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5928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docx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

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

主讲人:

何平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副教授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讲的题目是世界经济与人民币汇率。

20世纪末期以来,经济全球化的速度明显加快,对全球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国际货币体系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他是国际贸易结构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决定性力量之一,而其中人民币汇率是一个焦点问题。

今天我给大家讲四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内容是世界经济的格局。

第二部分内容是国际货币体系。

第三部分内容是国际收支平衡问题。

第四部分我将给大家讲人民币汇率和国际经济关系。

一、世界经济格局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阶段

首先我们来讲世界经济的格局。

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而构成了世界范围经济整体,我们叫他世界经济。

在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的基础上,把世界范围内的各国经济通过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本流动、技术转让、国际经济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把各国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方面有机联系在一起。

世界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的阶段:

首先地理的大发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提;其次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世界经济萌芽形成的动因;第三是第二次科技革命,最终促成了世界经济的形成。

1.地理的大发现——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提

15至16世纪地理的大发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业开始完全脱离手工业成为独立行业。

而对外贸易的发展,使得商品有了更好的出路,商品的种类也不断地增加,区域性的国际贸易商品市场开始出现,同时分工开始跨越国界。

2.第一次科技革命——世界经济萌芽形成的动因

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以蒸汽机发明为主要标志,形成了以世界工厂英国为中心的中组国和殖民地之间的典型分工形式。

这期间机器大工业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国际分工的发展中,世界的市场逐渐形成。

首先生产规模的扩大所产生的大量商品,非本国市场所能容纳,促进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其次,伴随生产的扩大,不但有产品销量问题,也有原料和廉价劳动力获取的问题,这也促成了世界分工的形成。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在这个过程中是相互推动地发生的。

3.第二次科技革命——促成世界经济的形成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和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分工的形成,美德迅速崛起,亚非拉美国家都加入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中来。

科技革命促使了交通运输和通讯工具的变革,而生产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运输的日益便捷,使得国际分工体系和统一、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新型工业部门的出现,也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变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扩张的方式发生了变化,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而商品交换和资本输出,最终促进了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国际分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内分工逐步代替产业成为国际分工的主导,多种形式的部门内分工迅速发展。

同一部门内部的不同生产者、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分别由不同的国家生产,这都是多种形式的部门内分工的表现形式。

同时企业内部分工和国际分工密切结合,一些跨国企业的生产成为了国际分工的重要形式,国际分工的结构的调整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调整的速度也明显地加快。

各国生产的不完全专业化日趋明显。

也就是说很多国家同时都在生产同一种产品,而不仅仅是明确地分工。

一些民族产业开始抬头,一些国家根据自身的特色、要素、优势,开发了自个的民族产业。

(二)国际分工基本理论

国际分工的基本理论有很多,纷繁复杂的国际分工当中,有许多的经济学理论可以解释,这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

首先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

再此基础之上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近期国际分工不完全专业化理论成为了国际分工的一些经典理论基础之上的一些拓展。

规模经济理论,差异产品分工理论和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也成为了国际分工理论的新的经济学的基础。

下面我们来逐一解释这些理论。

首先我们来讨论比较优势理论。

在比较优势理论当中,各国集中生产和出口比较优势的产品,形成互惠互利的国际分工和贸易。

即使最先进和最落后的国家之间,也存在着互惠互利的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李嘉图举例说,如果两个人都能制作鞋和帽子,其中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比另一个人强一些。

不过制造帽子时,只强5分之1,或者20%,而制作鞋子时,则强3分之1或33%。

那么这个较强的人专门制鞋,而那个要弱的人专门制帽,岂不是对双方都有利吗?

在这个例子当中,两种职业上都较强的,我们认为他具有绝对优势。

然而他的比较优势是在制造鞋子。

另外一个人在两种职业上都相对较弱,我们认为他具有绝对略势。

然而他在制作帽子时,他有比较优势。

因此有绝对优势的这个人,选择他具有比较优势的鞋子制作时,有绝对略势的这个人,选择他具有比较优势的帽子制作时,对双方都是有利的。

要素禀赋理论,是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它认为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投入结构。

而各国生产要素赋予程度不同,由生产要素投入决定的产品的价格也不同,不同的价格最终决定了不同的贸易结构。

每个国家和地区,最适宜生产密集使用本国富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而不适合生产资源禀赋相对稀缺的产品,在生产要素不能自由流动的情况下,自由贸易可以代替要素间的流动。

比如说中国劳动力要素比较富裕,比较适宜生产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或者商品,这样的话,即使在劳动力不能出口的情况下,我们的产品也代表了我们劳动力要素的流动。

国际分工不完全专业化理论,是在国际贸易理论中比较新的一个理论。

他认为根据比较优势产生的国际分工不能完全进行,随着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转移,流入生产要素部门的该种生产要素的生产率会递减,而要素生产率的降低会使得要素停止流入该生产要素部门。

该国也就不是完全按照国际分工要求生产了,这使国际分工不能实现完全专业化。

以刚才中国的例子为准,在中国大量的劳动力流入了一些劳动力要素占重要比重的产业之后,渐渐地劳动力就会变的稀缺。

而其他一些对劳动力需求比较低的产业,相当地也会渐渐产生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理论,指的是在一定的产量范围内,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事实,这样的话有利于某个国家把某一种产品的生产集中起来,降低生产成本。

而这种生产成本的降低,来自于很多的因素,比如说专业化,学习效应,有效地承担研发费用,运输采购原材料等方面存在的经济性,价格谈判上的强势地位。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美国的硅谷,他对于一些新兴科技产业,有一些集聚效应,产生了很大学习效应,降低了研发成本。

运输,采购等方面也存在经济性。

当然这种生产规模越大,也就越排斥其他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因为他需要把相应的生产集中在一个国家或领域当中。

这样事实上对于国际分工是不利的。

近年来一些经济学家根据国际贸易中出现的现象,提出了差异产品分工理论,同一产业内,不同厂商生产的产品,虽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程度,但其外观设计,内在质量,规格,品种,商标,牌号或价格有所差异,从而产生了国际分工和相互交换。

他反映了寡头垄断企业的竞争和消费者偏好的多样化。

大家比较熟悉的例子是三星和索尼。

他们两个生产的电视质量接近,但是由于他们的商标,外观设计的不同,规格的不同,产生的差异化。

从而成为电视机市场的主要竞争者。

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了协议性国际分工原理。

他认为如果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比较优势理论下的分工很难实现,不可能完全获得规模经济的好处,反而可能会导致各国企业的集中和垄断,影响经济一体化组织内部分工的发展和贸易稳定。

也就是说在比较优势理论下,各国会选择他具有比较优势的生产,但是往往由于市场的力量,这种分工不能完全,这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国际专业化不完全的原理中所指出那样。

比较优势理论下的国际分工不能完全实现。

所以必须在国家之间,实行协议性国际分工,消除竞争性贸易的不稳定性。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分工的理论使得经济发展在全球出现了繁荣的局面,生产要素全球流动,以及优化配制都得到了充分的实现,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得到了加强,但他们之间的相互以来程度也日益提高,各国由于互相的合作与竞争,国内的经济规则也趋于一致。

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

(三)经济全球化的消极影响

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1.经济全球化导致发展不平衡

首先是发展不平衡。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差异越来越大而不是越来越小了;资本流动和贸易份额也不均衡,国与国之间出现了国际贸易的不均衡情况。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也充满了矛盾和斗争,贸易失衡引起贸易摩擦,各国之间你争我斗。

而各国经济由于依存度更强了,也变的更加脆弱,国内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开始减弱,金融体系也变的脆弱,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频频发生。

2.经济全球化对各国民族文化带来一定冲击

另外经济全球化也对各国的民族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目前世界主要的经济格局可以简单地总结如下:

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些净消费国家,净储蓄国家和资源输出国。

净消费国家是以美国、葡萄牙、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组成;净储蓄国家,包括了中国、日本和德国,这些国家是净出口国;同时其他的一些国家是资源输出国,他们是俄罗斯、澳大利亚和巴西。

我们来看一下各个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总量,最上面的这条蓝线是美国的经济总量,他遥遥领先于其他的国家,中国是这条绿线,我们可以看见他的增长速度是飞快的,正在不断地接近美国。

另外这条橙线是金砖五国的经济总量,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在2013年已经非常接近美国的经济总量。

另外几条线分别是德国、日本和印度,我们可以发现他们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是非常快的。

然后中国在在增长速度上是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的。

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从出口上来讲,2012年中国在全球的出口的比重占到了11.1%,已经位居全球第一。

然后从进口上看,中国进口的比重占全球贸易当中是9.8%,位居第二,仅次于美国。

从这些数字我们也可以看出来,中国是顺差国,美国是逆差国。

其他的主要贸易国家,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德国、俄罗斯、英国、加拿大、印度、法国、澳大利亚和巴西。

他们都在国际贸易当中占有了相当的比重。

我们来看一下中国总需求的各组成对GDP的贡献。

最下面这条浅蓝色的线,是进出口净额占GDP的比重,我们可以看到,从70年代末期开始整体的趋势是进出口净额占GDP的比重不断地增加,其中在07年08年前后达到了顶峰,在08年次贷危机之后,却不断地下降。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得见,这条绿色的线-固定资产投资占中国GDP的比重是逐渐上升的,这和我们中国当前快速发展的情形是一致的,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形成了GDP的高速增长。

这条深蓝色的线是居民消费,中国居民消费对GDP的贡献在近年来是不断地下降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需要不断地提升内需,用消费带动GDP增长的原因之一。

看了这些表面的数据,我们来看一下国际分工的真实状况,第二次产业革命以及战后的国际分工调整之后,国际分工已经从产业间分工,产业内产品分工,发展到了要素分工。

价值链中的每个生产环节,放到最有利于获得竞争优势的地点,国际分工的界限,就由产品转变为要素了。

同时跨国公司成为当代国际分工的微观主体,担当起全球经济的计划者和组织者的角色。

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对我们来讲,可能我们更关心这个特点。

发达国家主导了国际分工,而发展中国家普遍放弃了内向性的发展道路,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外来的资本技术来发展经济。

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局面呢?

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拥有的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具有稀缺性,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更加地自由便捷。

而发展中国家,拥有的劳动要素不可跨国界流动,或者说跨国界流动非常地难。

发展中国家主要以劳动要素参与国际分工,当然会对外来资本、技术等要素有强烈的依附性。

正是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这些要素禀赋的不同,带来了当前国际分工的状态。

对发展中国家来讲,如果我们按照比较优势,生产并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在于以技术和资本密集性产品出口为主的经济发达国家的贸易中,虽然能够获得利益,但贸易结构不稳定,总是处于不利地位。

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

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调整自己的贸易发展战略,舍弃比较优势战略,实行竞争优势战略,以产业结构升级为特征,全面提高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以具有竟争优势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分享国际贸易利益。

(四)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格局走向

在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的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下是三个主要特征。

1.经济增长的模式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东亚生产,美国消费”模式不可持续,国际贸易的不均衡,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焦点。

2.国际货币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意识到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缺少自律性,是促成了次贷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

3.全球治理模式发生了变化。

随着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其影响力也不断增加,G20大有取代G7之势。

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要素,是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

二、国际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体系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和变革。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间资本的流动,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成为必然,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间交易结算时,所采用的货币制度,及关于国与国之间,进行支付的一套规定,做法和制度。

他有三个方面。

一,是用什么支付?

也就是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

二,是以什么价格支付?

也就是汇率的确定。

三,国际间收支不平衡如何调整?

也就是国际收支的调节方式。

一个国际货币体系我们说他有效,他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特点:

首先是储备资产的清偿能力,第二是汇率的稳定性和国际储备资产的价值的稳定性和市场性。

第三,是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效率。

(二)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

国际货币体系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当然中间还有些过渡阶段,我们就不详细赘述,我们主要讲这四个主要发展阶段。

首先是1875年到1914年的金本位制度。

第二是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金汇兑本位制度。

第三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的混合汇率制度。

1.金本位制度

我们首先来讲一下古典的金本位制度。

在金本位制度之下,各国货币和黄金之间以一个稳定的比率进行自由兑换,两国货币间的汇率,由他们货币中所包含的黄金价值来确定,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结算,也使用黄金,黄金可以自由输入或输出某一个国家。

在金本位下,物价与黄金流动会形成一个自动调整机能,这个调整机能指的是国际收支的自动调整机能。

假设英国对法国出口,以英国从美国进口多,但是这种状况在金本位的条件下是无法持续的,英国对法国的进出口会导致黄金从法国流向英国。

而黄金的流出会导致法国的物价水平下降,而英国的物价水平上升。

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减少英国对法国的出口,而增加法国的出口。

两国的贸易最终会实现平衡。

然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形成了国际收支失衡,这种黄金与物价自动的调节机制,事实上并不十分有效,主要原因是黄金的自由输入输出难以维持,各个国家都倾向于把黄金留在本国。

同时为了对外扩张和备战,政府大量的发行纸币,动用黄金购买军事设备的,把黄金尽可能地流在本国,从而停止了黄金自由流动,也就是说,在金本位下,国际收支的主要调节功能失去了,也就是说金本位制度就会被破坏掉。

2.金汇兑本位制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20世纪20年代初,各国之间的汇率是浮动的。

但是各国都有意愿逐渐恢复金本位,在1925年各国互相协调,形成了金汇兑本位,金汇兑本位是对金本位制度的一次改进。

在金汇兑本位下,不再流通金币,而流通纸币。

政府规定黄金官价,需要黄金可随时向中央银行兑换。

美国和英国可以持有黄金作为储备,而其他国家可以持有黄金或者美元及英镑作为储备。

在金汇兑本位下,美元和英镑取得了和黄金一样的储备资产的地位,然而由于参与者缺乏遵守游戏规则的政治意愿,对恢复金本位的制度的这次尝试又失败了。

长期的贸易赤字,导致了大量的黄金外流,英国最终于1931年放弃了金本位,英镑开始浮动,最终导致了国家间竞争性的货币贬值,来获取贸易上的优势。

1933年美国也放弃了。

3.布雷顿森林体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之际,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44个国家一起讨论了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的设计。

会议的目的是为了设计脱离金本位制度,汇率稳定的战后国际货币体系,创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我们也叫他IMF和世界银行。

这个体系叫布雷顿森林体系,而布雷顿森林体系连同马歇尔计划帮助各国重建战后经济,改变其国际收支逆差状况。

下面来详细讨论一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细节。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对黄金的固定价格为1盎司黄金兑换35美元。

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各个国家持有美元,或者黄金作为外汇储备,而美国是用黄金作为外汇储备。

每个国家都要通过在必要时买卖其外汇储备,保证本国货币的汇率在预先设定值的正负1%波动。

也就意味着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是固定汇率。

下面这个示意图展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框架。

美元对黄金是35美元对1盎司黄金,而其他所有的货币和美元建立固定的汇率比例。

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及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是这样实现的。

他主要通过IMF来实现的,IFM各成员国可以动用官方储备或采用对外借款的方式平衡贸易顺逆差。

各成员国还可以从IMF借入短期资金,以平衡国际收支,若各国的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不平衡时,允许在10%以内变动汇率平价,但需经IMF批准。

从储备制度上来讲,美元最终取代了英镑,获得了与黄金同等的国际储备资产的地位。

国际货币经营组织作为调节国际收支的重要机构,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成员国出现短期性,经常项目逆差,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会影响国内就业水平时,IMF会随时向他们提供外币贷款。

IMF同时还可以在必要时调整货币评价,IMF还可以根据成员国的政策措施是否能保持经济增长,来决定短期贷款。

IMF还会关注其成员国的汇率政策,及金融体系的健康来确保其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当然,也有评论说,IMF是美国干预其他国经济政策的重要的机构和手段。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元获得了唯一地储备货币的地位,这也就意味美国的货币政策对全球的货币政策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现象,我们叫他出口通货膨胀。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如果美国增加货币供给,带来通货膨胀,美国的出口下降,进口增加,会增加市场对其他货币的需求,因为美国增加货币供给时,他的产品变的更贵了。

所以说美国的出口会下降。

这样市场上对他国产品和他国货币的需求会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其他国家也不得不增加货币供给,以消除货币升值的压力,这样也会导致通胀。

也就是说在美国增加货币供给的同时,其他国家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也不得不增加货币的供给。

美国把他自己的通货膨胀,传染到了其他的国家。

或者叫出口到了其他的国家。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其根本的缺陷,其中最著名,最重要的一个就是特里芬悖论。

特里芬悖论说的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储备需求,美国必须通过持续地外贸逆差来向其他国家获得提供储备货币,也就是说,各国为了获得美元这种支付手段,必须不断地对美国出口产品,形成顺差,才能获得储备货币。

但是随着美国的逆差不断地增加,在美国以外的美元不断地增多,最终可能会超过美国的黄金储备,这样从长远来看,会损害人们对美元的市场信心。

因为人们担心,美国没有足够的黄金用于支付他所印刷的美元钞票。

从19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美国出现了贸易逆差,60年代初期外国所持有的美元储备的总额已超过美国所持有的黄金总额。

政府采取了若干措施,来阻止美元向海外的流出。

在1970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造了特别提款权来降低美元的压力。

然而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他作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唯一的支付手段,必然导致美国的逆差不断增加。

在这种压力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也就不足为奇了。

1960年以后,随着西欧和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逐渐成为较大的顺差国,美元荒转变成了美元灾。

19世纪70年代初期,美元对于马克和日元的汇率明显过高,德国和日本的央行在市场进行了大量的干预以保持汇率的稳定。

但是美国不愿意控制货币供给,黄金大量地外流。

1971年尼克松停止了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同时对进口加收了10%的关税,然而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在1971年为了恢复布雷顿森林体系,十个国家在华盛顿达成了史密森协议,黄金的价格被上调至38美元每盎司,同时所有其他货币对美元的汇率上调10%,浮动区间由上下1%变为上下2.25%。

然而这并没有改变美元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的独特地位,也就是说人们为了获取美元这种支付手段,依然会不断地对美国出口产品,获得美元。

也就是说国际贸易不均衡的根本原因并没有被改变,所以他并不能解决问题。

很快,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恢复的又一次尝试最终失败了。

在1976年,各国签订了牙买加协议。

在牙买加协议当中,浮动汇率制度被IMF成员国所接受,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市场汇率,以熨平波动性。

同时在牙买加协议当中,黄金不再是一种国际储备的资产。

特别提款权的使用范围被扩大了,非石油出口国和发展中国家拥有更多的权利使用IMF的基金。

4.牙买加体系下的混合汇率制度

在牙买加的协议当中不再明确规定哪一种货币作为国际支付手段,国际支付手段的多元化出现了。

各国都采用了适合各自国情的汇率制度,所以形成了一种混合汇率制度的情形,这其中包括采用自由浮动的韩国,墨西哥,英国,美国等国。

还有一些由政府操纵的自由浮动,包括阿尔及利亚,哥伦比亚等国。

中国和伊拉克等国采用了盯住另一个货币的方式,香港采用了联系汇率制度,而一些国家干脆放弃了本国的货币,包括乌圭达和巴拿马等国家。

人们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浮动汇率制度增加了各国对外政策的灵活性,因为汇率开始浮动了,同时国际储备多元化解决了特里芬难题,人们不再单一地使用美元作为唯一的支付手段。

国际储备多元化使得美元不再承受巨大的和黄金自由兑换的压力,因为黄金已经不作为国际储备的唯一资产。

同时牙买加体系,引入了国际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信贷和国际合作与政策协调等综合机制,共同调节国际收支,拓展了调节的渠道,而不再仅仅依赖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有人也对牙买加体系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这是一种无制度的制度,非体系的体系,汇率体系极不稳定,各国的企业,包括中央银行都面临巨大的汇率风险。

而事实上国际储备的多元化并未真正实现,美国依然是一枝独秀的储备货币。

另外大国操控汇率严重,严重的侵害了一些小国的利益,同时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并不健全,长期的不平衡未能得以根除,正如我们刚才提到的,美元作为主要的支付手段,这种情形不改变,他的逆差局面就不会得以根除。

我们来看一下在新的混合汇率体系下,各国的储备货币的比重。

我们这里展示了从1995年到2013年的储备货币的比重。

最上面这根线,蓝线是美元,我们可以看到,从1995年开始,美元在储备货币中的比重稳定地保持在了60%以上,在欧元形成的1999年,事实上他的比重还一度曾经达到了70%。

当然我们可以看到,在欧元形成之后,他在国际储备货币中的比重不断地下降,但依然保持在了60%以上。

也就是说,美元作为主要的储备货币的地位,并没有明显地改善。

这是美国长期存在逆差的重要原因。

同时我们也可以看见欧元从1999年之后,作为一个新兴的主要的储备货币,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比重不断地增加,而中国人民币我们几乎看不到他的身影,因为他还没有成为主要的储备货币。

其他的货币包括英镑,日元,加元,澳元,瑞士法郎等。

我们再来谈一下在牙买加体系下的国际货币体系的操控问题。

我们看到了有很多的例子,都涉及国际货币体系的操控,比如1985年的广场协议,强迫日元升值以解决美国的贸易斥资问题。

1997年到1998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对冲基金,对发展中国家的货币进行了阻击。

2008年的爆发的次贷危机,也是美国滥发货币,刺激消费带来的恶果。

这都是国际货币体系不完善而带来的问题。

我们来具体讲一下,日元升值以及对日本资产的掠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