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0805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docx

教学检测湖北省襄阳四中18学年度高二考试

教学检测:

湖北省襄阳四中2017-18学年度高二10月考试

湖北省襄阳四中2017-18学年度高二年级10月考试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

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郭城镇,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

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

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是乡愁无处安放?

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

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哲学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

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

至于哪些乡村基因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

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

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

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

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

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

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行,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一匹马两个人

迟子健

一匹老马拉着两个老人,朝二道河子方向走。

马是瘦马,走起路来就难免慢慢腾腾的。

两个老人,是一对夫妻。

老头子跟老马一样瘦,老太婆则像个大树墩一样胖。

他们都是小眼睛,是那种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尤其是老太婆。

因而有的时候,马觉得老太婆是没长眼睛的人。

二道河子离他们居住的村庄有二十里路。

这条路,马不知走了多少趟,也不知走了多少年,只记得以前背上吃了主人数不清的鞭子。

马还记得,他们的儿子第一次被人用手铐带走时,哪怕是走在没有辎重的平道上,它也要挨上几十道鞭子。

而他第二次戴着手铐被人带走后,他们对它则温情多了,夜里不忘了喂点豆饼给它吃,女主人还常常用一把刷子给它理鬃毛,仿佛把它当成了他们的儿子。

同以往一样,坐在车辕的男人垂着头袖着手打盹,车尾的老太婆则躺着睡觉。

他们不用担心马会走错路,因为去二道河子只这一条路。

他们也不用担心马会受惊,因为这个季节没有其他的车辆过来。

马呢,它知道两个人都在迷迷糊糊地睡,所以它若遇见笔直的路段时,也抽空打一下盹,它老是觉得累。

马打了一个响鼻,示意二道河子已经到了。

果然,老头子下了车,他先用乎抚摩了一下汗涔涔的马,无限怜惜地说:

唉,瞅瞅你这一身的汗,真让我不忍心再使唤你了。

说着,他回头去看车尾的老伴。

老太婆,你到哪里了,我看不见你,你给我个音呀!

老头子叫道。

老头听不见老太婆的声音,他急了,仔细地看看周围,也不见人影。

他这才明白,老太婆丢了。

他责备自己太粗心,边掉车头,折回去寻找。

马听见老头呼唤老太婆,已经明白了。

尽管它已经累得眼花缭乱了,还是加快了步伐。

可是老头还是嫌它走得慢,他没有鞭子,就下车折了一根柳条,不停地抽它。

马虽然疼痛难耐,但仍闷着头,拼命快走。

老头子并不领情,心急火燎地持续抽它。

大约走了四里路,他们发现了老太婆,她横躺在路上。

老头叫了一声:

你怎么睡在路上了,吓死我了。

马满身是汗,疼痛难忍,四条腿没有一条不在打哆嗦。

它不像老头子那么乐观。

果然,老头子发现老太婆的额头都是血,而地上也是血迹斑斑。

老头试了试她的鼻息,一点呼吸都没感觉到,再摸她那双粗糙的手,已经冰凉如秋日的河水。

当老头子看见路面有一块凸出来的像笋尖一样的带有血迹的石头时,他咆哮着,使劲踢那石头,而石头就龇着血红的牙望着老头子。

老头子从车上取下镐头,奋力砸那石头,石头迸溅出一串串火花,瞬间分崩离析。

他们朝那村庄走去。

一块这么不起眼的石头就要了她的命,老头子想不明白。

她落地后是不是呼唤他了?

可惜他耳朵不如年轻时灵便了,而且马车一旦走起来,听到的只是马蹄声。

他这样一想,就有些怨恨马了。

而马呢,也走得心事重重。

它在责备自己。

一定是因为它走路不如以往利索,腿常常抖一下,车也随之颠簸一下,相必她就是这么被颠倒地上的。

而且,在拉扯的过程中少了分量,它应该有所觉察的,可它什么也没有察觉到。

它是个废物了。

马觉得自己最好就此不要吃草了,就这么晚结算了。

老马就在那一天水草未尽,老头子也是粒米未食......

(节选自迟子健《一匹马两个人》,有删减)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开头一段如特写镜头,把读者带入悠远的情境中,让读者对老马、老路有初步认识;同时引领全文,使文章显得有章法。

B.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位老人懒得睁开的、老是处在半梦半醒间的小眼睛显示出他们生活的懒散和内心的空虚。

C.老头子垂着头袖着手打盹儿,老太婆躺在车尾睡觉,老马也抽空打个盹儿,这些描写都为老太婆出现意外和没及时察觉埋下伏笔。

D.在朝村庄走去的路上,小水细腻地刻画了老头子和老马深深自责又责怨对方的心理,这这使他们的形象更加鲜明。

5.小说讲述的故事凄凉但不乏温情,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4分)

6.除使用传统叙事视角外,小说还刻意选取了马的视角。

从马的视角叙事,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在中国的大街上放眼望去到处都是共享单车,这种模式受欢迎的秘诀在于价格和便利性。

使用者只需先下载一个应用软件,然后扫描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就可以随时骑车出行。

使用完毕后还是通过应用软件支付租金,每半小时仅需1元人民币。

共享单车也无需存入车库,因为下一位使用者可以通过GPS定位系统找到这辆车。

由于中国人口众多,因此共享单车很快成为世界上利用率最高的交通工具之一。

如今在很多欧洲国家,共享单车也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因为这是一种环保而现代的生活方式,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自行车诞生200周年,如今自行车已经适应时代发展,并一往无前地驶向未来。

(摘编自8月15日参考消息网报道)

材料二:

在平台企业的努力和背后资本的推动下,共享单车在各大城市暴发式推开。

对于这一由私人提供、具有准公共性质、按商业化规则运行的新兴事物,在快速发展中也有一些不同声音,如有占道经营之嫌、停放秩序如何规范、投放数量是否科学合理等。

笔者认为,若共享单车能遵规骑行、规范停放,占道经营就不成其为问题;乱停放涉及行为人、物权人和城市政府三方,需各自承担相应责任和义务;从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来看,共享单车有助于降低资源闲置。

建议城市规划和管理适应自行车回归趋势,在自行车道和停车位上分配相应空间;践行城市正义理念,归还非机动车路权。

区分行为人与物权人的责任,综合运用技术经济手段、城市规划和提升公民素质解决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

(摘编自2017年8月12日财经项安波《共享单车的公与私》)

材料三:

共享单车为居民提供了便利,唱响了绿色出行的理念,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然而乱停乱放、随意毁坏等现象接踵而来,成了靓丽风景线上一抹不文明的色彩。

8月11日上午,蓬江区众社区党支部、计生协会组织志愿者开展共享单车共享文明随手扶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志愿者们在辖区小公园、洋边新村等共享单车流量较大的路段,看到不少单车随意停放在慢行道上,或是人行道里的非停车区域。

看到这种状况,志愿者们随即将东倒西歪的共享单车扶正,摆放整齐。

同时,他们倡导居民众在使用共享单车出行的同时,要文明使用交通工具,遵守规则,文明停放。

过往的行人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志愿活动唤醒广大居民众的文明意识,共同做文明倡导者和实践者,让共享单车在传播低碳、环保理念的同时,也把文明之风传播给身边的每一个人,传播到大家骑行的每一个角落。

(摘编自2017年8月15日《江门日报》)

材料四:

共享单车的发展如火如荼,形势一片大好,但是骑行速度更快、出行效率更高的共享电动单车,却有点出师不利。

即使国内一些城市已经出现了共享电动单车的身影,但也很快被有关部门叫停。

其实从性质和运营模式上来说,共享电动单车和共享单车并没有什么不同,二者都属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一种新的经济业态。

而且相对于依靠人力踩踏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动单车是电力驱动,还具有省时省力的优势。

既然如此,为什么它的出现却没有像当初共享单车一样,获得各方的认可,反而频频遭遇质疑,并且可能最终被叫停呢?

这倒不是政府和公众厚此薄彼,其原因还是在于共享电动单车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共享单车虽然依靠人力驱动,但车体重量轻、骑行速度慢,即便真的发生交通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也往往比较轻。

但是电动单车却不同,车身重、速度快,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就容易给车辆驾驶人或他人带来极大的伤害和损失。

更加严重的问题是,目前市场上出现的共享电动单车,绝大多数都不符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无法上牌,所以也就无法取得正式合法的电动单车牌照。

(摘编自2017年8月9日《法制日报》)

7.下列对材料四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比共享单车骑行速度更快、出行效率更高的共享电动单车已经出现在一些城市,但却很快被有关部门叫停了。

B.共享电动单车和共享单车,都属于互联网+模式下的一种新兴的经济业态,二者其实并没有什么不同。

C.省时省力、更具优势的共享电动单车并没有获得各方的认可,反而频频遭遇质疑,并且面临最终被叫停的命运。

D.共享电动单车的前景堪优,不仅因为其易给车辆驾驶人或他人带来极大的伤害和损失,更因为其合法性难以取得。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材料一对共享单车成为流行趋势持肯定态度,具有200年历史的自行车已经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单车出行前景比较乐观。

B.材料二针对共享单车发展中出现的很多问题,从政府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具体详细的解决方案。

C.材料三中志愿者开展了随手扶志愿服务活动,只要我们在使用共享单车时共同做文明倡导者和实践者,共享单车的前景就会很好。

D.材料四比较了共享电动单车和共享单车的异同,分析了更为省力的共享电动单车在中国出师不利的原因。

E.这四则材料都了当前的共享单车热,都指出了在共享单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方法。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共享单车在中国运行的利弊。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隐兖州。

少喜文章,能辩论,慷慨尚气,自许以功名显。

李光弼镇河南,盗起苏、常间,残掠乡县。

代宗诏中人马日新与光弼麾下皆讨。

建封见中人,请前喻贼,可不须战。

因到贼屯开譬祸福,一日降数千人,纵还田里,由是知名。

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表为判官擢监察御史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杨炎将任以要职卢杞不喜出为岳州刺史。

李希烈既破梁崇义,跋扈不臣,寿州刺史崔昭与相闻,德宗召宰相选代昭者,杞仓卒不暇取它吏,即白用建封。

希烈数败王师,张甚,遂僭即天子位。

是时,四方尚多故,乃缮陴隍,益治兵,四鄙附悦。

希烈使票帅悍卒来战,建封皆沮衄之。

贼平,进封阶。

是时,宦者主宫市,无诏文验核,但称宫市,则莫敢谁何,大率与直十不偿一。

又邀阍闼所奉及脚佣,至有重荷趋肆而徒返者。

有农卖一驴薪,宦人以数尺帛易之,又取它费,且驱驴入宫,而农纳薪辞帛,欲亟去,不许,恚曰:

惟有死耳!

遂击宦者。

有司执之以闻,帝黜宦人,赐农帛十匹,然宫市不废也。

谏臣交章列上,皆不纳,故建封请间为帝言之,帝颇顺听。

会诏书蠲民逋赋,帝问何如,答曰:

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

治徐凡十年,躬于所事,一军大治。

善容人过,至健黠亦未尝曲法假之。

其言忠义感激,故下皆畏悦。

性乐士,贤不肖游其门者礼必均,故其往如归。

许孟容、韩愈皆奏署幕府,有文章传于时。

(选自《新唐书张建封传》)

【注】马燧、李灵耀、杨炎、卢杞均为人名。

阍闼:

宫门。

10.对文中加点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表为判官/擢监察御史/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杨炎将任以要职/卢杞不喜/出为岳州刺史。

B.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表为判官/擢监察御史/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杨炎将任以要职/卢杞不喜/出为岳州刺史。

C.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表/为判官/擢监察御史/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杨炎将任以要职/卢杞不喜出/为岳州刺史。

D.时马燧为三城镇遏使/雅知之/表为判官/擢监察御史/燧伐李灵耀/军中事/多所诹访杨炎/将任以要职/卢杞不喜出/为岳州刺史。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表,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体。

B.宫市,是盛唐以后,由官府承办,后改为太监直接办理,向民间采购宫廷需要的日用品的方式。

C.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司即主管、管理。

D.幕府,原指古代将军的府署,亦指运筹帷幄的大将。

后世将地方军政大吏的府署称作幕府。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建封慷慨豪迈,洞察事理。

李光弼奉命讨伐苏、常一带的盗贼时,张建封认为不必交战,只要晓谕祸福就能令盗贼投降,果如所料。

B.张建封文武双全,治军有方。

李希烈叛乱,派精兵强将攻打寿州,张建封修壕练兵严加抵拒,叛军最后被平;治理徐州时,全军大治。

C.张建封关心民生,体恤民情。

宦官主持宫市,欺行霸市,一农夫反抗被拒,张建封向皇帝求情,并趁机请求废除宫市,皇帝欣然应允。

D.张建封待人宽容,礼贤下士。

张建封善容人过,对恶人也法内宽容;喜欢延揽人才,不管贤能与否均同礼相待,士人也觉得宾至如归。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希烈数败王师,张甚,遂僭即天子位。

(5分)

(2)残逋积负,决无可敛,虽蠲除之,百姓尚无所益。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好事近·悼春

李清照

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

长记海棠开后,正伤春时节。

酒阑歌罢玉尊空,青缸暗明灭。

魂梦不堪幽怨,更一声啼鴂。

【注】缸:

灯。

鴂:

鹈鴂。

说法不一,一指杜鹃,一指伯劳。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风定落花深,帘外拥红堆雪,词人由风住即断定帘外定然是落花遍地,红白堆积,表现了词人的敏感。

B.李清照对落花给予极大的,在其潜意识中,多少带有以之自况的成分。

首二句虽为状物,但乐观之情已隐然可感。

C.长记海棠开后二句,词人的回忆闸门被打开,但对往事的具体内容却避而不谈,只是说此时海棠花落之时,亦是自己伤春时节。

D.词人在诸多花卉中,对海棠情有独钟,这或许是因为海棠有花中神仙之美称,以及如霞似雪般的秾丽妖娆,尤其是其高中优雅之美,与词人个性颇为近似。

E.魂梦不堪幽怨句,写词人白日借酒浇愁,夜晚则惜花伤时。

梦中的情景已使梦魂幽怨哀愁,醒后啼鴂声更增添了悲怆的情感。

15.本词的下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是如何表现的?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柳永《雨霖铃》中写临别之际,一对恋人泪眼朦胧,有千言万语要倾诉,但因为气结声阻,却连一句话说不来的句子是:

(2)苏轼《定风波》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3)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极目远眺所见山之情志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在这次辩论赛中,各大学的辩手们都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得到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

倚官谋利是当时社会把事业做大做强的不二法门,也是快速致富的终南捷径;官商结合,政治权利和市场资源联姻,把社会搞得乌烟瘴气。

8月12日,天津港海瑞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附近大量房屋倒塌,不少住户毁家纾难,陷入困境。

为了理想,我们面对压力迎难而上,而老师和家长们具体而微的关怀,更使我们斗志昂扬,信心百倍。

不必有金碧辉煌的建筑,不必有高深莫测的院墙,但它必须有尊重知识的氛围,必须有目光如炬的学生,必须真理高于一切的思想。

由于所处地域特殊,该城中村里居住的人员全国各地,平日里五方杂处,人声鼎沸,好不热闹。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记者调查发现,快递实名制实施一年多来,并未被严格执行,众对个人隐私泄露等问题和快递员怕麻烦、不过问是实名制遇冷的重要因素。

B.我国成功发射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将显著增加我国大型科学卫星研制水平,实现我国在空间高能天体物理领域由地面观测向天地联合观测的跨越。

C.随着支付宝与摩纳哥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阿里巴巴的股价暴涨,马云身份飙升,他也取代了王健林成为中国新首富,下一步是冲击亚洲首富就指日可待了。

D.在妈妈12年如一日的陪伴、守护下,因先天性脊柱裂、椎管内囊肿而出生后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的甘肃考生魏翔顺利考入了清华大学。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离不开酒。

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

唐代文人之醉酒,

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

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

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A总是如果

而/但是

从而

B却

与其所以虽然反而/

C可是倘若那么既然

/所以

D都

如果/固然而且

因此

20.在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戏曲表演的中心是创造角色,成功地塑造出舞台人物形象。

演员在舞台上要想创造出有血有肉而又有艺术性的人物形象,

如演关羽的演员对他的角色是崇敬的;演李逵是带着亲切偏爱的心情的;对王宝钢是寄予无限的同情和赞美的。

其次,还要有对人物感情的体验,捕捉到人物内心各种细微的变化,。

例如,演员徐小香为演好《英会》里的周瑜,既深入体验周瑜总比不过孔明时又妒又气的内心状态,又着力在周瑜头上的翎子上下功夫,让翎子发抖,身子不动,这样他就表现出心里实在气得没法,但又要极力克制住的复杂的心理。

基于这两个方面,正是

才使他所饰演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21.下图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标识,请写出该标志除文字以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我想我差不多是条废咸鱼了什么都不干颓废到忧伤……最近在年轻人中流行起一种丧文化,即一种不想工作、漫无目的、情绪低迷、欲望低下、只想麻木活下去的颓废心态,近年来流行的葛优躺北京瘫表情包、《感觉身体被掏空》等歌曲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种现象引起一些人的担忧,他们认为这种丧文化的流行反映出当今年轻人得过且过的心态、颓废虚无的人生观,缺乏积极向上、拼搏奋斗的精神面貌。

但也有些人认为,其实不必对丧文化的一时流行过于忧虑,年轻人喜欢的丧,大多数只是一种自嘲和解压的方式而已,它并不意味着颓废和绝望。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和看法?

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襄阳四中2016级高二年级10月考试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1.C(A项表述过于绝对;B项必须完好保存错误;D项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错误,原文是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故答案为C。

2.C(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错误,原文没有这方面的信息。

故选C。

3.B(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错误。

故选D。

4.C(A项,让读者对老马、老人、老路有初步认识使文章显得有章法分析有误;B项,显示出他们生活的懒散和内心的空虚分析有误;D项,责怨对方分析有误)

5.凄凉表现为人生的悲苦无常:

儿子两次入狱,老太婆猝然离世,老头子晚年孤单、凄凉;(3分)

温情表现为人与人、人与马之间的深情:

老头子对老太婆感情深厚,老马与老两口相依相伴,令人感到温暖。

(2分)

6.从手法上看:

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马人格化,使得马与人的心理活动相结合,强化情感。

从表达效果上看:

用马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们的世界,给人以新奇的阅读体验,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

(每点3分)

7.A

(B项以偏盖全,二者只是从性质和运营模式上来说并没有什么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