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909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8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docx

高中物理必修1期末高频考点13个专题50题

一国际单位制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是国际单位制中力学基本物理量的是

()

A.长度力质量B.长度时间质量

C.米牛顿千克D.米秒千克

2.下列单位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的是()

A.NB.kgC.JD.s

二超重和失重

3.某同学在家中自测体重为G,之后把家用体重计放到电梯中再测体重,在他从九楼一直下到一楼的过程(中间不停)体重计的示数变化情况为( )

A.开始等于G,之后小于G,又等于G,再大于G,最后等于G

B.开始等于G,之后大于G,又等于G,再小于G,最后等于G

C.开始等于G,之后大于G,最后等于G

D.开始等于G,之后小于G,最后等于G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空中匀速飞行的汽艇处于失重状态

B.刚在地面上被点火的上升中的火箭处于失重状态

C.正在空中弧线飞行的足球处于失重状态

D.漂浮在死海中休闲的人们处于失重状态

5.甲、乙两位同学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运动着的一升降机内做“研究物体超重和失重现象”实验,站在磅秤上的甲同学发现了自已的体重增加了20%,重力加速度为g,于是乙同学对该过程中升降机的运动情况作出了如下判断,其中可能正确的是

()

A.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B.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C.升降机以0.2g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D.升降机以0.8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6、某人新买了一台电子台称,回家时搭乘一架直升式电梯从底楼直升到达10楼下梯,图中三张照片为上升过程中三个不同运动状态时刻拍摄(过程加速、减速时加速度不变),据此可以判断()

A、甲应对应电梯启动时所拍

B、丙应对应电梯启动时所拍

C、甲反应了电梯处于超重状态

D、从照片可以判定加速时加速度大小大于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

三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平衡力

7.物体在斜面上保持静止状态,则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就是压力

B.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静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重力垂直于斜面方向的分力与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8.关于作用力与反作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它们的作用效果可以抵消

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大人和小孩掰手腕,虽然小孩输了,但小孩给大人的力和大人给小孩的力大小相等

9.甲

、乙两人发生口角,甲打了乙的胸口一拳致使乙受伤,法院判决甲应支付乙的医药费。

甲狡辩说:

“我打了乙一拳,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乙对我也有相同大小的作用力,所以乙并没有吃亏。

”那么你认为法院这一事件判决的主要依据是()

A.甲打

乙的作用力大于乙对甲的反作用力,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

B.甲打乙的作用力等于乙对甲的反作用力,但甲的拳头先对乙的胸口施加作用力,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

C.甲打乙的作用力远大于乙对甲的反作用力,而且甲用拳头打乙的胸口位置,致使乙身体严重受伤害,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

D.甲打乙的作用力等于乙对甲的反作用力,但甲的拳头和乙的胸口受伤的程度不相同,甲轻而乙重,故判决甲支付乙的医药费

四惯性

10.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间站中的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但宇航员仍然具有惯性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因此只有力才能改变物体的惯性

C.短跑运动员最后冲刺时,速度很大,很难停下来,说明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D.把手中的球由静止释放后,球能竖直下落,是由于球具有惯性的缘故

11.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B.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C.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越快的汽车越不容易停下来,是因为汽车运动得越快,惯性就越大

B.人在加速下降的电梯里,他的惯性将减小

C.物体的惯性大小只与本身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D.一个小球竖直上抛,抛出后能继续上升,是因为受到一个向上的作用力

五速度图像

13.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A.1s时物体返回出发点

B.2s时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C.前3s内物体的位移为0

D.前2s内和第4s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

六力的动态分析

14.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与斜面及挡板间的摩擦不计,当档板绕O点逆时针缓慢地转向水平位置的过程中,则有()A.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增大B.斜面对球的支持力逐渐减小

C.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D.档板对小球的弹力先增大后减小

15.如图所示,把球夹在竖直墙壁AC和木板BC之间,不计摩擦,设球对墙壁的压力大小为F1,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F2,现将木板BC缓慢转至水平位置的过程中()

A.F1、F2都增大B.F1增加、F2减小

C.F1减小、F2增加D.F1、F2都减小

16.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小定滑轮,细线一端拴一小球A,另一端绕过定滑轮,今将小球从图中位置缓慢拉至B点,在小球达到B点之前过程中,小球对兰球的压力N、细线的拉力T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N变大、T变大

B.N变小、T变大

C.N不变、T变小

D.N变大、T变小

17.长度为L的轻绳固定在水平天花板A点和竖直墙B点,绳上挂一定滑轮(质量不计),滑轮下吊一重物C,两绳之间夹角为θ,当绳子缓慢从B点移到动B’点后,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绳的拉力不变

B.绳的拉力变小

C.θ角变大

D.θ角减小

18.如图所示,用两个弹簧秤A和B,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O达到图中所示位置,在保持O点位置和B弹簧秤拉力方向不变的情况下,

将弹簧秤A缓慢地沿顺时针方向转动,那么在

此时程中,A与B的示数将分别()

A.变大;变小

B.变小;变小

C.先变小,再变大;变小

D.先变大再变小;变大

七平衡问题

19.重150N

的光滑球A悬空靠在竖直墙和三角形木块B之间,木块B的重力为1500N,且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则(  )

A.墙所受压力的大小为150

N

B.墙所受压力的大小为300N

C.木块B所受水平地面摩擦力大小为150N

D.木块B所受水平地面摩擦力大小为150

N

20.重为100N的物体在细线OA、OB共同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细线OA、OB与水平天花板的夹角分别为30°、60°,如图所示,求:

(1)细线OA的拉力FOA、细线OB的拉力FOB

(2)若细线OA、OB所承受的最大拉力分别为200N、30

0N,为了使细线OA、OB不会被拉断,则物体的重力不能超过多少?

21、图甲中,A、B为竖直墙上等高的两

点,AO、BO为长度相等的两根轻绳,CO为一根轻杆,其转轴C在AB中点D的正下方,AOB在同一水平面内,且

图乙轻杆的O点改为水平的DO拉绳,其他同图甲。

则在O处悬挂相同质量为m的物体时,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A、甲、乙两图中CO杆对O点的弹力相等

B、甲图中CO杆对O点的弹力较大

C、AO、BO绳的拉力的合力大小等于

D、AO、BO与DO三绳的拉力相等

八连接体

22.如图5所示,不计细绳和滑轮的质量以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质量为M的物体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物体B的质量为m,由静止开始释放物体A,物体B拉着物体A加速运动,在A与

滑轮碰前的运动过程中,关于细绳拉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绳拉力大小等于mgB.如果增大物体A的质量,细绳拉力增大

C.细绳拉力大小与物体A的质量大小无关D.细绳拉力大小与物体B的质量大小无关

23.如图所示,质量为3m的物块A和质量为m的物块B与地

面的摩擦均不计,在已知水平力F的作用下,A、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二者的加速度为_________;B对A的作用力大小为_________。

 

24、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甲、乙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中间用一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起来,现用一水平力F向左推木块乙,当两木块一起匀加速运动时,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

A.

B.

C.

D.

25.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无摩擦),物体A、B用轻绳跨过滑轮连接,均处于静止状态,斜面粗糙,当用水平向左力推B物体,A、B仍静止,则:

A.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B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绳对B拉力一定变小

D.绳对B拉力一定不变

26.三个物体A、B、C叠放在一起,物体之间,物体和地面之间都不光滑,水平力F1=5N,F2=3N分别作用在物体B、C,如图所示,且A、B、C均静止,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对A的摩擦力向右

B.B对C的摩擦力向右

C.地面对C的摩擦力向右

D.地面对C的摩擦力向左

27.如图所示,M放在粗糙地面上,M上固定一定滑轮,A、B两物体质量均为m,用绳连接且静止,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不计绳和滑轮质量,则()

A.M对地面压力为(M+2m)g

B.地面对M静摩擦力方向向右

C.地面对M静摩擦力为零

D.A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28.如图所示,甲图为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

的物体,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质量为

的物体相连,由静止释放,乙图为同一物体

在光滑水平面上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竖直向下受到拉力

的作用,拉力

的大小与

的重力相等,由静止释放,开始时

距桌边的距离相等,则()

A.甲、乙两图中

的加速度相等均为

B.甲图中

的加速度为以

,乙图中

的加速度为

C.乙图中绳子受到的拉力较大

D.甲图中

到达桌边用的时间较长,速度较小

14.质量m=5kg的物体置于一粗糙斜面上,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

30N的力F推物体使物体沿斜面M向上匀速运动,M保持静止,

则地面对斜面体M的摩擦力为__________N,方向__________.

29.建筑工人用图所示的定滑轮装置运送建筑材料。

质量为100kg的工人站在地面上,通过定滑轮将20kg的建筑材料以0.5m/s2的加速度拉升,忽略绳子和定滑轮的质量及定滑轮的摩擦,则工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________

(g取lOm/s2)

 

九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30.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

验中:

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

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所示。

请你根

据实验要求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

或不妥之处:

、.

31.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磁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在实验中细绳对小车拉力F近似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的点求得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探究

B.通过作v-t图像求加速度,可以更好地减小误差

C.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低压(一般为4—6V)直流电源

D.

为减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木板D的右端适当垫高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与对应的质量m数据如下表:

次数

1

2

3

4

5

小车的加速度a/(m·s-2)

1.25

1.00

0.80

0.50

0.40

小车的质量m/kg

0.400

0.500

0.625

1.000

1.250

小车质量的倒数m-1/kg-1

2.50

2.00

1.60

1.00

0.80

根据上表数据,为进一步直观反映F不变时

与m的关系,选小车质量的倒数m-1/kg-1为横坐标,小车的加速度a/(m·s-2)为纵坐标建立坐标系,在答卷纸上画出图像

(3)请你根据你所画的图像求出该小车受到的拉力大小F为▲N.

Ⅱ、如图所示的

实验装置可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小车上固定一个盒子,盒子内盛有沙子.沙桶的总质量(包括桶以及桶内沙子质量)记为m,小车的总质量(包括车、盒子及盒内沙子质量)记为M。

当保持小车上盒子中沙的盛量不变,逐渐增加沙桶中的沙。

(1)这个操作可以用来探究

的关系

(2)上述操作中,随着沙桶中沙的不断增加,在不考虑实际操作中的差异,理论上可以判定实验探究结果的误差将(选填“变大”、“不变”、“变小”)

(3)验证在质量不变的情况下,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

从盒子中取出一些沙子,装入沙桶中,称量并记录沙桶的总重力mg,将该力视为合外力F,对应的加速度a则从打下的纸带中计算得出。

多次改变合外力F的大小,每次都会得到一个相应的加速度。

本次实验中,桶内的沙子取自小车中,故系统的总质量不变.以合外力F为横轴,以加速度a为纵轴,画出a—F图象,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则a—F图象斜率的物理意义是

3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当小车质量一定时,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加速度a与作用力F的图线如图所示。

(1)图线未过坐标原点,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线出现弯曲,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力的合成实验

33.

(1)在“探究力的等效和替代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橡皮条的一端

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点,以下操作中错

误的有。

A、同一次实验中,O点位置允许变动;

B、实验中,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刻度;

C、实验中,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节另一弹簧秤的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的节点拉到O点;

D、实验中

,把橡皮条的节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算出合力的大小。

(2)小明在研究“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得出F合随夹角变化的规律如图7所示,由图象及力的合成知识可求得两分力分别为,。

34、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其中的二个步骤是: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个弹簧秤的读数F1和F2。

(2)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用两个弹簧秤拉时伸长量一样,记下此时弹簧秤的读数F和细线的方向。

  

以上两步骤均有疏漏,请指出疏漏。

 

(1)中是

(2)中是

35.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原理是等效原理,其等效性是指 ▲ .

A.使两分力与合力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B.使两次橡皮筋与细绳套的结点都与某点o重合

C.使两次橡皮筋伸长的长度相等

D.使弹簧秤在两种情况下发生相同的形变量

十一牛顿第二定律瞬时性

36.如图3,两个质量都为m的小球A和B,用质量不计的弹簧将它们连接起来,然后用一根细线将它们

挂在天花板上而静止。

图3

剪断细线的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为()

A.aA=aB=gB.aA=2g,aB=gC.aA=g,aB=0D.aA=2g,aB=

0

37.如图所示,物体A、B间用轻质弹簧相连,已知mA=2mB,且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µ。

在水平外力作用下,A和B一起沿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当撤去外力的瞬间,A的加速度为______;B的

加速度为_____

十二牛顿第二定律

38.如图3所示,有一辆汽车满载西瓜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

突然发现意外情况,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则中间一质量为m的西瓜A受到其他西瓜对它的作用力的大小是()

A.m

B.ma

图4

C.m

D.m(g+a)

39.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6N和8N的两个共点力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A.10m/s2B.14m/s2C.16m/s2D.18m/s2

40.升降机里,一个小球系于弹簧下端,升降机静止时,弹簧伸长4cm,升降机运动时,弹簧伸长2cm,则升降机的

运动状况可能是:

()

A.以l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B.以4.9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以lm/s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D.以4.9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41.一轻弹簧竖直放置在地面上,轻弹簧下端与地面固定,上端放着一质量为m的水平钢板,先用一

定的竖直力F把钢板进一步下压至稳定,某时刻撤去力F,从撤去时算起至钢板上升到最高点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钢板m在上升过程中的最高点恰为弹簧的原长处

B.钢板m在弹簧原长处脱离弹簧,且还会继续上升,在弹簧原长处钢板的速度最大

C.钢板m在上升过程中速度先增大,后一直减小D.钢板m在上升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一直增大

42.一辆小车在水平地面上行驶,悬挂的摆球相对小车静止并与竖直方向成

角,如图所

示,则下列关于小车运动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gtan

B.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gtan

C.加速度方向向左,大小为gsin

D.加速度方向向右,大小为gsin

43.如图所示,小球从轻弹簧正上方无初速释放,从小球开始接触弹簧到弹簧被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小球所受的合力、加速度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A.合力变大,加速度变小,速度变小

B.合力与加速度逐渐变大,速度逐渐变小

C.合力与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D.合力、加速度和速度都是先变大后变小

4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水平恒力F拉小车和木块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车质量为M,木块质量为m,它们的共同加速度为

,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则在运动过程中()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为

B.木块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C.小车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D.小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十三两类动力学问题

45、质量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由静止从同一高度下落,运动中所受的空气阻力分别是F1和F2.如果发现质量为m1的物体先落地,那么           

A.m1>m2        B.F1<F2

C.F1/m1<F2/m2     D..F1/m1>F2/m2

46.如图11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30°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一个重

G=200N的箱子匀速前进,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g=10m/s2).

(1)求推力F的大小.

(2)若人不改变推力F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水平去推这个静止的箱子,推力作用时间t=3s后撤去,求撤去推力F后箱子还能滑行多远停下来?

47.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保持2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1kg的小物块轻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设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传送带两端距离为8m,g取10m/s2,则物块加速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当物块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物块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48.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0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底端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现用平行斜面向上拉力F=10N将物体由静止沿斜面向上拉动,经时间t=4.0s撤去F,(sin370=0.6,cos370=0.8,g=10m/s2)求:

(1)撤去力F时物体的速度大小。

(2)物体从撤去外力之后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

49.滑板运动是一项非常刺激的水上运动,研究表明,在进行滑板运动时,水对滑板的作用力Fx垂直于板面,大小为kv2,其中v为滑板速率(水可视为静止).某次运动中,在水平牵引力作用下,当滑板和水面的夹角θ=37°时,滑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相应的k=54kg/m,人和滑板的总质量为108kg。

(1)水平牵引力的大小;

(2)滑板的速率。

(g取10m/s2)

50.质量为m=2kg的物体静止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

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用一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大小为10N

的力F拉木箱,如图所示,F的作用时间为t=10s,之后撤去该力,

物体再经一段时间停下。

(1)物体运动过程中最大速度为多大?

(2)物体运动的总位移是多少?

(sin37°=0.6,cos37°=0.8,g取10m/s2。

51、蹦床是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跳、翻滚并做各种空中动作的运动项目。

一个质量为60kg的运动员,从离水平网面3.2m高处自由下落,着网后沿竖直方向蹦回离水平网面5.0m高处。

已知运动员与网接触的时间为1.2s。

若把在这段时间内网对运动员的作用力当作恒力处理,求此力的大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