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6963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6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docx

八年级下册导学案定稿教案学案

初中八年级下册导学案

本册特点:

新课文多,以名家名篇为主,文化内涵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当代意识。

本册目标:

培养阅读记叙文、抒情文、科学文艺作品和浅易文言文能力;加强表达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养成良好习惯。

一、教材简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生步入成熟的阶段,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阶段,课文的选取重在培养学生对人生的感悟与乐观的生活态度。

学习“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教材”内容并加上教师丰富的思想,能让处在青春期少年的学生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深邃幽远的意境,感悟作者博大精深的内心思想、精神,感悟作者对人生的希望和信念;能培养语文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丰富浓厚的情感、理性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树立远大理想,并结合社会生活现实,进而了解社会,了解人生,了解生活

八年级下册四个现代文单元主题分别是以人生、散文诗、人与自然和民俗风情为专题内容,多数以记叙类文章为主,第三单元与传统说明文单元相比,拓宽了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既注重了语文性又注重了科学性,拓宽了学科学习和科学技术的运用。

下面按单元分析:

第一单元是以人生为主题的单元,注重学生对人生的感悟。

1、《藤野先生》记录了鲁迅在日本留学的一段经历,本文集中地体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展现作者对人生的追求。

文章有两条叙事线索:

明线,以作者与藤交往的过程来组材;暗线,以作者思想感情变化来贯穿。

2、《我的母亲》是胡适自传的一个章节,叙述了母亲对自己人生的深远影响,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母亲”形象。

3、《我的第一本书》(随笔)里诗人牛汉通过对一本书的追述,表明了读书对人生的意义,折射出20世纪初中国农村的苦难生活和苦难生活中的人间温情以及生命乐趣。

4、《列夫托尔斯泰》(传记)作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其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5、《再塑生命》文章既表现了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艺术,同时也展示了一个盲哑女孩和她的老师的不懈追求的人生的一小部分。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围绕着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人——母亲为主题设计。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本单元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可通过“道不尽的母爱”“剪不断的‘脐带’”“多角度看母爱”“报得三春晖”等项内容,开展学习活动。

第二单元主要由散文诗构成,这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散文诗单元。

所选的课文都反映了作者的心灵之声,而且语言优美,含有哲理,内涵丰富,很适合诵读。

1、《雪》作者细致生动地描写江南的雪景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现了自己的倾向。

2、《雷电颂》本诗将屈原和风雷电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毁灭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成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塑造了千古不朽的爱国者形象。

3、《短文两篇》这两篇短文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一种希望和信念。

“日”多有热情洋溢;“月”则细腻幽静见长。

4、《海燕》作者创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

5、《组歌》本哲理诗,以豪迈的气概表达作者的智勇。

“浪之歌”里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

此外,“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寻觅春天的踪迹,也是一个非常诗化,具有抒情性的活动。

第三单元是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编写的,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的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

1、《敬畏自然》从总体上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写的是滥用自然资源导致人类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悲剧。

3、《旅鼠之谜》通过写北极旅鼠的四大谜团来给人类的大量繁殖提出警告。

4、《大雁归来》写人与动物的关系,呼唤保护动物。

5、《喂,出来》以科学幻想小说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的问题,给人哲理的启示。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是“科海泛舟”,这是一次跨学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科学技术,在科技活动中练习写作与口语交际。

第四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编写。

1、《云南的歌会》描绘了三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

2、《端午的鸭蛋》写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

3、《吆喝》写的是趣味良多的“生活交响曲”

4、《春酒》描绘了故乡的风土人情

5、《俗世奇人》写的是两位民间高人。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也是围绕民风民俗为主题设计。

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以及课程目标这两个方面来考虑的。

第五、六单元,文言课文的编排方式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

1、《与朱元思书》描写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余里秀丽的山水景物。

2、《五柳先生传》是作者托名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表现了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操。

3、《马说》以良马喻英雄,谓英雄豪杰遇知己,方可发挥才干,否则必遭埋没,极写知遇之难。

4、《送东阳马生序》从难得书、从师、奔波辛劳、生活困顿几方面,叙述自己年轻时求学的艰苦经历,意在勉励马生则专心学习,刻苦攻读,将来能有所成就。

5、《小石潭记》作者把自身的遭遇、思想感情融合于对小石潭自然风景的描绘中,借被遗弃于荒远僻地的美好风物,寄暗自己不幸的遭遇,倾注怨愤抑郁的心情。

6、《岳阳楼记》作者以简法凝练的语言,描述洞庭湖的大观胜景,在记山水景中,寓含作者政治主张,表达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7、《醉翁亭记》表现作者旷达情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而又自得其乐。

8、《满井游记》写郊游所见所感,描写北国早春的秀美景色,抒发作者寄情山水的情趣。

9、《诗五首》这是传统名篇,表现了古代诗人对时代和生活的认识,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和理想。

初中阶段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应当狠抓诵读教学,使学生读得正确,并逐步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

文言单元的背诵量相当大,要求全文背诵的有《与朱元思书》、《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诗词曲五首、《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古诗苑漫步”活动,培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可以梳理过去学过的古典诗词,可通过分门别类辑古诗,别出心裁品古诗,声情并茂诵古诗的活动形式开展。

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的热情,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验古诗的魅力,培养交流与合作能力。

总之,八年级语文教材从内容上来说,更加侧重于对作者创作情感的探究,因此我们的教学的过程要注重从实际出发,以新课程标准的目标为设计的依据,全面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结合教育中心高效课堂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学习。

对学生预习检查应坚持、严格,在教学中应注重朗读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感悟能力,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第一单元

一、单元学习要点

  1.学会体察并探究文中的思想感情及人文精神,从而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提高人文素养,建塑健全的人格。

  2.拓展视野、联系背景,力求进入人物的精神世界,将名人、伟人的间接经验融入自己的人生体验,加深对生活、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3.继续加强叙事性作品的阅读,了解文体特点,揣摩叙事语言,进一步培养语感,养成对语言文字进行品味的能力和习惯。

1.藤野先生

教师寄语: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雷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自题小像》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线索,找出文中主要事例。

2.学习文章通过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

3.深刻体会鲁迅和藤野先生深厚的师生感情以及作者深厚的爱国情感。

4..品析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理解反语的运用。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绯红()不逊()诘责()匿名()油光可鉴()畸形()瞥见()杳无消息()深恶痛疾()发髻() 抑扬顿挫()驿站()

2.读后随笔。

(读完文章后的感受、问题或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二、合作探究

目标一:

1.朗读课文,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2.将课文分成三大部分,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35):

  

第三部分(36-38):

  提示:

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请根据地点的变化来划分。

目标二:

 

细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的题目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而是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的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的职员对他的优待,还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畔和看电影事件。

这些事情与写藤野先生有什么联系?

  

 

   

细读课文4——35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2.文章写了藤野先生的哪几件事?

这些事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用自己的话概括)  

   

 

目标三:

1.作者为什么要告别藤野先生离开仙台(或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

这表现了他什么样的精神?

  

   

   

  

2.文章流露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深怀念之情,请找出文中写鲁迅怀念藤野先生的具体表现。

  

 

目标四:

品味下面的句子。

  

1.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注意划横线词语的感情色彩)  

   

2.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

(“伟大”与“姓名并不为许多人知道”矛不矛盾?

为什么?

) 

 

三、拓展延伸

夜深人静之时,面对挂在东墙上的藤野先生的照片,想到与恩师已阔别20年了,鲁迅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先生说。

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像,模仿作者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2、我的母亲

教师寄语: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孟郊《游子吟》)

学习目标:

1.理解文意。

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体会文章深沉而朴实的语言特点。

3.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绰号()庶祖母()吹笙()

摹画()眼翳()舔去()侮辱()

2.读后随笔。

二、合作探究

目标一1、梳理文章结构。

 

2、请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3、本文着重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情呢?

请说说这些事情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品性。

请尽量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目标二文章写对母亲深切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抒情的语句,那种感情是如何体现的?

在文中摘录让你心中感动却又很朴实无华的句子加以品味。

 

三、拓展延伸

天下的母亲都有共同的特点,你的母亲和文中的母亲有怎样的共同点?

请你通过具体的事例谈一谈。

 

3.我的第一本书

教师寄语: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岸。

---海伦•凯勒

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

2.抓住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心情。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画横线的字注音:

迢迢()晾晒()掺和()()马鬃()泪水盈眶()哄堂大笑()挎着()

2.读后随笔。

二、合作探究

目标一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书吗?

你还可以做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目标二

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三、拓展延伸

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喝“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喝老师“弄不成”。

这三个人的言行写的不多却让人难忘。

是从中任选一个,在课文所提供的材料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一个小故事。

 

4.列夫·托尔斯泰

教师寄语

“托尔斯泰这对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高尔基

学习目标 

1.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2.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3.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抄写课后的读读写写,给生字加拼音。

 

2.请搜集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生平事迹及其作品的相关资料,归纳整理。

 

二、合作探究

目标一

课文前半部分描写了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但联系全文看,读者仍然能感到这位大文豪的不凡之处。

这是为什么?

前半部分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目标二

品味语言

①托尔斯泰眼睛里有一百只眼珠。

 

 

②这对珠宝有魔力,有磁性,可以把人世间的物质吸进去,然后向我们这个时代放射出精确无误的频波……

 

 

③当这一副寒光四射的匕首转而对准他们的主人时是十分可怕的,因为锋刃无情,直戳要害,正好刺中了他的心窝。

 

目标三

课文一方面说托尔斯泰“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可见他是幸福的;但另一方面又说他得不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这是否矛盾?

你怎样理解作者所说的“幸福”的含义?

联系托尔斯泰的生平,和同学们一起讨论,托尔斯泰究竟幸福还是不幸?

 

5.再塑生命

教师寄语:

黑暗将使人更加珍惜光明,寂静将使人更加喜爱声音。

----海伦·凯勒

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全文结构。

2.品味重点语句,体会作者热爱生活,对待生命的积极态度。

3、理解沙利文老师对海伦的爱。

学习过程

一、积累运用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搓捻()迁徙()觅食()譬如()栖息()小憩()遨游()

2、请搜集有关海伦·凯勒的故事。

 

二、合作探究。

目标一:

课文写了沙利文老师和海伦之间的几件事?

据此给文章划分层次。

 

目标二:

你觉得课文的哪些语句反映了海伦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积极态度?

摘录出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目标三:

沙利文小姐以她无私的爱塑造了海伦的生命,你认为文章中哪些描写最能表现出沙利文小姐的爱,摘录出来和同学们交流。

 

三、拓展延伸

海伦是世界有名的残疾成功人土。

请学生联系阅读体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的事迹,并说说他们成功的原因。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献给母亲的歌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有关母爱的各种资料的搜集、整理,让学生感受到平凡而伟大的母爱。

2.每个学生能把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资料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

3.爱是至高无上的。

尊重母亲的爱,让学生学会感激身边最亲近的人。

一、课前准备

1.请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查找有关资料,注重搜集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展现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歌曲、电影、广告等作品;新闻媒体报道过的有关母亲的感人事迹;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搜集、整理,在老师的指导下,用不同的形式展示成果。

  2.事先跟家长联系,请家长和学生聊聊天,让学生整理好聊天内容,并记录下来。

 3.学生准备一份送给母亲的小礼物,要求必须是自己亲手做的。

  4.准备好与母亲有关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活动。

二、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相对于父爱,母爱是日常的,琐碎的。

母爱更接近于生活的真实和人的本性。

当你第一次喊出“妈妈”时,母亲满脸笑容,满心惊奇,当母亲把你从怀中放在地上。

让你爬,让你站,让你走,当你跌倒了,又把你扶起来,继续操练……从此,你便开始了全新的人生。

每次放学回家,你都要向母亲汇报自己的收获,母亲听得津津有味,笑靥如花。

  听母亲的故事。

  放录音磁带,要求学生仔细聆听妈妈们的故事。

  

(二)谈感受。

  各小组分别展示搜集的有关资料(图片、文章等),然后谈自己的体会。

  1.离开母亲的腹,离开母亲的怀,离开母亲的身,永远没有离开的,是和母亲息息相通的心。

  在学生中搜集的众多的表现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中,选取一些篇目并配乐朗诵。

学生介绍自己创作的诗歌、散文。

大家可针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

  2.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

请学生展示刻画母亲形象的绘画、摄影等作品。

也可出示自己给母亲画的像、拍的照片。

并根据自己对母亲的了解,为图画、照片题写标题。

 3.“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

    ——纪伯伦

  请学生展示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要求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三)谢母恩。

    慈母情,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的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婴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心,是灯下为子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忧郁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叮咛,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

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

今天,我们之所以能健康地成长,母亲有多大的功劳啊。

    提问:

    为了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你已经做了什么,以后打算怎么做?

同学分组讨论,发表见解。

各小组选两名代表发言。

    小结:

    我们要孝顺父母,希望同学们有这样的决心,将来要有所作为,来报答母亲,让她成为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四)送祝福。

    1.请学生介绍母亲节的由来。

    现代意义上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

    由安娜·贾维斯小姐(1864~1948)发起,她终身未嫁,一直陪伴在她母亲身边,母亲于1905年逝世,安娜·贾维斯小姐悲痛欲绝,两年后(1907),安娜·贾维斯小姐和她的朋友开始写信给有影响的部长、商人、议员来寻求支持,以便让母亲节成为一个法定的节日。

安娜·贾维斯认为子女经常忽视了对母亲的感情,她希望母亲节能够让人多想一想母亲为家庭所付出的一切。

191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份议案,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作为法定的母亲节。

母亲节从此流传开来。

    2.随着日历的翻动,母亲的生日就要到了,让我们每一个同学给自己的母亲一个惊喜:

亲手给母亲做一个蛋糕,送一份礼物,对母亲说一句祝福的话。

要求学生在课后能把礼物和祝福的话语送给妈妈。

    小结:

    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没有英雄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

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

我们永远爱着您——妈妈。

  三、拓展训练

  以“母爱或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作文。

单元总结:

 

 

第二单元

一、单元学习目标。

1.加强朗读。

通过朗读去感悟文章的情感,贴近作家的心灵。

2.注意文中的联想和想象,学生调动自己的亲身体验,与文本、作家、老师及同学交流。

3.了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表达方式,学习抒情性语言。

二、教学设想

《雪》是《野草》中的一篇,作者在雪的背景中分离出两幅画面一幅是江南的雪景一幅是北方的雪景。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之至”,北国的雪则“如粉”“如沙”,随着旋风蓬勃奋飞。

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示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营造了两种不同的情感氛围。

本文文字精粹,蕴含丰富,需要细细品读。

《雷电颂》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

屈原召唤着风暴雷电等雄伟的自然力量,事实上,他与风暴雷电已完全融为一体!

本文想象瑰丽奇特,在屈原与风暴雷电物我同化的境界中表达了抒情主人公追求光明、毁灭一切黑暗的激情。

阅读本文需要调动学生最激越的情感,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想象剧中情景,走进屈原丰富的内心世界。

《日》和《月》,要通过诵读体会两篇短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和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海燕》是高尔基在俄国大革命前夕创作的。

在俄文中,“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

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

在文中,作者借海燕欢呼革命风暴的来临,赞美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

现在我们阅读此文,除了了解创作背景,理解文章的深意,我们更应该赋予它时代的意义。

《组歌》是被誉为哲理诗人的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作品。

诗人有一颗敏感而多情的心。

在他笔下,浪和雨有生命,有灵气,有个性,它们与自然万物和谐共处,构成生生不息的美妙世界;同时它们又闪烁着理性的光辉,给人以启迪。

文章形象感人,我们可以从中读出很多不同的感受来。

6、雪

教师寄语:

一个人的毅力不是天生的,你与困难不断地作斗争,毅力便会在你身上萌生。

学习目标

1、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2、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塑罗汉()脂粉奁()

灼灼()朔方()凛冽()

2、读课文,结合附录《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声》谈谈自己对文章的感悟。

 

二、合作探究。

目标一:

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把你最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学们。

目标二:

1、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幅雪景?

 

2、作者怎样描写江南雪的?

抓住了什么特点来写的?

 

3、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朔方雪的?

感觉朔方的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4、你觉得作者更喜欢哪一种雪?

为什么?

 

三、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雪的诗句、歌曲、或谚语等,写出来说说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