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157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

《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加快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思考Word格式.docx

参考文献……………………………………………………………………14

一、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第三产业稳步发展,结构日臻完善、规模不断扩大、总量有效扩张、从业人员大幅增加,对于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服务性消费、推动一、二产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第三产业成为GDP和财政增长的主要拉动力。

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249.12亿元,增长11.5%。

 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5.1∶43.5∶41.4转变为14.7∶46.0∶39.3。

其中,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5%。

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5%、62.3%和34.2%。

其中,工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到56.1%;

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2839.67亿元,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7%。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3%,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936.75亿元,增长15.8%;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6.2%,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1、消费品市场发展较快。

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775.26亿元,增长19.1%。

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204.41亿元,增长19.4%;

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70.85亿元,增长16.6%。

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037.66亿元,增长19.3%;

餐饮零售额737.60亿元,增长17.9%。

2、热点商品销售旺盛。

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中,家具类零售额24.13亿元,增长53.0%;

汽车类零售额423.17亿元,增长44.0%;

金银珠宝类零售额24.49亿元,增长44.9%;

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119.18亿元,增长39.4%。

3、对外经济和旅游

  

(1)对外贸易规模扩大。

全省进出口总额146.89亿美元,增长44.7%。

其中,出口79.55亿美元,增长44.8%;

进口67.34亿美元,增长44.5%。

从贸易方式看,一般贸易出口65.80亿美元,增长38.0%;

加工贸易出口11.64亿美元,增长70.7%。

从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看,机电产品出口27.01亿美元,增长62.6%,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34.0%;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73亿美元,增长93.0%,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2%。

图表1

(2)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1.84亿美元,增长12.8%。

其中,工业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2.50亿美元,增长20.8%。

外商直接投资2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58个,增长24.9%。

年内引进世界500强企业5家,总数达到55家。

实际到位境内省外资金1733.13亿元,增长20.1%。

(3)旅游市场繁荣。

全省接待国内旅游者20398.03万人次,增长27.0%;

接待入境旅游者189.87万人次,增长45.1%。

实现旅游总收入1425.80亿元,增长29.7%。

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365.54亿元,增长29.6%;

旅游外汇收入8.87亿美元,增长31.8%。

4、交通和邮电

  

(1)交通运输业加快发展。

全省货物周转量2958.41亿吨公里,增长16.3%,比上年提高10.7个百分点。

其中,铁路货物周转量1068.12亿吨公里,增长3.6%;

公路货物周转量1539.36亿吨公里,增长22.2%。

旅客周转量1498.38亿人公里,增长12.7%,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

其中,铁路旅客周转量740.46亿人公里,增长11.4%;

公路旅客周转量683.70亿人公里,增长13.7%;

民航旅客周转量72.51亿人公里,增长16.3%。

    (

(2)邮电通信业稳步发展。

全省邮电业务总量1052.09亿元,增长18.2%。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37.75亿元,增长10.6%;

电信业务总量1014.34亿元,增长18.5%。

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1210.42万门,增长0.2%。

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077.01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3346.18万户,新增610.28万户。

年末互联网宽带用户368.02万户,增长21.4%。

  5、金融与保险

   

(1)证券市场融资创新高。

年末全省上市公司数量75家。

其中,境内上市公司63家,比上年增加9家;

境外上市公司12家,比上年增加2家。

企业证券市场融资647.56亿元,增长2.1倍。

其中,首发上市融资216.23亿元,增长3.5倍。

年末全省证券公司营业网点170家,比上年增加52家;

证券交易额23747.72亿元,增长5.6%。

期货公司4家,成交金额39264亿元,增长82.7%。

  

(2)保险业发展步伐加快。

全省原保险保费收入438.53亿元,增长25.9%,比上年提高14.4个百分点。

其中,寿险原保费收入305.70亿元,增长23.4%;

健康险原保费收入22.31亿元,增长28.7%;

意外险原保费收入9.83亿元,增长17.3%;

财产险原保费收入100.70亿元,增长34.3%。

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82.93亿元,下降4.3%。

  

  6、教育和科学技术

  

(1)教育事业继续发展。

年末全省有普通高校102所。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27.61万人,研究生毕业生1.3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28.29万人,普通高中毕业生36.18万人,初中学校毕业生69.75万人,普通小学毕业生72.81万人。

在园幼儿141.91万人,增长17.5%。

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合格学校3653所,新增400所。

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2%,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9.83%。

落实义务教育保障资金40.07亿元;

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4.5亿元、高校国家奖学金、助学金6.58亿元,资助中职学生76.9万人次、高校学生43.20万人次。

  

(2)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年末全省有12个国家级、10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其中,新增2个国家级、19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年末有6个国家级、64个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

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188项。

签订技术合同5137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40.09亿元。

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865项。

其中,基础理论成果47项,应用技术成果806项。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励成果1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励2项。

专利申请量22381件,授权量13873件,分别增长40.3%和66.9%。

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6438件,增长45.8%。

企业、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申请量分别增长45.5%、37.7%和8.9%,授权量分别增长98.5%、49.4%和93.0%。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951.08亿元,增长36.4%,比上年加快11.7个百分点。

  (3)综合技术服务水平提升。

年末全省有产品检测实验室1265个,新增29个。

其中,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12个,新增5个。

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03个,特种设备检验机构113个。

参与制定国家标准20项,组织制定地方标准101项。

测绘部门公开出版地图144种。

大地成果7629点,航摄成果7213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成果20285幅。

气象、水文、地震等技术服务工作进一步发展。

7、文化、卫生

  

(1)文化事业得到巩固。

全省建成393个乡镇文化站。

年末有艺术表演团体99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0个,公共图书馆120个,博物馆、纪念馆67个。

放映农村公益电影53.68万场。

广播电台11座,电视台15座。

有线电视用户640.46万户,增加34.07万户。

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1.99%,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6.43%,分别比上年提高0.33个和0.32个百分点。

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70个,省级保护目录221个。

出版图书7525种,报纸86种,期刊249种。

图书出版量3.12亿册,报纸出版量10.79亿份,期刊出版量1.25亿册。

  

(2)卫生事业稳步发展。

全省卫生机构14455个。

其中,医院770家、卫生院2330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40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85个。

医院和卫生院拥有床位总数20.81万张,增长5.5%。

卫生技术人员25.70万人,增长3.6%。

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1.10万人,增长9.9%;

注册护士9.50万人,增长14.5%。

 

二、湖南省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第三产业总量偏小,比重偏低。

尽管通过多年的努力,第三产业的比重已经达到34.2%,但仍不能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某种程度上还是属于一种“吃喝拉睡行”式的第三产业,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地区相比仍显很低。

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都超过65%以上,而我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第三产业比重都超过60%,有的达到80%以上。

  2.第三产业内部传统行业所占比重偏大,现代新兴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落后。

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批发零售、餐饮等传统行业增加值比重比较高,而农林牧副渔等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职业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派生的服务业、知识经济、综合技术服务等潜力较大且具有长期生命力的新兴产业比重较低。

社区服务、旅游、信息咨询、中介服务等新兴行业虽有较快发展,但还未达到其在第三产中的应有比重。

  3.服务领域还不够宽广,服务水平还不高。

第三产业中部分行业内部的经营机制、运营方式落后,传统的商贸流通、餐饮服务、生活服务及交通运输业设施滞后,规模不大,链条不长,运营机制不灵活,运营方式陈旧,经营领域狭窄,自身造血功能不强,安于小打小闹有利即欢的现状。

信息服务,房地产中介咨询服务、技术服务、广告业、智力策划等新兴第三产业,还处于最初级的阶段,产业化程度不高,对经济的贡献率不大。

还有相当一部分第三产业内部行业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受政策环境、法制环境、自身财力等因素影响,服务品种单一,服务手段落后,服务链短,服务合力和能力不强,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4.产业化程度低。

第三产业中的相当多行业都是非公经济成份,部分行业取消行政审批和部分领域对非公经济开放后,民营经济自主投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剌激了非公经济的蓬勃发展,但同时带来了一些问题:

一是政府的统一规划、宏观指导功能相对弱化。

二是有些行业一哄而上,跟潮流、一窝蜂都上的情况时有发生,超市发展目前就显得太多太乱,造成残酷的无序竞争。

三、湖南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1、第三产业的充分发展有利于经济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协调推进。

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因此,发展的成果不能仅仅看增长速度,还要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否随之全面提高。

第三产业是直接提供消费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农业和工业生产的物质产品,要通过物流、商业等服务业才能被人民群众所消费;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将向旅游休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教育培训等方面拓展;

人民群众需要安居乐业的良好社会秩序和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需要政府提供高效率的公共服务。

2、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与消费的协调发展。

经过多年的持续增长,岳阳的经济已经逐步由供给驱动型转向供给和需求共同驱动型转变。

在许多行业,需求驱动已成为继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产业作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载体,其加快发展和提高效率,对满足、扩大和创造需求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提高第三产业竞争力是全面提升全省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在制造业领域我们许多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已经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在农业生产领域许多农产品也颇具竞争力,但由于“产前”、“产后”第三产业领域的低效率,产品的整体市场竞争力明显减弱。

特别是分销、物流、融资、信息等服务和其他生产性服务明显滞后,对制造业和农业产品的竞争力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

4、发展第三产业对协调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产业中的一些行业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

经验表明,制造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后,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和技术进步加速,吸纳就业的能力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

四、湖南第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确立全省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必须把握经济结构调整大框架,把握经济发展的阶段和特征,立足省情,准确定位。

从总体上看,加快改组改造第三产业,提升传统第三产业的水平,大力发展现代第三产业和新兴第三产业,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经济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

今后第三产业的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应从下几个方面考虑:

  1、进一步更新观念。

要改变轻视第三产业发展传统观念,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着力点,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第三产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就业比重。

扩充交通运输、商贸流通、文化教育等服务功能,大力发展需求潜力和就业容量大的服务业。

处于中心城市周边的城镇,要重视围绕中心城市的需要,发展休闲服务、完善农家乐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等服务业。

中心城市要在继续促进生活服务发展的同时,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业,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物流配送、专业服务等现代服务业,逐步实现趋于合理的“二、三、一”的经济比重结构,增强综合服务功能。

2、要加强对发展第三产业的宏观指导。

加强对第三产业工作的总体规划制定、政策制定和协调指导,研究制定促进城乡就业的政策措施。

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结合实际,制定全重点行业省、重点领域的短线投资和长线投资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合理布局,防止盲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要大力发展旅游业、新型流通业、社区第三产业、教育产业、文化产业、体育产业、科技第三产业、金融保险业。

对贸易零售超市、旅馆、洗浴、娱乐业等,在功能上要不断引导其向集约化、规模化、档次化、文明化方向推进,在布局上要相应调整集中,形成各具特色的相对集中的专业服务区域,在发展总量和规模上要宏观控制,防止盲目无序过剩发展而导致无序残酷竞争,使其在合理的范围内优胜劣汰。

  在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不仅要追求量的增长,还要追求质和结构的优化。

从经济学角度上讲,量的增长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是伴随着增长而出现的整体演进和质量的提高,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进步四位一体的统一,是质量的提高和数量的增加,还包括结构的优化。

  3、要为第三产业发展的创造良好的环境。

第三产业大多属于竞争性行业。

这些行业只需政府创造一定的发展条件,而无需直接投入,就可以得到迅猛的发展。

同时,还可大量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就是卫生、体育、教育、文化、科研及广播影视业等也可以部分或全部转化为经营性产业。

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导作用,政府的财政投资,要优先考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强度,在项目立项和用地上给予照顾。

同时,要深化改革,积极探索城市基础设施多元化建设的机制,如供电、供水、供气等能够确定受益者并能计价收费的,要积极引进市场机制,逐步稳妥推向市场,大幅削减政府的补贴。

  4、要抓好涉及第三产业发展的各项配套改革。

首先是要加快第三产业管理体制改革,使有条件的第三产业行业从福利型、事业型转变为经营型和企业型,打破政企不分、行业垄断的局面,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

其次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公用、公益、中介服务和各类经营服务收费的管理。

以《价格法》为依据,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落实和扩大企业自主定价权,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价格的机制,规范价格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

第三要放宽对民营企业从事第三产业的限制,允许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投资建设、经营城市公用服务设施及其它基础服务设施,并采取相应的优惠政策。

  5、要调整投资结构,广开社会筹资渠道。

第三产业的优化升级离不开投资结构的调整。

面对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形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多渠道筹措资金。

要改进政府投资管理,把握和处理好发展第三产业与经济增长、要素培育的关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资金,重点投向对我省当前或今后发展潜力大的领域和行业,投向就业高、创业成本低的领域,以资产运作为重点,扩大社会融资,最终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放宽第三产业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金进入第三产业。

有必要改变部分服务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低的状况,鼓励民间资金投入第三产业。

  6、要统一规划,提升第三产业品位。

土地和规划部门首先要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在市区合理地规划出不同类型的第三产业用地,重点搞好各种市场、商业步行街、居民区的早市夜市、停车厂规划,在此基础上,统一设计、统一要求,鼓励社会企业法人和居民个人打破地域行业界线,参与投资招标,建设经营。

对于安排就业贡献大者,政府要给予适当奖励。

  7、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

第三产业特点之一是生产和消费在时空上的相对统一性,除了交通运输、商业批发等少数部门外,大多数行业都具有一定的服务半径。

特点之二是第三产业的规模效益非常明显,存在着人口限度标准问题。

即当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一定时,经营效益与服务半径内的人口规模呈非常明显的正比例,只有当人口集中到一定规模,第三产业才能盈利。

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

在以强化城市功能、扩大规模、提高层次为重点,积极推进中心城区的建设的同时,以控制数量、提高质量为重点,加强小城镇建设。

同时要多层次全方位建立人口流入城市机制,扩大城市人口总量,使农村人口能进的去、住的下、有事干、能生存。

  8、要积极启动市场,扩大消费需求。

扩大消费与结构调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要开辟新的生产门路,千方百计提高全区城乡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

要进一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小城镇在启动农村市场、发展乡镇企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要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发展消费信贷,鼓励合理消费,引导消费者预期。

要使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充分发挥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促进三个层次产业协调发展,比翼齐飞。

9、依托科技,大力促进新兴行业的发展速度。

当前我省新兴行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第三产业中所占比重不高,对GDP的贡献不大。

我们要在改造传统行业的同时,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加快发展技术服务业、计算机应用、信息咨询、租赁、等新兴行业的发展。

积极培育发展投资论证、资产评估、会计审计、市场调查、经营决策、法律服务、技术咨询、家庭理财等中介服务业,大力推广代理、代办、经纪等市场中介服务方式,为企业经营管理、居民消费决策和社会信息沟通提供有效服务。

结语

第三产业发展规模的大小,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湖南省第三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是在发展中还存在着不足,如第三产业的总体实力不强增长速度无加快趋势等。

作为后起之秀,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在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中的作用,这对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吸纳就业、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全省人民生活水平和实现小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我省第三产业的发展,认真剖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把握好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政治经济学》

2,《2010年湖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

3,《上海行政学院院报》

4,《邓小平经济理论研究.》梁万誉,任兴旺

5,《产业组织理论》《证据和公共政策》克拉克森,米勒..

6,《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施蒂格勒

7,《.高速经济增长政策配套论》刘长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