爸爸一起把家里弄得乱糟糟,自己也变成了猪头的模样——这情节似乎是在强调妈妈不可缺少,但是,反过来想想,如果一个孩子不是一直被井井有条、细致入微的妈妈式生活包围,也偶尔能过一过不拘末节、自由豪放的爸爸式生活,他就会更多一些海纳百川的阳刚气。

如果这是一个男孩,他在学校里就更容易被男孩们接受和喜欢;如果这是一个女孩,她会显得比那些没有父亲疼爱的女孩更开朗,更勇敢。

而这一点点的性格差异,就足够让他们“赢在起跑线上”。

Q:

孩子小的时候,我不按书念,他也发现不了,现在他识一些字了,我是应该照着书读,还是继续随意地读?

A:

如果你读的时候拿着书,最好还是照着读,如果想随意一点,可以把书放一边,这样就是纯“讲故事”了。

之所以要照着读,是因为我们虽不要求孩子早早识字,但应该在读书的过程当中,成立起他对“字”和“音”的关联感,如果他眼瞅着书上写的是“小兔”,你读的却是“小白兔”,他脑海中的小兔和小白兔就会混在一起了。

Q:

桥梁书应该怎么读?

A:

桥梁书实际上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我的理解是,它泛指适合小学低年级自主阅读的插图比较多的文学书。

一般来说,这样的书都是篇幅短小而饶有趣味的故事组成,以激发小学生由这“桥”走向真正文学大陆的兴趣。

将它用于5~6岁的亲子阅读当然也是可以的,但主要还是应该由爸爸妈妈讲给孩子听。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图画质量一般的图画书,也自命为“桥梁书”,这些书多数仍是以图为主,文字很少,且干巴巴的缺少文学性,这样的“伪桥梁书”,还是少读为佳。

Q:

孩子要把书带到幼儿园,我应该让他带吗?

A:

如果孩子有这种分享的愿望,那是非常值得鼓励的。

如果是怕孩子带去的书被撕坏,你可以事前选几本价廉物美的平装图画书(如青蛙弗洛格、不一样的卡梅拉、暖暖心),你事前就要告诉自己,这些书是纯粹用于分享的,你不指望它们会维持原样地回来,也就没有书被弄坏的心疼了。

Q:

孩子要看奥特曼之类的漫画书,应该给他买吗?

A:

5~6岁孩子的正常表现之一,是渴望融入一个群体,他想看奥特曼,可能是别的孩子也在看,如果他不看,就可能被这些孩子孤立。

所以,如果你想要一个一尘不染但很难融入社会的孤独小天才,你可以只给他看你觉得够纯粹的好书,但如果你想要的是一个和什么人都能聊几句的快乐普通人,最好还是也给他接触一些公共俗文化的机会。

但你可以保持你对奥特曼的鄙视权,并拒绝给他讲这些漫画故事,让他知道这些书“仅仅是他的选择”,而非你和他共同的,这就足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