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6476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38.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中考零距离新课标最新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8年河北省邯郸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47分;1-5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6-11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黄瓜B.花生油C.牛肉D.米饭

2.如图所示的标志中,属于我国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

A.

B.

C.

D.

3.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  )

A.CuO﹣﹣氧化铜

B.2H2O﹣﹣2个水分子

C.2H﹣﹣2个氢元素

D.Fe+32O3﹣﹣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

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34个电子

C.该元素原子的核内有34个质子

D.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78.96g

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纯碱的水溶液呈碱性,所以纯碱属于碱类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A.用①③制取氧气B.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

C.用②④制取氧气D.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

7.20℃时,将等质量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a、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

B.图乙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图丙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8.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天然气用作燃料B.活性炭吸附冰箱异味

C.利用干冰人工降雨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10.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玻璃、冰和铝都是晶体

B.一氧化碳、乙醇和聚乙烯都是有机物

C.铜、水银和食盐水都是导体

D.氮气、海水和五氧化二磷都是纯净物

11.对图所示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实验中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压强增大

B.图乙实验中小气球迅速胀大,说明NaOH能与CO2反应

C.图丙实验中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说明NH4NO3能与水发生反应

D.图丁实验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是一种酸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12.趣味实验:

预先在瘪的铝箔气球里放了少量酒精,当该气球接触热水时,酒精受热迅速      (填物态变化)而使体积膨胀,就把气球给撑起来了.而当气球离开热水后,酒精蒸气遇冷又会很快      (填物态变化)而使体积缩小,气球自然就瘪了.

专家提醒:

酒精要远离火源,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装置.

(1)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放大镜的作用是      ,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3)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答出一条即可).

14.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可以用      区分软水和硬水.

(2)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用于防腐,这是因为氮气      .

(3)用稀盐酸清洗铁锈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在农业生产中,通常在土壤中加入      (写物质俗称)来改良酸性土壤.

(5)在硫酸钾、碳酸氢铵、硝酸钾三种物质中,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

15.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是验证木炭具有      的性质实验,第④步操作中,应待瓶内温度      时,再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其中第④步的实验目的是      ,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乙实验能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中,需要最少的实验组合是      (选填字母序号)

A.①③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16.如图是一些初中化学常用物质的转化关系,其中A是含有两种元素的黑色固体,且A与C中含有某种相同元素,B、C、E、F均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J是一种干燥剂,G的溶液为浅绿色.回答:

(1)G所属物质的类别      (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2)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      .

(3)H的一条用途      .

(4)①﹣⑤反应中不包含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7分)

17.“蜡烛一吹就灭”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根据灭火原理,针对蜡烛熄灭原因展开了探究.

【探究一】

小明依据呼出气体成分认为:

吹的气流中有较多的      的气体,使蜡烛缺氧熄灭.小聪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否定了小明的想法.从而认为蜡烛熄灭是因为吹的气流带走了      ,使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探究二】

小红依据灭火的原理经过进一步思考认为,也可能因为吹的气流移走了可燃物﹣﹣蜡蒸气,使蜡烛熄灭.为此她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查阅资料:

蜡烛的着火点大约是190℃,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在400℃﹣1000℃;蜡烛燃烧实际是石蜡蒸气在燃烧.

实验1:

如图甲,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2:

如图乙,先将带柄金属活塞放到左端位置,点燃酒精灯,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280℃以上时,点燃右面的蜡烛,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出,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结论】蜡烛一吹就灭的原因      .

【实验分析、讨论】

(1)实验2中用两盏酒精灯的目的是      .

(2)小红为验证自己的想法,做了实验1和实验2两个实验,主要是应用了科学探究方法中的      法.

【拓展应用】下列生产生活中灭火方式与上述实验灭火原理一致的是      

A.消防用大功率风力灭火机灭火B.用干冰灭火

C.用锅盖盖灭油锅着的火D.用水灭火.

 

四、计算应用题(本题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依据的公式和主要演算步骤,没有过程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字和单位.只写出公式,但不能与题目所给条件相联系的不得分.)

18.欲测定一瓶标签破损的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现取10g稀硫酸样品,将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进行了数字化实验,边加边搅拌,随着氢氧化钠溶液加入,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

(1)b点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2)计算该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个小题,共47分;1-5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6-11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

A.黄瓜B.花生油C.牛肉D.米饭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分析】根据常见食物的富含主要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黄瓜中富含维生素,故A符合题意;

B、花生油中富含油脂,故B不符合题意;

C、牛肉富含蛋白质,故C不符合题意;

D、米饭中富含的主要营养素是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如图所示的标志中,属于我国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

A.

B.

C.

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分析】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常见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图中所示标志是节约用水标志,故选项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我国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正确.

C、图中所示标志是铝制品回收标志,故选项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3.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  )

A.CuO﹣﹣氧化铜

B.2H2O﹣﹣2个水分子

C.2H﹣﹣2个氢元素

D.Fe+32O3﹣﹣氧化铁中铁元素化合价为+3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解答】解:

A、根据化合物的读法,CuO读作氧化铜,故选项正确;

B、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H2O表还是2个水分子,故选项正确;

C、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元素符号前面加上数字表示几个这样的原子,故2H表示2个氢原子,故选项错误;

D、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

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

2O3表示:

在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故选项正确;

故选C

 

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

A.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34个电子

C.该元素原子的核内有34个质子

D.该元素原子的质量为78.96g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

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硒,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4,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34,表示原子序数为34;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4,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D.

 

5.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纯碱的水溶液呈碱性,所以纯碱属于碱类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C.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所以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分析】A、根据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

C、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

D、根据化合物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

A、纯碱的水溶液呈碱性,但纯碱不属于碱类,纯碱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项推理错误.

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但以物质不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也可能是由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推理错误.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D、化合物是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

D.

 

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能完成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是(  )

A.用①③制取氧气B.用②③制取二氧化碳

C.用②④制取氧气D.用①⑤制取二氧化碳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氧气的制取装置;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分析】

(1)实验室可用给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因此既可选用装置①也可选用装置②.

(2)实验室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此只能选用装置②.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解答】解:

(1)装置①②均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④⑤均可以用于实验室收集氧气

(2)实验室中只能利用装置②制取二氧化碳;只能用装置④收集二氧化碳.

答案为:

C

 

7.20℃时,将等质量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a、b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等

B.图乙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图丙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D.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

【分析】A、根据图甲a中有剩余固体,b中无剩余固体解答;

B、图乙无溶质剩余,无法判断是否是饱和溶液;

C、图甲中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甲有固体剩余,说明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结合图3完成解答;

D、根据图3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30℃时,甲乙的溶解度都比20℃时大,且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进行解答.

【解答】解:

A、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a中有剩余固体,b中无剩余固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应小于b,故A错误;

B、由于图乙无溶质剩余,无法判断是否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

C、根据图甲中信息可以知道20℃时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而图3中在20℃时,N曲线的溶解度大于M曲线的溶解度,故M表示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故正确;

D、根据图丙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30℃时,a、b的溶解度都比20℃时大,且30℃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当a中的物质完全溶解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相等,故D不正确.

故选C.

 

8.有关水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在固态时分子是静止不动的

B.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C.水由液态变成气态时水分子质量变小

D.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水分子的体积增大造成的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分析】A.根据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来分析;

B.根据分子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物理变化中分子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D.根据物质状态转化中分子的变化情况来分析.

【解答】解:

A.分子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下都是在不断地运动,故错误;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而水就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故正确;

C.液态的水和气态的水均由水分子构成,分子质量不变,故错误;

D.水结冰体积变大是因为水分子间隔变大引起的而不是水分子体积变大,故错误.

故选B.

 

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天然气用作燃料B.活性炭吸附冰箱异味

C.利用干冰人工降雨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

A、天然气用作燃料是利用天然气的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A正确;

B、活性炭吸附冰箱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了物理性质,故B错;

C、利用干冰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利用了物理性质,故C错;

D、用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金刚石硬度大,利用了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A.

 

10.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玻璃、冰和铝都是晶体

B.一氧化碳、乙醇和聚乙烯都是有机物

C.铜、水银和食盐水都是导体

D.氮气、海水和五氧化二磷都是纯净物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标准进行区分;根据晶体和导体的特征进行区分.如一氧化碳虽然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但是它不是有机物.因为一氧化碳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所以把它归入无机物进行研究.

【解答】解:

A、晶体是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玻璃不是晶体,故A错误;

B、碳的氧化物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归为无机物,一氧化碳不是有机物,故B错误;

C、铜、水银属于金属,具有导电性,属于导体,食盐水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其水溶液具有导电性,属于导体,故C正确;

D、海水中含有多种物质,不是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C.

 

11.对图所示实验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甲实验中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压强增大

B.图乙实验中小气球迅速胀大,说明NaOH能与CO2反应

C.图丙实验中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说明NH4NO3能与水发生反应

D.图丁实验中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是一种酸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碱的化学性质;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分析】A、根据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试管内的压强变小进行解答;

B、根据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瓶内压强变小进行解答;

C、根据硝酸铵溶于水吸热,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小进行解答;

D、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进行解答.

【解答】解:

A、白磷燃烧消耗氧气,使试管内的压强变小,所以会使得实验中试管内液面上升,故A错误;

B、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后瓶内压强变小,所以会观察到验中小气球迅速胀大,故B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小,所以会使得实验中U型管内液面左高右低,但不是硝酸铵和水反应,故C错误;

D、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而不是二氧化碳是一种酸,故D错误.

故选:

B.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12.趣味实验:

预先在瘪的铝箔气球里放了少量酒精,当该气球接触热水时,酒精受热迅速 汽化 (填物态变化)而使体积膨胀,就把气球给撑起来了.而当气球离开热水后,酒精蒸气遇冷又会很快 液化 (填物态变化)而使体积缩小,气球自然就瘪了.

专家提醒:

酒精要远离火源,原因是 C2H5OH+3O2

2CO2+3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考点】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根据物态变化进行分析;根据酒精易挥发、易燃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

预先在瘪的铝箔气球里放了少量酒精,当该气球接触热水时,酒精受热迅速汽化而使体积膨胀,就把气球给撑起来了.而当气球离开热水后,酒精蒸气遇冷又会很快液化而使体积缩小,气球自然就瘪了.因为酒精是易挥发、易燃的物品,容易引起火灾,所以要远离火源;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5OH+3O2

2CO2+3H2O.

故答案为:

汽化;液化;C2H5OH+3O2

2CO2+3H2O.

 

13.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改进装置.

(1)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

2P2O5 .

(2)放大镜的作用是 将太阳光会聚于焦点(白磷)处 ,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3)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操作简便,无污染,提高了测定数据的准确性 (答出一条即可).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分析】

(1)根据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测解答;

(2)根据用放大镜将太阳光会聚于焦点(白磷)处,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解答;

(3)根据改进后容器始终是密封的特点来分析.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反应的特点分析回答.

【解答】解:

(1)该实验的化学反应是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方程式是:

4P+5O2

2P2O5;

(2)白磷着火点低,用放大镜将太阳光会聚于焦点(白磷)处,使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

(3)图中的装置始终密封,操作简便,没有污染,提高了测定数据的准确度.

故答案为:

(1)4P+5O2

2P2O5;

(2)将太阳光会聚于焦点(白磷)处;

(3)操作简便,无污染,提高了测定数据的准确性.

 

14.化学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请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可以用 煮沸 区分软水和硬水.

(2)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用于防腐,这是因为氮气 化学性质不活泼 .

(3)用稀盐酸清洗铁锈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6HCl═2FeCl3+3H2O .

(4)在农业生产中,通常在土壤中加入 熟石灰 (写物质俗称)来改良酸性土壤.

(5)在硫酸钾、碳酸氢铵、硝酸钾三种物质中,可用作复合肥料的是 硝酸钾 .

【考点】硬水与软水;常见气体的用途;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分析】根据生活中通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充入食品包装袋用于防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熟石灰具有碱性,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复合肥料的定义进行解答.

【解答】解:

(1)生活中通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2)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用于防腐,这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6HCl═2FeCl3+3H2O;

(4)熟石灰具有碱性,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

(5)复合肥料主要是指化学式中含有“N、P、K”中的两种或三种,只有硝酸钾符合;

故答案为:

(1)煮沸;

(2)化学性质不活泼;(3)Fe2O3+6HCl═2FeCl3+3H2O;(4)熟石灰;(5)硝酸钾;

 

15.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

(1)甲实验是验证木炭具有 可燃 的性质实验,第④步操作中,应待瓶内温度 恢复至室温 时,再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其中第④步的实验目的是 检验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O2+Ca(OH)2=CaCO3↓+H2O .

(2)乙实验能验证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中,需要最少的实验组合是 B (选填字母序号)

A.①③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

【考点】碳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分析】

(1)根据探究碳的可燃性实验的注意事项及发生的反应分析回答;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