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5179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55.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docx

《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

20XX年湖南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作者是(  )

A.陶行知

B.蔡元培

C.廖世承

D.潘菽

2.(  )心理特点是半成熟、半幼稚,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青年初期

3.按照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观点,(  )是指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A.认知策略

B.智慧技能

C.言语信息

D.动作技能

4.一般来说,新手老师在班级秩序管理方面,大多偏向(  )管理

A.预防性

B.攻击性

C.支持性

D.矫正性

5.下列各项中最重要和最良性的学习动力是(  )

A.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期待

B.学习兴趣和远大的理想

C.教师的期待和远大的理想

D.教师的期待和家长的期待

6.一般情况下,(  )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A.高等

B.中等

C.一般

D.低等

7.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于各种情景之中,这是一种、(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具体迁移

8.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A.知识巩固

B.知识运用

C.知识提取

D.知识迁移

9.利用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等,属于(  )

A.实物直观

B.图片直观

C.模象直观

D.言语直观

10.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

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

A.避免学生观看这类影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服教育

C.影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11.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

A.原型启发

B.原型定向

C.原型操作

D.原型内化

12.幼儿往往认为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当他们看到月亮会动时,就坚持认为月亮是有生命的。

这种构建知识的方式是(  )

A.同化

B.顺应

C.图式

D.平衡

1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

A.刺激情境

B.即定疑问

C.思维状态

D.思维起点

14.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  )

A.自然观察法

B.实验法

C.两难故事法

D.对偶故事法

15.下列学生的表现中,不属于心理健康问题的是(  )

A.过分依赖

B.吸烟

C.认为生活没有乐趣

D.一到考试就有不适应反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

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__________和教学环境等。

17.一般认为,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依从、__________、内化三个阶段。

18.瑞士的精神分析学家__________根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将性格分成内向型和外向型。

19.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订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称之为__________。

20.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的状态的过程为__________。

21.陆钦斯的“量杯”实验说明__________具有双重作用。

22.关系转化说强调对关系的理解和__________在迁移中的作用。

23.根据反映活动的内容不同,知识可以分为具体知识和__________。

24.在教“鸟”的概念时,用蝙蝠作为__________说明“会飞”是鸟概念的无关特征。

25.加涅根据学生学习的结果,将心智技能分为智慧技能和__________两种。

26.根据创造产生的价值意义不同,创造可以分为真创造和__________。

27.尤尼斯认为,道德同一性包括两层含义:

__________和寻求超越性意义。

28.__________提出了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式。

29.__________是学生通过教师和其他学生的交流来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是维果斯基的理论。

30.__________认为遗忘不是保持的消失而是记忆被压抑。

31.结构良好的问题的基本特征:

问题有明确性和解法的__________。

32.资源管理策略包括__________、学习环境管理、努力管理等。

33.__________是群体内部各成员间保持思想、情绪、态度和行为一致性的基本保证。

34.有效自编测验的必要条件有信度、效度和__________。

35.研究者根据寄望和反应两个维度,把教养方式分为四种类型,即专制型、威信型、放任型和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道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6.如何指导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37.简述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38.在教学中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

39.简述陈述性知识的学习策略。

40.简述心理评估及其意义。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与品德?

42.李老师在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令人尴尬的现象:

他讲课不可谓不透、不明、不用功(有时甚至很卖力),课下督促检查不可谓不细不紧不认真,而学生也付出了较大的努力,师生满以为会取得较大的收获与提高,可最终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付出和希冀相去甚远。

针对这种现象,结合相关理论谈谈李老师应该怎样改变这种情况。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故选C。

2.【精析】B半成熟、半幼稚的时期为少年期,故选B。

3.【精析】A认知策略,表现为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过程的内部组织起来的能力。

它是在学习者应付环境事件的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监控。

4.【精析】D新手老师由于班级管理经验不足,对问题行为缺乏预见,因而只能在问题出现之后,才进行矫正处理。

5.【精析】B为教师的期待而学习的动机是外部的低级的动机。

6.【精析】B一般情况下,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故选B。

7.【精析】C一般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题中所述应为一般迁移,故选C。

8.【精析】C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这一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提取三个阶段。

9.【精析】C利用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赏和演示等,即为让学生通过对事物模拟形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属模象直观,故选C。

10:

【精析】D这种做法可以使观众得到“替代惩罚”和“替代强化”。

11.【精析】C原型操作阶段是智力技能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

12.【精析】A同化指将新信息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顺序指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的环境和信息。

13.【精析】A问题的定义是:

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14.【精析】D皮亚杰研究道德发展的主要方法是对偶故事法,故选D。

15.【精析】B依据心理健康的标准,A、C、D三项均属于心理健康问题;B项为问题行为。

二、填空题

16.教学媒体17.认同

18.荣格19.学习策略

20.问题解决21.定势

22.顿悟23.抽象知识

24.反例25.认知策略

26.类创造27.自我认同

28.加涅29.教学对话

30.动机说31,确定性

32.时间管理33.群体规范

34.区分度35.忽视型

三、简答题

36.

(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自己。

①教师、家长应对其做出适当的评价与期望;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

(2)帮助中学生获取积极的自我体验。

①尊重学生的人格;②帮助学生克服自卑感。

(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

①帮助学生通过实践锻炼其自我控制能力;②教授自我控制的策略与方法。

37.(I)准确地示范与讲解。

准确的示范与讲解有利于学习者不断地调整头脑中的动作表象,形成准确的定向映象,进而在实际操作活动中可以调节动作的执行。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练习是形成各种操作技能所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通过应用不同形式练习,可以使个体掌握某种技能。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一般来讲,反馈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部反馈,即操作者自身以外的人和事给予的反馈,有时也称结果知识。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动觉是复杂的内部运动知觉,它反映的主要是身体运动时的各种肌肉活动的特性。

有必要进行专门的动觉训练、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清晰性,充分发挥动觉在技能学习中的作用。

38.促进迁移的方法有:

(1)精选教材,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八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5)在真实生活中学习。

39.陈述性知识是关于事实的知识。

(i)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反复重复的过程。

具体包括:

在安排复述时,排除干扰,尽量考虑抑制和促进的作用,把最重要的任务安排在学习时间的首尾。

复习最好及时并且分散,同时,将长的学习内容分成许多部分,都有助于记忆。

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问答或尝试背诵,在实践中学习,学习印象会深刻。

在达到掌握水平之后,继续进行过度学习,有助于加强记忆的保持。

将较低水平的过程达到自动化,对较高水平的学习极其重要。

回忆与学习之间具有情境相似性和情绪生理状态相似性,对学习材料感兴趣或持积极态度。

记忆都会深刻一些。

(2)精细加工策略能帮助学习者将信息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它是通过在所学各项信息之间建立联系来实现的。

所谓精细加工,就是通过把所学的新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以此来增加新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应用已有的图式和已有的知识使信息合理化。

具体包括:

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限定词法,关键词法,视觉想象、寻找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联系实际生活,以及充分利用背景知识。

(3)编码与组织策略是将学习材料分成一些小的单元,并把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项信息和其他信息联系在一起。

具体包括:

列提纲,做关系图,以及运用理论模型。

40.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心理评估,指依据用心理学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的过程。

心理评估的意义为:

(1)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依据。

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与咨询是一项高度个别化的教育工作,通过正确的辅导与咨询方案,可以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

(2)检验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手段。

心理评估不但是了解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及其行为表现的工具,也是评价心理健康教育绩效的工具。

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如何,只能从学习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症状减轻、心理素质的改善来加以确认。

(3)增强学生自我认识的途径。

辅导教师如果能采用恰当的方式就评估中了解到的事实与当事人进行交流,引导学生用新的思维方式对过去意欲逃避的生活经历重新加以领悟,将有助于心理障碍的消除。

四、论述题

41.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

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

(1)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

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教频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应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2)树立良好的榜样。

榜样在观察学习的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

(3)利用群体约定。

由于群体约定的约束力和群体压力的存在,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讨论后做出集体约定的方法来改变学生的态度。

(4)价值辨析。

即引导个体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努力去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指导自己的道德行动。

价值辨析有多种策略,不论应用什么策略,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即选择阶段、赞赏阶段和行动阶段。

个体只有从头至尾地完成这一过程,才能说他真正具有了某个稳定的价值观念,也才能较持久地指导行动。

(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奖励和惩罚作为外部的调控手段,对个体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除上述所介绍的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都是非常有效的。

42.

(1)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教师只忙于“教”与“检”,学生只忙于“学”与“考”,但是还是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因此,可以建议尝试着从学习策略的培养方面去改变这种情况。

(2)教师教任何功课,“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但是纵观当今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大多教师只重视讲听,缺乏学法及其运用的指导。

许多学生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体验淡薄。

许多学生只知道某种学习方法或技能有效,但并不清楚何时选择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方法或技能,只知道是机械地运用,遇到新情况则表现为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而培养学习策略能弥补这一不足。

研究表明,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不失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成绩的良好途径。

(3)学习策略是学习者根据学习情境的特点和变化而采用的达到一种或多种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

它不同于具体的学习方法或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的变量很多,除了学习风格外,还包括学习的目标、任务、要求、学习结果的评价与测验,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生的能力、性格、气质与个性特点等。

学习策略的任务是要充分认识这些变量,并揭示这些变量与学习方法或技能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步骤去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

①首先,培养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激活并保持良好的注意、情绪与思维状态;②分析学习情况,选择学习方法;③制订周密、详细的计划;④执行、监控、整理学习计划。

20XX年湖南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心理学》临考冲刺题及答案

(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1.在1960年提出了“课程改革论”的教育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杜威

C.布鲁纳

D.布卢姆

2.个体动作发展的规律,遵循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大肌肉动作到精析动作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现象说明心理发展具有(  )

A.差异性

B.顺序性和定向性

C.不平衡性

D.连续性和阶段性

3.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  )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少年期

4.受先前活动影响而产生的心理活动的特殊准备状态称为(  )

A.原型启发

B.功能固着

C.负向迁移

D.定势

5.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

A.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B.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D.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6.从迁移的观点看,“温故知新”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7.皮亚杰认为,儿童在判断行为对错时,是(  )

A.从客观责任到主观责任发展

B.从主观责任到客观责任发展

C.从他律向自律发展

D.从自律向他律发展

8.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

A.抑制现象

B.挫折现象

C.高原现象

D.低谷现象

9.先对材料进行系统的分析归纳,然后写出重点的这种策略属于(  )

A.元认知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复述策略

10.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设立各种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人们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  )

A.目的手段法

B.反推法

C.简化法

D.类比法

11.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

A.道德情感异常

B.道德行为不良

C.道德意志薄弱

D.道德认识缺乏

12.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

A.相应的背景知识

B.概括水平

C.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

D.A、B和C

13.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策略,它的特征是以学生的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  )

A.教师的主导教学

B.独立完成作业

C.家庭作业

D.个别课堂练习

14.有利于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教师领导方式是(  )

A.权威型

B.放任型

C.民主型

D.专制型

15.观察法是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直接观察学生个体的行为表现,对所观察的事实加以记录和客观的解释,以了解学生心理和行为特征的一种方法。

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观察法的记录方式(  )

A.项目检查表

B.评定量表

C.轶事记录

D.日记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16.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核心内容是__________。

17.依据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教学评价可分为__________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18.心理学研究发现,个体生命早期的某个时期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其影响很小或几乎没有影响,这一时期在心理学中被称为__________。

19.短时记忆是瞬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一般包括直接记忆和__________记忆两种成分。

20.我国心理学界通常认为,用__________来建立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需要经过的步骤为创拟确立模型和检验修正模型。

21.__________策略是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

22.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__________和学习期待。

23.__________指群体对每一个成员的吸引力。

24.技能是获得经验、解决问题、变革现实的__________。

25.数学学习中数字运算影响到字母运算的学习,此为__________迁移。

26.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称为__________抑制。

27.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__________策略。

28.__________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29.创造性的两个主要成分:

创造性想象和__________。

30.问题空间由__________、目标状态和操作三部分组成。

31.强迫症包括__________,和强迫行为。

32.__________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33.有的学生认为“太阳围着地球转”、“重的物体会更快落地”,这种现象属于。

34.教师要求某学生,认真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参加兴趣组的活动,该教师依据的是__________。

35.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称为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道小题,每题6分,共30分)。

36.问题解决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37.简述转变错误观念的条件。

38.使用“头脑风暴法”时所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39.简要说明群体凝聚力的培养。

40.简述创造性的含义及其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有2道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41.李华是一个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

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

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

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

(1)他的这种归因是否正确?

这种归因对他以后的学习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3)对教师来讲,正确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

42.影响态度与品德形成的内部条件是什么?

一、单项选择题

1.【精析】C布鲁纳提出“课程改革论”,主张结构化学习。

2.【精析】B在正常条件下,心理的发展总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顺序。

发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3.【精析】D社会自我基本成熟的时期在少年期。

4.【精析】D学习定势是指学生的学习迁移往往受他的学习意图或者学习心向的影响。

5.【精析】D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

6.【精析】A先前的学习对后来的学习的影响,称为顺向迁移,同时还具有促进作用,所以属于顺向正迁移。

7.【精析】A皮亚杰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判断行为对错是从客观责任向主观责任发展的。

8.【精析】C根据练习曲线,中间会出现暂时的停顿,即高原期。

9.【精析】C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包括列提纲,列图表等。

而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注意二者的区别。

10.【精析】A目的一手段分析是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以此解决问题。

11.【精析】C由道德的常识可知,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意志薄弱。

12.【精析】D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认为原有认知结构对迁移的影响主要表观在以下几方面:

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

13.【精析】A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同于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主导教学。

14.【精析】C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

这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会使学生产生不同的行为反应,从而形成不同的课堂气氛,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

15.【精析】D观察法的记录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种:

项目检查表、评定量表和轶事记录。

二、填空题

16.学习过程17.常模

18.关键期l9.工作

20.心理模拟法21.元认知

22.学习需要23.群体凝聚力

24.前提条件25.垂直

26.前摄27.调节

28.发散29.创造性思维

30.初始状态31.强迫观念

32.课堂管理33.错误观念

34.普雷马克原理35.焦虑症

三、简答题

36.问题解决共同特点共有三个:

(1)目的性。

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

(2)认知性。

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

(3)序列性。

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37.

(1)引发学生对原有观念的不满;

(2)使学习者意识到新观念的可理解性;(3)显示新观念的合理性;(4)使学习者意识到新观念的有效性。

38.

(1)让参与者畅所欲言,对所提出的方案暂不作评价或判断;

(2)鼓励标新立异、与众不同的观点;(3)以获得方案的数量而非质量为目的,即鼓励多种想法,多多益善;(4)鼓励提出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

39:

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

其次,要帮助所有的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