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59701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docx

浙江省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语文试题

浙江省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三)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镇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语言文学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A.便笺(qiān)泥(nì)古辅弼(bì)捉襟见肘(zhŏu)

B.戏谑(xuè)讹(é)诈恪(kè)守不稂(láng)不莠

C.豢(huàn)养猝(cù)死剽(biāo)悍江澄(chénɡ)如练

D.羞赧(nǎn)收敛(liǎn)亘(hén)古宁缺毋(wú)滥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中国新富似乎无所不在,挥金如土;但他们难觅行踪,回避媒体。

他们对奢华的热衷成为全球奢侈品行业的支柱,他们也因品味差而遭鄙视、嘲笑和抨击。

B.余姚的雨下疯了,我头一次见这架势。

当我淌水到长安路时,见路上全是熄火趴窝的车辆,姚江的水面已经超过路面,水夹杂着延绵而来的浮萍冲向村里。

C.长江上游渔业资源严重衰退,一些珍稀、特有鱼类濒临灭绝,除受水域环境污染、过度捕捞等因素影响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绪的水电开发。

D.国庆“黄金周”,景区拥堵的局面,沿伸到了高速公路上。

网络上颇为流行的一句话或可代表出行者的感受:

一行白鹭上青天,我被堵在最中间。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当微博不再是大众发泄情绪的场所,却是具有责任感的社会媒体之时,微博上的虚假信息将受到大众的自然抵制,其危害力自然大大减小。

B.政府有关部门在考量转基因应用于农业的技术是否适合推广时,依据都是是否在对环境无害的前提下有利于农业效率和农民收益的提高。

C.新科诺奖得主席勒念的“房地产泡沫”经,但愿能为房地产江湖里的各路好汉点石成金,使他们在“只有房地产才能救中国”的迷途中知返。

D.高科技造假常常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高科技检测手段往往很快被制假者破解,反过来被科技造假所打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黄岛原油泄漏导致的爆炸悲剧折射的企业与政府的应急预案管理、城市与石油产业的布局规划、央企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受关注的焦点。

B.中国影评群体的壮大,喜爱电影的文艺青年在电影论坛里发帖,表达自己对电影的见解,和互联网的兴盛有着很大的关系是众所周知的。

C.要进一步明确第三方对医疗服务监管的作用及地位,倡导激励与惩戒并重的有效管控机制,促进医疗服务诚信水平的提高。

D.针对社会广泛关注的旅行社是否可以安排购物,在旅行中是否可以有另付费旅游项目等问题,有关人员表示,国家旅游局将会同立法部门尽快推出相关规定。

5.依次填入下面空格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难道火星文就不是一种语文?

难道流行歌词就不是一种语文?

难道网络用语就不是一种语文?

的确,生活就是语文,世俗化的生活土壤也只能培植出世俗化的语文。

当语文成了人们▲,语文变得风趣;当语文成了人们▲,语文变得无聊;当语文成了人们▲,语文变得无情;当语文成了人们▲,语文变得无奈。

①手中的玩物②嘴边的谈资③心灵的历史④身上的负担

A.①④③②B.②①④③C.③②①④D.④③②①

6.用简短的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意思。

(不超过50个字)(4分)

我国征收遗产税的脚步声似乎越来越近,并引发了诸多争议。

支持遗产税的人表示,遗产税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社会公平。

一个人的财产,是他个人所有,同时又归社会所有,在他离去后,全部传承给他并没有对创造财产付出的后人不太公平,而假如征收遗产税,可以将其中的一部分财产交还社会,体现了一种社会公平。

此外,遗产税也体现了效率原则。

因为富人的后代并不一定会将继承下来的财富在再生产中创造财富,将之交还社会还有可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惠及大众。

而反对遗产税者则认为,遗产税是对私人产权的侵犯。

对遗产税持批判观点的经济学者表示,文明的政府应对私人财产加以保护,而非强制充公。

“没有对私人财产的尊重,就没人敢在活着的时候进行储蓄和投资,没有对私人遗产的尊重,就没人敢对死后的事业进行储蓄和投资,这(财产税)显然对所有人都是灾难。

7.使用“风”“云”“雨”“天南海北”这四个词语写一段抒情性文字,要求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不超过60个字)(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

汉字的文化学意义,还表现在能够缩影式地传导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文化心理、价值取向等内隐文化结构。

从认知方式看,中国人长于直观地把握世界,重体知而轻认知,重体悟而轻分析,重形象而轻抽象,等等,这种认知特点,在汉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汉字的创造,是先民“仰观天象,俯察地法”“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结果,造字方法是“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依类象形”,所造的字是“物象之本也”。

众所周知,汉字是由图画发展来的,因此,文字极具形象色彩,无论是初文象形字,还是后起的会意形声字,都是形象斐然。

从哲学的角度看,汉字也是充满东方智慧的文字,文字中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辩性和审美灵动性。

中国传统哲学对宇宙、人事理解把握的认知方式,就是阴阳调和、美恶相兼、正反相容、始终相生的“一体二元”的方式。

在《易》中,阴阳二爻表示相对立的两端事物,两爻相合构成八卦,诞生了宇宙间的天地雷风等物质,它们阴阳调和,相反又相正,对立又融合,演成六十四卦。

六十四卦从乾坤始,至既济未济终,未济意味着开始新的循环,其间蕴涵了阴阳对立,相推相转的辩证思想。

《老子》一书中,也蕴涵着深刻的辩证统一思想,如“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章),“故知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第二章),“重为轻根,静为躁君”(第二十六章)等等,都是就事物的两端相仇相因立论的。

这种思维品格,在汉字孳乳过程中的“反训”现象里,得到了清晰展示。

所谓“反训”,是指一个字具有相反相对的两个义项。

如《书·泰誓》:

“予有乱臣十人。

”疏云:

“《尔雅》云:

‘乱,治也。

’谓治理之臣有十人。

”即“乱”有“治”义。

再如“介”有“大”、“小”二义,“落”有“终”“始”二义,“受”兼“施”“受”二义,等等。

这一类“反训”字,就是人们在创造和使用文字时的一种哲理蕴涵,是民族智慧的显现。

汉字的审美灵动性是自不待言的,它的具象性,使其自身从产生之日起,就具备了一种形式美,而在使用历史中,人们根据审美的需要,对其体势不断加以美的修正,使其呈现出多姿多态的美。

甲骨文瘦峭峻锐,金石文温敦厚重,篆书含聚内敛,隶书外拓放逸,楷书端庄雄秀,草书飘逸虬曲等,无不显出或动或静的美。

另外,汉字是矩形结构,每一字都有中心和重心,又使得它呈现出秀雄浑凝的力象。

再一点,汉字的内质充满了审美的敏感,汉字的意象更能抽象演绎出人无限丰富的想像与联想,被惊叹为“诗之魂”,从而启迪了诗歌创作的灵感。

认知心理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积淀而成的,具有较固定模式的认知心理。

可以这样说,当代人包括当代青年,无不是从历史的深处走出,其脉管里流淌的都是祖先的血液。

汉字中的民族认知心理的蕴涵是极为丰富的,在汉字教育中,充分注意这一点,对于继承汉民族优秀的品质,发扬汉民族灵动的智慧,实现当代的思想原创,无疑将大有裨益。

(摘选自商忠的《汉字的文化学意义》,有改动)

8.下列不能支持汉字中蕴涵了丰富的“哲学思辩性”说法的一项是

A.中国传统哲学对宇宙、人事理解把握的认知方式,即阴阳调和、美恶相兼、正反相容、始终相生的“一体二元”的方式。

B.《易》中,由阴阳二爻表示相对立的两端事物,两爻相合构成八卦,诞生了宇宙间的天地雷风等物质,最后演成的六十四卦。

C.《书•泰誓》:

“予有乱臣十人。

”疏云:

“《尔雅》云:

‘乱,治也。

’谓治理之臣有十人。

”即“乱”有“治”义。

D.汉字孳乳过程中有“反训”现象,如“介”有“大”、“小”二义,“落”有“终”“始”二义,“受”兼“施”“受”二义等。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它的意义表现在能够传导中国传统的认知方式、文化心理、价值取向等内隐文化结构。

B.汉字由图画发展而来,汉字的造字原则与方法,充分体现了汉民族传统的重体悟、重具象的思维模式或认知方式。

C.汉字的外形具有灵动美,汉字的内质具有敏感美,汉字的意象具有抽象美,从而启迪了诗歌创作的灵感。

D.我们在汉字教育中,要充分挖掘民族认知心理的丰富蕴涵,培养良好的文化素养,实现当代的思想原创。

10.本文从哪些方面对汉字的文化学意义展开论述?

(3分)

 

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我怕来不及

韩月牙

一生只有三万天,那还是以活到耄耋之年来计算。

自己是时间的富翁,本是一种天真的错觉,立马心跳声有些澎湃,眼睛有些湿润。

每个人的心,常常有两个声音,一个说,慢慢走,欣赏啊;另一个声音,只争朝夕啊,我怕来不及,因为一生只有三万天。

奉献孝心,我怕来不及。

在我心里,父亲的容颜越来越模糊,我懊悔直到他猝然离世,我才放下对他经年的怨恨。

两年了,我一想到他,忍不住泪眼婆娑,一张可以寄托我哀思的照片也没有。

今年的父亲节,看到铺天盖地的抒情诗文,想,假如当年我不记恨,宽容父亲以前的种种不是,是不是现在我的泪水会少很多?

会心安很多?

人生没有那么多的假如,老天喜欢用各种痛悔让人成长,尽管我有一千个不愿意。

母亲渐老,因长期服药,她的形象浮肿苍老到让我心酸。

想起三十多年前,母亲和弟弟的一张两寸黑白照,背景是群山和夕阳,那时的弟弟,身高只到母亲的肩膀,那时的母亲,年轻,清瘦。

时间的魔手,把我的母亲变得弱不禁风,特别是前年脑梗后,她身边一刻也离不了人。

我对于母亲的孝心,只有每周至少一次的电话,和寒暑假的悉心陪伴。

前几日,母亲在电话里倾诉,她的一个分别了58年的老同学,来上海看她,母亲显然很激动,58年没见了呀,母亲絮絮叨叨那个女同学,还是风风火火爱说笑,一点看不出早已年过七十,还有她们走岔路差点没见着,云云。

电话那头,母亲说得轻松。

电话这头,我鼻子一酸,半个多世纪的风霜雪雨,那个阿姨还能认出我的母亲吗?

我也是她人生的一层霜,一阵凉雨。

难产,我差点夺去母亲的命;年幼时的倔强和顶撞,曾让母亲心寒;工作后一直忙碌,难得有时间在母亲身边尽孝。

我真怕来不及,不能在母亲身边听她唠叨,不能为母亲做饭洗衣搓澡,哪怕什么也不做,陪着她,看会儿电视,聊一下闲天,我真怕哪天突然被剥夺了这样的机会,我迫不及待,我千方百计,事事顺着母亲,从此不顶嘴,极有耐心倾听,没有什么比让她开心更让我高兴的。

我清醒地知道,每个人迟早都会成为孤儿,我愿老天赐福于我,让我多些年做一个有妈的幸福老小孩。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怕来不及。

翻看那些青春时的老照片,是浪漫美好的事,也让人心生悲凉。

照片未曾褪色,青春却一去不复返。

有时候,一个人对镜自怜,不免自怨自艾。

更多时候,忙碌到无暇对镜,常常是,一早一睁眼,抹一把脸,嚼两口早点,开始新的一天……于是掐着表度日,一日又一日,是奉献,也是蹉跎。

有时间抱怨,有时间用恶毒的语言发泄,却不肯停下来,细细看一看他的脸,皱纹不是只爬在我的额头,衰老不是只写在我的眉间,他何尝不是这样?

时间改变了那么多,温柔不必了,体贴不见了,一听电话,旁人就知道你在和谁说话。

那个冷漠的声音命令的腔调,一定是和他。

已经习惯了他的包容和不计较,和自己家里人客气什么呢?

我已经够累的了,还要柔声细气说话么?

忘记了,夫妻也许只有一世的缘分,假如有来生的话,不一定就能遇见,何况来生多少有些缥缈。

我只做你一世的妻,所以要温柔地对待。

我不止一次讲,“老”是一个悲怆的词。

其实我不是惧怕容颜的苍老憔悴,我怕因为疾病不能活到老,我更怕不能和你一同老。

我怕来不及,献出我所有的热忱,给我热爱的孩子,陪伴着他,看着他成长,娶妻,生子,亲眼见证他生命中点点滴滴的幸福。

想起很多年前的一件事,那时小儿刚上幼儿园,因为调皮,被我说了几句,小儿很是委屈,扁着嘴说,我是从老远老远的地方来你们家的。

我们两个哈哈大笑,追问,为什么来我们家呢?

小儿答,我看你们可怜。

今天回味,笑不出来,谁在前世约了你,要你这样隔山隔水地跑来,千辛万苦做我们的孩子?

谢谢你,我亲爱的孩子,我们没有做父母的经验,摸索着成长,磕绊着进步,是老天的厚待,让我们今生不孤单,让你成为这样阳光上进的青年。

我怕来不及,善待朋友,倾心帮助;我怕来不及,安静阅读,聆听教诲;我怕来不及,万水千山走遍,只能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回忆往昔……我怕来不及,我怕来不及,我想把一分钟掰成两半用,我希望一天有25个小时,明白是自己的痴心妄想,所以要用尽全力,让一个声音盖住另一个声音,我只能,只争朝夕,一生只有三万天。

(选自2013年10月17日《杭州日报·西湖副刊》,略有改动)

11.开头一段强调“一生只有三万天”,有什么作用?

(3分)

 

12.赏析文中划线句的含义。

(4分)

(1)“我也是她人生的一层霜,一阵凉雨。

(2)“我不止一次讲,“老”是一个悲怆的词。

 

13.文中共写了哪些“我怕来不及”的事?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分)

 

14.最后一段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突出特点?

请简要赏析。

(4分)

 

15.本文主题鲜明高调,但从取材内容看,作者为人处世始终低调。

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

议仓

曾巩

世之言治法者,莫不以三代唐虞为之本而两汉隋唐为之末。

然三代唐虞之法未必行于今而皆得其便,两汉隋唐之法未必行于今而皆失其利也。

故善言治者,不在乎援古高论,在乎当而已矣;善言法者,不在乎超世迈俗,在乎宜而已矣。

夫义仓者不兴于唐虞之世也,不建于三代之君也,盖始于隋而盛于唐者也。

其道以振乏为本,以恤民为先,以博施为法,以乐输为率,以众赖为便。

各于其社树之以仓,各令其民入之以谷。

设其官守,严其戒令。

丰岁则劝课而输之,凶年则发彻而散之。

不烦于刑而民乐从,不费于国而民无困。

于上有救贫恤饥之政,于下无转沟殒壑之苦。

其在隋则长孙倡而始之,其在唐则戴胄举而行之。

文帝从长孙之计,于是民俗以安,国费以省,邦储以厚,而卒能成大业之治焉。

及太宗从戴胄之言,而卒能成贞观之风焉。

降及天皇,其法始敝,为征取之科。

自是之后,名存而实废矣。

由此观之,前世所以恤民而后世所以暴民,明主所以为治而昏主所以为乱者,其义仓之谓乎?

国家革五代之苛,建一王之治,于兹有年矣。

租赋之调不为不中也,配敛之科不为不节也,赈恤之政不为不行也,敝滥之源不为不究也。

然此岁以来,急于边费,以征以取,浸暴于常。

而又有聚敛之臣贪残之吏剥下以奉上刻私而徇公往往窃前世恤民之法而为当今敛民之调者累累皆是则义仓者亦其一端也。

夫昔之所谓义仓者,以义为本而行乎赈恤者也,今之所谓义仓者,以义为名而务于诛求者也。

昔之义仓,务所以安之;今之义仓,务所以掊之。

昔之义仓,则立仓于社,聚谷于众,年丰则取之,民饥则与之,不令而民从,不督而民劝,故曰以义为本而行乎赈恤也;今之义仓,则有仓之号而无仓之制,有义仓之名而无义仓之实。

诚能复隋唐之法而建其仓,探隋唐之本而行其义,则恤灾弭患、安民泰俗无大于此者。

苟不如是而徒立其号,以为征取之术,则不若勿行之愈也。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于兹有年矣兹:

现在

B.租赋之调不为不中也中:

中意

C.则恤灾弭患弭:

消除

D.以为征取之术术:

手段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道以振乏为本则思知足以自戒

B.浸暴于常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C.名存而实废矣木遭之而叶脱

D.其义仓之谓乎其皆出于此乎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论述了建立义仓的意义和目的,以及它在隋初、唐初曾经发挥过的巨大作用。

议论有关义仓的问题,其旨在于抨击时弊。

B.建义仓本为农民丰年储存粮食,荒年用以救灾,是利国利民的善举。

但到宋时,贪官利用义仓制度向百姓聚敛,“义仓”已名存实亡。

C.作者在文中无情地抨击了宋代官吏借“义仓”之名,行盘剥农民、谀上肥私之实,致使义仓不仅名存实亡,而且成了农民的一大祸害。

D.文章以明主、昏主如何对待义仓,义仓今昔的实质性变化,两两对照,一一剖析,脉络清晰,深刻有力。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而又有聚敛之臣贪残之吏剥下以奉上刻私而徇公往往窃前世恤民之法而为当今敛民之调者累累皆是则义仓者亦其一端也。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7分)

(1)善言法者,不在乎超世迈俗,在乎宜而已矣。

(4分)

(2)不烦于刑而民乐从,不费于国而民无困。

(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21—22题。

(7分)

庄居野行

姚合

客行野田间,比屋皆闭户。

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

官家不税商,税农服作苦。

居人尽东西,道路侵垄亩。

采玉上山颠,探珠入水府。

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古来一人耕,三人食犹饥;如今千万家,无一把锄犁。

我仓常空虚,我田生蒺藜。

上天不雨粟,何由活蒸黎?

【注】姚合(约779~约846),唐末诗人、官员。

诗与贾岛齐名,号称“姚贾”。

21.本诗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的风气进行了正本清源,对受侮辱受损害的表示了深厚的同情。

(2分)

22.这首诗几乎通篇用赋,体物写志,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

(5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5分)

“子曰: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里仁》)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宪问》)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卫灵公》)

23.上述材料所强调的共同人格修养与《荀子·劝学》中的“”(填写原文)可谓异曲同工。

(2分)

24.上述材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人生观?

请简析。

(3分)

 

(四)古诗文默写。

(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

(2)执手相看泪眼,▲,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3)▲,▲;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王勃《滕王阁序》)

(4)沧海月明珠有泪,▲。

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李白《行路难》)

四、作文。

(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浙江举办首届最美乡村评选推广活动,每当人们看到电视展播各地新农村的崭新风貌时,会惊奇地发现,有一些原本非常熟悉的山水田园、花草树木,一上了电视,竟然也是如此美丽,令人不禁感叹:

平时我怎么就没发现呢?

我为什么还要化那么多钱到远方去观光呢?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

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

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

④不得抄袭、套作。

 

2014年浙江省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

语文测试卷(三)参考答案

1.B〔A项,便笺(jiān);C项,剽悍(piāo);D项,亘(ɡèn)古。

2.A(B项,蹚水;C项,无序;D项,延伸。

3.B(“考量”,指思考衡量,是对一件事情反复斟酌,反复的推敲不断的考虑。

此处使用正确。

A项前后文表达内容是由正反两方面构成的并列关系,应将“却是”改为“而是”。

C项“点石成金”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就使它变得很出色。

此处可以改用“指点迷津”。

D项把“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改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意谓正气难以修得,而邪气却容易高过正气,后比喻为正义而奋斗,必定会受到反动势力的巨大压力。

也比喻有了成就以后,困难会更多。

4.D(A项,成分残缺,可在“受”的前面加上“成为”。

B项,句式杂糅,“是众所周知的”之前加上“这”。

C项,“倡导”与“机制”不搭配。

5.B(注意前后照应)

6.在我国征收遗产税有争议,支持者认为能体现公平和效率原则,反对者认为是对私人产权的侵犯。

(只答“在我国征收遗产税有争议”得1分。

7.示例:

我要风,来无影,去无踪;我要云,飞啊飞,飞到天南海北;我要雨,不留情,清洗世界,滋润胸襟。

(词语运用得体,句子表达顺畅4分,拟人手法恰当1分。

8.B(文中指的是“……其间蕴涵了阴阳对立,相推相转的辩证思想”,而不是六十四卦。

9.C(“汉字的内质具有敏感美,汉字的意象具有抽象美”概括不准确;“启迪了诗歌创作的灵感”指的是“汉字的意象更能抽象演绎出人无限丰富的想像与联想”后的结果。

10.①认知方式。

②哲学思辨。

③审美灵动性。

(每点1分。

如果将②③合并回答也可以。

最后一段的侧重点是“汉字教育”,不在此答题范围。

11.①紧扣标题“我怕来不及”。

②总领下文,表达“只争朝夕”的主题。

③与结尾形成呼应,结构浑然一体。

12.

(1)用“霜”和“凉雨”比喻我曾经给母亲带来许多不幸和心寒。

(2)用“悲怆”揭示“老”的内涵,说明“我”对“老”的认识,有一种十分伤感的情怀。

13.“我怕来不及”的事:

①怕来不及奉献对父母的孝心。

②怕来不及陪伴丈夫终生。

③怕来不及热爱自己的孩子。

④怕来不及实现自己的心愿。

情感:

这许多“怕来不及”表达了作者强烈的人生紧迫感,从而萌发出的“只争朝夕”的人生态度。

14.①排比和反复修辞手法的运用,把“我怕来不及”的急切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②用心灵独白的方式,抒发了“怕来不及”的急切心情和“只争朝夕”的人生情怀。

15.本文的主题在文章的首尾非常鲜明,人生必须“只争朝夕”,可谓“高调”。

文中写“我怕来不及”取材于几乎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生活情结,如孝敬父母、敬爱丈夫、爱护孩子、善待朋友、淡泊生活等。

情感十分朴实和真挚,丝毫没有高调和张扬。

16.B(中;适合。

17.D(都是语气副词,大概。

A.介词,把/连词,用来。

B.介词,比/介词,对。

C.表转折的连词/表顺承的连词。

18.B(到唐高宗时义仓的制度就开始遭到破坏了,而非宋时。

19.而又有聚敛之臣/贪残之吏/剥下以奉上/刻私而徇公/往往窃前世恤民之法而为当今敛民之调者/累累皆是/则义仓者亦其一端也。

(画对两处得1分)

20.

(1)善于谈论法规的人,不在于他有一套远离当代、不同流俗的空谈,而在于合乎时宜罢了。

(2)不必靠刑法而民众乐意听从,不耗费国家资财而民众不为饥荒所困。

参考译文:

世上那些谈论治国之道和法规的人,没有一个不是主张以夏、商、周三代以至更远的尧、舜,当作取法的根本,而把两汉、隋唐看得无足轻重。

然而三代、尧舜的办法不一定在今天都适合,两汉隋唐的措施,在今天也不一定都无成效。

所以善于谈论治国之道的人,不在于他能搬出远古如何如何而发高论,而在于它的意见得当就行了;善于谈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