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654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docx

《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docx

K12学习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

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教案1

  课题:

“24“点”

  第1课时教学目标:

1.在玩扑克牌算24点的数学活动中,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知道不同的牌可以算成24,相同的牌有不同的方法。

2.在活动中进行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提高口算能力。

3.在活动中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合作精神,增强学习兴趣。

重点与难点:

在玩扑克牌算24点的数学活动中,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进行加、减、乘、除的口算练习,提高口算能力。

课前准备:

扑克牌。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介绍方法1.介绍在算24点时,每张牌面的大小。

2.介绍方法:

拿出其中的3张或4张牌,可以用加、减、乘、除等运算,根据牌面的大小进行计算,每个数只能计算一次,算出得数是24为止。

4.介绍:

如果每四人一组,也可以进行这样的游戏。

5.出示课本第83页试一试,一、试一试组:

4、5、7、8第二组:

3、1、7、9第三组:

5、6、5、3上面每组四张牌怎样算,最后得数是24。

3.学生拿出三张牌,试一试,算一算。

学生试着算一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首先明确24点的游戏规则。

利用口诀计算,是24点计算中最常用的策略,通过对对碰游戏,使学生体会这一策略的优势与运用方法。

三、比一比1.自由组合,每4人为一组。

2.从扑克牌中挑出A一9共36张牌。

3.讲解比赛规则。

最先算出得数是24的人获胜,另外,当遇到怎么算也不能算出24点时就重新出牌再算。

1、让学生试着算一算。

2、把计算的方法与同学交流一下。

汇报这三组四张牌的24点算法。

4.按小组开始比赛,记下谁获胜的次数多。

5.推选几个人参加班级决赛,找出冠军。

在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策略的基础上,从三张牌的计算到四张牌的计算,由易到难解决问题,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进一步使学生体悟算24点的有效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课题:

7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教学目标:

1、学生经历编制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能自主编制并记忆7的乘法口诀,会用7的乘法口诀进行有关的表内乘法计算。

2、在自编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重点与难点:

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和意义,熟记7的乘法口诀。

课前准备:

例题图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复习1.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乘法口诀?

你还记得吗?

2.口算:

5X62X45X35X2口算后,说说最后两题所用的口诀。

从课的开始,复习导入,为新知做好铺垫。

二、新授三、巩固练习1.老师演示拼小船。

提问:

用了几个三角形,拼成了什么?

提问:

摆1只小船用了几个三角形?

摆了这样的2只小船又要用几个小三角形?

提问:

14是几个7?

提问:

二七十四表示什么意思?

想一想:

一七得七、二七十四分别是根据摆几只小船用7个三角形得到的?

打开书,2.想一想:

如果继续摆下去,摆3只呢?

……摆7只呢?

反馈、老师依次板书。

提问:

三七二十一表示什么意思?

六七四十二又表示什么意思?

3.今天,小朋友们真能干,用以前学过的知识,编出了这几句新的口诀。

提问:

今天学习了什么?

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

提问:

你觉得哪句最难记?

谁来帮助他?

4.通过刚才的记忆,7的乘法口诀上下两句中积相差多少?

5.对口令巩固口诀。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比较:

组上面一题中3×7表示几个7?

再加上1个7是几个7?

下面4×7可以表示几个7相加得几?

7X4和4X7用什么口诀来算?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

一般情况下,一句7的乘法口诀可以求出几道乘法算式的积?

4.教学想一想。

5.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教师看时间。

6、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7个三角形拼成小船学生列式,并编出口诀?

将课本第62页道第二道算式、口诀填写完整。

学生按要求填算式,并将口诀填完整。

学生齐读算式和口诀。

请学生们自己找出最好的办法,记一记它们。

引导学生:

可以按这样的规律进行记忆。

学生一组一组地依次练习。

上面一题是3个7加上1个7是4个7,得28,下面一题的4×7也表示4个7,也得28,7×4和4×7都可用一句乘法口诀算出积。

学生口答。

出示后,学生试着口算。

指名口答时,分别说说每题用的是哪句口诀。

学生练习。

集体订正,说说每题相应的口诀。

出示题,请学生口述题意。

学生练习。

说说为什么要用乘法解答。

利用学生的积累,尝试着让学生感悟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并能根据图来编一编乘法口诀记忆7的乘法口诀的时候,不强调一种记忆的方法,只要能正确快速记住就可以了。

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根据口诀写算式,教师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

在学生写出算式的基础上追问为什么,借此弄清楚口诀相邻间的联系,提高记忆水平。

四、全课总结今天你掌握了什么本领?

学生齐背7的乘法口诀。

课题:

乘法口诀表

  第1课时教学目标:

1.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2.通过有趣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在自主整理乘法口诀表的过程中,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课前准备:

乘法口诀表。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整理口诀1.按1的口诀一句,2的口诀两句……排列出来,并出示乘法口诀表你能在空格处填上合适的口诀吗?

2.完整出示乘法口诀表。

介绍:

这张表就是乘法口诀表,其中包含了我们已学过的l一9的乘法口诀。

提问:

仔细观察口诀表,你发现了什么?

3.请学生根据自己找到的规律,背一背乘法口诀表。

请学生仔细观察,表中的口诀是怎样排列的?

学生填写。

新课标网小组讨论,并交流横着看:

乘法口诀表分别是1的口诀、2的口诀……9的口诀;竖着看:

口诀表依次是一几、二几……九几的口诀;最上面斜着的一行口诀都是两个相同的数相乘。

请学生分别横着读一读、竖着读一读,拐弯读一读。

指名背一背,不固定背的方法。

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完成乘法口诀表的整理工作。

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并寻找乘法口诀表的规律。

二、熟记口诀老师报出一个数,学生相应的说出口诀.1.对口令。

2.口答。

熟记1~9的乘法口诀。

三、口诀应用。

1.做游戏。

3.口算.指出:

在计算表内乘、除法时,一定要用对口诀,才能将题目算对。

4.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表中的积:

横着看位依次是1个1,2个1,3个1..….第二行依次是1个2、2个2……竖着也一样.5.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用数字卡片,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合作游戏。

2.请学生写出积是24的乘法算式,及商是9的除法算式。

口算时,请学生说说其中几题的计算过程.学生练习。

根据规律采用多种形式背诵记忆口诀。

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整理了乘法口诀表.乘法口诀共有45句,计算时要灵活运用、准确使用才行。

学生练习。

集体订正,鼓励表扬有多种答案的学生。

通过测试了解学情,提出准确熟练口算的要求。

五、课堂作业互背乘法口诀表。

课题:

复习1

  第1课时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2、进一步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重点与难点:

进一步熟记乘法口诀,能正确熟练地计算表内乘除法。

课前准备:

光盘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回顾乘法口诀并练习。

谈话: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乘、除法。

通过复习,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更加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完成复习第1题:

看图写算式,想一想用哪一句乘法口诀计算。

完成复习第2题:

学生背乘法口诀。

对口令,背口诀。

同桌互动完成。

回忆并背诵口诀。

看积想口诀,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并辨析积相同的口诀,灵活记忆并辨析口诀。

二、乘除法口算练习。

1、填一填——完成第3题选择两题说一说计算的过程。

小结:

口算的时候一般我们想口诀计算,也可以根据乘除法的关系来思考计算。

2、完成第5题行。

针对错误评讲。

提问:

你认为笔算加、减、乘、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们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

学生独立完成第5题第二行。

运用口诀填空,并初步感受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采用多种变式练习,运用口诀。

复习加减乘除竖式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总结。

谈话:

今天我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复习了乘法口诀和乘、除法的计算,我们发现,要想计算得又对又快,我们必须熟记口诀,用对口诀。

达标测试——第83页第4题。

同桌互批改,如果有错,同桌互相说明错误原因。

课题:

复习2

  第2课时教学目标:

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在运用中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光盘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基本训练。

谈话: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利用学过的计算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背乘法口诀。

2、找规律填数——复习第6题。

运用规律填写叶片上的数。

引导学生观察盆花,找到规律。

最后两小题是开放题,可以引导学生填出多种答案。

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在运用规律的过程中,熟练乘法口诀。

二、找规律——完成复习第7题。

提问:

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追问:

为什么两题的得数会相等呢?

里面藏着什么规律?

2、运用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2+3=×32+4+6=×43×=2+3+41、学生计算并填写。

学生讨论。

引导学生用移多补少的思想来理解两个算式相等的道理。

填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让学生在观察中寻找规律,用移多补少的思想帮助理解规律,为后继学习做准备。

依据上一题的经验类比思考。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复习第8、9题。

对于第9题,提问:

2指什么?

2、完成复习第10题。

提问:

从图上你找到了哪些解决问题的信息?

还必须知道什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3、完成复习第11题。

指导学生用表格的形式表达多种购物方案。

4、完成复习第13题。

引导学生思考,尽可能坐哪一种船用的只数少?

四、课堂小结提问: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根据题目,完整地叙述题意,学生独立解答,交流:

分别说说两题的解题思路。

请学生明白图中所示的各种商品和价格。

学生叙述题意后独立解答。

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摆一摆,讨论解法,只要口答。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让学生明确算理及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题:

8的乘法口诀第1课时教学目标:

1、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能自主编制并记忆8的乘法口诀。

2.在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重点与难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通过交流记忆的办法比较熟练地记住8的乘法口诀。

课前准备:

正方体、挂图、乘法口诀表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复习铺垫1.口算7×46×76×63×76×42×63×55×65×41×35×57×75×71×77×42×62.提问:

2X6用“二六十二”可以求出积,这句口诀还能求出哪道算式的积?

学生口算,并说说部分题目的计算过程。

利用学生的积累,并通过猜想初步感受8的口诀有几句。

二、新授1、教师用8个小正方体摆成一个大正方体.提问:

摆这样一个大正方体用了几个小正方体?

这里有几个8?

1个8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口诀怎样编?

想一想:

摆一个大正方体用了几个小正方体?

那么摆2个这样的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

提问:

16是几个8相加得到的?

乘法算式、口诀谁会写.说一说“二八十六”表示什么意思?

想一想:

如果摆3个呢?

……摆8个呢?

它们分别需要多少个正方体呢?

请学生在书上列出相应的算式并将口诀补充完整。

请学生汇报自己填写的算式及口诀.请学生们齐读算式和口诀。

通过刚刚的练习,谁来说一说每两句口诀中的积相差几?

请一名学生上台当小老师对口令。

学生齐背8的乘法口诀。

4x8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编制8的乘法口诀并记口诀。

3.揭示课题。

你们知道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什么吗?

4.记忆口诀:

谁知道它共有几句?

请小朋友们自己找到好办法记一记口诀。

提问:

你觉得哪一句比较难记?

谁来帮助他?

5.师生对口令练习。

师生对口令。

三、巩固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后,提问:

3x8+8先算什么?

表示几个几?

再加上一个8表示几个几?

还可以怎样表示?

这题可以用哪句口诀来计算?

同样一句口诀,还可以求出哪道乘法算式的积?

说说其他几题还可以用什么样的简便方法计算?

提问:

第三组算式比第二组算式多几?

提问:

想一想,6个8比7个8少几,比5个8多几呢?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

通过练习,你发现了什么?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练习后说说错误率较高的题目的计算口诀。

5.完成想想做做第5、6题。

学生练习一句乘法口诀可以求出两道乘法算式,相乘的两个数的位置交换,积不变。

学生练习。

学生背一背8的乘法口诀。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获得8的乘法口诀,并在生活中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是有用的。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8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

每相邻两句口诀中的积相差几?

课题:

9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教学目标:

1.让学生根据9的数据特性编制和记忆乘法口诀。

2.在计算、观察和比较中探究9的乘法口诀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养成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根据9的数据特性编制和记忆乘法口诀。

在计算、观察和比较中探究9的乘法口诀规律。

课前准备:

口诀表、星星图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初步感知,了解规律1.出示第75页星星图。

观察:

每一行有几个格子?

行有几颗星星,也就是有几个9?

,它比10少几?

小结:

1个9,比l0少l,是9。

2.提问:

二行共有多少颗星星,应该求几个几?

它比20少几呢?

它是多少呢?

3.提问:

如果要求这里3行有多少颗星星,就是求几个几呢?

如果要求4行、5行、6行……9行共有多少颗星,又该怎样算呢?

4.请学生填写课本第75页表格,提问:

通过刚才的计算,填写,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吗?

1个9比l0少12个9比20少2,是183个9仔细观察表格,再填写。

学生填写。

汇报。

几个9就比几十少几。

2.请学生把编好的口诀填写在课本第75页中。

两组找规律蕴藏着9的乘法口诀得到的方法与熟记的办法,事前进行准备,为9的乘法口诀的形成作铺垫。

通过分步细腻的处理,帮助学生找到规律。

二、编制口诀1.根据刚才的填写,你会编制出相应的乘法口诀吗?

3.汇报,并说说其中几句口诀表示的意思。

4.提问:

这里有几句乘法口诀?

这就是今天学习的9的乘法口诀。

5.想一想:

这几句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好办法可以记得又牢又快?

6.记忆口诀。

引导学生:

几九是多少,只要想比几十少几就可以求出结果了。

请学生们根据以上规律,试着记一记9的乘法口诀。

2)对口令记忆。

指名背一背。

学生齐读9的乘法口诀。

请学生分别口算出结果,并说出每题所用的口诀。

在寻找规律的基础上,给学生以空间,进行自主编制口诀,并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记忆口诀,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三、口诀的运用1.出示试一试。

观察四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

再说说在计算时又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指出:

一句9的乘法口诀也可以解决相关的乘法、除法的计算.2.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后,提问:

看了这张表你有什么发现?

指出:

可以利用这张图帮助记忆9的乘法口诀。

3.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请学生说说怎样算比较快?

学生练习。

学生练习。

学生看图口述题意。

学生练习。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让学生巩固记忆9的乘法口诀,并在生活中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是有用的。

课题:

乘法竖式

  第2课时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乘法和除法竖式的写法,会列竖式计算表内乘除法。

2、继续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息,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重点与难点:

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过程。

积的个位与商的位置。

课前准备:

例题图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导入新课出示场景图,提问:

一共有多少人?

根据生的回答板书:

4×2=8指名说说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在导入中,先让学生熟背口诀,巩固旧知。

同时让学生进行加、减法的竖式计算,为下面的新知教学做好铺垫。

二、教学乘法竖式。

师:

乘法也可以写成竖式。

1、教学乘法竖式。

提问:

你能说说乘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吗?

学生回答后,师在竖式旁标注。

讨论:

乘法竖式与加、减法竖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你认为乘法竖式可以怎样写,这样算?

揭题:

今天我们学的是:

用竖式计算乘法。

2教学试一试出示:

5×7=重点是:

得数的35的3与5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

小结:

积的个位应和乘数的个位对齐。

练一练:

想想做做1,完成后小组批改,再集体讲评。

先让学生想想加减法竖式怎样写,试写出乘法算式,并指名板演。

让学生介绍自己是怎样列竖式的。

肯定板演正确的竖式,表扬写对的学生。

跟同桌说一说。

学生口答得数后,独立列竖式,再小组里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板演,其它小组进行评讲。

学生看书,说说自己学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完成后小组批改,再集体讲评。

在新授部分,可以先让学生尝试着书写乘法竖式。

在巡视中要关注错误资源,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活动三中积的书写是关键,要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强调,并能和上面的竖式进行比较,以达到巩固的效能。

三、巩固练习1、想想算算2,提醒:

横式后不要忘记些得数。

2、背口诀比赛3、卡片游戏。

4、比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想想做做55、看图找信息,提问题,讨论解决。

括号里能填几?

要启发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先算“7辆车一共能坐多少人?

”再与15人比较,并作出“够”还是“不够”的判断。

先让学生填一填,再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诀。

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编题,可以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课题:

除法竖式

  第4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除法的竖式写法,知道除法竖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能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

重点与难点:

除法的竖式写法,能用竖式计算表内除法课前准备:

例题图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根据算式列竖式5×7=7×6=15-8=16-7=谈话:

小朋友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和乘法,其实,除法也可以列竖式计算,不过,除法竖式的格式和加减法,乘法完全不一样了。

你们想学吗?

让学生在情景中引入新知,比较亲切自然,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教学写除法竖式1、出示主题图师“从图上你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如果用竖式计算,怎样列除法竖式呢?

要求:

小组先看书讨论,思考:

被除数、除数、商各写在哪里?

还有一个6是什么意思?

0是哪来的?

你们小组还有什么疑问?

重点指导:

3……商除数……2)6……被除数6……3和2相乘的积0除法竖式有自己的格式:

)被除数写在它的里面,除数写在它的外面,商写在它的上面3用手指这着竖式读读看:

2)6,这个除法竖式表示:

6除以2,商是3。

怎样来列除法竖式呢?

①首先要把竖式题目写好。

②再想6除以2,商是几,把商写在横线的上面。

注意:

商是3,表示3个1,所以3要写在个位上,对齐了6写。

学生交流后写出横式。

6÷2=3小组合作完成,再集体交流由学生提问,其它同学能回答的回答,不能回答的请教老师。

在学生对于除法竖式的书写不甚了解的前提下,先尝试着让他们写一写他们想象中的格式,再介绍正确的书写格式,通过比较,加深对除法竖式的理解。

然后检验一下:

把6平均分成2分,每份是3,对不对。

用什么方法检验除法对不对呢?

③用乘法检验,想:

3个2是几?

2×3=6,把乘得的结果写在被除数的下面④用6减6得0。

想:

把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3个2是正好是6;表示正好分完。

6减6得0。

试一试42÷7=2、做“试一试”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情况进行评讲。

强调:

商写在什么位上,要对齐了谁?

为什么学生小组里按四个步骤说一说列竖式的过程。

学生比一比这个除法算式和前面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会不会列竖式?

试一试教学中关键要让学生明确:

商“6”的书写位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详细指导。

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12、想想做做3说说每次计算时被除数、除数和商各是几。

3、想想做做4。

可以先分别解决题中的两个问题,4、想想做做5。

学生做完后小组里交流,各小组派代表板演。

4人板演,做完后集体订正,讲评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时怎么列竖式的.独立完成表格后,再让学生说说这两个问题的联系和区别启发学生自由提出用除法计算的其他问题,并选择一些让学生解决。

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竖式的书写方式,并学会用所学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全课总结说说你今天学得怎么样,还有什么问题?

课题:

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

  第1课时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通过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的计算,进一步熟练表内乘、除法计算,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重点与难点:

使学生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课前准备:

光盘

  板块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标及达成情况一、复习铺垫1.口算:

  ×918÷63×6

  0+454÷940÷8

  4+636÷48×62.指名板演.

  3+6-7=14-7-6=

  提问:

这些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题目,我们都是按什么顺序来计算的?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将要用到以上的知识,学习新的内容——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

  集体订正时,指名口述计算过程.

  按从左向右的顺序以前学习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是学习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基础,让学生回顾复习,以实现计算方法的类迁移。

二、新授1.教学例题2×3×4。

  指导读法。

  这题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读,读作“2乘3再乘4”,

  指导算法.

  ①提问:

这题中有几种运算符号?

  介绍:

像这样题目叫做连乘.

  ②这题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算2×3得多少?

再算什么?

  ③与复习题相比。

  提问:

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相同?

  .教学例题:

36÷4×3

  出示复习题36÷4=×3=,将它改编成一道两步计算的算式。

  请学生跟读两遍.计算过程相同,都是先算2×3=6,再算6×4=24;不同的是:

准备题中每算一步都要把结果写下来,而例题则要把步的计算结果记在脑子里,然后再算第二步

  两步计算的计算尽管简单,但是是以后学习的基础,细致地引导学生观察算式,读算式,读出运算顺序。

通过例题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连乘、连除、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提问:

这道题中有哪几种运算?

  介绍:

像这样的题目,我们叫做乘、除混合。

  (3)提问:

想一想,这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3=27

  小结:

像这样的连乘、乘除混合的题目,都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来计算的。

  .出示“试一试”两题。

  指名分别读一读。

  说明:

像48÷6÷2的题是连除。

  提问:

这两题都要按怎样的顺序计算,板书

  比较例题和复习题。

  说说这几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指名学生读算式,再齐读.

  读一读

  每题步的下面画线在比较中进一步让学生掌握计算的运算顺序。

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应用口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练习完成想想做做。

  学生练习。

  今天学习了如何计算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式题,在计算时都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来计算的。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在读题、计算时,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的题目都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