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794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9 大小:6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9页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9页
亲,该文档总共17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17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docx

东财17春秋学期《中国法制史》在线作业三随机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V1.唐朝全国设十个监察区,监察区的名称叫()

A.道

B.州部

C.路

D.郡

2.唐朝时,中央最高司法行政机关是()

A.刑部

B.大理寺

C.御史台

D.尚书令

3.“五五宪草”指的是()

A.《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C.《中华民国宪法》

D.《天坛宪草》

4.北齐时,执掌中央司法权的三公曹的领导权归于()

A.刑部尚书

B.吏部尚书

C.户部尚书

D.大理寺卿

5.1907年,清改刑部为法部,主要职责是()

A.审判

B.复核

C.掌律令的解释

D.掌全国司法行政事务

6.春秋时郑国执政子产铸刑书,反对者是()

A.叔向

B.孔子

C.邓析

D.赵鞅

7.唐朝律令称遗失物为()

A.阑遗物

B.埋藏物

C.阑物

D.宿藏物

8.在西周,进行奴隶牛马等大宗交易订立的长券契约,叫做()

A.质

B.剂

C.傅别

D.债券

9.根据《天坛宪草》的规定,审计长、审计员的选举产生权归于()

A.临时大总统

B.国会

C.参议院

D.众议院

10.宋朝把改换审判官重新审理称为()

A.别推

B.回避

C.换推

D.复推

11.秦《田律》规定不准砍伐林木的时间是()

A.二月

B.七月

C.九月

D.十月

12.以“四格”为标准考核官吏,其中“品德操行”方面的内容称为()

A.守

B.政

C.才

D.年

13.清末制定的第一部完全效仿资产阶级刑法体例的刑法典是()

A.《大清现行刑律》

B.《大清新刑律》

C.《禁烟条例》

D.《秋审条例》

14.典当与买卖的严格区别,在于典当是()

A.活卖

B.断卖

C.绝卖

D.永卖

15.在商朝,享有最高审判权的是()

A.商王

B.大司寇

C.士师

D.尹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V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三省制度包括()

A.中书省

B.内史省

C.尚书省

D.门下省

E.集书省

CD

2.主要负责修订《武德律》的大臣有()

A.李靖

B.长孙无忌

C.房玄龄

D.李林甫

C

3.清朝宣布开海时设立的海关是()

A.广州

B.漳州

C.云台山

D.宁波

E.威海

BCD

4.关于周礼的记载,主要规定于()

A.《周礼》

B.《仪礼》

C.《礼记》

D.《尚书》

BC

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有权提出修改约法的是()

A.三分之二以上参议员

B.临时大总统

C.四分之三以上参议员

D.中央政府

B

6.元朝中央司法机关有()

A.刑部

B.大宗正府

C.御史台

D.宣政院

E.大理寺

BCD

7.清朝巡抚下属的“二司”为()

A.布政使司

B.按察使司

C.指挥使司

D.总督

B

8.秦朝民间相告分为()

A.自诉

B.公室告

C.官告

D.非公室告

E.告劾

D

9.《吕刑》载西周五刑的罪名共()

A.墨罪一千条

B.劓罪一千条

C.剕罪五百条

D.宫罪三百条

E.大辟罪二百条

BCDE

10.《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确定的诉讼制度有()

A.刑事案件公诉制度

B.公诉附带私诉制度

C.民事案件自诉及代理制度

D.证据制度

E.保释制度

BCDE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V1.北洋政府的诉讼制度,原则上实行()

A.三级终审制

B.两审终审制

C.一审终审制

D.报国会裁决

2.战国时期提出“令民为什伍”的是()

A.吴起

B.商鞅

C.韩非

D.李悝

3.清朝时,为宁夏、甘肃少数民族制定的法律是()

A.《蒙古律》

B.《苗律》

C.《回律》

D.《西宁番子治罪条例》

4.唐律中凡是不便列入其它“分则”篇的犯罪,统归于()

A.《杂律》

B.《名例律》

C.《户婚律》

D.《职制律》

5.秦朝掌管皇帝祭宗庙、司礼仪的官吏是()

A.奉常

B.宗正

C.太仆

D.典客

6.“十恶”中的“大不敬”是指()

A.谋危社稷

B.安忍残贼,背违正道

C.亲族相犯

D.盗窃皇帝祭祀天地、宗庙之物

7.以凌迟作为法定刑始于()

A.唐六典

B.大明律

C.庆元条法事类

D.宋刑统

8.《训政纲领》规定,在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政权的行使托付给()

A.国民政府

B.立法院

C.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D.行政院

9.秦统一之初,在全国共设郡()

A.三十六

B.四十

C.二十八

D.四十二

10.根据《天坛宪草》的规定,审计长、审计员的选举产生权归于()

A.临时大总统

B.国会

C.参议院

D.众议院

11.大明律完全定型时的律是()

A.吴元年律

B.洪武七年律

C.洪武二十二年律

D.洪武三十年律

12.西周时民事诉讼称为()

A.质剂

B.傅别

C.狱

D.讼

13.隋朝《开皇律》的篇章体例主要依据()

A.北周律

B.北齐律

C.北魏律

D.晋律

14.1907年,清改刑部为法部,主要职责是()

A.审判

B.复核

C.掌律令的解释

D.掌全国司法行政事务

15.唐朝的“五十三条格”颁布于()

A.武德时期

B.贞观时期

C.永徽时期

D.开元时期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V1.下列关于唐律自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犯罪被揭发或被官府查知逃亡后,再投案自首者,视为自首

B.自首不实,是对犯罪事实、情节交待不实

C.自首者可以免罪,但赃物必须按法律规定如数偿还

D.自首不尽,是交待赃物数量不尽

CD

2.《吕刑》载西周五刑的罪名共()

A.墨罪一千条

B.劓罪一千条

C.剕罪五百条

D.宫罪三百条

E.大辟罪二百条

BCDE

3.元朝地方上实行军政合一,设立机关包括()

A.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

B.军民总管府

C.巡检司

D.宣慰司

E.招讨司

BCDE

4.“观审”制度确立的标志是()

A.《中英五口通商章程》

B.《中美望厦条约》

C.《中英烟台条约》

D.《中美续约附款》

D

5.清朝督抚可以终审判决的案件包括()

A.死刑

B.流刑

C.发遣

D.充军

E.徒刑

CDE

6.商鞅变法为剥夺旧贵族的特权所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A.改法为律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奖励军功

D.取消“刑不上大夫”的特权

E.推行法治,执法不别亲疏

CD

7.刘备称帝后,参与制定《蜀科》的有()

A.诸葛亮

B.法正

C.张斐

D.刘劭

E.陈群

B

8.西周敬天保民的根本要求是()

A.以德配天

B.恭行天罚

C.宽猛相济

D.奉天惠民

D

9.《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为()

A.国家元首

B.海陆军大元帅

C.大总统选举会会长

D.立法院院长

E.国民党总裁

B

10.汉文帝废除肉刑,在中国法制史上意义重大,主要有()

A.是中国古代形制由野蛮阶段进入较为文明阶段的转折点

B.更加适应了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

C.其“德政”之举有利于维护地主阶级政权的统治

D.为封建形制向新“五刑”的过渡奠定了基础

E.确立了新的刑罚体制

BCD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V1.《汉书·刑法志》说:

“大刑用(),……”

A.斧钺

B.甲兵

C.刀锯

D.钻凿

2.肉刑制度渊源于()

A.华夏族

B.苗族

C.九越

D.羌族

3.秦律规定投匿名信的罪名叫()

A.诬告罪

B.诬陷罪

C.投书罪

D.妄言罪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是()

A.常法

B.法经

C.大律

D.竹刑

5.明朝最高学府国子监学生的名称是()

A.进士

B.生员

C.举人

D.监生

6.汉初主持制定《九章律》的是()

A.张汤

B.赵禹

C.萧何

D.张苍

7.宋代法律效力高于律的法律形式是()

A.敕

B.令

C.格

D.式

8.东魏时出现一种新的法律形式取代了汉代以来的律,叫做()

A.式

B.章程

C.格

D.敕

9.在定罪量刑上区分故意与过失,最早见于()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夏朝

10.规定茶叶专卖经营的通商茶法颁行于()

A.天圣元年

B.至和三年

C.至和元年

D.天圣三年

11.苗民五虐之刑中的“椓刑”,指的是()

A.墨刑

B.宫刑

C.劓刑

D.刖刑

12.战国时期提出“令民为什伍”的是()

A.吴起

B.商鞅

C.韩非

D.李悝

13.十恶罪中扰害封建家庭秩序的有()

A.内乱

B.不道

C.谋大逆

D.大不敬

14.汉代的口赋制度,始于()

A.高祖

B.惠帝

C.文帝

D.武帝

15.蒙古政权第一次“汉化”的立法是()

A.《至元新格》

B.《至正新格》

C.《条画五章》

D.《元典章》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V1.在唐朝,犯罪可适用“请”减免刑罚的有()

A.皇太子妃大功以上亲

B.前朝宗室后代

C.六品以上官吏

D.有大德行的人

BD

2.东汉末年地方行政管理体制分()

A.州

B.区

C.郡

D.县

E.卫

CD

3.宋代刑罚制度的主要变化有()

A.重法地制

B.折杖法

C.刺配

D.凌迟

E.杖杀

CD

4.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两诸侯国是()

A.郑国

B.鲁国

C.齐国

D.晋国

E.楚国

D

5.吕刑中的五过包括()

A.惟官

B.惟反

C.惟内

D.惟货

E.惟来

BCDE

6.先后取得在华领事裁判权的国家有()

A.英国

B.巴西

C.法国

D.日本

E.俄国

BCDE

7.北魏时,死刑分为三等,包括()

A.枭首

B.戮

C.斩

D.绞

E.大辟

CD

8.《大元通制》由三纲一目组成,其中三纲包括()

A.诏制

B.条格

C.断例

D.别类

BC

9.为加强官吏的镇压职能,汉制定了()

A.左官律

B.沈命法

C.事国人过律

D.见知故纵法

E.酎金律

D

10.唐律的基本特点表现在()

A.以礼入律

B.刑罚宽允

C.流徒刑没有附加刑

D.死刑种类少

BCD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V1.明朝的省提刑按察使司可以终审()案件

A.流刑以下

B.死刑以下

C.杖刑以下

D.徒刑以下

2.在定罪量刑上区分故意与过失,最早见于()

A.商朝

B.西周

C.春秋时期

D.夏朝

3.秦统一后首先向秦始皇建议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的是()

A.韩非

B.李斯

C.叔孙通

D.赵高

4.典当与买卖的严格区别,在于典当是()

A.活卖

B.断卖

C.绝卖

D.永卖

5.明代确立徒刑、流刑的附加刑为()

A.笞

B.杖

C.鞭

D.枷

6.将律典简化为十二篇的是()

A.北齐

B.曹魏

C.北魏

D.晋朝

7.临时政府成立后,特令内务部昭示百姓剪辫,期限为()

A.10日

B.20日

C.30日

D.15日

8.《训政纲领》规定,在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政权的行使托付给()

A.国民政府

B.立法院

C.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

D.行政院

9.规定女子出嫁后不再因父家犯死罪而被株连处死的是在()

A.东汉时

B.西晋时

C.北魏时

D.曹魏时

10.正式将流刑定为法定刑,填补死刑与徒刑之间空白的是在()

A.曹魏时期

B.北魏时期

C.南朝时期

D.北齐时期

11.西周时,掌管邦田地政的官员称为()

A.山虞

B.迹人

C.矿人

D.雍氏

12.唐律中凡是不便列入其它“分则”篇的犯罪,统归于()

A.《杂律》

B.《名例律》

C.《户婚律》

D.《职制律》

13.秦律规定,盗采人桑叶赃不盈一钱,赀徭()

A.二旬

B.三旬

C.四旬

D.五旬

14.唐律中维护封建家庭纲纪伦常的法律规定主要集中在()

A.杂律

B.斗讼

C.户婚

D.名例

15.商朝嫡长子继承制正式确立是在()

A.武乙时期

B.帝乙时期

C.商汤时期

D.商纣时期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V1.为加强官吏的镇压职能,汉制定了()

A.左官律

B.沈命法

C.事国人过律

D.见知故纵法

E.酎金律

D

2.《中华民国约法》规定,大总统为()

A.国家元首

B.海陆军大元帅

C.大总统选举会会长

D.立法院院长

E.国民党总裁

B

3.西周的亲属关系,分为()

A.宗亲

B.近亲

C.族亲

D.外亲

E.内亲

CD

4.西周诉讼证据的主要形式包括()

A.口供

B.刑讯逼供

C.傅别

D.约剂

CD

5.夏朝的刑罚思想包括()

A.刑以弼教

B.天罚有罪

C.天命天罚

D.刑起于兵

B

6.清末颁行的具有法院组织法性质的法律有()

A.《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

B.《大理院审判编制法》

C.《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

D.《法院编制法》

CD

7.晋律的死刑有()

A.枭首

B.斩

C.弃市

D.车裂

E.髡

BC

8.清朝将死刑按秋后是否处决分为()

A.斩立决

B.绞立决

C.斩监候

D.绞监候

E.可矜

BCD

9.清代司法实践中,除官吏外,有重要作用的是()

A.幕友

B.胥吏

C.讼师

D.代书

E.先生

B

10.隋朝流刑分为三等,为()

A.一千里

B.一千五百里

C.二千里

D.二千五百里

E.三千里

BC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V1.明朝统一收发各部门与皇帝之间奏章文书的机构是()

A.通政使司

B.都察院

C.锦衣卫

D.东厂

2.唐律中凡是不便列入其它“分则”篇的犯罪,统归于()

A.《杂律》

B.《名例律》

C.《户婚律》

D.《职制律》

3.清末颁行的具有法院组织法和刑事民事诉讼法合体性质的综合性法典是()

A.《刑事民事诉讼法》

B.《刑事诉讼律草案》

C.《民事诉讼律草案》

D.《各级审判厅试办章程》

4.唐代地方机关司法与行政合一,州所设的审理民事案件的机构是()

A.司法参军

B.大理寺

C.刑部

D.司户参军

5.临时政府成立后,特令内务部昭示百姓剪辫,期限为()

A.10日

B.20日

C.30日

D.15日

6.最早规定新的封建五刑制的法典是()

A.大业律

B.开皇律

C.武德律

D.贞观律

7.十恶罪中扰害封建家庭秩序的有()

A.内乱

B.不道

C.谋大逆

D.大不敬

8.以下不属于北齐律的篇目的是()

A.禁卫

B.刑名

C.擅兴

D.斗讼

9.唐朝全国设十个监察区,监察区的名称叫()

A.道

B.州部

C.路

D.郡

10.秦朝为防止诬告所设立的诉讼制度称作()

A.州告

B.公室告

C.非公室告

D.缚诣告

11.汉代天子诏所增损,不在律上者为()

A.令

B.格

C.式

D.比

12.曹魏时,在中央司法机关中增设()

A.监

B.律博士

C.丞

D.廷尉平

13.唐律中“谋威社稷”是指()

A.谋大逆

B.谋反

C.恶逆

D.谋叛

14.商鞅变法时期颁布了军爵律,设定了二十等级爵位,其中等级最高的是()

A.公士

B.大夫

C.尹

D.彻侯

15.汉代负责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附近的监察官是()

A.御史

B.司隶校尉

C.巡御史

D.卫尉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V1.清末官制改革,并入礼部的机构有()

A.太常寺

B.光禄寺

C.鸿胪寺

D.太仆寺

E.农工商部

BC

2.南京国民政府的成文法包括()

A.宪法

B.法律

C.规则

D.细则

BCD

3.汉朝察举人才的常科有()

A.孝廉

B.秀才

C.明经

D.明法

E.贤良方正

B

4.西周婚姻成立的条件有()

A.六礼

B.父母之命

C.媒妁之言

D.同姓不婚

E.亲迎

BCD

5.宋代中央司法机关有()

A.刑部

B.审刑院

C.大理寺

D.都察院

BC

6.夏朝监狱的主要形式包括()

A.圜土

B.夏台

C.羑里

D.圉

B

7.《法经》的主要内容包括()

A.盗法

B.贼法

C.网法

D.捕法

E.杂法

BCDE

8.宋代沿袭周的传统,在律后附有唐至宋初的()

A.敕

B.令

C.格

D.式

E.条例

BCD

9.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A.律

B.令

C.廷行事

D.比

E.法律答问

BCE

10.明初法制的指导思想是()

A.刑乱国用重典

B.先教后刑

C.礼法结合,明刑弼教

D.儒道为切

C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V1.清雍正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例是()

A.钦定例

B.増例

C.原例

D.则例

2.汉代向成年人征收的算赋,每人每年缴纳()

A.一百钱

B.一百一十钱

C.一百五十钱

D.一百二十钱

3.从汉高祖到汉景帝时期,西汉的法制指导思想是()

A.黄老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4.魏文帝即位后,为扭转东汉中期以来世家大族把持选官大权的局面,采纳陈群的建议,制定()

A.六品官人法

B.七品官人法

C.八品官人法

D.九品官人法

5.春秋时提出“国将亡,必多制”的是()

A.孔子

B.叔向

C.子产

D.邓析

6.北齐时,执掌中央司法权的三公曹的领导权归于()

A.刑部尚书

B.吏部尚书

C.户部尚书

D.大理寺卿

7.清朝第一部会典颁行于()

A.顺治年代

B.康熙年代

C.雍正年代

D.乾隆年代

8.《咨议局章程》及《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是由下列哪一机构草拟的()

A.考察政治馆

B.宪政编查馆

C.刑部

D.修订法律馆

9.汉中期为镇压农民起义而制定()

A.通行饮食法

B.左官律

C.越宫律

D.傍章

10.宋朝法律规定,开垦荒地取得土地所有权的年限为()

A.三年

B.四年

C.五年

D.十年

11.清代秋审、朝审的案件是()

A.斩立决、绞立决

B.杖以下

C.斩监候、绞监候

D.流以下

12.系统记载唐朝官制的政书是()

A.五十三条格

B.开元律疏

C.唐六典

D.大中刑律统类

13.明初作为特别刑事法规的大诰共有()

A.二编

B.三编

C.四编

D.五编

14.宋代为使皇帝独揽军权,在中央设置()

A.参知政事

B.枢密院

C.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D.兵部

15.明律中取消了唐宋律中的()

A.八议

B.十恶

C.准五服以治罪

D.官当

 

二、多选题(共10道试题,共40分。

)V1.春秋时期最早公布成文法的两诸侯国是()

A.郑国

B.鲁国

C.齐国

D.晋国

E.楚国

D

2.下列属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法律的有()

A.《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

C.《中华民国宪法》

D.《天坛宪草》

BC

3.春秋时期,一些诸侯国进行土地、户籍和赋税制度的改革,主要有()

A.齐国

B.晋国

C.鲁国

D.楚国

E.郑国

BCDE

4.明代洪武年间颁行过()

A.《问刑条例》

B.《大明令》

C.《大明会典》

D.《大明律》

E.《吴元年律》

D

5.《大清现行刑律》设立的刑罚有()

A.笞刑

B.徒刑

C.杖刑

D.流刑

E.死刑

DE

6.西周诉讼证据的主要形式包括()

A.口供

B.刑讯逼供

C.傅别

D.约剂

CD

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法院法官的任命权属于()

A.临时大总统

B.内阁总理

C.司法总长

D.参议院议长

C

8.清代地方司法机构分为四级,分别为()

A.州县

B.府

C.布政使

D.总督

B

9.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推行新政的主要内容有()

A.尽地力之教

B.废除世卿世禄制

C.制定《法经》

D.实行重刑

E.改法为律

BC

10.元朝地方上实行军政合一,设立机关包括()

A.三路宣慰司都元帅府

B.军民总管府

C.巡检司

D.宣慰司

E.招讨司

BCDE

 

一、单选题(共15道试题,共60分。

)V1.在西周,进行奴隶牛马等大宗交易订立的长券契约,叫做()

A.质

B.剂

C.傅别

D.债券

2.《汉书·刑法志》说:

“大刑用(),……”

A.斧钺

B.甲兵

C.刀锯

D.钻凿

3.清末制定的第一部完全效仿资产阶级刑法体例的刑法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