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59626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8.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docx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指南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

 

2005.10

目  录

 

 

前言

1.什么是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指围绕农、林、牧、副、渔业特定项目以示范推广农业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组织管理完善的农业生产、加工、经营和管理的区域(《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05)。

2.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的作用

为提高示范区建设的质量水平、管理水平和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示范效更具有持续长效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总结近10年示范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我国农业发展需要,鼓励各地在示范区建设中创新发展模式,以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改造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村和谐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编写《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为今后全国各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效地指导。

3.指南的结构与内容

指南以示范区的建设和实施为重点,从实施前的筹备、组织机构设立、实施细则的制定,到实施过程标准体系的建设、标准体系宣贯、培训和具体实施,以及实施结束后的申报验收和验收后的继续管理等环节给予了比较详尽的操作说明。

指南还围绕标准体系的实施,从实施管理层面,指出了管理的重点。

尤其突出了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示范区动态过程的监管、示范区建设的环境氛围营造和长效机制的建设等。

整个指南既有原则和理论性的指导,又有基本经验的总结,在突出重点的前提下,体现整体建设的基本程序。

由于农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国家鼓励各示范区亦可在指南的总体框架下,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围绕示范区项目任务书提出的目标任务,制订适宜的实施方案,创新发展模式,有效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4.指南所要达到的目的

主要有:

(1)发挥示范区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尽快带动本地区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促进本行业生产、加工、经营和管理过程进入标准化状态,逐步改变人们的传统农业生产观念和思想意识。

(2)用农业标准化促进我国农业向市场化快速转变,使农业走向新的集约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道路,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高农业产业整体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围绕“选好一个项目,建好一套体系;形成一个龙头,树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积极培育“标准化农产品”的市场品牌,实现农产品质量的真正安全。

本指南适用于示范区建设项目获得批准后开始组织实施的各环节。

 

实施前的准备

在接到示范区项目实施的批准文件后,项目承担单位应围绕示范区任务书所确定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做好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具体做法如下:

1.筹备与启动会议

示范区项目启动。

项目所在地标准化管理部门要协助/指导项目承担单位尽快召开一个准备充分的启动大会,将示范区项目的内容和任务及时向相关各方进行通报,同时成立项目启动筹备小组,协商示范区建设的启动事宜,做好项目启动准备的各项工作。

内容主要包括:

(1)示范区项目目标任务的分解与阶段实施划分

(2)各参与部门、单位的任务与分工

(3)项目办公地点与人员组成

(4)项目实施区域内概况与参与各方基本条件

(5)项目配套经费承担与落实措施

(6)会议议程、日期及其它

2.出台相关文件

第一次会议需要以当地政府文件形式出台以下制度:

(1)示范区建设的规划安排

(2)确定示范区建设的机构和成员名单

(3)相关部门的任务分工与协调工作机制

(4)示范区建设的配套经费落实与资金管理办法

(5)示范区管理、监督检查与激励制度

(6)示范区建设的其它必要制度

3.组织机构

3.1成立领导小组

在当地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地方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技术监督、农业等有关部门领导参加的领导小组。

企业承担的示范项目,要成立以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相关参与方领导人参加的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组织协调和整体管理。

领导小组的任务,是要在充分调研和论证基础上,组织制定示范区的实施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随时组织检查,开展监督,抓指导、抓协调、抓落实。

地方政府应把示范区工作列入对各有关部门年度目标考核中。

3.2设立办公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处理示范区的日常事务。

办公室应设在当地标准化管理部门,明确挂牌,专人负责。

示范乡镇、企业也要成立相应的办公室。

3.3成立技术小组

成立由标准化、农业等部门的科研单位、技术推广部门、企业/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和示范基地等相关各方人员组成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技术小组。

技术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的标准化技术工作,具体承担指导示范区建设工作,解决示范区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3.4建立部门协调机制

依据“示范区相关部门的任务分工与协调管理办法”地方文件,可出台具体协调规则,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如联席会议制度,例会制度,工作进展定期汇报制度等。

采取多形式多渠道沟通方式,不断建立健全标准化示范区沟通协调机制。

实践证明,一个有工作热情、舍身投入该项事业的人,愿意经常性与各有关部门之间保持联系,互通有无,是使协调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应当注意发现和培养。

要注意发挥地方“老标准”的模范带动作用,使本地方的示范区建设和发展更具有活力。

4.出台实施细则

按任务书要求的示范区建设起止年限和预期最终示范目标,制定示范区建设实施细则。

实施细则内容主要包括:

划分实施阶段,年度工作计划及其季节性重点,激励制度建设计划,阶段目标和考核(包括自查/中期检查),验收的时间安排以及保证计划落实和目标实现所需要的各种组织、技术措施和经费来源,各阶段、各方位的具体责任人等。

4.1标准及其体系建设计划

标准是实施的依据,标准制定和采用是示范区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

需要制定详细的标准制定、采用计划。

计划内容包括:

起草标准的人员队伍、标准完成时间,采用标准的适用性,以及保证标准适用性的保障措施等有关事项。

具体可遵照农业标准制(修)定程序执行。

标准体系的建设是在标准制(修)定的基础上,对示范区所需标准按照一定要求或规则,进行的系统化和整体化过程,是一次相关标准的质量升级过程,可以是适用于本地区的标准体系或标准综合体。

其离不开标准制(修)定的人员队伍,更离不开相关专家。

这些在制定计划时应当做出明确的规定。

4.2划分实施阶段

根据计划任务书确定的规模和目标,按照经济合理原则,将总目标分解成年度阶段性目标,再分年度划分具体的实施阶段,如季节性阶段,以便落实到具体人员时易于操作。

4.3制定年度计划

依据划分的具体实施阶段,由承担任务的各自相关的部门或者小组,要统一制定示范区年度工作计划,重点是如何具体操作、完成的主要途径和方法,最后提交任务完成的形式和保障措施。

而后,由上一级进行整合提升,出台总体年度计划,内容主要包括:

标准化培训计划和宣传计划、示范规模大小、参与示范的农户数、参与示范区建设的企业、示范区投入品供应计划、生产过程控制要求、产销衔接计划、示范区建设任务分配计划等。

示范区建设的阶段性目标要在计划中明确列出。

(1)宣传培训计划

根据任务,制定详细的宣传/培训计划。

宣传计划要考虑公共媒体、墙报、宣传手册、宣传画、文艺节目、知识竞赛等形式的利用。

培训要从培训的目的、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地点、培训教师、培训经费以及培训的效果保证措施等方面给予详细的说明。

(2)部门任务分工

要按“统一管理、分工协作”的原则,明确参与各方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职责。

把部门职能与目标任务紧密结合,重复、交叉的职能划归具有职能优势的部门。

标准化部门要做好组织协调和平衡管理工作,农业部门要发挥农业标准化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有关制度、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共同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建设。

(3)确定实施规模/范围

要根据项目的整体要求,结合经费、人力及市场发展需要,确定每年要实施的规模(面积或头数),重点内容以及涉及的农户数量,采取循序渐进、点面结合的方式,逐渐加速扩增,直至完成总体目标。

注意抓好典型,逐渐增加农户数量,实现有效的辐射带动。

(4)经费落实计划

根据示范区项目实施前制定的“示范区建设的配套经费落实与资金管理办法”地方文件,做出各年度经费使用方案和具体数额计划,特别是配套经费的落实途径和保证措施计划,以保证示范区项目经费的足额到位和正常实施。

为了经费的真正保障,在制定计划时,应当及时与上一级主管经费的部门沟通,征得有效支持且开通经费的提供渠道。

还应当与相关出资方取得联系,以书面文件形式落实经费数额和提供时间。

4.4形成激励制度

根据示范区项目实施启动会出台的“示范区管理、监督与激励制度”地方文件精神,制定激励制度落实的具体办法,并上会讨论通过,主管领导签发。

激励的具体办法要明确规定各参与方的责权利,做到权力、责任和利益的有机结合,形成赏罚分明的激励机制。

4.5建立标准推行体系

示范区技术小组要依托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建农业标准实施队伍。

形成以县、乡、村三级标准推行为主干,以专业化服务组织为分支,以科技示范户、专业户、种养大户为支撑的农业标准推行体系。

推行体系计划应当在上述原则下,通过调查示范区的现有技术实力,进行统筹安排,科学计划。

这一体系,要与示范区的技术小组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示范区的标准实施工作。

4.6制定应急预案

农业整体过程受自然因素影响很大,某些极端因子常常造成生产过程的重大损失。

为了防御不可抵抗的自然因素的干扰,保证示范区运行尽可能地处于相对安全水平,应当根据示范区主导产业的特点,制定相应地应急预案,确保示范区各项计划的顺利实施。

如外来有害生物的侵入防御,某些自然灾害的减灾措施等。

计划一定要周全细致,可操作性强,还要从示范区建设的实际出发,通过理性构思与论证,使计划能够在最关键的时候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应急预案包括的主要内容有:

应急预案的适用范围;

可能的突发事件和可能造成的后果;

应急的组织机构及其组成单位、组成人员、职责分工;

报告的程序;

报告后应当采取的行动和措施;

保障应急预案贯彻执行的措施;

与相关应急预案的衔接关系。

实  施

实施阶段是示范区建设的关键,是各项计划真正的落实过程。

实施阶段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标准的制(修)定和标准体系建设、示范基地建设、标准的宣贯、实际培训以及操作指导,实现标准与生产过程的具体结合。

同时,实施过程中要注意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配套,要认真作好生产操作过程的记录,按照标准化农产品的要求,保证各环节标准得到真正实施,切实抓好病虫防治或防疫工作,保证标准实施的最后效果。

实施阶段应当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标准体系建设

1.1标准的制(修)定

根据示范区标准制定/采用计划,按照农业标准制定程序,成立由农业推广部门、相关专家、研究机构、标准管理部门和企业/基地有经验的人员组成标准起草小组,开展标准(修)定工作,完成标准建设任务。

(1)具体做法:

①依照示范区标准需求计划,落实标准建设任务。

②围绕计划内容,收集国内外、行业、地方和企业的相关资料。

③技术标准建设,要求:

A.有现成标准,实行采标。

B.需要编制的标准,积极起抄。

C.严格遵守标准制定程序。

D.对于强制性标准,如农/兽药合理使用准则、分等分级标准,卫生标准,环境标准等,则直接采用。

④制修订相关配套标准。

指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操作标准。

其中,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要与相关制度联系在一起,可考虑在制定制度时完成。

操作标准,一般是对技术标准的“解读”,应当是示范区标准制定之后的标准工作重点。

要形式多样,只要农民看得懂、学得来、容易做,就达到了目的。

(2)注意事项:

①制(修)定标准时,要做到广泛征求标准相关方的意见,特别是龙头企业和经验农民的意见,要重视标准的市场适应性。

②在确定具体标准数目时,要遵从统一、简化、协调、有序的原则,要充分研讨、精选,要注意发挥团队的集体力量,切忌“一支笔”,使标准总体实用、有效。

最好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事先对主导产业过程的关键控制点给予确定,再围绕质量控制关键点制定标准。

③切忌机械的照搬和照抄别人的标准,使标准仅体现在纸上,无法应用。

要注意结合本地的生态、经济等区域特点及企业的特点,制定适用性好、操作性强的标准。

④鼓励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选进标准。

1.2建立标准体系

建立健全的产前、产中和产后配套齐全的农业标准体系。

农业标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较为抽象的理论工作,需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

一般可选择以下两种思路中的之一进行:

思路1:

预先分解示范区主导产业的具体操作过程,根据需要,起草对应标准,或者采标和起草相结合,完成所需标准。

而后,从农业标准体系建设要求的角度,优化这些标准为该示范区适用的具体农业标准体系。

思路2:

根据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内布局特点和生产的具体目标要求,进行逆推式层层分解,设计以关键控制点为中心的相关标准进行起草制定,再将这些标准进行组合,达到综合标准化要求的农业标准体系。

农业标准体系建立先由大的构架开始,逐步细化,或者先由具体相近的标准结合开始,逐渐协调之间的关系。

注意事项:

①标准体系建设必须有专家的指导,也要注意吸收专业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或农民的农业标准化思想,使标准更加适用和实用。

②在构思不很明确、体系尚未形成时,不要急于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因为这是一个复杂的工作,如果仓促形成,会对实际工作造成干扰。

2.组织实施

根据年度计划,按照相关标准要求,组织实施示范区建设各项工作。

2.1标准的宣贯

按照标准宣传计划,落实标准宣传任务。

(1)具体做法:

①印制各种标准宣传资料,如明白纸、解读手册、图解、漫画等。

②利用科技下乡、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等科技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农业标准宣传活动。

③利用广播、电视、光盘等媒体宣传农业标准化法规、农业技术标准。

④举办标准化专题讲座。

⑤请专业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讲解,示范演示。

这样,在示范区及周边逐渐掀起农业标准化宣传的热潮,形成示范区建设的社会氛围。

(2)注意事项:

①宣贯特别应当在农户、农民当中进行,结合各地不同民俗习惯,使农民了解和通晓标准。

②在农业标准宣贯工作中,要注意诚信和承诺制度的宣传,在各个层面树立重承诺、讲信誉、守信用的理念,以自觉自律的氛围推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

宣贯工作切忌搞形式主义,要注意研究宣贯工作的效果。

2.2标准的应用培训

标准的应用方法培训是实施标准的重要内容,要高度重视农业标准化培训工作,狠抓培训计划的落实。

(1)具体做法:

①按照培训计划要求,层层签订培训任务书。

责任落实到人,任务具体到户。

②培训更多地集中在技术指导人员与农户之间。

进行农业标准程序的具体应用过程培训,必要时进行手把手的培训。

③多形式、多渠道地开展培训。

可结合具体的生产过程和标准需要,把讲解、现场观摩和动手操作结合起来,做到在培训后能够使农民比较自如地应用标准进行操作。

(2)注意事项:

①农业标准的应用性培训,要求其可操作性很强。

那么,从事培训讲解的老师,就要对相关标准的技术内涵和实施操作有充分的理解和应用的足够经验。

否则是培训不好的。

因此,选择先培训好老师十分重要。

②培训不是简单的灌输。

要注意研究农民的认知方式,要注意遵循“认知-知识-态度-行为改变”的基本过程,要注意培训效果的信息收集和反馈,不断总结培训经验,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③要把标准培训与“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及其它科技培训项目紧密结合起来进行,始终贯穿农业标准化理念。

应当实行培训结业证制度,鼓励和调动农民参加标准化培训的积极性。

④要注重培训示范区的科技示范户、专业户、种养大户,从农民中培养一批推行农业标准化的带头人。

2.3核心示范基地的建设

核心示范基地是示范区的重要内容,对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起着直接的引导作用,通过核心示范基地建设,可早先一步积累经验,指导全区标准化工作。

(1)具体做法:

①制定切实可行的核心基地建设方案和管理措施,要明确责任,专人负责。

做法上可参照示范区建设相关内容,这里主要体现“做精、做强”的内涵。

但不能有“偏吃偏喝”的优待,主要从加强管理和精细运行上来体现。

如强化对基地操作人员的培训,生产季节技术人员要直接到现场示范指导等。

②要统一采购、统一检验基地投入品,能够统一实施的生产管理,就统一进行,发挥专业化的服务机构的作用,保证真正达标的质量水平。

③生产过程要有完整的记录,能够整理出可供指导的技术经验。

(2)注意事项:

①为了让农户亲眼看到农业标准实施的全过程和实施标准的好效果,激发农户实施农业标准的积极性,对核心示范基地的建设务求精细,不求面大。

②核心示范基地的一切实施过程应当保持透明,让农民随时能够观察到标准化的真正好处和做法。

③对核心示范基地的投入必须与其它区域相同,不同在于真正的标准化管理。

否则就失去其本来的作用和目的。

④核心示范基地建设一定要符合当地的经济条件,使农民能觉得不仅标准化效果好而且经济上是可行的。

2.4几个标准体系的配套

建立以技术标准为核心,以工作标准和管理标准为配套的示范区总体农业标准体系,形成示范区一体化的农业标准综合体,对示范区标准化推进具有重大作用。

示范区要充分认识到作好标准体系的配套是农业标准化工作的本质需要,是体现标准化工作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具体体现。

这项工作是示范区较高层次、带有研究性质、属于上层管理和决策方面要做的工作,对示范区发展决策和整体管理十分重要。

几个农业标准体系的配套可与标准体系建设一同进行。

具体做法上,可通过对示范区总体工作内容的分类划块,在形成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再上升到体系的配套层面上来。

具体可按照标准体系建设要求进行。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建设可借鉴ISO9000或者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产生。

2.5生产环节的标准实施

生产环节的标准实施是整个示范区运行的核心。

要加强产中环节的技术指导,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技术、统一检测、统一指导”的原则。

(1)具体做法:

①通过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手把手的示范,逐渐提高农民/农工实施标准的技术水平。

②第一线技术指导人员,在指导农民的同时,随时观察和预测生产对象的过程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变化的主要因子,并做出应对变化的调控方案,及时告知有关人员,以便修正自己的操作过程。

③观察和寻找生产过程中的不稳定状态及产生振荡的原因,适时控制过程变化,及时启动必要标准的加入,直至需要启动紧急预案,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

④在生产过程进行中,根据标准要求,狠抓质量关键控制点的管理,保证每一个步骤、过程对最终结果在质量和安全方面的应有贡献。

⑤在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及时启动紧急预案,积极开展减灾和恢复工作,采取多标准有机结合的方法,把损失降到最低。

(2)注意事项:

①做好进入生产环节的投入品质量把关工作,避免因投入品质量问题,影响标准实施的结果。

②努力做好农/兽药合理使用准则、特别是鲜活类农产品农/兽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贯彻。

③鼓励专业化的服务机构为农户服务。

④注意作好操作过程记录,收集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下一步标准的修订积累资料。

2.6动植物病虫防治与防疫

做好示范区及周边的动、植物病虫和疫情监测与防治工作,是保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生产不受重大损失、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需指定既有职业道德、又有丰富经验、还要热爱这项事业的人员专门负责。

(1)具体做法:

①指定专门人员,明确工作责任,落实相关监测和信息传递任务,责成依照有关标准,开展病虫、疫情的监测与防治指导及申报工作。

②在示范区建立的初期,由指定人员与当地的植保、兽医及疫情监测中心取得联系,构成相互支持的动态网络体系。

③实行定期、不定期的监测分析,按照相应标准,分类落实指导任务。

该用药的就指导用药,该上报有关部门的就要上报。

做到及时、安全、有效、高质量的掌握和控制有关害情、灾情。

④依据有关规定和强制性标准,严格把好药品入区、使用的方法、次数和安全间隔期的标准尺度。

严禁违犯标准的行迹出现。

⑤特别对农户分散性用药,必须建立严格的记录档案和用药前的申报制度。

由事先安排好的农户分组管理人员把关,先审查,后用药。

专门人员要定期对用药情况进行巡查指导和登记。

⑥能够进行统防统治的区域,绝不分散进行;能够应用非用药方法解决病虫的,坚决不用药;能够少用一次药可保生产质量的,就一定不用药。

(2)注意事项:

①由于动植物病虫及有关疫情的监测与防治有较大难度(微小生物引起,初期很难发现),应当指派专业人员进行,保证这方面的安全。

②控制这些问题的工具之一是农/兽药品,也是现今农民最容易超标的难题。

所以,对这些药品,在管理、使用和用后处理等方面,应当足够的管理力度,不折不扣地执行强制性标准,不能有任何马虎情况出现。

2.7操作过程记录

生产操作记录应该贯穿在整个标准实施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是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生产技术标准的关键结合点。

示范区要按照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制定科学合理的记录表格,认真做好生产过程记录。

(1)记录的内容

①对投入品种类、数量以及使用区域、播种或养殖日期、防疫防治的日期、方法、药量,最终产量、质量、效果等记录应当由库管人员和技术指导人员记录清楚。

②农工/农民的记录,就是他们的生产操作过程记录。

这种记录,也应当提前设计实用的表格,提供他们填写。

表格中的内容至少包括:

记录号,操作时间(_月_日_时),关键操作内容,正常/异常情况,对异常情况的处理意见,记录人签名。

③根据生产内容和要求,确定具体的时段(如一晌、一天、一周或者十天,等等),由技术员或者管理员进行现场审核并签名,形成正式记录保存。

(2)注意事项

①要注意建立和加强示范户/场生产档案管理制度,规范记录行为和记录用具。

②要注意随时进行记录的良好习惯的养成,到最后变成自觉行为。

③要注意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连续性,要做到现场记录,做到生产过程在记录上反映的可追溯。

2.8产后环节的标准实施

在生产进行到了收获阶段时,农业标准化执行重点就逐渐转移到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方面来了。

这就自然地执行了农产品采收/屠宰/捕捞标准、分级包装标准、储藏运输标准,等等。

这一阶段,逐渐进入了类似工厂化的作业过程,执行具体标准的难度要比生产过程低得多。

但还是不能放松管理,应当严格按照农产品安全卫生、质量等级、计量和包装标识等标准要求进行分级、包装、加工、储存和运输,保证农产品产后环节各类标准的实施。

农产品的产出,最终一道重要关口是进入市场。

搞好产销衔接,是另一个后期的重头戏,要求尽可能地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统一标志、统一品牌进行销售。

实行团队化运作,适应性推出产品,发挥龙头企业或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在销售中的优势作用,扩大标准化农产品的市场份额,提高整体销售能力。

示范区企业/基地应与农户签订产品收购合同,明确产品的质量标准和价格及双方的责权利,共同建立诚信体系。

农产品产后环节标准的实施要注意结合和市场的要求,出口创汇的示范区要结合目标市场的标准要求。

3.“标准化农产品”品牌培育

培育“标准化农产品”品牌是示范区能够在市场中占据席位的基本保证,是保证示范区持续、长效性发展的重要举措。

“标准化农产品”品牌的培育应与名牌战略和农产品认证结合。

应当积极推进“标准化农产品”在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和配送中心设立专柜,积极开展示范区农产品直销活动,全力打造“标准化农产品”品牌。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实行地区间的“标准化农产品”互认,加快农产品在市场中的流通的同时,也可保证农产品的安全质量。

“标准化农产品”品牌的培育要注意创立和管理相结合,切忌乱、烂,影响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形象。

4.与其它项目的结合

示范区建设宜与各类农/林业项目及涉农/林业项目相结合。

食用农产品示范区应与“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食品药品放心工程”、“菜篮子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