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0624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61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docx

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三章空气与生命一教案新版浙教版

主题

空气与氧气

教学内容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了解组成空气各主要成分的体积分数;

2、能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3、了解空气的应用,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4、了解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能通过氧气的性质理解氧气的广泛用途。

了解氧气是空气中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和我们人类生命最息息相关的部分。

5、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过氧化氢分解和高锰酸钾加热分解),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仪器名称、装置的连接、检验气密性的方法、收集方法和检验氧气的方法。

了解工业上制氧的方法。

1、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空气是“空”的吗?

3、“O2”的含义?

4、什么叫物质的物理性质?

它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叫物质的化学性质?

举一例说明。

一、物质的分类

纯净物和混合物:

纯净物:

只含一种成分(物质)。

如:

水、氧气、氯化钠、铜等。

混合物:

含两种或两种以上成分(物质)。

如:

空气、盐水、碘酒等。

✧两者的区别:

1按成分是否单一。

纯净物可用一个化学式表示所有成分,如:

冰水(H2O);但混合物不能,如:

空气。

二、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0.03%。

2、氧气的性质比较活泼

用途:

提供呼吸(如:

潜水、医疗、登山等);支持燃烧(炼钢、气焊、气割、宇航)

3、氮气的性质不活泼。

用途:

保护气、冷冻剂、灯泡充氮、食品防腐、制硝酸和氮肥等。

4、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等):

①性质极不活泼,曾被称为“惰性气体”;

②用途:

保护气、不同色彩的电光源、激光超导技术、医疗冷冻麻醉等。

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

5、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冒出大量白烟,烧杯中的

6、水倒流进集气瓶,液面上升约1/5。

7、实验结论:

①空气中氧气约占1/5,氮气约占4/5;

②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

8、实验注意点:

①装置必须密封好,不能漏气;

②红磷必须过量,完全消耗掉集气瓶内的氧气;

③不能用木炭、硫粉等代替红磷。

四、氧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不易溶于水。

气态的氧是无色无味的,液态氧和固态氧是淡蓝色的。

【化学性质】氧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

五、氧气的检验方法:

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六、氧气与常见物质发生的反应

物质

反应现象

化学方程式(表达式)

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4P+5O2

2P2O5

木炭

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并发出白光

②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2

CO2

①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②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S+O2

SO2

氢气

①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放热、生成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液体

2H2+O2

2H2O

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3Fe+2O2

Fe3O4

铝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4Al+3O2

2Al2O3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4Al+3O2=2Al2O3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粉末

2Mg+O2

2MgO

红色的固体逐渐变成黑色

2Cu+O2

2CuO

银白色液体逐渐变成红色

2Hg+O2

2HgO

一氧化碳

产生蓝色火焰,放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CO+O2

2CO2

甲烷

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放热,产生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液体,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H4+2O2

CO2+2H2O

蜡烛

火焰发出白光,放热,产生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的液体,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石蜡+氧气

水+二氧化碳

七、探究实验

1.木炭燃烧实验

【实验操作】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盛有集气瓶的氧气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持续红热,无烟无焰;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

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后,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C+O2

CO2

【注意事项】木炭应该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原因:

为了保证有充足的氧气支持木炭燃烧,防止木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使木炭熄灭,确保实验成功。

2.硫燃烧实验

【实验操作】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在酒精灯上点燃,然后把盛有燃着硫的燃烧匙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分别观察硫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实验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学方程式】S+O2

SO2

【注意事项】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造成空气污染。

【思考】能用S、C代替P做测定空气中含氧量(体积)的实验吗?

为什么?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

【实验操作】把光亮的细铁丝盘成螺旋状,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由上向下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集气瓶底部要先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实验现象】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化学方程式】3Fe+2O2

Fe3O4

【注意事项】

①用砂纸把细铁丝磨成光亮的银白色,是为了除去细铁丝表面的杂质。

②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③把细铁丝绕在火柴上,是为了引燃细铁丝,使细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④待火柴快燃尽时才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时消耗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⑤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细铁丝燃烧时放热使氧气从集气瓶口逸出,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⑥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瓶底炸裂。

【思考】铁丝在空气中与纯氧中点燃的现象差别。

八、氧气的制取

(1)双氧水制氧气:

a.实验原理:

H2O2H2OO2

b.实验装置:

c.实验步骤:

①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旋紧胶塞,在分液漏斗中加入双氧水,如图掿好装置;

③放双氧水缓慢放入锥形瓶中,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④等集气瓶中液面下降至瓶口,瓶外有气泡产生时,实验结束。

d.注意事项:

a).气密性检查:

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续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b).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深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

c).导管只需略微伸入试管塞

d).装药品时,先装固体后装液体

e).该装置的优点:

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a.实验原理:

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b.实验装置:

c.实验步骤:

a).仪器组装:

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

b).气密性检查: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

证明装置不漏气。

c).装入药品:

按粉末状固体取用的方法(药匙或纸槽)。

d).加热药品:

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后在反应物部位用酒精灯外焰由前向后加热。

e).收集气体:

若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气体,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或向上集气法。

f).检验及验满:

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部,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g).仪器的拆卸:

按先右后左,先上后下的顺序。

口诀:

组—查—装—定—点—收—离—熄(组,茶庄定点收利息) )

d.注意事项:

a).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

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

b).导气管伸入发生装置内要稍露出橡皮塞:

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

c).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污染制取的气体和水槽中的水。

d).排气法收集气体时,导气管要伸入接近集气瓶底部:

有利于集气瓶内空气排出,使收集的气体更纯。

e).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3)氯酸钾制氧气:

实验原理: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

实验步骤大致如

(2),本实验中试管中不用塞棉花。

3、工业制氧法

(1)具体过程

(2)注意:

该过程是物理变化

九、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1、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2、分解反应:

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3、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变多”。

【思考】之前有接触过属于这两类的反应吗?

举例说明。

【题型突破】

1.空气的组成成分

例1:

已知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则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是()

A.约等于21%B.大于21%C.小于21%D.无法确定

解析由于相同条件下,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又因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利用公式m=ρV可推导出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大于21%.答案B

例2:

根据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的成分: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天然资源,说明空气中含有

(3)、炸脆的食物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就不脆了,说明空气中含有

(4)、澄清的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看到表面形成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解析:

空气中的各个组成成分都有着不同的用处,我们可以可以通过不同的的方法检测出他们的存在

(1)氧气

(2)氮气(3)水(4)二氧化碳

例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按质量计算大约是:

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B、稀有气体是指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

C、空气中各成分气体及其含量总是固定不变的

D、空气是重要的自然资源

解析:

A项的成分指的是体积分数。

不是按照质量计算的;B项中稀有气体性质稳定,很难与其他物质反应,但并不是完全不会发生反应;C项空气中各气体的含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下雨前后(水),森林中和火电厂附近(CO2),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如炼钢,故D正确

2.氧气

例4.我国“神舟”七号宇宙飞船的火箭发动机里使用液态氧,它所起的作用是()

A.作燃料B.供给呼吸

C.促使燃料迅速燃烧D.携带方便

答案:

C

例5.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B.在任何情况下,氧气都是无色气体

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D.铁生锈是缓慢氧化

解析:

本题涉及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现象、缓慢氧化问题。

其中A考查烟和雾的区别;B中氧气在一定条件下会变成淡蓝色液体或固体;C中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例6.田径比赛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

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

C.五氧化二磷D.四氧化三铁

解析: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学习时要掌握共性,注意差异。

如放热、燃烧剧烈属于共性,而木炭的白光、硫的蓝紫色火焰、铝的耀眼白光、磷的大量白烟、铁的火星四射以及它们各自的生成物有烟(固体)、雾(液体)、气(气体),均属于个性,需要特殊区别注意。

如上述备选答案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是无色气体,其中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四氧化三铁是黑色固体。

答案:

C

例7.欲鉴别空气、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先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B.先用燃着的木条试验,再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

C.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

D.先加入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再用燃着的木条试验

解析:

鉴别几种物质时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1)比较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哪些较明显的差异;

(2)实验时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否有较明显的区别;(3)实验操作(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是否方便、可行;(4)应按“操作——现象——结论”的次序叙述。

本题要求用化学方法鉴别四种气体,根据这四种气体化学性质的差别——先是否有助燃性来鉴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再根据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来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3.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方法

例8.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在此实验中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说明什么问题?

要使实验成功关键要注意哪些问题?

解析:

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可观察到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一段时间后,钟罩内的水面上升约1/5,说明红磷燃烧生成的白烟能溶解于水,由于钟罩内空气中的氧气被全部消耗,冷却后,钟罩内的水面会上升到钟罩体积的约1/5处,

实验现象说明:

(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氮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4/5。

(2)说明钟罩内剩余气体具有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

实验成功的关键是:

(1)燃烧匙A中应放入过量红磷,钟罩内的燃烧匙中放过量红磷的原因是为了将钟罩内的空气中氧气彻底消耗,否则测定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将偏低。

(2)装置气密性要良好,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时,外界空气进入瓶中.(3)红磷应纯净,若红磷中混有燃烧时产生气体的杂质,如红磷中混有硫粉。

产生二氧化硫气体,液面也不能上升到1/5。

4.氧气的制取

例9.某同学在实验室设计了4种制氧气的方案:

①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

②使高锰酸钾受热;

③高锰酸钾加热后的固体放入过氧化氢溶液;

④使二氧化锰受热.

这四种方法中(  )

A.全正确B.全不正确C.①②③正确D.只有①②正确

解答:

解:

①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混合常温下即可迅速产生大量氧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②使高锰酸钾受热在较低温度下可生成较多氧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③高锰酸钾加热生成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所以向反应后的固体放入过氧化氢溶液,可迅速产生较多氧气,可用于制取氧气;

④使二氧化锰受热不会生成氧气,故不能用于制取氧气;

故选C.

例10.实验室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1)除铁架台、带导管的橡皮塞、试管、集气瓶、水槽外,还必需的仪器是(填序号)_______.

(A)长颈漏斗(B)滴管(C)酒精灯和药匙(D)量筒和天平

(2)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

A.熄灭酒精灯;B.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C.用排水法收集;D.加热;E.从水槽中取出导管;F.检查装置气密性.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4)若改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应在试管口加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

解析:

该题考察的是对于基本的仪器选取、操作步骤的顺序和规范,以及对于一些细节方面的作用以及意义。

对于这一类型的题除了平时多复习外,还应多做练习。

正解:

(1)(C);

(2)FBDCEA;

1、燃放烟花爆竹能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

有关烟花爆竹成分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鞭炮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硫粉

B、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C、鞭炮的火药呈黑色,说明鞭炮中可能含有碳粉

D、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2、下列关于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带在氧气中燃烧,有白烟产生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黑色固体生成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瓶壁有水雾产生   D.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烟生成

3、下图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4、氧气广泛用于炼钢、焊接或切割金属等,这些应用依据氧气的性质是

   A.不易溶于水            B.密度比空气略大

   C.无色、无味的气体         D.与其他物质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

5、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实验现象和反应类型正确的是

A、硫——淡蓝色火焰——化合反应   B、红磷——大量白雾——氧化反应

C、蜡烛——黄色火焰——分解反应   D、细铁丝——火星四射——化合反应

6、在庆典活动中,人们常用氦气充灌气球,利用了氦气的哪些性质( )

①密度比空气小;     ②在空气中不会发生燃烧和爆炸;

③是一种无色气体;   ④不能供给呼吸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7、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最好选用

A.澄清的石灰水   B.带火星的木条    C.紫色石蕊试液    D.燃着的木条

8、做铁丝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细沙,其主要作用是

A.防止瓶底炸裂          B.降低瓶内温度  

C.增加氧气含量          D.吸收生成的物质

9、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有水的是()

A.打开热水瓶盖,瓶口出现白雾

B.白色硫酸铜粉末敞口放置在空气中变蓝

C.人对着镜子哈气,镜子表面起雾

D.蜡烛火焰上罩一干冷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10、如图所示是硫和铁丝分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

这两个反应()

A、都放出热量B、都生成气体C、都能在常温下反应D、都产生蓝紫色火焰

1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其中可观察到火星四射现象的是()

12、红磷常用作军事上做烟幕弹的原料,原因是__________;在田径比赛中,发令枪子弹所用原料之一也是红磷,你认为记时员开始按表的依据是____________,简要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哪种气体,试将该物质写在空格内。

(1)小动物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瓶壁和石灰水底部均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1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有多种方法。

甲生设计了如图1如示的实验方案: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结束后,打开铁夹,水自动注入集气瓶的直接原因是

(2)、乙生也设计了一个如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甲类似,只不过用硫粉代替了红磷,并增加了滴管。

要使实验成功,乙在滴管中应加入溶液。

并反应后滴入,写出该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若空气中氮气也能和红磷反应,能否用该方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丙生想利用氧气和某种金属的反应,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

他选择利用下列仪器、药品:

①带瓶塞的l000ml烧瓶②电子天平(称量精度为0.01克)③酒精灯④某种金属粉末。

他的实验步骤如下:

准确称量某种金属粉末的质量(足量),将其放入烧瓶,塞紧瓶塞,放置一段时间后,倒出烧瓶中粉末,并称其质量。

写出丙生的实验思路

答案:

1、D2、D3、D4、D5、A6、C7、D8、A9、B10、A11、C

12、红磷燃烧时会产生浓厚的白烟,所以可做烟幕弹;看到白烟,看到白烟比听到枪声更能准确记时。

13、解析:

空气中含有氧气,能够支持呼吸,密闭容器中存在一定量的氧气,所以小动物能够生存一段时间。

二氧化碳气体能够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产生水滴。

(1)氧气 

(2)二氧化碳 (3)水蒸气

14、

(1)、瓶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2)、NaOH(或类似的KOH等)2NaOH+SO2====Na2SO3+H2O  

(3)、不能  

(4)、用反应完全后的粉末质量减去没反应时的粉末质量,就是烧瓶内的氧气质量,用它除以氧气的密度得出体积,再除以烧瓶的容积就得出了答案

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知识内容,教师点评。

 

1、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真金不怕火炼B.百炼方能成钢C.纸里包不住火D.玉不琢不成器

2、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到一些保护气。

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A、氢气、氮气B、氮气、氧气C、二氧化碳、一氧化碳D、氮气、氩气

3、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这一结论的科学家是:

()

A、瑞典化学家舍勒B、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C、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D、瑞典化学家诺贝尔

4、我们知道食物较长时间露置在空气中就会变质,这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含有()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5、某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l/5。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6、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氧气——供人呼吸B.二氧化碳——造成酸雨

C.氮气——作保护气D.稀有气体——做电光源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后的生成物只为固态的是:

()

A、硫B、镁C、木炭D、石蜡

8、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

A、宇航中作高能燃料B、供重危病人呼吸

C、炼钢D、登山潜水时携带供氧设备

9、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牛奶变酸B.钢铁生锈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D.农家肥料腐熟

10、

(1)根据空气的成分填空:

①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②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白色固体物质,说明空气中含有

③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2)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小兰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至少答两点):

11、甲、乙、丙是三个实验的示意图,根据图

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总结归纳并回答下列问题:

(1)所发生的三个反应有多个共同的特点,分别是:

①;②;

③;④……(只答四点即可)。

(2)甲实验进行时,燃烧匙中硫的状态是。

答案:

1、D2、D3、B4、A5、A6、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