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09672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docx

数学文化价值与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经过了几年的修改以后,现在正处于最后的审查之中。

新的“修订稿”与原来的“实验稿”相比在“课程目标”上有较大的改动:

不仅重新引入了过去所一贯强调的“双基”(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而且又增加了两个:

一是“基本(数学)思想”,二是“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一、数学文化价值

《数学教学大纲》中说,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用于交流的语言;数学能赋予人创造性;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等等。

可见数学是一种文化,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则进一步强调;“数学课程应适当反映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对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数学的社会需求,社会发展对数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科学的思想体系,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

数学课程应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文化:

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合,特指精神财富,如:

文学、艺术、教育、科学。

价值:

①体现在商品里的社会必要劳动。

②积极作用。

“数学”一词是来自希腊语,它意味着某种‘已学会或被理解的东西’或“已获得的知识”,甚至意味着“可获的东西”, “可学会的东西”,即“通过学习可获得的知识”,数学名称的这些意思似乎和梵文中的同根词意思相同。

“数学”一词从表示一般的知识到专门表示数学专业,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仅在亚里士多德时代,而不是在柏拉图时代,这一过程才完成。

数学名称的专有化不仅在于其意义深远,而在于当时古希腊只有“诗歌”一词的专有化才能与数学名称的专有化相媲美。

“诗歌”原来的意思是“已经制造或完成的某些东西”,“诗歌”一词的专有化在柏拉图时代就完成了。

而不知是什么原因辞典编辑或涉及名词专有化的知识问题从来没有提到诗歌,也没有提到诗歌与数学名称专有化之间奇特的相似性。

但数学名称的专有化确实受到人们的注意。

   数学和文学。

  

 数学和文学的思考方法往往是相通的。

举例来说,中学课程里有“对称”,文学中则有“对仗”。

对称是一种变换,变过去了却有些性质保持不变。

轴对称,即是依对称轴对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

那么对仗是什么?

无非是上联变成下联,但是字词句的某些特性不变。

王维诗云: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里,明月对清泉,都是自然景物,没有变。

形容词“明”对“清”,名词“月”对“泉”,词性不变。

其余各词均如此。

变化中的不变性质,在文化中、文学中、数学中,都广泛存在着。

数学中的“对偶理论”,拓扑学的变与不变,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文学意境也有和数学观念相通的地方。

徐利治先生早就指出:

“孤帆远影碧空尽”,正是极限概念的意境。

清代乾隆皇帝与纪晓岚对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这副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下联,联中也隐含这个数.即上述下联.

   上联的算式:

2×60+3×7=141,下联的算式:

2×70+1=141.

某地一对新人,男的当会计,女的做医生,完婚之日,有人赠贺联一副:

   会计合数检验误差重合数;医生开方已知病根再开方.

嵌入“合数”、“开方”等数学名词,天衣无缝.

某市一对数学教师,几经波折,终于结为秦晋之好,同事撰一联相贺,联云:

   爱情如几何曲线;幸福似小数循环.

   “几何曲线”形象地表述了这对数学教师爱情历经坎坷曲折;“小数循环”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数值,借此祝贺新人的美满幸福,天长地久,实在是神来之笔.

数字,看起来枯燥乏味,然而诗歌中适当引用数字,却别有风趣,诗意昂然。

相传,乾隆皇帝在江南欣赏江边月色时,只见岸边泊着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位鱼翁,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持长竿垂钓。

乾隆见此情景,兴趣大增,当即令一随行大臣用十个“一”作七绝一首,把所见情景描绘出来。

这位大臣沉思片刻,吟道:

一丈长竿一寸钩,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天一地一明月,一人独钓一江秋。

这十个“一”字同天、地、人、物的巧妙结合,把当时的情景描写的淋漓尽致。

宋朝学者邵康写过这样一首数字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人在短短的二十字诗中,巧妙地运用了一至十这十个数,展示了一幅朴实自然的乡村风俗画。

  数学与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外壳。

数学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就是把数学溶入语言之中。

“不管三七二十一”涉及乘法口诀,“三下二除五就把它解决了”则是算盘口诀。

再如“万无一失”,在中国语言里比喻“有绝对把握”,但是,这句成语可以联系“小概率事件”进行思考。

“十万有一失”在航天器的零件中也是不允许的。

此外,“指数爆炸”“直线上升”等等已经进入日常语言。

它们的含义可与事物的复杂性相联系(计算复杂性问题),正是所需要研究的。

“事业坐标”“人生轨迹”也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

 数学与生活

如《红楼梦》的作者是谁?

这本身是一个文学的问题。

《红楼梦》的作者前80回是曹雪芹所做的,后40回是陈?

做的?

复旦大学的李先平教授就做了工作了,他就请一位先生陈大康先生,每一回你把“的了吗呢”什么这些话都把它统计出来47个虚字,它出现的频率有多少,每一回就有47个频率出现,然后他就把它作句类分析,结果就划出一条线,这条线的上方是前80回,这条线的下方是后40回,显然这是两个人所作,他由此得到了一系列的问题,他给威斯康辛大学的教授做这样的工作。

大家想想看,中文系里面研究《红楼梦》可以,数学系也可以研究《红楼梦》,这就是不同的数学时尚。

概率对信息量有密切的关系,比如说信息量大小“狗咬人”不是新闻,因为狗咬人没有什么稀奇。

“人咬狗”这个新闻信息量就大了,是不是?

今天太阳升起,那没什么稀奇,这个信息量不大,你告诉我不告诉我都一样。

今天日蚀了,哦,今天这是大事情,那么我们的信息量就很大,说事件的概率P越大,传送这个事情的信息量就越小,概率大了就没有意义了像这样的思考。

我们中国传统的数学里面缺乏这样的思考,他就会去面对这样一些社会的需要去想一想,我这个信息量的大小,和一个事情发生的概率有联系,这就是他的天才之处。

张奠宙(张奠宙简介:

 浙江奉化人。

1933年出生。

195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数学分析研究生班。

1986年任教授。

1999年,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的院士成员)指出:

数学应有三个层面:

一个层面就是公式定理,像勾股定理、求根公式等等。

第二个层面就是思想,就是我们公理化思想,数形结合、函数思想等等。

这样一些思想层面的解析几何,解析几何的方法诸如此类坐标方法。

第三个层面就是文化价值。

数学有好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有意义的数学,这是一种看法。

什么叫做好,什么叫做有价值,怎么叫做有意义,如何来判断,这就要靠文化的层面来看。

你要看到时代的发展,看到人类社会的需要,看到我们现在的文明,看到人们的趋向趣味,这样来解决你这个数学是不是有价值。

如果把数学看成仅仅是逻辑,仅仅是形式,仅仅是思想的体操,那么我们就是很少注意文化的层面,那么先进的数学文化就会推动数学发展,落后的数学文化就会拖拉数学的进步。

我们看看,举个例子看看我们这个在1906年我们京师大学堂,用的数学教课书是这样的东西。

那个时候不能用xyz,那是外国货,我们不能用的,用天地人也就能用abcd,也只能用甲乙丙丁,阿拉伯数学不能用,用一二三四;加法不能用用一竖一横;减法不能用,用一横一竖这样的数。

我们当时的爷爷辈,他们就得念这样的书。

什么文化决定的?

当时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清朝末年,认为中学是老祖宗家法,那个东西是不能改的,外国来的东西只能用一用,因此我们就不跟国际接轨,自己搞出了这么一套符号。

那我们再看看与时俱进的文化,刚才主持人提到陈景润,确实陈景润搞哥德巴赫猜想,他的1+2的结果坚韧不拔,独军奋战,勇攀高峰,是我们在科学春天里面出现的科学的英雄人物。

他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精神,经过“文革”的动乱,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去攀登高峰。

可是在90年代我们又出来另外一种英雄,那就是王选。

今年他得了中国国家的最高科学奖,他是1958年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的,他用数学的成果搞了数据压缩,结果就完成了汉字的激光照排,告别了铅与火的革命,他当然是计算机的科学家,但他最重要的工作恰恰是来自他的数据压缩。

作为一个数学应用,王选是我们当今做得最好的。

大家想想看,这是不是两种不同的文化。

当初陈景润时代代表了一种文化,王选时代又是一种文化,这就是计算机时代的数据时代,给我们信息时代的数学的印象。

二、数学文化与小学数学教学

“让数学变得文化些,还数学以文化之本来面目”,成为我们数学教育须关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一旦数学解题的任务完成了,数学教育的功能也就消失了,这不能不说是数学的悲哀。

凡此种种,也促使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来反思数学教育的价值。

由于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来学习数学知识,张奠宙先生认为“数学文化必须走进课堂”。

确实,数学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将数学文化渗入实际的数学教学,会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

由于我们认识与理解上的偏颇,很少有人从文化的角度去研究数学教学。

数学教学中文化性的缺失给孩子们造成了一定影响。

有人随机抽取了六年级一个班的学生进行调查,让学生谈谈"学习数学有什么用"。

结果,几乎90%的学生认为学习数学的最大用途是用来计算。

学生对数学的这种片面认识,反映出目前我们数学教学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过分强调数学的工具作用,弱化数学的文化价值,忽视数学对其他学科的影响。

这非常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与数学素养的提高。

因此,我们应当从数学文化的角度去看待数学教学,重视孩子在数学文化的背景下学数学。

一、营造数学文化氛围

  1、搜集数学家故事,感受数学家的科学精神

  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从课外读物、因特网查找古今中外数学家的童年故事及他们严谨治学、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

给他们讲述数学家们废寝忘食、孜孜不倦的态度;屡遭失败、永不放弃的意志;身处逆境、矢志不渝的精神鼓舞着学生。

尤其是一些成绩中等的学生了解到许多数学家少年时资质平平,甚至被人误为傻瓜,但他们没有丧失信心,后终成一代大家的故事后,激动学生奋发向上。

了解数学家的故事,拉近了学生与成功人士之间的情感距离,给学生树立了学习榜样,确立了奋斗目标。

中国数学界的伯乐──熊庆来

人们在赞美千里马时,总会记起识马的伯乐。

中国科学界在赞美华罗庚时,也不会忘记他的老师、中国近代数学的先驱——熊庆来。

熊庆来(1893—1969),字迪之,云南弥勒人,18岁考入云南省高等学堂,20岁赴比利时学采矿,后到法国留学,并获博士学位。

他主要从事函数论方面的研究,定义了一个“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

熊庆来热爱教育事业,为培养中国的科学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930年,他在清华大学当数学系主任时,从学术杂志上发现了华罗庚的名字,了解到华罗庚的自学经历和数学才华以后,毅然打破常规,请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19岁的华罗庚到清华大学。

在熊庆来的培养下,华罗庚后来成为著名的数学家。

我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都是他的学生。

在70多岁高龄时,他虽已半身不遂,还抱病指导两个研究生,这就是青年数学家杨乐和张广厚。

 

熊庆来爱惜和培养人才的高尚品格,深受人们的赞扬和敬佩。

早在1921年,他在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当教授时,发现一个叫刘光的学生很有才华,经常指点他读书、研究。

后来又和一位教过刘光的教授,共同资助家境贫寒的刘光出国深造,并且按时给他寄生活费。

有一次,熊庆来甚至卖掉自己身上穿的皮袍子,给刘光寄钱。

刘光成为著名的物理学家后,经常满怀深情地提起这段往事,他说:

“教授为我卖皮袍子的事,十年之后才听到,当时,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件事对我是刻骨铭心的,永生不能忘怀。

他对我们这一代多么关心,付了多么巨大的热情和挚爱呀!

” 

2、查找数学符号来源,让学生体会科学发明过程

学习数学,是从学习数学符号开始的。

每一个数学符号,它的产生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它们寻踪探源,可以让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史的同时,体会到数学符号并非枯燥乏味,而是充满着智慧灵光、闪烁着生命活力。

如:

五种常用符号(+、、×、÷、=)的来历,1489年,德国数学家魏德曼开始用“+”号表示增加,用“-”号表示减少。

后来人们就用“+”表示加法,“-”表示减法。

1613年,英国数学家奥特雷德认为:

乘法是一种特殊的加法。

于是,就把“+”号斜过来写,表示乘法。

乘号“×”就产生了。

1659年,瑞士人拉合在两个点中间放上一横线表示平均分。

后来,人们就用它表示除号。

于是,除号“÷”也来到了世界上,正式参加四则运算了。

十六世纪,英国学者列科尔德创造“=”号,他用两条平行又相等的直线,表示两数相等。

学生学习分数的时候,查到分数的记法,印度人把分子记在上面,分母记在下面,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排在最上面。

最后,阿拉伯人创造了分数线,用一根横线把分子、分母隔开,形成了现代分数的形式。

  一个个数学符号故事,引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强烈好奇心,增强了学习数学兴趣。

3、探访数学史名题,领略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

  在数学活动课上,可根据学生掌握数学的程度,适当地安排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史上的一些名题。

如向学生介绍中外数学家解决"幻方"的不同策略:

杨辉法、罗伯法、巴舍法;介绍欧拉?

quot;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斐波那契的"兔子问题"、牛顿的"牛吃草问题"等等。

  这些数学史名题,因其精妙的解题思想与策略,向人们展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启迪着他们的心智,激荡着他们的心灵。

二、再现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

  数学是人类在一定文化环境中所从事的创造性活动。

教师的任务,应该为学生提供自由广阔的天地,有意识地启发学生通过自身活动,根据自己地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

  1、揭示知识产生的背景。

  数学知识的产生与自然客观的需求是分不开的,它昭示着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历程。

向学生阐述其产生的背景,能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认识与理解知识。

         

如学习分数时,让学生意识到人们在测量与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就需要产生一种新的数--分数。

学生清楚地看到知识出台的原因,就能揭开数学神秘的面纱,消除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使他们在内心深处亲近数学。

孔繁云《年、月、日》一课案例。

4月5日清明节,华夏文明,清明上河图,扫墓。

节气文化,踏青,插柳。

也有3月12日植树节,也是孙中山纪念日。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二月28天的来源:

二月28天的来历是,公元前46年,古罗马统治者恺撒大帝主持制订阳历,规定每年12个月里,逢单为大月31天,逢双是小月30天。

按古罗马的习俗,2月份是处决死囚的月份,人们认为这个月份不吉利,应该短些,于是只有29天。

后来奥古斯都做了罗马皇帝,他发现前任恺撒是7月份生的,是大月;自己是8月份生的,居然是小月,于是下令把8月份也改为大月,同时把下半年的双月都改成大月,9、11两个月则改为小月,少了的一天仍从2月中扣掉。

因此可怜的2月份,便只剩28天了。

中国旧历农历纪年中,有闰月的一年称为闰月年(简称闰年)。

一般年份为12个月,354或355天,闰年则为13个月,383或384天。

农历作为阴阳历的一种,每月的天数依照月亏而定,一年的时间以12个月为基准;为了合上地球围绕太阳运行周期即回归年,每隔2到4年,增加一个月,增加的这个月为闰月,因此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

农历没有第十三月的称谓,闰月按照历法规则,排放在从二月到十月的过后重复同一个月,重复的这个月为闰月,如四月过后的闰月称为闰四月。

农历闰年闰月的推算,3年一闰,5年二闰,19年七闰;农历基本上19年为一周期对应于公历同一时间。

如公历的2001年5月27日、1982年5月27日和1963年5月27日这个日子,都是闰四月初五。

如:

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教材29页小猴子吃桃过程2个桃,小猴吃了一个,还剩一个,记作1;又吃了一个,盘里什么也没有了,记作0,读作“零”。

接着教材出示了直尺图,在直尺的左端找到0,说明0是起点。

教学0的写法的时候,向学生说明笔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

教材通过3只小鸟从鸟窝里飞起的图画教学得数是0的减法。

关于0的加、减法,学生观察两片荷叶上的青蛙图,一片上有4只,另一片上0只。

提问“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青蛙?

“0”在数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单独来看,0可以表示没有;在小数里,0表示小数和整数的界限。

在记数表示中,0表示空位;在整数后面添上一个0,恰为原数的10倍……。

除此之外,0还有特殊的意义。

我们常说气温是0摄氏度;水平面的高程为0米。

那么,在这里,0又表示什么呢“能不能说0度表示没有温度;0米表示没有高程?

一定不能。

其实,它们在这里起着表示一个数量界限的作用。

看来有0和没有0是大不一样的。

都同意这一观点。

公元6世纪,印度人就开始用“·”,后来变成了一个圆圈。

到了公元九世纪就固定成了今天的“0”。

第三,0的故乡在中国。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0的记载,只不过当时0的意思是“暴风雨末了的小雨滴”。

在我国远古时代的结绳记数法中,0是在对“有”的否定中出现的,意思是“没有”。

魏晋时期,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刘徽注《九章算术》时,对0的解释非常清楚。

我国古代的历书中,用“起初“和”开端“来表示”咖“。

珠算的空挡是表示”咖“的。

古书里缺字用“□”来表示,数学上记录“0”时也用“□”来表示。

一方面为了把两者区别开来。

更重要的是由于我国古代用毛笔书写。

用毛笔写“0”比写“□”要方便得多,所以0逐渐变成按逆时针方向画“0”。

在我国古代,0叫做金贺数字,表示珍贵之意。

总之,有关0的起源还没有一个定论,但是无论如何,0自从一出现就具有非常旺盛的生命力,现在,它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通过以上学习,使学生“在故事中体验0”,“在生活中寻找0”,“在情境中体会0的计算”。

在认识0的过程中,孩子们自己去发现0,去寻找0,去研究0的计算。

向孩子们介绍一些数学史料,使孩子们初步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数学史的演变,也许他们的年龄还小,感悟得并不够深刻,但数学史的大门在这里向他们敞开了,在他们幼小心灵里播下探索数学、研究数学、热爱数学的种子。

实验小学翟颖教学案例

巧用故事,创设故事情境

故事是学生最喜爱的文学样式之一,它(尤其是历史故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侃学生受到强烈的刺激,而且故事中蕴藏的思想感情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任用。

如在数学活动课教学高斯求和公式时,我先讲高斯小时候的故事,年纪小小的他做1+2+3+…+98+99+100时不急于盲做,而是努力思考,终于又对又快地算了出来,使老师也十分惊奇。

正是因为他从小爱动脑筋,后来成了著名的大数学家,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也要多动脑筋,想一想有什么简便的方法,也做一个聪明的小高斯,沉浸在故事情境中的学生都活跃起来,积极思考,不久也找到了规律。

又如在教学“圆周率”时穿插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的故事,不仅让学生加深对圆周率的认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加了民族自豪感

2、展示知识形成的过程。

  弗赖登塔尔认为:

每一个学生都可能在一定的指导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来获得数学知识。

教学中,教师要防止重结论轻过程现象的发生,要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学习材料,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建立清晰的表象,主动地完成知识的建构。

如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透明的方格纸和剪刀、直尺等学具,要求学生或者独立思考、或者小组合作,探讨面积计算的方法。

有的学生通过数方格求出面积,有的通过剪、移、拼,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求出面积。

最后学生发现这两种方法其实质是相同的,都可以归结为底×高。

 3、预示知识发展的前景

  数学中前后知识间的联系十分紧密,先学的内容往往为后继学习作知识与方法上的准备。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瞻前顾后,给知识的发展留有余地。

如整、小、分数的加减计算,在本质上都是在计数单位相同的基础上,把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减。

因此学生首次接触整数加减的时候,教师应该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说明算理。

到学习小数加减法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整数加减法的算理尝试练习……

  数学既是创造的,也是发现的,数学教学应当努力还原、再现这一发现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对于夯实他们的数学文化底蕴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三、丰富学习数学的形式

  1、运用数学活动体现数学文化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运用数学游戏:

在学习因数与倍数(数的整除)时,进行猜数游戏。

猜奇数和偶数;用左手和右手分别握若干棋子(必须一手握奇数棵,另一手握偶数棵),然后把左手的棋子数乘2,右手握的棋子数乘5,把所得的两个积加起来,只要你告诉我得数是多少。

我就能立即知道你两只手握的棋子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猜原数:

你任意写一个三位数,再把这个三位数在后面重抄一遍,得到一个六位数,把这个六位数连续除以7、11、13后,将结果告诉我,我就能猜出你写的三位数。

猜年龄:

把你的年龄乘5,加上35,再除以5,然后把最后的得数告诉我,我就能知道你今年多少岁。

李涛将自己的年龄按上面的做法处理后的结果是18,则他今年11岁,你能知道我是怎样猜的吗?

分马的故事(按比例分配):

相传古时候有一位老人在临终前立下遗嘱:

三个儿子合分家中17匹马,小儿得

,二儿得

,三儿得

每人只能分得活马而不许杀马。

老人逝世以后,兄弟仨为分马犯难了,因为17不能被2、3、9整除呀!

兄弟三人去找邻居一位智者。

智者听完叙述,哈哈大笑说:

“这好办,我这里有一匹马,借给你们。

走,牵上我这匹马,咱们分马去。

”于是:

大儿得:

18×

=2(匹)二儿得:

18×

=6(匹)小儿得:

18×

=9(匹)

由于9+6+2=17(匹),所以智者又牵走了自己的那匹马。

分马的结果皆大欢喜,我们也为智者这种“借一还一”的妙招拍手叫绝。

高兴之余,不妨来看一看其中的实质问题。

由智者的分马过程可以看出,

并不是以17匹马为单位“1”

智者巧妙地寻找到了这三个分数的单位“1”——18匹马(

+

+

=

)。

单位“1”未知时,我们可以将

转换为三人分马的比,三个儿子按

的比例分配17匹马,这也就是分马问题的实质。

问题:

从图书室取出一批书,按照一年级得

,二年级得

,三年级得

来分,正好是41本书。

各年级各得多少本书?

2、撰写数学小日记。

学生因其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他们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有着强烈的个性色彩。

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思考过程有条理的记录下来,不仅可以掌握学生的思维动向,也可以促使学生对问题进行反思,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办数学小报。

让学生自编了数学的童话故事,收集了数学家的轶闻向伙伴们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选编了数学趣题……自办小报,也可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养。

     

“韩信点兵”与“孙子定理”

据说汉代大奖韩信每当部队集合出操时,他只要求士兵1~3、1~5、1~7报数一下各次的余数,便可知道部队出操的人数和缺席的人数。

这种神机妙算作为数学问题最早出现在我国古代《算经十书》之——《孙子算经》中,原文是:

“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意思说,有一堆物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