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史问廉看后心得体会(共4页)24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513287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鉴史问廉看后心得体会(共4页)24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鉴史问廉看后心得体会(共4页)24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鉴史问廉看后心得体会(共4页)24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鉴史问廉看后心得体会(共4页)24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鉴史问廉看后心得体会(共4页)2400字.docx

《鉴史问廉看后心得体会(共4页)24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鉴史问廉看后心得体会(共4页)2400字.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鉴史问廉看后心得体会(共4页)2400字.docx

鉴史问廉看后心得体会

  

  【篇一】

  问官那得清如许?

为将贪欲抛开来。

  八集文化纪录片是一部全方位反映中国古代廉政文化精华的纪录片。

跟随着《鉴史问廉》第二集《清官之念》,我走进了历史,再次目睹清官的风采。

  包拯不持一砚归,狄仁杰断案如神、强项令董宣据理力争……这些一身正气、一身硬骨头的清官早已在人们心中立下不朽的丰碑。

纵时光流逝,斗转星移,他们是恒星在历史的星空熠熠生辉,照亮了世人的眼睛。

  包拯有诗云:

“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

秀干终成栋,精钢不做钩。

仓充鼠雀喜,草尽狐兔悲。

史册有遗训,无贻来者羞。

”诗的大概意思是,清心是治国的根本,正直是做人的大道。

只要你是一棵参天之木,最后总会成为国家的栋梁。

而好钢是不能用在做鱼钩那样的小用途的。

仓库里粮食多了老鼠就会高兴,草原上荒芜了,兔子和狐狸也会发愁没有吃的。

古代的典籍中已经有很多的教训了,作为我们千万不要成为被历史嘲弄的人。

  包拯以其清正、清廉、清明的一生为这首诗做了最好的诠释。

他无愧于“包青天”这一称呼。

像他这样青史留名、流芳百世的清官还有很多,海瑞就是不得不提的一个。

  海瑞是一个浑身是胆、一身硬骨头的人。

他对国之忠心几乎无人能及。

向皇上上疏时,他已做好死的准备,坐在为自己准备的棺材旁他一脸坦然。

一个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他的心里装的是什么?

是天下百姓的疾苦,是社稷江山的安危。

为官的海瑞生活极其清贫,所吃的菜都是夫人亲自种的,衣服更是缝了又缝补了又补。

在他老母亲过生日那天,他破例买了一点肉,“海瑞买肉了”竟成了爆炸性新闻。

海瑞死时,家徒四壁。

得知海瑞逝世的消息,自发送行的队伍绵延百里。

  我想起前不久以身殉职的警察。

xxx是xx市xx区公安分局治安大队户政中队中队长。

20xx年xx月xx日,他在xx执行公务时突发心肌梗死,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38岁。

12月15日清晨6时,数以千计的社会各界群众赶到xxxx殡仪馆,含泪为警察xxx送行。

  臧克家在纪念鲁迅先生的一首诗《有的人》中这样写道: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为官一任,理应造福一方,要先百姓之忧,后百姓之乐而乐。

这样的清官将世世代代活在人们心里。

  那些鱼肉百姓、贪婪自私的为官者无不遭到人们的唾弃。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

“顶不住眼前的诱惑,就会失去未来的幸福”。

那些被贪欲蒙蔽双眼的官,也许一时能享受物欲上的满足、然而,金钱、权力、美色……就像天边的晚霞,绚丽而易逝。

浮华散尽,他们将陷入无边的黑暗和痛苦之中。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人,终被人们狠狠地摔下,终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们在欲望中生活,但不能为欲望束缚。

抛弃贪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没有坚定信念做不到,没有无私的精神做不到,没有决绝的勇气做不到。

  当今世界,诱惑多多。

如何在诱惑面前不低头,如何抛弃那些引人走向邪恶的欲望,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

古人说慎独,今人讲品格。

高举起理智的旗帜。

坚持做人、做官的原则,就一定能够做到“观庭前花开花落,望天外云卷云舒”。

  【篇二】

  近日。

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廉政教育记录片《鉴史问廉》。

坐下来观看了一集《清浊之辨》,感触颇深。

  在看完这集影片之后,沉思良久,清浊之辨的标准是什么?

孟子说“君为轻,民为重,社稷次之。

”我觉得这应该是明辨清与浊的标准。

君,古时候应该理解为国君,但是拿到今天来理解,应该解释为为官之人;民,古代指下层的百姓,今天应该解释为人民大众吧。

如果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就可以看到,古人就清楚的指出了为官之道是要看轻自己,把人民大众看得很重,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为官清廉。

由此,我又想起了臧克家的诗句“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垮;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其实这就是诗人总结的清与浊的结果。

也告诉了我们,对清与浊的评价,不是决定于我们自己或者某一个人,决定于人民大众。

人民大众的心中有一杆秤,这杆秤是最公平的。

为官者必须认识这杆秤,知道这杆秤的标准,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对为官者清廉的写照。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对为官者提出的要求。

文天祥,于谦这脍炙人口的诗句道出了人们的心声,也是他们本人真实的写照。

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戴,得到社会的认可。

  纵观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李世民的清正,才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正是因为李隆基对清廉的正确的认识,才出现了大唐的开元盛世。

也正是因为对清正廉洁的正确的认识。

历史上才出现了包公,狄仁杰,魏征等这样一批为人民所讴歌的清正廉洁的人物。

人民的爱与憎是分明的。

他们所给予的评价是公正的,合理的。

无论你是一个七品芝麻官,还是权倾朝野的将相。

就算你是统领天下的帝王,他们也会给你一个公正合理的评价。

大明的魏忠贤,满清帝国的和珅,尤其是和珅,其财富恐怕拥有了大清的半壁江山。

但是史册上留下的是什么?

是骂名,是臭名。

还有陈后主,一曲《后庭花》唱出了家破国亡的悲剧。

“西湖歌舞几时休,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道出了南宋王朝灭亡的根本。

尽管他们是将相,他们是帝王,但是他们都无法来改变人民对他们的评判。

  细观《鉴史问廉》我们深深懂得了读史可以知兴替,一个朝代的兴起,往往是因为清正廉明所致,一个朝代的灭亡往往是奢侈腐败所致。

我们要常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心。

常怀“居安思危”之心,警钟长鸣。

让廉政之花常开,拒腐败之风与千里之外。

只有如此,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人民才能幸福安康。

廉如幽兰,其形虽然朴实无华,其馨久而不灭。

腐败之风若罂栗之花,虽艳丽无比,仅是一时之艳。

  《鉴史问廉》的主题应该是:

人廉品馨,世廉永恒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演讲主持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